登陆注册
4908000000006

第6章 柔软力量

【再回沙坝】

在春天,就让我看见春天。

(波兰)杨·雷宏尼

2月26日,贵阳,夜雨迷离。

但在春天,我们就可以看见春天。我和孔维等伙伴要回到“免费午餐”第一所学校,用镜头做一部纪录片,展示一年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回到原点,考虑我们新的未来。

操刀执导的是《归途列车》的导演范立欣。

春运,这个主题因中国人大规模迁徙和瞬间运力的冲突而变得异常沉重。《归途列车》讲述数以亿计的中国农民工在春节期间如何艰难回家,引发无数共鸣,一举获得美国导演工会奖、洛杉矶影评人大奖等30余个国际奖项。2012年,《归途列车》在中国7个城市进行了“一城一映”的巡展,几乎场场爆满,范也成为中国最具知名度的纪录片大腕儿。

去山里的路上,云雾缭绕,雨丝霏霏,置身其中如诗如梦。鸟鸣啾啾,犬吠声声,更显山村宁静。我下了车,独行乡间小路上,沐浴着泥土芬芳,沁人心脾。远处炊烟袅袅,大片油菜花开得正烈。绿油油,灰蒙蒙,黄灿灿,各种色彩混合成一幅错落有致、秀色动人的中国山水画。

有一位老人背着背篓走近,一只狗乖巧跟在身后。每天清晨,孩子们从多条田间小径走向学校。

一年前,我们来到了这个学校,心情沉重;一年后,我和从北京赶回来的孔维重返沙坝小学,却是心旷神怡,因为我们改变了它。

下午,我们去看望一个曾被我们送去医院治疗的孩子。他的家在山腰上,我们沿着逶迤迂曲的羊肠小道前行,两侧灌木杂草。没走多久,我们的鞋子因沾满泥土而变得沉重。山路崎岖,在连绵的雨天更是寸步难行,我想到这些孩子每天上学都要走这样的路,酸楚。

这是中国乡村中最常见的一个家庭。父亲在外打工,一年仅有数天在家里。母亲照顾家里的老人和三个孩子。一栋平顶的小砖房,家徒四壁,一家人围着一个火炉取暖,小电视里放着嘈杂的广告,孩子的脚上还包着纱布,看动画片。

在贵州沙坝小学里,我发现了两个生病的孩子,都是因为家庭贫困,而没有及时进入医院治疗——一个是我第一次走进这个学校发现的尚晶;另一个就是他,名叫小林。他8岁,却没有上学,跑起来有些怪异,引起我的注意。

医学界的伙伴告诉我这个孩子是马蹄足内翻,却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必须及时进行矫形手术,并且可能需要多次手术。我们把他接到了北京,募集1万多元医疗费,完成了手术。

孩子的母亲,年轻却面容苍老,一脸感激,却说不出话。村民们说这个孩子命好,苦了好多年还是碰到了贵人,否则的话就是残疾到老,老婆都找不到。

傍晚,孔维启程返回贵阳。我们十余名伙伴要留在学校,随同我们的上海捐款人米董等人和我们在操场上搭起了三顶野外露营帐篷。直到今天,米董一直给我们第一个志愿者提供补贴,一个月3000元,帮助他在贵州工作而没有后顾之忧。

恍惚,我们去年第一次来学校,在操场上扎营。那夜有雨,敲打如豆,我们在帐篷里热烈讨论如何改变。

这一次,天公作美没有下雨,沙坝小学多开了几盏灯,灯火通明。附近村民们来到学校,搬来了很多干燥的树枝、木柴和玉米棒渣,准备开个篝火大会。

淳朴热情的老师和村民忙活起来,他们各有分工,动作娴熟,有的弄沙土铺地面,有的生火,有的搬出凳子围成一个圆圈。

大家把木柴堆成塔状,特意留出一定的空间放置引火物。易燃的玉米棒渣最适宜引火,火燃起来之后,我们不断添加干柴来增加火势。不一会儿,篝火就熊熊燃烧起来,火焰映红了我们的脸,温暖着我们。

为保证有充足的柴火,村民们搬来了一棵大枯树,抡起斧子忙着劈柴。一台拖拉机开进了校园,送来孩子们明天开学的新书本。我们一起把书搬运到教室,堆放在课桌上,书香弥漫。

我们重新围坐在篝火旁,方校长拿来两瓶白酒和一盘油炸玉米。我不能喝酒,其他伙伴们举起酒杯,欢声笑语,把酒言欢。

一只胖胖的小黑狗也来凑热闹,它摇摇摆摆地走到我脚下,趴下来烤火,一副惬意的样子。它叫青青,已经4岁了,是方校长养的,曾打败过一条狼狗。黑色毛发在红色火焰映衬下显得更加光亮,它的一身肥肉引得伙伴开玩笑,是不是它也吃了“免费午餐”才长得如此壮实!这条壮实的黑狗像极了一只小熊,我不禁调侃道:从沙坝小学解救小黑熊一枚。

