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99100000021

第21章 青春皇帝,玩乐天子(5)

李绅刚到御史台上任,李逢吉马上通知韩愈不必台参。李绅不知此事,一连几天发现顶头上司都不来上班,便给韩愈发了道公函。韩愈有宰相特许,当然有理由不去。于是两人便在来回往返的公文中打起了口水仗,双方措辞都很强硬,最后闹得沸沸扬扬,满朝皆知。

李逢吉随即上奏穆宗,说李绅和韩愈身为大臣,竟然为了如此芝麻小事就撕破脸面,实在不堪为群臣表率,理应贬谪。

穆宗也觉得李、韩二人太不识大体,遂贬韩愈为兵部侍郎,贬李绅为江西观察使。

到了这一步,李绅和韩愈才不约而同地意识到——他们被李逢吉下套了。随后,两人便以辞谢君上为名入宫觐见。穆宗也依稀感觉事有蹊跷,就让他们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仔细讲了一遍。

事情摊开后,傻瓜也明白问题出在哪了。

穆宗当即收回成命,改任韩愈为吏部侍郎,李绅为户部侍郎。

精心布下的局就在最后一刻功亏一篑,李逢吉大为不甘。

长庆四年正月,穆宗驾崩,敬宗即位,李逢吉一边庆幸李绅的靠山倒了,可一边却不免担心新君会再度重用李绅。

为了彻底摆平这个死对头,李逢吉召集党羽,日夜密谋,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双管齐下的办法:一,破坏李绅的群众基础,让满朝文武都忌恨他;二,破坏领导对他的信任,让新君李湛厌恶他。

从古到今,一个人要想在官场上混得好,都需要“群众基础”和“领导赏识”这两大前提。李逢吉的这个策略,显然是要把李绅的官场根基连根拔起。

当然,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做许多细致的工作。

首先,李逢吉收买了李绅的一个族子李虞,让李仲言、张又新等人配合他,在朝野上下大造舆论、散布谣言,说李绅一直在暗中侦查百官,凡是经常聚在一起讨论时政的,都被他以“交结朋党”为由列入了黑名单,然后再呈报给天子。

由于此事是从李绅的族子嘴里说出来的,所以很多朝臣都信以为真,自然都对李绅产生了极大的反感。

第一步大获成功,李逢吉随即展开第二步行动,请权宦王守澄帮忙,想办法在新天子面前抹黑李绅。随后的一天,王守澄找了个四下无人的机会,对小皇帝说:“陛下,您是否知道,当初是谁拥立您为储君的?”

小皇帝不假思索:“宰相啊。”

王守澄又问:“哪个宰相?”

小皇帝一脸茫然。

王守澄一笑:“这件事的内情,没有人比臣更清楚。陛下之所以能登临大宝,全凭李逢吉一人之力。至于杜元颖、李绅这些人,当时都是想拥立深王的。”

小皇帝虽然年龄不大,但不傻,听了王守澄的话,始终半信半疑。

李逢吉随即加紧攻势,让李续之等人接连上表,一再陈述相同的意思。最后,李逢吉亲自上场,对敬宗说:“李绅此人心怀不轨,终将不利于皇上,必须加以贬谪。”

深谙权术奥秘的人,通常也深谙人心的奥秘。作为权谋高手的李逢吉,很清楚什么叫做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所以他坚信——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

小皇帝李湛顶不住李逢吉一党的轮番轰炸,最后终于将李绅逐出了朝廷,贬为端州(今广东肇庆市)司马。

李绅被贬当日,李逢吉率领文武百官入朝向敬宗道贺,极力称颂天子英明。出宫后,百官又赶紧来到中书省向李逢吉道贺,极力称颂宰相英明。

满朝文武中,只有少数人没有参与这场闹剧。

因为,他们还没有丧失起码的良知。

然而,在这个充斥着阴谋和谎言的世界上,良知很多时候只会给人带来噩运。

在李逢吉看来,不参与道贺就是一种无声的抗议。而在如今的朝堂上,他绝不允许任何人反对他,即便这种反对只是在心里。

几天后,没有参加道贺的右拾遗吴思,翰林学士庞严、蒋防等人便相继被贬谪出朝,放逐远地。当时,庞严有一个好友叫于敖,担任给事中,有权对中书省的敕令提出异议。李逢吉贬谪庞、蒋的敕令一下,于敖便原封不动地把它退了回去。

