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50600000021

第21章 渤海女入宫为妃 萧国丈遇刺身亡

皇后萧燕燕怀上了,肚子一天比一天大,皇上被禁止同房。用膳的时候,皇后注意到景宗的目光多在年轻的宫户女人身上转,包括对胸部逐渐丰满起来的少女林一凤,看得一凤不好意思,赶忙躲开。萧燕燕有些担心,怕夜常梦多,弄出事来。

皇后萧燕燕让林一凤去萧府送封信。母亲妍国公主拆信一看,原来是小女儿燕燕要她像嫁女儿一样,雇鼓乐班子,扎花轿把古秋月送进皇宫,与景宗皇帝耶律贤完婚,兑现穆宗皇帝在世时说过的话,让耶律贤娶古秋月为皇妃。妍国公主对林一凤说:“回去告诉皇后,三天后,雇鼓乐,扎花轿,像嫁女儿一样把古秋月送入皇宫与景宗皇帝完婚。”

林一凤走后,妍国公主把皇后的信拿给古秋月看,说:“孩子,你也算熬出头了,皇后关心你与当今皇上的婚事,三天后送你入宫,你准备准备吧!需要什么,你尽管言语一声。”古秋月很会说话:“这得感谢当今皇后燕燕郡主的关怀,也得感谢萧老妇人的关照。”回到自己的闺房,心里是高兴、忧怨、失望、期望拌着苦涩,肚子里五味杂陈,总之是寄人篱下,看人家脸色办事。想想自己的命运是被别人支配着,先是穆宗和妍国公主,还有二郡主,捏来摆去,二郡主萧婷更加丈势欺人恫吓过她。三郡主萧燕燕还算是有正义感的女子,帮她摆脱汉人奴隶户的身份,她做了耶律贤答应要做还没做的事。可是父母、弟妹们还留在头下军州过着奴隶户的受欺辱和奴役的生活。可是萧燕燕如今是高高在上,贵为皇后了,她可以呵云吐雾,如今抢去了曾与她海誓山盟的男人。不灭了她就算是祖辈烧了高香啦呀!寄人篱下,小心翼翼,不敢说一句错话,不敢越过雷池一步。整天闷闷不乐,忧愁不减,不知以后的命运如何,真是“叹今生难舍难收?”总是每天再添愁绪,年华流逝,草木知愁,悠悠长怨,恰似阿拉木伦河水向东流。

今天皇后萧燕燕想到了要为她与耶律贤完婚之事,她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掐指一算,果不然,萧燕燕与其它女人一样有许多不便,“来月经、怀孕、生孩子”都不能与男人同房,这是她最无助的时候,不管你身份有多么高贵,你也不能满足男人做爱的要求。她不是亲身体验,而是听风,妍国公主数叨三女儿什么时候坐月子(产子),推算出来的。她不恨萧燕燕,她怨命,女人特有的妒嫉心里正常女人普遍都有的,古秋月怨尤萧燕燕出身名门望族,才有优于她的条件和资格把耶律贤从她身边抢走,甚至使他变成负心汉。她连向他山盟海誓的耶律贤也发生怨忿之声,是心声,是记录成诗的心声,此时都藏在梳妆台的描金盒子里,桌案上摆着文房四宝,这是个自幼就读圣贤书的女生,是书香门弟,算起来她应该是被灭亡的渤海国第三代公主,此时正是落地凤凰不如鸡,她只能怨命了。

女人为知已者容。她要被娶进皇宫,成为渤海妃了,心中自应大喜。她要好好打扮自己,可惜三天时间太短,买衣裳做衣裳都来不及,只能选自己保存的八成新衣裳了,挑来选去,还是选中那件紫色的衣裳,那是他拥抱她,热烈亲吻她那天穿的衣裳,很有纪念意义的衣裳。

三天很快就到了。萧老妇人妍国以主遵照皇后也是她三女儿的叮嘱,要像女儿那样,雇了鼓乐班子,扎了花轿,还是头下军州汉人奴隶户那帮轿夫,吹吹打打地把古秋月送进皇宫。景宗耶律贤披红挂彩,把皇妃古秋月迎进洞房。按礼数新皇妃要参拜皇后的,可是皇后萧燕燕有话,这些繁文缛节就免了。景宗耶律贤感谢皇后通情达礼,他更不愿意那么做,他已经觉得对不起古秋月了,何必还让她感到身微言轻的尴尬?

