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7900000069

第69章 万国衣冠朝娥眉(7)

刘娥:至尊红颜

刘娥(968-1033),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功绩赫赫,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刘娥是一个颇富传奇色彩的女人,她原本是一个以卖唱为生的戏子,因缘际会被赵恒看上了,而且,刘娥竟然抓住机会当上了皇后,从此踏上了宋朝的政治舞台,对北宋的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家到中落,刘娥入宫

刘娥祖籍太原,生于宋太祖开宝元年(968年),祖父刘延庆在五代十国的后晋、后汉时任右骁卫大将军(后晋高祖石敬瑭起兵于太原南,而后汉则建都太原),父亲刘通是宋太祖时的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因此刘家举家迁至成都华阳。生刘娥之时,母亲庞氏曾梦到明月入怀,醒来后便生下一女,取名刘娥。然而刘娥出生不久,刘通便奉命出征,谁料牺牲于战场上,因刘通无子,家道中落,庞氏只好带着襁褓中的幼女寄居娘家。

不知是否庞家穷困,还是刘通生前未敛财产,刘娥虽然身为刺史千金,读书识字,却学会一手击鼗的谋生技艺,善说鼓儿词。

刘娥十三四岁的时候,庞家就把她嫁给一名年青银匠——龚美。刘娥嫁夫随夫,跟着龚美一起来到京城开封谋生。

龚美手艺出众,又为人和善,善于结交朋友,尤其与襄王府里当差的张耆交好。襄王正是未来的宋真宗赵恒,此时他的名字还叫赵元侃,尚未被册定为太子。

据宋史上说,15岁的刘娥与赵恒初会,进襄王府,但是赵恒与刘娥同为968年出生,于17岁才被封为韩王,端拱元年(988年)才被封为襄王,时年已20岁。

总之,赵恒当时尚未婚配,听说蜀女才貌双全,便让随从去暗暗物色一名。刘娥随夫抛头露面击鼗挣钱,自有美名在外,为赵恒的随从们所知,龚美得知是王府选姬,不愿放弃,改称是刘娥的表哥,让刘娥入王府。不过关于这段故事,也有说法是刘家家道中落,刘娥举目无亲,好心人龚美收留她,让她一起跟着去开封,两人对外称是表兄妹,其实不是夫妻。反正究竟是不是只有宋真宗知道了。

刘娥天生丽质,聪明伶俐,与赵恒年貌相当,很快如胶似漆。然而赵恒的乳母秦国夫人看不起刘娥的出身,认为刘娥勾引赵恒上邪路,劝赵恒赶跑刘娥不果,只好报与宋太宗,太宗大怒,圣旨一道下来,命逐刘娥出京,并为17岁的赵恒赐婚。此时赵恒被封为韩王,新娘为忠武军节度潘美的八女儿,16岁的潘氏受封为莒国夫人。

然而,赵恒虽迫于皇命把刘娥送出王府,却不愿离开刘娥,把刘娥偷偷藏在王官指挥使张耆家里,不时私会。这样偷偷摸摸,刘娥过了15年。

宋太宗至道三年三月癸巳日,59岁的宋太宗赵光义病逝,遗诏传位于已立为太子两年的赵恒。赵恒继承大统,再也不用与刘娥偷偷来往了。

当年赵恒奉命娶的王妃潘氏,婚后六年便死了,死时年仅22岁,无子。潘氏去世两年后,太宗又赐婚于郭氏,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次女。年方17岁的郭氏初封鲁国夫人,不久又晋封秦国夫人。

赵恒于三月即位,五月册立郭氏为皇后,六月追封潘氏为庄怀皇后(后来儿子宋仁宗改为章怀皇后)。虽然后官三千佳丽,赵恒却并未忘情于刘娥,很快把刘娥接入宫里。景德元年(1004年)的正月,封刘娥为四品美人,正式成为后官妃嫔中的一位(当时,郭皇后之下,只有刘美人最为尊,连王府姬妾杨氏都只被封为五品才人)。这时候的刘娥,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和真宗在一起了。刘娥虽然已经36岁,可是她聪慧温柔,一直获得真宗的专宠,很快晋封为二品修仪,又封为一品德妃。

