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565200000004

第4章 母子二人苦熬岁月

第五节 母子二人苦熬岁月

我们娘俩与我二叔二婶分家之后,搬到西院的三间西厢房去住,从居住条件看不如以前了。

我们孟家的四层房屋虽说都是草房,但是房顶覆盖茅草的形式是不同的。我在本书第一章《古城旧貌》第五节《老县城的宅院和房屋》中介绍过,最好的草房是草根“拍的”,其次是“打马镫”,最差的是“倒插茅”。我家东院那层祖传的三间正房是草根“拍的”,每隔多年才更新一次,西小院我二爷孟宪增那层西厢房是“打马镫”,也要好几年才更新一次,这两种草房不怕风,只要房坡不走形就不容易漏雨。西院我家住的西厢房和我曾祖母住的东厢房,都是“倒插茅”,不仅需要每年“苫房”加盖一层新稻草,而且就怕刮大风。因为“倒插茅”的稻草是平铺在房坡上的,虽有秫秸网罩住,也不像“拍的”和“打马镫”用泥土固定在房坡上那么牢固。平时刮三四级以下的小风,秫秸网子还可稳住茅草,只要刮四五级以上的大风,就会把稻草卷起来,堆积在秫秸网子内,露出一块块泥土房背,若是刮六七级七八级的大风,则会把秫秸网子的草绳刮断,把茅草从房顶上吹跑。所以,居住在“倒插茅”草房的屋子里,“外边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外边雨停了,屋里还滴答”的现象是常见的。

我小时候,我们住的西厢房就经常漏雨,那年代华北地区雨水也多,经常连阴天。屋里是纸糊的顶棚,一看那个地方的纸被浸湿了,就赶忙把洗脸盆放在下面,接着滴答下来的雨水。漏雨的地方多了,就用洗菜盆、盛饭盆,盆不够用了,再用大碗。碗接满了倒进大盆里。总之,每逢雨天屋里漏雨时,大盆小碗摆满了炕上地下。有时霹雳闪电,风雨交加,令人胆战心惊。那时我母亲迷信,一遇到连风带雨的时候,就让我和她一起跪在炕上,向北作揖磕头,嘴里央求说:“老天爷行行好吧,别再下雨了。”又说:“老天爷,可怜可怜穷人吧,别再下雨了。”那时候我也不懂科学道理,也认为真的是老天爷派遣雷公电母和龙王爷在作法,也以为老天爷能听到我们的祈祷声,也就虔诚的跪拜磕头,祈求老天爷别下雨了。因为暴风雨总是一阵子就结束,所以有时就以为我们的祷告起了作用,下一次再遇到暴风雨时还要跪在炕上朝北磕头。直到上学以后,才知道这些都是迷信做法。

为什么我们那时害怕漏雨呢?如果是现在的砖瓦房或是水泥屋顶,即便漏雨了,也没什么可怕的,因为现在的房屋都是整砖和砂灰砌的,不会因为屋顶漏雨而倒塌。我们住的那层茅草房可不行,那时的草房都是用碎砖头或土坯砌的墙,使用黄土泥做馅泥。因为古代城内建筑经过战火,形成许多瓦砾,不同历史时期的粘土砖,大小薄厚都不同,那些砖头碎块很不规格,垒墙时全凭馅泥找平,俗称“齐不齐一把泥”。如果房山漏雨,墙里的馅泥变成泥汤子流出来了,里面的碎砖头就失去支撑,时间长了,墙体就会坍塌,人在屋里就可能被闷在倒塌的房屋里。

我小时候就遇到了一次险情,哪一年记不清了。那是在我没上小学之前的一个夏季的夜里,因不是狂风暴雨,而是和风细雨,所以也没害怕,也没用祷告。前半夜下雨时发现屋里漏雨,用盆子接着水,我们娘俩就放心的睡觉了。我妈睡在炕头(南面)我睡在炕中间,天热也不用盖被子。第二天早晨醒来,发现北房山“透天了”,有两三块砖头就掉在距离我头部和胸部一尺远处。原来是北房山上部坍塌了一大块,外墙皮脱落大约三四平方米的样子,内墙顶部只掉下来几块砖头,形成一个脸盆大小的墙窟窿。幸亏有“贴山柁”和“贴山柱”(房山墙体包裹的房柁和柱子),不然的话房子就塌了。那天夜里,我如果躺在炕脚(火炕靠近锅灶的一方俗称炕头,靠近房山墙烟筒道的一方俗称炕脚)睡觉的话,那就要被掉下的砖头砸中,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那年代的我们居住的茅草房,就是这种经不住风吹雨打的危房。我曾祖母那层东厢房,归我二爷孟宪增后,就是因为不及时苫房,后来被雨水浇坍了,改建成了一间白灰封顶的小平房,那是后话了。在初中读书时,学了唐诗中杜甫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歌中的“卷我庐上三重茅”的情景,就是对“倒插茅”草房的描述。因为我有过住在这种茅草房里,遇到暴风雨就提心吊胆的亲身经历,以致使我对杜甫的这首诗一直牢记在心。

