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7900000064

第64章 万国衣冠朝娥眉(2)

当名单最后被皇帝批准实施的时候,窦漪房才知道自己居然被送给了代王。

山西晋阳和河北武邑,相差路远地遥。谁都知道一人宫门深似海的道理,窦漪房明白,自己只怕是要一辈子埋在山西了,那就永生永世也不要想知道家乡的一丝消息。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窦漪房几乎绝望了,忍不住泪下如雨,怨恨那个随意安排生死的太监,不肯踏上远行的官车。

太监头儿对这个一向温顺的小宫女此时居然如此倔强,感到非常恼火,一面自己口里威胁,一面喊来手下,连拖带拉,强行将哭得死去活来的窦漪房扔进了官车,一路严加看管,送到了代国。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事情却在代王刘恒见到五位宫女的时候,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皇宫里精心挑选出来的宫女,不用想也是个个姿色出众的,而窦漪房虽然美貌,这一路以泪洗面,想来是不可能如另四位那样状态奇佳美艳动人的。然而各花入各眼,在五位宫女中,代王刘恒愣没看上那四位争奇斗艳的,偏偏就唯独喜欢上了神情落寞的窦漪房。

于是命运之神开始展现了第一个奇迹:同时入代王官的五位宫女,四位仍旧是宫女,而窦漪房却成了代王的宠妾、亲王妃。并且一连生下了三个孩子:长女刘嫖(馆陶公主)、长子刘启(汉景帝)、次子刘武(梁王)。

当然,代王刘恒的后官并不简单,他的母亲薄王太后是后官的主人,他还有王后,这位王后比窦姬的身份地位都高,而且还前后生了四位王子。

不过代王官虽然复杂,对窦漪房来说,已是天堂,她对自己竞能得宠于亲王并生儿育女非常知足,对薄王太后和王后甚至于嫡出的王子们,都十分恭敬,安分守己地过着王姬的生活。

窦姬的克己守礼,以及她的贫苦出身坎坷经历,在代王刘恒和薄太后、王后的眼里,更是平添了几分好感和怜惜,窦漪房在代王国里赢得了内外一致的好名声。

一眨眼,几年过去了。代王国里出了一件大事:代王后病逝了。代王刘恒不过二十来岁,中馈乏人,继立王后成为当务之急。这时在代王宫里,育有儿子的女眷,就只有窦姬一人。于是在薄太后的主张下,窦姬开始代掌王后的官务。

正当代王国平静地料理家务事的时候,千里外的京城长安,却正在发生翻天覆天的变化。在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厮杀之后,吕氏家族被全歼,刘盈之子、小皇帝刘弘也被弑杀。大汉王朝皇位空缺,丞相周平、太尉周勃等人商议之后,在刘姓诸王中,选中了代王刘恒。而代王刘恒被选中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的母亲薄太后以及他的代理王后窦姬,是出身穷困、为人小心翼翼的女人,她们的家族不但亲戚少,而且个个老实巴交。

公元前180年,刘恒正式称帝,即史上的汉孝文皇帝。孝文帝元年十月壬子,已经在长安城里安顿好的刘恒派舅父车骑将军薄昭,前往代国迎接自己的母亲薄皇太后,以及自己的姬妾儿女。窦姬和孩子们跟随着车马,也来到了长安城。隔了十六年,重临长安皇宫,窦姬已如脱胎换骨。

就在刘恒初登大位,忙于料理政务、熟悉官员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再一次发生在他的后宫。或者是因为沾染了生母的疾病,又一路颠簸辛苦。再加上不适宜冬天的长安城环境,刘恒发妻嫡出的四个儿子都在春天来到之前,陆续病死了。刘恒悲叹自己的福分恐怕不足以胜任皇帝之位,以至于嫡子尽丧,在正月有司请他立太子的时候,他甚至产生了立叔伯兄弟们为继承人的念头。

刘恒的推辞虽不知心意真假,却也把大臣们吓出了一身冷汗:当初他们硬是选了这个最不起眼的亲王为帝,不用说得罪了其他的刘姓王侯。假如这位主子要把皇位再传给那些被大臣们否决的王侯,那下一位皇帝是绝对不会放过满朝文武当初不拥立之罪的。

于是大臣们再三再四地进谏,说了一大堆立嗣必以子的大道理。刘恒终于忸忸怩怩地答应了,于是在文帝元年,窦姬成为皇后、长子刘启成为皇太子、长女刘嫖成为馆陶公主,窦漪房的小儿子刘武也被封为代王。

