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77800000022

第22章 扶摇直上(4)

这次带领八旗军作战的统帅正是康亲王,康亲王虽然是位贤王,但现在毕竟是特殊时期,他也考虑到军营中的需求,便以暗示的方式答应了将士们的要求。所谓暗示,就是康亲王不表态,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制止,将士们这才放心大胆的到各地征调莝夫。因此,鉴于八旗兵在福建各地对百姓进行强制性征调劳力,对百姓财产进行强行霸占、掠夺,百姓是怨声载道,对八旗军的所作所为是深恶痛绝,福建省又是汉人居多,老百姓渐渐地对八旗子弟感到不满,于是矛盾逐渐激烈化。当时,三藩王正在起兵闹事,台湾的延平郡王郑经又在虎视眈眈正对准大陆,等三藩王和朝廷打到两败俱伤的时候,他才站出来坐收渔翁之利,康熙皇帝倒是很英明,为了让郑经打消这一念头,为了要挫一挫郑经的锐气,早就把八旗军派到了福建,重兵压阵,面临强大的军威,量他郑经也不敢轻举妄动。却不想,郑经虽然被牵制住了,百姓却不得安生,只因八旗兵在地方为非作歹。

康熙十九年(1680)正月二十四日,福建巡抚吴兴祚将康亲王的亲笔手谕下发到福建省的闽县、侯官县等县知县手里,要求他们严格执行康亲王的命令。但这只是康亲王的命令,巡抚衙门并没有下达正式的文件通知,知县祖寅亮、姚震等地方官吏,便妄自揣测巡抚大人的心思,知道巡抚大人在心里是不支持他们这样做的,于是便以需要请示为借口,拒绝执行康亲王的命令。

正月十七日,八旗官兵聚众到县衙闹事,以孔武之力逼迫知县下令调夫。二十八日,福建省各级官吏集体议会,向康亲王上奏,要求停止征夫。同一天,民间征夫的消息早就传开了,一时间闹的满城风雨、沸沸扬扬,凡是年轻力壮的百姓们不免人人自危起来。街行罢市、百姓集体抗议,场面十分混乱。民心不可违,康亲王这一强征强调一下子激起了民变,并一发不可收拾,形势紧迫。

于成龙代表布政使衙门下属各级官员,向康亲王修书一封《公上康亲王求罢莝夫启》,这是于成龙当着众同僚、百姓给康亲王上书的公开信,目的就是要让大家都看到,官府也是不支持征夫这一政策的,并极力劝阻和请示康亲王,以安民心。信中的主旨是力请康亲王收回成命,不再征调莝夫。这封公开信,是于成龙以福建省布政使的身份给康亲王写的,是下级向上级写的。

但就在这封信写后不久,又以个人的名义,以朋友的名义向康亲王再次修书一封,名为《再肃上康亲王启》,信中指出:国家之安危,由于人心之得失,而人心之得失在于用人行政,识其顺逆之情而已。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是国与民相倚之切,千古诚不可诬,载诸简册,可考而知也。

于成龙在此信中,先是以圣人之道劝说康亲王收回成命,然后,再对康亲王进行歌功颂德,表明他这些年对朝廷对国家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是值得肯定的。信中说道,最近北京发生了轻微地震,紫禁城太和殿也莫名其妙的发生了火灾,这些突如其来的异常现象,说不定正是上天在警示,皇帝因此还颁布了《罪己诏》,要求大臣们同心同德,共创天平盛世,不可起异心,更不可心生邪念,要爱民如子,要廉洁奉公。相信康亲王也明白得民心即可得天下,民心不可违,更不能小觑百姓的力量。太祖、太宗皇帝身经百战,才换来今天的大清天下,百战艰难,创业艰辛,请康亲王务必三思,不可意气用事,以免酿成大祸。当今皇上爱民如子,更是主张官民一心,是几百年难得一遇的盛世明君,大清有今天的辉煌,全靠君臣同心。希望康亲王殿下能为皇上分忧,先以稳定民心为主,切不可再生事端,禁止调夫也曾是皇上的严令,王爷只需遵从罢了。