他携初恋情人走入洞房,洞房里增添古秋月带来的梳妆台、描金盒、文房四宝和衣服箱子。其实宫里为迎娶渤海妃准备的极为丰富,这是皇后的安排。

景宗耶律贤此时此刻,也不再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那套虚词,更不会有诗人元稹[唐]对亡妻那种坚贞不渝的感情,写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诗句,早把先妻萧燕燕忘到脑后去了。因为今天与他同床的是他的初恋情人。当时,真的没有掺杂政治成份,是纯贞的一段爱情。而此时的耶律贤是景宗皇上了,皇上的爱并不专一,他不顾一切地把古秋月抱上象牙床,即雕饰的贵重木质花床,云雨一番之后,惬意香喷喷地醉入梦乡。梦中他也会梦见仙女。

古秋月初做人妻,如愿以偿,兴奋得连觉嘴儿都跑了,她两眼喜泣泪花,哪还能睡得着呀?索性起床,坐在案前,取文房四宝,习惯地写起诗来。没人见过她的诗,自然也没人评价过,因为这里记的是抒发儿女私情的诗,爱情的诗,真情实感,动人心弦。那个时代,女诗人也不愿意把这种写爱情的诗传给别人看,就做为一种隐私收藏着,也许有一天给她心上人欣赏。洞房花烛夜这首诗无疑是更不想让人看的呀,其实这首诗思想很健康,无非缠绵几丝忧怨之情罢了。

落红只等花烛夜,始做女人伴君眠。

荒废多少春闺梦?比翼连枝终如愿。

喜泣妒消怨不再,燕泥巢筑共江山。

秋后征骑长城里,西楼妆心随飞雁。

自我欣赏,她很满意这首诗。忽然景宗梦呓般说些不清的活,还一翻身伸出胳膊摸索着。古秋月忙把写的这首情诗收藏在描金盒子里,赶忙回到象牙床上,泥鳅般一滑钻进了景宗的怀抱。仿佛要多追回一些失去的温情,二八佳人在两个人的世界里变得比平时狂野。这甜蜜蜜的生活,没过三天就被打破平静,不是忍耐中的皇后萧燕燕,而是派去上任当南京留守官的韩匡嗣,派八百里加急把南疆快报送到上京,三人九骑换来换去,为的是保持奔驰的速度,确实不是一般的事。

景宗四岁成为孤儿,父亲世宗耶律阮,母亲怀节皇后萧撒葛,养母汉人皇后甄氏,在“火神淀之乱”时,皆被叛匪耶律察割杀害。在叛乱发生时,甄氏冒死将耶律贤抱出寝宫,交给对世宗有知遇之恩的御厨刘解里抱出大帐,藏于草堆里,受了些惊吓,落下对母性依恋性、依赖性较强的毛病。他看过南疆快报,方知穆宗皇帝在罕山行宫被弑,他赶去接继皇位时,正值宋朝皇上赵匡胤亲自率领大军攻打太原城,北汉国形势岌岌可危。恰当此时,镇守南疆的北院大王耶律屋质和南院大王耶律挞烈,两人毫不迟延,为国家安全和领属国北汉安全,各率领本部兵马驰援太原,大战月余将宋军击退。韩匡嗣接任南京留守官,并告之两院大王,景宗耶律贤已接任皇位,稳定了国内局势,两位大王皆表示祝贺。韩匡嗣建议对两院大王予以嘉奖。景宗此时与古秋月新婚,形影不离,并问渤海妃如何嘉奖。

古秋月很知趣,忙道:“臣妾哪里晓得如何嘉奖两位有功大臣?请皇上与皇后商量为好!”渤海妃懂得礼数,一位妃子哪敢越位皇后?再者也深知皇后擅长国事处理,是女诸葛,自也会送个人情。

景宗带渤海妃去见皇后萧燕燕。

古秋月拜见萧燕燕说:“谢谢皇后,成全秋月与耶律…啊,皇上的婚事!”