代王,是文帝刘恒继位为帝之前的封号,现在刘恒把自己起家的名分给了刘武,不用说,在文帝和窦后夫妻眼里,刘武是最可爱的孩子,甚至比皇太子刘启还要招人待见。

但是皇帝皇后娇纵小儿子的行为,大臣们看不过眼,认为这种宠法会累及国家大事,于是不久刘武便由代王改封为梁王。不过封号可以改,在爹妈心目中,刘武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甚至由于这一次改封,文帝窦后对刘武,还油然而生内疚之意。应该说,大臣们毫无人情味的进谏还是有远见的,若干年后,这位梁孝王刘武,果然给大汉王朝惹了不少麻烦。

此外,窦皇后失散多年的兄弟窦长君和窦广国也找到了。文帝对妻子能够与兄弟团聚,也颇为感慨,于是赏赐了窦氏兄弟田地宅院,还有大笔金钱,让他们就近住在长安。

原本孤苦无依的窦皇后忽然平地里冒出了两个正当壮年的兄弟,颇令吃够了吕氏外戚苦头的文臣武将们起鸡皮疙瘩,唯恐大汉朝冒出一家暴发户外戚。于是他们先下手为强,由绛侯、灌将军等出面向文帝进谏,说窦氏兄弟出身寒微,不懂礼仪也没有学问,所以不宜封授官职,只好做富贵闲人,而且还要选择一些有操行道德和学问的长者与他们比邻而居,每天监督教导他们才行。

文帝采纳了这项意见。于是窦长君、窦少君就此教育成了谦谦君子,时间长了,他们非但不曾参与政事,就连国舅爷的尊贵身份都自觉地忽略不计。于是,满朝文武,都忍不住在无人处弹冠相庆。

本已徐娘半老的窦皇后,此时又因为眼疾失去了动人的双目,文帝对她的夫妻情分,立刻速减。虽然看在往日情分和儿女份上,文帝仍然让她当皇后,但是男女方面的情意,却迅速转向后宫中如云的美女群里。

在这些千娇百媚的美女群中,文帝最宠爱的是邯郸慎夫人和尹姬。这两位美女都没能生下儿女,但是文帝对她们的宠爱,却远远超过了太子的母亲窦皇后。在后宫之中,慎夫人的物质待遇、侍从车驾,都与窦皇后一模一样;而在私下的夫妻恩爱上,更是比窦皇后多得多。老夫少妻,文帝面对慎夫人,几乎已经爱得晕了头。

假如不是慎夫人未能生出儿子,恐怕换个皇后都不成问题。

有一次,文帝带着窦皇后和慎夫人等后宫宠妃,一起前往上林苑游玩。游嬉尽兴之后,大家都要坐下休息。当文帝和窦皇后依次坐下后,慎夫人就如同往常在内官时一样,准备坐到窦皇后身边去。

结果,跟随文帝而来的郎中袁盎却不让慎夫人就座,将她引到旁席,与侍者同坐。慎夫人顿时觉得受辱,满脸怒色,怎么说也不肯坐下。文帝也觉得袁盎扫了自己宠妃的面子,自己也不肯再安坐席上,起身就走。窦皇后不敢出声,也只得紧跟在皇帝身后,低着头跟着走了。

但是袁盎从小就从做强盗出身的父亲那里继承了心雄胆壮的基因,压根就不怕皇帝发怒,反而追上去对着文帝讲大道理:“俗话说尊卑有序,皇上虽然宠爱慎夫人,但是名分有高低,后官之主是窦皇后,慎夫人不过是妃妾,怎么能与嫡妻皇后平起平坐呢?如果皇上因为偏心就没有规矩地对她滥加恩宠,乱了国家规矩,虽说是爱实际上害了她。前车之鉴并不远,皇上你难道忘了戚夫人变成’人彘‘的惨状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文帝这才恍然大悟,顿时全身冰凉,不但怒气全消、转怒为喜,而且立刻赶进后殿,将袁盎所说的话转述给慎夫人听。

慎夫人听后,也不禁觉得后怕,对袁盎保全自己的好意十分感激,立刻拿出五十斤黄金,赠给袁盎,以表感激之忱。其实,慎夫人的专宠,只是小儿科。

文帝不但喜爱美女,还喜欢美男,热衷于同性恋。他的男宠见于史籍的至少有三人,其中有他的近侍宦官赵谈、北官伯子,还有一位赫赫有名的邓通。

文帝勤俭节约,就算是宠冠后官的慎夫人,都不能穿着奢华的绣服,可是为了宠爱邓通,他甚至将蜀郡的铜山都赐了给他,任凭邓通自铸钱币。他对邓通的宠爱,甚至超过对自己继承人刘启的宠爱,更使得窦氏母子生活得战战兢兢。

