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0100000017

第17章 一语定乾坤(5)

见马谡不由我气冲牛斗叫奴才近前来细听根由先帝爷他晏驾白帝城头托孤臣怎报得这情深情厚我就当尽忠心一统九州你本该遵将令扎营山口你本该拒司马一试身手谁知这一败花落水流为先帝管什么往日情仇为汉家也舍得亲朋至友叫一声刽子手刀斧侍候斩马谡整三军以儆效尤……

陈毅说:“同志们,老兄老弟们,我陈毅要走了,我点的这出戏就是我要说的话。今后华野交粟裕同志统率,粟裕完不成任务,军委斩马谡!你们完不成任务,粟裕斩马谡!我们新四军是党的队伍、党的人,对完不成任务的,不管是谁,当斩则斩,挥泪也要斩!”

早在看戏之前,粟裕叫人搞来几瓶酒,一盆红烧肉,算是饯行。

粟裕说:“陈军长,一碗水酒,为你送行,简简单单。”

陈毅端起一碗酒,笑道:“当年袁世凯当皇帝,请顿饭就是十万大洋,跟他比,当然简单,可那是袁世凯,我们不跟他比,我们和老百姓比!和普天下的老百姓比,这顿饭可不简单呐!今天,就叫做陈军长大宴三军吧!大家各干一碗酒,然后各就各位,准备杀敌!”

陈毅带头把酒一饮而尽,并与粟裕等握手告别,互道珍重。半夜时分,一行人飞身上马,向着缀满星辰的夜幕疾驰而去……

黄河岸边,响起一阵清脆的马蹄声。

四、大将粟裕

粟裕湖南省会同县人。1926年参加革命,曾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一、受命

1948年初的那几个月里,一向果敢坦率的粟裕陷入了沉思和犹豫之中。

起因是中央军委的一道命令。

1948年1月下旬,刚打完沙土集战役的粟裕还没来得及休息,就接到军委命令:为迫使敌人改变战略部署,吸引敌人20至30个旅回防江南,确定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的第1、第4和第6纵队,组成第1兵团,由粟裕率领渡长江南进,在南方数省执行机动作战组成第1兵团,由粟袷率领渡长江南进,在南方数省执行机动作战任务。先在湖南和江西两省周旋半年至一年,以跃进方式分几个阶段到达闽浙赣边,使国民党军防不胜防,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

中央军委的命令中指示:渡江时间,可在2月,或5月,或秋季。

这是一个大手笔。此举成功,将如铁扇公主肚子里的孙悟空,会搅得蒋介石的统治后方天翻地覆,迫使蒋军从中原前线撤师回防,从而大大减轻中原解放军的压力,为分割歼敌创造机会。

军委要粟裕把自己的想法“熟筹见复”。

粟裕接到中央军委的命令后,确实进行了“熟筹”,却迟迟没有“见复”。

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家,粟裕心知中央军委采取这一重大的战略决策,显然是为了进一步把战争引向敌人的深远后方,以配合正面战场,发展战略进攻。奇兵南下的战略行动能否达到预期目的,不仅对中原战场和华东战场,而且对解放战争的全局都会有重大影响。粟裕把3个纵队带到濮阳地区进行整训,厉兵秣马,同时以多种手段对敌人进行侦察,向长江沿岸地区派出先遣小分队积极作渡江的准备工作。

准备归准备,粟裕却未再率军向南行动。这期间,他经过反复考虑,逐步认定了自己的判断。

偏师南下,3个纵队10万大军,渡江以后完全没有了后方,粮、弹、饷、伤病员都无从着落。在敌人的心脏作战,势必遭到疯狂的围追堵截。当年曾率抗日先遣队无后方作战的百般苦楚,令粟裕刻骨铭心。部队一路征战到闽浙赣,将会减员一半。剩下的人员,在一无后方二无外援的情况下,也无法打大仗,无法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自己反而每天都要穷于应付敌人的骚扰和围剿。

