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7900000064

第64章 清代(7)

董福祥(1839—1908年)字星五,环县毛井乡王朝山(清时属固原州)人。清末西北名将。父世猷,为当地哥老会首领。

福祥少年家境中落,读书未竟。青年后放荡无羁,往来于帮会.网罗侠勇,效法绿林,喜好论兵结寨。

同治初爆发陕甘回民反清斗争,福祥与同郡张俊集乡人以卫乡里。后因不满官府腐败聚众起事,被安化县把总王蔼臣捕获.酷刑摧残,弃于荒郊,为一老妪所救,癔后举义旗于安化。同治三年(1864年)二月,受环县县令翁健之邀,防守环县城。后倒戈反清,明确提出“反清抗暴,保卫家乡,有饭同吃,有难同受,有福同享,有祸同当”纲领,联络回民军和捻军,共同抗击清军。同治四年(1865年)七月,清军进攻金积堡,率部配合回民作战,大败清军。翌年四月,率部克复环县、庆阳等地,并向曲子、合水、元城、保安等地发展。十二月,攻取东华池、林镇,拥兵数万。同治六年(1867年)春.与回民军的联合抗清势力波及陕甘10余州县,自称“陕甘自卫总团大元帅”。翌年正月攻怀远,击杀清军总兵文星明,乘胜攻入榆林府,又攻破神木。自设工厂制造武器,军需供给,由地方按“贫富”分担,辖区内实行兵农合一制。

同治七年(1868年)十二月,因兵败投降清军刘松山部。

降清后被委以前敌指挥,授五品军功;部队精简为“董字三营”。同治九年(1870年),刘松山被回军所杀,其侄刘锦棠接统所部湘军,福祥辅佐,继续围剿回民反清军。

同治十一年(1872年)率部进军河州,继而进剿西宁,以功擢升提督。奖花翎顶带。

光绪二年(1876年)二月,率部随左宗棠进军新疆,反击阿古柏侵略势力,收复国土。首战北疆,收复乌鲁木齐,又乘胜攻取玛纳斯城,作战中受伤。光绪三年(1877年),率甘军翻越天山,行军1200多里,于四月攻占达坂城,杀敌2000有余,俘获甚众。接着收复托克逊城,被裹胁的2万余众投降。五月,阿古柏被部下所杀,白彦虎向俄境逃亡。八月,清军追歼南疆南路敌军,董军任先锋,连下喀喇沙尔、库车、阿克苏、乌什等东四城后,越过人迹罕至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又收复了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以及和阗等西四城。

“由是董军名震西域”。沙俄扶植白彦虎残部不断窜扰边境,董军驻守喀什噶尔屡歼入侵之敌。光绪五年(1878年),敌部3000余人入侵袭扰,董军急驰三百余里,敌2000多人几被全歼。光绪十二年(1886年),授阿克苏总兵,后擢喀什噶尔提督。又调任乌鲁木齐提督,不久,晋尚书衔。西征及驻守新疆19年,修水利,开垦屯田,整修道路,受时誉好评。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清军败,福祥奉命率甘军万余人人卫京城。次年,河州、湟中等地又爆发回族和撒拉族的反清斗争,奉命率部征剿,因功晋升太子少保,加骑都尉世职,调任甘肃提督,节制陕甘军马。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又奉诏率甘军入京,所部甘军编入武卫军,成为北洋三军之一,深为主政大臣荣禄倚重。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五月“义和团”运动爆发,奉调由南苑开驻北京,入永定门,遇日本使署书记杉山彬,即命营官刺死。5月20日,奉命率甘军配合义和团向入侵廊坊车站敌军发起进攻,杀伤50多人,迫使侵略军溃逃天津。5月23日,德国公使克林德又向巡逻的清军挑衅,福祥即命还击,当场将克林德击毙。5月24日,率领武卫军与义和团围攻东交民巷使馆区,烧毁比、奥、荷、意四国使馆。7月19日,八国联军自通州逼京师,福祥率部于广渠门一带与敌拼杀.击毙俄军团长安宁科夫。7月20日北京陷落,慈禧太后西逃.福祥充当随扈大臣。

清廷与八国联军议和,列强坚欲诛福祥,李鸿章日:“彼绾西陲军寄久,虑激回变,当缓图之”,乃夺职禁锢于家。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正月,上书朝廷,以“未能尽晚年之忠诚,无以报朝廷为憾”。遗嘱将储银40万两上交以充国币。卒。时年70岁。葬固原南乡十里墩。