我用手机拍下温馨一幕,米董抱起了一个小女孩,母爱焕发,细心帮她擦脸。孩子在大人们的指导下,笨笨地亲了米董。

火势正旺,我们和一些村民谈兴正浓,探寻这个乡村的发展可能性。他们说,山区山多地少,种粮食困难,但山里有上好草场,他们想养牛和黑山羊,还有草鸡。

夜已深,大家讨论累了,要休息。方校长作休息安排,他说,先把三个司机给睡了,引来哄堂大笑。校长慌乱,赶紧改口道,先把三个司机安排睡了。

伙伴们有的睡帐篷,有的住进支教老师的宿舍。

清晨,鸟儿把我们叫醒。

我起床就去找青青,它蹲在校长家门口,一副很屌的样子。校长说它不开心了,别看它肉肥腿短,可是狠角色,老师们都称它“矮脚虎”。每天天亮,它都出去找其他狗打架,但今天估计没打赢,有些郁闷。

这一天,小学生们开始到学校报名。一个男孩站在旗杆下,做着升旗的准备工作,他尝试和着国歌的节奏升起国旗。

我和校长列了一个名单,邀请了乡村几位朋友来学校座谈。他们分别是:老支书罗培林、村民尚支红、退伍老军人王正友和退休教师罗正举。

他们都住在学校的周围,最远的罗老师离学校有2008步。这个数字占据着他心底最重要的位置,因为他在这个学校教书34年,看着两代人成长。他是含泪离开学校的。每当学校举办文艺晚会等活动,校长总会派学生带着字条去邀请他出席。

围坐在火炉前,抚今追昔,罗老师忆起那些没有午餐的日子,饥寒交迫,不禁眼泪涟涟。现在,学校有了午餐,罗甚是欣慰,时常回到学校看看。他建议空地可以利用起来,种上绿色新鲜的蔬菜,省些钱多给孩子买肉吃。

微博帮助这个学校发生着各种奇妙变化。

起初,老师们笨拙打字,觉得很麻烦,也不知道如何和外界交流。一次,他们在微博上说他们想得到一台钢琴,让孩子听听钢琴的优美。我直接@秦海璐,当时她参演的《钢的琴》,很受欢迎,秦很爽快表示愿意捐一台琴,但遭到一些网友反对,称对乡村孩子太纵容。另外一些网友则反驳他们,钢琴是孩子们的正当要求,是政府没提供,我们应该羞愧,而不是指责孩子们要求太多。

令老师惊喜的是,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关注学校微博,并主动提出各种帮助。一条联络外界的信息通道开始形成,互动频繁。

我告诉大家,沙坝小学是全国第一所“免费午餐”试点学校,做得很好,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天天吃上午餐,不能出现经济问题。孩子是大家的,需要大家更多努力。村民代表有查看账目、监督开餐等权利,虽然是义务劳动,村民们表示乐意接受这样的任务。

沙坝小学坚持每天公布账目,让社会可以看见。

邻村一个学校将被撤并,一批学生将进入沙坝小学,他们回家路途更加遥远,求学必将艰辛。我们计划建立一个宿舍。校长带着我们察看了一片麦田,他也想在这里盖一栋二层小楼来解决师生们的住宿问题。

一些在外打工的村民回到了乡村。在外的多年辛劳,让他们身患多种疾病或者遭遇工伤,不得不回家休养身体——有评论说,前半生拿命赚钱,后半生花钱养命。一来一往,两相抵消,甚至得不偿失。

在一次狮子会组织的活动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康晓光演讲说,中国农民工作为劳动力,而不是作为人进入城市。在经济衰退的时候,就赶他们回乡村,生老病死由农村承担,城市则享受一切成果。城市发展撕裂和摧毁了中国乡村,制造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无数问题——我们需要歉疚。

深以为然。

回到乡村,这些农民工兄弟如何生活呢?这个村庄是他们的全部,背井离乡出外打工实属无奈,能在家里挣到钱其实是他们的期待。但家庭承包制已经过时,一家一户如同碎片,无法形成生产、销售的规模化,土地贫瘠的山区收入更是低下,持续贫困。

