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9900000083

第83章 一念生死

一念生,一念死。

“那么如果有一天,身体老去,应该会无限怀念此刻年轻而美好的身体吧,无关胖瘦美丑,只是因为,鲜活而健康。”

如果生老病死是寻常,每个人都应该好好活下去,直到有一天,微微含笑,回忆一生,从容而去。

如果你留心看了新闻,或许你会发现这样一条,女大学生在宿舍自缢身亡。

我比新闻知道得还要早,因为那个女生就是我的同校同学。我是在当天下午知道这个消息的,那时的天空很凉,我还记得我看见麻雀在枯叶间跳跃,一切都是如常。然后我的室友告诉我,有个法学院的女生在宿舍自杀了。

风还在吹,是否是曾吹拂她发梢的微凉,回旋在离开的路上。

还记得上次写下体育测试那篇随笔时,不过一周前,虽然并不熟识那个已经离开的女生,但更有可能,我早已见过她很多次,很多次。

虽然事不关己,不是家人亲朋,不是好友故旧,但是这样的年龄,花般时节,却选择与叶归,多少还是嗟叹。叶落无情却归根,落红化泥更护花。然而这样的人啊,美好的时节,鲜活的年纪,却自毁在自己的手中,用最痛苦的方式,结束与尘世最直接的联系。是怎样的苦痛,怎样的压力,怎样的悲伤呢?

活下去,的确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我们没办法选择生,生在哪里,在什么样的家庭。在生命最初不能做出选择的时间,我们被培养,被养育。当我们慢慢长大,我们看到了世界新的一角,或许是幼儿园里的滑梯,或许是爸爸工作出发去外地时带回来的零食,也或许是发现自己开始有了同龄的小伙伴好朋友。慢慢地,我们不再只是被动接受父母给我们的安排,我们也开始思考,宇宙和人生,或者游戏和鸡腿。

只是从来没想过,生,和死。死亡,那本就是太遥远的事。

成长慢慢把我们从儿童变成少年,从校园推向社会。幼年时父母的安排好像越来越少,成年的孩子发现自己拥有了自己,这好像就是一切。然而我们拥有了自己,却没有同时拥有一颗能够掌控自己的心。习惯了依赖和顺遂,习惯了被保护被宠爱,当有一天突然成了站在人生岔路的孤家寡人,身上背负着独自前行的沉重负囊,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所谓坚强的内心,来完全拥有自己的躯体。多么想找一个地方,完全释放自己所有的压力,完全解脱,完全抛弃这尘世间的一切烦恼。

可是我们真的已经完全拥有自己了吗?是否忘了,从何处来,向何处去。那双牵着我们学步的手,父亲的大手,从未真正离开你的身旁。纵使生活的压力如山如海,精神上几近窒息,可是求你不要忘记,曾经挚爱你的那双眼睛,母亲的眼睛,从未在你身上移开。

我们是独立的人,却也从未真的完全属于过自己。我们是父母的孩子,是这个人类社会的组成,是一切美好的创造者。当生活给你一片阴影,但光就在你身后,因为世界不会没有光,没有光的黑暗,是不存在于宇宙之间的。然而一叶障目,黑暗的可怕不是不见五指的迷茫,而是失去自我的反视。我们害怕的往往只是恐惧本身,如果静下心来好好看清那些让我们失控、悲伤、冲动等等情绪出现的那件事,哪怕是从头想一遍,把自己的角色放的轻一些远一些,也不会陷入无尽无望的泥淖,失去自我,终结一切。

瞬时的了却的确是件很爽的事,死亡的躯壳,再也不用追逐打拼,飘荡的灵魂,终于自由满溢于天地之间。死亡使自我完全拥有了自我,同时在那结束的一瞬间,完全放弃了自我。活着的躯体,以及无限可能的灵魂创造,无穷未知的情感体验,都是比那瞬间的解脱更令人感到兴奋的事情。哪怕是再苦痛的悲伤,也不过是万千情绪里最普通的一种。体味了悲伤,才懂得喜悦,知道失去的痛苦,想来也才知道珍惜的可贵。

如果,她能在离开前拥抱自己的灵魂,不要回忆一切的过去,哪怕是快乐的,只去想想自己,用手触摸自己温暖的肌肤、黑色的头发,转动双眼,自视肉体本身,你就会发现,身体本身的存在,这种存在,不是压力的寄宿体,不是一切外物的寄宿体,它只属于你自己。纵然思想的边界被血缘亲情社会责任所限制,但身体的美好永远是自我的存在。

下意识的抬手或眨眼,微笑或流泪,但是否留意过,这一切都是自我的心神在控制。我们可以拿起一把刀,割破自己的喉咙,但我们不会这么做。因为这是一件不能被下意识控制的事,这是非常理的,我们每个人都能察觉。但当负面情绪积累,或是突然打击纷至沓来,表意识的控制就很微末了,似乎结束这种痛苦的感觉,是生理的正常需要,于是自杀,也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这种情况无疑是可怕的,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强大的内心来控制自我的躯体,放纵在生理的愉悦上,很有可能在一些极端甚至不很极端的情况中失去自我。有的人爱睡懒觉,有的人嗜好抽烟,有的人不爱运动,有的人贪吃,有的人厌食……这一切非常态的行为,不都是失去自我控制的表现吗,屈从于短暂的生理愉悦,然后做出一些并不利于自我本身发展的事情。很多心理学的书也都介绍过这种情况,只是理论往往离生活太远,人们也意识不到这种习惯的危害。

