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17400000037

第37章 没有鞋与没有脚

一对青年农民夫妇,他们住在一个叫焦家村的村庄,抚养着一个刚刚半岁的女儿。每天早上,这对夫妇将女儿放在一个四脚朝天的方凳中,凳腿上缠上几圈绳子,以防孩子爬出,然后下地劳作。当他们回来的时候,孩子的脸上全是鼻涕、眼泪,还有苍蝇,拉的大便被身边的小狗吃了,小狗还在继续舔孩子的脸……日复一日,每天的情形大致如此。不久,这个孩子被黄疸型肝炎夺去了生命。孩子的母亲说,没有办法,孩子没人带,丈夫一个人挣的工分养活不了全家,她不得不下地干活。

这是发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农村的真实故事,记录这个故事的是一位女外交官,当时,她作为“五七”战士下放到这个村庄。

在我阅读当年干校学员的回忆文章时,我隐隐约约地发现了当年农民生活的情节。比如在咸宁向阳湖,也就是当年文化部干校所在地,一位干校学员说,当地农民一年到头耕作,秋收后工分算下来,一家除了口粮,简直拿不到什么现钱。几岁的娃娃要牵根麻绳放牛,似乎也没有看见提着书包上学的。还有一些村民常年靠稀饭充饥,经常要饿着肚子干繁重的体力活。而在湖南,一个青年农民高兴地说要去修铁路,因为修铁路除了管饭吃,每月还给二元五角的零花钱。在宁夏,“五七”战士看到,当地有的农民一家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就穿上……

一位学者在到咸宁向阳湖干校后,说:“所谓‘校部’,也就是先遣队员在一块小高地上盖起了几排红砖平房……在当地老乡眼里,那些小瓦房是很新鲜的、很高级的,城市住房的样式,跟农村的民居大不相同。”另一位在向阳湖的当年干校学员则说,由于后期物资供应充足,每顿都有鱼肉或鸡鸭,每餐可吃半斤以上主食,还有大碗大碗的菜,荤、素搭配。

一位领导在回忆当年干校生活时,专门记录了三年干校期间的三次旅行。因为按规定,干校学员每年都有探亲假,每次探亲假期间,他就与家人共同进行一次旅游。第一次游了上海、井冈山和韶山,第二次则到了庐山、黄山,第三次游览了泰山、苏州和杭州。一路上,他们全家乘火车,转汽车,住宾馆,虽然辛苦,这在当时来说,也该足够奢华的了。就是放到今天,还值得很多人羡慕呢。

目前正流行一种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理的需要,指能满足个体生存延续所必须的一切需求,然后依次是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也就是说,只有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精神的需求才会处在更高一个层次。按照这个理论,在丈夫养活不了全家的情况下,妻子外出劳动,女儿没人照料而夭折便显得无奈。

诚然,作为当年的干校学员,由于离开了自己热爱的事业(诸如写作、画画、翻译等等),由于要接受思想改造、批斗,精神上的痛苦可想而知。与此同时,他们要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中很多人的生存状态当然不容乐观。但是,一个干校学员每个月100至500元不等的收入,在当时一个农民全年所有收入不过百元的年代,至少在农民眼里,算得上是富翁级的人物了。向阳湖的干校学员,周末可以三五成群地到县城的餐馆打打牙祭,而一个当地农民,大约一年都不可能进一次餐馆的。

并不敢妄自评论这其中有什么不公平,只有一点让我不能不感到震憾,那就是在我阅读的当年干校学员回忆文章中,涉及最多的是个人遭遇的不幸,要么是对当年管教人员的控诉,要么是对繁重体力劳动或恶劣生活环境的不适应,要么是与家人天各一方的伤感,还有对不得而知的未来忧愁,或者是对政治批斗的不满,抑或回忆当年干校共患难的朋友,当然也不乏一些无奈的趣闻轶事。总之,没有一篇文章集中反映当年农民的生活,只是偶尔可以看到对农民生活只言片语的透露,而那位女外交官的笔墨是用得最多的。

一位母亲即将离开北京到干校劳动,她将孩子托付给人照管,每月付20元生活费。离开孩子的时候,这位母亲哭得肝肠寸断。我很同情这位年轻的母亲,也心疼这个孩子。然而,我却控制不住地要想起那个夭折的小女婴,还有她的母亲!这个无辜的小生命,她的父母含辛茹苦,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挣到20元钱!