依靠互联网,我们尝试建立一个简单的电子商务体系,并帮助一个乡村对接县城一个单位或者一个社区,村民可以获取稳定订单,安心生产,而县城居民得到安全、价格适宜的农产品,实现双赢。

我的计划是,在乡村能够赚到钱,必将鼓舞大批农民工回家,充盈乡村,一举解决乡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也可以倒逼城市一系列的改革:一、血汗工厂被迫转型。依赖剥削劳动力的企业将死掉一批,要活下来,就必须选择产业升级或者努力提升生产效率;二、农民工状况改善。城市因为劳动力短缺而不得不改善农民工状况,通过医保社保等城市保障体系,吸引他们进城;三、户籍制度松动改变。电子商务、小额贷款和资本进乡等帮助农民集中规模化生产,确保农产品稳定供应,国家将允许农民处置房屋、土地和其他所有财产,带着现金和一家人体面进城。为腾出空间,城市人也将获许回流乡村,他们将可能像古时的退休官吏荣归故里,带着各类资源反哺乡村,乡村已经凋零,但唯一积聚人气的是乡村学校,我们设想利用学校,建立远程视频帮助农民获取专业养殖种植技术,而学校图书馆则可以增加农村专业书籍,或者为村民开办夜校,让他们掌握知识更好地脱贫致富。

勤劳的人从不会等着老去死去,他总会选择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沙坝小学养了两只珍珠鸡,它们还生龙活虎,不时在校园里高声鸣叫,旁若无人。我观察了一下,每隔五六分钟,它们就要打一小架,估计是两只小公鸡。后来,它们回到了一个独立“别墅”,生活惬意。伙伴们听说后围上去想一睹尊容,或许是人多势众吓坏了它们,始终不肯走出温暖的小窝。

有个伙伴玩笑说要杀了炒菜吃,孩子们怒了,跺脚说:“我呸!呸!”

老师们从文体活动室拿出羽毛球拍、乒乓球拍和跳绳等,孩子们分散在校园里欢快地玩耍。我忍不住走向前去和一个小朋友切磋羽毛球。当我捡起羽毛球时,才看到这个羽毛球已经没毛了,皱了皱眉,但旁边的孩子并不以为意,依然玩得十分惬意。

和我打球的小家伙儿,球技不错,几个眼看就得分的刁球都让他化险为夷,不能不让人佩服。这时候,那两只珍珠鸡不甘寂寞,大摇大摆地走到我们中间,还扯着嗓子高叫着,仿佛在为我们喝彩。

上课铃响起来了,孩子们纷纷跑向教室。米董走进一年级教室给小朋友客串英语老师,教他们说些简单的句子,读得好就奖励糖果。孩子们学得很快很开心。当我走进教室,小朋友们大声、整齐地对我喊:“I love you!Thank you!”我愣住,没有反应过来,我没有想到这么小的孩子会说英文,还以为是方言。

但是,第二遍我听明白了,忙不迭地,向孩子们鞠了一躬。

沙坝小学的简易厨房,就是一块大雨布里架两口大锅,一个操作平台,简陋,却流程规范,卫生干净。一大木桶饭己蒸好,鸡蛋煮好,大铁锅里烧的是腊肉炒豆角。我走近,一阵香气扑鼻而来。

我挽起袖管掀开锅盖,热气升腾,翻炒数下,给厨师大姐打打下手。今天的菜还有炒土豆丝和一个鸡蛋。在分发饭菜时,我注意到厨师背对着孩子,好奇询问,校长说厨师和孩子们都是一个村的,有亲有远,背对着孩子分餐,可以更好保证公平。

中午时分,孩子们吃上了新学期的第一顿“免费午餐”。因为放寒假,他们有段时间没在学校吃午餐了,这一餐他们吃得很香。

国家营养计划已经开展起来,但是具体执行情况不容乐观。河南、河北等地,包括最先修建食堂的贵州,都有一些地区不做正餐,要给孩子牛奶面包充饥。我们尚且不说有克扣中央拨款的嫌疑,单说牛奶面包的质量就让人不免忧虑重重。

这个偏远的贫困学校都能烧饭,给孩子们一顿有油有盐还有点肉的正餐。为什么,中国很多地区要统一发放牛奶面包呢?孩子们会喜欢吗?

上海来的伙伴在询问孩子,他们说喜欢吃有盐有油的饭菜,因为这样才能填饱肚子,“零食不顶饿”。

清晨,范立欣和摄影师、录音师就外出拍摄,中午拍完同学们进餐后,他们俩站在大炒锅前捧着一个大海碗狼吞虎咽。腊肉、白菜加香干土豆丝,虽然是一顿简单的饭,但格外香。是的,只有饥饿的人才知道一碗饭的宝贵。“免费午餐”刚到沙坝小学的时候,孩子们也是这般狼吞虎咽,但现在他们不再那般着急了。

范立欣在微博上写道:今天和孩子们同吃一锅饭,才深感“免费午餐”来之不易。看着碗里的饭菜,立刻想到自己在城市生活常常浪费饭菜,真是羞愧难当!

