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12500000040

第40章 大贵族的弄权(7)

这一来,子产善事鬼神的名声就更响了。晋国的中军副帅赵成多次到子产下榻的宾馆拜访,与子产促膝长谈。有一天,赵成问了子产一个问题:“您说,伯有成为恶鬼,真有这么回事吗?”

“当然有。”子产一本正经地说,“人刚刚死去的时候,称之为魄,其阳气称为魂。一个人在生的时候锦衣玉食,魂魄就强劲有力,而且具有现形的能力,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才会渐渐变弱,一直到化为无形。普通男女如果不得善终,尚且能附在别人身上作乱,何况伯有乃是我们先君穆公的后代,他的父亲子耳(公孙辄),祖父子良(公子去疾)都是郑国的名臣。一家三代掌权,即便是在郑国这样的蕞尔小国,拥有和使用过的物品也是很多的了,因此吸取的精粹也很多,加上家族庞大,能够凭借的实力也雄厚,结果却不得善终。他成为恶鬼,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赵成连连点头,子产心里暗自好笑。这世道,说人话没人爱听,说鬼话倒是很有说服力啊!

子产此次访晋,主要目的是向晋国归还土地。

原来,四年前(公元前539年),郑简公在公孙段的陪同下访问晋国。公孙段表现得恭敬而谦卑,出席各种场合,言行举止都合乎礼仪。晋平公很高兴,听从了韩起的建议,表示要将州县(晋国地名)赏赐给公孙段。

前面说过,公孙段这个人很喜欢“装”。子产上台后,任命他为卿,太史三次去下任命,他表面上拒绝,背后偷偷做工作,搞得太史跑了三次,一时传为笑谈。没想到,一到晋国他就不装了,晋平公语音刚落,他立马磕头谢恩,当仁不让地接受了赏赐。《左传》对此评价:看看,这就是守礼的好处吧!像公孙段这么拽的人,因为在晋国守了礼,就获得了这么大的好处,如果自始至终都守礼就更不得了啦!

事情果真如此简单吗?当然不是。

话说州县原本是栾氏族人栾豹的封邑。栾盈之乱后,士匄、赵武和韩起都想将它据为己有。赵武说,州县本来就是温地的一部分,而温地是赵氏家族的传统领地,因此州县理所当然要封给赵家,这是尊重历史。士匄和韩起都说,别X你大爷了,州县很早就从温地里划出来,封给了郤家,后来又归还给赵家,再后来又封给栾家,都转了三次手了,你还在讲历史,如果人人都像你这样,天下的土地是谁的都说不清了。赵武脸皮薄,被这二人骂得很不好意思,主动退出竞争。士匄和韩起一看赵武的风格那么高,也闹了个大红脸,说:“君子不可以冠冕堂皇地占小便宜。”也放弃了。这样一来,州县就成了无主之地,闲置了很多年。直到公孙段陪郑简公访晋,借住在韩起家里。韩起打了个如意算盘:反正我现在也得不到,不如做个人情,把它送给公孙段吧,以后若是还回来,那还不是落到我手里?这就是公孙段获得州县的真实原因。

再后来公孙段也过世了,他的儿子丰施继承家业。子产敏锐地意识到,现在是向晋国——不,是向韩起归还州县的最好时机了。他对韩起说:“过去承蒙晋侯错爱,认为公孙段举止得体,因此将州县赏赐给他。现在他不幸早死,无福消受晋侯的赏赐,他的儿子也不敢享用,但又不敢让晋侯知道,所以求我来私下送给您,请您笑纳。”

韩起说:“您这是干什么呢?快别这样,让人听到多不好。”

子产心想,装,继续装!嘴上却说:“丰施害怕自己福薄,连承受先人的俸禄都感到战战兢兢,何况是大国的赐予?当然,州县是您主持给他家的,有您在台上给他撑腰,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只怕将来有人拿这件事做文章,说郑国占了贵国的便宜,引发土地争端,丰家可就吃不了兜着了。您收下州县,就是让郑国远离这种争端,也让丰家吃个定心丸啊!”

韩起说:“哎哟,我可没想到这一层。既然您这样说,我不收都不行了呀!”