人们私下里都替于敖捏了一把汗。因为于敖这么干,显然是在替庞、蒋二人打抱不平,可这样一来,就把李逢吉往死里得罪了,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

就在亲朋好友暗暗称颂于敖品行高洁、不畏权贵时,一件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发生了。

人们听说,于敖把敕书退回去的同时,还给李逢吉附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贬得太轻了,应该从重处罚!

人们恍然大悟,敢情这个于敖不是为朋友两肋插刀,而是向朋友胸口上插刀啊!

李逢吉本来正寻思着怎么修理这个不怕死的家伙,看见纸条后,顿时开怀大笑,随即重重褒奖了于敖。

李绅被贬到了天涯海角,此生回朝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可李逢吉还不甘心,决意要斩草除根。

随后的日子,李逢吉授意张又新等人屡屡上疏,说对李绅的贬谪太轻了,应该将其诛杀。小皇帝禁不住他们的软磨硬泡,最后终于点了头。只是什么时候杀李绅,他还下不了决心。

就在李绅命悬一线的时刻,终于有人站出来替他说话了。

这个人是翰林学士韦处厚。他上疏敬宗说:“李绅被李逢吉一党迫害,朝野都为之震惊浩叹。李绅是先帝信任的臣子,就算有罪,也应该从宽处理,才能体现陛下‘三年不改父之志’的孝道,更何况李绅本来就没罪呢?!”

李湛看完奏疏,略有醒悟,但还是没有明确要不要杀李绅。

最后,一件很偶然的小事保住了李绅的人头。

有一天,小皇帝闲来无事,随手翻阅穆宗一朝留下的卷宗,其中几道奏疏忽然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大臣请立太子的奏疏,署名者分别是裴度、杜元颖、李绅等人。

李湛打开一看,发现李绅当初也是极力拥立他当太子的人之一。

小皇帝看着这些奏疏,慨叹良久。过后,他就命人把李逢吉一党要求诛杀李绅的奏疏全部烧掉了,随后凡是此类奏请,也都被他当成了耳旁风。

然而,尽管明知道李绅是被冤枉的,李湛还是没有将他召回朝中。

因为,李逢吉一党的势力太大了,小皇帝绝不敢为了一个李绅跟他们翻脸。更何况,李湛太年轻了,他那单纯而稚嫩的心灵根本容不下繁杂沉重的国事。

换言之,李湛现在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嬉戏玩乐,而不是打理祖宗留下来的这片忧患深重的江山。

玩乐天子:我的青春我做主

其实,小皇帝李湛刚一上台,人们就再次见识了不可思议的遗传力量——他几乎就是他老子李恒的翻版。

首先,他继承了穆宗的慷慨。

刚一登基,他就一连三天对宦官们大加赏赐,不仅金银、绸缎和珠宝随便出手,就连官服也随便赏赐。至于赏赐的标准,则是依小皇帝的心情而定。比如今天刚刚赐给某个宦官绿色官服(六、七品),明天就有可能赏他红色官服(四、五品)。

其次,他继承了穆宗的娱乐精神。

从当上皇帝的次月开始,李湛就天天打马球、游乐、宴饮、看戏,其次数多得连史官都懒得记载。

最后,也是最要命的一点是——小皇帝和穆宗一样,一点也不喜欢政治。所以,例行早朝对他来讲就是一件避之唯恐不及的苦差事。登基不过才一个多月,小皇帝上朝的时间就一天比一天晚。谏官们屡屡上疏,李湛却置若罔闻。