于成龙倒是知道康亲王的弱点,以情动人大概是再好不过的办法。康亲王也不想事情被闹大,鉴于众官民的一致请求,康亲王也就这样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收回了自己下达的错误命令,这样一来既保全了自己的颜面,又为百姓除去了这一政务弊端。康亲王一向很信任于成龙,这次于成龙在信中对他说的话,看来他是真听进去了,得此贤臣,有此贤王,是大清之福,是百姓之福。于成龙为官近二十载,在官场的这些年,他练就了一身拿手本事,最突出的看家本事就是捕盗、断案,这也是他立足于官场最大的资本。

康熙十九年(1680)初,福建泉州米价猛涨,百姓已无力消费,也难怪战争年代,粮食产量本来就少,物以稀为贵。总督姚启圣为此也是伤透了脑筋,上奏康熙皇帝,请求赈济福建百姓。姚启圣本人还是很有经济头脑的,而且商业天赋极深,曾经被罢官现居的日子里,也曾经商致富,发达过。在三藩之乱期间,姚启圣作为私人也想军队捐献出数万两的白银。然而,这次泉州灾荒,姚启圣也是毫不犹豫的捐出白银五千两,姚启圣只是起到了带头作用,既然他都带头捐了,福建省各官员也不好不捐,就算是给姚启圣面子,但是姚启圣可不是随着官员们的性子,想捐多少都行,他是下达的严令,福建下级各官府必须筹齐五千两,加上他的五千两,共计一万两白银。用这一万两的白银在省城福州买下五六千石的大米,火速送达泉州。总督作出了表率,那么下面的巡抚、布政使、按察使这些省内大吏也是在所难免的,应该说是义不容辞。巡抚吴兴祚是位廉洁奉公的好官,他除了俸禄并没有多余的财产,所以拿不出钱来捐给灾民,于是就令三府延平、建宁、邵武购买四万石的粮食,运送泉州赈灾。为了更好的赈灾,吴兴祚又从即将到来的军饷中扣留三万两用来买米。总督和巡抚在上面下达命令,下面的人就要忙的不可开交了,这几项任务主要是于成龙在全权负责实施。总督和巡抚在赈灾这一问题上应对积极,可谓精神可嘉,但是方法上却略显有误,于成龙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很有难处,便自己想出一个办法。泉州的米价上涨,其他地方也跟着上涨,福州也不例外,而且上涨的幅度还很大。如果此时在省城大量购米,导致省城粮店空虚,那么势必会引起省城米价上涨,后果可能会和泉州等地一样。如果等待外省运米过来,那么时不以待,远水救不了近火。

于成龙提议,应该改买米为借米,恳求巡抚吴兴祚下令,从粮道手中借出康熙十九年下半年的储备粮,闽县准备一千石,侯官县预备两千石,于成龙自己再想办法筹足两千石,拼凑五千石,先行运至泉州府。等外省来的救灾粮食到了以后,再用来填补康熙十九年下半年的储备粮仓。由于于成龙果断实施,应对、处理得当,福州的奸商也并没有得逞,米价便很快回落下去。当时的姚启圣正处在外地,对泉州情况并不是很了解,所以,这才下了一道糊涂令,一味的催办官员到外省购米、捐钱。

于成龙当时还给姚启圣写了一封名为《上姚制台议捐济禀》的书信,在信中细述了福州的实际情况,说明自己不愿买米的理由。于成龙道:一方面福州工商业者多,农民少,大家都靠买米生活,如果米价飞涨,百姓们生活难以保障。二方面福州驻军每月消耗料谷两万石,每石折银只有六钱五分,远远低于市价,购买料谷已经费尽委曲,十分艰难,如果米价再涨,则军队每月两万石的料谷就不可能买齐。三方面总督给各司道府派下来五千两银子的捐款,因为官员们经济拮据,负债累累,完成十分困难,逼急了只能用非法手段向下属和百姓摊派了。于成龙在这里列举了几位同僚困窘负债的例子。四方面目前福建的藩库十分匮乏,欠姚总督本人的一万两银子一直归还不了,军队每月还要消耗一万四千两,自己只能呕尽心血,东挪西补,实在不敢再支用新到的饷银买米了。