话说回来,人的思维再发达,也无法摆脱动物性的本能,所以一颗强大的内心,终究是无法与本能对抗的,只是说,在下决定做一件事前,多少再多思考三秒钟,别让本能替你做了决定。

冬季悄然已至,春暖花开就在前方。命途轮回,兴衰更迭,没有一成不变的失落,也没有永世不衰的繁盛。总是要在平淡里体味世事艰辛,在苦难中坚强意志,这才是成长的道路。岁月年纪,从来不是衡量一个人心智的标准。躯壳生死,也不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活着的准绳。

千年前的圣哲,百年前的先烈,要死,也得死得其所,死而无憾。

同类推荐
  • 四个心愿之笛拉

    四个心愿之笛拉

    一个是循规蹈矩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上班族一个是活色生香的女作家一个是风情万种的咖啡店女老板一个是生活优裕却甘做绿叶的富家女看她们如何在激情欲望的城市披荆斩棘道德伦理友情爱情混杂交织《四个心愿系列》,敬请期待
  • 幸好时光还在

    幸好时光还在

    乔彤一直都认为最快乐的事是久别重逢的人也同样期待和你相见,而最幸福的事是你爱的人也爱你。就像她自己无数次的幻想一样,在星星布满天空的夜晚走着走着就能遇到他。每个人的青春都有一段无法挽回的感情,乔彤一直希望她能成为那个例外。
  • 吕思道传奇

    吕思道传奇

    一世兄弟,道却不同!究竟谁飞升?谁化龙?一个关于人和龙的故事!
  • 原创经典作品:无声的惊雷

    原创经典作品:无声的惊雷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白石之黑

    白石之黑

    短片小说,黑暗系,有点奇幻色彩,比较不入主流,仁者见仁吧。
热门推荐
  • 我本非佳人

    我本非佳人

    权利夺走你予我的爱,我用余生与你厮杀。爱不重来,恨不重开。
  • 行者纪

    行者纪

    人生在世多寥寥,听我梦中呓语话神仙;红尘逝去何寂寂,随我行与九天多逍遥——子桑九方。
  • 妖后很倾城

    妖后很倾城

    现代女杀手,穿越成六岁小王后,据说她前身自生下就不会说话,是不折不扣的傻瓜笨蛋。皇帝钦定她为楚王的王后,只为了羞辱楚王。醒来才知晓,原来她那所谓的丈夫楚王竟在迎娶她的同日迎娶了四名风尘女子为侧妃。很好!她更想与他老死不相往来。她的宗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加倍还之!四位侧妃依次踩她底线,于是……新婚第二天,她扇了一名侧妃耳光。新婚第三天,她打断一名侧妃的腿。新婚第四天“三日回门”,她把另外两位侧妃送给了她的老爹相爷大人。皇帝纳第一美人兼才女为妃,钦定楚王携王后参加纳妃礼,往日的傻瓜笨蛋变成妖后,光芒万丈,惊艳四座,震惊整个天和大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限之世界编辑指南

    无限之世界编辑指南

    当你得到一个可以编辑世界的软件的时候,你会干点什么?统治世界?或许会太累。创造宇宙文明纵横宇宙?那样太烧脑。制造世界末日再充当一下救世主?可以试试。让世界充满不科学?有趣。还是创造主神空间亦或者是系统,然后暗中观察呢?令人难以抉择。而且除了软件的游戏本体(本世界)外,其他mod(世界)也是允许自行设计以及装载的。本软件再次申明:概不退款,没有安全保障!祝您玩的愉快。
  • 十二行状

    十二行状

    众生轮回有十二行状,痴,傻,贪,恨,杀生,邪淫,偷盗,妄语,恶口,毁坏,罪食,每一行状背后都有一个魂灵的动人故事,我且给你一一道来。
  • 绝世废柴逆天五小姐

    绝世废柴逆天五小姐

    名门世家千雪,为十大世家排行末端,五位小姐,个个资质卓绝,但不包含那位废柴五小姐。传说中的废柴竟是天才,她一步步攀爬,走上强者之路。一路上,莫不是有暗风天影的陪伴,她早已。。。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地球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地球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关于地球方方面面的知识,将逐一为朋友们解开这些谜底,且内容条理清晰,好读易懂,并配有相关插图。
  • 绛雪挹青霜(年年今日之霜降篇)

    绛雪挹青霜(年年今日之霜降篇)

    [花雨授权]那一个霜降,他是意兴飞扬少年,她却是暗夜行刺、美艳冰冷的杀手,一瞬间的惊艳注定两人相缠的缘。
  • 鬼王太妖孽,王妃已把持不住

    鬼王太妖孽,王妃已把持不住

    诗懿因大姨妈失血过多造成意外死亡,第二次醒来却发现自己已经穿越了。本以为穿越后是个天才美女,却没想到是个傻子废柴。不过没关系,傻人有傻福,诗懿将抱得美人归。
  • 史沫特莱

    史沫特莱

    艾格妮丝·史沫特莱(1890~1950年),女。美国人,生于密苏里州。当过侍女、烟厂工人和书刊推销员。曾在《纽约呼声报》任职。1918年因声援印度独立运动而被捕入狱6个月。1919年起侨居柏林8年,积极投身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曾在柏林会见尼赫鲁。1929年初以《法兰克福日报》特派记者(后任英国《曼彻斯特卫报》驻中国特派员)身份来中国,在上海参加进步文化运动。曾协助宋庆龄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为外国报刊撰文报道江西苏区的革命斗争,报道西安事变消息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前往延安访问朱德总司令,并在山西前线担任八路军总部随军外国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