丈夫女色男宠成堆,再加上他是个旷古少有的大孝子,后宫之中真正的主宰不用说也是越活越精神的婆婆薄太后,而且自己又身有残疾,人到中年的窦漪房,虽然身为汉朝皇后,对此,窦皇后自然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暗自悲伤。

尊至皇太后,左右朝政

好在时间不长,公元前157年,汉文帝病逝。皇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尊窦氏为皇太后,刘启登基后封窦太后的弟弟窦广国为章武侯,封窦长君之子斗篷组为南皮侯(窦长君没有活到高官厚禄的时候,早在外甥登基之前他就死了)。

窦家这时也出人才。景帝三年七国之乱时,窦太后的侄子窦婴自愿请战。这个从小以豪侠自许的少年,果然立下赫赫战功,并因此以军功封魏其侯。这固然是战功,却也与窦太后不无关系。窦家一门三侯,也间接地巩固并增添了窦太后的威严,景帝对这个老娘,越发地孝顺起来。

窦漪房升格为太后之后虽然没有像吕后一样走到前台来直接执政,然而,作为景帝生母,她始终左右着朝政大计。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景帝原拟保留吴楚的封国,各立其后。窦太后出于个人亲疏喜好,以吴王“首率七国,纷乱天下,奈何续其后”,仅许存楚,不准续吴,景帝只得照办不敢违命。

汉景帝原太子刘荣,因其母栗姬失宠被废为临江王。公元前148年,他又因侵占宗庙地修建宫室犯罪,被传到中尉府受审,廷尉郅都为官忠于职守,不畏强暴,对犯罪的人严惩不贷到冷酷无情甚至冷血的地步。他对刘荣的责讯十分严厉,这让刘荣感到非常害怕,于是刘荣请求给他刀笔,想要写信直接向景帝谢罪,郅都不许。窦太后堂侄魏其侯窦婴派人悄悄送给刘荣刀笔,刘荣向景帝写信谢罪后,在中尉府自杀。窦太后闻讯孙儿惨死的消息大怒,深恨郅都不肯宽容,责令景帝将他免官还家。

后来郅都出任雁门郡太守着力打击匈奴,使匈奴闻名丧胆,他的威名与战同时期的名将廉颇、赵奢并列,誉为“战克之将,国之爪牙”。匈奴对郅都恨之入骨,四处散布不利于郅都的谣言,窦太后听到后,不加追究分辨,立即下令逮捕郅都。

汉景帝心知郅都冤枉,极力为他说情:“郅都忠臣。”准备将其释放,窦太后不忘旧恨,坚决不许,在她的蛮横干涉下,郅都终于被杀。一听到郅都被处死的消息,匈奴骑兵侵入雁门对汉朝边境进行滋扰。窦太后因为一己私利而对朝廷大事横加干涉,杀害国家栋梁,自毁长城,实在是不明智。

像所有的老太太一样,窦太后也十分宠爱自己的小儿子——梁王刘武,甚至还动了让刘武继承景帝刘启皇位的念头。公元前154年,刘武由封地进京朝见皇兄。

此时景帝尚未立太子,闲谈时,隐约表露出千秋后传位于梁王的意思;太后听了十分高兴,但她的侄子窦婴却进言道:“父子相传,是汉代的祖制,怎可如此。”这,句话把太后得罪了,没几天窦太后便下令把窦婴从皇戚的名册中除名。随后刘武在打击由吴王刘濞、胶西王刘昂、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为首的“七王之乱”中居功至伟,按窦太后的想法,小儿子已经完全具备了成为皇储的各项条件。

可是就在刘武立下大功的第二年四月,刘启颁下旨意,册封自己的庶长子刘荣为皇太子。这一招让窦太后好不恼火,但不到一年,景帝便因事废黜了太子刘荣,窦太后大喜,乘机再次进言要立刘武为嗣。这时有个叫袁盎的大臣上书说此事不妥,景帝乘机立刘彻为太子,窦太后的愿望再次落空。而梁王刘武听说袁盎从中作梗,便派刺客去杀死了袁盎,景帝龙颜大怒,命令缉捕凶手。刘武怕事情败露,迫令刺客自杀,又托姐姐去向母后说情,在太后的干预下,此事不了了之,但从此景帝开始疏远梁王。

