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宗元和初年,京城长安的义宁街道,有个疯子女人,大家叫她五娘,常常睡在皇宫外面的墙根下。
当时,朝廷的一个使者叫茹大夫,出使南京。
南京也有一个男疯子,一会唱歌,一会嚎哭。但是,他往往能预言未来的事情,而且总是被他说中,所以人家都叫他信夫。他盛夏还穿着棉袍子,却一点也不出汗;冰天雪地的冬天,他袒胸露乳,身体毫无冻伤。
朝廷使者茹大夫离开南京的时候,信夫忽然叫喊着,拦住他的马,说道:“我有个妹妹叫五娘,住在长安城里。现在我有封信,请一定帮我送给她。”
茹大夫知道信夫有些神异,就欣然地答应了。
信夫从怀里拿出一块布,塞在茹大夫的鞋子里,说道:“请为我传语五娘,没事快点回来。”
经过长途跋涉,茹大夫回到长安,在城外的长乐坡,五娘已经等在那里,拦住他的马,笑着说:“我哥哥有信来,大人请给我吧。”
茹大夫想了半天,才想起信夫的信,就把鞋子里的那块布,递给了五娘。
五娘接过布,甩了三下,变成一件衣裳。她穿上衣裳,跳着舞,大笑着回到经常睡觉的城墙下。
第二天,人们发现她死了,就一起凑钱埋葬了。
过了几年,有人从江南来,说信夫也在同一天死了。
******
唐朝宪宗元和年间,有个淮西节度使的军将,受命出使开封,半路住在驿站里。
夜深以后,他正在熟睡,忽然觉得有一个东西压在胸口。
这个军将一样勇敢健壮,惊醒以后,就抓住那个东西不肯放手。有个东西拼命挣脱,被军将抢下一个袋子。
那个鬼躲在暗处角落里,苦苦哀求,还给它这个袋子。
军将对它说:“你告诉我这是什么东西,我就还给你。”
等了很久,那个鬼说:“这是抽取人的生命气息的袋子。”
军将听了,操起一块砖头,扔了过去。那个鬼就消失了。
这个袋子可以盛几升的东西,没有任何缝隙,象藕丝的颜色,放在太阳底下,也没有影子。
******
唐朝德宗建中年间,有个叫何讽的书生,一次,他买来一卷发黄的古书。他读这卷书的时候,看到书页里夹着一圈头发。
这圈头发大约有四寸来长,组成一个环状,却没有端头。
何讽就把它剪断了,只见断开的地方,滴出了一升多的清水。何讽用火烧它,闻到烧头发一样的气味。
后来,何讽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一个修道的人。
那人长吁一口气,说道:“你真是凡夫俗子啊,遇到这样的事情还不能羽化成仙,真是命运啊。根据《仙经》里记载:蛀蚀书本的虫子叫蠹鱼,它吃到三次‘神仙’两个字以后,就变成你碰到的那个东西,名字叫做脉望。半夜的时候,拿着脉望圈定天上的星辰,马上就会有星宿的使者降临下来。这时,你向他求丹药。拿到丹药后,你用脉望滴出来的水和着那颗丹药,一起服食下去,你马上就能洗练骨髓,登天成仙。”
于是,何讽回家,拿出那部古书,重新仔仔细细地观看。
他看到被蛀蚀掉的空白处,再上下文猜测其中的字,果然发现有三处是“神仙”二个字。
何讽后悔无及,伏在地上大哭。
******
唐玄宗开元末年,河南上蔡县的南边,有个叫李村的地方。
李村里有个百姓叫李简,得癫痫病死了。
旁边汝阳县的一个人叫张弘义,他家跟李简家素不相识,两家相隔三百余里路。
李简埋葬十几天后,张弘义也得病死了。
过了一夜,张弘义忽然活过来了,但是不再认识父母和妻子儿女,还说:“我是李简,家住在上蔡县南边的李村,我父亲名叫李亮。”
张弘义的家人惊奇地问他,到底怎么回事。他这才说了经过。
原来,李简刚生病的时候,就梦见有二个穿着黄衣服的人,带着公文把他押走。
走了几里地后,他们到了一座大城市,城门上写着“王城”。