“一定要收。”

韩起没办法,勉为其难地接受了州县。但他还是觉得有心理障碍,特别是想到当年曾经和士、赵两家为了州县而红脸,便觉得现在受之有愧。为了安慰自己,他干脆与宋国的乐家做了一笔交易,将州县与乐家的原县交换,把原县变成了自己的地盘,这才觉得心安理得。

会说话,事半功倍

公元前537年,也就是鲁国“舍中军”的那一年,二十四岁的鲁昭公来到晋国首都新田朝觐晋平公。这也是他即位五年来第二次前往晋国——上一次是公元前540年,晋平公的宠姬少姜去世,鲁昭公不顾堂堂诸侯的身份,亲自跑到晋国去吊唁,结果连晋国人都觉得这个马屁拍得太过分,派人在黄河边上将他劝回去了。

这一次鲁昭公在晋国的表现,可以用“知礼”两个字来形容。在各种场合揖让周旋,都做得不亢不卑,合于礼节。连晋平公都不禁对大夫女齐说:“鲁侯真可谓是知礼啊!”

没想到,女齐很不屑地说:“他算什么知礼啊?”

晋平公很奇怪:“你为什么这样说呢?我看他从郊劳到赠礼,没有一个环节违背了礼仪,这都不算知礼,怎么才算知礼?”

女齐说:“您搞错了,他那是知‘仪’,不是知礼。对于诸侯来说,所谓礼就是守护他的国家,行使他的政令,不要失去民众的拥戴。现在的鲁国,政令出自于大夫之家,鲁侯想用的人,不经过‘三桓’的同意就不能任命;公室四分五裂,老百姓都不再依赖公室而是依赖卿大夫,民心尽失;对外周旋于大国之间,阳奉阴违,一有机会就欺负周边的小国,利用小国的灾难去获取利益。国家变成这样,鲁侯还不知道灾难即将来临,没有想到就连现在的地位都岌岌可危,已经是朝不保夕。礼的本质他没有抓住,反倒琐琐屑屑地急于学习外在的仪,表现得再好,也不过是绣花枕头,虚有其表。您说他知礼,这不是错得太离谱了么?”

晋平公无言以对。

我只能说,女齐这个人即使放到今天,也是很有脑子的。一个对内政令不通、民心涣散的国家,对外却要拼命表现出泱泱大国的风范,这不是很好笑么?

女齐说鲁国阳奉阴违,欺凌弱小,是有根据的。且不说虢之盟的时候,鲁国一边参加会盟,一边派兵入侵莒国,侵占了郓城;就在鲁昭公访晋尚未回国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公然践踏国际法的事情。

这一年夏天,莒国大夫牟夷叛逃到鲁国,并将其名下的牟娄、防、兹三地作为见面礼,一股脑儿都献给鲁国。鲁国人当仁不让,欣欣然接受了土地。《春秋》对此事进行记载:“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左传》解释说,牟夷不是卿,但还是书写了他的名字,是因为看重他带来了土地。

莒国人当然不忿,跑到晋国来告状。晋平公大怒,想把鲁昭公软禁起来,以此威胁鲁国归还莒国的土地。士鞅制止说:“万万不可这样做。人家是来朝觐您的,您却将他抓起来,有诱捕之嫌。想问他的罪,却不堂堂正正派兵去征讨,这是懒惰的表现。身为盟主而授人以这样的口实,那怎么行呢?还是让他回去,等以后有空了再讨伐他不迟。”晋平公想了想,接受了士鞅的建议,放鲁昭公回国去了。

这件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女齐的正确。知书达理如何,不亢不卑又如何?鲁昭公在国外访问,“三桓”却在国内给他惹了一个大麻烦,如果不是士鞅出面,恐怕就成为晋国人的阶下囚了。

晋平公网开一面,鲁国人自然感恩戴德。公元前536年夏天,季孙宿来到晋国拜谢晋平公不追讨莒国土地一事。有理不打笑面人,晋平公心一软,亲自设宴招待季孙宿,而且特别为他加菜。季孙宿是个聪明角儿,一看这桌上的菜肴明显超标了,马上退出去对韩起说:“为了莒国的事,鲁国被免于惩罚就已经很感谢了,哪里还敢要求赏赐?现在晋侯不但赐宴于我,又特别为我加菜,我不敢当,只有退出来才会免于罪责吧!”

韩起说:“您多虑了,这是寡君希望讨取您的欢心呢!”