尽管3个纵队渡江南进后,可以调动江北部分蒋军回防江南,但估计调动不了蒋军在中原战场上的4个主力军:整编第5军、整编11师、整编48师和第7军。整编第5军、整编11师是蒋介石的嫡系主力,均是半机械化部队,蒋介石是不会把它们调到江南去打游击战的。而对桂系的第7军和整编48师,蒋介石出于政治上的原因又不会纵虎归山。所以,即使粟裕率3个纵队渡江南下,估计还是难以调动蒋军在中原战场上的主力部队。

而在当时的中原战场,解放军要打大规模的歼灭战,必须组成强大的野战兵团,当时的中原野战军有4个主力纵队,华东野战军有6个主力纵队,共10个主力纵队,再加上两广纵队及地方武装,是有力量打大规模歼灭战的。如果3个纵队渡江南进,而又调不走敌人在中原的4个主力军,则势必分散我军兵力,增加我军在中原战场打大歼灭战的困难,就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敌我兵力对比。3个纵队在渡江后转战过程中预计会有约5万人的减员,如果留在中原地区作战,以同样的代价可以歼敌3至5个整编师。两者对比,3个纵队还是留在中原作战更为有利。

粟裕思来想去,觉得渡江不如留下。

向不向中央反映自己的意见?粟裕犹豫不决的原因,就在这里了。

倒不是他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党内军内,他一向以敢于直陈己见、善于独立思考著称。他犹豫的是,自己的考虑是不是只从中原战场一地出发,没有中央统筹全局、运筹帷幄的远见,因而会干扰中央决策,造成不应有的麻烦?从1月到4月,粟裕就这么思考着、犹豫着。

最终,他还是定下决心:向中央直言,取消3个纵队渡江南下的行动。

4月18日,他致电中央军委,明确表示南下不如就地歼敌。

毛泽东接到粟裕的电报后,十分重视,立即和中央书记处其他同志讨论。次日,毛泽东即令陈毅和粟裕离开前线,到中央驻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当面汇报。

自从1934年离开中央根据地北上,粟裕已有14年没有到过中央驻地、没有见过中央首长了。这次能有机会和毛泽东等领导人见面,畅谈形势和任务,粟裕非常激动。他精心准备了汇报提纲。

4月下旬,粟裕和陈毅赶到西柏坡。28日,前往毛泽东暂时居住的阜平县城南庄。

毛泽东听说粟裕来了,放下了手中笔,站起身来,走出房门,然后又大步走过庭院前去迎接。毛泽东这一举动,不但把毛泽东的卫士们惊呆了,就连朱德、周恩来这样的老同志也颇感意外。因为毛泽东自担任党的领袖以来,从未出门迎送党内同志。周恩来、刘少奇等来商量工作,毛泽东也只是从座位上站起来,算是欢迎了。

工作研究完毕,毛泽东送到门口,偶尔也挥手致意,但从未迈出房门半步。

而这一天,毛泽东却亲自出门迎接他的爱将。

毛泽东用他那双大手紧紧地握着粟裕的手,仔细地打量着,觉得粟裕似乎没有什么变化,还是那样文质彬彬。但仔细看来,面前的这位年轻人已经成熟了,眼角上已能隐隐约约地看到鱼尾样纹迹。

毛泽东说:“粟裕同志,你还记得吗?我们分别已经整整17年了。”

粟裕感到异常高兴,又有些局促不安,激动地回答说:“17年前在天子洞,我几乎天天要向您学习带兵打仗的道理。”

“那么说,我是老师喽!”毛泽东高兴地笑了。

“您当然是老师。”粟裕立正而又认真地回答。

“粟裕啊,你这几年在前线打得不错,我很高兴。现在我这个老师又要仰仗你了,你要好好地打几个大的胜仗。”

毛泽东的话,令粟裕更加不安,连眼睛也有些湿润了,忙恳切地说:“主席千万别这么说,打胜仗,上靠主席和中央英明决策,下靠指战员们英勇奋战,我只不过是把从主席、朱老总等老师那里学来的本领,用到实践中,出了一分力罢了。”