三月十九日这天,日上三竿,朝会大殿上依旧不见天子的身影。百官都列队在紫宸门外等候,年事已高和体弱多病者都已渐渐不支,几欲晕厥。

谏议大夫李渤对宰相说:“昨天,我刚刚上疏提醒皇上,希望他上朝的时间不要太晚,没想到今天更晚,我身为谏官,难辞其咎,请准许我到金吾卫的军法处待罪。”

最后,哈欠连天的小皇帝总算来了。匆匆开完朝会,他就迫不及待地要起驾回宫,不料左拾遗刘栖楚却站着不走,显然是要进谏。

小皇帝假装没看见,准备开溜,可刘栖楚声音还是高高地响了起来:“陛下,微臣有事要奏。”

小皇帝只好停下脚步。

刘栖楚朗声说道:“宪宗和先帝都是年长之君,天下尚且叛乱不断,陛下年纪这么轻就继承帝位,更应早起治理朝政。可陛下却嗜睡贪色,日晏方起,如何对得起先帝的在天之灵?如今,先帝的灵柩还未下葬,歌舞伎乐已日日喧腾;陛下的美誉尚未彰显,恶名却已远播四方!

臣恐陛下的福祚不会长久,请让臣在台阶上撞死,为荒废谏官之责谢罪!”

话音刚落,还没等小皇帝反应过来,刘栖楚便已跪倒在地,一下一下地用头去撞台阶,瞬间便已血流满面。

小皇帝吓呆了,顿时不知所措。

李逢吉和新任宰相牛僧孺闻讯,匆忙赶来解围,叫刘栖楚退下去听候处分。刘栖楚捧着鲜血淋漓的脑袋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一开口又骂起了宦官。小皇帝眉头紧皱,一直挥手让他退下。可刘栖楚却坚持说:

“陛下不听臣言,就让臣死!”

牛僧孺赶紧说:“你所奏之事皇上都已经知道了,先下去等候处分。”

刘栖楚这才不情不愿地退了出去和李渤一起在金吾卫听候裁决。

惊魂未定的李湛赶紧问宰相,此事该如何处置。几个宰相一致认为,谏官的意见是正确的,应该采纳。李湛无奈,只好命宦官前去宣慰,好言好语把刘栖楚和李渤劝了回去。

几天后,李湛下诏,将刘栖楚擢升为起居舍人,并赐四品绯衣,以示对他忠言进谏的表扬和鼓励。刘栖楚的原官秩仅为从八品上,而起居舍人则是从六品上。小皇帝一下子将他连升数级,可以说对他够意思了。可出乎李湛意料的是,刘栖楚一点也不领情,居然以生病为由推掉了官职。

不过,刘栖楚领不领这个情,对小皇帝来讲根本无所谓。

他本来就是迫于舆论压力做个姿态而已,如今刘栖楚自己不识抬举,李湛自然懒得理他。几天后,小皇帝又赐给“内教坊”(宫廷歌舞团)一万缗钱,叫他们抓紧排练,说随时会去观看他们演出。

没办法,这就叫我的青春我做主。

走自己的路,让谏官们说去吧!

在关注娱乐事业、弘扬娱乐精神方面,李湛可以说完全继承了他老爸穆宗的衣钵。让他们接受谏言或许容易,可要让他们改正缺点,那可是比登天还难。

“死谏风波”过去后,谏官们不约而同地噤声了。原因倒不是小皇帝改掉了嗜睡赖床、上班迟到的毛病,而是大伙寒了心。

既然刘栖楚以死相争都没效果,那大伙还有什么好说的?

小皇帝的种种荒唐行径很快就成了朝野上下尽人皆知的事实。对这种事,老百姓大多也只是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发发牢骚、苦笑几声而已,不会动什么别的心思。

可是,长安城中有个人却动了心思,而且还是特别大的心思。

他想——既然皇帝不好好干,为何不将他取而代之呢?

