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我最懂它的心
库房大门上有一副坚固的门锁,粗大的铁棒自以为很有办法,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打开这把锁。但是不管它用多大的劲去撬、捶,都无法打开门锁。
钢锯看不过去,接着上场,但是任凭它左锯右拉,门锁还是纹丝不动。
这时,一把毫不起眼的钥匙悄悄出现了,扁平弯曲的身子,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它钻进锁孔后,一下子就把那副坚固的门锁打开了。
“你是怎么做到的?”铁棒和钢锯:不解地问道。
“凶为我最懂它的心。”钥匙轻柔地回答。
教子智慧
每个人的心门上都有一把大锁,惟有最懂它的心的人才能够打得开。
打开心锁需要心的钥匙,使用蛮力是无济于事的。教育孩子一样需要用适合孩子内心、懂得孩子内心的方式。不懂得这一点的父母惯用棍棒、责骂等蛮力教育孩子,结果孩子不仅不接受教育,反而越来越顽劣,父母教育起来也越来越费力。
人与人之间的一切误会、猜疑和隔阂,都出于“不了解”。面对你的孩子,你是不是真正了解他内心的需要?你能不能给予他最贴心适当的帮助和教育?
31.把它放回去
34年前的他,是个11岁的钓鱼高手。
在鲈鱼钓猎开禁前的一天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地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一次次甩向湖心,在落日余晖下泛起一圈圈色彩斑斓的涟漪。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景象十分美丽动人。
忽然,钓竿的另一头倍感沉重起来。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急忙收起鱼线。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儿子熟练麻利的操作,十分惬意欣慰。
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在此之前他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呢!它是一条鲈鱼。
母亲和儿子紧盯着这条漂亮的大鱼,都呆住了。月光下,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地鼓动着。妈妈捻亮小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lO点,但距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你得把它放回去,儿子。”母亲说。“妈妈!”孩子哭了。“还会有别的鱼的。”母亲安慰他。
“再没有这样大的鱼了。’’孩子仍然伤感不已。
他环视了湖的四周,月光下,看不到一个鱼艇或钓鱼人。他又看看母亲,虽然没人看见他们,也没人知道这事,但他从母亲那平时温和慈祥而现在却十分坚决的脸色中知道,母亲的决定是无可更改的。孩子只好慢慢解开大鱼嘴上的鱼钩,把它放生了。
暗夜中,那鲈鱼抖动笨大的身躯慢慢扎向黑色的湖水深处,渐渐消失。孩子回想刚才钓上大鱼时兴高采烈的情景,就像做了一场梦。
这是34年前的事了。今天那孩子已经是纽约市一个很有成就的建筑师了。母亲的小房子还在那个湖心小岛上,他还是常到那里钓鱼。
他说得对,他再也没能钓到很久前那个夜晚钓上的那样漂亮的大鱼,但他却为此终身感谢母亲。以后的生活中他碰到过许多类似于那一夜晚的问题,但他从未因无人知道而放松自律,有损公德。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仍能获取到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
教子智慧
母亲以身作则,教会儿子一生都用得着的准则。
父母的品质、人格对孩子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会影响孩子今后的成长。如果作为榜样的父母出现了偏差。孩子的思想行为就会出现偏差。在今后的生活中他就会放松自律,做出有损社会公德的事情,从而也使他失去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机会。
家长在对孩子的诚信教育中,在深化孩子道德行为的同时,既要关注行为结果,又要关注行为过程的合理性和适当性,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诚信、激励、乐观向上的好环境,以确保孩子在生活中不会偏离社会轨道。
32.就这么说定
朱迪的女儿玛瑞塔13岁时,那时的年轻人正流行穿着染得花花绿绿的T恤和磨得破破烂烂的牛仔裤。虽然朱迪小时候曾经历过经济大萧条,穷得没钱买衣服,但她也没穿得这么邋遢过。
有一天,朱迪见到女儿站在门外,用泥土和石头猛擦新牛仔裤的裤脚。朱迪心想:“天呀!这可是我花钱买来的新裤子,她居然这样糟蹋!”朱迪立刻飞奔出去阳。止她,然后又搬出“我幼年如何清苦过日,你现在却如此不爱惜物资”的老调,跟她说教了一番。没想到这孩子仍是不为所动,继续低着头使劲地擦着。朱迪问她为何要把新牛仔裤弄成这样,女儿一副理所当然的语气回答:“我就是不能穿新的嘛!”
