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2600000006

第6章 训练说话的本领(4)

1965年11月,著名美国女作家、记者斯特朗八旬寿辰,周总理为她在上海举行宴会祝贺,周总理在祝词的开场白中说:“今天我们为我们的好朋友,美国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祝贺40公岁诞辰。”接着,他又对迷惑不解的客人解释到,在中国,“公”字是紧跟它的量词的两倍,40公斤等于80斤,40公岁也就是80岁。听了这番风趣的话,几百位中外来宾爆发出了一阵欢笑声。周总理接着说:“40公岁,这不是老年,而是中年。斯特朗女士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做了大量的工作,写了大量的文章,她的精神还很年轻。我们祝贺斯特朗女士继续为人民写大量的文章,祝贺她永远年轻!”斯特朗听见总理说她只有40公岁,还很年轻,心里十分高兴;在座的客人无不佩服周总理那机敏的思维,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得这次宴会始终洋溢着欢乐的氛围。

一次,当肯尼迪乘坐飞机时,有一位记者问他:如果这架飞机失事了,会发生什么事呢?肯尼迪听后,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说:“有一件事我可以肯定,你的名字会在第二天的报纸上出现,但字体极小。”恰到好处的幽默,不仅活跃了气氛,而且使领导者在笑声中解决了问题,避免了很多不应有的麻烦,是一种有益且有效的方法。肯尼迪正是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

训练说话时的表情

面部语言是指人们通过面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身体语言的一种,它是凭借眼、眉、嘴,以及颜面肌肉的变化等体现出来的,内容极为丰富。生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面部肌肉组织是由24双肌筋交错构成的,其中有6双通过舒展来表示愉快的感情,有18双则用来表示不愉快的感情。这种面部肌肉组织所产生的感情表现,不受国界、地区、人种的限制,是对于任何社会的人都通行的交际手段。因此,面部表情在面对面的口语交际中,就成为心灵的屏幕,能够辅助有声语言传递信息,沟通人们的感情。这对于提高口语表达效果是很重要的。正如蔡特金的回忆所说,列宁讲话时“不但每一个字都是从他心里发出来的,而且面部的表情更加强了那种感觉”,而已故美国记者根宝更是在他写的《回忆罗斯福》一书中说:“在短短20分钟之内,他的面部表情有:稀奇、好奇、伪装的吃惊、真情的关切、担心、同情、坚定、嬉笑、庄严,都有超绝的魅力,但他可不曾说过一个字。”

雨果说过:“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窗户。”心理学家苏赞也说:“眼睛能够暴露一个人心中最大的秘密。不管他在说什么,他的眼睛就会告诉你他正在想什么。如果瞳孔扩大,眼睛大睁,那就表明他听到了什么令他高兴的事,抑或你说的话使他感觉良好,如果瞳孔缩小,那就表明情况正好相反,即他听到了什么他不喜欢的事情。如果他的眼睛眯缝起来,那就表明你大概是告诉了他什么他不相信的话,于是他感到他有理由不相信你或不相信你说的话。”在说话过程中,眼睛能够把人的思想感情、心理变化、品德学识、性格修养和审美观念等都展现给听众。因此,凡是有经验的领导者,总是注意恰如其分地巧妙运用眼神与有声语言相协调,去表达千变万化的思想感情,去调节交际现场的气氛。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在做公开演说和电视讲话时,从不戴眼镜,要同法国人“眼对着眼”地讲话,因为他对眼睛交流思想感情的作用极为重视。今天,我们的不少领导者在和人交流时,不仅倾听人家的谈话,而且眼睛适当地看着对方,能给对方一种受到尊重,受到重视的感觉,这样的谈话一般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但也有不少领导,讲话时两眼死盯着讲稿,谈话时两眼或仰望天花板,或左顾右盼、东张西望,使人感到他“目中无人”,不知他心里在想着什么,这样的效果自然不会好。