此时的刘娥,已非昔日击鼗的小妹,她长年幽居,博览群书,研习琴棋书画,早已才华出众。刘娥见举目无亲,便向真宗提出,愿让表哥改姓为刘美,做自己的兄长,继承刘家香火。其实,龚美早已跟随真宗,一直忠心耿耿,只对真宗效忠。

刘美任官,既不阿附于权臣,对部属也关心备至,出任在外时他的随从兵卒,都按省籍定时轮换,从不培植自己的私人势力。

然而,景德初年,郭皇后的儿子赵佑夭折了,年仅9岁;半月后,另一名两个月大的皇子也夭折了。真宗的五名皇子居然一个也没能活过10岁,此时真宗年近四旬,以防万一,养宗室之子于皇宫内。郭皇后前后生了三个儿子,只有赵佑能活到9岁,不想也不幸夭折,伤心过度,身子垮了下来。

景德四年四月十六日,郭皇后病薨,享年31岁,谥号为庄穆皇后(后改章穆皇后)。真宗心里虽然很想立刘娥为后,但是刘娥既无子嗣又出身低微,群臣们都不赞同,反而要求册立14岁的才人沈氏为皇后。沈才人虽然是大中祥符元年才人官的,然而她出身高贵,是宰相沈伦的孙女。真宗不悦,索性让后位空缺,不谈立后之事。

然而刘娥虽然长年受宠,却无法怀孕。她身边的侍女李氏,突然一日梦到仙人下降为子,真宗和刘娥大喜,想出“借腹生子”的方法来。大中样符二年(1010年)四月十四日,李氏生下一子,赵受益(即后来的宋仁宗赵祯)。皇子虽然是李氏所生,却只会认刘娥为母。真宗早在孩子出生三月前,便已宣布刘娥怀孕,册封刘娥为修仪,与刘娥交好的杨才人则晋封婕妤。皇子虽然是刘娥的儿子,刘娥却没有亲自抚养,而是交给杨婕妤抚养。杨婕妤亦是成都人,比刘娥小16岁,与刘娥情同姐妹。真宗爱的既是刘娥,对杨氏也有好感,因此刘娥每每晋封,也少不了杨氏一份。时刘娥40多岁,精力自然不如20十多岁的杨氏充沛,便让杨氏代行哺育之职。

然而,刘娥并未杀害皇子真正的生母李氏,而是封李氏为崇阳县君。不久,李氏又生下一女,晋封为才人,正式进入妃嫔行列。不幸的是,小公主很快夭折。李氏自认命薄无福,终其一生,都并未与儿子相认。

刘娥既已“生子”,真宗便诏告群臣,欲立为后。然而不少高级官员都知道刘娥“生子”的真相,真宗无奈,几次欲“立之”,刘娥都不得不“固辞”。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十一月,真宗晋封刘娥为德妃,并给百官加官进爵,册后礼仪一应从简,既不让官员进贺,也不搞封后仪式,封后诏书也回避朝臣公议,只下令将封后诏书传至中书省,自己家里宣布一下就完事。十二月丁亥,44岁的刘娥终子成为大宋王朝的皇后。

勤勉助帝,独揽皇权

身为皇后的刘娥,却不像其他妃嫔只知争宠,她才华超群,通晓古今书史,熟知政事,每每帮助真宗,真宗根本离不开她。每日批阅奏章,刘皇后必侍随在旁。

外出巡幸,也要带上刘娥。

虽然刘娥贵为皇后,朝中反对刘娥掌政的人也不少,以寇准和李迪为首。刘娥也开始笼络自己势力,以钱惟演和丁谓为首:钱惟演之妹为刘美之妻,丁谓的儿子娶了钱惟演的女儿。

个中孰是孰非,后人只知表面,总之后来寇准落败,被贬为相州知州(后为道州司马),丁谓也因为后来欺刘娥孤儿寡母想独揽大权而获罪。

天禧四年(1020年)二月,真宗患病,难以支持日常政事,上呈到皇帝那里的政务实际上都由皇后刘娥处置。后来,真宗更是病重,下诏:“此后由皇太子赵桢在资善堂听政,皇后贤明,从旁辅助。”此诏书便认可刘娥裁决政事的权力。

