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0100000012

第12章 行动纲领(4)

3月26日,毛泽东等到达中共晋绥分局和晋绥军区司令部的所在地——山西兴县城西7.5公里的蔡家崖村。4月13日,毛泽东到达晋察冀军区所在地阜平县城南庄。4月23日,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机关到达西柏坡,同原在这里的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会合。5月27日,毛泽东到达西柏坡。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前。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进驻西柏坡后,5月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发出通知,“中央已与中央工委会合,中央工委即行撤销。”

随即以叶剑英为首的中央后方委员会也撤销。

从此,西柏坡便成为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周恩来1973年2月在一个批示中曾写道:“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在这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指挥了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夺取了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D.十大军事原则

(一)十大军事原则是打倒蒋介石的军事纲领,是人民解放军长期作战经验的科学总结1958年6月23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小组长座谈会上讲话时说:“十大军事原则,是根据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初期的经验,在解放战争进入反攻时期提出来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同以帝国主义为靠山,以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联盟为基础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进行了10年战争,即土地革命战争。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依据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制定了红军的战略战术。1936年12月,毛泽东为总结土地革命战争的经验,撰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系统地阐述了红军作战原则的产生和形成。

1937年7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共中央指挥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在全国人民支援下,同日本侵略军展开了浴血奋战,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毛泽东依据抗日战争的特点与规律,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作战原则,并且撰写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论联合政府》等军事著作,系统地论述了这些作战原则。

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虽然是不同性质的两次战争,但就其作战的基本原则来说是相同的。毛泽东在1937年10月同英国记者贝特兰谈话时说:“现在八路军采用的战法,我们名之为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和运动战。这和我们过去在国内战争时采用的战法,基本原则是相同的,但亦有某些区别。”

1946年7月,蒋介石发动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在中央军委指挥下,在解放区人民全力支援下,奋起自卫。为着粉碎蒋介石的进攻,毛泽东和他的战友运用以往的作战原则,并从解放战争的实际出发,又提出了许多新的作战原则。1947年7月10日,毛泽东对第一年作战进行了初步总结,提出6条军事原则。9月1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对第一年作战做了全面总结,提出了指导尔后作战的9条作战方针,即九大作战原则。

人民解放军转入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后,毛泽东根据战略进攻以来的新形势和人民解放军创造的新的作战方法,对原有的作战原则进行了充实、提炼和概括,使其更系统,更科学。并于1947年12月25日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

(二)十大军事原则的内容与精神实质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军事原则是”:

1.“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2.“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3.“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夺取之。”

4.“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

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这样,在全体上,我们是劣势(就数量上来说),但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上,我们是绝对的优势,这就保证了战役的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将在全体上转变为优势,直到歼灭一切敌人。”

5.“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

6.“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

7.“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

8.“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

9.“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

10.“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休整的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

十大军事原则高度概括了人民解放军的作战经验,内容极其丰富,每一条都有它的独立意义,但各条之间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精神实质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每条原则都贯彻了歼灭战的思想。如第1条,先打弱敌,后打强敌;第3条,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第4条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第5条,打力求有准备和力求有把握之仗;第6条,发扬优良的战斗作风;第7条,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等等,都是为着实现歼灭战的。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是毛泽东一贯的作战指导思想,是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重要因素之一。毛泽东指出:“击溃战,对于雄厚之敌不是基本上决定胜负的东西。歼灭战,则对任何敌人都立即起了重大的影响。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解放战争全面爆发时,毛泽东要求人民解放军不论是高级指挥员,或中下级干部,都必须学会、掌握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当战争已进行3个月,歼灭国民党军25个整编旅后,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三个月总结》对党内的指示,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任务,是再歼灭敌军约25个整编旅,“这是改变敌我形势的关键。”毛泽东预计,“在歼灭第二个二十五个旅这一任务完成的时候,我军必能夺取战略上的主动,由防御转入进攻。”此后,毛泽东指出,为了实现在5年左右时间内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全军“必须每年歼敌正规军一百个旅(师)左右,五年共歼敌正规军五百个旅(师)左右。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人民解放军只有全部歼灭了国民党的军队,才能完成“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战争使命。

