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7900000005

第5章 幽幽后宫深几许(4)

被挑选出来殉葬的宫女嫔妃共30余人。集体自杀那天,是明永乐二十二年十月戊午。先让她们在殿外用餐,吃完后带到殿内,彼时“哭声震殿阁”。殿内放了30多张“小木床”,这些即将赴死的妃嫔被命令站到木床上去,她们的头顶上方是已经准备好的绳子,末端结圈,让她们自缢而亡。

在这30多个人中,有两个是朝鲜进献的女子,一为韩氏,一为崔氏。上殿之后,新皇帝仁宗进来与她们“辞决”,韩氏突然跪倒在地,苦苦哀求仁宗放她回国,可是仁宗不为所动。

为了对殉葬女性有所补偿,下任皇帝多半会给她们及其家属一些好处。最常见的是追赠谥号,表彰其行。比如明宣宗死后,“嫔何氏、赵氏、吴氏、焦氏、曹氏、徐氏、袁氏、诸氏、李氏、何氏皆从死。正统元年,皆追加赠谥”。

至于其亲戚,有时也能得到优恤。《明史·后妃传》载:“太祖崩,官人多从死者。建文、永乐时,相继优恤。如张凤、李衡、赵福、张璧、汪宾诸家,皆世袭锦衣卫千百户,人谓之‘太祖朝天女户’。历成祖、仁、宣三宗皆然。”得到世袭职务的,皆为殉葬女性的父亲或兄弟。他们的身份是“朝天女户”。不过这种优待究竟持续多久,很难断定。

当时人殉不仅出现在皇帝的葬礼中,诸王的葬礼中人殉也屡见不鲜,在正史的记载中就可窥一斑。据《明史·诸王传》载: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秦愍王朱樉薨,“王妃殉”,宣德五年(1430年),蜀靖王朱友薨,“妃李、侍姬黄皆自经以殉”正统三年(1438年),卫恭王朱瞻埏薨,“妃杨氏殉,赐谥贞烈”……《明史》中的记载真是令人触目惊心。

在明朝皇帝之中,英宗朱祁镇是公认的没有建树的皇帝。可到他临终时,却作出一个决定:从他开始,废除人殉制度。他的继任皇帝明宪宗在临终前也再一次强调不要殉葬,以表达对先帝决定的尊重。这两代皇帝的坚持执行,终于给明初以来的人殉制度画上了句号。

但实际上,这一制度到清朝却没有真正绝迹。清朝著名的殉葬事件发生在清太祖努尔哈赤身上。天命十一年(1626年),68岁的努尔哈赤病死,令大妃阿巴亥殉葬,“俟吾终,必令殉之”。阿巴亥为了保全几个儿子,盛装自尽,年仅37岁。实际上,除了阿巴亥以外,努尔哈赤生前的4位宫女也一块儿殉葬了。清太宗皇太极死后,其妃敦达里、安达里殉葬。世祖福临死后,其妃楝鄂氏、傅达里从殉。睿亲王多尔衮死后,侍女吴尔库尼从殉。

这说明清初皇室的人殉制曾经非常盛行。

一直到康熙年间,御史朱斐上奏称:“屠残民命,干造化之和;僭窃典礼,伤王制之巨。今日泥信幽明,惨忍伤生,未有如此之甚者。夫以主命责问奴仆,或畏威而不敢不从,或怀德而不忍不从,二者俱不可为训。且好生恶死,人之常情;捐躯轻生,非盛世所宜有。”

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下诏,明令禁止奴仆随主人殉葬。从此,帝王死后的殉葬制才真正退出了历史舞台。

中国古代的宦官制度

宦官,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太监,通常是指中国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他们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其实,太监并不是中国的特产。在古代埃及、希腊、罗马、土耳其、朝鲜,乃至整个亚洲都有太监。只是,中国的太监制度是最根深蒂固的。