四年之后(前144年),刘武患病死了,死时不过40岁。闻讯窦太后顿时痛哭不已、断绝饮食,呼天抢地地说:“果然不出所料,皇帝最后还是把我的好儿子给杀害了!”景帝孝顺,看到这种情形有些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姐姐馆陶长公主给景帝出主意:首先,为梁王刘武上谥号日“孝”,以示对他孝感动天的褒奖。因此,史书上提及刘武时,都要称他为“梁孝王”;然后,将偌大的梁国分为五份,让刘武的五个儿子平分。其中,长子刘买继承梁王的头衔,史称梁共王;次子刘明封济川王;三子刘彭离封济东王;四子刘定封山阳王;五子刘不识封济阴王。就连梁孝王刘武的五个女儿,也都各自分得了一份汤沐邑的地盘,她们的实际收入因此赶上了公主。窦太后这才满意了,终于又肯对景帝假以辞色。

太皇太后,无为而治

公元前141年正月,汉景帝刘启崩于未央宫中。二月,他被安葬在阳陵。同月,汉武帝即皇帝位,同时尊封祖母窦漪房为太皇太后、母亲王娡为皇太后。在汉武帝登基初期实际掌握朝廷权力的还是他的皇祖母窦太后。

窦太后双目失明,她喜欢黄老之术,景帝及窦氏兄弟也不得不读《老子》而尊黄老之术。“黄老”是指黄帝和老子,道家也尊黄老为祖,主张无为而治,宽政待民。“文景之治”的盛世,与推行黄老之术的宽民政策有很大关系。

窦太后推行道家治国理念的前提,主要是西汉经历过白登山之变之后,发现汉朝的国力实在难以和匈奴抗衡,当时汉朝刚刚经历过战争,百废待兴,它需要的是“休养生息”,而这一点正好符合道家的治国理念,于是在窦太后的大力主张下,西汉中央政府开始在全国彻底推行道家思想。到了景帝时期,国家经济实力空前强大,已经具备了和北方匈奴政权相抗衡的实力。这时候无为的黄老就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而为加强中央集权的儒家思想则开始崭露头脚,其影响也日趋强大。

虽然此消彼长是历史大趋势,然而,由于“窦太后好黄老言,不悦儒术”,她便以母后的威严与地位,千方百计阻挠与扼制景帝推行儒学,直到景帝去世也没能将儒家思想推广开来。

在武帝朝廷,窦太后老当益壮,继续一力推行她最信服的黄老之术、道家之言。然而,少年武帝本人好儒术,一登上皇位就迫不及待地诏举贤良方正;担任丞相、太尉的外戚窦婴、田蚣(汉武帝母舅)与御史大夫赵绾也是儒家学说的积极倡导者和努力推行者。于是,立明堂、封禅、改历、正服色等,儒家历来重视的大事都提上了议事日程。儒学大师申公培也因弟子赵绾的推荐,被武帝以隆重的礼节迎接到了京师。一场旨在使治国思想儒学化的改革,已经摆开了架势,汉武帝希望通过改黄老之道为儒家之言的方式,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

同类推荐
  • 千秋事

    千秋事

    晋安建国两百年后,因朝政混乱,吏治败坏,引发天下大乱,地方割据势力不甘再受无能朝廷统治,蠢蠢欲动;各地百姓也因民不聊生,纷举义旗,起兵造反。于是,烽火四起,遍地狼烟。
  • 明末攻略

    明末攻略

    崇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滨,莫非王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朕非亡国之君,汝等皆亡国之臣!李自成: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皇太极:上承太祖开国之绪业,下启大清一统之宏图,马踏大明,留头不留辫,留辫不留头,汉民皆为我奴!“你们都去死吧!”崇祯六年,二十世纪特种兵少校罗刚横空出世......
  • 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共分五十一章,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论述人类过去的历史,在美国风行一时,畅销不衰。既是美国大专学校世界史课程的必读著作,也是普通读者了解世界历史的首选入门读物。此次引入中国,我们不仅历时三年时间,逐字逐句地进行英文原版翻译修订,尽力原汁原味地呈现大师力作。我们更针对二战后的世界历史与文明发生的重大世界做了全新的论述,使这部名著在内容上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完善。
  • 三世情缘之星辰恋

    三世情缘之星辰恋

    他们本是天上的仙神。因相互爱恋而触犯天条。被贬落凡尘。被罚三世情缘的苦难。两人才能牵手白头。茫茫时空。悠悠岁月。陷入万世轮回的他和她。唯有依靠那龙凤交织的玉佩来寻找自己深爱的那个人。龙凤相遇之日。便是心心相印之时。龙凤交织。便能打开前世今生的记忆之门。
  • 锦衣神棍

    锦衣神棍

    现代特工穿越明末,从被人误会成白无常,到成为盖世神棍的故事。忽悠了地主,忽悠了大臣,忽悠了武将,忽悠了皇太极,忽悠了魏忠贤,忽悠了皇帝,忽悠了全世界的锦衣神棍!好久没写东西了,不知道多少人还记得池塘,希望池塘还能带给大家喜欢的故事!
热门推荐
  • 代众伐天