青青守在校门口,又霸气地赶走了一条狗。

我们要离开了。再见,沙坝小学,第一个“免费午餐”试点学校。长着羽毛的羽毛球会有的,可以让孩子们香甜睡觉的学生宿舍会有的,学生家长的小额贷款会有的。

我们打算去一趟黔西县中坪镇,想去看看我们做鸡蛋测试的学校和小罗老师——我们最初探访的学校,为了解决交通的问题,上海一个网友捐出10万元帮助他们修一条路。

车过中坪镇政府,起初道路平坦,路的另一侧山谷里有一湾清澈河水,河水青绿,犹如一条绿丝带横亘在山间。

继续前行,我们已无心留恋风景,目光都落在了泥泞不堪的道路。我们慢慢地前行,大约走了20分钟,开在最前面的面包一个车轮陷进泥坑里,动弹不得。车上人顾不得泥土,深一脚浅一脚,把车子推了出来。

下雨了,雾又大,我们只好撤退,调头回贵阳。

一台越野车在倒车时,底盘剐蹭到了一块硬泥,挡板硬生生翻出来了。我们动弹不得,恨不得下次开一台高大的压路机进山去看学校。

车犹如此,人何以堪?我们的辛苦跟常年在这里的人们不可同日而语。最可怜还是山里的孩子,他们每天背着书包走在这种路上,太多时间就这样消耗,他们如何和城市的孩子去竞争高考?

这不公平。

我想到了二十多年前的一个雨天,我和妹妹去两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一把大伞被大风吹得东歪西倒,我们浑身湿透,手拉着手艰难行走,满心恐惧。但幸运的是,父母在身边,食品安全,人伦正常,社会人心淳朴,没有人贩子,乡村老师则是被国家从乡村学生精英中挑选出来的“中专生”,我们才能侥幸从小镇里走了出来。

如今,公平渐失,从中国底层向上流动的通道渐次堵塞,这些乡村孩子还能走出大山,跳出农门吗?

我们好不容易离开泥泞的山路,辗转腾挪驶向了柏油路,然后是贵毕公路。据说它本是一条高速公路,但因为贪污,公路只能修一半宽度,变成罕见的两车道,中间没有任何隔离带,车祸无数,一年死人上百。我亲眼目睹一路连发三起车祸,导致大堵车。我比较好奇的是,修这条奇怪的高速公路时,就无人抗议?

我写下了一条微博:“对于贵州,最大的公益就是扩建贵毕公路。”

六个小时,我们一直在雨雾中前行。

这样的雨夜,听着车里音响狂乱的迪斯科,赶着路,饿着肚子。孔维约好在贵阳等我们吃饭,她电话问我是否对豆米火锅感兴趣。一车壮汉急眼了,齐声叫唤:“鱼,鱼,我们要吃酸汤鱼!”孔维只好说:“好啦,好啦。”

我们从贫困的偏远山区,辗转奔波,又回到了霓虹灯闪烁的城市,一种时光交错的恍惚感油然而生,心情久难平复。

2月29日下午,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颁发“中国骄子天府榜样2011年度传媒大奖”,“免费午餐”凉山项目办公室拿到了“微榜样奖”。四川大凉山是中国积贫积弱的一块洼地,我们必须要投入更多资源。

夜,路灯昏暗,成都城里路边一个水果店里,一位老人细心削荠,宁静温暖,犹如一幅剪影。我停了下来,看得有些痴了,心里很柔软。平凡却平安的人,祝福你。

【柔软力量】

一棵大树倒在街道上,人们焦急等待,但一个孩子站了出来,去推那棵树,感动和带动很多人。最后,大家一起搬走了树。

印度微电影《Tree》

2012年3月,北京,春寒料峭。但阳春三月,在江南恰是草长莺飞,能不忆江南?

