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12500000001

第1章 晋楚的拉锯战(1)

晋悼公上任的三把火

国不可一日无君。公元前573年春天,栾书和荀偃杀死晋厉公后,派荀罃、士鲂(fáng,士会的小儿子)为使者,前往雒邑迎接孙周回国继承君位。

这一年,孙周刚满十四岁。他随荀罃和士鲂来到清原,在那里接见了前来迎接的晋国群臣。

“你们是来迎接我的吗?这真是太好了,我做梦都没想到竟然有这样的福气啊!不过话又说回来,事情发展成这样,难道不是因为上天在眷顾我吗?”孙周呵着白气,不断搓着手,兴奋地说。

群臣都面面相觑,表面上不说,心里都在想:这话说得可真有意思,什么上天眷顾?明明是咱们这些卿大夫眷顾你,否则的话,你还是老老实实呆在雒邑当你的门客吧!

孙周似乎看出了大伙的心思,微微一笑,问了一个问题:“诸位大夫,一个国家为什么要有君主?”

“这……”大伙没摸清楚孙周的套路,不敢胡乱回答。

“所谓君主,就是发号施令,代表天子来管理国家的。如果立了君主,又不听他的号令,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你们拥立我为君,我很感谢。但是丑话说在前头,既然要我当这个国君,就得听我的号令,不许有丝毫马虎。否则的话,我现在就回雒邑去,过我的安闲日子。”

后人评价孙周,认为他这一露面,就表现出成熟的政治智慧:第一,君权神授,我孙周之所以能够当这个国君,是上天的意旨,不是你们这些卿大夫赋予的,这是个合法性的问题,必须先界定清楚,你们不要居功自傲;第二,既然要我来当这个国君,就得把我当国君对待,令行禁止,服从我的管理。如果想把我当作提线木偶,对不起,没门!

群臣听了,战战兢兢地拜倒在地上,说:“迎接您当国君,自然是要听从您的号令,这是晋国上下共同的愿望,谁敢不唯命是从?”

得到群臣效忠的保证后,孙周才从清原动身,抵达首都新田。但他并不急于掌权,而是先做了三件事:

第一,入城之前,先与以栾书为首的卿大夫举行盟誓,宣布继任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悼公;

第二,进城之后,在大夫伯子同家借住了十天,斋戒沐浴,然后到武宫(晋国的宗庙)祭祀祖先——当国君是件大事,必须到列祖列宗那里备个案;

第三,驱逐晋厉公的外嬖夷羊五等七人。

二月初一日,晋悼公进入朝堂,正式行使国君的权力。一上朝就宣布了九条新政:一、向百姓布施财物,提高民众的幸福指数;二、免除民众拖欠的赋税,减轻人民负担;三、起用晋厉公时期被打压的朝臣,拨乱反正;四、救济灾民,解决底层民众的燃眉之急;五、禁止奢侈浪费,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六、调低赋税额度,争取士大夫阶层的支持;七、宽容有罪责的人,提倡以德治国;八、节省公室开支,艰苦朴素,从自己做起;九、以粮为纲,农忙季节不发动农民参加战争或国家建设。

以上九条,为《左传》所载。《国语》的记载与之类似,但是特别加上了一条:但凡年过七十的国民,晋悼公都亲自接见他们,尊称他们为祖父,并且说“不敢不接受您的教诲”。说句题外话,那年代活到七十岁的人有如凤毛麟角,而且就算活到那个年龄,也基本上是又聋又瞎又哑,不太可能长篇大论,喋喋不休,所以咱们不用担心晋悼公的耳朵听出老茧。

接着是大规模的人事调整。

首先是任命魏锜(qí)之子魏相为下军元帅。任命理由是:“邲之战中,魏锜在下军辅佐荀首,俘获了楚国的公子谷成,杀死了连尹襄老,后来晋国才得以用公子谷成和连尹襄老的尸体换回被俘的荀罃。鄢陵之战中,魏锜射中了楚共王的眼睛,为晋军的胜利立下首功,自己却被楚将养由基射死。魏锜劳苦功高,他的子孙却不在显位,这是不合适的。”

其次是任命士鲂为新军元帅。任命理由:“士鲂是士会的小儿子、士燮(xiè)的同胞弟弟。士会修订法令,整顿秩序,晋国才有安定的局面,他制订的规章制度到今天仍然在实施;士燮勤勤恳恳为国操劳,将诸侯牢牢团结在晋国周围。任命士鲂为卿,也是为了让士氏宗族继续发扬光大。”

又任命魏颗的儿子魏颉(jié)为新军副帅,辅佐士鲂。任命理由:“辅氏之战中,魏颗凭借自己的英勇击退秦军,俘获了秦国的大力士杜回,这一功勋被镌刻在先君景公的钟上。魏颗的功劳使得秦人不能得志于晋国,他的儿子不可不用。”如果没记错的话,魏颗战胜杜回,并非由于英勇,而是靠了鬼魂相助。瞧瞧,做一回好事,自己保命,还荫及子孙,这多划算!