参阅《清史稿》卷455;

《庆阳地区志》

马万福

马万福(1849—1934年)经名努海,字子西,东乡族。东乡县果园乡果园村人,故俗称“果园哈智”或“马果园”。中国伊斯兰教伊黑瓦尼派创始人。

出身伊斯兰宗教世家。自幼聪慧有善行,6岁时即能熟读《古兰经》,13岁在东乡红崖、瓦里家等清真寺念经时,受到普遍赞誉。22岁时开始收徒讲学,成为北庄门宦一位年青阿訇。光绪十四年(1888年),赴麦加朝觐。在阿拉伯,入麦加著名学者海力夕巴式的道堂学习5年,接受该教派全部教义,深受伊黑瓦尼影响,弃门宦而改宗“艾海里·逊奈”(遵经派)。光绪十八年(1892年),学成回国,从海路入广州,经湖南至湖北老河口一带,受当地穆斯林挽留,在老河口讲学,传播伊黑瓦尼即新教教义。一年后返回东乡,获廪生马会三支持,凭经立教,在阿拉伯文经典中摘录编纂成《布华里咱德经》公开提出伊黑瓦尼十条纲领,俗称“果园十条”。他又多次揭露清廷强迫妇女裹脚、男子留辫子等民族压迫行为,力主放足剪辫。其上述主张得到河州八坊千伊三、唐汪川乃比、韩则岭阿訇支持,诸人分散各地,广为联络宣传,劝说穆斯林信众皈依伊黑瓦尼,包括马会三在内的十名力主新教的阿訇被时人称为“新教十大阿訇”。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他参加河湟地区穆斯林武装反清斗争.失败后避难静宁,后到河州莫尼沟何家及河州南关清真寺讲经,声誉日隆,追随者大增,遂自成一派,称“伊黑瓦尼”。他创立新教的活动受其他教派排挤,被控于朝廷,受到朝廷干涉,被迫离开原籍前往陕西安康开学讲经。

辛亥革命后返回家乡,其所传伊黑瓦尼为当时甘肃回族军阀马安良所不满,勒令其“在甘肃境内不准开学”,乃携眷属逃往新疆哈密传教。甘肃督军张广建行文新疆,遭新疆都督杨增新逮捕。民国七年(1918年)正月,被装入木笼囚车押回甘肃。途经张掖时被青海提督马麟截解,接至西宁,支持他推行宗教改革主张。自此,伊黑瓦尼不仅在青海,在西北乃至全国穆斯林中得以发展,信众日多.他亦成为近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阿訇之一。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逝世于西宁。

参阅《临夏州志》;

《东乡族自治县志》马元章

马元章(1853—1920年)字光烈,号祯祥,经名里亚杜丁,尊号索迪贡拉.穆罕默德·努尔。回族。中国伊斯兰教哲赫忍耶门宦第七代教主,著名社会活动家。祖籍阶州(今陇南市武都区),生于云南西大东沟(今通海县大回村),为哲赫忍耶门宦创始人马明心四世孙。

祖马顺清、父马世麟分别为哲赫忍耶第四代教主马以德、第五代教主马化龙在云南的代理人“热依斯”。家族几代经商,为当地财力雄厚的富户。同治年间(1862—1874年),云南杜文秀发动反清武装斗争时,马世麟在经济上给予资助。杜文秀反清斗争失败,马世麟受株连,清兵剿其家,马元章利用地道带弟侄等18人潜逃,改名换姓,流落各地,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潜入张家川。此后在当地的回族首领陇南镇台李得仓的掩护下,开始哲赫忍耶复教活动。派人去山西洪洞地区杀解差,劫囚车,营救出宁夏反清武装斗争首领马化龙遗孙马进西;寻找到流落北京昌平的马化龙之妾白氏(尊称西府太太),安置于吴忠,又将查访到的马化龙的两个侄女安置成家,花重金将马化龙父子等4人头骨迎回安葬于他修建的张家川北山拱北宣化岗,嘱其弟马元超守护。后去西吉沙沟,主持西海固地区教务。宣统三年(1911年)冬,回张家川主持“尔曼力”仪式,隆重举行悼念马化龙遇害40周年活动,正式宣布追认马化龙长孙马进成为哲赫忍耶第六代教主(尊称卡梁太爷),他本人以第七代教主相继。教民称沙沟太爷。