(三)十大军事原则的作用把自己的战略战术公开地告诉自己的对手,这在世界战争史上是罕见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阅读了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后报告国务卿马歇尔说:“就大使馆所能断定的来说,毛氏的详尽分析共产党战术与战略是对共产党军队确定如何作战的一个非常率直的解释。共产党毫不迟疑地说明他们的战略,也许是表示共产党对国民党军事思想与情报之鄙视,应该承认这种战略到现在为止并不是没有成功的。”为寻找对付人民解放军的战法的方法,蒋介石多次集训他的将校,研究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战术,蒋介石的美国军事顾问也向蒋介石建议这样那样的消灭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战术。但是,所有这些努力,都不能挽救国民党军的失败。

毛泽东指出,“这是因为我们的战略战术是建立在人民战争这个基础上的,任何反人民的军队都不能利用我们的战略战术。”

十大军事原则既是人民解放军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继续打败国民党军的主要方法。1948年3月7日,毛泽东总结各战场胜利情况后说,“总观全局,说明了一个真理,就是只要坚决反对保守主义,反对惧怕敌人,反对惧怕困难,依照党中央的战略总方针及其十大军事原则的指示,我们就能展开进攻,大量歼灭敌人;打得蒋介石匪帮,或者只有暂时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

或者连招架都没有,只有被我一个一个地歼灭干净。”邓小平在1948年3月的一次讲话里也指出,要打仗,军事方针是什么?就是毛主席的十条军事原则,这是今后革命战争的指导方向。凡是打得好的,都是依靠了这十条,不依靠这十条,就一定不会打好。

十大军事原则的提出,武装了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的头脑,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战略战术思想水平和作战能力。人民解放军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挥下,运用十大军事原则,不断地歼灭了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取得了战略进攻的伟大胜利,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同类推荐
  • 真宋之古槿花开处

    真宋之古槿花开处

    真正的宋朝是什么样子?操着普通话大把花银子,那肯定是要被当细作的。真正的宋朝是怎样打仗的?用几个将骑着马用大刀片对砍决胜负,其实那也是来搞笑的。地雷,火枪,手榴弹……其实我们宋朝的祖宗们便已发明:“火药炮”埋设于地下,突火枪为竹制枪管,手铳、手炮为铁制枪管,“火球”、“火炮”、“震天雷”与现代手榴弹原理一般。大炮自不必说,活塞火焰喷射、毒药烟毬、火箭、蹴鞠、报时机器人……八大科技、一百项发明,这才是我们辉煌的大宋。让我们随着四位现代人的穿越,一道去目击蒙古铁骑毁灭之前大宋,真正的大宋。
  • 山村女人红枣

    山村女人红枣

    曾经有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发生在一个遥远的北方小山村,那是一个漫天飞雪的时节,一个红色棉袄,绿色棉裤,红色绣花棉鞋的少女屹立在村口的老槐树旁等待她的心上人的归来。谁能体会那种爱的忠贞,谁能体会那种爱的不变,谁能体会那种爱的永恒......
  • 元朝那些事儿

    元朝那些事儿

    元朝的蒙古人学汉人宫廷争斗很有一套,历数元朝的皇帝,平均在位时间只有8年,得到善终的也没有几个。元明宗就惨遭弟弟杀害。元英宗更是被自己奶奶算计。在最高权力的争夺战中,亲情变了味,友情掉了价,爱情走了样。其实,人生除了权力与金钱,还有许多更为珍贵之物。只有明晰自己内心的真正所求,才不至留下无尽的遗憾。
  • 财色生香

    财色生香

    叶秋,一个从现代穿越到仿宋时代的男人。他下定决心要成为这个时代最富有的商人,坐拥天下最美的美人!从才女到郡主,从公主到域外女王……叶秋相信,只要努力了,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 从来没有的帝国

    从来没有的帝国

    中世纪,穿越者投身于造福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农业产量,建立工业体系的故事。建了一个群,有兴趣的书友可以来这里和我聊天。从来没有的帝国,群号:144065412
热门推荐
  • 神源代码

    神源代码

    一百五十年前,外星螳螂入侵地球,正在试验阶段的转基因战士被派向战场。然而人类的慌乱自保行为,却给自己带来了一场巨大的灾难,以至于人类不得不用核武器毁灭了自己的家园。一百五十年后,幸存下来的人类在一名转基因战士的带领下,再次踏上地球,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地球已经变成了一处修罗炼狱,羸弱的人类想要在地球上继续延续人类的火种,只能不断的进行残酷的杀戮。
  • 女配的花样作死