更多地关注自我的痛苦,而忽视了身边更多人颇深的苦难,这是一种巨大的悲哀。更为悲哀的是,下放干校的基本上都是知识分子、文艺工作者。

曾看过一段文字:“我一直哭啊哭,哭我没有鞋穿,一直到我看到一个没有脚的人。”不知道当年的干校学员看到这句话,该作何感想。事实上,在那个年代,整个国家都被贫困包围,知识分子受到不公正待遇,而一些农民甚至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如果说知识分子没有鞋,那么农民自然是失去了脚的人群。面对没有脚的农民兄弟,知识分子们普遍的反映是为自己没有鞋而哭泣。

有一种观念常常被挂在嘴边,只有扎根于广大民众的文艺作品,才是好的东西,才是永恒的人民的大众的东西。而在那个特定的环境下,无论是自愿还是被迫,一批批的知识分子到了中国最普通、最广大的民众中间,可是,除了对自我命运的叹息,他们还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些什么?即便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爱莫能助,那么在后来,他们甚至很少有人为这些苦难的民众拿起一支笔,写上一篇文章,更不要说其它文艺作品。

人们在提到屈原的时候,总喜欢在他的名字前加上“伟大”两个字。我想其重要意义在于他在自身命运遭到严重不公平的时候,还能唱出“长太息以掩涕泣,哀民生之多艰”这样深切关心民众疾苦的诗句。事实上,比起四十年前的干校学员,屈原无论从资历、能力还是抱负上,都是没有人可以比拟的,而他遭受流放的时间长达二十余年,又比任何一个干校学员下放的时间要长得多。作为楚国贵族,屈原在流放途中,衣食问题还是得到了一定保障,这与干校学员还有着惊人的类似。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屈原在为我们留下的作品中,更多的是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对民众苦难的关注。从这个意义上讲,似乎确实有胜过干校学员的一面。

白居易身为朝廷高官,也曾被贬江州,一生命运起伏。但无论是身居朝廷,还是贬官外放,他始终怀着一颗忧民之心。他会为一个卖炭翁的命运进行入木三分的呼喊:“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他会想到在西湖上筑一道长堤,用以蓄水灌田。他会写上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以免民众再度遭受旱灾之苦。再度回想范仲淹那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是何等的难能可贵!因为此时他仕途也正不如意。

还是那位女外交官,她在记述了女婴的故事后写道:“不久,校部组织向贫下中农学习,并帮助生产队插秧。我带着对小焦的敬意和对婴儿夭折的痛心,参加了那场劳动。我是北方人,不会插秧,尤其怕稻田里的蚂蟥。但那一次,真有点儿‘视死如归’的感觉,既不穿雨靴,也没有抹什么防虫油,任蚂蟥叮咬,血顺着小腿流进稻田里。直到插秧告一段落,才将这些吸血鬼拍打掉。我心里似乎好受些,毕竟我也替农民受一次苦。但久违的焦家老屋啊,相信你早已不再唱‘那过去的歌谣’”?

这是干校学员的回忆文字中,少有的打动我的对民生的关注和同情。我能感受到作者的痛之深,恨之切。她用近乎自残的方式表达着某种情绪,虽然有些乏力,但总算有所表示;虽然微弱,但总归喊出了一种声音。

曾经下放咸宁向阳湖的一位文化人也曾回忆说:“住到农村才真正了解农民。知识分子不能老唱高调,身居高楼大厦,不问民间疾苦。”

当然,就在干校学员与农民共处的时候,也有为农民送医、送钱的故事,也有帮助农民学知识甚至为他们打毛衣的举动,还有返京后热情邀请农民进京做客的故事,甚至不止一个干校人要认向阳湖的孩子做义子。

可惜作为一批文化人,他们可以做又应该做的还有更多,但涉足的人又太少太少。一位曾经的县长说:都说干校苦,住得差,吃得差,可是农民兄弟们就这样住了几辈子,吃了几辈子,他们找谁去?

是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同类推荐
  •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增进对优秀的文学遗产和艺术遗产的了解,我们从元明清杂剧和传奇中选取十部具有代表性和较高艺术性的悲剧名篇,分别为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冯梦龙的《精忠旗》、孔尚任的《桃花扇》、方成培的《雷峰塔》、高明的《琵琶记》、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孟称舜的《娇红记》等以飨读者。
  • 银水换神泉

    银水换神泉

    民间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是一座绚丽的文学宝库,珍藏着浩如烟海的内容健康、纯朴乐观、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学瑰宝。它植根于民间,融幽黙、风趣、机智、巧合等元素于一体,以其通俗易懂上口易记而得以广泛流传。它源远流长,在某种程度上,它给正史以弥补,给名著的孕育奉献了营养,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基本上都是先有零散传说而后成书。民间文学作品的内容大多以扬善惩恶为主,催人奋进,积极向上,并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如果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平淡……
  • 杜甫文集3

    杜甫文集3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人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灵魂的真理是——高贵。我们也许不能探知灵魂的神圣来源,但是,由自己心中的道德律和羞耻心,由内心对真善美的向往和对假恶丑的厌弃,我们都可体会到灵魂是人的尊严之所在,是人身上的神性。平庸和卑鄙,是对灵魂的真理的背离。在本书中,周国平与少年朋友们进行了关于灵魂的探讨,收录了《信仰之光》《第一重要的是做人》等经典散文。
  • 狼群出动

