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尘开始规划桃花村的未来。从桃花村到桃花镇有五里小路,只能步行或者骑马,若尘于是决定将这五里的路面拓宽,改成马车道,这样才能保证以后的货物运输出村。然后她决定办个义学,将村中的适龄儿童弄去识字读书,这才是真正改变他们未来的通路。当然,这些都需要一步一步地来。说到修路的计划,管家有点为难,“王妃,王爷那里不知会不会同意?”“王爷问起,有我呢,你只管召集庄上的人照做就行了,记住,来的人都有工钱,就从庄子的账上开支。”村子里的人听说要修路,又有工钱,却很踊跃,一下来就募来了四十余丁壮,按照若尘给的计划图,他们开始拓宽路面,筑牢路基,最后铺上砂石,李青云和张四开始做的监工,架不住那热闹的场面,自动加进了劳作的人群。这条路修了近两个月,终于接通了桃花镇,此后就是通京城的官道了。若尘做了一件善事,村子里的人都感恩戴德。
在做这些的同时,若尘办了一个私塾,她提供学习用具、课本,请了一个邻村的老秀才朱仲举来做夫子,让桃花村的适龄小孩都来上学,有不愿意来的,她亲自上门劝说,全村百来户人家,最后收了二十余名学生。私塾也不是日日授课,而是上五天休息两天,朱夫子休息日可以回家休息、换洗衣服,学生们也可借此休息,或帮家里做些家务,如此安排十分合理,朱夫子表示很愉快。李青云、李大富等人十分不解,若尘为他们解释,“路不好,村民们出行困难,村里的出产运不出去,吃不了、用不了的,不能换成钱,只能烂了坏了,要想富,则先修路,路好了,就有希望了。那些瓜果、蔬菜可以用车推出去,而不是挑出去,岂不是省力多了?至于办学,我早就想办了,整个桃花村没有几个人识字,不读圣人书,就不会明道理,识文断字,学点东西总是好的,对这些小孩子以后的生活有好处,说不定他们中间还会出几个举子进士,为国分忧呢,如果一点都不学,就一点机会都没有。我不过是为他们提供一个改变生活的机会罢了,力所能及,所费不多,实有大益,有何不好?”一席话让李青云等人十分佩服,“王妃胸襟,实非常人所及。”
从此桃花村有了新景象,村子的社屋辟为教室,每天都会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十分悦耳。其实桃源居里也有多的房间,但若尘不想把自己私密的空间让出来,再说,在社屋里做这个事,也让村民们觉得自在一点。路面修好了,出行也方便起来,若尘便让那个金顺去上学了,他爷爷李大忠则经常上山去采点稀有的草药,卖给若尘,若尘转而卖给济世堂,如此,他们的生活来源大体也有保障了。如此,若尘在桃花村算是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了,她有些自嘲地想,虽然不见效益,但至少对人有用。修路、办学的效果都是短期内看不到的,若尘也无所谓,只要生活不无聊,若尘也认了。
其时已近年底,若尘已经开始为济世堂供货,虽然量不大,但终究是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白世玉带着夫人何惠来访,发现路面已经全部变样,一问,才知是若尘的手笔,遂对着夫人笑,“这个江若尘是个有意思的人,尽做大事,你们可以做个朋友。也可以看看她与你的闺友有何不同。”何惠也很好奇,她是个贤妻,凡事都是以丈夫的眼光来看的。若尘却懂大公子携妻来访的原因,于是她对他们摆出了最真诚的欢迎架势,何惠仅有的顾虑也打消了。若尘留他们在庄上吃饭,在饭桌上,白世玉忽然想起一事,便对若尘说,“三年前药堂里来了一个人为他的女人求医,酬金多少不论,只求能医好夫人的病。可惜那夫人的病是花柳病,很严重,济世堂的医生都看了,除了开点药,别无良策。后来他们走了,现在又来了。”
若尘看了他一眼,等他的下文。“那人直接来求我,开始我没见他。后来他留书一封,说明他夫人出身欢场,身世坎坷,身患重病被弃,他为她赎身、治病,已带着她走了不少地方,见了不少的郎中,可惜没人能治,现下重来京城碰碰运气。慕我之名,求我为他想想办法。”
若尘笑道,“白大哥跟我说起这个是何用意?”
“我也没有法子,只是看着有情人难以长久,有点同情罢了。这种病,确实没有根治的方法。世间难寻有情人,这样不计较那女子出身的人还真难得。可惜了。”白世玉叹息着说,看向自己的夫人何惠,虽然见惯了生死,但见了这样的一对人,却也忍不住生出点同情之心。
若尘也跟着叹息,“是呀,能够这样不计较女人过去的人,那胸怀不是一般的宽广。不过,这病的药,要制起来实在太难。”她欲言又止,最后摇了摇头。白世玉等她说出下文,见她摇头,便付之一笑。因着这个事,若尘想起自己那个表哥,自纳了花月容之后,就无再娶之心,也是个情种。但花月容总比这楼月好一些,她是卖艺不卖身,虽在欢场,至少保住了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