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2100000050

第50章 苏联解体、苏共跨台的深层教训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5)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苏共陷入腐败泥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从体制上找原因,借用邓小平同志所讲的:“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

从苏联的国体和根本制度上看,它的每一部宪法都标明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生产资料则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当然不是假的,是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但是,由于政体的缺陷以及对这种缺陷的不自觉甚至有意识的视而不见、见而不改、改而不良,使得苏联并不能像列宁在革命前设想的那样,人人当“官”,人人参与国家的管理,从而从根本上铲除官僚制度;实际上在很长的时间里只能是党代表人民管理国家。这就存在着一个专门从事特殊职业——从事管理工作的阶层。由于生产资料的国有化、公有化,由于共产党对社会一切领域实行严格的管理和领导,这个阶层比社会主义以前的官僚阶层更加庞大,而且越来越庞大。如何防止这个阶层以权谋私、滥用权力呢?这需要一套具体的有操作性的体制和制度。但是,苏联在这方面恰恰存在致命的缺陷。在选举制度方面长期流于形式,不管是党内选举,还是苏维埃代表的选举、社会团体的选举,常常有名无实,实际上是委任制,监督制度和机制十分薄弱,这就难以保证人民的代表、党政干部甚至群众组织的领导人真正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的监督。他们真正关心的是掌握干部人事大权的顶头上司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于是,巴结上司,漠视百姓,便成为这种体制下的官场常态,而老百姓对于以权谋私、仗势欺人的劣吏们则往往无可奈何,敢怒不敢言。于是,一些庸人、奸人和恶人便心安理得地活跃在社会主义的政治舞台上。至于党的高层领导,特别是有权威的最高领导人,他们处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几乎不受任何监督和制约,这是苏共丧失群众基础的政治体制上的原因。

苏共在缺乏有效制约的权力和金钱的迷宫面前,逐渐失去了警惕性和免疫力,没有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拒腐防变机制,在官僚主义的侵蚀和集权制的庇护下,越来越腐败,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在群众的不满、失望、冷漠、抗议的逻辑发展中腐败变质,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苏共高度集中的包括个人集权制、职务终身制、干部任命制在内的体制,未能适应时代的转换和改革的要求,在内部运行机制上出现了结构性危机,形成一种体制性障碍。列宁在世时,已敏锐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进行过一些改革尝试和努力,但由于他过早去世而成为憾事。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把高度集中的体制强化到极致,问题也接踵而至。如果说赫鲁晓夫是一个有探索病原的主观愿望却摸不准脉搏的大夫的话,那么勃列日涅夫则是一个庸医,给苏共那套锈迹斑斑的结构和运行机制蒙上了一层缓和的外衣,而且又赶上大发石油财的时机,更无变革的动力。契尔年科和安德罗波夫只是过渡性人物,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时间在悄悄地流逝,问题像地下的溶岩,急剧地积聚。不触动苏联体制是历届苏联领导人在位的前提。苏联领导人展示自己才能和作为的历史空间和时间极为有限。他们即使看到了体制的缺点和毛病,也只能对之进行修修补补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它。在70多年漫长的时间里,苏联体制(包括党的体制)没有造就出能够解决自己体制问题的人。这可以说是苏联体制的最大悲剧之一。健全的体制标志是它有自生和更新的能力,它能够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其中也包括不把那种不能解决体制自身问题的人推上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岗位。即使由于历史的误会,这样的人担任了国家和党的最高领导人,这个体制也能制止他的恣意妄为和滥用权力,直到将他赶下台。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或多或少地窥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宣称进行“根本革新”,但操作的指导思想、方法、步骤、方针都有致命的弱点,捅的漏子越来越大,局面越来越失控,最后在西方的一片赞美声中,苏共陷入绝境。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阿克顿说过:权力有腐败的趋势,绝对的权力滋生绝对的腐败。因此,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决不能高估了权力行使者的才能和道德的成熟程度。尤其是对于一些品德不高尚、情操不纯正的人来说,不是仅仅通过教育和下面的批评帮助就能解决问题的。长期以来,苏共的监察部门无法对党的各级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实行切实有效而全面的监督,使权力失去了制约。从表面和形式上看,苏共的监察机构一直存在。1981年苏联各级人民监督委员会就有4600个,人民监督员达到了1000万人。但是,纵观苏共监督机构的历史,就会发现不少问题。一是党的监察机构的权力弱化,缺乏独立性。如果被监督者领导着监督者来监督自己,监督者笼罩在被监督者的权势之下,效果可想而知。于是,人们所期望的清明廉洁的政治就只有寄托于当政者的民主素养和道德良心,但这往往靠不住。二是党的监察机构被扭曲,一度成为清除不同意见、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