假如此人是独揽大权的宰相,或者是手握禁军的宦官,动这个心思还算靠谱,可问题是,这个异想天开的家伙只是个平头百姓。

此人叫苏玄明,是个算命先生。平常估计就是在街边支个摊,旁边插一根“苏铁嘴”或“苏半仙”的旗子,信口忽悠一些无知群众,随便混口饭吃,日子肯定是过得乏味至极。可自从动了这个“彼可取而代之”的心思后,苏半仙就变得精神抖擞了,成天眼睛放光,在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里面拼命搜寻,希望找到那个可以取代李湛的真命天子,然后辅佐他君临天下。

苏玄明有个朋友叫张韶,是宫中染坊的杂役,有出入皇宫的便利。有一天,张韶来他家串门,苏半仙心中顿时一亮,赶紧问了他的生辰八字,然后煞有介事地算了一卦。

卦象出来后,苏半仙忽然瞪大眼睛不说话了。

张韶吓了一跳,连忙问他怎么回事。苏半仙盯着他的脸看了许久,然后用一种深沉的口吻说:“卦象显示,你将会坐在天子的御榻上,与我一同进餐。”

张韶一听就乐了,差点没把大牙笑掉。可当他看见苏玄明异常严肃的表情时,才意识到这家伙并没有发烧。紧接着,他又听见苏玄明说:

“现在皇上每天都在打猎和玩球,经常不在宫中,依我看,大事可图!

就看你敢不敢干了。”

接下来,不知道苏半仙是不是跟张韶宣扬了许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革命道理,反正张韶歪着脑袋回味了半天,最后终于大腿一拍,说了一个字:“干!”

于是,唐朝历史上一场绝无仅有的宫廷暴动,就从这两颗朴素的脑袋中诞生了。

两个人说干就干,很快就忽悠了一百多人,都是张韶在宫廷染坊的工友。苏半仙不知用了什么手段,把他们忽悠得晕头转向、热血沸腾,于是暴动计划就这么定了下来。

四月十七日这天,行动开始了。他们把兵器藏在几辆运染料的车中,准备从大明宫东面的银台门运入宫中,于当天夜里起事。不料,他们刚走到银台门,禁卫人员就察觉车载太重,将他们拦下盘问。苏、张二人眼见事情即将败露,当即提前行动,抽出武器杀了盘查人员,然后和徒众们挥起武器,大声嘶喊着冲进皇宫。

此时,小皇帝正在清思殿和宦官们打马球,忽然听见外面杀声震天,顿时大惊失色。宦官们慌忙关上宫门,可暴民很快便砸烂宫门,一拥而入。魂不附体的小皇帝在宦官的簇拥下仓皇逃往左神策军营。左神策中尉马存亮一听皇上驾到,赶紧跪地迎驾,并亲自把小皇帝背进军营,随即命大将康艺全率领骑兵入宫讨贼。

苏、张二人带着手下径直冲上了清思殿。张韶一屁股坐在天子御榻上,一边招呼苏玄明吃东西,一边兴高采烈地说:“你卜的卦可真准!”

苏半仙一听,差点没背过气去。敢情张韶这小子拎着脑袋造反,就为了坐在龙椅上吃一回点心啊?苏玄明恶狠狠地盯着张韶,气急败坏地说:“我们起事难道就为了这个?!”

就在这个时候,殿外传来了禁军的喊杀声。

张韶终于回过神来,慌忙跳起来夺路而逃。

可是,他们已经无路可逃了。

此刻的清思殿,已经被数百名全副武装的禁军士兵团团包围。

接下来的事情毫无悬念。禁军就像砍瓜切菜一般,很快就把苏、张和他们的暴动团伙彻底收拾了。次日,个别漏网之鱼也被悉数抓获,等待他们的无疑将是杀头诛族的命运。

这场突如其来的平民暴动,从头到尾都显得相当无厘头,在本朝两百年历史上似乎也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即便是把它当成小说情节来看,也显得有些匪夷所思,可它却被白纸黑字地记载在史册上。

现在比较流行“气场”一说,意思是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性格,自然会感应什么样的事情。按佛教的说法,叫做“业力感召”。

也许我们只能说,正因为敬宗李湛本人就是个无厘头,才会感召如此无厘头的事情。

事后,有关方面追究责任,认为有三十五名宦官难辞其咎,按律当斩,因为他们看守的各道宫门都被暴民轻而易举地攻破了,明显是玩忽职守。可小皇帝却下诏赦免了他们的死罪,只处以杖刑,同时保留他们的所有职务。

