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0100000019

第19章 一语定乾坤(7)

当时,苏中的兵力十分孤单和薄弱。新四军3师远赴东北,2师、4师、7师等主力开赴山东,留在苏中的部队只有1师、6师和几支地方部队共3万多人。这其中还有很多是刚刚从地方升级为主力的,战斗经验和武器装备都不如原主力部队。

领导力量也嫌不足。陈毅去山东组织华东局,留在苏中、苏北的是华中分局,驻在淮安、淮阴。华中野战军司令员是张鼎丞,副司令员是粟裕。战场指挥重担压到粟裕身上。

当时,中央军委要求各野战军跳出根据地的小圈子,到国统区进行外线作战。粟裕从苏中实际出发,认为应该利用内线根据地的优势,多打几个胜仗,消灭一部分敌人的有生力量后,再进行外线作战较有利。他给中央军委和陈毅分别拍了电报,阐述了自己的意见。

中央军委十分重视粟裕的建议,经过慎重研究,同意了他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的要求。

在选择战役实施地点时,粟裕别具一格地提出在苏中根据地南部前沿——江都、如皋一线与敌作战。这是对我军一贯作战原则的大胆创造和合理运用。过去我军的内线作战总是采取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这一次,粟裕却选择在根据地前沿作战,他的理由是:苏中解放区是全体军民浴血苦战创立的,不战而放敌人进来,对民心士气都极为不利,若能打几个胜仗,则可以极大地鼓舞民心士气,为长期作战提供保障。再者,解放区内部的准备工作尚未完全就绪,贸然放敌深入,会使军民措手不及,遭受不应有的损失。另外,敌人气焰嚣张,狂妄至极,我军对他们的战略意图、战斗力都需要进行必要的战略侦察,为长期的战斗、为其他解放区的战斗积累经验。

作战地区确定之后,就是选择打击目标和确定反击时机了。

7月10日,粟裕确悉蒋军将在三四天内分四路向如皋、海安大举进攻。我军究竟是等待当面的敌人向我发起进攻后再打,还是先机制敌,进攻敌人的出发地更为有利?粟裕考虑:敌军四路人马向我分进合击,他们在各个进攻出发地的时候,彼此间隔还比较大,越接近如皋和海安就越靠拢,相互策应越便捷。在敌我兵力悬殊的情况下,我军就很难将他们分割、包围,歼灭其一路,就会在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临战,甚至陷入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我主动进攻敌人的出发地,可以打乱其部署,寻歼其一路,造成有利于我军机动的局面。

另外,在敌我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必须准备在短期内连续作战,第一次战斗要为后来的作战创造条件。这一地区在停战期间,不断遭到敌人的蚕食,战场已比较狭窄,先在适当地区打一仗,歼敌一部,可以为后来的作战开拓战场。

对于敌人的几个进攻出发地,粟裕作了分析和比较:

泰州之敌,离我海安较近,踞我侧背,对我威胁较大。但泰州是中等城市,难以迅速攻克。若围攻其前出据点,求歼援敌,这一带地形又不利。打这一路如不能速决,南通、靖江方向的敌人将乘虚而入,占我如皋、海安。

东南方向的南通、白蒲之敌,距离较远,如我远出寻歼该敌,泰州、泰兴、靖江的敌人必然会三路并进,可能很快突破我阻击阵地,威胁我海安、如皋。

只有打宣家堡、泰兴这一路最为有利。

打掉了这一路敌人,西北路泰州之敌和东南路南通之敌的间隔就扩大了,我军可以转用兵力,连续作战,打开局面。

这一路敌人是国民党军整编第83师的前出部队,只有两个团,比较孤立、分散,利于我军分别歼灭。

定下决心后,粟裕集中了第1师、第6师、第7纵队于宣、泰地区,只用第1军分区的部队监视和阻击可能由白蒲北犯之敌和由泰州东犯之敌。宣家堡、泰兴两地各驻敌军一个团,粟裕各用6个团的兵力去打,形成了六比一的优势。