    代众伐天

    远古洪荒,人族积弱,那是一段黑暗的历史,那是一段被埋没的过去,一个来自人类最为辉煌文明巅峰时期的少年,是顺其自然般的通往未来?还是逆乱而上?跨越了宇宙玄黄..祖先血,人族泪,代众伐天(以上是玄幻悬疑流,以下是主角对话流简介)“三眼族,寸芒已经快用完了,我只能给你们小李飞刀了.”“精灵女王,谁知道这骨灵冷火能一下子把你这森林烧了,我勉强把我自己赔偿给你吧.”“帝俊,拿着这都天神煞炮,看到峡谷内兽族的百万大军了么,干掉他们,你就是天皇.”“盘古,这是斧子,下次砍柴的时候用它,好嘛?”“鸿钧,分析一下吧.”(以上是主角逗比流简介)
  • 说话的艺术

    说话的艺术

    本书以说话对象的心理、说话的基本技巧、说话的艺术体现三部分,介绍了“说什么”和“怎么说”这两个概念,诠释了“说话也是生活的艺术”这句话,并告诉读者“在人生的胜局中,不会说话是万万不能的”。
  • 记得拥有过就好了

    记得拥有过就好了

    五人之遇,却不知刻意安排,冥冥之中为情而生,为爱而灭
  • 琛已佳雨

    琛已佳雨

    我此生做过太多的事情,有几件好事,有几件坏事,连我自己都数不清。我的事情,只有我自己才能数清,可若是连我自己都数不清了,有有时能数的清呢?
  • 错位恋人之淡淡柠檬香

    错位恋人之淡淡柠檬香

    她,苏柠檬,从小便是一个天之娇女。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有个对她宠爱有加的父母,除外还有一个从小就漠视她存在的哥哥。无论在家或在外,她的哥哥,她从小就敬重的哥哥始终视她如空气,对她冷漠相向,不予理睬……她和他两心牵引,彼此深爱,却又被名义上的“兄妹”给禁锢着……她和他是初恋,情动之时,谁向谁迈进,谁又将谁推却?柠檬VS苏辰!苏辰VS司景!司景VS柠檬!三人的情场,终有一人退出。
  • 赐婚之王府的当家王妃

    赐婚之王府的当家王妃

    她一直都凭着自己的努力,到了最后换来的却是一场空,身边的人早已离自己而去,对于这个世界自己真的已经没有了一丝留恋……却不想一朝穿越古代,拥有了亲人的疼爱,她十分珍惜,奈何命运似乎不愿意看她拥有幸福,为了救父亲,她不得不嫁给他。洞房花烛夜,她头盖喜帕,烛火闪烁,他语气清冷:“不要以为你嫁入了靖安王府你就能得到什么,你最好给本王安安分分的,否则本王会让你后悔做了这一切。”说完他甩袖离开。她唇边露出冷笑,终究逃脱不了命运么?这一时她会好好地守护好自己的东西,绝对不允许任何人破坏,这一世,她绝不会心软。。。。。。
  • 天降有客

    天降有客

    有老人家说,人是上天养的孩子。世人的浮屠运数都被上天所掌握,若人世间有难,便会有上天的意志降临世间拯救苍生。这种人,世人称其天客。
  • 超级万能手机

    超级万能手机

    九天之外,神界,紫薇天帝抵御魔族身陨,投胎转世。前世爱人找寻转世之人,送超级手机,能连接各界:各界的牛人都是我好友,手机上发给我红包,拆开一看是神丹妙药、法宝武功、超科技产物。
  • 谈判力:非常说服与赢取的智慧

    谈判力:非常说服与赢取的智慧

    由文成蹊编著的本书用平实的语言和丰富的事例介绍了谈判力的重要作用、原理以及怎样获得谈判力等问题,结合生活中的各种场景来讲解提升谈判力的技巧,力图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谈判力。本书帮助读者在人生每一场谈判中都能有效说服他人,实现自己的愿景,成为真正的赢家。
  • 拒神

    拒神

    他只想安安静静地过完一生,可是奈何命运总是想要作弄于他。封闭的出生环境造就了他天性善良的性格,飞来的横祸,莫名的纠纷,仿若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推动着他被迫走向与他愿望完全相反的道路。神明的侧目,凡人的贪婪让他不得不在这个荒唐的世界变得越来越成熟。且看他前行在荆棘的道路,如何打破早已被悄然设定好的结局,推翻神明,为凡生争取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