季孙宿说:“这样的待遇,就算是寡君也不敢当啊,何况是下臣我?”坚决要求撤去加菜,然后才敢回到宴席。

晋国人最喜欢的就是别的国家这种唯唯诺诺、战战兢兢的态度了。晋平公一高兴,又命令给季孙宿赏赐了一大批财礼。

然而,高兴归高兴,等到公元前535年鲁昭公应邀到楚国参加章华宫的落成典礼的时候,晋平公对鲁国人这种两面讨好的把戏便感到厌倦了。他派使者赶到曲阜,态度强硬地提出要重新划定杞国的边界。

前面说过,晋平公的母亲原本是杞国公主。公元前544年夏天,晋国发动诸侯为杞国修筑城墙,并且派女齐跟着去鲁国交涉,要求鲁国归还原来侵占的杞国土地,但鲁国人只象征性地归还了部分土地,就将女齐打发回去了。晋平公当时没意见,现在旧事重提,所谓重新划定边界,也就是要求鲁国将全部侵占土地都还给杞国。

晋国虽然衰落,对于鲁国来说仍是一个开罪不起的庞然大物。鲁昭公当时尚在楚国,季孙宿自作主张,想把成(地名)交给晋国人交差。成本是杞国领地,被鲁国侵占后封给了孟氏,由孟氏的家臣谢息镇守。当季孙宿将谢息找来商量的时候,谢息连连摇头,说:“俗话说得好,就算只有小聪明,保守器物而不让人拿走,这就是礼!现在我家主人(指仲孙羯)正陪着国君在楚国做客,我这个守土之臣如果丢失了他的城邑,即便是您也会怀疑我的为人吧?”

“唉,大道理我都知道。”季孙宿说,“问题就出在国君跑到楚国去,得罪了晋国。如果再不听从晋国的命令,将杞国的土地还给人家,那就是双重得罪了。到时候晋国兴师问罪,我们拿什么抵挡?还不如答应他们的要求。”

谢息以沉默表示反抗。

“这样吧,我把桃城(地名)让给你,以补偿丢失成地的损失。将来等到晋国有机可乘的时候,我们再想办法把成城从杞国抢回来。到那时,除了孟家,谁还敢占有它?想想看,你丢掉一个成地,却得到了两个成地,鲁国也因此感谢你们家,这可是双赢的好事,你有什么好担心的?”

谢息还是不说话。季孙宿脑门子上都冒出汗了,说:“你这个人,到底还有什么要求就提嘛!”

“成地有山,桃城连一座山都没有。”谢息终于支支吾吾地说了这么一句。

“你早说嘛!”季孙宿心里暗骂,好个狡猾的家伙,借机跟老子漫天喊价。但是没办法,晋国的使者正在等着答复呢,只好又把莱山和柞山补偿给孟氏。

谢息这才答应搬到桃城去。晋国人得到成地,也就偃旗息鼓,暂且放过了鲁国一马。

公元前534年春天,晋国发生了一件咄咄怪事。魏榆(地名,在今山西省晋中市境内)有一块石头突然开口说话了。具体说了什么,史料没有记载,笔者也不便杜撰,总之不是什么“某某某万岁”之类,因为那个年代的人很唯物,知道万岁是不可能的事。晋平公听到这个消息,将瞎子师旷找来问:“石头为什么会说话?”

师旷说:“石头哪能说话?估计是有什么鬼神附在它身上才能发声吧。否则就是老百姓听错了,以讹传讹,竟然传到您耳朵里来了。不过话又说回来,我听说,做事情不合时令,怨恨的情绪就会在老百姓当中传播,也有可能导致不能说话的东西说话。现在公宫的宫殿高大奢侈,民间的财力被用尽,老百姓过着艰苦的生活,怨恨和诽谤接踵而来。石头说话,不也是可以理解的吗?”

当时晋平公正在大兴土木,建造虒(sī)祁宫,誓要将楚灵王的章华宫比下去。晋国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被集中使用到这一项奢侈竞赛上,民间怨言颇多,卿大夫阶层也很有意见,但是没人向他提意见。听到师旷这样说,叔向感叹道:“子野(师旷字子野)真是君子啊!君子说话,诚实而有依据,所以怨恨远离他;小人说话,虚伪而没有根据,所以招致祸患。这座宫殿的落成之日,就是诸侯背叛晋国之日,国君因此而将受到惩罚,师旷这个瞎子心里是很明白的啊!”

同年夏天,虒祁宫落成,各国都派使者朝贺,郑国更是由郑简公亲自出面,在子大叔的陪同下前往新田道喜。晋国大夫史赵见了子大叔,私下说:“你们也太过分了!明明是一件应该吊唁的事,你们不但不吊唁,反而来祝贺,这是安的什么心啊?”子大叔装疯卖傻:“您说的话我怎么听不明白呢?天下人都来祝贺,又不是只有我们郑国这么做。”

由此可见,在人人都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年代,像师旷这样敢于说真话的人是多么难得!

说起晋平公与师旷,世上还流传着一些令人回味悠长的传说。

据西汉刘向所撰《说苑》记载,有一天,晋平公在堂上看书,边看边问师旷:“寡人今年已经七十岁了,想学点知识,恐怕为时已晚了,先生你看呢?”