据记载,我国先秦和西汉时期的宦官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才全部用阉人(“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出自《后汉书·宦者列传序》)。这是由于在皇宫内廷,自皇太后、太妃、妃以及宫女等,女眷较多,如果允许男侍出入,难免会发生秽乱宫闱的事,所以绝不允许有其他成年男性在官内当差。据考证,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太监名叫吴腾宇,今江西上饶人。

太监,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名称很多,诸如寺人、宦官、内官、宦者、内侍、内臣、阉(奄)人、中涓、内侍、内监人等。宦官称“太监”,是隋唐以后的事,地位较高的内监就被称为“太监”。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之后宦官就通称为太监。到了明代,宦官权势日增,人们就把所有宦官都尊称“太监”,太监也就称为宦官代名词了。

在中国历史上,在封建社会消亡之前,没有宦官的时代几乎没有。太监,作为帝王与后妃的奴仆,支撑着皇家宫殿那广厦高台的金碧辉煌,成就了皇宫内统治者舒适优裕的生活条件。常人想成为太监必先“去势”,即割掉生殖器。这称为“净身”,使他们成为“六根不全”的人。太监面不生明须,喉头无突,声音变细,说话女声女气,举止动作似女非男,成了“中性”人。

我国历代宦官的人数以明朝为最多,号称十万。清朝改革了明代臃肿的太监机构,并制定了一套管理制度即官规官法,将明崇祯末年的九万多太监,削减为九千人。清朝太监的等级极其严格,清朝宫廷内设有管理太监的机构称“敬事房”,又谓“宫殿监办事处”。规定在督领侍下面,有大总管、副总管、带班首领、御前太监、殿上太监、一般太监和下层打扫处小太监之分。发展至清代末期,太监等级更加复杂。在宫殿监中,就有总管、首领、掌案、回事和小太监之分;在各处所中又有首领、大师父、师父、带班、陈人、徒弟之别,等等。如此层层节制,一级管一级,一级压一级,统治得非常严密。

封建帝王是世袭的,皇帝唯恐他人篡夺自己的皇位。一般情况下,皇帝猜忌朝廷的文武外官,总防着他们有外心,但却认为朝夕侍候在自己身边百依百顺、出身低下而又没有后代的内官员可靠。而宦官则往往利用在宫廷中的这种特殊地位,攫取极大的权力,甚至操纵皇帝。这些人数量不多,但奴性十足,狡黠阴险,残忍狠毒。一旦成为皇帝的心腹,更是谗谄佞邪,毫无顾忌。他们结成死党,挟持皇帝,假传圣旨,卖官鬻爵,贪赃枉法,陷害忠良,甚至可以废立以至杀死皇帝。而一旦皇帝没有威信或过于幼小,便会去依靠从小跟他在一起生活的太监,就会变成太监专权,与想要争夺皇位的大臣对抗。一旦有太监专权的情况发生,便代表此时的朝廷是处在黑暗时期。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宦官专权曾演出了一幕幕祸国殃民的惨剧,其中以东汉、唐、明三代为最。秦朝的赵高,东汉的侯览、张让,唐代的仇士良、田令孜,明朝的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以及清代末年的李莲英,都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宦官。

宦官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诗经》《周礼》《礼记》中对带有各种职衔的宦官的人数、职掌已有明确记载。这时宦官人数不多,是家臣的一部分,主要担负看守官门、传达命令、侍奉起居等杂役,地位低贱。但由于宦官侍君侧,容易得到君王的宠信,能对君王施加某些影响,甚至参与政治。春秋战国时,齐竖刁、宋伊戾等个别宦官开始挤入统治者的行列,参与政治活动。秦国宦官缪毒受太后宠幸,权势显赫,封为长信侯。宦官一般由身份卑贱的人充当。其来源或由处以宫刑的罪人充任,或从民间百姓的年幼子弟中挑选。秦汉以后,宦官制度更加详备,宦官作为一种特殊政治势力,对许多朝代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秦汉时期随着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宦官制度也在强化,对宦官的任使已越出官内范围,正式进入政治领域。秦朝宦官赵高任中丞相,势力足以总揽朝政,策动废立。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鉴于秦亡教训,间用文士充中常侍,以抑制宦官势力,从制度上来说,宦官仍属少府,要受到大臣的监督。元帝以后,宦官势力复萌。东汉以后,内官职属全部由宦官担任,宦官可以和廷臣同样享有俸禄、食邑、食租。