前苏联作家费定在《初欢》中写道:“眼睛会发光,会发火花,会变得像雾一样暗淡,会变成模糊的乳状,会展开无底的深渊,会像火花和枪弹一样投射,会质问,会拒绝,会取予,会表示恋恋之意……”在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眼神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交流不同的思想感情。

在有较多听众的场合,可以采用环顾或虚视的眼神。环顾就是视线有意识地自然流转,环顾全面。它可以同所有听者保持眼睛的接触,使每个听者都感觉你看到了他,从而增强相互之间的感情联系,提高他们参与说话的兴致。同时,这种方法还可以使说话人通过多角度的视线接触,比较全面地了解听众的心理反应,以随时调整自己的话题。当然环顾要自然适度,速度应适当放慢,不能说话时眼睛老是频繁乱转,那样会分散听众的注意力,还会使人感觉你心不在焉,目空一切。而所谓虚视是指目光似看非看,好像在看什么地方,什么听众,实际上什么也没看,其范围一般在听众的中部或后部,可用以调整消除飘忽感或呆板感,还可以消除说话人的紧张心理,帮助说话人集中精神思考讲话的内容。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十分善于运用眼神语。

保尔·拉法格回忆马克思时说:“当某一个人在谈话中加入几句俏皮话或机敏的答辩时,他的眼睛便在浓密的眉毛下快活地嘲弄地闪动起来。”

李卜克内西回忆恩格斯说:“他在观察人们和事物的时候,不是用玫瑰色眼镜或黑色眼镜,而是用明察秋毫的目力。他的目光从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总是要洞悉底蕴。这种明察秋毫的目力,这种‘慧眼’,这种自然之母只赋予少数人的洞察力,都是恩格斯所有的。这一点我在第一次会见他的时候就觉察到了。”普·凯尔任采夫回忆列宁时说:“他演说时的姿态,他的纯朴,而首先是他的一双目光炯炯能看到人们内心深外的眼睛——都使我觉得是非凡的。”

当众讲话时要注意观察听众的眼神,以便了解听众的心态从而随机调节讲话策略。

听者的眼神黯淡无光,表明其内心有忧伤,说话时就不要神采飞扬;听者眼神突然明亮,表明其对自己或自己的表现产生兴趣,说话时就应趁热打铁;听者眼神游移躲闪,表明其慌乱心虚,说话时就应穷追猛击;听者眼神沉静坚毅,表明其成竹在胸,说话时应谦虚谨慎。

当别人用压倒性的目光盯视你时,你不要看他的眼睛,而是在他前额眼眉的上方找一个地方,然后就目不转睛地盯着看那个地方。这样,谁也没办法用目光的逼视将你压倒,最后那个人除了将自己的目光也降低之外,别无选择。

当然在您愤怒时也不妨以目光表示出来。据说19世纪埃及有名法官叫达乌德,双目犀利,眼光敏锐,在审案时,端坐在瓮中,上面仅露出自己的头,用自己的威严目光死死盯住犯人,阴森可怖、寒气逼人,因此,犯人多会招供。这当然也许仅仅是传奇式的传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倒有一张怒容满面、目光炯炯的照片,据说这是加拿大摄影家卡希的杰作,当时老丘刚步入镜头之内,卡希猛然向前,一把夺下了他的烟斗,首相毫无思想准备,一时勃然大怒,双目圆睁,一手叉腰,气势咄咄逼人。后来,这张照片就成为二战时英伦三岛“永不投降”的精神象征,不能不说这是管理者态势语言成功运用的一个有力证明。

总之,眼睛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引用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一段话来结束我们的这一小节:“不但是身体的面容、姿态和姿势,就是行动和事迹,语言和声音以及它们在不同生活中的千变万化,全部可以艺术化成眼睛。人们从这眼睛里可以认识到内在的无限自由的心灵。”