从土地生产方面看,我家也属于贫困之家。土改时西南隅村人均土地三亩,我家差了一半,娘俩才三亩地。除了城南冀庄的稻田与人家种分收,不用自己去干活外,园子的活和城西北大坨子的土地都是我母亲经管的。春天耕地时需要雇套,既要管一顿中午饭,还要给工钱。我记的有一次雇一个西井峪(城北府君山后)姓周的农民用驴驾耠子给我家“串地”,中午吃完饭后,他就躺在我们西院大门道里我曾祖母备用的棺材盖上睡午觉(棺材盖是翻过来放置在棺材斗上面的,棺材盖是弧形的,凹面正好躺下一个人)。我家园田里菜畦春季的菠菜和秋季的白菜也要浇水(夏季的蔬菜主要靠雨水),要雇我二爷孟宪增摇辘轳用大罐打水,我母亲看畦口(浇完前面的一畦,把畦口挡上,水就流进后面的畦里)。我二爷给我家浇园子只吃饭不要工钱,因为平时拆做棉衣等针线活,是我母亲帮他们爷仨做的。其它农活都是我母亲自己来干的。种玉米、高粱、豆子自己刨垵、点种,种谷子自己搂沟、撒种。那时家里没有小推车,往地里送粪,往家里运庄稼,都是我母亲用挑筐挑的。

从吃的方面来看,由于我家没有麦地,很少吃白面。那一百三四十斤稻谷,可碾成的稻米也不过百八十斤,其余都是粗粮。冬季天短,一天吃两顿饭,其他季节一日三餐,早饭晚饭都是玉米粥,中午有时吃小米干饭、高粱米干饭、玉米面饼子或馅饼子。有时也吃杂豆面菜馅“懒龙”(薄皮大馅菜卷子)。过去的玉米面菜馅饼子,使用粗玉米面(细面出面率低,吃不起)掺榆树皮做的。玉米面本身粘性小,人们就从榆树上剥下嫩皮(不是外面黑色表皮,而是里面粘性大的白色纤维部分)晒干后,用碾子轧成面,与玉米面或高粱面掺在一起包菜馅饼子,做馅用的菜多是季节性的“大路菜”(白菜、菠菜等高产菜)或者野菜,基本上没有油和五味十三香等调料,只有咸味没有香味。这样粗糙清淡的菜馅饼子,与现在街上卖的相比,可是不容易咽下去的。

那年代猪肉每斤五角四分,鱼两三角钱一斤,鸡蛋三角多钱一斤,可是普通老百姓家很少买鱼肉吃。我家只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节日才买肉吃,其他小节日没买过肉,那几年我家除了买猪肉吃以外,没吃过其他禽畜鱼类的肉食。我母亲过生日和我过生日,都是只吃顿大米粥几个煮鸡蛋,因为稻米和鸡蛋不用花钱买。而且不过节也不吃炒菜,因为炒菜费油,做菜汤和熬菜只在里面放一点荤油(猪油),比炒菜省油。那年代二两香油可以吃一年,一小坛荤油(二三斤猪油)也吃一年。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出生在贫困家庭,也是我从小受到了锻炼。我从五六岁开始,也学着干一些家务活和农活。

家务活主要是协助母亲做饭,那时用柴灶做饭,熬粥时一个人就可以连烧火带搅合粥锅,贴饼子时如果烧劈柴,一个人也行,因为大块劈柴燃烧时间长,把锅烧热后,把饼子贴完再舔火也不迟。可是烧茅柴(茅草)就不行,必须一人在锅上贴饼子,一人在灶下舔火。因此,我从四五岁就学会了“烧火”。我们在东院住时就会往灶膛里舔火了,到西院住后,自然要帮着母亲烧火做饭了。五六岁时不仅会烧火,还学会了抱柴禾,就是把柴禾垛上的柴草撕下来,凑够“一铺”(J县人把成人用双手卡住的一束柴草称为“一铺”,把两臂环抱的大堆柴草称为“一抱”)就抱进堂屋来。还有听到老母鸡叫唤就跑出去捡鸡蛋,还有早晨撒鸡窝(打开挡在鸡窝门外的石块和木板,放鸡出窝),晚上挡鸡窝(天一黑散跑的鸡自动进入鸡窝,要把鸡窝门挡好防止黄鼠狼拉鸡)。七八岁时,刷锅洗碗,用泔水和鸡食,傍晚从外边往屋里拿尿盆,上炕铺被窝,早晨往外端尿盆,在炕上叠被子,垛被垛,扫炕等小孩子能干的家务活,母亲都教我干。

