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2700000030

第30章 对峙:唐朝与伪燕(2)

然而,颜杲卿和袁履谦不愧是铁打的汉子,在整个行刑过程中,他们始终骂不绝口。直到咽气的那一刻,他们的詈骂声才戛然而止。与颜杲卿同日被杀的,还有当初被安禄山扣为人质的多个子侄,以及在常山被俘的许多家眷和族人。据《资治通鉴》称,颜氏一门死于燕军刀斧之下的,前后共有三十余人。

随着常山的陷落和颜杲卿的壮烈殉国,轰轰烈烈的河北抵抗运迅速陷入低潮。史思明和蔡希德挟新胜之威,“引兵击诸郡之不从者,所过残灭;于是邺、广平、巨鹿、赵、上谷、博陵、文安、魏、信都等郡复为贼守”(《资治通鉴》卷二一七)。只有饶阳、河间、景城、平原、清河等少数几个郡仍然在坚持抵抗。

随后,史思明等人又率部猛攻饶阳,河间和景城的唐军先后出兵解救,却被史思明一一击溃。

面对燕军骁将史思明的疯狂扫荡,河北官军已无抵御之力,完全有可能被逐一击破。

河北全线告急,玄宗顿时心急如焚。

危难之际,玄宗自然把目光转向了长安的北面——朔方与河东。

除了河北、河南的第一战场外,那里是官军与叛军交锋的第二战场。此刻,有一个英勇矫健的身影正活跃在这个战场上。

他就是时任朔方节度使的郭子仪。

玄宗知道,眼下除了驻守潼关的病恹恹的哥舒翰,能够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的人,就只有这个郭子仪了。

郭子仪,华州(今陕西华县)人,生于武周神功元年(公元697年),官宦人家出身,其父郭敬之曾历任绥、渭、桂、寿、泗五州刺史。史称郭子仪“长六尺余,体貌秀杰”(《旧唐书·郭子仪传》),也就是长得高大威猛、相貌堂堂,几乎天生就是一块军人的料。所以,年轻时代的郭子仪就进京参加了武举考试,结果力拔头筹,以“高等”的成绩登第,旋即被授予左卫长史之职,从此进入帝国军界。

郭子仪入仕后,曾在边疆诸镇辗转担任边关将领,经过长期历练,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军事经验。天宝八年(公元749年),郭子仪被擢升为左卫大将军,出任横塞军使。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横塞军改名天德军,郭子仪仍旧担任军使,同时兼任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从郭子仪的履历不难看出,他其实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

安史之乱爆发的前一年,他已经五十八岁、年近花甲了,论年龄和资历,他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老将,可他的职务却只是区区的朔方节度右兵马使。也就是说,当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人早已名震朝野、一个个成为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的时候,郭子仪在帝国军界仍然是一个排不上号的人物。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郭子仪有没有资格在史书中被单独列传恐怕都是一个问题,更不用说要作为一个“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一代名将而永垂史册了。

安史之乱改写了很多人的命运,比如高仙芝、封常清,还比如稍后的哥舒翰、杨国忠、杨贵妃,以及玄宗李隆基等等……然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被改得一塌糊涂、惨不忍睹;而由原本的默默无闻、普普通通被最终改得名扬天下、光芒万丈的人物,恐怕就非郭子仪莫属了。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

当然,前提是你必须有成为英雄的潜质,否则时代的汹涌大潮一扑过来,非但不能造就你,反而有可能一口吞噬你。

其实,每当巨变的时代大潮来临,被吞噬的苍生千千万万,而被造就的英雄往往只有一个两个。能成为英雄的人,首先要看上苍是否点选了你,其次要看你是否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闽南语歌曲中有一句经典歌词,叫做“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其实在我看来,“天定”和“打拼”应该五五开,无论哪一方面弱一些,都有可能导致一个英雄的夭折。

而在郭子仪身上,运气和能力似乎被分配得极为均衡、恰到好处,所以他才能在危急存亡之秋脱颖而出,成长为一个千古流芳的英雄人物,并且还能在日后不被当权者兔死狗烹,把令人艳羡的权力、地位、名望、富贵保持了整整一生,甚至还能泽被后人,惠及子孙。

放眼古今,这样的成功实属绝无仅有。

因此,后世有人把郭子仪称为“福禄寿考,千古一人”,实非过誉之词。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就在安史之乱拉开帷幕的时候,郭子仪的辉煌人生也随之同步开场了。由于当时的朔方节度使安思顺是安禄山的堂兄弟,玄宗自然是极不放心,所以第一时间就把安思顺召回了朝廷,转任户部尚书,同时擢升右兵马使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兼卫尉卿、灵武(今宁夏灵武市)太守,命他率部进入河东战场。

这一年,郭子仪已经五十九岁。

安禄山亲率大军南下的同时,命他的党羽、大同军使高秀岩自驻地(今山西朔州市东)出兵,攻击振武军(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以此开辟第二战场,一方面牵制朔方与河东的唐军,一方面自北而南威胁关中。可是,高秀岩刚一出兵就遭到了郭子仪的迎头痛击,不得不缩回老巢,另派部将薛忠义进攻静边军(今山西右玉县)。郭子仪闻报,立刻命左兵马使李光弼、部将仆固怀恩等人率部截击,大破薛忠义军,斩杀叛军骑兵七千人。随后,朔方军又乘胜进围云中(今山西大同市)、克复马邑(今山西朔州市),并打通了一度被叛军控制的战略要地东陉关(今山西代县东)。

