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戏剧,笔者是名符其实的门外汉。只是常常去看戏,特别是县剧团的演出,耳濡目染,往往由兴趣喜好,进而对编戏、演出产生特殊的感情,甚至在行家面前,不知天高地厚地抖露出自己的看法、意见,不管对方是否认同,或者暗暗地骂你不懂装懂。
其实,门外人谈戏也有其优越之处:谈得不入谱,就当作向行家们的讨教吧。
文人并非都会写剧,写剧的都是很不简单的文人。剧本是一剧之本。它的编写策划,及其全过程制作,需要严谨、多边、反复和创新。它与文学创作不太一样,文学创作可以使读者不一定一下子懂得;戏剧演出必须让观众一看就懂。倘若让观众多次买票来欣赏同一出戏,这戏不是太深奥,就是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让人百看不厌。
常听说一句话:观众就是上帝。写戏的、演戏的,无论如何都要为观众着想:写观众爱看的戏,演观众拍手叫好的戏。对于地方性戏剧团体来说,为了生存,更应该把票房价值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一旦走失观众,失去票房价值,吃饭就成了问题。笔者很同情民间剧团的辛苦挣扎的命运。他们企盼能有一两本好的戏撑得住台面,好让日子过得舒坦些。记得,几年前平潭县闽剧团曾演出过连台本戏《百花寺》,该戏很有看头,连续演出了一千多场,很替剧团解了经济之困。
然则,好戏难寻。就像深山探宝一样,翻沟越坎,峰回路转,不知洒了多少汗水,好不容易捡到一块五色石,或者还是空手而返。因此,好的剧本不容易求到,更遑论“精品”二字了。由此想到,要大力培养写戏的人才,目前,国内戏剧院校可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但到了市县这一级,就很难见到科班出身的编剧人才;地方剧团更如久旱之望云霓,无奈之际,只能自食其力,所谓“土生土长”了。由于正规的编剧人才的缺乏,要想提高演出质量,乃至创作出“精品”,只能是画饼充饥了。
演戏,是让广大观众看的。戏要感人、动人,深深抓住观众的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写老百姓所关注的人与事,要及时地深刻地生动地反映百姓们热切关注的事件、问题。无关百姓痛痒的戏,总是引不起观众的兴致的(当然也有例外)。由此又想到艺术哲学上曾经争论过的“艺”与“道”的关系问题。
从历史上看,儒家与道家的思想虽然各不相同,但都主张“艺”与“道”是统一的。按笔者的理解,“艺”即指形式,“道”即指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内容也应重于形式。中国哲学讲“道”,常把“道”分为“天道”、“地道”、“人道”。“天道”、“地道”,讲的是自然之道,而“人道”即属于社会、人事的“道”。舞台演出讲究的应是“人道”,就是要将社会、人事中发生的矛盾冲突,通过“艺”一一最佳的表演形式,展示给观众,让观众在观剧的同时,得到启迪,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为此,笔者认为,要当好编剧,首先必须了解社会、了解人生,在深入细致的观察、体验之后,塑造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正如一位哲学家所指出的那样,“道”给了“艺”以深度和灵魂。离开了“道”,“艺”就将成为没有生命的躯壳。
其次,舞台艺术一向重视艺术境界的高下,许多已列入“精品工程”的戏,可以说都是“境界至高”矣。而这种境界是同对“道”的追求分不开的。要写出高境界的戏,作者的思想情感,也必须是高境界的。很难想象,一个心地卑劣的人会写出很有境界的作品。由此观之,编戏的同志十分需要加强自身的修养,特别是品格的修养、道德的修养。须知高尚的人才会有高尚的作品。古人云,“德者,人之根干也。”无德无品,绝对不会成为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