对于小皇帝来讲,这场暴动只是虚惊一场,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发现,除了宫门被砸烂几扇、御座上沾了几点染料和污渍之外,自己并没什么损失,所以没过几天,小皇帝就把一切不愉快全都抛到九霄云外了。

几年来,李逢吉在朝堂上俨然已是“教父”级的人物,不仅大多数朝臣唯其马首是瞻,就连宰相班子的人选也几乎都是他举荐的,如中书侍郎牛僧孺、吏部侍郎兼同平章事李程、户部侍郎兼同平章事窦易直等。然而,到了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李逢吉却发现自己苦心经营的权力金字塔开始有点松动了。

原因就出在他举荐的人身上。

同类推荐
  • 天门双世

    天门双世

    一道天门,连接了两个时代,每周定时开启一次,凡非活物都可以经此门穿越,穿越不在以人为主角……两位主角各处两个时代,因此门结缘,一个倒卖古董文物,从无业游民摇身变为现代的名流大亨,另一个则经营现代商品,从孤苦书生化身为当世的圣贤名将。本文娱乐,但不无脑,人情冷暖铁血柔情,样样不能少……
  • 虎啸龙腾

    虎啸龙腾

    这是风起云涌的年代,英雄辈出,天才云集,就此铸造了最热血最精彩的战国传奇。
  • 重回战国寻美

    重回战国寻美

    多情公子西门浪穿越战国,遇到了温柔的丫头,挚情的民女,泼辣的小姐,爱哭的公主,放荡的夫人,高贵的王后,当然,还有一群无恶不作的战国恶棍。西门浪常对自己说,哥不是在偷情,哥是在偷菜,哥要在战国时代偷得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养得心爱的女人白白嫩嫩,颗颗都是水灵灵的大白菜!(浪爷窃喜中……)书中有古朴雄伟的城池,风光秀帙的山川;廊桥碧波的亭榭,威严高阔的宫殿;杀伐惨烈的疆场,温香销魂的鸾账;月下潇湘的缠绵,海角天涯的惆怅。鬼谷剑法修行等级一览表:运剑术:剑露锋芒、横扫狂沙、劈山裂石、逐月追星驱剑术:驭剑临空、乱剑纷回、飞剑夺魄、万剑穿心纵剑术:剑心通明、魂剑合一、灵剑纵横、天剑归宗御剑术:剑入长空、御剑飞仙、开天辟地、剑道如神
  • 中华传奇历史

    中华传奇历史

    本小说是根据史书和网上资料而整理的一部史书,本书以还原历史真相为目的,走进历史深处,来挖掘历史的本来面目。本书是按时间为顺序来去写的,以盘古开天辟地的为开头,由上古时期开始,然后写出夏朝、商朝、周朝……各朝各代的历史。今天在这里我发布以下二项声明一、本书是整理了网上资料,如百度百科、搜狗百科等网站上的资料,如果有部分段落出现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我。二、由于本人阅读有限,对历史了解也有限,如果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理解出现了错误,也请你及时联系我。另外本书只代表我个人观点。本人qq号3075637278,qq群437033158。
  • 殇夭梦

    殇夭梦

    殇夭梦,梦回千年。在忽然惊醒的夜里,挨着秋天的衣袖,独坐楼台。夜雾缭绕,弥漫星空,相思已成疾——是什么将我的双眸捂上?我的思念,是你前世遗忘采撷而无法成熟的青果。静默.........一壶茶,一杯酒,一轮明月,一份忧。一盏灯,一颗星,一缕寒风,一点愁。夜把悲人托明月,轮回欲乘风奔流。月把相思寄孤夜,殤夭千年梦相忧。
热门推荐
  • 赐福之界