农活如摘豆角、摘黄瓜、剥玉米皮、码玉米光(把剥掉外皮的玉米棒棒整齐的堆放,以便风干后脱粒)、搓玉米粒(用手把玉米粒从玉米骨上抠下来)等,到七八岁拿得动小铁锨了,就可以在浇园子时看畦口了,在园子的玉米地里掰玉米等轻体力农活了。可是在我八岁(虚岁)之前母亲一直不让我跟她到地里去,她到地里去干活,就让我在家里玩。

有一天下午我母亲又去城外大坨子地里干活,我要跟着去,她不让我去,我就在后面远远的跟着她。从我们林家胡同往北向西拐,到对庙胡同,又向北经过西门南马道(现在的塔西胡同北段),出西城门洞子和瓮城门洞子,再往外走我就看不到母亲的身影了。那时土城门洞子还没拆,瓮城门洞朝南开,向西有护城河的石板桥,桥西边是西关了市场,西关市场的北面是一个大土岗子(位于现在的独乐寺西侧停车场西侧公路及北侧的利顺源饭店处,修津围公路时土岗子被改造),土岗子顶上有人家,土岗子下边有人行小道,土岗子西面是娘娘庙(也称仙女宫,位于现在的东风宾馆北面),娘娘庙墙外有一条往北通下营和XL县的大道。因为母亲走得快,我到了护城河外边,就看不到母亲的身影,也不知她往那边走了。喊了几声妈妈,也没有回应,就哭了。那时城里的人口也不多,在城门外也没碰见别人,只好自己哭着原路返回来了。走到西门南马道时,碰见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看见我哭了就问我:“这时谁家的小闺女啊?为啥哭呀?”我说:“我妈下地干活,我找不到我妈了。”她说:“你妈下地干活,你就在家玩吧,认识家吗?”我说:“认识”。她就劝我:“别哭了,快回家吧。”我就自己回家了。因为我们小时候舍不得花钱去理发馆理发,许多家的男孩都剃光头。我母亲希望我长大后成个“做事的”(过去,J县人对挣工资的体力劳动的俗称“做工的”,脑力劳动者俗称“做事的”,发型习惯是乡下农民和城里“做工的”剃光头,当官的和城里“做事的”留分头),从小就给我留分头。平时都是母亲用剪刀给我剪的,留的头发茬比较长。因为头发长,那个大娘把我当成女孩了,所以我印象很深。

还有一次,大概是过了一年的初秋,白露节已过,谷子割完了,高粱还没熟,也是一天下午(早晨母亲下地去得早,我睡懒觉不知道),我正在当街玩,看母亲下地干活,我就在后边悄悄地跟着她。可能是我长的大些走的也快了,这次母亲没把我甩掉,出了西城门的瓮城,见她是从大土坨子边上的羊肠小道往北走的,我也就跟着去了。到了地里见母亲正在“找高粱”,就是把先成熟的高粱穗用“把心”(一种我握在手掌里的单刃刀)掐高粱穗,见我光着脚丫子到地里来了,她也很担心我被“谷茬”扎脚,就埋怨我不该到地里来,让我别动,站在一边看她干活。又过一会母亲问我认识家吗,我说认识,她就让我自己回家了。我们这里割谷子是用镰刀贴近地面向怀里搂的,每棵谷子根部都会形成一个“斜茬”,这时我已看到成垄的小谷茬,刀尖似的很危险,走路时也就注意了。再有就是我们小时候,除了冬季穿袜子穿棉鞋以外,春秋季节只穿夹鞋,不穿袜子,到了雨季,为了省鞋,小孩子都光脚丫,晚上上炕睡觉之前把脚洗净就行了。那时光脚习惯了,脚底板一层老茧,踩泥踩水踩碎石子都很平常,穿鞋反倒觉得别扭,所以我这次到地里来也是光着脚丫子来的。到地里一看,我这个小孩子还真的给母亲帮不上忙,所以后来我也就不到地里去了。