师旷说:“那您该点蜡烛啊!”

晋平公勃然大怒,说:“你这个瞎子,居然敢拿寡人寻开心!”

“哪里哪里。”师旷说,“我听说,少年好学,就像是日出时的阳光,充满着朝气;青年好学,就像是中午的阳光,强烈而耀眼;老年好学,就像是点燃蜡烛带来的光明,虽然微弱,但总比摸黑而行要好啊!”言下之意,活到老学到老,我学故我在,任何时候都不晚。

晋平公听了转怒为喜,连说“善哉”。当然,这个故事多半是杜撰,姑妄听之。还有一个故事更不可信,是韩非子讲的:

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他就得意地说:“没有谁比国君更快乐的了!只有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师旷听了这话,拿起琴就朝他砸去。幸好晋平公躲得快,琴砸在墙壁上撞得粉碎。晋平公说:“大师,你这是砸谁呀?”师旷说:“还有谁,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我气得要砸他。“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嘛。”师旷说:“这不是做国君的人应说的话啊!”左右都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严惩他。倒是晋平公说:“放了他吧,我要把这当作一个警告。”

这个故事无疑是《论语》中“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一节的翻版,只不过韩非子嫁接到了晋平公头上。这样看来,晋平公多少是个明白人。但事实上,晋平公到了老的时候,已经变得很糊涂,就算有师旷这样的君子在身边提醒,做的事仍然让人不敢恭维。

公元前533年春,周王室大夫甘襄(甘地大夫,名襄)与晋国大夫阎嘉(阎县大夫,名嘉)因为土地的权属问题发生争执。晋国人蛮横,也不管对方是周天子,派大夫梁丙与张趯为将,发动阴戎部落的军队入侵颍地(王室领地)。

所谓阴戎,其实就是陆浑戎的一支,以允姓为主,因为聚居阴地(地名),故得名。晋国悍然入侵王室领地,已经是做得很过分;利用阴戎部落,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引起了中原各国的不满。周景王派大臣詹桓伯前往新田责备晋平公,发表了一番长篇大论:

同类推荐
  • 三国有武神

    三国有武神

    张角并非病逝,而是死于真龙神力的反噬?九节杖绝不是什么圣物权杖,而是封印龙子的法器?《太平经》表面上看是太平教经文,实际上竟是御龙法诀?等下,怎么又不是御龙法诀了,会不会有什么阴谋?关羽一刀斩下,青龙咆哮,响彻九霄。赵云一枪刺出,寒芒乍现,龙吟奏响。张飞蛇矛乱舞,天昏地暗,黑龙滚滚。这是不一样的三国,这是最精彩的三国。
  • 勃列日涅夫时代

    勃列日涅夫时代

    本书像一幕史诗大剧,一幕幕活剧给读者带来前苏联由“升平”到衰败的真相和启发。苏联解体之后,当年严密封锁、讳莫如深的秘密档案次第开放,使得本书所涉及的史料丰富而翔实,加之作者作为作家和政论家,独具敏锐的目光和洞察力,对人物、事件的分析、评判深刻而独到,颇富参考价值。作者是新闻记者出身,文笔生动,冷峻幽默,让人在沉思中兴味盎然。本书俄文版出版于2008年。
  • 倚马傲山河

    倚马傲山河

    这本书写的是秦长安凭借过人的军事天赋征服天下的故事。没有火器,纯粹的冷兵器。权谋之术写的很少,甚至没有,展现更多的是战争的波谲云诡。依据秦长安由弱变强的发展过程,呈现的战斗,也是由开始的几十几百人的战斗,逐渐延展到纷繁复杂的大型战争场面。来吧,一战到底……
  • 九曲踏歌行

    九曲踏歌行

    明朝永乐时期,虽看似天下太平,实则暗流涌动,江湖亦是纷争不止。萧子衿表面上看去是一个被冷落的家族子弟,手无缚鸡之力,但其实他却是天下第一杀手组织“暗流”的少主,其功力更是深不可测。且看他如何在这泱泱大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留下一段名垂千古的美名。书友交流群485125995
  • 明朝穿越者

    明朝穿越者

    崇祯十一年十月初三的晚上,在山西一座大山里迎来了一个穿越客,作为一个倒霉的穿越者,他没有想去改变历史,只想平平淡淡的在那个不属于他的年代生存下去,可是明朝皇帝、满清鞑子、农民起义军、能让他如意吗?
热门推荐
  • 创世之星宇修神