战斗进程基本上和预期的一致,我军做到了出敌不意。蒋军事先毫无所知。战斗打响后,宣、泰之敌慌乱失措,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司令李默庵莫测我军虚实,急令已开抵白蒲准备北犯的第49师主力于14日缩回平潮,以保南通。至15日才判明我军主力在宣、泰,又急令第49师再次北进。这一缩一伸,白送给我军两天时间。而到15日晨,我军经一夜激战,已基本歼灭宣家堡之敌和泰兴之敌。这一仗,我攻城与打援部队消灭蒋军整编第83师第9旅的两个团和旅属山炮营及第63旅1个营,共3000余人。

这是苏中战役的首战,也是华中我军在解放战争迎击蒋军大举进攻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我军的作战对象是由美国教官训练的、经过整编的美械化蒋军。对于这样的敌人能否战而胜之、攻而歼之,这在当时还是一个未经实践证明的问题,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对此极为关注。战斗刚结束,毛泽东便亲拟电文询问:

“打的是否即整编第83师?该师被消灭了多少?”粟裕回答:消灭三千。

在宣泰战斗的进程中,粟裕就开始筹划下一步转用兵力的方向。

宣泰之战,蒋军虽遭到我军打击,但自恃其兵力雄厚,又估计我军经宣泰一仗伤亡必大,便急调江南沿岸的整编第65师火速北渡长江,会同靖江的第99旅增援泰兴,并进犯黄桥,以拖住我军的主力;其第49师星夜疾进,企图乘虚夺取如皋城。

这时候,我军有两个作战方向可供选择:

一个是打前来增援宣泰的第65师和第99旅。这个方案的优点是:就近转用兵力,部队不会太疲劳,时间也比较充裕。缺点是这批敌人是来增援的,警觉性必高,很可能一打就退,不易合围;或者打得相持不下,敌49师得以乘机攻占如皋,使我军的侧后和后方受到很大的威胁。

第二个方案是迅速转移兵力,以主力作远距离机动,直插进犯如皋的第49师侧后攻击之。此案的缺点是要强行军100多里,但优点是明显的,主要是这一行动必然大出敌人的意料。此时,敌人以为我主力在西边,第49师将放心大胆地向我如皋挺进,我军来一个长途奔袭,歼敌于运动之中。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我军必须打得、饿得、跑得,能够连续地打仗、行军、打仗,而这正是我军的特长。

粟裕决心采取第二方案,选敌第49师为歼击目标。

7月15日晚,粟裕命令第1师全部和第6师大部转兵东指,并用汽艇急运第7纵队一个团先期赶回如皋,协同第1军分区部队扼守该城。给敌人以我主力确实还在西边的错觉,引诱敌人放胆向如皋进犯。

16日上午,敌第49师分左右两路北犯。17日,其右路到达如皋以东的鬼头街、田肚里;左路到达如皋以南的宋家桥、杨花桥,准备次日会攻如皋。蒋军万万没料到,我东移之主力已抵达黄桥、如皋之间的分界、加力地区,准备在其侧背猛插一刀,阻击向黄桥进犯之敌。

18日晚,蒋军还没来得及动手,我军先在其背后发起攻击。

突然猛烈的打击使蒋军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乱作一团。到19日,49师大部被歼。如南战斗连同在阻击战中消灭的敌人,达1万余人。达到了预期的歼敌目的。

如南战斗胜利结束后,毛泽东又拍来电报:

“庆祝你们打了大胜仗。”

经过宣泰、如南两仗,进攻苏中解放区的蒋军被歼两个半旅,这使得蒋军十分恼火,又集中6个旅的兵力,分路由如皋、姜埝合击我苏中重镇海安。

海安是苏中的战略要点和交通枢纽,是我军长期经营的战略后方。守还是不守,粟裕陷入思考。

固守海安,在海安与敌人决战,正中敌人的毒计。因为敌人有强大的第二梯队,我军与之决战,势必付出很大的代价。胜了,敌人仍可继续调集兵力,保持其进攻的态势;败了,我军主力将会溃散。

若是不守呢?蒋军就可以完成泰州至海安的封锁线,使我军的行动大受束缚。我军由于连打了两个胜仗,部队求战情绪高昂,一些官兵认为敌人没什么可怕的,不打它一顿就走,对不起群众,前面的胜仗也白打了。

怎么办?粟裕想来想去,决定先以小部队实施运动防御,杀伤和消耗敌人,赢得时间保证主力部队休整,然后撤出海安,给敌人以我军被迫放弃战略要地的错觉,使敌人重新骄傲起来,然后寻找战机歼灭敌人。