群臣不安起来,刘娥虽非太子生母,却对他视若己出,克尽母职,根本不是旁人所能离间。

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甲寅,54岁的宋真宗赵恒病逝于延庆殿,遗诏日:太子赵桢即位,皇后刘氏为皇太后,杨淑妃为皇太妃,军国重事“权取”皇太后处分。而小皇帝赵桢这时只有11岁,实际上就是由刘娥处理政务。

然而丁谓想独揽大权,欺上瞒下,以为刘娥是女子无见识,刘娥虽然当初因为后位不稳培植他,多年下来早已查知丁谓的不法举动,此时更是怒不可遏,决心除掉他。当年六月,与丁谓勾结的宦官雷允恭被诛,丁谓罢相贬谪。丁谓被贬后,刘娥开始和仁宗赵桢一起听政决事,正式垂帘。

刘娥自知出身卑微,宋朝以士大夫为尊,因此大力抬高母家,一直追尊加封祖宗:曾祖父刘维岳成了天平军节度使兼侍中兼中书令兼尚书令,曾祖母宋氏最后封到安国太夫人;祖父刘延庆为彰化军节度使兼中书令兼许国公,祖母元氏封齐国太夫人;父亲刘通为开府仪同三司魏王,母亲庞氏封晋国太夫人。

刘娥号令严明,赏罚有度,虽然难免有些偏袒家人,但并不纵容他们插手朝政。在大是大非面前,她更尊重士大夫们的意见,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都得到了她的重用,刘氏姻族也没有做出为害国家的祸事。

刘娥也非常简朴,当初身为皇后时服饰简朴,当了太后依然未改习性。宫中侍女见皇帝侍女服饰华丽,觉得自己身为太后侍女,怎么能被比下去呢?报与刘娥,刘娥不为所动,“那是皇帝嫔御才能享用的,你们哪有这样的资格。”

虽然刘娥掌权日久,不愿把权柄交给仁宗,但她却依然是个慈母,仁宗少时体弱多病,刘娥忙于政务,让杨淑妃照顾,仁宗称刘娥为“大娘娘”,杨妃为“小娘娘”。

而仁宗生母李氏,刘娥也升封她为顺容,迁往真宗永定陵,成为守陵的先帝诸妃之一。而且早在真宗年间,便寻访到李氏家人封官,真宗去世后,刘娥依然沿用李氏,未下杀手。

不做皇帝,娘后寿终

明道元年(1032年)二月,李氏患了重病,刘娥连忙派太医前去诊治,并晋封她为宸妃。然而李氏薄命,封妃当天,便病薨,享年46岁。起初,刘娥只想以普通宫嫔的身份殓葬了事,然而听了宰相吕夷简的劝说,刘娥以一品礼仪将李妃殡殓,在皇仪殿治丧,并给李妃穿上皇后冠服。李妃的父亲得到追封,兄弟李用和也再次晋升。

刘娥虽不愿还政于仁宗,却并未想过自立。程琳献图《武后临朝图》,刘娥亲掷于地,道:“我绝不会做这样的事!”

刘娥表态后,群臣如释重负,仁宗也心怀感激,恭孝唯谨,更于天圣七年(1029年)九月颁布诏书,将太后生辰长宁节的仪礼升级到与皇帝生辰乾元节相同的程度。

明道二年(1033年)二月,举朝要行祭太庙大典,刘娥自觉天命已不久,想要在生前穿一次天子衮冕,便提出自己要着衮冕祭祀太庙。群臣大哗,却只得将皇帝衮衣上的饰物稍减了几样,呈了上去。