    创世之星宇修神

    鸿蒙紫气,宇宙定形,天地混沌,盘古为开,天地悠悠,八荒六合,阴阳初生,五行显现,共工之愤,撞不周。女娲怜尘世,人以为灵长。后土证道化轮回,七界六道轮回现,炎黄蚩战,天下乱;鸿钧不忍世间乱,宁化天道七界平。天道无常,人道变幻,圣尊慈和,念为整合,是以为一统;鸿蒙紫气现,天地六道变。【人界,仙界,神界,圣界....】一切尽在创世之星宇修神
  • 易烊千玺之玺爱易生

    易烊千玺之玺爱易生

    “我希望我们一直是最好最好的朋友,一辈子的好朋友”苏梓晨。“我希望你可以一直快乐幸福,这样我也会很开心”易烊千玺。“晨晨,希望你可以和他好好的,我们是永远的闺蜜哈。”夏小悠。也是哈!人生有太多悲欢离合,如果不愿意伤害那就成全。就算我们有最好的友谊,也会散的,天底下真的有永恒的友谊和...爱情吗?如果友谊到了尽头,那又能怎么样。如果爱情到了尽头,那应该怎么办。
  • 至高剑圣

    至高剑圣

    拔剑天地动,入鞘万寂灭。我以剑入门,修剑术,成剑技,终成一代剑圣!
  • 《裂世》

    《裂世》

    城市猎尸,这是一部让人看了就想继续看下去的小说,因为里面让人心跳加速的情节,会让你激动不已!
  • 武踏皇天

    武踏皇天

    是废物,是累赘,无用之人?有兄弟,战八方,谁人可挡?斗至尊,踏皇天,可曾言弃?站巅峰,望天下,哪个不服?
  • 傲雪传奇

    傲雪传奇

    二十年前的两件事情足以影响当今武林。第一件,西方兰纳国与当今中原之主大燕国势同水火,一次战役,大燕国损失兵马近八万,一时龙颜大怒,十年之内无法再兴兵讨伐。荀氏兵法后人毛遂自荐,愿为军师。于是十年之后皇帝再次钦点八万兵马讨伐兰纳国,在荀氏带领下,一举歼灭兰纳国。然国破家亡,复仇之路由此开幕。第二件,二十年前,神兵谷门人集体离奇失踪,隐遁江湖,杳无音信。然留下神兵一二搅动风云至今。
  • 带宝回归:总裁请注意

    带宝回归:总裁请注意

    “爹地,终于见到你了啊。”宋大总裁看着跟前还不到自己大腿这的小版自己懵逼了。“不好意思啊,我家孩子又调皮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女人冲了出来,抱住了我们心怀鬼胎的唐大宝贝。“女人,你能解释一下怎么回事吗?爹地,嗯?”“没有,总裁,他瞎说的,他爹地的坟头都长草了。”可恶,这个女人居然说孩子爹地死了?我不是还在这里吗?且看我们的宋大总裁怎样重新追妻!
  • 西游之盖世英雄

    西游之盖世英雄

    前世黑帮老大重生西游世界,原本我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但是,为什么总有些不长眼的家伙来找茬呢?逼我捡起老本行的节奏啊!真是醉了,我可是不做大哥好多年了!这一世姜子牙是我军师,牛魔王是我护法找茬打架我有红花双棍孙悟空,谈判请找九头虫,九只舌头说翻你企鹅群:493023673,欢迎大家进来吐槽搅基。
  • 笑话王中王:幽默滑稽小故事

    笑话王中王:幽默滑稽小故事

    《笑话王中王》系列收集了大量的幽默故事,一则笑话能够让我们感到快乐喜悦,一则笑话可以使我们获得轻松解压。只有在一个轻松幽默的环境下,我们才能笑口常开,才能笑对人生。
  • 庶女为王之娘子欺上夫

    庶女为王之娘子欺上夫

    本文是一对一宠文,搞笑专情又可爱。遇见彼此之前——她是相府庶出的三女,不受宠爱,受尽欺凌,一心想为无辜死去的母亲报仇;他是当今圣上尊贵无双的七皇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身处权利阴谋的漩涡。遇见彼此之后——她想要,得一人相伴,朝朝暮暮,岁岁年年,永不相弃;他想要,执一人之手,浪迹天涯,闲游江湖,永不相离。他助她报仇雪恨,她伴他风雨同舟。他为她袖手天下,只为伊人笑,她为他上宫廷,下江湖,只为一人生死。弯水桥上定情,月老庙里许下三生誓言。她说:倾珏,从今往后,你在哪我就在哪,你生我生,你要敢死——他说:九九,你是我的生命里最美的日光,地狱那么暗,我怎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