拿定主意后,粟裕立即赶赴淮安,向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请示。从海安到淮安约300里路程,须经东台穿过水网地区,粟裕开始骑摩托车,以后乘了一段黄包车(人力车),接着又骑自行车、乘船,当时能够搞到的交通工具全部用上了,一天一夜赶到了淮安。

华中分局立即召开了常委会议,郑重地讨论粟裕的意见、问题,决定在海安实施运动防御,而后主动撤离,创造新的战机。对于同志们的疑虑,除进行必要的思想工作外,主要靠打胜仗的实践来解决。华中分局把这一决定上报中央、华东局、新四军军部,得到了同意。

粟裕吃了定心丸,星夜赶回海安,调整兵力部署,将主力第1师、第6师集中在海安东北地区休整,待机歼敌;第7纵队在海安外围打运动防御战。

海安运动防御战从7月30日打到8月3日。第7纵队在4天的战斗中,只用了3000多兵力,却英勇抗击了5万多敌人的轮番猛攻。杀伤敌军3000余人,自己伤亡仅200余人,创造了敌我伤亡15比1的纪录。

8月3日,海安运动防御战任务完成,第7纵队主动撤出海安。

我军撤出海安后,蒋军拥入海安,各部纷纷“报捷”,极度夸张吹嘘战果,最终统计竟消灭了“共军3万人”。因而宣告“苏北共军大势已去”。

而真正存在的“3万共军”此时就在海安东北10多里的农村里,随时准备给进攻之敌以突然的打击。

蒋军占领海安后,粟裕估计敌军必将分兵东进,完成其东西封锁线,然后再北攻东台。

果然,8月6日,蒋军第65师及第105旅由海安东进,连占西场、丁家所,准备继续东犯。粟裕立即电报华中分局和中央军委,说歼敌良机即将成熟。

次日即获中央军委的复电,要求集中最大兵力于主要方向。

华中军区根据这一指示,决定将淮南第5旅和华中军区特务团调给粟裕使用。

8月7日,国民党军进占李堡,8日进占角斜。9日,其整编第65师经海安去泰州、黄桥接替第25师和99旅的防务,10日新7旅又去接替第105旅在李堡一线的防务。蒋军频繁的调动,给了我零以趁其运动或立足未稳加以歼灭的大好时机。

粟裕当机立断,决心集中兵力,首先寻歼李堡之敌于运动中。

他作了如下的部署:以第1师攻歼李堡、角斜的第105旅主力;以第6师攻歼丁家所守敌第105旅一部;以第7纵队及第18旅分别位于贲家巷东南和西场南北地区,合力求歼可能由海安东援之敌新7旅,并阻击可能由如皋东援之故。

战斗于8月10日20时发起。我第1师乘敌人混乱之际猛扑李堡。此时的李堡,正有敌人的两个旅部各率一个团在交接防务,兵力虽多,但队伍混杂,工事也未筑好。我军突然发起攻击,蒋军顿时陷入混乱之中,当时的蒋军105旅电话电台均已拆除,而新7旅的电话电台尚未安装,双方都无法向海安告急,像无头苍蝇乱跑乱撞,任由我军捕捉。

李堡之战,前后20个小时,歼敌一个半旅共9000余人,我军又赢得了一个重大胜利。至此,粟裕指挥苏中部队已取得四战四捷。

就在苏中战场打得难解难分之际,蒋军以重兵向淮南解放区大举进攻。淮南解放军独力难支,陈毅从保卫淮南解放区考虑,向中央建议:粟裕带领部队迅速西调,切断津浦、陇海线,并相机夺取徐州。中央军委随后给粟裕发来电文,说:“对苏中目前即取防御方针,由你率主力与陈军长会合,集中力量打开淮北局面;或出淮南,切断蚌浦线,直接配合陈宋、刘邓之作战,这是一个方案。……

8月内在苏中再打一仗,然后西移,这是又一方案。”

中央军委要粟裕就以上两个方案发表意见。

究竟是率部外线出击还是继续在内线歼敌?粟裕再度陷入思索之中。他认为,战争初期,各主要作战方向应充分利用内线歼敌的有利条件,哪里好消灭敌人就在哪里打仗。各战区之间要有战略性的配合,不宜过早作战役性的配合;如果急于作战役性的配合,我军兵力作更大的集中则敌人的兵力也将随之作更大的集中,对各个歼敌不利;在兵力对比敌优我劣的情况下,过早地进行大会战,我们是难以有胜利把握的。在战争初期,我军兵力应该随着敌我力量的消长、我军指挥艺术的提高和战局向我解放区纵深发展而逐步集中,由一次歼敌2个旅,逐步集中兵力发展到一次歼敌几个旅,这样比较有利。