从此宦官正式有了自己的权力体系,成为一种特殊的、干预国家政治的势力。“宦官”一词亦正式见于《后汉书》。和帝以后,幼帝频更,母后临朝,导致外戚、宦官轮流执政。在权力斗争中,宦官集团得胜,出现五人同日封侯,十常侍势力遍于各州郡,禁军亦为其把持的局面。

魏晋以后,接受前代的教训,历代对宦官干政均有严格限制,但都由于没有触动宦官制度而终成空文。到了唐代,宦官由内侍省、掖廷局、宫闱局、奚官局、内仆局、内府局管理。掌管宫内的簿册、门卫、病丧、仓库供应等事项。各局长官称令或丞。唐太宗时,对宦官限制较严格,规定内侍省宦官最高官阶为三品,数额亦有限制。太宗死后,制度渐弛。中宗时,宦官总数增至三千名,被授七品以上者多达千人。唐朝自玄宗以后,宦官可裁决一般政事,监军、统兵出征。安史之乱后,宦官势力膨胀,有的甚至封王爵,位列三公。部分宦官还染指军权。肃宗时,设观军容使,专以宦官中的掌权者充任,作为监视出征将帅的最高军职。从德宗朝开始,宦官掌握了神策军、天威军等禁兵的兵权。军中的护军中尉、中护军等要职均由宦官担任。因军政大权被宦官集团把持,不仅文武百官出于其下,甚至连皇帝的废立也由他们决定。在宪宗到昭宗期间登基的九个皇帝中有七个是由宦官所拥立,两个被他们所杀。真所谓“万机之与夺任情,九重之废立由己”。宦官专政成为中、晚唐社会的一大痼疾。

宋代也设内侍省,由宦官主管。宋朝童贯掌兵权二十年,有“媪相”之称。但宋代宦官干政的现象不如外戚专权严重。

元朝的侍卫制度虽不利于宦官窃权,但仍有宦官插手废立。

到了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对宦官管理较严,规定宦官不得识字,压低其官阶,禁止其兼外臣的文武职衔,并悬铁牌于官门上,明示不许干政的警戒。从永乐朝始,宦官渐受重用。皇帝亲信的太监经常被派出巡出洋,担任监军。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东厂,由宦官执掌,从事特务活动,诸事由第一个出名的太监秦朝赵高直接报告皇帝。宣宗时,改太监不得识字的祖制,在宫内设内书堂。令学官教授小太监识字。成化十三年(1477年)在东厂外另设西厂,以宦官任提督,加强特务统治。此外,宦官任职机构膨胀,宫廷中设有司礼、内官、御用、司设、御马等12监。惜薪、钟鼓、宝钞、混堂等4司及兵仗、银作等8局,总称为二十四衙门,各设专职掌印太监。宦官人数激增,至明末多达数万之众。英宗时,掌权宦官王振网罗部分官僚为党羽,形成阉党,开明代宦官专政先声。此后,宦官之祸迭起。成化年间的汪直、武宗时期的刘瑾、熹宗时期的魏忠贤等,都是权倾朝野、势力显赫的权宦。他们专横跋扈,排斥异己,巧取豪夺,屡兴大狱,加剧了明朝政治上的腐败,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

鉴于明朝宦官为害之烈,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一些限制措施。清初规定:宦官归内务府管辖,具体由敬事房管理。敬事房亦称宫殿监办处,设总管、副总管等职。