马元章总结汲取哲赫忍耶派历次反清斗争失败后教民惨遭杀害的深刻教训,处事谨慎灵活,尽力调整与官方的关系,以求在平和的社会环境中兴教。1900年庚子事变后,曾率部进攻外国使馆的甘军将领董福祥避难固原,目睹哲派崛起,大为不快,谓回民有反心,欲谋鼓动朝廷对哲派教民进行迫害。他极力劝说教民勿与朝廷为敌,并直言董福祥不要轻动妄为,同时竭力向朝廷担保,扭转了哲派教民反抗朝廷起事的一次重大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土耳其参加同盟国,他以哲派教主身份致电袁世凯:虽与土耳其同信伊斯兰教,但竭诚拥护中国政府的对外立场。因其长期不懈努力,“哲赫忍耶”与官方关系大为改善,逊清隆裕太后赏给亲书“寿”字中堂,袁世凯授给二等“宝光嘉禾”勋章。民国初,经甘肃省政府同意,将其曾祖父遗骨从石乡老祖坟迁出,葬于兰州东稍门,修建了拱北。后在马明心遇难之地和反清斗争领袖苏四十三、韩赛里麦(马明心之女)牺牲之地率众举行宗教活动,诵经悼念。

马元章聪慧有智,学识渊博,洞悉世情,与回族上层人物宁夏马福祥、青海马麟、甘肃马国仁及哈密王沙湖索特等交往密切,在西北民族宗教界具有重要影响。除攻读伊斯兰经典及圣训外。博览诸子百家,对汉文化研究了解深刻,为中国伊斯兰教各教派教主中精通中、阿文且有论著的重要人物之一。著有《省己格言》、《鉴古训》、《道统论》等,宣教遵循马明心的宗旨外,接受刘介廉思想,强调兼用汉文宣传教义,以儒家学说解释宣扬伊斯兰教,疏导教民改变盲目遵行“束赫达依”的道路,不能为“舍西德”(殉教)而“舍西德”。强调朝拱北,不等于朝天房;穷人不能朝天房,应隆重“古尔邦”节。他反对尊人不尊经的脱轨错误,积极结交汉民乡绅与各教派头人,倡导民族团结和教派团结。经其20余年不懈努力,哲赫忍耶教权制度得以巩固发展,进人马明心、马化龙之后的第三次全盛期。主持修建拱北9处,道堂7处,建山庄21处,有土地2万余亩。骡马牛驼千余,商行、店铺数十处,资金雄厚。强调道堂财产为公产,只用于宗教事业,任何人不得占为己有。

民国几年(1920年)古历十月八日,在海原大地震中遇难西吉,葬张家川宣化岗拱北。天水进士任承允为其所撰墓碑称:“道高学富,自立一宗,久之遐迩推崇,德风所被,咸称为善人。……匪第经典淹贯,而救民辅世,尤缘饰以儒术。国变后,河山举目麦黍.哀歌慷慨,上书中枢,以崇礼教,正人心”;“名倾朝野,功获桑梓”:“无论回民汉民均不能忘,争欲称颂功德”。

参阅《张家川县志》;