士贞伯学识渊博,博古通今,而且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灵活运用到日常工作中,被任命为太傅。贾辛具有数学天赋,能够准确地计算工程使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被任命为司空。栾纠善于驾驭战车而且有一定的军政知识,被任命为晋悼公的戎车驾驶员,同时负责培训全国的车夫。荀宾武艺高强而且不骄不躁,被任命为晋悼公的戎右护卫,同时担任全国武术总教头。

荀家、荀会、栾厌、韩无忌被任命为新的公族大夫。任命理由:“荀家朴实宽厚,荀会机敏而有文才,栾厌勇敢果断,韩无忌处变不惊。膏粱子弟骄奢放纵,不服管教,让朴实宽厚的人教育他们,他们才能够修身养性,勤于学习;让有文才的人引导他们,他们才能够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让勇敢果断的人劝诫他们,培养他们敢作敢当的精神;让冷静的人影响他们,他们才能够做到心志专一,不开小差。”顺便说一下,荀家、荀会是荀偃的族人,栾厌是栾书的长子,韩无忌是韩厥的长子。史学界一般认为,晋悼公此举,意在笼络荀、韩两家,削弱栾家的势力。

晋悼公又宣布:各军的正副元帅撤销固定的戎车驾驶员,设立军尉担当该职。任命祁奚为中军尉,羊舌职为副,魏绛为中军司马,张老为候奄(官名);铎遏寇为上军尉,籍偃为上军司马;任命程郑为乘马御(官名),负责全国的战马训练事务。

据《左传》记载,晋悼公这次人事调整,各部门的长官,都是选拔名声良好的人来担任,而且都能胜任各自的工作;设立官位,没有超出古代的编制;封赏爵位,没有超过受封者的品德;部队中建立了严格的等级秩序,民众也不再发牢骚。新官上任三把火,晋悼公这三把火,驱散了长期以来笼罩在晋国上空的阴霾,昔日的霸主之国,又重新显露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同年六月,国际局势再一次风云突变——郑成公在楚共王的指使之下,突然带兵入侵宋国,打到了宋国首都商丘的曹门(西北门)之外。楚共王也带兵从南方入侵宋国,在朝郏(jiá,宋国地名)与郑成公会师后,楚军将领公子壬夫和郑国大夫皇辰联合出兵,入侵城郜,夺取幽丘,攻占彭城,将当年逃到楚国的五位“桓之族”——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送到了彭城,并且留下兵车三百乘,帮助他们镇守彭城。

对于宋国人来说,这是一个内忧外患的时刻。楚郑两国军队在宋国的土地上耀武扬威,鱼石等人凭借楚军的力量牢牢控制了彭城,并以彭城为基地,召集桓族的旧部准备反攻商丘。一时间,朝野弥漫着一种悲观失败的情绪。

有位名叫西鉏(chú)吾的大夫站出来鼓舞士气,说:“你们都这样愁眉苦脸的做什么?形势真的就那么差吗?我看不见得。如果楚国人以仁德对待我们,我们早就服从楚国的领导,不敢有贰心。可惜啊可惜,楚国人贪得无厌,欲望难以满足,罔顾公理和道义,公然站在背叛祖国的乱臣贼子一边,非要逼得我们无路可走。依我看,如果他们仅仅是收留了那些我们憎恶的人,让他们狐假虎威,挑拨宋国人之间的感情,那倒算是祸害。可现在呢?楚国人竟然帮助乱臣贼子占领我们的彭城!这种公然毒害诸侯的行为,只能使人厌恶,对于我们来说,这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啊!晋国很快就会来救援我们了。”

话说得貌似有道理,可是晋国人究竟什么时候能够出兵,恐怕连西鉏吾心里也没有谱。同年七月,宋国司马老佐和司徒华喜围攻彭城,攻而不克。到了十一月,晋国的救兵还不见踪影,倒是楚国令尹公子婴齐为了救援彭城,再度带兵入侵宋国。

形势对宋国越来越不利,宋平公派右师华元前往晋国告急,明确告诉晋国人:若是再不搭救,宋国肯定顶不住,只能向楚国屈服,变成晋国的敌人了。

晋悼公到底在磨蹭个啥呢?

