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将成为一个失败者“我是谁?”我们会经常问自己,许多人的答案都是一个放大的问号。成功学者拿破仑·希尔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我们不断地了解着未知世界,可我们对自身的探索却始终滞足不前。了解自己,才能认识整个世界,也才能接受世间的一切。我们经常企图通过别人的评价来了解自己。可是,无论别人的推心置腹显得多么明智和多么美好,从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讲,人们自己应当是自己最好的知己。
任何一位成功者,必定对自己有一个清醒而正确的认识。谁若看不清自己,必将成为一个失败者。
做一个重要人物,我们首先必须看重自己,真正地看重自己,然后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再重复一遍这个逻辑:你如何思维决定你如何行动,你如何行动,
却又决定别人如何对你做出反应。
就像你的个人成功计划中的其他要求一样,赢得尊重说起来并不难。赢得他人的尊重,你首先要有自尊。你更多地尊重自己,别人也会更多地尊重你。试验这一原则:你尊重一个无赖或酒鬼吗?当然不,因为他缺乏自尊,自甘堕落,别人也不会尊重他。
自尊在我们做的每一件事上表现出来。现在,让我们集中在某些特殊的办法,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增强自尊,因而也赢得他人的更多的尊重。
很多哲学家都忠告我们:要认识自己。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把它理解为:仅认识你那消极的一面。大部分的自我评估都包括太多的缺点、错误与无能。
认识自己的缺点是很好的,但如果仅认识自己的消极面,就会陷入混乱,使自己变得没什么价值。
以下的练习可帮助你正确地衡量自己。
(1)确定你自己的五项主要资产。可请一些较客观的朋友来帮助你。例如,你的太太、你的长辈或教授,保证他们能够明智忠实地提出意见。通常须列出的资产项目可包括:教育、经验、技能、仪表、和谐的家庭生活、处世态度、品行、干劲等。
(2)在每一项资产下,写出三位已经获得巨大成就的人物,但是这个人在这项资产上仍比不上你。这时,你就会发现你至少某一项资产比许多成功者强。
惟一的结论是:你比你想像中的自己还要伟大。所以,要将你的思想提高到真正的高度,绝不要看轻自己。你也能像他们一样成功。
总之,思想远大的人很善于在自己和别人心中,创造出乐观积极的画面。
你自己想要创造多大的价值,取得多大的成就,你就得树立多大的志向、多大的理想。成就伟大的事业与鼠目寸光是格格不入的。许多人一事无成,就是因为他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妄自菲薄,以至缩小了自己的成就。
一块价值5元的生铁,铸成马蹄铁后可值10多元;若制成工业上的磁针之类的东西就值30多元;倘若制成手表发条,其价值就是25万元之多了。
想一想美国那个在全世界流行的饮料——可口可乐,每天,你的眼睛与耳朵都充塞着各种各样有关“可乐”的积极信息。那些制造可口可乐的人不断地向你灌输“可乐”的好处。如果他们不这样做,很有可能你会对可乐渐渐冷淡起来,其销量也就下降了。
很显然,可口可乐公司并不准备打算让这种情况发生。他们不断地向你推销可乐。
每天,我们都能发现,许多的人不再努力了。究其原因是他们缺乏自尊。他们小看自己,总觉得自己很渺小,什么也不行。因为他们这样想,所以他们真的变成了他们思想中的那种人。
这些失去了活力的人们,需要重新振作起来,重新认识自我,要把自己看成是第一流的人物,对自己要真诚信赖。下面是如何进行“自我推荐”的办法。
首先,认真回答:“什么是我最优良的品质?”不要急于描述自己。
其次,把你的这些优点写在纸上。然后,与自己面对面地谈话,排除其他杂念,一心一意想着你就是你的广告里的那个人。
第三,私下里,每天至少大声朗读一次你的自我推荐广告,如果你在一面镜子之前这样做,效果更佳。有力地重复你的广告使你的血液加快循环,令你自己热情起来。
第四,每天默诵你的自我推荐广告。每次要求有勇气的行动前,每次感觉消沉时,都应复习一遍你的广告。随身携带你的自我激励计划。
最后,也许有许多人,甚至大多数人,会嘲笑这一争取成功的技巧。那只是因为他们不相信成功自信对思想的正确管理。但是,请不要受这些世俗观念的影响,你不是一个凡夫俗子。你心中的自我伟大一些,你也会随之变得伟大。不做别人意见的牺牲品,只做自己心中的自由人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固然重要,但无论何时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做别人意见的傀儡,否则你不但会在左右摇摆不知所往中身心疲惫,失去许多可贵的成功机会,有时还会失去自己。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成自己想成的人,无论成败与否,你都会获得一种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和自我归属感。正如但丁的那句豪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简奈特·弗兰是当今新西兰著名的女作家,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她在一个道德严谨的村落长大。那里,也许是生活艰苦的缘故,每一个人都显得十分强悍而有生命力。只有她恰恰相反,从小在家里就极端怯缩,有时宁可被别人嘲笑也不肯轻易出门。父母很是替她担心,经常在她面前叹气,唠叨说这孩子如何如何的不正常。
