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8000000025

第25章 正文:直接关系到演讲的成败(2)

演讲的入题、破题与点题是演讲成功与否的关键。通常情况下,人们选定一个演讲题目之后,首先应当考虑的便是这个题目如何进行组织,如何尽快根据自己对题目的兴趣引发出听众同样的兴趣,如何以自己对题目的感觉和热情去点燃听众内心的感觉与热情之火,如何以自己对题目的精深理解去启迪听众沿着这一思路去思索。这些,都关乎演讲的成败,也都同解题的方式——入题、破题和点题紧密相关。“立文之道,唯字与义”,演讲也同样如此,抓住了与入题、破题、点题相关的字与义,也就抓住了解题的“牛鼻子”,从而取得理想的演讲效果。

◎ 入题要快

入题要快而毫无疑义。欲使听众尽早进入自己规定的主题,就必须重视入题的速度和方式两方面的安排。既要“开门见山,一针见血”,这就是“快”;又要有逻辑上的悬念、起伏和跌宕,以收到“文似看山不喜平”之效。欲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要开门见山,以期迅速将听众带入规定情境和思路中去。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起初草稿从马克思夫人的逝世说起,进而才进入自己的题目。在客观和冷静的叙述中,难于将听众迅速地引领入规定情景。因此,恩格斯对此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在后来的定稿中,他采用单刀直入的入题方法,直接讲马克思停止了思想,永远睡着了,这样就迅速将听众引入到沉痛和肃然的既定情境之中,比原稿那种缓慢的节奏强多了。

其次是讲究悬念和曲折,以引起听众的关注。前面我们强调入题要快,并不是说所有入题都以开门见山的方式为佳。其实,有时候入题更需要讲求一定的曲折和委婉,尤其要讲求一点逻辑悬念,方才有利于入题的引人入胜。

因此,有时候,我们不妨多用一点言辞,以悬念抓住听众心理,引起他们的注意和重视。有一篇题为《人呵,认识你自己》的演讲,主讲人给划定的题目是“人与社会和自身的关系”,可是一开始,演讲者并不直接挑明这个题目,而是先援引恩格斯的话,讲了个“司芬克斯之谜”的引子:“大自然——司芬克斯向每个人和每个时代提出了问题……”继而话锋一转,问道:“那么人类呢?人和人类社会有什么难题呢?”最后他自己答道:“人类面对着的有三大难题——人生、社会和人自身。”这就是“转折式入题”,它使自己的入题显得有些跌宕,有些波澜甚至悬念,一点也不平铺直叙,自然能引起听众的关注与兴致。

再次用强烈的反差、对比来引出自己的题目,以期在人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这主要指以对比、对照和映衬之类的修辞手法,来引领和导入自己的话题。

有一篇名为《论男子汉》的演讲,一开始,演讲者的话似乎跟一般的谦辞没什么两样,颇有离题之嫌。因为他一口气就洋洋洒洒叙说了四个“困难”:

我一点也不明白主办者的意图何在,这使我感到为难,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困难。今天,我是第一次来到你们学校,一切都是陌生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人容易有一种不适应的感觉,这是我遇到的第二个困难。况且,刚才前面的几位同学又做了精彩的演讲,热烈的掌声可以作证,这给我增加了压力,算是我遇到的第三个困难。不巧得很,我本想凭手中这么一张卡片做一次演讲,却忘了戴眼镜了,想把它放在桌上偷偷地看几眼也不成了,这就是我的第四个困难。

乍一看,这开场白颇有些饶舌的味道,岂料到,那演讲者讲罢第四个困难之后,话锋突然一转,便进入自己早已拟订的题目了:

但是,我并不胆怯;相反,我充满了信心。我相信,既然我站到了这个讲台上来,我就必定能够鼓起勇气,竭尽全力,让自己体面地走下台去!因为,我选择了这样一个演讲题目——《论男子汉》!

这样,《论男子汉》特有的勇气之题目,便同一开始的胆怯与为难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反差,巧妙、贴切而又风趣盎然。这样的入题,不是做到了辞明义见和曲径通幽的完美统一吗?