二月乙巳这天,皇太后刘娥穿着天子衮衣、头戴仪天冠,在近侍引导下步入太庙行祭典初献之礼。为了将这场典礼搞得功德圆满,亚献者为皇太妃杨氏、终献者为仁宗皇后郭氏。仪式结束后,刘娥在太庙文德殿接受了群臣给自己上的尊号: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自此,彻底还政于儿子仁宗。

三月,刘娥病重,仁宗大赦天下,四处征召名医,然而却无法挽留刘娥的命,几天后,刘娥病逝于宝慈殿,享年65岁。

第二日,仁宗在皇仪殿召群臣,哭道:“太后临终前数度拉扯身上衣服,可有什么心愿未了?”参知政事薛奎日:“太后不愿先帝见她身穿天子服入葬。”仁宗恍然大悟,下令给刘娥换上皇后冠服。

仁宗正自伤感,群臣却纷纷上议,说刘娥并非他生母,生母是李宸妃,而燕王更说李宸妃是太后毒死的。仁宗震惊,派人召来李用和,让他亲自去查看李宸妃的棺木。见李宸妃葬品如一品夫人,甚至身穿皇后服,仁宗大悔,叹道:“人言岂可尽信。”来到刘娥牌位前拜谢自责:“从此后大娘娘的生平可清白分明了。”而上谥号之时,刘娥谥为四字:庄献明肃皇后(后改章献明肃皇后),而一般皇后只谥二字;生母李宸妃谥为庄懿皇后(后改章懿皇后)。

九月,仁宗下诏,刘娥和李妃同时迁葬永定陵。灵柩起驾这天,仁宗先为刘娥发引,不但执孝子礼,还不顾宰相们的劝阻亲自执绋之礼(牵引棺材的绳索),一直步行送出皇仪殿。随后他才再去往李宸妃下葬的洪福院为生母起灵,伏在棺木上痛哭道:“劬劳之恩,终身何所报乎!”

刘娥死后,刘氏家族受尊崇更胜昔日。刘娥曾有遗诏,命仁宗尊养母杨太妃为皇太后。仁宗遵其旨意,尊封杨氏为保庆皇太后,杨后虽未垂帘听政,仁宗却克尽孝道奉养。三年后,杨太后亦去世,享年56岁,谥为庄惠皇后(后改章惠皇后)。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颠覆社稷

这是个差一点儿当成皇帝的女人,不过很久以来她一直行使着皇帝的权力,而两个少年天子在她的阴影下过着噩梦般的生活。她临朝主政历时48年之久,一个曾经盛极一时的王朝,在她的手里走向最后的没落,她对中国的近代史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她就是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出生于北京,满洲镶蓝旗人,后抬旗人镶黄旗,其先祖属叶赫部。父惠征,曾任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员,母富察氏。清文宗咸丰皇帝的妃子。清穆宗同治皇帝的生母,以皇太后身分或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是1861年至1908年间的实际统治者。为期仅次于康熙帝和乾隆帝。生前有“慈禧太后”“圣母皇太后”“那拉太后”“西太后”等称号;自光绪年后,宫中及朝廷以“老佛爷”尊称之;死后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清文宗咸丰二年(1852年),慈禧太后被选为秀女。依照清朝惯例,秀女一经选中,既由皇帝确定名位,并赐封号;清文宗咸丰二年(1852年)二月,慈禧太后凭借娇好的相貌,被封为兰贵人,于同年五月进宫。这是慈禧太后一生的转折点,从此以后,这位普通的官宦小姐,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和生活道路,步入了最高统治者的生活圈子。

慈禧太后素好打扮,人官后越发打扮得花枝招展。只因咸丰帝政事较繁,慈禧太后尚无机会获得天宠。直到清文宗咸丰四年的一天,咸丰退朝人官,正值皇后奉太后之召,赴慈宁官。宫娥们前呼后拥,伺候皇后,一见到咸丰驾到,纷纷上前请安。慈禧太后也在其中,咸丰瞧见她身材苗条,口齿伶俐,满头青丝格外润泽,一双眉眼妩媚动人,当下令官女们自回官,独留兰贵人。自此慈禧太后对咸丰便有意逢迎,颇懂取悦皇上的技巧,逐渐得到了咸丰的宠信。对下,她讨好咸丰身边得宠的太监;对上,她巴结皇太后,讨得皇太后的欢心。咸丰四年她由贵人而晋升为懿嫔。