马通等《甘肃回族人物》

马福禄

马福禄(1854—1900年)字寿三,回族,河州(今f临夏)人。抗击八国联军名将。父千龄,曾参加同治年问河州回民反清斗争,随马占鳌降清,委以蓝翎都司职。

幼年人塾就读。稍长,弃文从武,专习弓箭刀剑之术。光绪二年(1876年)中武举人。光绪六年(1880年)中武进士,留京侍卫。后归里。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青海循化少数民族举事反清,河州镇(今临夏市)总兵汤彦和全军溃败于双城,固原提督雷正绾被围困于河州城内。时居家务农的福禄受陕甘总督杨昌浚之命,募兵成立安宁营,任管带,随兰州道黄云等从北路进兵河州,反清义军遂被镇压。福禄办理河州“善后”,因功升总兵。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廷征调新疆喀什噶尔提督董福祥率甘军入京,福禄随董统领之“简练军”驻防山海关、永平府及蓟州等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随董福祥人卫京师,率骑兵驻扎安定门。是年农历5月22日,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数千名侵略军由天津进逼廊坊。福禄奉命前往御敌,午时至廊坊,遂令骑兵设伏,步兵分两翼以待。交战后,伏兵尽起,两翼包抄,福禄挥精兵闯入敌阵喋血相搏,激战多时,敌军死伤惨重,乘火车逃回天津,为庚子之役第一恶战。26日,奉命进京防守正阳门(原前门)城楼。侵略军以英使馆为基地,在城前设十道栅栏,逼正阳门,欲夺制高点。福禄令其弟马福祥率众攻栅,恶战3日,夺2栅;又自督战,数日连夺7栅,只剩一栅未下。至6月6日夜,忽降大雨,侵略军乘机反扑,攻占正阳门城楼。他亲率精兵杀人敌阵,毙敌百余,大呼跃栅,忽一飞弹自口射入,壮烈殉国,时年46岁。从弟福贵、福宣、福恒、福全和侄子耀图、兆图及百余名各族将士亦阵亡。

葬北京阜城门外三里河清真寺侧回民公墓。1955年冬,周恩来总理征得其子马鸿宾同意,将尸骨运回临夏安葬。

“庚子之役,纵暴民而起国衅,贻笑于天下。战而败,败而走,辱国孰甚焉!福禄武人也,殉国不敢爱其死,岂非吾陇民族之光乎?”

参阅《清史稿》卷495;

张维《甘肃人物志》

安维峻

安维峻(1854—1925年).字小陆,字晓峰,又号渭襟。秦安人。清末“铁御史”,学者,诗人。

幼家境贫寒,16岁后方专一读书,但刻苦自励,学问超群。光绪元年(1875年)中陕甘分闱后甘肃第一次乡试举人第一。光绪六年(1880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九年(1883年),改授编修。因生性耿直,不阿权贵,仕途坎坷。光绪十九年(1893年)任都察院福建道监察御史。

同类推荐
  •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2卷)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2卷)

    本书论述并总结了自第十二代至第三十代张天师的生平事迹、道法特点,以及他们对其所处时代的社会贡献,并对他们在中国道教史上的历史地位作出了客观公允的评价。
  •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中国历代才女见于史籍的记载少的可怜,南朝钟嵘的《诗品》,评价了从汉朝到梁代的诗人一百二十二人,其中女诗人只有四人,不到总比数的百分之四,而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三十卷,入选的女作家作品,只有班昭和班婕妤各一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悬殊,在文学辞赋上,女子真的比不上男子吗?当然不是。因为在封建统治的思想下,女子无才便是德。本书辑录从春秋时期到清代较为重要和著名的女文学家、女作家、女书画家等。让读者在品味她们的故事以及她们的诗文、书画中悠然神往,想象一下才女们“蕙心纨质美韶许,玉貌绛唇淇水花”的风韵,感受那些从发黄的纸堆中走出来的“惊才绝艳”,品读风流文采的红袖馨香。"
  • 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下)

    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民国四川第一家--刘湘家族

    民国四川第一家--刘湘家族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混乱的一段时期,随着袁世凯的病逝,中央政府开始失控,封建割据,军阀混战,遍地狼烟。“天府之国”四川省,一个世人瞩目的刘氏家族乘势而起,他们把持四川军政大权数十年,进而利用手中军队与民国中央政府相抗衡,迅速蹿红成为威震一方的军阀和霸主家族史。在刘氏家族的故乡四川军阀史。在刘氏家族的故乡四川省安仁市,流传着“三军九旅十八团”的说法,可见其家族之显赫,实际上远不止这些,据不完全统计,民国时任团长以上的军阀就有50多人……从受人排挤的外来户,到川中第一家族,立体多面地呈现,真实地还原了历史,深深体现了历史的烙印,以及在历史潮流中人的盲动与能动所达到的不同境界。
  • 情说历代非常女性:才女卷

    情说历代非常女性:才女卷

    本书收录了卓文君、班婕妤、蔡文姬、崔莺莺、上官婉儿、李清照等23位历代才女,向读者述说她们悲剧的一生。她们的才华丝毫不逊色于男人,甚至超过男人。但她们薄命居多,大都以悲剧收场。这是为什么?难道真是老天的刻意安排么?掩卷深思,她们的不幸各有各的原因,而归结到一起,则是因为她们都是男权社会的附属品,她们逃不出世俗的魔掌,经不起男人的摧残与折磨,最后只能香消玉殒。
热门推荐
  • 睥睨天下,当属一人