◎ 破题要准

破题要确而奇。演讲中,入题并不等于破题。二者的区别在于:入题只是引导进入设定的题目或论点的方式,而破题则是提纲挈领地进入各个论据或阐述的要点之中。这就好比说,它们二者一个是树冠,一个是树冠下的主枝。破题的意义在于,可以决定“主干”的发展方向,让听众对演讲初见端倪,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可见,破题可使听众在不知不觉中跟随演讲者的思路走,是关乎演讲成败的又一重要环节。总体来说,我们可选择以下几种方式,来做到破题的明确与奇诡或奇趣的有机结合。

首先,立一个定句并加以强调,来作为破题的“标志字符”或“标志语符”,以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重视。在《论男子汉》的演说中,作者为了论述男子汉最突出的特征——勇气,故意使用了“勇”的对立物,即一个“难”字来作为破题的标志字符。当然,这个标志字符也不是凭空而来的。且听他是如何表述的:“刘晓庆说,做女人难,做一个名女人尤其难。我说,做男人难,做一个男子汉尤其难也!但男同胞们是欢迎这个‘难’的,正因为其难,才富于挑战,才能显示勇气和力量,因此令人神往。”

其次,用语意的转折、对立等手法来制造“波澜”以实现破题的目的,并给人以警醒、新颖的意境和感受。前面提到过的道格拉斯在《谴责奴隶制的演说》中,入题时使用了提问的方式:“为什么今天邀我在这儿发言?我和我所代表的奴隶们,同你们的国庆节有什么相干?”就是运用了这一方法破题。

再次,使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来破题,以期给听众以随和而亲切、警醒又奇特的感觉。

丘吉尔在担任首相时发表的就职演说就用了两处设问来加以论述,当然也可以看做是为破题而设立的标志语了。他说:

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要说,我们的政策……这就是我们的政策。你们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胜利——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赢得胜利。

当然,破题的方式还有不少,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用尽量简约、明确的言语标志符号去吸引听众,以便他们朝自己拟订的方向去理解、接受自己阐述的内容。

◎ 点题要深

点题要新而深。所谓点题,即点明主旨。跟入题和破题不同的是,这里所谓的点题,主要指的是最能点明演说目的、主旨的那些话,即通常所说的“警句”、“文眼”之类,而且,这种点题的句子,其位置也可不拘一格,可前可后,也可在中间,关键是要有新意,要有底蕴,尽可能做到理性与情趣的融会贯通,给人以隽永、深刻且耐人寻味的印象。这里,提供几种点题的形式,从中我们不难得到某些有益的启迪。

1. 用感情色彩浓烈的词语来点题,以期引起听众内心的共鸣

这种共鸣的实现,也是符合演讲的第一人称语言角度的特性的。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的演说,为了点明题旨以增强感染力,就反复描述了“我梦想有一天”的情景,每个情景就是一个镜头,连续组成主观与客观融为一体的连续不断的“画面群”,不仅强烈地渲染了主题,而且也是一种颇为艺术的点题方法。

2. 使用点出主旨的警句,以期留下难以磨灭的余响和值得咀嚼的东西

警句得来并不容易,但是,如果我们注意将情感和理智融为一体,并辅以反复、倒序、排比等多种加强论证的言语力度和感染力的手段与方法,也是有可能留下警句名言的。肯尼迪总统的就职演说,开头并没多少新意,更不用说警句了。但快结束时,他连续使用了两个重复的呼告语,使那警句立即凸现了出来,不仅新意盎然,而且颇有深刻寓意,仿佛钟鼓轰鸣,余音不绝于耳——不要问你们的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不要问美国将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共同能为人类的自由做些什么。

3. 艺术地运用熟语,以期听众受到感染并乐于接受自己的观点

熟语,包括成语、民谣之类,通俗易懂,人们耳熟能详。对此,切不可视之为下里巴人而妄加轻视与贬低。如果演说时,我们对此能艺术地加以改造和利用并糅进其他修辞手段加以强化,也有可能赋予新意并铸成警句,从而给人以艺术享受与心灵震撼。

同类推荐
  • 商用诸葛亮智慧

    商用诸葛亮智慧

    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咨询天下大事,诸葛亮以《隆中对》折服刘备,从此,二十七岁的诸葛亮开始出山辅佐刘备。诸葛亮的辅佐,使刘备的境况大为改观。刘备从最初的兵不过千,将只有关张到后来创建蜀国,与孙权、曹操共成鼎足之势,这一切诸葛亮功不可没。诸葛亮之所以能神机妙算,根本原因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知识储藏相当丰富。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竞争最主要的是知识的竞争。知识丰富的人可以获得成功,知识贫乏的人必然会一败涂地。博览群书对于经商也是必要的。
  • 学会向生活妥协