我要去武汉两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和同学们交流。海内外大学生一直是“免费午餐”行动的基本力量,是我们最珍贵的生力军,直接参与我们的传播、探访、筹款和监督执行工作。2月6日,英国五个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联合春晚上,纽卡斯尔学联呼吁支持“免费午餐”,完成首次海外募款。而湖北是“免费午餐”事业的重点区域,武汉高校密集,数百名学生参与我们湖北团队,校园活动频繁而热烈。

这是国家项目启动后,我们第一次进入校园,但不是去募款,因为大学生还是依靠家庭支持的消费者,我想在他们心里埋下一颗公益的种子,激发他们的爱和善心,学习一点点地改变。此外,我更要和他们分享我找到的一个新的方式,可以温和却有效地改变社会。

华科校园背靠喻家山,校园道路横平竖直,只要按着路标走就能准确到达目的地。

黄昏时分,天光阴暗,纷纷烟雨飘洒。朦朦胧胧,校园沉醉其中,略显寂静。细雨轻轻飘落,一丝丝一线线,串出梦幻般的图画。

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报告厅内人满为患。“免费午餐”宣传片熟悉的旋律响起。有人叫我老师,也有人叫先生,而大学生们都喜欢喊我“飞哥”,这个称谓最先流传新闻界,有一些亲和的江湖气息。

我不鼓励大学生放弃学习而投身公益——他们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学好专业,锻炼某种能力,所以,我总是告诉他们不要焦虑,大学是人一生中最温暖美好的时光,去谈恋爱,尝试和另一个人亲密相处,好好享受这些不同的体验。但在校园里,大学生可以寻找合乎兴趣的公益项目,用专业特长来为公益事业作贡献。

“免费午餐”在武汉的负责人带来二十多名志愿者听讲座。晚上,我请同学们吃宵夜。武汉的大学生志愿者为“免费午餐”而辛勤奔波。我们一起成长,一起改变。

晨,推开窗,见小雨细润,犹如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令一个雾霾中走出来的北京客感动莫名。蒙蒙细雨的季节里,走在校园甬道上,两边是绿色的高树,古老的房子,清洁宁静。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这个时节,天空下着绵绵细雨,樱花尚未绽放,梅花还没凋零,明早去折一枝。

武汉大学的牌坊,从右向左书写着“国立武汉大学”几个大字,读起来豪迈顿生。这几个字倒着念就是“学大汉,武立国”。这个巧合由武汉大学教授兼副校长吴于廑在1950年提出。他在全校抗美援朝参军参干动员大会上,以《学大汉武立国》为题讲演,师生员工备受鼓舞。从此,“学大汉,武立国”名满天下。

武大很美。樱园、梅园、枫园、桂园,一年四季,各领风骚。校园错落,道路千折百回,曲径通幽。我们几乎迷路,七转八转,终于到达目的地。

站在讲台上,我分享了我的成长故事。

1978年,我出生在湖南省沅江市一个小渔村,在洞庭湖边上。在8岁之前,我在乡村里和爷爷奶奶生活,父母在两公里外的一个镇上工作,很多个有晚霞的黄昏,他们骑一辆自行车回到家里。

在长辈们的描述中,我是一个心怀慈悲的孩子。从来不吃青蛙和狗,因为我想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家里的任何活物也不能杀戮。一个春节,外公来到爷爷家,帮助家里杀一头猪,我大哭打滚,被外公抱在怀里哄,我一把抓破了他的脸。这令他们感觉惊讶,坚信我的前世是一个僧人。

多年后,我听说后,也讶然,问起外公。他眯着眼睛想了想,微笑说,嗯,还流了血。

伯伯叔叔移民去了岳阳南湖岛上。幼时,我们一家坐船一个晚上,经过大片芦苇的漉湖鹿角,在岳阳楼附近码头上岸。夜里,我和妹妹总是趴在大风凛冽的船尾,看三五只追逐灯火的江豚,欢喜拍手,向它们大喊江猪子,我们深信它们能够听到,也在大叫,回应我们。

当年的乡村优美而澄净,民心淳朴,我在奶奶的呵护下自由自在地长大。奶奶经历了三年可怕的饥荒,她总是用饥荒年代来教育孙辈爱惜粮食,要吃掉饭桌上每一颗饭粒。但说到饥荒,她都会说起一名同村妇女偷取生产队晒谷场的干鱼,音量陡然提高,“她偷了鱼,把鱼藏在她的裤裆里”,一脸鄙夷。她教育我,人要有志气,饿死也不做违背良心的事。

是不是每一个人的兴趣会源于天赋?爷爷有好几个孙子,都是精力旺盛,调皮捣蛋,我小时的外号叫“飞天蜈蚣”——这个称号来自当年电视剧里一个被武松干掉的负面人物,一是带“飞”,二是形容我的好动和野性。但我喜欢阅读,到任何一个人家里,我总是径直去找书看,一看就放不下来。那时,毛泽东的红宝书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乡村只有三侠五义罗成薛刚等连环画,那些忠勇侠义融入无数70后的血液,变成我们挥之不去的一部分价值观,我亦如此。

