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3100000014

第14章 太上皇李隆基、肃宗李亨驾崩(3)

是的,这父子俩死于同一个月,前后仅相差十三天。李隆基死于四月初五,终年七十八岁;李亨死于四月十八,终年五十二岁。

毫无疑问,唐玄宗李隆基是在无比抑郁和惨淡的心境中离开人世的。如果说人的一生是一本书,那么李隆基无疑拥有非常华丽的封面和辉煌灿烂的正文,只可惜尾声极其潦草,令人不忍卒读,封底更是布满了灰尘和污垢。

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似乎很少有哪一个皇帝像李隆基这样,拥有落差如此巨大的一生——他所缔造的开元盛世雄踞于历史之巅,令后人叹为观止;可由他一手造成的安史之乱却把帝国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亦足以令后人欷歔扼腕。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巨大的落差?

从事相上来看,原因似乎并不复杂,无非是因为李隆基中年以后日渐堕落,荒疏朝政,导致奸臣当道,国事日非,从而最终催生了安史之乱。就像传统史家所言:“开元之初,贤臣当国”,“自天宝已还,小人道长”,总之一句话:“用人之失也!”(《旧唐书·玄宗本纪·史臣曰》)

可是,如果我们继续追问,玄宗李隆基为什么会在中年以后完全变了一个人呢?答案也许就不那么简单了。

古人经常说一句话: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有结尾)。也就是说,历史上早年英明、晚年昏聩的皇帝并不只有李隆基一个,他只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个案而已。西哲也经常说一句话: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可见一旦没有外在力量的制约,任何人在巨大的事功和权力面前,都会不可避免地走向腐败和堕落。换言之,这是人性的普遍弱点,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李隆基个人的思想品质问题。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把李隆基和唐太宗李世民拿来做一个对照。

我们都知道,早年的李隆基与李世民极为相似,他以“贞观之治”为执政范本,处处“依贞观故事”,时时刻刻向李世民看齐,任贤纳谏,励精图治,才使得“贞观之风,一朝复振”,从而缔造了一个“朝清道泰,垂三十年”的太平盛世。

但是我们也必须知道,李隆基念兹在兹的执政范本、最让后人称道的“贞观之治”,其实并不是一块无瑕的白璧。在贞观中后期,李世民身上已渐露拒谏、骄奢之端倪,魏徵批评他“渐恶直言”、“虽有善始之勤,未睹克终之美”,马周批评他“营缮不休”,致使“百姓怨咨”,很多大臣也纷纷对他“崇饰宫宇,游赏池台”的行为进行劝谏,甚至连他最喜爱的嫔妃徐惠也由于当时“军旅亟动,宫室互兴”而上疏规谏。

这些现象意味着什么?虽然历史不容假设,但我们仍然要做这样一个假设——假如李世民不是在五十一岁那年英年早逝,而是像李隆基一样活到七十八岁,那么彪炳千秋、震烁古今的“贞观之治”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英明神武的千古一帝李世民,又会在后人心目中留下一个怎样的晚年形象呢?

再者,假如李隆基没有活到七十八岁高龄,而是像李世民那样英年早逝,那么他的历史形象是不是就会定格在开元时代,从而在后人心目中留下一个没有瑕疵的完美版呢?而骄奢淫逸的天宝时代,连同后来这个天翻地覆的“安史之乱”,是不是也就无从谈起了呢?

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也就是说,从“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意义上讲,从“权力腐败定律”的意义上讲,李世民英年早逝未尝不是一件幸事,而李隆基得享天年则很可能是一种不幸!

当然,这种幸与不幸不是对他们个人而言,而是对整个国家而言的。其实,综观整个中国历史,“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句话不仅可以用在皇帝个人身上,更可以用在一个王朝身上。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在建国初期几乎都能做到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可一旦太平日久,就会无可挽回地走向腐败与堕落;然后一个新的政治集团揭竿而起,建立一个新的政权,相同的历史又会再度上演……

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就是在这样一个恶性循环里转着圈圈,转着愚蠢而又可悲的圈圈!

归根结底,无非就是两个字:制度。

准确地说,是四个字:专制制度。

无论古今中外,凡是权力高度集中的专制制度都是很不靠谱的,不管这个权力是集中在一个人手上,还是集中在一个政治集团手上;而把百姓的福祉和国家的命运全部寄托在这个人(或从属于他的政治集团)身上,显然更不靠谱!