这时周恩来走到毛泽东身边说:“请主席带领大家到屋里来谈吧。”

几位领导人便在一间宽敞的会议室中,听取粟裕的汇报。

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刘少奇5位中央书记,还有李先念、薄一波等人。他们都认真仔细地听着,有的还在小本子上记点什么。粟裕详细说明3个纵队暂不渡江南下的理由。他汇报完毕后,放下指示棒,平静地站在一旁。中央各位领导,也纷纷站了起来,有的踱步凝思,有的走到军用地图前,指点比划,进行研究。

毛泽东点了一支烟,猛吸了几口,又踱了几步,突然转过身来,盯着粟裕:“你说的打大仗,有多大?”“歼敌10万、20万,甚至更多。”

“甚至更多,你是想把蒋介石450万正规军全部歼灭在长江以北吗?是这样想的吗?”毛泽东眼里闪烁着奇异的光。

“不。”粟裕坦率地回答,“我没有想到这么多,只是构想过一次歼灭蒋介石50万至60万精锐之师。”

毛泽东微微点了下头,说:“这需要时间,而现在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日子相当艰难。”

周恩来对粟裕说:“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之后吸引了敌人主力33个旅,为全国各个战场转入反攻,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他们本身一直经受着无后方作战的严重困难。大炮都丢了,没有补给;

连手榴弹也严重缺乏。从战士到刘司令、邓政委都必须自己缝棉衣;粮食自己筹集,伤员自己抬……所以,我们考虑你如能率领华野一兵团挺进江南,直捣京、沪,就可能把敌人一部分主力从刘邓周围牵走,改善中原战局。你下江南,确实不会轻易取胜。老实说,能够轻易取胜的地方,我们也不会派你去。”

面对中央领导的信任,粟裕心中感激,但是他仍然表达了自己不赞同抽调兵力南下的意见。

毛泽东的目光再度盯住粟裕,说:“如你感到确有困难或不愿意率一兵团南下,我们可以考虑另换统帅……”

毛泽东突然冒出这么一句,令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都似乎有些不解,他们看了看毛泽东,接着又都把目光投向粟裕。

粟裕有些激动,他下意识地解开了领口,但又冷静了下来,重新扣好了风纪扣,注视着毛泽东,自信地说:“现在我们已经具备了大战中原的基本条件,就应该争取把敌人主力歼灭在长江以北,如果从中原抽走了10万主力,削弱了坚强的突击力量,我们就会失去更多的时间,甚至有可能推迟夺取全国胜利的时间。”

陈毅这时也坐不住了,他按捺不住地嚷了起来:“另换统帅?换谁?谁去都只有全军覆灭的结果,只有粟裕同志去,还可能保留三五万人,等待救援。”

陈毅的话,顿时使整个会场气氛紧张起来。是啊,南下兵团仅仅是一个统帅者的问题吗?众人难言时,毛泽东笑了。他笑得很自然,很舒畅,仿佛是一位艺术大师刚刚完成了一部力作。他走到人们中间,环顾一下每一个人之后,举起他那夹着香烟的大手,在胸前晃了几下说,“还有什么不同意见吗?”没有人回答。

“今天这个会开得很好,每个同志都严肃认真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如果没有新的意见,就休息10分钟吧。”说完,毛泽东向众人挥了挥手,第一个走出了会议室。

人们也跟着离开了会议室。陈毅坐着未动,他看看站在窗前的粟裕,似乎想拖粟裕一起出去走走,但他考虑了一下,最后还是自己单独离开了会议室。

粟裕此时的思路仿佛有些乱。他仔细地回想了刚才每个人的发言,极力想整理出个头绪来,但未能成功。他顺手推开窗户,近处的小树林,远处的田野,皆是一片绿色。小树林里有一些小鸟在上下飞舞,彼此争鸣,给人春意盎然的感觉。一阵春风迎面扑来,粟裕顿时感到心情舒畅了很多……