萧燕燕摆手说:“哎!古秋月,你与景宗的恋爱在前,是我横刀夺爱,我应该向你道歉才是。”

“哪里的话?是前届穆宗皇帝拍板定案,你为妻,我为妾,不关你的事,我还是要感谢你,当今皇后才对。”古秋月掏心里的话这么说。

此事算过去。景宗讲明来意,皇后萧燕燕说:“对南北两院大王,可不是一般的嘉奖,而是加官晋爵。他们两是武将,没有他们两位,北汉危矣,我大辽国南境危矣!所以对资历较深的耶律屋质,应晋升为于越,就是兵马大元帅。这在大辽只有太祖阿保机才升任这个高度。对耶律挞烈,两人伯仲之间,晋升他为政事令,相当于北府南府宰相级别的行政官员。”景宗点头称赞道:“还是皇后想得透彻,正合朕意,我马上下诏。”皇后又道:“得派使臣去南京,携南京留守官韩匡嗣一起向两院大王宣诏!”

景宗皇帝答应明日早朝就照皇后的意见办,皇后萧燕燕忙截话,强调说:“皇上,切不可把我这皇后的话摆到前边,我只是告诉皇上我的建议而已,采纳之后,就是皇上的诣旨,不可说照皇后的意见办。”景宗没别的意思,他觉得实话实说更好。皇后急得起身,双身子的女人起身也不便,古秋月忙上前搀扶,萧燕燕急道:“皇上,内宫干与政事属不雅的表现,拜托了,否则以后我将三缄其口!”就是以后再请教我什么我就闭口不答。见皇后固执己见,景宗也不再坚持,便转变话题说:“皇后,朕做皇上这么久了,政局也稳定了。朕想出巡东京(今辽阳市),寻觅当年辽国皇帝(耶律倍,耶律贤的祖父)的足迹,体验祖父的苦衷。然后取道广宁(今北镇市)去医巫闾山祭祀朕祖父的显陵和朕父皇庙(世宗庙),还要去一趟娄国村(景宗的叔父耶律娄国当年遇害处),为叔父建一座祠堂,以示纪念。”景宗没把话说尽,皇后自也知道景宗要带渤海妃古秋月随驾,这是不言而谕的事,皇后也不会妒忌,她只问景宗由哪位大臣随驾?景宗说:“还没定,皇后的意思呢?”他反问便给了皇后的机会,萧燕燕不谦逊,很自诩地说:“以臣妾之见,非我父亲萧相国不可,得让他随驾,一他是北院区密使,有调动兵力的权力,二他是北府宰相,他有指挥各地方行政官员即各部落酋长的权力,三他升任魏王,这就南北通吃,在南北两院两府都吃得开。让他随同皇上左右,就可应付一切变故,保证皇上的安全,也让臣妾放心。”她的意见有道理,景宗只能接受。景宗也有自己的想法看法,留南院枢密使秦王高勋和契丹行宫都部署加政事令女里一起坐镇上京他比较放心,另外有耶律贤适任右皮室军详稳即总司令,还有相当于殿前都点检官的宿卫官林一虎随驾护卫,安全问题已无忧患。加上萧相国随驾,一路上更得心应手了。只是他离开上京,由谁监国,保证国家大事不受影响,让他有点儿愁。皇后萧燕燕仿佛看透了他的心事,当仁不让,也毛遂自荐地说:“皇上,你这次离开上京,至少也得月余,请皇上不要安排别人当监国,因为臣妾不想让皇上大权旁落,臣妾愿意走到前台,携同南院枢密使、秦王高勋、南府宰相耶律沙、行宫都部署加政事令女里、上京留守官韩德让等大臣一起管理国家军政大事,不知皇上意下如何?”景宗不只对母性有依赖性,还有厌烦琐事的毛病,朝政的事琐碎繁杂,批阅奏折更是缠人,皇后亲自出马担任监国,以后她就可以为朕担当许多繁琐的事务。这太好了。忙高兴地说:“好,好,太好了!皇后亲自出马,朕是求之不得,以后还望皇后多帮我处理朝政之事。只是眼下皇后怀有身孕,行吗?”萧燕燕两只大眼一呼煽望向景宗说:“皇上若真心疼臣妾,就停止这次出巡和祭祖活动,或者…”她把目光转向渤海妃古秋月,说:“或者把渤海妃古秋月留下照顾我,怎么样,任选其一。”