“为什么不能?”朱迪不解地问。
“现在不时兴穿新牛仔裤,一定要弄旧才能穿出门。”
这是哪一国的逻辑呀?新的裤子不能穿,非要搞得像块烂布才行。
每天早上,在女儿上学前,朱迪总会盯着她一身打扮,然后叹口气说:“我的女儿居然穿成这副德性。”她身上挂着她爸那件旧T恤,上面还染满了蓝色的圆点和条纹。而那条牛仔裤更是令人惨不忍睹,低腰,裤身紧得像包粽子;裤管经过她的“加工”,多了一把须须。她走路时,须须便在后面拖呀拖的。
然而,有天女儿上学后,朱迪突然像是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你记得每早女儿出门时,你都对她说什么?‘我女儿居然穿成这副德性。’当她到学校和朋友们谈起整日唠叨的古板老妈时,她可有的讲了。你看过其他的初中女孩穿成什么样子吗?何不亲自去瞧瞧呢。”
那天朱迪果真开车去接她回来,以便观察其他女孩的穿着,结果发现穿得比她更“惊世骇俗”的大有人在。回家的路上,朱迪向玛瑞塔表示,也许她对“牛仔裤事件”反应过度了些。朱迪趁机跟女儿提出条件:“从现在起,你去上!学或和朋友出去玩,爱穿什么随你的意,我不过问。”
“太好了!”
“不过你跟我一起上教堂,逛街,或拜访长辈时,你得要乖乖地穿些像样点的衣服。”女儿没搭腔,显然是有些考虑。
朱迪继续说:“这样做你只需让步百分之一,我却得退百分之九十九,你说谁比较划算?”
女儿听了之后,眼睛一亮,然后伸出手来跟朱迪握了握:“妈,就这么说定了。”
从此之后,朱迪每早快快乐乐送女儿出门,对她的衣服不再哕嗦半句,而女儿和朱迪一起出门时,也会自动装扮得很得体。这个协定让他们母女皆大欢喜。
教子智慧
苦似良药的严格和无限宽宏的理解都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也适合父母与孩子间的争执。两代人之间有太多的不同看法,如果双方都坚持己见,就无法达成一致。不妨理解一下对方,互相做一些让步,事情就可得到圆满解决。
33.约瑟夫的怪异发型
有一天,11岁的儿子约瑟夫对美国著名教育家芭芭拉说:“我想把头发一侧留成双条式的发型。”
作为一位比较传统的母亲,芭芭拉很不喜欢儿子留这样的发型。但她知道,一个发型并不会危及儿子的生命、道德以及健康,而且头发会重新生长出来。
于是,她平静地对儿子说:“我不喜欢这种发型,而且凭我的经验,我知道周围大多数人也不喜欢这种发型。不过,如果这是你的决定,我可以忍耐。同时,我也希望你知道,你可能需要忍受其他人对你发型的非议。”
芭芭拉带着儿子去了发廊,美发师在给约瑟夫洗头时还夸赞他的满头金发非常漂亮。当约瑟夫描述了他想要的发型后,美发师很惊奇地问芭芭拉:“把你儿子头发的一侧剃成双条式能行吗?”芭芭拉回答,她并不喜欢这种发型,但那是她儿子的决定。就这样,美发师剃去了约瑟夫~侧的头发,其中保留了两条,并尽量使这种发型在第一天显得好看一些。
但是,第二天早晨,约瑟夫就试图恢复原来的正常发型。可想而知,他在第一天中的遭遇肯定并不愉快。可是,约瑟夫再怎么努力,也已经对那种怪异的头发无能为力了。后来,他的姐姐只好费力地给他喷上发胶和摩丝,尽力帮他能够出发见人。
在那一年中,约瑟夫又换了七、八种奇特的发型,不过等到第二年,他就开始留传统的发型了,并且再也没有改变过。
教子智慧
孩子必须学会自立。成年人是独立的个体,孩子也是。学习“自食其果”,是孩子学习自立的重要一课。
对父母而言,眼看着孩子犯错,造成尴尬或不快,让他“自食其果”,实在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因为没有哪个父母会不爱孩子;而且父母有着人生经历,他们对于事情的前因后果一目了然。要让他们在明明知道后果的情况下,撒手不管,任由孩子去承担不好的后果,对父母是个考验。
如果孩子不理会你的提醒。那么5己母“合理的后退”是相当可取的做法。你必须说服自己,让孩子“自食其果”是教育子女过程中必要的一环。
与你争辩之后,他需要承受自己所作所为带来的后果,你越早让他自己承担责任,他就越快学会自己帮助自己。
然而,需要记住,当“后果”终于到来时,你要谨守一条重要的原则:切莫直接对他说“我早就警告过你”这样的话。而要温和地重复提醒他未来可以做的事情。比如说:“你的自然课实验还有两个星期就要到期了,等你把这份作业完成,我来帮你计划一下如何按时完成作业。”
相反,如果你不断与孩子争执,竭尽全力想让他认识到,他的一意孤行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后果,这只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他更想在辩论中战胜你。却忽略了对行为本身的思考。只有让孩子亲身经历自己惹来的麻烦,他才会被迫认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如果你习惯于事事不断地介入,想要充分地保护他,他就永远无法真正看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常常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成人后,喜欢处处与人争辩,不会客观地、就事论事地与他人坦诚协商,成为令人厌烦的“杠头”;另一种孩子长大后,则仍然处处依赖权威,既不在乎个人的成就感,也没有胆量承担责任,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懦弱者。
34.幽默的力量
前苏联著名诗人米哈依尔·斯维特洛夫是一位善以幽默方法教育孩子的高手。
有一天,诗人刚回家,就见一家人慌作一团。诗人的母亲正在打电话给医院请求急救!原来诗人的小儿子舒拉别出心裁地喝了半瓶墨水!诗人明白孩子喝下的那种墨水不至于中毒,所以用不着惊慌,而这正是教育舒拉的好时机!