    睥睨天下,当属一人

    简介:三年前的男友和妹妹,给了她一个诀然的背影。悔恨之泪悄然落下,若能重来,势必要他们偿还,要他们受尽她所有的痛苦。【浴火重生,涅盘凤凰】“呵,有意思!”她勾起嘴角,冷笑一声。【女王归来,睥睨众生】。沙华、撒旦,两朵罂粟之花接连绽放。【激烈对碰】“你若是女王,我便是王,世界上唯一能配得上你的人。”摘下她的面具,俯身在她耳边低语。【当崛起的女王,遇上永远的王者,又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我的背后交给你了,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啊。”这一刻,她卸下了她所有的伪装,她多年来设下的心防,也就消失不见……【多多支持】
  • 雪血战天

    雪血战天

    手中只有一颗棋子在,这世道也不是那么黑暗。因为有我在场人间必定永久安宁。唯有白棋,方能化解黑暗。
  • 皈依路上的孙猴子

    皈依路上的孙猴子

    古有孙伏伽,古来第一状元。今有丛山孙伏伽,可敢文武状元乎?
  •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少年时期,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制度转换的时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阵痛,塑造着一个叛逆的性格;时代大潮的激荡,则玉成了一个弄潮儿的辉煌。郭沫若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书法艺术等领域都成就斐然。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
  • 梅帅传奇

    梅帅传奇

    梅无痕永远充斥着好奇与侠义,天下有数不尽的麻烦事,于是天下就有我梅无痕管不完的闲事。梅无痕管管不完的闲事,却未必有最强的能力
  • 过往不恋

    过往不恋

    低头遇见真爱,你信吗?那是她曾经的纯爱,爱又怎么样,痛又怎么样,那次离开再回来后,她整个人都变了,不记得他的样子,只记得爱得纯粹,该长大了,每个人都会长大,她也会.
  • 男扮女:草包公子横天下

    男扮女:草包公子横天下

    他是京城第一镖局的二公子,文不成,武不行,老爹非要他考武举,他只好男扮女装,翘家。头脑简单的他出门即碰上骗子,被卖到妓院。女扮男装来妓院开眼界的九公主偏偏挑中了他,不但扒光他的衣服,还要砍他的头!为什么啊?是她硬要脱掉他的衣服,他碰都没碰她一下,为什么砍他的头?要不她也让他看光,两下扯平……
  • 御魂志

    御魂志

    传说大地上存在数个巨型人形骷髅,狰狞的面部、蜷曲的身体有着不详的预示,只有拥有上古血魂的人才能唤醒它们,得到这个世界不为人知的秘密。千百年来,各个国家各个种族为了上古血魂,数代人征伐不断,却难觅其踪迹,只是徒生仇怨。直到他的出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贼,竟能将各路至强者玩弄于股掌之间,偷得世界秘辛,赚得美人心……
  • 呆萌公主之帝君请留步

    呆萌公主之帝君请留步

    我叫夏苒,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校花,受人追捧,前十七年过得那叫一个舒坦,不过莫名其妙地穿越后发现被坑了!洗个澡都能被偷窥!咦?是个帅哥?从见他第一眼就知道,这男的早晚是姐们我的人,可现实确实默默单恋,自己在那爱来爱去,人家就是不鸟你!说好的女追男隔层纱呢!!最狗血的是他还成了我堂兄!我一个未来人你告诉我在异世还有亲戚?怎么个情况!!没人疼,没人爱也就算了,还被人种下一种“月噬”每月准时毒发一次,规律地就像“大姨妈”!!在那个国民素质普遍较低的王朝,美貌是一种罪,几次险被弓虽奸!!不过否极泰来,在不久的将来,我的真命天子粗线啦.....不过这么坎坷的人生,我该怎么走下去,苒苒需要亲们陪我一起走进这充满未知的世界,亲亲们,快戳进来,戳进来....
  • 网游之灵魂出窍

    网游之灵魂出窍

    小明买了个头盔回家,遇见个打劫的,结果是反杀。小明刷个野怪boss,遇见个美女,结果是反杀!小明见个义勇个为,遇见个校花,结果是反杀!!最后小明捡了块石头,遇见个老头,结果竟然是————灵魂出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