不正常?她从小听着,也渐渐相信自己是不正常了。在小学的校园里,同学们很容易地就成为可以聊天的朋友,她也很想和他们打成一片,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开口。以前没上学时,家人是很少和她交谈的,似乎认定了她的语言或发音之类的有着严重的问题。家人只是叹气或批评,从来就没有想到和她多聊几句。入学年龄到了,她被送去一个更陌生的环境,和同学相比之下,她几乎还是咿呀学语的程度。她想,她真的是不正常了。
最初,医生给她的诊断是自闭症,也有诊断为忧郁症的。为了帮她调整心态,父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给她转换学校,但始终没有太大改观,她住进了长期疗养院。入院伊始,父母每月都来探望她,后来就渐渐懈怠下来,有时半年也不来一次,似乎忘记了她的存在。就像小时候,4个兄弟姐妹一听到爸爸下班的脚踏车声,就会兴高采烈地跑到院子缠着爸爸要一些粗糙的糖果。只是,有时不够分,站在后面那个伸出手来却总是落空了的,肯定是她。
从家里到学校,从上学到进入社会,简奈特始终游离于圈圈之外。大家觉得她很奇怪,总是喜欢用一些奇怪的字眼来描述一些极其琐碎不堪的情绪。家人听不懂,同学听不懂,即使是自己最崇拜的老师也认定她是一个患有严重呓语与妄想症的孩子。后来她住进了精神病院。有位医师发现这个害羞、极端内向、交谈困难、有严重自闭倾向,甚至有防卫掩饰和幻想或妄想的小女孩,十分喜欢用书写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而且,与交谈相比这要容易许多。于是这位医生要求她每天都动笔随意写写,在任何方便的纸上写下她想到的任何文字。尽管她的笔画很纤细,使大段大段的文字畏缩地挤在一起,任何人阅读时都是要费些气力才能清楚辨别其中的意思,但是她的用词却是十分敏锐,表达形式也很抽象,也可以说是十分的诗意。在医院里,时间总是茫然而无聊的,简奈特索性就提笔投稿了。没有人会想到,就是那些总是被视为不知所云的文字,竟然在一流的文学杂志刊出了,并获得了文学大奖。简奈特出院了,她依凭着奖金去了英国,带着自己的医疗病历到精神医学最著名的Maudsly医院报了到。她在每星期二下午3点到3点50分的固定会谈过程中,不知不觉过了许多年,最后英国的精神科医师才慎重地给她开了一张没病的诊断证明。那一年她34岁。
人类社会似乎从来都没有想像中的那样理性或科学,人们总是习惯用“一致性”的标准来衡量周围一切事物,并总是试图用各种手段来扼杀异己。布鲁诺、哥白尼、但丁等这些超越时代的大智者,他们的生命都在与世俗抗争的过程中被当作“祭奠品”。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思想的光芒终于还是被世人接受了。但有一点他们要比简奈特·弗兰幸福,就是他们知道自己是正确的,直到被疯狂的教徒们钉在十字架上的那一刻,布鲁诺还在坚信,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转动的。而简奈特从懵懂的童年开始,就被列入了“奇异者”的行列,以致使自己也迷失了方向,相信了自己的“不正常”。可见这种铄金之口有多利害。
一个农夫领了小儿子牵着驴赶集回来。开始的时候,他让小儿子骑在驴背上,自己走着。不久路遇一个老人,只见他撇撇嘴,轻蔑地说:“看啊!这家人真是不懂礼数,没大没小,竟然让老子给儿子牵驴。”
农夫想了想,便让儿子从驴背上跳了下来。爷俩手牵着手继续赶路。可他们没走出多远,迎面又来了一个年轻人,他看见这一老一小有驴不骑,便不解地说:“真是两个怪异的家伙,有驴不骑偏要费劲地走路。”
农夫听了,觉得有道理。于是他便把缰绳递给了小儿子,自己一越跨到了驴背上去。可是又没有走上多远,一个妇人迎面走了过来,就在他们擦肩而过的时候,农夫听见妇人咕哝着:“那么大个人自己骑在驴上悠哉游哉的,却让这么小的孩子来牵。真是没心没肺!”这回老农只好把儿子也拽到了驴背上来。
不久,又过来一个人,那人说:“真不像话,毛驴每天为你辛苦劳累,你竟然还要骑着它,而且还一骑就是两个。”农夫一拍脑袋说:“是啊,我真是太残忍了。”他们再次跳下驴背。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办好,骑也不对,不骑也不对,儿子骑不对,老子骑还不对,怎么办呢?最后他们只好把驴扛回家去。
这个故事听上去似乎很荒唐,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农夫的境遇。如果一个人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很容易像那个农夫那样,别人一开口就变得惊慌失措,没有了主见。所以说,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任何人立足于世的必然条件。
为了征服英国和奥地利,拿破仑必须翻过险峻的阿尔卑斯山。在行动之前,他派出一队工程师,希望他们探寻到能够穿过阿尔卑斯山胜伯纳山口的路,然而这些工程师所带回的答案并不令人满意。当雄心勃勃的拿破仑指着地图上一条小路问“如果通过这条路直接穿过去有没有可能”时,他们只有吞吞吐吐地回答:“可能行的……还是存在一定的可能性的。”“那就前进吧。”身材不高的拿破仑坚定地说,丝毫没有为工程师们的弦外音所动摇。谁都知道穿过那条道路的难度有多大,在此之前还没有人能够征服这座天然的屏障。
当英国人和奥地利人听到拿破仑想要跨过阿尔卑斯山的消息时,都轻蔑地报以无声的冷笑:“那可是一个从未有过任何车轮碾过,也从未有过车轮能够从那儿碾过的地方。更何况他还率领着七万军队,拉着笨重的大炮,带着成吨的炮弹和装备,还有大量的战备物资和弹药呢!”