景宗掐不准他这位表妹皇后是真心要求这么做,还是说笑话,回答说:“朕出巡祭祖的事可不能更改。”“那就是说,同意让渤海妃古秋月留下?”萧后抢话说。渤海妃古秋月本来愿意随驾出巡,他们在蜜月期,夫倡妇随,天理成章。可是听说要去东京(今辽阳市),那可是东丹国国都,辽灭渤海国建东丹国,那是她渤海妃的伤心之地。他不愿去那里。便插言道:“皇上,臣妃古秋月愿意留下照顾皇后。”景宗心里这个气呀,狠狠瞪了渤海妃一眼,渤海妃装没看见,皇后萧燕燕看得真切。便逗景宗皇上说:“皇上是不是舍不得让渤海妃留下?”景宗很勉强地笑道:“怎么会呢?皇后需要她就留下吧。不过,朕出巡至少一个月,没有女人陪着,唉!真不知道怎么熬?皇后,可否割爱,把林一凤赐赠给朕,陪伴朕出巡?”皇后萧燕燕听了咯咯咯笑个不停,古秋月进退维谷显得有些尴尬。笑后皇后说:“臣妾是开玩笑,皇上与秋月成亲还在蜜月当中,怎么好拆散你们这对苦命鸳鸯?你们一起出巡连带去度蜜月吧!林一凤是我带入宫的,是我的妹妹,谁也休想打她歪主意。皇上是说笑话,围魏救赵的手法,一看便知,是让我放手古秋月,是吧?”“当然,当然!”景宗皇上也只能这样承认了。

安排完后,景宗出巡祭祖队伍浩荡地开出上京。出巡前还举行一个仪式,带有宗教性质的仪式,满朝文武百官都参加送行。景宗与渤海妃坐辇,后随是他们的坐骑,旌幡飘舞,锣鼓叮冬,威武骑兵顶盔冠甲,杀气腾腾。真是“操吴戈兮披犀甲”,“带长剑兮挟秦弓”那种以武诚勇,刚强不可凌的气魄。

出巡队伍沿西拉木伦河向东行,山一程,水一程,“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越来离原渤海国越近。虽然渤海妃古秋月从来就没有来过这地方,但通过父辈的言谈中,让她知道曾经属于她的祖国的方位,心里便越加有种莫明的刺痛,她打开车辇的门向外寻觅张望,无限怅惘,随口吟出诗句:

山重水复向东行,渤海国已无觅踪。

妾身虽忘亡国恨,犹怨羯鼓响不停。

原来北方民族,行军中不停敲响征鼓,让渤海妃总以为是辽军又要进攻渤海国了呢。仿佛幻觉中战鼓咚咚响个不停,围攻渤海国都城忽汗城(今黑龙江宁安县城),迫使渤海国王渤海妃的祖父大湮譔献城投降而成俘虏,连同王妃一起押回到上京城,于西郊赐地宅居住,实是软禁起来。渤海妃古秋月的父亲一家被划归妍国公主头下军州而成为奴隶户。这是之前提到的。

景宗皇上到达的东京(古时东平,今辽阳市)得到东京留守官的高规格迎接和接待,一切有萧相国支应着。这里早已不是东丹国都城,当年辽太宗耶律德光耍了一个阴谋,欺骗了太子耶律倍,硬是把兄长耶律倍逼走。景宗耶律贤在辽东半岛哈斯罕关(今大连南关岭)找到了那块石碑,碑文是耶律倍携高美人等人出海逃亡时留下的那首诗:

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

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景宗耶律贤在那块石碑旁坐了很久,反复背诵和完味那首诗,体味逃亡人的无奈、哀叹和苦衷。萧相国是位卓有能力的人,他支使地方官,询访调查把知情的老者,文史人员请来一堆,给景宗讲诉他们所知有关让国皇帝东丹王的事。

说这块石碑是后人雕刻的,当年那块写诗文的木牌早被辽太宗的亲信们给毁踪灭迹了。还有记史文人把当年后唐皇帝李因慕名耶律倍的学识和才气,知其身处逆境,便派使者密谋游说其移居洛阳之事讲的有声有色。耶律倍被其真诚打动而仰天长叹,怨尤当今篡位皇帝太宗德光和专横偏心的母后述律氏,对他的迫害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子曰:“德不孤,必有邻。”你们是我的亲人竟迫害我,可后唐皇帝邀请我去洛阳避难。便说索性便把功名利禄和皇位就让你这抢班夺取的皇上吧,然后泣泪提诗于此,抒发其愤懑、悲伤和无奈的心理情绪。携高美人等数人,登舟泛波而去。留下一段凄美的佳话。也正因为有此一说,其子世宗耶律院继皇位后才在广宁(今北镇市)医巫闾山麓为其修筑显陵、追谥为让国皇帝。

颇有感悟的景宗耶律贤转身策马率虎威军(右皮室军)直奔广宁。

轿辇里的渤海妃这才转过向来,她已离开了伤心地,那个曾经叫做渤海国的地方,当然她也知道灭渤海国后建东丹东丹国国王叫耶律倍,是位贤名国君,把渤海国因俗而治,治理得井井有条,人民都很怀念他。他就是她的爷公,景宗的祖父。在行军扎帐食宿之夜,她无法入眠,展转反侧,出入蓬帐,连日来千里颠簸,感悟颇深,终来灵感,得诗一首:

山水重重奔广宁,千帐夜灯寥星空。

铁马征夫伴君去,风雨兼程祭祖陵。

景宗耶律贤祭拜祖父让国皇帝的显陵,默语发誓一番,再拜父皇的世宗庙,又默语一番。陪同祭拜的渤海妃古秋月特别虔诚,她就在景宗身旁,但听不清他叨念些啥,只听清支言片语。但聪慧的古秋月可非凡人,她连贯起来,加上推敲与分析猜测,终弄明白景过发的什么誓言?原来是发誓说:列祖列宗在上,你们的不孝子孙向你们发誓,我一定要把皇帝的位置,沿祖父耶律倍、父皇耶律阮这支血脉传承下去,绝不会让别的支系皇族之人谋权篡位。我将为你们雪耻争光!

离开陵园墓地,景宗的出巡祭祖队伍在医巫闾山北麓一片山谷盆地宿营,他在自己的行宫召见萧相国、右皮室军详稳(总司令)和宿卫官林一虎,宣布他决定,明日他将偕同渤海妃古秋月,由宿卫官林一虎率护卫军护送他和渤海妃去娄国村为忠王耶律娄国,他的叔父修建祠堂并去祭坟。为那里的村民平反昭雪。萧相国坚持随驾前往,与当年从南京回上京一样,是他陪同的。景宗无法推迟,同意了萧相国的请求。也觉得萧相国随驾,修词堂的会方便一些。翌日便带足银两,祠堂设计人员和图样,施工人员及建材离开大营。当天下晌到娄国村,村民听说当今皇上景宗来到娄国村,都出村迎接。此时娄国村因娄国的侄子耶律贤当了皇上,追封娄国为忠王,当年娄国手下无论死去的还是活了下来的,都给以昭雪,政治气氛活跃多了。扬眉吐气,敢伸直腰杆讲话了。萧相国召开村里族长们开会,宣布景宗皇上要为他叔父娄国大人修建祠堂以资纪念。几位族长都是当年追随娄国起义暴动(当时定性为叛乱)的骨干分子,遭到穆宗派兵镇压,他们逃到这里隐藏于此。听说建“娄国祠堂”都愿出资赞助。萧相国感谢说:“资金银两由朝廷拨发,请各位族长发动村民积极出工出力就可以了。”然后由设计师傅、工匠和村里族长组成施工指挥部和施工队,开始购置砖瓦、木石和浆灰等材料。祠堂选址建在村东头,虽然天寒地冻,但以火攻,施工动土,干的火热朝天。