他们进城后,到了一个地方,象是人间的六部的衙门。李简在那里呆了几天,讯问他的事情,他都完全不知道。
忽然,有个人从衙门外面进来,说抓错人了,应该把李简马上放回去。
有一个差官说:“李简的尸体早坏掉了,必须找个其他的身体托生。”
李简怀念自己的父母和亲人,不愿意托生到其他地方,要求回到自己的身体里。
过了一会,另外一个人被抓了进来,通报说是:“汝阳的张弘义,被抓捕到案了。”
那个差官就说:“张弘义的身体,好像没有败坏,快把这个李简托生到他的身体里,让他重新活着度过余下的寿命吧。”
于是,李简被二个差官护持着,走出那座城池。一路走得很快,也没有觉得什么,忽然就象梦里醒过来一样。
醒转过来以后,他看见周围的人都对着他哭泣,所在的房屋,他也不认识。
天亮以后,这个人回到李简的家里。
李简的家人问亲人和家族的人的姓名和平生的小事情,他都对答如流,没有不知道的。
李简本来会竹编的手艺,那个人到家后,熟练地用竹到破开毛竹,削成竹蔑,编成各种竹制器物。他的说话口音,和行为举止,也完全是李简的样子。
后来,这个人也不肯回到汝阳张弘义的家里去了。
这个故事,是酉阳杂俎这本书的作者,亲自听他的叔父说的。他叔父当时在上蔡当官,亲自审理过这个案子。
******
唐朝武宗灭佛,历史上很是有名。当时很多寺庙被摧毁,很多和尚被勒令还俗。
扬州海陵县有个还俗的和尚,叫义本。他临死的时候,叮嘱他弟弟说:“我死了以后,你给我剃光头发,穿上三层和尚的衣服。”
他弟弟遵照他的话,按照和尚的样式,给他办丧事。
可是,过了一夜,义本却复活了。
他说他死后,看见二个黄衣的差官,把他带到阴间的大堂上。
大堂上的阎罗王,问道:“这个人,是哪个州哪个县的?”
差官回答道:“是扬州海陵县的和尚。”
阎罗王说:“天帝下旨,淘汰不合格的和尚。海陵县所有的和尚都已经还俗了,没有和尚了。你们怎么把这个和尚领来了?”
于是,他命令差人把和尚送回去复活,还俗以后,再重新领来。
义本复活后,就索要俗家的衣服,穿上以后,马上又死了。
******
唐朝时候,许昌有个老和尚,从四十岁起,他睡熟以后就打呼噜。而且,他的呼噜声,就象锣鼓笙簧在演奏一般,很有节奏感。
当地的一个唱曲的人,在他熟睡的时候,偷偷记录他的呼噜声;再根据他的呼噜声,谱成曲子,配上丝竹乐器,成为一时流行的名曲。
老和尚却一点也不知道。
二十多年里,他的呼噜声成就了无数名曲,在天下广为传播。
******
荆州有个百姓叫郝惟谅,性格粗鲁直率,勇于私斗。
唐朝武宗二年的寒食节,他跟一帮朋友到郊外游玩,踢球摔跤,很是尽兴。夜里,郝惟谅喝醉以后,就在野外过夜。
第二天天蒙蒙亮,他醒来以后,觉得口渴难耐,就四处寻找喝水的地方。
他沿着小路走出一里多地,看到一户人家,房屋很是低矮破旧,屋里陈设极为简陋。虽然房里点着灯,但是非常昏暗。
郝惟谅叫喊主人家,想求碗水喝。他进屋后,看见一个容貌悲惨、神情憔悴的女人,穿着破败的服装,正靠着油灯缝纫衣物。
那个女人请郝惟谅坐下,端水给他喝。
过了很久,她对郝惟谅说:“我知道你很有胆量、气概雄壮,所以想把我的故事告诉你。我本来是陕西人,姓张,嫁给了官府衙门里当差的李自欢。后来,李自欢被征调到边疆,一直没有返回。我也生病死了,我在这地方没有其他亲戚,邻居就把我停殓在这里。到现在已经十二年了,一直下葬。
人死以后,如果身体没有埋进土里,神魂就不会被阴间登记到簿子上,只好恍恍惚惚地忽聚忽散,如梦如醉。
如果你能帮助我这个幽冥的魂魄,也是一番阴德,让我的遗骸回归黄泉土壤,使我的精魂有所依托,我的心愿就达成了。”
郝惟谅对她说:“我家业单薄,恐怕没有能力帮你办到。如何是好呢?”