所幸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知道“法治”比“人治”要靠谱得多,已经知道一个普通公民的幸福是如何跟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息息相关的,更知道不能再把民众的福祉和国家的命运寄托在某个人(或某个政治集团)身上。但是,毋庸讳言,历史的惯性有时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个国家要从几千年的人治社会中挣脱出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宪政国家,其道路通常要比人们预料得曲折,其过程似乎也要比人们想象的漫长得多。

也许,历史(最重要的是历史教训)就在这个时候具有了意义。

也许,所谓的“以史为鉴”、“鉴往察来”这些话,就在这里具有了意义。

太上皇李隆基驾崩的时候,唐肃宗李亨也已经病魔缠身,很长时间卧床不起了。得知老父宾天的消息,李亨更是哀伤不已,于是病情愈重。两天后,亦即四月初七,李亨自知不久于人世,遂下诏命太子李豫(原名李俶)监国,数日后改元宝应。

此时的大明宫进入了一个危险的时刻。

因为有两个人正蠢蠢欲动,都想以自己的方式控制太子李豫,进而掌控帝国的未来。

他们就是李辅国和张皇后。

代宗登基

李辅国和张皇后曾经是一对配合无间的政治搭档。

早在灵武时期,李辅国为了掌握宫禁大权,张良娣为了当上后宫之主,双方就互为表里、沆瀣一气,联手翦除了建宁王李倓和其他一些政敌,彼此交换过不少利益。回到长安后,李辅国不仅独掌了宫禁之权,并且逐步架空肃宗,窃据了朝柄,而张良娣也如愿以偿地当上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古人说:“以利相交者,利尽则交绝。”当双方各自爬上权力的顶峰时,曾经有过的利益联结自然就不复存在了,剩下的只有日趋尖锐的利益冲突。

而今,肃宗陷入弥留,帝国前途未卜,李辅国和张皇后当然都想趁机夺取帝国的最高权柄。一场巅峰对决就这样不可避免地暴发了。

张皇后决定率先动手。

她假借肃宗之命召见太子李豫,说:“李辅国久典禁兵,四方诏令皆出其口,擅自矫诏逼迁上皇,罪不可赦!他尚存顾忌的只有你和我,现在皇上已陷入弥留,李辅国和他的心腹程元振(时任“内射生使”,掌管禁军神箭营)已暗中准备作乱,若不诛杀,祸在顷刻!”

张皇后没想到,她话音刚落,太子李豫竟然当着她的面哗哗地哭了起来,说:“陛下生命垂危,此二人皆是陛下的功臣故旧,不奏而突然杀之,必使陛下震惊,恐病体不堪!依我看,这件事还是要从长计议。”

张皇后在心里一声长叹。在她看来,这个大男人脸上的泪水根本不代表孝顺,只能代表怯懦。

可惜自己两个儿子一个早夭、一个尚幼……张皇后哀戚地想,要不然何至于求到你李豫头上!

李豫仍然在不停地抹眼泪。要说他脸上的泪水纯粹是出于孝顺当然是假话,可要说它只代表怯懦也不够全面。严格来讲,应该是一分孝顺、四分胆怯、五分装蒜。

李豫想,那个老奴才李辅国固然不是吃素的,可你张皇后又何尝是一盏省油的灯?多少回你处心积虑想让你那乳臭未干的小儿子取代我的太子之位,你以为我都不知道?眼下你怂恿我跟李辅国斗,无论是我杀了李辅国,还是李辅国杀了我,到头来不是都便宜了你张皇后么?你这借刀杀人之计好毒啊!要杀你自己去杀,我李豫绝不会被你卖了还帮你数钱。

想到这里,李豫更是作出一副极度伤心的模样,哭得更厉害了。

“好吧,”张皇后无奈地说,“太子暂且回去,容我再考虑考虑。”

当然,此时的张皇后是不可能再考虑的。因为她知道,李辅国不会给她时间。眼下的形势已是剑拔弩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绝不容许她有丝毫的犹豫和拖延。可问题在于,她毕竟是个女人,手中没有一兵一卒,凭什么和李辅国斗呢?原本还想利用太子对付李辅国,可太子却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立场。在此势单力孤的情况下,张皇后就只能另找同盟了。