父母的小镇叫南大膳。相传南宋某年,我的老乡杨么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一次打败了岳飞,欣喜十分,大摆宴席犒劳三军,酒席连绵十里,最南段也就叫南大膳镇。后来,我去了小镇,读了两年,后来又去了外公的乡村念小学和中学。

那时,金庸的武侠小说成为无数青年的精神食粮。无数个昏暗夜里,我跟随郭靖、萧峰、陈家洛等侠客纵横江湖,见不平事,拔刀,锄强扶弱。我记下了八个字: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和中国其他地方一样,一个小镇本应是地痞横行,干部残酷,但每到一年夏天,我们就会遭遇洪水的威胁,大多数男丁需要走上大堤,挑土护堤,干部地痞群众们住在一起,烧饭喝酒打扑克说黄段子,并逐渐形成友谊。所以,小镇比较有人情味。

后来,我考上了县城重点高中,走出小镇。一家人开始辗转沅江县城、省城长沙和北京,犹如一个流浪的吉卜赛家族。一路走来,我经历了多个阶层,我对每一个阶层的苦痛感同身受,我也理解他们的希冀和盼望。

我承认,在微博上发起“免费午餐”,一开始就是一股子倔强之气,一心只想往前拱,搞大这件事,帮助那里的孩子吃饭。

我认为:把一件事情搞大有很多办法,以前是通过报道、网络论坛等方式展现真相,促人愤怒,然后汇集愤怒的力量形成压力集团,压迫相关方面发生改变。但现在一些权力部门因为资源丰富而变得越来越傲慢,舆论的压迫效应日渐微弱。

我展现乡村儿童饥饿,并着手行动,却无意中发现另外一种巨大力量——柔软的力量,激活了无数人的爱和良善。

无数人带着各种资源潮涌而来,汇集成为一条奔涌大河。我们要活下去,就必须把自己打开、摊开给大家看,证明我们没有贪污腐败。结果,我们又获得新的支持,因为透明,我们的行动置身社会的视野下,做得好,被众人赞美,做得不好,有人就会批评,我们可以实现一个灵活、迅捷的纠错。

这就是我发现的第二种力量,透明的力量。

第三股力量则是联合的力量。

在社会各界参与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啥都没有,可以转发微博呐喊,一个民意雪球就是这样快速滚起来的,最后对政府形成了多股力量——我认为,一是压力,因为无数人会批评政府,明明是政府要做的事情,现在却是一个记者在做,政府在做什么?二是松动力,政府是由公务员构成,公务员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有孩子,对孩子的苦痛也容易感同身受,他们容易认同并迅速参与,支持我们的行动;三是牵引力,我们为政府提供了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通过我们的行动证明可行,并形成模型,我们也愿意与政府合作。只要政府愿意采取行动,甚至可以比我们做得更好,迅速获得掌声。

最令人欣喜的是,微博帮助民间获取一种前所未有的能力,用微博快速集合人财物,就可以去执行某个事务,政府变得不再那么令人依赖。换句话说,政府你不来,也无妨,民间可以自己累积、行动和建设,也可以令改变大规模发生。

事实上,政府在一场声势浩大的民间公益活动面前开足马力,他需要表现自己的存在,需要证明他在为人民服务,他需要投身进来,收获人心和掌声。

如此,我们就可以温和、温暖而富有效率地解决一个社会问题。王振耀老师提炼了六字送给我:合作、建设、进步。

很多天后,我在一个活动会场偶然看见一个印度视频,叫《Tree》,讲述在印度一个台风过后的下午,大树被刮倒在地,令交通堵塞,人们都在大雨中等待,或抱怨或哈欠。一个孩子从公共汽车下来,走到树边,放下书包去推树——所有人都看着他,目瞪口呆,一些孩子最先冲了上来,兴高采烈和他一起推树。他们的力量显然是微不足道的,却感染了很多成年人上前帮助,也令一些不愿下车的轿车男感觉羞愧,也参与搬树。

最后,他们一起搬走了树。

如同雷击,我一眼就看见了这个故事背后的逻辑——以善引善,然后泪流满面,我不就是这个孩子吗?一个人去推动中国乡村孩子饥饿的庞大问题,最后用一片赤诚柔软了无数人,最后搬起了大树。

大爱温润人心,行动改变中国。

在我走进的一百多所大学,我总是告诉学生们,要知道这个国家出了哪些问题或者哪里不好,其实很简单,因为很多人一直在批评,甚至编着段子变着法子来批评,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解决它,让它好起来。