那个女人说:“我虽然是鬼,仍然没有停止劳作。自从到了这里,我一直给姓胡的人家做佣人,缝缝补补的,已经好几年了。也积攒了十三万钱,足够给我办丧事了。”
郝惟谅答应了,发誓帮她办理。
当天上午,郝惟谅就到姓胡的人家询问。那家人描述的张氏佣人,跟郝惟谅所见到的,模样和服饰完全一样。
姓胡的人家,听了他的故事,就一起到那个房子,果然看到那里停了一口棺材。
他们打开棺材,里面真的放了许多散碎的钱。他们点了一下,总共是十三万钱,与正是那个女子所说的数目。
胡家人和郝惟谅对张氏女子都很同情,也很惊异。他们另外加了些钱,一共花了二十万,选了一个叫鹿顶原的地方,风风光光地把张氏的棺材埋葬了。
这天晚上,张氏又托梦给郝惟谅和姓胡的人。
******
传说,著名的道钦和尚住在杭州径山,有向他请教禅道的,他总是率性地回答,而且都包含至深至远的含义。
唐朝著名理财家刘晏,曾经向道钦和尚请求给他一句心偈,就是时时念叨的警句。
道钦和尚让他抱着香炉,仔细聆听。他说:“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刘晏连着问了几次,道钦再三说的都是这句。
刘晏就说道:“这句话太简单,连三岁小孩都知道。”
道钦说:“三岁小孩都知道,可是百岁老人却都做不到。”
这个故事,至今仍是至理名言。
《梁元帝杂传》中说,西晋惠帝末年,洛阳有个和尚叫耆域,是个得道高僧。
他跟人一起在长安的寺庙里吃饭;同一天,他却能在西域沙漠里,与当地人一起在石头雕像前一起吃饭。两个地方相距几万里,可是他却同日在两个地方出现。
著名的和尚竺法行,有一次叩头,向他祈求一句警句。
耆域和尚走上高高的法座,庄严地说:“守口摄意,心莫犯戒。”
竺法行和尚说:“得到高僧,应该教给我所没有听到过的话。可是,您这句话,连八岁的小和尚都熟练背诵。”
耆域和尚微笑着说:“八岁的人都能背诵,百岁的人却不能做到。”
呜呼,人们都崇敬得道的人,可他们却不知道,善行就是得道了。
******
唐朝中期名臣韦皋在四川的时候,一次举行宴会。
座中的一个客人,用绿豆击打苍蝇,百发百中,在座的人都觉得又惊奇又可笑。
韦皋手下的一个幕僚张芬说:“不要浪费绿豆。”
说着,他用手指点指苍蝇,一下把苍蝇的后脚粘住。他一指就黏住一个苍蝇,没有一个能逃脱的。
张芬还有能耐:把水碗倒满水,放在握着的拳尖上,他走过十间屋子,一滴水一个不落出来。
《朝野佥载》记载:武则天时,山东滕州录事参军袁思中,能把一根筷子放在匕首的刀尖上,然后移动筷子,拈住苍蝇的后脚,百发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