康熙时总管宦官为五品,雍正时改成四品。裁明代“二十四衙门”为“十三衙门”,人数大幅度缩减。顺治时设置宦官千余人,乾隆年间增至三千人,直至清末未过此数。宦官升迁降调由内务府移文吏部决定。宦官犯法,内务府可先拿后奏。尤禁其干政。顺治帝仿朱元璋旧制,铸铁碑立于交泰殿,明文规定凡有不法行为,均凌迟处死。这些措施得到较好贯彻。虽在清末有慈禧太后宠宦安德海、李莲英等屡犯例禁,朝臣为之侧目,终未出现汉、唐、明宦官的专权现象。清代末年,河北省的宛平,还有山东省的乐陵,都是出太监的地方。太监都是劳苦人出身,被生活所迫,指望把孩子送进宫里,有条活路,将来也得些好处。当时有的只有10岁左右就阉割净了身,李莲英就是9岁净身进宫的。

说到净身,清光绪年间,北京有专门干这种营生的,南长街会计司胡同的“毕五”和地安门内方砖胡同的“小刀刘”,就是专干这一行当的。有的说这两家的家主都是清朝的七品官,还有的说小刀刘是六品顶戴。他们每年分四次,即每个季度给总管内务府送净好身的孩子,这是他们的职业。净身的“手续”则全由他们两家包办了。在清初,对净身还有个规定,不能私自行事,按刑律规定,违者问斩。到了晚清就不那么严格了,也有个别人是父亲亲自给儿子净身的,马德清就是在他9岁那年,被他父亲亲自切除了生殖器。解放后,据马德清老先生回忆,净身是他一辈子最伤心的事,是一场难忘的酷刑。太监人官后,其中有少数人靠着奉承和钻营的手段,慢慢爬上有权有势的地位,慈禧太后宠信的李莲英和小德张,便是其中突出的两个。一代权监李莲英,曾与袁世凯互相勾结,借以大发横财,仅一次就接受袁的贿赂二十万两白银。据说李莲英临死时,不仅有大量的地产,还有无数的玉器珠宝。四个继子分得了大量银钱财物,就连两个继女,也每人各得白银十七万两。

同类推荐
  • 康熙年间

    康熙年间

    他是一个孤儿,出身于捕快,嫉恶如仇,却一心想要发迹。他混迹于官场,变得圆滑,周旋与各个权贵之间。有人骂他是墙头草,而他看着身边的一个个权贵倒了下去,心中想着自己只不过是想活下去而已,这难道也有错?尚地群:53382499
  • 石话实说

    石话实说

    “告诉您最想知道的石家庄一百个故事”,一直是我们的愿望,随着大型系列文化节目《石话实说》的播出和结集出版,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三十万年前,石家庄人的先祖就在太行山下、滹沱河畔点燃文明火种,直到今天,演进为拥有千万人口的繁华都市。这条波澜壮阔、星光璀璨的历史长河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全景记述这亘古的传奇是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应当具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
  • 三国之妙手神偷

    三国之妙手神偷

    独行神偷刘苏最大的愿望就是集齐八国联军侵华时候抢走的十二兽首,并将他们全部送回国家,不想当他全部集全的时候,却无意中触动十二兽首的机关,将他带到战火纷飞的三国,阴差阳错之下成为一个山寨的头目……第一次写书,认为写得好的帮忙吆喝两声,认为写得不好的可以扔砖头,欢迎给建议和意见。本书五万字以后热血场面不断,敬请留意。在这里求一下推荐、收藏和点击。本书每天中午12点更新,敬请留意。书友请进QQ群:37472112顺便在这里为自己求个票,好冲榜。万分感谢!!!!
  • 历恋

    历恋

    你是否因为已经发生的事情悲伤后悔过?在我茫然无措之时,太多人给了我信心。是那些随时间消逝的古人给了我再见你的勇气!
  • 隐世

    隐世

    物理学家罗亚在寻找平行世界的时候,被失控的强子对撞机乱流击碎身体。可是罗亚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出现在了战国末年。强悍的大秦帝国。试图复国的周朝后裔,隐世家族的诛神计划,诸子百家对这个世界的掌控,还有来自遥远大西国的后代……这些拥有庞大势力的国家和组织,无不围绕罗亚展开了行动。这个世界,因为罗亚的到来,产生什么样的剧变?
热门推荐
  • 替代品