关键时刻,张皇后想起了一个人。

同类推荐
  • 不灭尸王

    不灭尸王

    身世飘零叹孤独回顾盼相情天不老雷霆易逝雨过云舒双瞳雄也,血色双瞳纵古朔今,只有杀神白起,霸王项羽也!
  • 秦疆万里

    秦疆万里

    公元前四世纪中期,亚历山大在忙东征,雅利安人在忙推行种姓制度,商鞅在忙变法,一只小小的蝴蝶自遥远的21世纪穿越而来,历史的滚滚车轮不可避免的发生偏移。是亚历山大征服全世界?还是种姓制度在全球推广?亦或是伟大的华夏民族统治这一纪元?当强悍的马其顿方阵遇上骁勇的老秦锐士,是攻守兼备的马其顿方阵扬名立万,还是横扫六国的老秦锐士高奏凯歌?上帝之鞭的辉煌传说会不会提前几个世纪爆发?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能否饮马地中海,笑傲莱茵河,将它的版图异想天开的扩充到北至波罗的海,南达好望角,东到新西兰?一切精彩,敬请期待,本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战国!
  • 风骚在大宋

    风骚在大宋

    我本一狂人,高歌笑红尘。才下栖凤楼,又登太白阁。手持绿玉萧,对月引娇龙。由来是一梦,飘渺游太清。元符元年,穿越千年的曹安,在大宋开始了浪漫之旅。舞文弄墨,与文人士子对酒高歌。舞枪弄棒,与英雄豪杰弹剑作歌。总之,怀揣着美好的理想,前进,前进,再前进......漂泊在大宋,高坐在朝堂,狂荡在江湖,飘渺于太清。人生得意须尽欢,莫让岁月空蹉跎。赵佶,别再床底下藏着了,躲在哪里吃灰吗?孙二娘,人肉叉烧包好吃吗?什么,你是日本平安时代顶顶大名的阴阳师安培晴明的孙女......本书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真是巧合。
  • 渺渺长安道

    渺渺长安道

    剑客与仙道,文人与武士,明里暗里影响和左右着人世变迁;历史与玄幻,演绎着岁月;苦难与梦想,追寻着盛世长安;凡夫与仙人,都向往广阔未知的时空……故事描写唐宋时代文人武士的命途际遇和人生故事,展现盛唐转衰,政治腐败、群雄争霸的历史画卷,描摹了混乱不堪的时代背景下文人武士、修仙得道者的命运、情怀。茫茫中原战火绵延,群雄四起,江山变色,一个秘密的民间组织负责人们,作为文人侠士、奇人异士的代表,他们殚精竭虑、上天入地,想要改变和左右历史的走向,寻求“长安之道”、“长安之所”……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文化历史之谜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文化历史之谜

    本书选取各个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最有研究价值、最富探索意义和最被广泛关注的文化历史之谜,分为古墓疑云、迷失之地、人物秘闻、传奇文物和千古悬案五篇,吸收了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和科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汲取众家学说,以一种全新的探索视角来研究历史,客观、科学地分析其成因、特点,力求给读者提供最权威、最丰富、最全面的信息,再现残缺、消失的历史往事和古老文明。另外,为了满足读者更高层次的阅读需要,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图片,与趣味横生的文字交相辉映,一一展示人类历史上的风俗习惯、血脉联系、荣辱伪善等,不但弥补了,单纯文字说明过于抽象的缺憾,也为读者提供了一把打开世界历史的钥匙,从新的角度正确了解和认清历史。
热门推荐
  • 羊皮卷

    羊皮卷

    本书涉及到人生成功的诸多重大主题,几乎涵盖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是鼓舞人们乐观、拼搏、勤奋努力的精神食米发。
  • 赤瓷引

    赤瓷引

    一次回魂,苏白瓷早已变了模样。昔日那落落大方、如出水芙蓉般的苏三小姐,因为什么原因竟成为了全城的笑料?出丑?她不怕;陷害?她不屑。有朝一日未婚夫找上门?她可不嫁!婚恋自由啊大兄弟!是太子又如何?狗急了还跳墙,她急了可会嫁别人。某男主:(我可能娶了假的苏三小姐……)
  • 十年之约丿凯伴一生

    十年之约丿凯伴一生

    尽管我很生气但就是从未想过要离开你—by伊羽(summer)想你的时候总撕心裂肺,思念总看不到边—by王俊凯(karry)我很自私,自私到让你只有我!自私到让你离开她。—by吟玉既然开始是困难的,分开是难过的,那就留下中间最美好的回忆—伊羽你对我说分手,我嘴角勉强勾起一丝苦笑,呆住了。。。—by王俊凯他给的爱,渺小的如尘埃,却让我一直怀念—by吟玉一声闺蜜、一生闺蜜—by贤雅姐妹是前世情人—by伊羽
  • 惊艳!冷傲男神么么哒

