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舞阳城位于舞阳河畔,它的四周都是山。河水蜿蜒,成“S”形穿城而过。北岸是以前的府城,南岸是过去的卫城,远远看来很像一个太极图。城内外,那些古代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城东的青龙洞,是一组规模极其宏大的宗教建筑群,其间既有佛教寺庙,又有道教宫观和儒家祠庙,三教合一,蔚为壮观。此外,沿舞阳河畔还有天后宫、吴王洞、石屏山、铁溪等旅游景点。
据史书记载,这舞阳城古称“竖眼大田溪洞”,属“鬼方”。它是由苗族先民从黄河以南一个叫“舞阳”的地方迁徙到这里,后来定名为舞阳城的。这里既是黔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是湘黔交通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有“欲通云贵,先守舞阳”之说。《苗疆闻见录》上也有“欲据滇楚,必占舞阳”的论述。有一首诗这样描述了舞阳城地势的雄奇:“两山夹溪溪水恶,一径秋烟凿山脚,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
基叔六人此时正走在舞阳城的街道上。环儿和三妹子二人同时停下脚步,抬起头来手搭凉棚向上望:“嗳哟哟不得了!这上面的石头掉下来岂不正好砸着人头吗?”
马车老板呵呵大笑道:“二位姑娘,你们放一千个心一万个心,这上面的石头绝不会掉下来的,不然人家这房子怎么还建在这地方呢?并且整整一座舞阳城都建在这里,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为什么?”
“说起来这是一个遥远的传说。很久以前,这里还没有人居住,舞阳一带的居民把这里叫着‘竖眼大田溪洞’,是鬼居住的地方,也就跟长江三峡的‘鬼城’差不多吧。后来黄河以南有一个叫‘舞阳’的地方发生瘟疫,死了很多人,那里的居民觉得那地方不吉利,于是整个家族迁徙到这里。但是房舍建什么地方好呢?大家商量着这问题,于是大家决定请一位有道高士为他们选择住地。”马车老板说到这里停了下来。
“那有道高士请来了吗?”
“看你们好急的。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一个当地人指着不远处的一个石洞说:‘那石洞叫着青龙洞,洞里住着一位有道高士,据说是太上老君的徒弟,人称张天师,你们要选择吉地,请他来看看,保管万无一失。”马车老板停了停,继续说:
“于是,家族里面的两位长者去那青龙洞请张天师。张天师来到众人面前,问大家:‘听说你们要选择吉地安家,现在有一个好去处,只是不知你们有没有胆量。众人纷纷表示:‘我们只怕瘟疫,别的什么都不怕!’张天师高兴地说道:‘好!大家看,这一堵石壁下面,实在是按寨居家的绝好宝地,如在此地修建村寨,数百年之后必然大兴大旺,成为远近闻名的繁荣都市,贫道向大家恭喜了!”
一席话说得大家心情激动。但也有一部分人看着那高高的陡峭石壁有些担忧,这时又听得张天师道:“大家不要担心,待贫道为大家解除后顾之忧!”只见张天师微闭双目,口中念念有词,一双手不停地舞动,接着,张天师一连声的“捆、捆、捆捆捆~~~~~~”最后,张天师的右手高高举起,高声道:“此方神灵听吾指令:此石壁已被捆住,千秋万世不得有半点松动,切记!切记!”
原来这张天师动用了太上老君的“捆山术”,将这石壁牢牢地捆住了,所以自古以来这里没掉下过一块石头,环儿和三妹子都松了一口气。
由于青龙洞就在附近,加上那里还有许多值得观赏的景点,于是大家决定下午去青龙洞那边看看。
其实青龙洞是一个总称,它是一个旅游景点的建筑群。当你漫步在这舞阳古城的街头,举目远眺,映入眼帘的就是大唐疆域中著名的青龙洞古建筑群。青龙洞共有单体建筑三十六座,共由六个部分组成,依次为祝圣桥、中元禅院、紫阳书院、玉皇阁、万寿宫、香炉岩等处。它背靠青山,面临绿水,依洞傍崖,贴壁临空;这里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翘翼飞檐,画栋雕梁,青瓦红墙,错落有致,曲径回廊,庭院幽静。既有园林韵味,又具寺院风格。
现在基叔一行人走过祝圣桥,就到了中元禅院,这中元禅院的布局是佛寺的建筑风格,又具园林建筑的韵味。它的大佛殿是建在一块平台上,后面六角亭又是建筑在中元洞的洞口边,独柱亭则建在一块形同孤岛的岩顶部。
从中元禅寺往上走,就到了望星楼。望星楼更是奇特。所谓奇特就奇特在这座三层六角飞檐阁楼的基址是建在岩石壁的顶端,它腰部半满,下部微削,顶部呈锥形体而又石梭万状、孔穴千般。人们把它叫着“千佛岩”(因为原来在大大小小的岩隙里都各摆放着一个大小不等的佛像,这样的佛像一共有上千尊,所以称着“千佛岩”)。这些佛像的造型极其多样生动,可以说是巧夺天工。
这座飞檐阁楼是一座底层为吊脚楼式的走廊,中层和上层是重檐六角攒尖顶的阁。登上顶楼极目远眺,的确有“衔远山,吞长江”之感。若是在那满天星斗的夜晚登上这座楼,那么抬头可以看到夜空里那密密麻麻无法数得清的星星,向下俯瞰可以看到潕水河中碧水沉星。“望星楼”,这个美好的名称,恐怕也就是这样来的。这座阁楼房架,梁柱,连同底层的走廊,分内外两圈。内圈的柱脚,全部落在锥形岩体上,外圈柱脚则落在梯形台阶上,而所有内外圈的脚又都不是落在一个水平面上,内圈的楼柱,仅有一根落在岩体的尖端,恰巧在水平面上,其余五根全都落在水平面以下的不同位置。有两根刚好分毫不差地落在岩体两侧的边缘,十分玄妙。凡是到这里观光的游客,全都为这种巧妙的构思和设计而叫绝。
大家继续沿着岩壁上的走廊往前走。这时大家忽然发现,在那数丈高的岩壁上,题着一首诗,写的是:“题中和
山——峭嶂嵯峨蛰龙踞,一朝破壁横飞去。龙飞变化谁复知,盘寓尚认云深处。危楼高构山之巅,水微茫茫挂槛前。凭栏未敢多立时,生恐凌风便上天。”
基叔忙赞叹:“好诗好诗!想不到此地也有如此高人!”
从青龙洞下来,时间已经不早,大家吃过晚餐,回房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