    女配的花样作死

    【作者君的第一本快穿文,文文有些欠缺大家多多包涵,另外,不懂快穿是什么,就随便瞎评论的一律删帖禁言】别人穿成女配,分分钟逆袭女主,翻身成功。而林夏穿成自己书中的女配,因被女配的怨念所诅咒,甚至连寿终正寝都不敢奢望——林夏:老娘只是个想要早死早超生的恶毒女配!男主大人,求不精分,给我一条死路吧!本文已完结,作者菌坑品棒棒哒。新文《快穿:黑化吧前女友》正在连载中,请点击作者其他作品进入传送门,么么哒~
  • 小银,我可爱的憨驴

    小银,我可爱的憨驴

    《小银,我可爱的憨驴》娓娓道来的是作者与一头毛驴(小银)齿唇相依的真挚的情感。小银是作者的兄弟,朋友,或者孩子,他们亲密无间。在作者眼里,毛茸茸的小银玲珑而温顺,外表是那样的柔软,软的就像一腔纯净的棉絮,没有一根骨头,唯有一双宝石般发亮的眼珠,坚硬得像两颗精美明净的黑水晶……
  • 王爷从了俺吧

    王爷从了俺吧

    哎!点背不能怨社会啊!想俺根正苗红的社会主义好苗子一朝穿越穿成了一个农妇,身边还有俩小尾巴!什么!孩子的爹爹是王爷!脑子一转:孩子们,走!跟着娘认爹去!!!但是前提是必须要让自己和孩子足够强大!!!
  • 萌鱼歌手

    萌鱼歌手

    变身小说(男变女)(百合)不喜勿入这是一个呆萌小美人鱼歌手行走末世的故事。
  • 我的蔷薇姑娘

    我的蔷薇姑娘

    谁的青春不迷茫,谁初次上路不慌张。我坐在护城河的草地上,雨淋湿了我的衣衫一把雨伞不知什么时候遮在我的头上,淡漠的脸上诉说怎样的忧伤。
  • 纯爱之恋上电台美主播

    纯爱之恋上电台美主播

    ”姑娘,一个人吗?愿意做我女友吗?”“是的,我一个人,靠近点,我告诉你答案。”“啊,不要打了,我不要你做女友了,不要打了,饶命啊”······在一个寒风冷肃的秋晚,失业的吴迪,因为一次酒醉,遇上精灵古怪电台女主播苏语嫣发生一段温馨爱情故事。
  • 绯色恋人

    绯色恋人

    他说:“今生,你是我的女人,嫁我,就是你的命。”他说“让我用一生来保护你,丫头,不要拒绝。”两个无比优秀的男人,两份近在咫尺的爱,可是,她竟然要不起……“今生,嫁我是你唯一的选择,你逃不掉的,知道嘛,以后,也不要再想逃。”流浪的男人遇到了温柔的她,一颗心终于有了归宿,可是就在他将她占有为自己的女人的时候,她却消失得不见了踪影。再见时,两双复杂的眸子互相凝神,可她说出的一句话,却让他的心痛到了极致:“对不起,我的心太小,小得除了他,再也装不进别人。”才不到两年的时间,两个曾经心灵相通的人,却形同陌路。这两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可以将她的心,拴得如此牢固。
  • 醉卧长琴

    醉卧长琴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非套路,剧情带有些玄幻色彩,出乎意料的发展跟结局。主角配角都不渣,打破礼教的枷锁,领略人生真谛!)
  • 孟子趣说2: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

    孟子趣说2: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

    这本《孟子趣说2.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由熊逸著,以假不正经的态度,深入浅出地讲解孟子其人、其代表性学说。从孟子思想谈起,探讨的却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引导读者独立思考。你也许想知道这些问题——管仲最像人·最佳损友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为什么不是八百年?孟子编排河南人?《尚书》错了还是《孟子》错了?《孟子趣说2.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以史为镜?以史为哈哈镜?“以史为镜”这话谁都知道。可问题是,这面镜子真就那么可靠吗?灰尘擦干净了没有?镜面是不是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