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紫禁城。白天。
皇帝在看从朝鲜呈上来的李如松奏折:
臣提督李如松在朝鲜前线奏报皇上,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自万历二十年底进入朝鲜以来,三军用命,已克平壤,开城。前日复与倭寇决战于碧蹄馆。此次会战,我军阵亡将士逾六千矣。然倭贼死伤更甚,逾二万余人。斩杀倭贼大将超十人。是役,打击了倭寇的信心,打破了他们自诩不可战胜的神话,打下了倭寇的嚣张气焰。然而,臣更加清醒地看到,援朝战争,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可能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盖因倭贼入朝之兵多达数十万人。
臣再次跪拜皇帝陛下。北兵英勇,屡屡斩杀倭贼首级。望皇帝陛下多加赏赐。
臣李如松敬呈。
郑贵妃走过来:怎么了?是李如松呈上来的吗?
皇帝:碧蹄馆会战,我军将士死亡六千余人。
郑贵妃端着的茶杯掉落地上,摔得粉碎。
郑贵妃:死亡这么大?
皇帝:倭寇死伤更甚。光战死的就超越二万人。
郑贵妃又高兴了:那是胜利了呀!皇帝。
皇帝:也不能说是胜利。王京以南的大片土地还在倭寇手里。要想立即把倭寇驱除出朝鲜,还是任重道远。
郑贵妃:听说倭贼国家不过是茫茫大海中的几个岛屿。土地贫瘠。如何养活这样多的倭寇部队?依臣妾看来,倭贼国家是不会让战事拖的很久的。
皇帝:为何如此说?
郑贵妃:看我大明,土地何止千千万万。我大明子民,更是有亿兆之多。我们现在派到朝鲜作战的,也不过四万余人。这两下一对比,就看出来了!不论是比国力,还是比兵士,粮草,倭国都是比不过的呀!再说,我们的提督大人,李如松,更是三军敬仰,运筹帷幄的大将军。皇上,您就尽等着好吧!
皇帝:嗯。爱妃的话,让朕吃了一颗定心丸。对朝鲜战事,也更有信心了。
郑贵妃:是的呀。叫李如松把阵亡士兵的名字呈报上来,多加抚恤。对于有功的将士,不分南兵,还是北卒,一律论功打赏。只有上下同心,才能其利断金。
皇帝:爱妃说得是。
郑贵妃: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皇帝体恤士兵们的辛苦,才能激发他们斗志的昂扬。
皇帝:是是。还有下一句,女为悦己者容。朕欣赏你的容貌,更欣赏你的聪明才华,和温柔体贴。
郑贵妃:皇上过誉了。臣妾受之有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