说“磨蹭”也许太冤枉他了。实际上,他是在进行上台之后最重要的一项人事调整。做完这件事,晋悼公的布局才算完成,才能放手与楚国一搏。

他撤掉了中军元帅栾书的职务,任命以忠厚稳健著称的五朝老臣韩厥为中军元帅。理由很简单:第一,栾书是杀害晋厉公的幕后主使,如果连个撤职处分都不给,怎么对得起死去的先君;第二,栾书执政日久,党羽甚丰,一日不换,新君一日不安。

刚刚做完这件事,华元就到了。晋悼公下令召集诸侯,亲自带领各国联军救援宋国。公元前573年十二月,联军进驻到彭城附近的靡角之谷(地名)。公子婴齐得到消息,不敢与之争锋,将部队撤回了楚国。

公元前572年春天,诸侯联军将彭城包围得像铁桶一般。鱼石等人支撑不住,出城向晋悼公投降。晋悼公将彭城交还给宋国人,将鱼石等人带回晋国,安置在壶丘。

同年夏天,韩厥、荀偃又在鄫地(郑国地名)举行国际会议,鲁国的仲孙蔑、齐国的崔杼,以及曹国、邾国、杞国等小国大夫参加了会议。会后,韩厥带领诸侯联军进攻郑国,打到新郑的外城,而且顺势入侵了楚国北部。

同年秋天,楚将公子壬夫采取围宋救郑的策略,带兵入侵宋国,郑国也响应楚军的攻势,派兵占领了宋国的犬丘。

公元前571年春天,郑军再度入侵宋国……如此你来我往,晋楚争霸进入了拉锯战。

晋楚两国你来我往,最苦的是郑国。公元前571年秋天,在晋楚两国之间奔波劳累了一生的郑成公终于扛不住了,卧病不起。临终之际,公子騑(fēi)向他请示:“跟着楚国干,实在是太累了,请允许我们改换门庭,还是跟着晋国走吧。”

郑成公听了,苦笑一声,问了公子騑一个问题:“难道跟着晋国干就不累?”

“这……”公子騑无法回答。

“子驷(公子騑字子驷)啊!”郑成公拉着公子騑的手,“你还记得鄢陵之战吗?楚王为了救援郑国,在鄢陵被晋国人射瞎了一只眼睛。他受到这样的伤害,不是因为别人,而是因为寡人啊!如果背叛楚国,是忘记了人家的功劳,而且背弃了自己的诺言。拜托你们几位,不要将寡人置于背信弃义的境地!”

公子騑流着眼泪,把头深深地低了下去。

郑成公死后,郑僖公即位。根据郑成公的遗命,公子喜担任顾命大臣(当国),公子騑主持国家内政(执政),公子发担任司马。趁着郑国举办丧事的机会,晋悼公又派兵入侵郑国。郑国人都感到心力交瘁了,纷纷要求与晋国和谈。公子騑说:“先君的命令不能更改。”平息了大伙的议论。

为了瓦解郑国与楚国的同盟,公元前571年秋天,晋国在戚地举行了一次卿大夫级的国际会议,商讨对付郑国的办法。在这次会议上,鲁国的仲孙蔑提出一个建议:“请加强虎牢的防卫,以威逼郑国就范。”

虎牢是郑国西北的战略要地,因为晋军的多次进攻,虎牢也数度易手,城墙多处坍塌,沦为了无人驻守的废城。如果诸侯联军进驻虎牢,并且加固城防,就好比在郑国人头上悬上了一把利剑,不怕他不服。

听到仲孙蔑的话,晋国的首席代表荀罃站起来,向他深深一鞠躬,说:“您的建议真是太好了,我代表晋侯向您表示感谢!”接着话锋一转,说:“去年的鄫之会,大家都听到齐国崔杼的发言了吧?我虽然没有参加那次会议,但是听人说,崔杼发表了很多不利于团结的言论。今天的会议,齐国又没派代表来,东方的滕、薛、小邾等几个小国历来听命于齐国,所以也没有参加。所以说,晋侯的忧虑不仅仅在于郑国啊!我回国之后,将如实汇报这次会议的情况,请晋侯向齐侯发出邀请,共同加固虎牢的城防。如果齐国不答应这个请求,那我们就只好发动诸侯对齐国刀兵相向了。因为您的这个建议,非独对我晋国有利,而是对天下都有利,谁不参加筑城,谁就是天下的罪人,人人得而诛之!”