景宗和渤海妃,以及萧相国都暂住村外搭起的帐篷里。忙碌了一天,都有些疲劳,包括宿卫队官林一虎率领卫队也都有所松懈。天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萧相国的帐篷遭到土匪的袭击。守卫在帐篷外,卫士们奋勇抵抗,寡不抵众,来的土匪特别多,一半参加混战,一部分冲进帐篷,将萧相国乱箭穿心,乱刀砍死。待林一虎率大批卫队杀过来,土匪们一轰而散,逃进了群山,不见踪影。

萧相国罹难把景宗和渤海妃吓懵了,渤海妃号淘大哭,景宗抹泪发誓说:“萧相国,朕的岳丈大人,朕一定追查凶手,将其碎尸万段。”林一虎是一员骁勇善战的勇将,且智慧得很,他率卫队追入深山老林。村里族长们听说萧相国遇害,皆恨得咬牙切齿,他们带领青壮村民持斧钺钩叉、刀枪剑戟,配合官军卫队追杀凶匪。景宗也是契丹勇士,拔出吴钩弯刀,在护卫们的拥簇下,也追杀过去。

帐篷里剩渤海妃古秋月,帐篷外站定几名背弓持刀勇士保护她的安全,她一会儿出篷,一会儿入帐,心神不定。她没用刀,而是提起笔记录她忐忑忧虑的心情,是一首诗:

娄国祠堂方动工,相国遇刺夜朦胧。

惊煞皇上与妾身,怎向皇后诉苦衷?

免不了长吁短叹,坐立不宁。

同类推荐
  • 大唐之李承训

    大唐之李承训

    不喜欢李二的虚伪,不喜欢李二无知,拒绝遣唐使,拒绝和亲!干掉突厥,干掉吐蕃,干掉高句丽!这是一个铁血的大唐,李承训在这里发出了时代最强音:“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之!”
  • 非常奸商

    非常奸商

    一个“富二代”高中生意外流落至跟已知历史完全不同的南北朝时期,通过非一般方式投身商海。经商之事,以本逐利,无商不奸,无奸不商,主人公投入的不单是金银,赚取的不止是钱财。"其实,我一直是个真诚的人!”——陈木木
  • 大统

    大统

    机械厂职工周渝民,买彩票中三千,却在兑奖半路一命呜呼。他回到了中华历史上最强悍的朝代,汉朝。摇身一变成了淮南王的五儿子。这新的身份还真是比原来的工人基础强了百倍不止。但是他真的就能适应吗?前世的时候,他听多了汉人是羊的论调。可是这次,他要变羊为狼!
  • 穷源

    穷源

    所有的物相似却不同所有的人相知却不识穷尽一切追溯源头
  • 辅臣纪

    辅臣纪

    楼氏一族,因威望过高而亡,楼彧死里逃生,九年酝酿,九年布置,终于,强者归来,不料想皇帝竟后悔当初的做法,那又怎样,改还的还是要还,但一人还就够了……接下选皇储的重任,助中宫嫡子登位,一切,在无形中缓缓现形……
热门推荐
  • 逆袭金庸

    逆袭金庸

    神雕,射雕,天龙,逆袭的合理党......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 石头心

    石头心

    叶眉的心好硬,身边的男人总是说她有一颗石头心,她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才发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她已把那颗肉做的心变成石头做的了。叶眉只有初中文化,但她却凭借自已的小心机在这个外来人口汇集的城市里有了属于自已的一方天地,当她得到这一切的时候,同时也收获了爱情,当她全心全意投入到爱情时,才发觉,原来她早已不知道如何与爱人相处。她迷失了自已,她只知道如何去讨好逢迎男人,却对真爱束手无策。。。。。。。
  • 梦想的最终归宿