从实际情况看,在苏中打歼灭战的条件也比淮南更为有利,苏中敌军已遭我几次打击,与淮南之敌比较是弱军,有利于我继续歼击。而淮南解放区地狭人少,不利于大兵团作战。从苏中赴淮南,一路上要冲破敌人数道封锁线,势必损兵折将。蒋军已在淮南集结重兵,与其作战,一时难以取胜。而我军主力一旦被拖在淮南,则苏中解放区也将沦入敌手。

反复考虑过后,粟裕致电中央军委和陈毅,要求缓出淮南,继续在苏中地区消灭蒋军有生力量。

中央军委和陈毅同意了粟裕的意见。

8月13日,中央军委给粟裕发电指示:苏中分散之敌利于我各个击破,望再布置几次作战,即如交通总队凡能歼灭者一概歼灭之。你们能彻底粉碎苏中蒋军之进攻,对全局将有极大影响。

当时粟裕设想两个作战方案,一个方案是从正面进攻海安和如皋,另一方案是避开正面,攻其侧翼或后方,吸引敌人来援,寻歼敌人于运动中。

从当时敌人的部署来看,南通、如皋一线是其暴露的侧翼,兵力比较薄弱。驻守在这一带的蒋军除已受我严重打击的第26旅残剩的一个营外,还有新调来的整编第21师和交通警察总队。这两支部队战斗力不强,缺乏正规作战经验。如果从这里打开缺口钻到敌人肚子里去打,必将严重威胁敌人的后方基地,打乱敌人的部署,造成歼敌之良机。

此时蒋介石正筹备于8月25日在庐山开会,粟裕初拟进攻南通市,吸引如皋、海安之敌南下增援,歼灭其一两个旅,扩大我军影响。8月19日上报中央军委后,毛泽东亲拟电报指示:同意你们南下作战,但不必强攻城市。”

粟裕当即接受毛泽东的意见,改攻黄桥,从丁堰、林梓打开缺口,钻到敌人侧后。

这“敌后”实际上是我军的老根据地,老马熟路,军民都习以为常。我军16个团3万多人夜行军,连家犬惊吠之声也难听见,蒋军竟无从知晓。

8月21日深夜,丁堰、林梓战斗打响。这又是一次出敌不意的攻击,进展甚快。到22日上午,丁堰蒋军交警第11总队被我军围歼大部。林梓的守敌被全歼。东陈之敌在我军围攻下,大部逃入如皋,东陈亦被我攻占。

丁、林战斗,歼敌交通警察5个大队及第26旅一个营,共3000余人,缴获甚多。这是苏中战役的第五个胜仗了。

同类推荐
  • 直截了当的独白

    直截了当的独白

    大家都愿意侃历史,而且抡圆了侃,但真正乐意坐下来琢磨琢磨的却不多。历史看来真像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回头率很高!)是个人都想去打扮打扮她,不仅打扮,现在的架势几乎是要给她整容而且换心换肺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大家都来侃历史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了历史还是有市场的,因为有人乐意听才激发出一拨又一拨人的侃兴。可惜我们那些历史学家们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会坐在家里抱怨历史已经被“侃家”们糟蹋完了,却依然一门心思只顾写他们一本正经,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人才看得懂的学术论文。其实,学历史或者说研究历史的人也同样可以侃,只要能侃得深入浅出,侃出学问侃出思想,也许同样会有人特别是普通人乐意看的。
  • 清代嫁妆研究

    清代嫁妆研究

    中国传统社会,嫁妆于婚姻意义重大。首先,它在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无论家庭贫富,人们都会尽力为女儿筹办嫁妆;其次,嫁妆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婚姻的缔结,丰厚的嫁妆往往使女性在婚姻市场上得到更高身价;再次,嫁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如助长了整个社会的奢靡之风、导致婚后的奁产纠纷等。
  • 重生之明镇天下