    学会向生活妥协

    人生路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有时候,我们需要适当地妥协一下,向生活弯一下腰。也许有人会说:“妥协还不简单,遇事让一下不就得了?”其实不然,妥协并不是简单地向别人低头、单纯地让步或轻意地放弃,它是一种有分寸的后退,一种适度的弯曲。妥协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一味地让步。明智的妥协是一种适当的退让,愚蠢的妥协,则会因为付出的代价过高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所以说,妥协是一种让的艺术,而掌握这种高超的艺术正是现代人成功必备素质。
  • 这样做事最得体

    这样做事最得体

    本书以生动真实的事例和形形色色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向展示了社会生活中最直接、最便利、最有效的做事技巧,带给你一个全新的做事理念,帮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好做事的分寸与尺度。
  • 决不找借口

    决不找借口

    也许面对工作一些人会有一种莫名的烦躁,他们在工作中找不到丝毫的乐趣,也毫无创造性可言,甚至有种百无聊赖“简直烦透了!”的感觉,这类人一般都是在应付工作,为了工作而工作;还有一类人是为了生活而工作,一天到晚就是为手中的那几个钱而工作,甚至有一种“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感觉,毫无工作热情可言。其实,工作就是一种使命,工作就是一种责任,我们只要怀抱热情,脚塌实地而科学有效的去工作,才能脱颖而出,才能从平凡走向伟大。
  • 见利思义(中华美德)

    见利思义(中华美德)

    《论语·宪问》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见利思义是中国传统道德处理群己关系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义和利问题,讲的是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义,一般地是指合乎正义和公益的或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利,就是指物质利益。见利思义,不是一般地反对“利”,而是指见到利益,应首先想一想符不符合道义,该取的可以取,不该取的不应据为己有,即义然后利,亦即孔子说的“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热门推荐
  • 我们总是忘了,放弃才会获得

    我们总是忘了,放弃才会获得

    人世间,勇于放弃是大智者所为,是大智若愚的一种生存智慧。古今中外,凡是成就伟业之人都深谙放弃的重要性。放弃不是软弱无能的表现,而是养精蓄锐等待时机成熟,一时的忍气吞声是为了以后的锦绣前程。人的一生都是在不经意间进行选择与放弃。面对选择,我们难免举棋不定,踌躇万分。此时不妨学学放弃的策略:以退为进,进退自如,以守为攻,攻守结合,如此这般我们方能在沧海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
  • 暖暖靠近你

    暖暖靠近你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暗恋一个人,得不到却也骚动不起来。大学最后一年,林暖鼓起勇气接近暗恋的男生,闹出一连串校花,直到毕业就在眼前,她错过他,遇到了理想,守候,等待,岁月会给她怎样的安排?
  • 青妖棺

    青妖棺

    随着太爷爷的去世,给我们带来灾难的妖棺也随他而去。我本以为一切就这样结束了,直到那天,另一只妖棺出现在我面前,我才发现,其实一切才刚刚开始……带着妖棺,走进孤山遗冢,青河古道,蒙山天梯……慢慢解开尘封在历史长河中的段段往事……
  • 辉魔仙路

    辉魔仙路

    魔界五将领之一的乌家少主,不幸陨落,竟在元武界重生成凡人,开始了修炼之路。冥冥之中,似有推力。本乃魔魂,且看如何步步成仙!
  • 抗日之特种狼牙

    抗日之特种狼牙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瞳话世界

    瞳话世界

    喧哗的都市,燥热的太阳光让每个人昏昏欲睡。除了那些每天忙忙碌碌的上班族,背着沉重书包的学生,之类的种种。还有一类特殊的群体,即使再热的天气,他们还是会怕冷,瞳语者!完全与人类不同的群体。紫色的眼眸却不妖艳,宁静的眸子深处有着人们永远看不透的东西……
  • 贵族:帅气校草爱上我

    贵族:帅气校草爱上我

    刚从韩国偷偷溜到到中国,父母和哥哥都不知道。我们美女帮到了A市最好的学校,但是遇到啦3个白痴校草。唉。。好惨啊校草居然强吻我,我不活啦。
  • 穿越之清冷公子

    穿越之清冷公子

    前世孤儿,今生弃儿,这样的他会有什么样的性格,又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清淡冷漠如他,又有谁能得到他的心呢?是深沉睿智的他?是温柔细致的他?是魅惑邪气的他?还是那个神秘人……
  • 默殇

    默殇

    情到浓时枫转红,爱到深处随风飞,梦到尽头星坠落,恋到痴狂唯君知。
  • 佛说新岁经

    佛说新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