    替代品

    明知段衍把她当替身,她还是作死的在段衍的金丝笼中呆了三年。沈湛大悟,段衍是渣男,而她是傻子。
  • 赛尔号之向日的伤

    赛尔号之向日的伤

    你是向日葵,是向往着阳光的孩子。你是彼岸花,是孤独与仇恨的象征。
  • 鬼手天医

    鬼手天医

    从小和美女师傅老婆生活在凤凰山的萧随风,奉美女师傅老婆之命做保护校花,成为女生宿舍的管理员!于是,史上最强女生宿舍管理员诞生!且看萧随风如何开始横行都市,玩转校园,保护校花,成为最屌炸天的女生宿舍管理员!
  • 那年我们正好相遇

    那年我们正好相遇

    有些人,遇见了就是一辈子的事情,爱,就要大声说出来,敢爱敢恨,就是青春!你不必对失恋烦恼,因为,这就是青春。
  • 诛巫记

    诛巫记

    盘古于混沌之中,定地水火风,分清浊乾坤,辟洪荒世界,演六道轮回,生生不息。盘古薨,元神化为三教圣人,其身体精血便化为十二祖巫,如九凤,共工,帝江…还有一小部分流转于六道轮回之中,六道轮回的盘古精血随人类,妖族的轮回,附着于魂魄之上,再出生来,便有天生神通,是为大巫,如刑天,夸父,白起…巫族不尊天道,不服教化,早已经被仙魔联手封杀,可是数千年后,那原本被封杀的祖巫和大巫,却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了三界之中…
  • 绝品总裁爱上我

    绝品总裁爱上我

    国际杀手之王张铁根金盆洗手,回老家凤凰村种地当农民,无意中救了白富美柳如烟和柳晴春,结果暴露行踪。于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各种人物和纷争纷纷来到凤凰村,张铁根本来过得挺滋润的小日子,开始变得跌宕起伏!为保护自己的村庄,也为了保护柳如烟和柳晴春,张铁根重新出发!
  • 那年丶我们

    那年丶我们

    谁没年轻过,谁没冲动过,那年的我们,以兄弟为中心。
  • 坏蛋阔少,别碰迷糊妻

    坏蛋阔少,别碰迷糊妻

    “啊!唔!”莫笑笑生生的把自己的尖叫声,给吞了回去,谁能告诉她现在是什么情况?她不是应该和媚儿在酒吧喝酒的么?为什么身边是一个男人,嗷!难道自己把人家给?称他还没有醒过来,留下毛爷爷做补偿赶紧溜吧!“莫笑笑起床了?”某个穿着小围裙的小美男,拿着锅铲叫着自家的老妈!唔……嗯……”翻身继续睡!“莫笑笑赶紧起床,你要迟到了。”某小美男皱起了好看的眉。“你怎么不喊我……”“你可不可以不要喜欢我啊,我都是孩子他妈了!”莫笑笑苦着一张脸,看着自家帅得人神共愤的BOOS。苏凌晟邪魅一笑道:“那敢情好,买一送一,连生孩子都省了!”
  • 静默年华

    静默年华

    第一次写书,文笔不是很好,望大家见谅。这本书我都是想到哪就写到哪没什么大纲,大家就随便看看吧。
  • 走出象牙塔

    走出象牙塔

    四年荒唐乏味的大学生活终于宣告结束。我不知该从哪下手来写大学四年的方方面面。我的信念与这社会格格不入,前路变得更加迷茫。四年里,有个梦一直在我梦里出现。是那样清晰,那样刻骨铭心,以致我总怀疑它是否真的发生过。后来,它真的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