身后响起了一阵稳健的脚步声,粟裕转过身来,看见毛泽东正领着人们走进会议室。粟裕看看表,才知10分钟休息时间早已超过。

毛泽东向粟裕走了过来,微笑着说:“怎么样?粟裕同志,还坚持放弃南下的意见吗?”粟裕站直身子坚定地回答:“是的。我个人意见还是认为三个纵队暂缓渡江南进,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大量歼敌,把敌人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为好。”

“好!”毛泽东大声称赞了一声,然后回转身对众人说:“粟裕同志的坚定,进一步促使我们改变战略方针的决心。我认为粟裕同志的意见是可取的。华野一兵团暂时不南下了,先加入中原作战,力争实现歼敌主力于长江以北的新战略。”

听到这话,粟裕心头猛然一热,眼睛有些湿润了……

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单独请粟裕吃饭。

席间,毛泽东告诉粟裕:中央已决定陈毅到中原局工作,华野由粟裕负责。

听到这个决定,粟裕颇感意外,忙对毛泽东说:“华野离不开陈军长。”

“中央已经决定了,不能朝令夕改啊!”毛泽东坚持已作出的决定。

粟裕想了想,说:“那么,陈军长去中原局工作,最好仍然保留在华野的领导职务。”

对于这个折衷的办法,毛泽东同意了。说:“就这么定了。陈毅同志去中原局,保留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职务,你兼任代司令员、代政委。”

这样,粟裕实际上挑起了华东野战军一把手的重担。

如果说,在1948年的那个春天里,粟裕斗胆直陈,向中央建议暂不派兵渡江南下,为中央确定新战略作出杰出贡献的话,那么,到了1948年的秋天,粟裕再度向中央直言:发起淮海战役,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再次作出杰出贡献。

毛泽东曾对淮海战役总前委的成员们这样说过:

“一锅夹生饭,硬是被你们一口一口吃下去了。”

淮海战役开始并不具备战略决战的条件。在中共中央9月政治局会议上,对解放战争第3年作战任务及方向的讨论时,尚无在1948年年内开始南线大的作战行动的打算。

而粟裕却最先提出了进行淮海战役的建议。1948年9月24日晨7时,济南战役尚未结束,粟裕即向中央军委提出发起淮海战役的建议。

他在建议中说:为更好的改善中原战局,孤立津浦线,并迫使敌退守江边及津浦沿线,以减少其机动兵力,为将来渡江创造有利条件,华东野战军应由鲁南南下作战,第一阶段以苏北兵团攻占两淮,并乘胜收复宝应、高邮。华野主力位于宿迁至运河车站沿线两岸,以歼灭可能来援之敌。如敌不援或被阻,而改经浦口、长江、扬州北援,则我于两淮作战结束前后,即进行战役第二步,以3个纵队攻占海州、连云港。

中央军委十分重视粟裕的建议,接到粟裕的电报后,次日就复电表示:“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这时,国民党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周围集结了4个兵团近60万人的兵力。而此时华野、中野一共也只有60万人,且分处山东、河南两地。一下子全部吃掉徐州之敌,尚不敢想。但歼灭黄伯韬的12万人,则还是有把握的。

所以,淮海战役最先要打掉的就是国民党黄百韬兵团。

1948年11月8日,华野部队刚刚完成了对黄百韬兵团的穿插包围,粟裕即联名参谋长张震向中央军委提出了在淮海战役中消灭敌徐州集团的重大建议。

在电报中,两人分析了目前国民党军可能采取的两条方针:或者以徐州守军为主,加上其他方面的增援,继续在江北与我军周旋,以争取时间,布置长江防线;或者把江北部队迅速南撤,巩固江防,企图分江而治,伺机反扑。