于是就想帮母亲做饭,让她从地里回来吃现成饭。我家没有麦地,平时基本不吃白面,常吃的是玉米面饼子豆面汤。玉米面饼子贴一锅可以吃两三顿,豆面汤是现吃现做。农闲时吃豆面面条,农忙时来不及擀面条,就在锅里轮面片,或者是扒拉面嘎达。扒拉嘎达的大小不易掌握,轮面片比较简单,就是和一碗豆面浆糊,在大锅里放小半锅水和青菜及油盐,把锅烧“花边”(锅边水冒气泡了锅中的水尚未沸腾),把豆面浆糊贴着上半截锅沿轮撒开,在锅沿上形成一层面片,再用锅里的菜汤把面碗涮净。过一小会儿,待面片八分熟,用铲子从上往下,一铲一铲的把面片铲入下面的菜汤里,锅开了就都熟了。这种做法看起来很简单,我经常看母亲这么做,也就把“套路”记住了。于是,在一天中午,因为有剩饼子,我就想做一顿豆面汤,让我母亲从地里回来吃顿现成饭。这次我提前把面糊糊和好了,抱来柴禾(是烧的豆秸子)点火做饭。一切都是按照大人的“套路”来的,前半截进展顺利,到锅边上的面片八分熟该往下铲时,问题来了,原来看母亲铲面片很省劲,可是我是小孩子,力气小,铲不下来。那时的铁锅吃的油水少,不光滑(而且也不能让铁锅太光滑,唯恐贴饼子站不住),面片站在锅上很牢固,我铲不下来,而且灶里的火还在燃烧,锅边上的面片很快就糊了。我可没办法了,只好半途而废。我又后悔又害怕,后悔的是这个面片汤看着容易做着难,不如做扒拉豆面“嘎达”汤了,担心的母亲回来责备我,插上堂屋前门,回到里屋呜呜的哭起来了。时间不大,我母亲回来了,见插着门,听见我在屋里哭,就问我怎么回事。我告诉我亲后,她不但没责备我,还夸我有出息,知道帮助大人干活了。还说面片糊了不要紧,照样吃。于是我才不哭了,打开门让母亲看锅里的状况。母亲让我点着火,她用铲子把那些彻底熟透了的糊面片铲到菜汤里,开锅后照常吃了。

这以后,母亲有时就让我在家热些剩饭,等她从地里回来一起吃。早晨母亲走时,把剩饼子,小米稀饭,或者菜汤一类的,在锅里放好,告诉我傍晌午时只管点着火,烧开锅(锅里冒热气)就可以了。这既省事也没危险,我虽然年龄小,也是可以做到的。在我读小学以后,土地入社了,家里也分了小麦了,夏季也吃包饺子、烙盒子、蒸大菜饺子了,在做这些馅饭时,母亲就让我学擀面皮和包饺子了。

同类推荐
  • 极品狂医

    极品狂医

    手术刀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医人者医病,也可以医心!掌控别人生命的狂医的传奇人生!
  • 相影仙踪

    相影仙踪

    小隐隐于朝,大隐隐于世。长生迁去也,是为仙。全民都在奔跑的年代,我们何处安放心灵。
  • 决战尸城

    决战尸城

    一次偶然的生化原料泄露,竟演变成毁灭全人类的生化危机!一夜之间,昔日善良的人们一个个变身恐怖的食人生物,丧尸出笼,战火四起,世界各国的矛盾转变成仅存的人类与丧尸大军的对决!这个可怕的噩梦也影响了他,高天一,这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上班族的正常生活,危机来临,他又该何去何从?
  • 恶光

    恶光

    一句话简介:一场告白引发的血案正常简介:康正在告白之后成为了不为人知世界的行者,为了生存违背自己的原则之后在后悔中重回正途奋起反抗的故事。作者希望:希望可以写成一本凡人奋斗的温馨小说。
  • 同学一起走吧

    同学一起走吧

    本作品讲述了关于大学生励志、创业、爱情的故事。丁小丁是新兴大学的一名学生,快毕业了,他遇上了同学苏慧,他们产生了美丽的爱情。丁小丁学习努力,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他有一个非常大的梦想就是创业梦想。苏慧对丁小丁的创业梦想非常的支持。大学毕业后,他们就开始了创办网站的创业。他们非常的用心,非常的努力,希望能取得好的成绩......
热门推荐
  • 黑暗咏叹调

    黑暗咏叹调

    舔着冰冷石壁上流淌下的水珠,感受着舌尖上传来淡淡的甜味,匍匐在阴暗角落的丑陋身影望着月光下灯火通明浮华喧闹的城镇,渐渐眯上闪烁着绿色荧光的双眼,露出惨白的獠牙。那将是一场鲜血淋淋的饕餮盛宴。
  • 恶魔专属:混血丫头,啵一个