一个人不能总是把自己浸泡在愤怒、沮丧或者怀疑的液体里,我们需要清爽、轻快的生活。最简单的是,我们停止抱怨,不再迟疑,先动起来尝试改变。

动起来,我们就会有改变。这是一个改变中国的新方法。

接下来,我尝试用这个方法解决另外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在“免费午餐”学校里,我们发现越来越多孩子患病,需求救治——他们都在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里,但最多报销8万或者10万元,很多病种和药物不能报销,治病还需要家庭先垫付资金,并限制外出救治。如果孩子父母拿不出垫付资金,孩子就只能等待残疾或者死亡。一句“小病拖、中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抬进去很快就出来”,表达了这种无奈。

有数据显示,中国因疾病死亡的农村儿童有50.5%未得到治疗或仅在门诊治疗,中国贫困地区儿童罹患重疾后的死亡率高达54%。

但,“免费午餐”资金只能专款专用,用于孩子吃饭。我不得不寻找新的办法。眼见国家出手,乡村儿童的饥饿问题有望解决,我一个人悄悄从“免费午餐”团队抽身,着手考虑给孩子筹钱治病的问题。

王振耀老师告诉我,他在民政部当司长时,曾向温家宝总理建议为中国孩子构建一张保护网——中国有3亿孩子,给每个孩子买上一份100元保险,就可以保护孩子免于大病伤害。这个300亿的计划后来没有实施,令王甚为遗憾。

为什么要做大病医保呢?王说,在政府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外,再做一个庞大的资金池,合力保证孩子们有尊严地病有所医。

我决定来试试,反正我们是民间力量,没有什么负担,也没有政绩考核压力。还是老办法,我在微博上召集志愿者,迅速组建一支新的团队,开始冲锋“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2月22日,我和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正式签署协议,正式启动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公益项目。

钱呢?我又找到了史玉柱,巨人网络CEO,这个赫赫有名的企业家曾给“免费午餐”捐款100万元,他又给了我200万元启动大病医保。

王振耀、陈朝华、马伊琍、张泉灵、赵普、姜贤正、江咏、李建华、金鹰等其他39人,其中有14个媒体的老总,都被我邀请成为发起人。后来,凤凰网COO李亚把大望路郎家园的办公楼借给我们一间,可以坐十个人,我带着三个大学生,两个微博上招来的全职和一个保险公司的志愿者,开工了。

同类推荐
  • 生命沉思录2

    生命沉思录2

    本书由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中医文化专家曲黎敏所作。继《生命沉思录》畅销30万后,曲黎敏集结5年思考的沉淀,再次推出《生命沉思录2》。详细解读人体,对人体的结构、生理功能、病变、身心协调等方面进行深刻的思考和解读,对现代人的健康与生活管理提出很多真知灼见。作者反思中医、西医在今天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提出我们的应对态度。作者认为,详细地了解人体、掌握一定的养生常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自尊、自觉、自救是最重要的。只有内心觉悟,才能离苦得乐。
  • 新生活:胡适散文

    新生活:胡适散文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诺贝文学奖候选人胡适的散文集,《新生活》《信心与反省》《文学改良刍议》《差不多先生传》等经典尽入本书。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其散文具有较高的学术及文学价值,非常值得人们阅读。为适应当下读者的需求,本选集对我社2001年版的《胡适散文》进行了整理并重新出版。本书保留了原版对散文的分类方式,删除了一些比较艰深难读的篇目。
  • 王译唐诗三百首:汉英对照

    王译唐诗三百首:汉英对照

    《王译唐诗三百首(汉英对照)》共收入了唐诗313首,由王玉书先生译作而成。《王译唐诗三百首(汉英对照)》沿用原书按诗体分类排序的特点,对版面作了重新设计与安排。译者对原书中的勘误之处和印刷错误进行了修正。《王译唐诗三百首》2004年底出版,时已六年余。期间,此书中的部分译作曾为五洲传播出版社《精选唐诗与唐画》,以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中国古典诗歌英文及其他西文语种译作及索引》所选用,在国内外发行传播,受到读者的好评和喜欢。为了让更多的中外有兴趣者能够通过双语方式了解唐诗,陶冶情趣,享受中华文化的特有魅力。
  • 与诗人对话

    与诗人对话

    一名真正的作家、学者在我的心里是神圣的、崇高的,那种敬意用我平实的文章是难以言表的。或许在准诗人的眼里,网络诗歌也许算不上真正的诗歌,但就这样不成熟的诗歌在网络里却有自己的流行的速度和市场。它不讲究诗歌的倾向,只为了心灵和心灵的碰撞,这就是诗人心理情绪的发泄,或许就是真情实感自然流露的那种。虽然大多数的诗歌写得很不正规,但一定是真实心情的表达,正如当年席慕容和汪国真的白话诗,那时候每个青年都喜欢,现代人都喜欢用这种简单的诗文抒发自己的情感。而网络诗歌实质的效应,说到家就是它的实用性和交谊性。
  • 劳者自歌:丰子恺散文