    惊艳!冷傲男神么么哒

    【重新构思发文】“听说了没?樱兰男子高校来了个新生,太他妈拽了,把樱兰五大妖孽都给整惨了,听说第一天就把韩少摔了,蛋糕打在颜少爷的脸上,弄脏了男子公会副会长的昂贵地毯,谁不知道那副会长毛病多,更难以接受的就是他的洁癖,后来,竟然把玖兰殿下的限量跑车砸了。最最不可思议的就是,就这样还能进入花美男社。”某同学忍不住乍舌。“是很牛逼,我也听说他跟玖兰殿下搞基呢?还有,听说他不是人呢!~”“嘘……这话可不敢乱说。”【女汉纸挺进樱兰花美男社,爆笑爽文乐翻天。】【“我有胸,不信你摸摸。”甜小心挺着小胸脯,嘴角却勾起一丝邪魅的笑。】
  • 摩轮恋我不屑之虐

    摩轮恋我不屑之虐

    “想复仇吗?”...爱情,友情,亲情在她眼前连名利都不如,唯一的心愿就是报仇之后和那些人一起去下地狱。“你爱我吗?”“抱歉我不懂爱”....“墨倾!!!”“对不起,...愿与汝来世相思相守....”...
  • 天价弃妃:嫡女不愁嫁

    天价弃妃:嫡女不愁嫁

    苏瑛一朝穿越,沦为爹不疼娘已死的嫡二小姐。只因外传不知进退粗俗无礼,明王娶了公主抛弃了她。那个病怏怏的安王,竟然深藏不露,对她情有独钟。穿越而来她定要遇神杀神,遇鬼杀鬼。前世没有过的,她要一一占有!看她优雅浅笑,活出锦绣人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商王妃狠嚣张

    女商王妃狠嚣张

    新婚夫妻明算账,为得到自由,王妃夏玲玲咬牙签下协议,要高价买回休书和卖身契。这不是小数目,但也不是难事。且看她如何发家致富,从一无所有到富甲一方.。她空手套了万两白银,王爷冷眼。她截了王爷的生意,让王爷破财了,王爷大笑。若干月后。这顾长欢是什么心思,为何三番五次的断她财路?还有,五百万给他了,为何不给她休书和卖身契?难道,他想毁约?还是说,这也是他的报复方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媚惑之说:恋上黑道邪魅王子

    媚惑之说:恋上黑道邪魅王子

    她是冷酷无情的黑道首领,他,浅蓝的眼眸,俊美的长相,邪魅是他的标志。她为得到‘天使之坠’而来到中国,再到遇到他。第一次,她差点被他撞到。他却说“花痴女,不想死就滚开。”她说:痞子男,凶什么凶啊,别人怕你我可不怕你。她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报仇……却又一次次的沉沦在他的媚笑中。同是黑道的首领人物,同是为得到‘天使之坠’。却都暗生情愫没有发觉……
  • 先学做人、再做生意

    先学做人、再做生意

    做人与做生意都不是容易的事。纵观世界各国各行业大大小小的成功生意人,总是以一种生活中做人有办法,生意中圆圆满满的高境界出现。看来,做生意,最重要的还是学做人!要学做生意,先学做人,如此,才能在生活这片汪洋里拨云见日,游刃有余,开创辉煌。也许知道做人的方法和道理后,你就能更好地做个成功的生意人了。
  • 皇后公主都是孩他娘

    皇后公主都是孩他娘

    抱着宁缺毋滥的态度,摒弃高大上的传统写法,用平实的语言描写了一对两小无猜的平民小孩因机缘巧合进入了太子府,从此展开了一段段和各国皇室成员的感情故事,并结成了夫妻。他们共同奋斗,成功建立自己的一番事业。围绕着争王立储发生了一个个惊奇的故事。儿子继位,皇权和父权发生了矛盾,最终以武力结束。齐太后不顾风险收留了老情人,却引来国破逃亡到荒岛。王多达寻衣求药又当太上皇,却被幽禁不得归。荒岛去世身边还像父亲一样是单传,感叹真是黄粱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