    恶魔专属:混血丫头,啵一个

    艾利斯顿贵族学校四大恶魔之首的凌泽风,性格傲慢,脾气骄纵,横行校园却无人能制止,因为他是学校最大股东的儿子。他上厕所,竟然被混血少女偷窥。他回到家,自己的房间,可恶的混血少女竟然说是她的房间。偷窥他,还要霸占他的房间,忍无可忍!“传说如果一对恋人坐摩天轮,当摩天轮升到最高处的时候,如果接吻的话,会一直幸福下去哦!”混血少女眼里闪烁着灼热的光芒,“我们会一直幸福下去吗?”启动的摩天轮快升到最高处,凌泽风捧起了她的脸,狠狠的亲了下去,允吸着她独特的芳香。走下摩天轮,凌泽风紧紧的抱住她,并在她耳边大声宣布:“我们会一直幸福下去的,因为你是我的专属,也就是我的幸福指数!”
  • 神兽之异世崛起

    神兽之异世崛起

    跟着燏百糯的步伐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杀出属于自己的历史吧!“碍事的都一边去!死了不关我事!”所过之处不留活口。她不是好人,也不屑做好人,当然她也不是圣母。但是她绝对不会让自己所爱的人受到半分伤害!本文全文一对一,女强男更强,强到变态:“燏百糯,你永生永世也别想离开我身边,因为你永远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端木宿陌就是这么自信。-V-
  • 鬼王独宠:废材逆天四小姐

    鬼王独宠:废材逆天四小姐

    “女人,我好像喜欢上你了……”某女愣愣的看着面前男子“你喜欢我哪,你告诉我,我改还不行么?”“……”死女人,就这么讨厌我么?—“天下为聘,女人,我娶你”某女勾起唇角“天下么?我给你天下,你嫁我,可好?”某妖孽轻挑眉,展开双手“愿君享用”-她叫雪,但有时却比谁都温暖。
  • 会长校草是女神

    会长校草是女神

    最近,这所普通高中的学生会会长十分的烦恼。虽然她乔装成男生,但是仅次于他的第二校草似乎...有点不同寻常?
  • 你是我逃不掉的宿命

    你是我逃不掉的宿命

    曾经我是被捧在手心上的千金大小姐,呼风唤雨连星星也唾手可得。后来我成了顾泽南的情人,他给我第二次生命,也把我变成一具行尸走肉。我扯着他的衣领,嘶哑着喉咙让他去死。他冷眼看我,“现在你除了听我的,哪里还有活路?”这世上没有人能一辈子顺遂逃得过颠沛流离。看着以前穿着贵的离谱的高定西装的顾泽南,如今衣着邋遢满脸胡茬。我微笑说,“这些报复手段,都是你曾经手把手教我的。”他不说话,也不看我。很多年以后,我终于知道,顾泽南奋不顾身的赴死,是为了不让我死。在我们的关系中,从来没有过刚刚好。
  • 清殇引

    清殇引

    她,21世纪的天才少女,被家人捧在手心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掉的宝贝宠儿。他,大清朝,高高在上,万人之上的九五至尊。当她穿越百年遇上他,两个人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他们的爱恋究竟是逆天而为还是顺应天命,他们的相知、相恋、相爱或是互相伤害究竟是对还是错?
  • 苹果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苹果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作者长期在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有关果树病虫害方面的彩色照片和第一手资料为基础,介绍了各种果树常见重大病虫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重点介绍了田间症状及治理技术,使读者能够参照生动形象的病理图谱,对病虫害作出正确诊断,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提高病虫防治的技术水平,避免错、乱、盲目用药,生产优质水果。
  • 為伊消得人憔悴

    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一句古诗,也是一曲故事,是一种情怀,难以释怀的情怀,致青春,致那些流水般一去不返的青春。云在蓝天水在瓶,什么样的生活造就了什么样的人生。
  • 俗世炼丹录

    俗世炼丹录

    大学生张涛用五块钱买个小鼎样式挂链,又意外开启了叫‘丹界’的空间,从此他精彩的人生就开始了。炼丹卖丹然后再种药。没有灵根?不用怕,我可以练出来,资质不行?也不怕,九转金丹、蓬莱仙丹…..我都可以炼出来。本书等级划分:丹徒、丹士、丹师、丹圣、丹仙。丹药划分:天地玄黄人五级丹药。看的爽的请投票,收藏。谢谢!喜欢本书的请加群:74793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