两年后,1856年四月二十七日慈禧生下皇子载淳。这个孩子是咸丰帝的长子,也是他唯一的儿子。咸丰帝兴奋不已,挥笔写下了“庶慰在天六年望,更钦率土万斯人”的诗句。咸丰帝高兴之余,更是重奖有功人员。首先,将西直门内新街口二条胡同路北的官房一所赏给慈禧的母亲;其次,慈禧的地位也由此发生了急剧变化。因为已到26岁的咸丰帝,宫内后妃等人产的都是女孩。唯独那拉氏产出一子,自然要受到宠遇了。慈禧被晋升为懿贵妃。贵妃是皇宫里仅次于皇后的第二号人物,但由于备受宠幸,且诞育了皇子,她的实际地位已在皇后之上。咸丰帝寄情声色,切盼得子:慈禧声色兼备,又诞有一子,她所获得的宠爱就更多了,本来权欲极大的慈禧太后,开始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参与朝政,为日后篡权打下了基础。

同类推荐
  • 太阳山春秋:太阳山历史地理文化

    太阳山春秋:太阳山历史地理文化

    本书内容包括:太阳山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概说,太阳山历代兵事探微,忆当年寻找温泉的经过,趣话太阳山的地名等。
  • 隋朝大老板

    隋朝大老板

    苏游穿越到隋朝成了个商人。商人,得财货下等,得权势中等,得天下者!看苏游如何权倾天下,富可敌国!
  • 杨家小将之夺印拍案惊奇

    杨家小将之夺印拍案惊奇

    北宋仁宗年间,西夏王李元昊擅自称帝,志在中原。北宋王朝决定出兵抗击,在大元帅杨宗保为国捐躯后,杨家将第五代小英雄杨文广杨金花兄妹横空出世。朝廷命平西王狄青的儿子狄龙出任压阵官,在三月十五举行群英会,招募天下勇士为国出力。狄龙年少轻狂冒犯杨家威名,孟虎和焦龙当街打死了狄龙的弟弟狄虎。为救朋友,杨文广兄妹使下连环巧计,一环扣一环,一计接一计,不但罚治了狄龙还让狄家有口莫辩。正当他们得意之时,突然发现了更危险的人物,西夏王子李元昌竟然混进群英会伺机行刺,杨家兄妹飞快地行动起来……
  • 民国:佛蛊奇谭

    民国:佛蛊奇谭

    从戊戌灭门到七七事变,跨越三十九年的沉浮,他是她的师父,她是他的徒儿。他是聊斋蒲世家的传人,一股奇香,可以让人忘却所有忧愁烦恼,她是内阁学士的孙女,一朝灭门,被迫流落江湖。他身上掌握着蛊毒、佛教最机密的长生药函,她身上留着来自日本母亲的血,那个庞大的商政家族,以及幕后的杀手流派。友情、爱情、家国、天下,在历史的洪流中,他们相濡以沫,分道扬镳。"从第一次见到那个孩子起,我便知道,总有一天,我会死在她的手里!”他向着她,含笑说着。
  • 汉风飞扬

    汉风飞扬

    汉风是一个军号,起源于杨思南建立的黑豹军。他是一个意外的穿越者,他来到蒙古草原,目睹并促成了蒙古的崛起,为了家仇,他创立了黑豹军。等家仇完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自己的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候,面对尊敬的长者、亲人、妻子、情人,主人公应该如何去做,在亲情、友情、爱情、民族情节之中,主人公该如何选择,尽在汉风飞扬。
热门推荐
  • 西风烈