然而就当被困的马塞纳将军在热那亚陷于疾困交加的境地时,拿破仑的军队犹如天兵一样出现了。一向认为胜利在望的奥地利人不禁目瞪口呆,军心也开始大乱。他们几乎不敢相信,眼前这个不到160米的小个子真的会有如此的勇气与胆量,竟然征服了他们心目中一直是高不可攀的伟大山峰。你也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真的就做不成吗?并不见得。哲学家说,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没有两个人的态度、信念、价值观和自身所具备的潜能完全一致,所以发生在他们当中一个人身上的事情,并不能假定在另一个人的身上也会有相同的结果。只不过人们已经习惯于把困难面前的退却说成顺理成章而已,使自己在困难面前大摇大摆地溜走有一个聊以自慰的理由。
过多地模仿别人,很容易失去自己整日装在别人套子里的人,终究有一天会发现,自己已变得面目全非了!
一只麻雀,总想学孔雀的样子。孔雀的步法是多么骄傲啊!孔雀高高地扬起头,抖开尾巴上美丽的羽毛,那开屏的样子是多么漂亮啊!“我也要像这个样子,”麻雀想,“那时候,所有的鸟赞美的一定会是我。”麻雀伸长脖子,抬起头,深吸一口气让小胸脯鼓起来,伸开尾巴上的羽毛,也想来个“麻雀开屏”。麻雀学着孔雀的步法前前后后地踱着方步。可这些做法,使麻雀感到十分吃力,脖子和脚都疼得不得了。最糟的是,其他的鸟——趾高气扬的黑乌鸦、时髦的金丝雀,还有蠢鸭子,全都嘲笑这只学孔雀的麻雀。不一会儿,麻雀就觉得受不了了。
“我不玩这个游戏了,”麻雀想,“我当孔雀也当够了,我还是当个麻雀吧!”但是,当麻雀还想像原来那个样子走路时,已经不行了。麻雀再没法子走了,除了一步一步地跳外,再没别的办法了。这就是为什么现在麻雀只会跳不会走的原因。洛威尔说:“茫茫尘世,芸芸众生,每个人必然都会有一份适合他的工作。”
在个人成功的经验之中,保持自我的本色及以自身的创造性去赢得一个新天地,是有意义的。
威廉·詹姆斯曾经谈到过那些从来没有发现他们自己的人。他说一般人只发展了10%的潜在能力。“他具有各种各样的能力,却习惯性地不懂得怎么去利用。”
你和我有这样的能力,所以我们不应再浪费任何一秒钟,去忧虑我们不是其他人这一点。
卓别林开始拍电影的时候,那些电影导演都坚持要卓别林学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个德国喜剧演员,可是卓别林直到创造出一套自己的表演方法之后,才开始成名。鲍勃·霍伯也有相同的经验。他多年来一直在演歌舞片,结果毫无成绩,一直到他发展出自己的笑话本事之后,才成名起来。威尔·罗吉斯在一个杂耍团里,不说话光表演抛绳技术,继续了好多年,最后才发现他在讲幽默笑话上有特殊的天分,他开始在耍绳表演的时候说话,才获得成功。
玛丽·玛格丽特·麦克布蕾刚刚进入广播界的时候,想做一个爱尔兰喜剧学员,结果失败了。后来她发挥了她的本色,做一个从密苏里州来的、很平凡的乡下女孩子,结果成为纽约最受欢迎的广播明星。
金·奥特雷刚出道之时,想要改掉他得克萨斯的乡音,为像个城里的绅士,便自称为纽约人,结果大家都在背后耻笑。后来,他开始弹奏五弦琴,唱他的西部歌曲,开始了他那了不起的演艺生涯,成为全世界在电影和广播两方面最有名的西部歌星之一。
在每一个人的教育过程中,他一定会在某个时候发现,羡慕是无知的,模仿也就意味着自杀。
不论好坏,你都必须保持本色。
自己的所有能力是自然界的一种能力,除了它之外,没有人知道它能做出些什么,它能知道些什么,而这些是他必须去尝试获取的。
我们每个人的个性、形象、人格都有其相应的潜在的创造性,我们完全没有三心二意的必要,去一味嫉妒与猜测他人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