粟、张认为,无论敌人采取哪种方针,都各有利弊。比较而言,如果老解放区尚能继续支持战争的话,把敌人拖在徐州附近,就地歼灭更为有利。

这一电报也得到中央的肯定。毛泽东复电粟、张:“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

同类推荐
  • 三国细闻录

    三国细闻录

    公元168年,12岁的汉灵帝刘宏即位,以此开启了建宁纪元的篇章……因皇帝年幼,尚不谙事,再加之身在后宫的窦太后身边常年围绕着宦官这一群体,所以,以曹节为首的宦官们因本身那擅于阿谀奉承的伎俩而获得窦太后的宠信后,越来越嚣张跋扈,甚至还干预朝政!时任大将军的窦武以及太傅陈蕃意欲除去弄权的宦官,却因窦太后的优柔寡断而致使行动失败。除去了窦武、陈蕃以及朝中的许多忠臣之后,宦官们的嚣张气焰越发不可收拾,进而造就出了基于极度专制之上的种种悲剧,已经进入了“民不聊生”这一状态的国家正一步步地往分崩离析靠近。公元184年……曾经的不第秀才张角在钜鹿带动民众发起了推翻腐败朝廷的伟大起义!以此开启了新纪元的大门。
  • 始皇歪传

    始皇歪传

    黄粱一梦遗世佳,老兵穿越旷世秦。无人晓破今往事,无奈重走世轮回。世间多知秦暴弊,鲜闻始皇有温情。秦政一统中华地,岂止正史十年功。(书友QQ:206960364)
  • 非凡伟业

    非凡伟业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一点在陈非凡身上那是表现的淋漓尽致!什么你不信?服装大王,糖业大王,煤炭大王,钢铁大王,军工大王,这里面的任何一个身份都能够让人羡慕的两眼放光吧?陈非凡却是不屑,老子是混黑道的出身好么,这些算什么东东,跟刚刚从老毛子手里抢回来的西伯利亚和那英国人手里抢回来的澳洲相比,这些简直就是个渣!
  • 上邪记

    上邪记

    那一年的长安飞花漫天,我听见塞外春风泣血。轻嗅风中血似酒浓烈,耳边兵戈之声吞噬旷野,火光里飞回的雁也呜咽,哭声传去多远。那首你诵的《上邪》,从此我再听不真切..............
  • 历古,别离

    历古,别离

    汝想要成就大业,却因父亡国吾只是想跟在汝身边辅佐汝却换来饮恨之结果吾不会怪你但是,吾一定会找到你……
热门推荐
  • 十年,拾年

    十年,拾年

    我不后悔我做的所有的事情,世界给的我太多,或许又太少。没关系,我们的十年足够我永久回忆。
  • 暗示治疗学:催眠术的实质及其应用

    暗示治疗学:催眠术的实质及其应用

    《暗示治疗学》作者伯恩海姆为十九世纪著名心理学家,主要研究癔症、催眠和心理治疗。他认为催眠是睡眠的特殊形式,并确信催眠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同样适用于不患癔病的人在催眠过程中,对象的注意力集中在催眠者的建议上,从而强化了催眠过程的心理天性,证明了催眠现象的发生与暗示有关,因此无论精神病患者或正常人都可进入催眠状态。本书对催眠这种现象进行了更加全面的研究,比如催眠暗示中的回溯性幻觉现象,该现象由本书作者首次提及。《暗示治疗学》中还包含了在暗示治疗领域观察到的大量新的现象。南锡学院重视催眠术的研究,并积极运用于临床治疗中。他们创造了十分有效且成效显著的方法,这种治疗方法正是写作本书的意义所在。
  • 家里有妖怪

    家里有妖怪

    租个房子都能遇到变态妖怪,谁能告诉我妖怪不是吸人精气而是色情狂的吗?洗澡被偷看,做饭也会被非礼,晚上睡觉还要十道门锁防止他偷偷爬上她的床,做保姆做到这种份上我也是醉了。但是别忘了他是谁,区区十道锁能挡住他吗?他可是妖怪。俗话说人妖有别,拥有前两世没有结果的因缘,这一世他们能否有一个结果??
  • 楚欢颜