    西风烈

    长篇历史小说《西风烈》谱写了清朝末期爱国将领左宗棠、刘锦棠、曾纪泽等一批刚烈志士平定新疆叛乱的壮烈雄歌。作家掌握了大量史料,摒弃戏说,对历史真相进行了深入探究,人物事件真实可信,史料有据可查,浸透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真诚地讴歌了左宗棠等人可歌可泣的英雄主义精神。
  • 魔王冷后

    魔王冷后

    杀手之王一觉醒来被称作是自己父母的人带回家族,觉醒记忆,低调隐藏5年建立惊人势力,一朝出世必掀起一阵风云,看夜暗如何在异世再次登上巅峰
  • 幻冰帝

    幻冰帝

    有一位崛起于混沌中的先行者,在死去之前遇到了一个倔强的男孩,于是将要陷入黑暗的世界重新焕发生机!
  • 铠甲勇士之帝皇铠甲

    铠甲勇士之帝皇铠甲

    这是一个修炼者重生铠甲勇士中成为帝皇铠甲的故事!主角将会入侵其它世界,吞噬世界的本原,来推动自身的进化!以虚幻晋升真实!以刹那成就永恒!
  • 夜空下的海

    夜空下的海

    听,它们在哭泣,你可有感同身受。“孩子啊,纵使千万年你也不能忘了自己的使命”“这里不好吗?这里有我,为什么还要回去?”“该做的你也做了,不该做的你也做了,是不是该回来了”
  • 异界传说之武灵大陆

    异界传说之武灵大陆

    来自两个世界的人相遇,各自拥有着不同的能力,这里没有魔法,有的只是代表着各自世界的实力,想知道两界之人相遇后所发生的事情吗?想知道异世之力发展到巅峰是何种境界吗?
  • 宝贝娇妻乖乖入怀

    宝贝娇妻乖乖入怀

    “以律,我们分居吧!”当天,她忍痛对他说道。“不用分居了,我们,离婚吧!”他毫无表情地对她说道,她顿时面如死灰。他提出离婚,只因那句:你喜欢的,我一向习惯多给。可他却不知道他的那句习惯多给,将她的心伤的有多深……
  • 浩然星空下的青韵草

    浩然星空下的青韵草

    一个从国外回来的女孩背负着家族的使命,刚进入校园,便与情敌交战,逐渐成长离开大学,本说好一起创业,结果他却因为父亲的话而离开了她。他走后,她一个人创建了一个集团,并且在世界上排名第二,她喜欢的那个人,则继承了父亲的家产,成为世界第一集团。她坐飞机去度假,刚好碰到他在和她大学时的情敌约会。他看见了以后想立马上去拉住她,想跟她解释清楚,可是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出他对她这些年来的思念。于是他说了一句“别走,这些年来我很想你。我们和好吧。”她什么也没说,挣脱开他的手。出了这家店她的泪水不受控制的流了出来…
  • 梓萱和小川

    梓萱和小川

    这算是一册回忆录吧!所有的情节,均取自于笔者亲身经历过的、亦或是看到过的,真实发生过的。没有任何YY的成分。但多少,还是有一些加工。比如说,将几个人的故事合并到一个人身上。或许,这样的合并,会有些生硬。或许,故事本身并不怎么出彩。而且,笔者的文笔,也是一般。但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为了忘却的纪念……仅此而已……不求被几个人喜欢,不求大红大紫,不求签约赚钱……只是为了给一段回忆加上一个句号而已。一句歌词,一个心情。“上帝他死了,不能把你悄悄带走。”“年轻的坟墓,不在一起……”
  • 天府神剑

    天府神剑

    神剑出世,风云变色;神剑出鞘,血流成河;剑指万物,无敢不从;千古情缘,相守红颜;爱恨情仇,不死不休。因一柄神剑而引起的修仙界的血雨腥风,最后与伴侣双双归天,在死亡的一刻,神剑护主,元神才得以轮回转世,神剑从此不知所踪。转世后成为一介凡人,机缘巧合之下踏上了修仙之路,一步步的走上修仙的巅峰,跻身宗师、大能之列,重塑前世的爱恨情仇。逆天地,改法则,转轮回,武乾坤。在修仙的道路上谱写下一曲又一曲的神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