让微笑为你增添光彩

罗曼·罗兰曾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百倍的程度。”面部表情又是表示内心情感的最敏感的身体语言,美国学者戴维斯在他的专著《怎样识别形体语言》一书中指出:“信息总效果=7%文字+38%声音+55%面部表情。”事实上也正是如此,特别是领导者使用身体语言中,最纯熟的莫过于这一种了吧。而在面部表情,他们最偏爱的就是笑了。当一张笑脸摆在下属和同级的面前时,他们几乎很快会把它判定为友好的表示,除非背景极其复杂,而决不会去仔细揣摩,反复研究,这轻而易举的一笑,立即就使两者之间的关系接近了许多,体现了人与人之间融洽的关系。

大多数领导者平时总喜欢面带微笑,这种面部表情告诉人们:“来吧,我是朋友。”(当然,由于性格的差异或其他原因,有的领导者却总是表情严肃,不苟言笑,比如夏尔·戴高乐)尼采认为,由于发笑是使人们能够容忍生活磨难的惟一途径,所以人们才笑,但我想任何一个领导者都不会这样认为,我们的生活需要笑容,我们的工作也需要笑容,前者为了自己的健康,后者满足别人的希望,当你在会议上、汇报中或与下属谈心时,用自己维妙维肖的笑容向对方暗示或者传递一个细小的意向,当对方立刻心领神会之际,一定会从内心中发出满意的笑容。

但是,仅仅是注意到笑的作用是不够的,还应当做到两点:一是要真笑,而不是假笑;二是把握好笑的时机和方式。

就第一点而言,笑有真有假,真笑几乎是不受控制的,而假笑则是一种伪装出来的表情。有研究表明:真笑的第一个表情特征是嘴唇迅速咧开,第二个特征是,在笑的高潮以后,紧接着短暂而迅速地闪一下眼睛。那些“来得快、去得快”的笑,并不容易引起对方的满足,因而也是不成功的运用。所以如果不是真的从心里往外压抑不住的高兴就不要笑,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愁眉苦脸地工作,就好像全世界的重量都压在你的肩膀上似的。应该准确地说,如果你不是由衷地感到满足,就不要喜形于色。领导者也应该在笑之前想想这一点,否则将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这绝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第二个问题更为重要。笑的时机要恰当,要注意选择笑的时机、场合、话题。该笑的时候笑,不该笑的时候就不能笑。在欢庆的场合,在轻松的气氛中,在诚恳坦率的交谈中,应该笑;但在谈起不见好转的病情,同去世同志的家属谈话,说起工作中的重大失误和损失时就不能面带笑容。有些人平时随便惯了,以至遇到参加单位同志追悼会的场合,在给烈士扫墓的时候,在瞻仰领袖遗容的时候,还在嘻嘻哈哈,说说笑笑,这就显得很不恰当了。其次,要掌握笑的分寸。在日常生活谈话中,笑容主要是根据交谈者的关系、谈话的内容以及谈话者的性格、习惯等自然体现出来的。

同类推荐
  • 公务礼仪大全

    公务礼仪大全

    礼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公务礼仪是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礼仪在公务活动中的具体应用。作为现代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公务人员代表政府的形象。为此,各级公务人员应“内修素质,外塑形象”,深入学习公务礼仪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做学礼、知礼、懂礼、重礼、明礼、守礼、讲礼的优秀公务人员。《公务礼仪大全》从仪表、日常办公、公务活动、外事、交际、公共场所、网络七大方面讲授公务礼仪,贴近公务活动实际,是公务人员礼仪培训最值得选择的教程。
  • 每个女子都该有心计

    每个女子都该有心计

    在纷繁复杂的都市生活中,游荡这样一群精灵般的女性。她们主动摒弃了一些传统美德.更自我、更自在,有时也难免自私。她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目光犀利、言辞有趣。在本书中。作者麦小麦用机智、风趣的笔调触摸了这样一群人。《每个女子都该有心计》不是一本教女人“使坏””的书.而是让女性更智慧、更成熟、更幽默地对待自己周遭的人与事。
  • 少女的资本