    重生之明镇天下

    蒙古帝国,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大帝国,已经步入暮年。苛政、贪官、繁重的赋税已经使得这个帝国摇摇欲坠。。。。。被压迫的人纷纷揭竿而起,原本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他,来到了这个乱世。。。。。
  • 杨三针传奇

    杨三针传奇

    他活了一百岁,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他当了46年太医,治好病人无数,一本《针灸大成》把他推上了针灸的圣坛。他的身世曲折,爱情经历更是一波三折,从一个热血少年走上伴君四十六年的老到臣子。三针治病,被称为”杨三针“,杨继洲的太医宦海浮沉传奇。
  • 坠入凡间之爱会重来

    坠入凡间之爱会重来

    他们本该是一对神仙眷侣,却因为命运而被阻挠,看他们被打入凡间后如何收场!又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命运!一场美好的缘分开启,却又是一场孽缘!
热门推荐
  • 傲世嫡女之王妃逃哪去

    傲世嫡女之王妃逃哪去

    不知道是不是做了什么坏事,关个窗户也能被雷劈到,劈到就劈到吧,还给劈穿越了。来到异世的她沉浸在浓浓的亲情还未细细品味却遭人谋害,掉进了万丈深渊,大难不死运气好到爆棚的她幸得绝世高人相救,拜师学艺,半年后带着师父强势回归!哼,看她不把那些没长眼的杀个鸡飞狗跳。等等,这突然冒出来的妖孽是哪位?喂喂,我们貌似不熟阿,离我三米远。某妖孽:不熟?那就先让我们来熟一熟好了....
  • 神明之王

    神明之王

    通脉,锻体,炼魂,转涅槃,渡生死,夺造化,成就无上神明。一名采药小童自山中走出,闯入那缤纷世界。
  • 臣服吧,明星阁下

    臣服吧,明星阁下

    四年前,健宇与子潞是一对人人羡慕的学生情侣,但是,他们分手了——四年后,已是大明星的健宇和子潞在另一个城市再次遇到彼此,他们身边都有了爱的人,但是命运注定他们是纠缠不清的……
  • 乾坤之异界武林

    乾坤之异界武林

    乾坤天地之间,元气流动其中,而且元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元气就是主宰万物的灵气,人类称之——虹力。九霄凌云之上,凌萧默默自语“载营魄抱一,专气致柔,涤除玄鉴,天门开阖,明白四达。天道,还是我的道?”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中外哲理美文精选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中外哲理美文精选

    本书精选了数百篇极具思想价值的哲理美文,呈现了大师们的深刻人生感悟,使读者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的关怀。
  • 总裁豪宠:概不退货

    总裁豪宠:概不退货

    安悦这辈子遇到过最大的强敌就是秦云深他让她嫁给他给他生个小猴子再逼迫她签下“卖身契”签字画押,两不误待安悦想要偷来,却发现无奈多出了许多份复印件待安悦想要反悔,却发现自己早就被秦云深锁的牢牢的“夫人,您已签字画押,恕概不退货。”
  • 万影圣王

    万影圣王

    意外穿越到异世界的苏少,附身到一位无法修炼灵脉的灵者身上。但他却离奇的发现,自己没有影子,但却获得了一种可以捕获他人影子而获得修为影子系统!影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一代绝世影主,就此诞生,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 莫忘初见

    莫忘初见

    她是冰凤转世,就因仙魔之战流落民间,从此成为孤儿。她应享受美好,可,一切都成为泡影。她却不向命运低头,扭转乾坤,重振清文城......他,是教宗之子,高高在上,谁又知道他命不久矣,他只好屈服于命运。因为,这一切都改不了......直到...他遇见了她...他们是否能扭转命运?最后是否皆大欢喜?之段唯美的修仙之路就此展开......
  • 超级混乱大陆

    超级混乱大陆

    历史名将PK游戏人物。武学江湖风云再起。神兵利器VS科幻武器。天越不禁大叫“我穿越的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一个大陆,好是混乱啊。”
  • 巨星天王捕娇妻

    巨星天王捕娇妻

    他的爱人因她意外死亡,她本以为他会让她在娱乐圈无处立足,但他却主动让她成为自己的经纪人。“你没有资格提小雅!童曦颜,你现在这幅假惺惺的样子让我看了就觉得恶心,我就是要你这一辈子都活在愧疚中,永远都解脱不得!”他从不让她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