    狼群出动

    从1939年至1941年,德国无法大规模建造潜艇,而主要建造坦克、大炮和飞机。1942年以前,德国在军备方面犯的错误使英国受益颇多,英国人知道德国的国力有限。损失惨重的英国海军航空兵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人说航空母舰无法承担反潜任务,有人说建造航空母舰还不如造反潜驱逐舰。英国海军航空兵认为,最好用事实来洗刷耻辱。德国海军也加入了袭击英国舰船的序列。当时是晚上,英国的“戒备”号和“格拉夫顿”号驱逐舰向多佛返航时,鱼雷正中“戒备”号,舰体当即折为两截。德国潜艇在美洲海域的“第二春”最后结束了,邓尼茨只好命令潜艇部队重返北大西洋。自此,德国潜艇部队在英美等盟国的联合打击下,直到最终的覆没。
热门推荐
  • 枭王宠妻:绝色小尼姑

    枭王宠妻:绝色小尼姑

    帝业颠覆,谁让明珠蒙尘;乱世飘摇,且看谁主沉浮。她说:“这天下不尽是男人的天下!”
  • 前夫厚爱:老婆快回来

    前夫厚爱:老婆快回来

    女人最幸福的那一刻便是,穿着婚纱踩着公主式高跟鞋,朝自己心爱的男人一步一步走去,随后许下诺言,交换戒指。可是,她的幸福却是建立在痛苦之上!没有恋爱的垫基,直接因为父母的一句话而走进礼堂。没有朋友的祝福,没有亲人的陪伴,所拥用的只有冷冰冰的现场,甚至连牧师都没有。一场如梦般的婚姻,便结束了她自由的人生。我是雅姝,很高兴能为大家带来我的作品。
  • 21世纪的修真者

    21世纪的修真者

    一名麻烦缠身的少年,无意中得到了一份珍贵的修真秘籍。从此之后……命运的轨迹完全被改变,凶恶的黑帮、狠毒的怪物,全都被他踩在脚下。他——就是新世纪的修真者。
  • 星辰创世录

    星辰创世录

    现代小青年龙天宇,以一本疑是修真秘籍地摊货成为修真者,后又大盗各派修真典籍被发现后,遭追杀,进入蜀山禁地的混沌珠。再次出现时,被各派围攻自爆后,元神与混沌珠融合改造穿越重生在异世。美女!神器!神兽!……应有尽有。且看天宇如何创造奇迹,以元神修炼盘古法诀,以丹田开辟宇宙世界;超越圣人天道,超越神皇大大道;以混沌成就鸿蒙,以鸿蒙成就虚无,以虚无练就本源成就本源道,逍遥于道间!
  • 天外长生

    天外长生

    皇太子出游,意外救下一位落难仙子,惊心动魄的冒险就此开始。古老的法术、凶悍的异兽、一座山化成的妖精……神魔鬼怪,颠覆常识。光怪陆离,无奇不有。
  • 浮生长安堤

    浮生长安堤

    堂鼓声未满饶你清梦一晌长调短叹一场何人爱我真容颜
  • 系统大爆炸

    系统大爆炸

    穿越了,重生了,而且还是一个平行世界那么,按照正常的情况不是应该有一个金手指的吗?哈哈~超级作家系统~!!!嗯嗯~看来,注定是要让我成为一代文豪的节奏啊额??超级歌神系统?超级厨师系统?怎么回事?怎么会这么多?不是吧~!还有.......
  • 灵异警事

    灵异警事

    我是一名实习刑警,在办案的过程中,即使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杀人犯,我身上的警服和警徽都能有足够的威慑力。但随着我办案越来越多,却遇上了一系列无法破解的灵异悬案。祠堂内重伤而亡的村干部、村子里惊骇的连环血案、祠堂里拜祭的究竟是谁?迷踪之后,凶手到底是人,还是鬼?扑朔迷离的悬案,一部灵异警事,揭开封存已久的秘密……
  • 死神的沙漏

    死神的沙漏

    [花雨授权]她是幽冥界的使者,见习死神,他不但可以看到她,而且还可以碰到她!她意外地看着爱在咫尺的他——这个将在一年后由她亲手勾取魂魄的男人,他的眼中有一束幽蓝色的火苗炽烈地跃动着,害得她无法转移视线……
  • 神奇宝贝之大师旅行

    神奇宝贝之大师旅行

    一位少年不小心发现了创世神,为了封住天宇的嘴,打开了神奇宝贝的大门,被带入了神奇宝贝的世界,和神奇宝贝们展开了一场有趣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