所以,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执政的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离开这个问题去谈防止“和平演变”,“保证领导权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简直就是隔靴搔痒。近些年来,我们党对党群关系的认识有重大的发展,十三届六中全会曾专门作出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其中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们党做什么事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高兴不高兴。这无疑是以巨大的代价换来的真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党群关系确实与改革开放前有显著的不同。当然,把认识变成实践,变成有政治体制和工作机制的保证还需一个长过程。从终极意义而言,人民权利是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权力的源泉,前者乃后者之逻辑起点和终点。国家权力是双刃之剑。这就决定了既要限制国家权力的扩展和滥用,又要保证其权力合理合法地行使。毋庸讳言,我国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权力的行使存在相当突出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公共权力的正常行使,影响了主体权利的实现,而且非正常地加剧了个人、社会和国家互相之间的冲突,助长了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滋生,恶化了党群关系。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围绕政府机构改革,以精简机构、转变职能为目标,撤销不必要的执法机关,精减过于臃肿的执法机构、调整职权;以民主、公开、公正、高效为目标,健全和完善权力行使程序;以提高素质、加强管理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各项行使国家管理职能的规范和机制,形成一批职业化的、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人民管理国家的代理人;以加强监督为目标,健全和完善权力之间的制约、监督机制和外部社会监督机制,从而有效防止人民公仆的蜕变,防止形成与人民群众对立的利益集团。

结论:

同类推荐
  • 做优秀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形象

    做优秀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形象

    对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形象”问题是一个伴随终身的大问题,它不但关系到个人的成长进步,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党的生命。因为共产党员形象是党的形象的具体体现,党员的形象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威信。所以,在党员个人修养中,应该而且必须始终注重“形象”这个问题,真正树立起党员的良好形象。本书就是一本专门探讨“共产党员为什么要重视自身形象”、“共产党员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形象”、“共产党员应该如何塑造并提升自身形象”等问题的专著。
  • 美国政治文化中的现实主义

    美国政治文化中的现实主义

    本书是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成果、是教育部哲学与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项目成果。本书分成三个大的部分对美国政治文化中的现实主义进行讨论:第一部分讨论美国内政政治领域中的现实主义理论和实践,探讨其实质、来源和发展阶段;第二部分讨论国际政治领域中的现实主义理论,探讨其实质、宗旨和价值立场;第三部分把两者结合起来讨论,探讨内政与外政的辨证贯通,理想和现实的辨证贯通,以期更为全面地把握美国现实主义政治文化在其理论和实践中的内外展开,并对美国政治的下一步走向做出一些推论。
  •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本书对此做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界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作者着力探究了三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一,是如何维护公众的舆论权,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问题;其二,是如何对公共舆论进行适度干预,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有限性或边界问题;其三,是政府如何在前两者基础上,正确引导公共舆论,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最后,在我国,加强和完善政府公共舆论管理,旨在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此可见,研究政府公共舆论管理,不仅仅是政治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而且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入发展的呼唤
  • 选票的背后

    选票的背后

    2004年9月18日,北京迎来一个蓝天上飘着白云的日子,上午10点,我拉着行李箱,准备打车去机场,开始我的采访美国大选之旅。去美国采访大选的旅途中,见到奥巴马是我最激动的时刻,尽管他当时连参议员都不是,但他激昂演说的场景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深处。采访奥巴马后我写的《他可能成为第一位黑人总统》的文章,是我从业以来第一次如此详细地对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做的一个“特写”。
  • 超越时空的思想智慧

    超越时空的思想智慧

    本书对孙中山的思想智慧进行了解读,内容涉及:“岭南开放氛围——早就伟人的特有环境”、“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一强音”、“天下为公与大同世界——高远理想的美好憧憬”、“宏大的系统建设工程——世界视野的蓝图勾画”等。
热门推荐
  • 善待生活

    善待生活

    《善待生活》融书本知识的生活经验于一体,行文旁征博引,汪洋瓷肆,语言平易流畅、形象生动。
  • 永无尽头:最终幻想

    永无尽头:最终幻想

    永无尽头的大陆,无尽厮杀,无数种族的碰撞,死亡之后的世界,天地之间最大的阴谋,无数面位的融合,“我只是想找到一条回家的路········”死亡后的世界是重生?还是虚幻,一切不过一场幻想。一切如此真实,既然不想死,那就挣扎求存吧。无穷面位死亡后诞生的灵魂被牵引到这个死亡后的世界。绝望,迷茫,哭泣,挣扎,疯狂。一切都永无尽头
  • 狂妃再世:冷佞邪妃