于是,他轻松地问舒拉:“你真的喝了墨水?”
舒拉得意地坐在那里伸出黑黑的舌头做了个怪相。
诗人一点也不恼火,他从屋里拿出一叠吸墨水的纸来,对小儿子说:“现在没有办法,只有请你把这些纸使劲嚼碎吞下去了。”
一场虚惊就这样被诗人一句幽默的话冲淡了,“危机”在家人的嬉笑声中结束。舒拉原想以此成为全家关注的中心,但未能如愿。
此后,舒拉再没犯过类似出风头的错误。
教子智慧
孩子,特别是男孩子,有时会故意打破常规做出异常的举动。通常,他们是想证明自己的勇敢,这样可以引起别人的注意。此时,如果我们采用“硬碰硬”的简单方式,孩子很可能会变得更加蛮不讲理。遇到这种情况,做父母的最好借助幽默,用讽喻轻松的口吻指出他不通情理之处,使他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从而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适当运用幽默感,不仅可以缓解父母和子女之间发生冲突时的紧张气氛,更可将幽默感渐渐传给孩子,让孩子学会幽默轻松地面对人生。
很多时候孩子在学校或伙伴那儿出了洋相,对成年人来说,可能一笑置之。可对孩子来说,那是世界末日:他脸丢大了,也许他都在考虑该转学了。这时候,父母的安慰不如父母的自嘲或幽默起的作用大。父母可以跟孩子回忆他们童年时代的出丑的事,告诉他们当时自己的心情和别人的评论,让孩子意识到:当时看起来这件事让我痛不欲生。可是,瞧,这并不是世界末日,我们现在不是过得好好的?父母的自嘲和幽默既让孩子放松了心情,也让孩子对未来抱有信心。
35.搬书的小男孩
小男孩正帮父亲把一些藏书从阁楼搬到楼下较宽敞的地方。小男孩觉得能助父亲一臂之力是很了:不得的事,虽然事实上他非但没帮上什么忙,反而还碍手碍脚,使工作进行得更缓慢。
但这男孩的父亲不仅有耐心,而且有智慧。他知道让儿子参与工作的意义,远比搬一大叠书的效率重要得多。
不过,在这位父亲的藏书之中,有几本是又厚又重的教科书。对小男孩而言,要把这些书搬下楼,是相当吃力的事。有一回,他所抱的那叠书一连掉落好几次。最后他气急败坏地跌坐在阶梯上,难过得哭了起来。他觉得自己笨手笨脚,不能把事情做好,而且不够强壮,无法捧着厚重的书走下狭窄的楼梯。想到自己不能为父亲效劳,他简直伤心极了。
父亲看在眼里,一言不发,拾起散落在地上的书本,将它们放回小男孩的怀中,然后以强有力的手臂一把抱起捧着书的儿子,将书和儿子一并抱下楼来。就这样来来回回,一趟又一趟,父子俩有说有笑地完成了任务:小男孩负责搬书,父亲负责搬小孩。
教子智慧
孩子的每一个好的行动都应受到鼓励,哪怕他做得不到位。
让孩子帮着一起做事,不仅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而且,孩子也会因为帮了父母的忙而觉得自己是很有价值的人。
父母常常抱怨孩子在家里缺少责任感,不考虑父母的需求。其实,责任感和价值感是紧密相连的。一个人,只有看到自己的行为能对他人产生影响,能够得到别人的喜爱和尊重,他才能油然而生自豪的感受,并从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
36.左手与右手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学学校里,课堂上老师提问的时候,一个同学总是举手,可老师叫他站起来回答的时候他却答不上来,引得下面的同学窃笑不已。
课后,老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说如果老师提问时他不举手,同学会在课下叫他傻瓜。于是,老师就和他约定,当他真会的时候就高高地举起左手,不会的时候就举起右手。
渐渐地,这名同学越来越多地举起他骄傲的左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地回答出老师的课堂问题,这个原本极有可能在太多的嘲笑中沉沦的孩子也由一个差生转变成了一个好学生。
教子智慧
孩子最在意不被别人重视,重视可以对孩子起到很大的效用。
如果不被人重视,一个人慢慢就会自暴自弃,感觉自己是一个没有用的人;一旦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或者让别人认识到他的价值,他的世界就会截然不同。所以,不要忘记给孩子一些赏识和几分重视。
孩子最不值得你爱的时候,也是孩子最需要你的爱的时候。伸出父母的关爱之手,在孩子最需要关爱的时候,而不是在孩子最得意的时候。
37.教育与牵牛
美国数学家哈里·科勒,少年时候住在佐治亚州美肯市。他的老师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他精通数学,通晓物理、天文,还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
这位教育家教育哈里·科勒很讲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