戚地会议之后,晋悼公果然正式向齐灵公发出请求,要齐国协助修筑虎牢的城墙。

有荀罃的战争威胁在先,齐灵公不敢推搪,派崔杼代表齐国,同时还发动滕、薛和小邾等国派人参加了虎牢的筑城行动。同年冬天,虎牢关的修筑工作完成。城墙修好没几天,郑国的使者果然来到虎牢,要求举行和谈。

郑国转向晋国的怀抱,对于楚国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如果以拳击比赛来比喻,好比是当面遭了一记重拳。但这还不是最沉重的打击,紧接着又有一记左勾拳,狠狠地打到了楚国的腰肋之间——公元前570年春天,公子婴齐带兵入侵吴国,被吴军打得大败而归,猛将邓廖被俘,士兵死伤大半。吴军乘胜追击,占领了楚国东部的重镇驾城。公子婴齐急怒攻心,发病身亡。

国际形势持续朝着对晋国有利的方向发展。同年三月,仲孙蔑陪同鲁国新任国君鲁襄公(鲁成公于两年前去世,鲁襄公是鲁成公的儿子)来到晋国,第一次朝觐晋君,双方在新田附近的长樗(chū,晋国地名)举行会盟。鲁襄公年方六岁,在仲孙蔑的引导下向晋悼公行稽首大礼。这一举动引起了晋悼公的不安,派荀罃对仲孙蔑说:“上面还有天子在呐!鲁侯竟然向寡君行此大礼,叫寡君如何敢接受?”

“晋侯多虑了。”仲孙蔑回答,“鲁国周边强敌环伺,寡君指望晋侯给予支持,怎么敢不行大礼?”

鲁国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各诸侯国的态度。

同年六月,晋、齐、鲁、宋、卫、郑、莒、邾等国元首在鸡泽(地名)举行会盟。在晋悼公的请求下,周灵王派单襄公代表王室参加了这次会盟,为晋悼公撑腰打气。吴王寿梦本来也在被邀请之列,而且晋悼公为了表示对吴国的重视,还特别派大夫荀会到淮水去迎接他。遗憾的是,也许是因为路途遥远,也许是持一种观望态度,寿梦没有参加鸡泽之会,也没有派代表参加,搞得晋悼公心里十分不爽。

不过,另一位不速之客的意外到来,多少为晋悼公扫去一些不快。这个人叫袁侨,是陈成公派出的全权代表。长期以来,陈国一直臣服于楚国的领导,与中原各国几无来往。公子婴齐死后,公子壬夫接任楚国令尹,对盟国采取高压政策,经常索要财物,陈国不堪重负,所以派袁侨来参加鸡泽之会,请求成为晋国的盟国。

鸡泽之会开了整整三个月,直到秋天才结束。与会诸侯认清了形势,统一了认识,振奋了精神,决心团结在王室和以晋悼公为领导的晋国周围,共同维护中原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抵抗楚国的蚕食与入侵。

一个人听多了歌功颂德就难免骄傲,除非他是圣人或傻子。晋悼公既不是圣人,也不是傻子,被众星捧月般围绕着,听了整整三个月的赞美之辞,不觉也有些飘飘然了。

同类推荐
  • 史上最看不透的7张面孔

    史上最看不透的7张面孔

    皇帝、权臣、官吏、名士、宦官、平民、草莽,从这七张面孔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类角色在生活历程中的悲与喜,看到那被历史掩盖的故事。他们在属于他们的政治文化大背景下,唱出或嘹亮或低哀的歌声。
  • 寒门贵子

    寒门贵子

    徐佑从昏迷中睁开眼,看到胸腹间渗出的一丝血迹,茫然四顾,却见证了一个永远在流血的时代!看前世纵横金融界的狐帅如何在这个乱世立江左,踏青云,算庙堂,定乾坤,平南北,开盛世,这是一本关于日月、阴阳、君臣、南北、佛道、贵贱的书,冷静中审视历史,惶恐中评点人物,很轻松,也很有趣!
  • 破三国

    破三国

    以《三国演义》为脉络,重述历史故事,但是风格以搞笑幽默为根本,从桃园结义写到赤壁之战,里面一些重大事件,如千里走单骑,温酒斩华雄,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等经典场面历历再现,重新演绎,推陈出新,解构历史,新奇大胆,令人啼笑皆非。
  • 关东秋叶

    关东秋叶

    书中描写的是从清末到抗日战争这一历史阶段,生活在东北的各族同胞所经历的磨难和与外来侵略者做殊死战斗的故事。故事通过对两个满族孩子成长过程的描写,反映了从清末到民国以及后来抗日战争这一时期,东北同胞们的生活场景;表现了生活在关外的汉族、满族、蒙古族同胞,在国难当头之际,团结一致,奋起反抗的高尚气节。
  • 宅男的游戏大明