    楚欢颜

    楚欢颜是一个怪怪的女生,高二,但她的这种怪不是没来由的。12岁那年,父母因坠机事故双双死亡,只留下她在这个世界上,有一户有钱人家收养了她,但她却从那以后再也没讲过几句话。因为出手打何毅而成了全校女生的敌人,有一次差点被喜欢何毅,炉火中烧的华天怡给弄死。最后终于接受养父母,愿意与他们一起生活,也渐渐因何毅而多讲话。何毅是一个帅帅的男生,混的不错,成绩也不错,全校排名前20以内绝对有他的名字,被全校80%的女生暗恋着,却因为热心帮助楚欢颜而被骂重口味,家庭条件优越,是那种千万请个场眼都不眨一下的人,讨厌坏到不行的华天怡。
  • 业火风痕

    业火风痕

    -------------------------------------------他是年轻一代的最强者。他是天璇最年轻的将领。他是风家唯一的继承人。他本来会成为风家乃至整个帝国的骄傲!……命运,就这么跟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史诗级别的战争,阴险卑劣的权谋,梦幻一般的柔情,诡异难测的人心。且看不一样的玄幻世界,带给您不一样的奇妙之旅!-------------------------------------------→_→存稿充足,更新稳定,构思清晰,完本保证;点击阅读,精彩将为您呈现……(点击!收藏!票票!你们还在等啥?)
  • 爱情不咸不淡

    爱情不咸不淡

    哎,明明是为了维持武馆的生计到处拉赞助,怎么想到会遇上这个小心眼的男人?她明明对美男子没有抵抗力,这个男人却偏偏要用自己的美貌来诱惑她,这不是考验她的定力吗?真是倒霉啊,一遇到这个男人,她的鼻血就开始不听话地泛滥,简直是太丢人了啊。
  • 亿万婚宠:腹黑帝少的傲吃妻

    亿万婚宠:腹黑帝少的傲吃妻

    正文版简介:她,是神秘而又令人哭笑不得的千金。他,是温柔而又冷酷的统治者,当他遇到她,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小白版:“染染,帮三哥把这个系统编写完成,可好?”“不要。”某位吃货坚定的回绝。“哦,看来我的蛋挞还是扔了吧”“三哥,有什么地方需要小妹的,一句话的事,最多3天,保证程序给您送货上门。”……众人倒地半月没起来。(作者简介无能,大家见谅……)
  • 地球大混乱

    地球大混乱

    劈荆棘、踏风霜,克服一切困难,每次摔趴下又会再次站起。这样坚韧不拔,这样历久弥新,这苦难与骄傲,铸造了纯正的中国魂。那怕这次的敌人无法理解,那怕这次的处境无比艰难,到只要薪火依旧在传承,在渺小在微弱的火苗也会燃起熊熊大火。这股不屈的薪火会带领人类从大火中重生,英雄的人民沾满鲜血,踏着尸骨,一步步往前。
  • 心高志远:人生当有鸿鹄志

    心高志远:人生当有鸿鹄志

    本书告诉读者: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就必须拥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如果缺乏战胜困难的意志和精神,也就没有改变现状的勇气和决心。人可以穷,但志不能短,只要有一颗永不退缩的心,坚持努力奋斗,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止前进的步伐。
  • 奇妙小百科(插图拼音读物)月亮上的外星人城堡

    奇妙小百科(插图拼音读物)月亮上的外星人城堡

    “奇妙小百科”是一套结合了科普认知与小故事的加拼音图谱百科丛书。它特别为2-6岁细节敏感期孩子设计。丛书目前包括地球的肚脐眼、蝴蝶仙子与飞蛾、螺壳里的月亮、尖顶瓶与贝壳、天上星星哪里来、突破世界的尽头、消失的夏天、会冒烟的树、月亮上的外星人城堡、古代的冰激凌、古代的冰激凌、小脚丫游世界十二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