    劳者自歌:丰子恺散文

    《名家散文典藏·劳者自歌:丰子恺散文》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丰子恺的经典散文,有叙事的、有抒情的、有释理的。这些散文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散文中渗透着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这本散文集典型而精致、可读性强、细细品味、其乐无穷,作品风格雍容恬静,亲切率真,幽默风趣,构思精巧,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
热门推荐
  • 神之直播

    神之直播

    被我选中的人,你将会成为明日之星,在这之前,你只能完成我的节目。
  • 北大有鬼:后湖鬼戒

    北大有鬼:后湖鬼戒

    这本书的构思来自于未名BBS上一则“十六人教室”的鬼故事,以这个鬼故事为灵感,虚构了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这本书中的场景几乎都按照北大校园的真实情况进行描写,之所以这样做,最大的原因是缺乏构建环境的经验,就取巧复制了自己曾经熟悉的校园。其中:主人公住的43号楼217宿舍就是我大学时候所住的宿舍。本是幢旧楼,毕业当年夏天被拆除,建设了现在的新学生公寓;梧桐大道是对学一食堂前那条路进行改造的产物;201自习室、旧报刊阅览室、博雅塔等也都大致按照校园环境描写;而“后湖”则是塞克勒考古博物馆旁的呜鹤园与学校西北角莲花池的合体,将鸣鹤园的亭子移到荷花池构成了“后湖”这个新名字。
  • 美型妖精大混战同人:干物人偶师

    美型妖精大混战同人:干物人偶师

    『为什么……我以为你是我的』眼前的少女披散着头发,橙色的秀发在风中飘逸。少女看着对面的少年,少年低下头,尝试不去看她。『最后,再接受一次我满怀爱意的投食吧』少女用到割破手腕,苦笑道。对面的少年嘤咛了一声便冲了上来试图抱住少女但在触到的一瞬间,少女便化成樱花花瓣消失地无影无踪。
  • 总裁的变身情人

    总裁的变身情人

    他,迟俊雅三十多年在女人的世界无往不利,百分之八十的名媛淑女都想要成为他的女朋友甚至是老婆。可是,却在自己即将三十五岁生日到来之计,遇到一个女人。一见钟情的感觉就在那一刻发生了,可是这个女人却完全不理会自己的追求。做我的情人,yesorno?
  • 权志龙之权氏情歌

    权志龙之权氏情歌

    喵,介里城南箫声,我的处女作就是介个权氏啦,我的文笔也不算是很好的,但是我就是想一边写小说意淫一下啦(捂脸)一边练一下自己的文笔,还是有很多宝贝支持我的,我会加油的,让权氏更好,受更多人喜欢
  • 青梅竹马别跑小青梅

    青梅竹马别跑小青梅

    “哥哥,为什么电视上的叔叔阿姨要亲亲啊?”当一个4岁小毛孩说到,一个霸气侧漏的男孩说“因为我们是娃娃亲。”“老公,为什么我们要亲亲啊?”当一个20岁的美女说到,一个腹黑傲娇的帅哥说“因为我们是夫妻”……
  • 溺水三千与君醉

    溺水三千与君醉

    一位被仇恨蒙蔽的冷宫公主,超乎常人的武学之才,一心只想报复自己最亲近的人,但这一切却是在为他人做嫁衣!三个男子各有千秋,谁又能真正虏获她的芳心?情与爱,仇与恨,究竟该何去何从?
  • 家有医生

    家有医生

    疾病的威胁是十分普遍的,有些人能够免于疾病,有些人却不能幸免,这是因为前者能够对疾病早预防、早治疗,而后者因为无法读懂自己身体早期发出的疾病信号,因此饱受病痛的折磨。《家有医生》从多种常见病的防治入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预防策略和治疗方法,是一本专业性与实用性融于一体的健康宝典。
  • 空城绝爱

    空城绝爱

    看漫天樱花飘过,在最美的时刻凋落,若干年后,还有谁记得她来过这个世界。。。
  • 岂在朝朝暮暮

    岂在朝朝暮暮

    4人之间的友谊,无人能够撼动。一次穿越,4姐妹各自寻找到了属于她们自己的爱情,8个人,4段爱情,你要永远记住那份真挚的爱情: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