    宅男的游戏大明

    穿越了?这也没什么,反正现在穿越泛滥。穿越到大明朝?这同样没什么,明朝的穿越同胞们也是数不胜数了。问题是,薛奇穿越的这个大明朝有点古怪,似乎历史上明朝的牛人都挤到一块儿来了——刘瑾和魏忠贤同朝为宦,常遇春与戚继光同殿为官,唐伯虎与柳如是闲话诗文,郑和出海遇上了海盗王直。反正那叫一个乱!不过还有更离谱的,薛奇发现自己把游戏里的技能系统带来了,学任何技能只需要刷熟练度,只要肯下苦,他就能成为这牛人成群的大明里头最牛的一个!
热门推荐
  • 梦回三国之我是吕奉先

    梦回三国之我是吕奉先

    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宅男,却来到了风云迭起的三国时代,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之中,他将缔造怎样的神话?
  • 暗帝的尊宠:小娘子乖乖

    暗帝的尊宠:小娘子乖乖

    他,冷酷邪魅、残忍无情,但是对她却是霸道长情,宠溺无限,容忍她喜欢玩火,包容她的一切,只想把甜美的她宠进骨子里去!只要有人对她不敬,就算是天皇老子他都会让他付出沉重的代价!
  • 远川

    远川

    【正式版】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远川,藏着你想要的爱和等待。【广告版】不同种族的相遇纠缠,浮云过眼的爱恨情仇他说:“我在这里等了你一千年。”迷离纷争的环形大陆,踏海而来的混血种族她说:“我们是天堂的孩子,在寻找家园的路上迷失了方向。”云海之涯,碧空之下,他素衣白袍,负手而立,看着那朵小小的花妖,轻声问道:“那么,什么是爱?”【作者说】新人新书,望多捧场。专业完本,小学语文老师作证。
  • 爱情之穿越之千心翎

    爱情之穿越之千心翎

    我终于得道成仙了,我们也终归在一起了。”白音说。几经周折,该来的终归会来。
  • 战纪风云

    战纪风云

    被遗弃在外星球的男孩,生活在蛙人一家,无微不至的关照。无边的星际浩瀚,人类统治太空星系,不断与黑暗势力抗争,星际雇佣兵的实力不断增强,与太空联盟军抗衡。最先进的生化武器,丧尸,异形,生化战士进入这场无尽的战争。
  • 鲤鱼劫

    鲤鱼劫

    一妖一人,一阴一阳,且看他们最后结果如何。
  • 仙魂道

    仙魂道

    看起来只是一块很简单的玉坠而已,但就是这个很简单的玉坠却成功的开启了一个青年再世为人不断追求巅峰的那一生。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崭新的修真世界……
  • 冰之风

    冰之风

    古老的武术;现代的科技;未来的魔法。三者的碰撞,是相互泯灭,还是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
  • 用比赛来解决争端吧

    用比赛来解决争端吧

    在场的几个人全都沉默下来,韦斯利和达克斯低下了头死活不吭声,而温迪得意的看了一眼这兄弟两人,随后将她身后的林远给拽了出来,然后推着林远上前正要向大师兄讲一下刚才的情况,一眼看见了林远的俊朗少年却皱起了眉头:“小师弟,我听说你最近一直跟哈里曼大叔那里的一个叫做伊恩的小学徒走得很近,你们两个人甚至还称兄道弟了?这些是不是真的?”温迪一楞,随后不由自主的将视线投向林远,林远的表情也是惊讶了一下,随后他奇怪的点了下头,承认这个消息确有其事。俊朗少年布鲁克眉头一皱,厉声叱喝道:“胡闹,小师弟,你是什么身份,他又是什么身份?你怎么可以跟一个铁匠称兄道弟?你知道不知道,你是高贵的炼金术师,上流社会的精英,而他呢?他顶多也就是一个铁匠,一个卑微的佣人,你一个高贵的炼金术师怎么可以跟一个佣人称兄道弟呢?”“
  • 千度近视小废妾:王爷拿命来

    千度近视小废妾:王爷拿命来

    先后被爱情和亲情抛弃的她,一朝穿越来到架空的古代,嫁入王府,得到王爷的专宠,却未料这一切的一切尽是王爷的计。是他跟另一个男人的战争,却拉她下水。当她发现这一切,对他的爱消然不见,剩下的是满满的仇恨。利用她,很好,我要让你付出代价。王爷,拿命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