    梦想的最终归宿

    一个女孩为了追求心中的梦想,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离家,四处流浪.在流浪其间,她遇到了很多的人.有视她为今生最爱的,有视她为知己的,也有非她不娶的,更有只是想得到她身体的......一开始,她只当他们是她生命中的一个美丽的过客.然而,在经历过很多事情后,她才发现,其实,他们一直都守在她的身边,从不曾离开......其实,她自己心里清楚,她所追求的梦想,只不过是一个借口.她一直都在不断地寻找一个可以真正爱她的,可以依靠一生的男人.平静的过一生.只是,到了最后,她的心全乱了。她已不知道,到底谁才是她的最终归宿......
  • 笔下有千年

    笔下有千年

    雪落无声之时,黄昏悄悄,余晖宁静而安逸,只有温柔缺乏了浪漫,我多想再回到那波光粼粼的湖面,由我驾桨,乘那叶小舟,再带你缓缓地飘摇,我在汩汩流动的岁月之河边仰望你,我在铺满了霞光的春之晨放飞我心中的白鸽,带著我的热情和奔放问候你,我以我真诚的初恋青春之情,编织一个五彩的网,去寻捕我那失落的梦。
  • 夜光下的血族kindred

    夜光下的血族kindred

    菲思被邀请进入了魔法学院,邂逅了有时温柔有时冷傲的腹黑杓,但他居然说要她做他的恋人?不行不行,这绝对不行!可是杓怎么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就在杓快要攻下菲思的时候意外发生了,菲思发现自己根本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记忆什么都是虚假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在这时杓竟然说他不是人类,他是kindred,通称血族……
  • 末世之修罗帝王

    末世之修罗帝王

    作为一名特工,好好的被闺蜜拉去上个学玩一玩,居然遇到了丧尸?!整个世界都玄幻了。既然这样,那就玛丽苏吧!"各位,苏起来!!!"某女主叫到。【准确的说,应该是女主的的闺蜜。呵呵呵】
  • 修仙之绯色

    修仙之绯色

    这是现代一名修真世家的女孩子的故事……许妍苒是一个天赋颇高的修真者,在许家的地位很高,年仅21岁就把许家的青藤录修习到了22层,但是就是因为这样许家才下了决定让她和曲家的天才少年曲惟结为道侣,因为这样不但可以增进两家的关系,也可以让许妍苒的能力提高的更快。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御毒

    御毒

    这是一段重生在弃妇身上的复仇之路。......白莫语郑重声明:1.坚决不和前世杀了自己的恋人藕断丝连。2.坚决不和今生图谋不轨的妖怪暧昧不明。3.坚决打倒莫名其妙冒出来羞辱自己的相公。................................................求各种票票,收藏......嘿嘿...你懂得...亲......
  • 愿为轻雪

    愿为轻雪

    天海幽幽清风过,一人把剑行大漠。纵横江湖一代,风轻自在交友。为把乾坤手握,兄弟长酒叹。只把乾坤踩,你我大笑苍穹。声名三千世界起,我意只与轻雪自逍遥~
  • 天然呆和她的鬼跟班

    天然呆和她的鬼跟班

    A.本书为伪萌系流派(其实是作者也没见过真正的萌系流派的小说)。B.本书牵扯到校园、仙侠、还有女性作家99%会涉及到的言情。C.本书言情模式为:主仆恋。个人感觉是甜文,各位读者是什么感受,不知道,么有人跟偶说过。D.嘘——小声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其实,本书从头到尾隐藏了一个超级大狗血。E.本书中修炼神马的牵扯极少。F.基本上,本书就是围绕着主角吃饱撑的,寻找JQ之旅。G.本书主要词汇为:安然、青、狗血、JQ。H.本书为非主流,不含升级打怪等一切快餐文学所含元素。或许下一本书会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