此事可以看出,于成龙还是很有经商头脑的,如果他不做官,想必在商场也会做出一番成绩来。他的这一方法的确要比姚启圣的捐款要高明多了。不费吹灰之力,便解决了泉州的燃眉之急,这可能也有急中生智的成分吧。康熙十九年(1680),福建巡抚吴兴祚接到朝廷的命令,即刻率兵南征。这吴兴祚一走,福建驻扎官兵基本上尽数被调走,留守福建的官兵就并不多了。于是,这稳定后方,成了一件大事,弄不好又将前功尽弃。后方不仅仅需要的是稳定,而是得是一个坚强的后盾,支援前线大军的后盾。包括负责前线将士的粮草供应、伤员救援等工作。

为了更好的稳定后方,在吴兴祚出兵南征之前,为了以防万一,于成龙给吴兴祚上了《上吴抚台论闽疆事宜》一书,于成龙是科举出身的文人,给上司建言献策,一向都是以书信来往为主,久而久之也就成习惯了,到了那里都喜欢给上司写上几笔提议。关于协助吴兴祚稳定后方,于成龙提出三方面的要求,一是福州是福建省的省府,一省的中心,从政治角度考虑,福州坚决不能出现任何问题,不能有任何形式的叛乱和骚动。于成龙道:“闽民奸诡而好乱,多图侥幸,为不终朝之计。”逃兵、流寇都是福州潜在的危机,要从根本上遏制他们死灰复燃。于成龙建议吴兴祚,在出兵之前,先处决因叛乱被关押的重犯,来个杀一儆百,起到震慑作用。二是延平、建宁、邵武等府是福建的上游地区,是福建漕运的命脉。然而,这一方一向多为匪盗出没之地,危害地方。于成龙提议,希望吴兴祚临走前对该地区进行增兵设防,保障万无一失,防患于未然,以免酿成大祸。三是各军营将士战斗意志薄弱,是缺乏实战经历和训练所致,于成龙建议,出征之前,先操练兵马,鼓舞将士们的战斗士气,只有将士们士气高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总督和巡抚外出作战了,这下于成龙就成了留守省城的最高行政长官,总宪福建省的军政大权。

由于于成龙恪尽职守,尽心尽力,在吴兴祚南征期间,福建省没有发生过一起骚动,于成龙也算是功不可没,这段时间,他尽量配合巡抚南征,做好后应工作,遭受战乱洗劫后的福建被于成龙打理的是井然有序。吴兴祚在前线也取得了一些战果,将士们在他的一致带领下,乘胜追击,三藩军队节节败退,为早日消灭三藩叛乱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三藩叛乱的彻底覆灭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类推荐
  • 大改革家雍正:反对利益集团实录

    大改革家雍正:反对利益集团实录

    铁碗重拳猛击利益集团,深改严革成就震世伟业。雍正帝在执政期间,勇敢吹响了向贵族利益集团、士绅利益集团等各种利益集团斗争的号角,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斗中,贪墨的吏治之风得以根本扭转,康乾盛世得以继续。雍正帝的一生,勤政务实,政绩杰作,是一位勇敢反对各种利益集团的大改革家,是一位真正的治世之君。即位后各项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小利益集团的纷纷倒台,种种新政的陆续出台,无不反映出这位大改革家睿智、勇敢、坚韧、勤政和进取本色。没有雍正帝的整饬和改革就不会有后来的乾隆盛世。
  • 千古大变局

    千古大变局

    时至晚清,老迈昏聩、日薄西山、风烛残年的老大帝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 五胞胎和他们的爱心爸妈

    五胞胎和他们的爱心爸妈

    本书以中国首例自然怀孕、自然分娩的五胞胎,从出生到成长的故事为主线,通过真实、细腻的描述,详实记载了围绕五胞胎发生的爱心故事,展示新时期汕头人乐施好善、扶危济困的精神风貌,展现新时代中国探索生命科学的成就,展现了一个温性关爱的中国,一个人文关怀的中国。
  • 刘永好:民营巨匠独占鳌头的成功奇智