    狂妃再世:冷佞邪妃

    本文女强,女主腹黑,残忍无情,外加冷血,有仇必报,有恩必还,对敌人毫不留情,对手下爱护有加,惊天容颜,绝世武功,精通毒术,医术……她是名顶尖的杀手,为复仇,与敌人同归于尽。再世为人时,她是那云月皇朝的太子,女扮男装,周旋于皇室的权力争斗之中……只因他长的像前世为救她而死的男友,她便给予了他绝对的信任,将自己暗中建立的组织全权交给他来打理……她以为,他们会像前世一样相亲,相爱,相知,相许,岂料,这一切不过是他用来欺骗她的假相……此时她方才幡然醒悟:原来一切,他早有预谋……
  • 菲儿,你快回来

    菲儿,你快回来

    或许儿时的情感都是懵懂且虚幻的吧,在这个世界上毕竟不是只有喜剧,甚至很多时候悲剧比喜剧发生的还会多很多。并不是这个世界都是像杨过小龙女郭靖黄蓉一样能幸福美满一生,更多也许是像王重阳林朝英一样怀着遗憾结束了生命。
  • 妈咪我的爹地是土豪

    妈咪我的爹地是土豪

    某电视台寻宝节目,帅气冷酷的小男孩手中拿着个镯子,“拥有这个手镯的混蛋听着!我叫何小果,想要拿回这宝贝就来找我!做为一个男子汉,我鄙视你!”何小悦没想到,一个帅气男人不请而来。男人看着小身影,“和我很像,是我的种。”“谁是你的种,不给钱,就请你圆润的离开。”
  • 夏初冬雨

    夏初冬雨

    他叫冬雨,她叫夏初,原本应该交际在一起的生命线却被现实硬生生分开,是命运的捉弄?还是现实的残酷?他不甘心!不甘心自己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他回来了,带着满腔的难过,带着一身的责任,他要找回当初的夏初,他要夺回属于他的一切,他要掀起血雨,在他的生命里,爱过,恨过,拥有过,失去过,有过兄弟,有过江湖.....
  • 阿尔兰

    阿尔兰

    阿尔兰,神语中寓意着“光明”,这是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大陆。但是在数千年前,北边的无尽海域中一声巨大的爆炸,扰乱了这个和平的世界,烟雾弥漫的大海中,出现了一座新的大陆。人类对于未知都是好奇的,都迫不及待的探索着新的大陆,但怎么也没想到,经历过短暂的平静后,噩梦降临了。突如其来的死亡就像一场遮天蔽日的海啸,让人措不及防。仅仅数日,曾经富饶的阿尔兰俨然已变成了一个死亡之地,无奈之下,残存的强者率领剩下的人类,建立了10座巨城,守卫着人类的最后一丝光明。时间飞逝,一晃就是数千年,人类在和死亡斗争的过程中渐渐稳定了下来,逐渐恢复了繁荣的生活,可是谁也不知道,屹立不倒的巨城,下一秒或许迎来的便是死亡。
  • 神女逆天:美男别跑

    神女逆天:美男别跑

    富二代?官二代?不不不,她只是个神二代!刁蛮?嚣张?恩,谢谢夸奖!神兽?妖皇?拐来做宠物好了!高冷美男?什么?想跑?跑不了,老实做夫君好了!红颜祸水?切!就是霍乱全世界全宇宙那又怎么滴了!她是大陆上出名的嚣张小姐,他是大陆上有名的天才王爷,她是“泥屎流”,他是“清灵泉”,两者相遇,就会....“宸,做我夫吧”“滚!”“宸,嫁给我吧!““滚!””宸,我娶你!“”滚!“”哦。““滚回来!”“你让我滚!“”我是说滚床单!”
  • 全职鬼差

    全职鬼差

    顾忆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从她上高中时所有念书的费用都是靠她自己,为了赚学费,为了不让自己饿死,她给阎王打工,每天都要抓鬼,赚钱养自己……
  • 别让借口害了你

    别让借口害了你

    有人说,一个借口就是一个缺口,这个借口足以毁了一件事、一个人。但也有人说,一个借口能补一个缺口,这个借口能让你摆脱尴尬,避免伤害他人。的确,借口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工作不能完成是因为“难度太大了,事情太多了,自己太忙了……”;人生没有成功是因为“没有人帮忙,缺乏资金……”最无厘头的借口是“命运不太好”。借口是可怕的敌人,是成功人生的窃贼。它会损坏人的性格,消磨人的意志,从而让人变得变得慵懒,让人最终一事无成。在很多人的眼里,借口是一种推辞,更多是对责任的推脱。很少有人意识到借口的作用是多元化的,因为不是所有的借口只会给人产生消极的暗示,有些借口的使用也会给我带来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