    赐福之界

    一场意外,左眼出现异变。父母失踪,却毅然踏上了不归之路,每夜他都会抱头沉思。身怀《茶典》,一片茶叶可翻天!可覆地!龙虎山上绝六尘,断七欲,终开启神秘左眼的能力!“无论如何,一切的未知,我林铭都会找到真正的答案!”请多多支持赐福小秘,拜托各位了!!!QQ:1403069755微信号:赐福谢谢所有帮助过小秘的人,谢谢!
  • 程疆

    程疆

    人这一生,须得历了多少苦难才能臻于圆满?他的一生并不顺遂,可他从没放弃他要守护的四样事物:脚下的土地;家中的父母;身边的兄弟;怀里的女人。然而,土地被人践踏,家人阴阳相隔,兄弟背后插刀,女人心有所属。可他一直信着: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所盼的,无非那十之一二。他也始终记着他的名字:程疆,程佑之。他也始终记着他的使命:佑我大沂之疆!
  • 薰衣草的诺言

    薰衣草的诺言

    小时候是一个开朗美丽可爱的女孩,在富人的家庭中成长,她在薰衣草的花园中见到了一个帅气的男孩,男孩对女孩一见如故,答应女孩长大要娶她并送了他一串手镯作为定情信物,可至此过后他们再也没见过面了。。。当他们再度见面时会遵循当出的诺言吗?
  • 天集

    天集

    天集宿舍小大室长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小七小八小九小十仿佛时间大概是没过多久还像初见却已早不是昨天。。。。。。静寂风波璀璨岁月晓梦渐深揉乱年华谁怜惜风中的碎雪谁轻叹隔桥的溪帘谁又问今时的枯叶令不绝至行不退,愁云似灰流斑斓,花影似花天上还是那片云我们在这片时间维度相遇,只是我们,早已不是我们。就像,从前的与现在的,早已不同...
  • 恶魔校草别惹我

    恶魔校草别惹我

    一个平凡的女孩,因为小时候父母订了娃娃亲,被破和男主同居,在一次意外自己的初吻却被恶魔校草南宫辰给抢走了。“白痴女,你要再敢惹我,我会用你一想不到的办法恐惩罚你。”“靠,你不惹本小姐就不错了。”
  • 与十二美男不悔的遇见

    与十二美男不悔的遇见

    这是一篇关于EXO的小说啦只身来到韩国的她吴逸婷会在这里发生什么事情呢各位敬请期待吧~小编第一次写小说,前面的可能写的不太好,但我相信之后的会写好哒
  • 行骸

    行骸

    一场突然的生化灾难使这个世界一瞬间变了样。为了求生,人类的自私性格赤裸裸表现出来。
  • 权倾天下之淡漠丞相

    权倾天下之淡漠丞相

    一朝穿越,竟为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以前的她,本是宽容大量,为何此般不再留情?以前的她,本是懦弱善良,为何此般冷心淡漠?以前的她,本是生性简单,为何此般复杂难懂?她手握重权,权倾朝野,叱诧风云,无人能及。她为护幼帝,毫无犹豫,斩杀隐患,暗建势力。她为了护国,身披重甲,亲自上阵,退敌千里。她一双淡眸,看穿所谓,至高权力,只是过眼。
  • 面具下

    面具下

    陆黎是一个开朗的女孩,她阳光善良,但谁都不知道这是她最得意的面具,她极端,疯狂。但恐怕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又有多么温柔倔强。为了守护朋友她甘愿趋于毁灭。一场为爱和希望的死亡游戏开始了。。。
  • 凶灵宿舍

    凶灵宿舍

    大学开学了,去报到的谭月被分在恐怖的凶灵宿舍,第一天就被红衣女鬼盯上,还有个凶鬼隐在暗处虎视眈眈,不明真相的舍友作死玩笔仙送不走,好友听鬼故事栏目被厉鬼缠身,半夜接到的陌生电话,使谭月的生活变得不再平静,私下展开调查的谭月发现学校有鬼王存在的蛛丝马迹,断定是有人放走了封禁的鬼王,这才使得学校凶案频频,万鬼汇聚。谭月决定封禁鬼王,破除凶灵宿舍之咒,可鬼王到底是热心的吴宇笑,还是冷酷的禇修,又或者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