    少女的资本

    人们习惯于把少女形容为花季,花一样的艳美,有朝气,有活力,有希望。花一样的青春,处处荡漾着快乐的信息,少女是属于充满活力青春的,是属于美丽的。随着年龄步入青春期,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趋于成熟,心理的成熟是从自我承担风险意识的诞生开始的,这是一个充满变数的旅程。敏感和多疑,伴随着少女的整个青春期,怎样渡过这样一个时期,怎样在为一个既有自己的生活,又有亲情、友情、自立、成熟的女孩,是少女人生的第一课。
  • 让学生体验心灵感悟的66个故事

    让学生体验心灵感悟的66个故事

    本书是名家推荐学生必读丛书之一,本套丛书用优美的文笔和讲故事的形式,分别从沟通、习惯、感悟、合作、思维、人格、情操、成功、亲情、智慧等多种角度,向学生讲述学习、处世、奋斗和成功的道理,寓事于理,寓教于乐,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非常适合广大学生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成功很简单

    成功很简单

    人人都期望成功,但因为看不到成功的曙光,所以常感叹成功的艰难。其实按照拿破仑·希尔的成功学原理,成功并不是很难,而是很简单。想知道为什么吗?看看这本书吧,它将给你很大的启发
热门推荐
  • 首席专宠一妻二宝

    首席专宠一妻二宝

    离婚后,前妻消失四年竟生了一对龙凤胎!重逢后,沈三少步步逼婚,奈何前妻心门紧锁。软萌女娃操碎了心:“沈叔叔,要不你绑架我,威胁我妈妈和你结婚吧?”一看就是亲女儿。傲娇男娃专业拆台,亮出某人的果照:“你要是再纠缠我妈,我就把这个发家长群里!”一看就是坑爹!
  • 宗玄先生玄纲论

    宗玄先生玄纲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谁的十年

    谁的十年

    夏寻的十年是混沌的十年,曾经的爱恋或壮志都在这冗长的时光里消磨殆尽。什么都没有也什么都不想要,只是没有想到会再次喜欢你,只是没有想到,你也喜欢我啊。徐漾的十年是暗恋的十年,从10岁到59岁,永远比你多十年的我,不能嫁给你。你是天空最最璀璨的那颗星,而我是一朵乌云,原谅我不能再陪着你。何川的十年是唯一的十年,生命中充满了不幸,遇见你大概是我花光了我所有的运气。感谢你的不离不弃,我好想你。
  • Messer Marco Polo

    Messer Marco Pol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传说中综漫的传说

    传说中综漫的传说

    在下新人一枚,因为有爱所以试着写写看因为新手,所以开始可能写的不太好,希望大家往后看看,支持一下琉璃,谢谢的说
  • 傲娇明星到校园

    傲娇明星到校园

    女主是一个红到爆的万人迷,因此作为明星交换生驾到并加入男主的校园,两人性格不和,也总是吵架,但是当他们撞在一起,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萌夫接嫁:草原女王到

    萌夫接嫁:草原女王到

    傻瓜大小姐嫁给傻子二少爷,众人笑称“真乃绝配”。梅朵挑眉:“好的,绝给他们看。是不,宝贝儿?”仁青立刻“唰唰”点头:“是的,大王!”“啪”!一巴掌呼上脑门:“要叫我女王大人!”
  • 长风拂晓

    长风拂晓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三言二拍-二刻拍案惊奇四

    三言二拍-二刻拍案惊奇四

    《二刻拍案惊奇》共有作品40篇,但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与《初刻拍案惊奇》同卷篇目相同,卷四十《宋公明闹元宵杂剧》系杂剧,故实有小说38篇。《二刻拍案惊奇》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拟话本”形式,描写了众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概括地说,该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表现爱情婚姻和两性关系;二、表现封建官吏的思想行为;三、表现商人生活。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瑞士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瑞士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