    刘永好:民营巨匠独占鳌头的成功奇智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刘永好抓住机遇、借改革之东风迅速崛起成为大陆首富的非凡经历。刘永好,1951年9月,生于四川成都市。1982年,刘永好同三位兄长一起辞去工职,用筹集来的1000元开始了创业。1988年,积累了第一个1000万元。1992年,注册成立希望集团。2001年度的《福布斯》个人财富排行榜上,刘氏四兄弟以80亿人民币个人财富位居排行榜榜首,成为大陆首富。我们是先富裕起来的一部分,所以先富要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因此我感到担子更重,现在考虑的不仅仅是自身发展,更要注重社会责任感,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回报社会。国际上很多大公司能够持续发展,是因为对社会责任感的注重。
  • 结不结婚,这是一个问题:萨特与波伏瓦的情爱札记

    结不结婚,这是一个问题:萨特与波伏瓦的情爱札记

    《结不结婚,这是一个问题:萨特与波伏瓦的情爱札记》探讨了萨特与波伏瓦这对情侣的情感生活,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生命状态。作者以跨文体、思辨性的随笔形式,融写实、想象、故事、书信、日记、议论、抒情于一体,从萨特、波伏瓦两人的思想成就,两人之间奇崛的关系,及他们两人分别与别的异性的关系出发,深入人物的灵魂世界,对人类两性关系及这种关系的各种可能性作深入探溯及思考,同时也对当代人的情感婚姻中敏感的、深层的问题,有着得体、到位而富有启发性的探索。
热门推荐
  • 时间和距离

    时间和距离

    一段段的情,擦身而过,他总是走在边缘,最后是如何
  • 魅影:逆天嫡长女

    魅影:逆天嫡长女

    【女强内涵】她,蓝云风蓝家废弃的嫡长女,那一日遭遇欺凌致死的她再一次睁开淹没,霎时间冷冽无比,风华绝代,从此掀起了血雨江湖,红颜绝倾天下,她为了复仇而来,她为了强大而来。(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滚开,体育

    滚开,体育

    编者按:每一个好的故事都有起源,故事来源于我的高中,我的体育生生涯,有似曾相识的情景,也有为了跌宕起伏而跌宕起伏的字语,但却不违和。有真实有想象,为了呈现近乎于完美而呈现。感恩那段时光。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唐诗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唐诗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东方二次元的旅行者

    东方二次元的旅行者

    一次秋叶原的旅行,令原本身为宅男尹霜进行了奇妙的穿越,面对着那一个个令人梦寐以求的美女,尹霜身为一个绅(hen)士(tai)却毫无反应,难道他废了?不对不对,穿越还没完,还得继续穿!还有完没完了?
  • EXO之星途

    EXO之星途

    想看就自己进来看啦~~~懒懒是新手,可能写的不是很好,请原谅啦!有很努力的在写,多多支持哦!
  • 村野小邪医

    村野小邪医

    段飞是个倒霉的孩子,老爹被人陷害入狱,又遭遇对象退婚,开间小诊所给村里的人治病,连温饱都不行。可他从未放弃过努力,他坚信只要人不死,必定有站在人生巅峰的那天,最后他用枚小小的银针走上复仇之路,凭精湛的针灸获得无数美女青睐陪伴。这是个励志故事,段飞的崛起之路经受无数阴谋陷害,可他为了坚守正义毫不畏惧,视死如归跟邪恶力量做斗争。
  • 初中阴阳师

    初中阴阳师

    一个中学生的真实经历,让你身临其境。看一个中学生的成长为一方霸主的经历。
  • 我,一直都在

    我,一直都在

    那一年相见,诺一18岁,语涵20岁,两个被世俗抛弃的孩子,因为命运的安排走在一起,相依为命。诺一一直偷偷的爱着语涵,语涵对诺一是像亲人般的照顾,直到10年后,诺一准备向语涵表白,语涵为了拯救国家死去,悲痛的诺一不愿接受现实,同意接受日本医生宫本琦的建议用自己女儿宫本由美子的心脏来救语涵,但是语涵因此成了活死人,在病床上躺了5年,5年里诺一一直用漫画记录着他们之间的一切点点滴滴
  • ChristianityinChina

    ChristianityinChina

    基督教,犹太教的存在发展,是基于教导耶稣基督的高度在罗马帝国的一些二千年前。它已发展为三大分支: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中国基督教意味着这本书在传播和发展的历史有关在中国的新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