朔方军在河东连战连捷,重挫叛军兵锋,使郭子仪一跃而为朝野上下最为瞩目的将帅。玄宗立刻论功行赏,加封郭子仪为御史大夫。

就在河东战场捷报频传的时候,常山被史思明攻陷,河北告急,玄宗不得不命郭子仪解除云中之围,主力暂返朔方休整、补充兵员,准备南下克复东京,同时让他推荐一名优秀将领,并拨出一部分兵力,令其从井陉关东进,火速驰援饶阳,挽回河北局势。

郭子仪向玄宗推荐的这个人选,就是日后平定安史之乱的二号功臣——李光弼。

李光弼,契丹人,生于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祖辈是契丹酋长,祖籍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市),算起来和安禄山、史思明还是老乡。李光弼的父亲是李楷洛,官至朔方节度副使,封蓟国公,以骁勇果敢闻名军中。

都说虎父无犬子,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李光弼从小就“善骑射,能读班氏《汉书》”,年纪轻轻就进入了军界,而且起点颇高,“少从戎,严毅有大略,起家左卫郎”。(《旧唐书·李光弼传》)

天宝初年,三十出头的李光弼已经官至朔方都虞候。天宝五年(公元746年),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对李光弼非常赏识,遂将其纳入麾下,拔擢为河西兵马使。当时,王忠嗣逢人便说:“李光弼这个年轻人,将来必能坐上我的职位。”由于王忠嗣的青睐,加上李光弼本人确实有才,所以他很快就在河西军中声名鹊起,“边上称为名将”。

天宝八年(公元749年),李光弼又升任河西节度副使,封蓟郡公。成为河西二把手的这一年,李光弼才刚刚四十出头,而大他十余岁的郭子仪此时还只是一个不为人知的横塞军使。换言之,截至天宝中期,李光弼的官职、爵位、名望,其实都已经远在郭子仪之上。如果说郭子仪是大器晚成的典型,那么李光弼则无疑是少年得志的代表。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就是这个被所有人都非常看好的后起之秀,几年后却突然辞官归隐,一下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以至让李光弼亲手毁掉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呢?

原因说起来很简单,但又很令人费解。

那是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爱李光弼之才,遂奏请朝廷,任他为朔方节度副使、知留后事。安思顺这么做,显然是把李光弼当成了自己的接班人。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几年后李光弼就能顺理成章地继任节度使,成为帝国的封疆大吏。

可意外还是出现了。因为安思顺太欣赏李光弼,所以在提拔他的同时还附带了一个条件,就是想招他做女婿。按理说这本来是好事,当时安禄山还是玄宗的头号宠臣,安思顺自然也跟着沾光,所以,能成为安思顺的乘龙快婿,这对李光弼日后的仕途发展绝对是有好处的。

但是,李光弼却一口拒绝了。

他不但一口拒绝,而且干脆把安思顺给他的官也一块辞了。

史书没有解释李光弼作出如此反常举动的原因,可我们不妨作一些推测。当时,李光弼肯定早有妻室,而安思顺则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做小,所以,他很可能是希望李光弼把原配夫人休掉,再让女儿嫁过去当正室。

如果我们的推测成立,那么这桩婚事对李光弼来讲就不是什么让人愉快的事情了。也就是说,他必须作出选择——要么舍弃结发妻子,拥抱大好前程;要么舍弃高官厚禄的诱惑,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李光弼最终选择了后者。

这似乎可以说明,在李光弼心目中,道德伦常的分量要比功名利禄重得多。《旧唐书·李光弼传》中有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或许可以为我们的上述推测作一个旁证。该传有一句话说:“(光弼)丁父忧,终丧不入妻室。”也就是说,李光弼在为父亲守丧期间,严格遵守当时的礼制约束和道德规范,始终没有和自己的妻子同房。

在今天的人看来,这似乎不值一哂;可对古代人来说,这却是一个人具有高尚节操的标志。从这件事,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李光弼这个人具有很强的道德观念,为了维护这个最根本的东西,他可以舍弃很多其他东西。

也许,这就是李光弼拒绝婚事并愤然辞官的深层原因。

可是,真正有才的人是不会被长期埋没的。就算李光弼辞了安思顺的官,还是有很多爱才的人会抢着要他。

所以,安史之乱一爆发,郭子仪立刻把李光弼招至麾下。如今,玄宗要郭子仪推荐一位优秀将领去平定河北,郭子仪就毫不犹豫地保举了李光弼。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正月初九,玄宗正式任命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摄御史大夫,稍后又加河北道采访使,让郭子仪从朔方军中拨给他一万精锐,命他即刻奔赴河北战场。

就在李光弼率部开赴河北的同时,史思明的燕军正围着饶阳城日夜猛攻。

虽然这座城池的抵抗力度远远出乎史思明的意料,此外还有情报显示河东援军正向河北快速挺进,但史思明似乎并不担心。

自从开战以来,他就根本没把任何一支唐军放在眼里。他不相信有能打胜仗的唐军,更不相信有能战胜他史思明的唐军。所以,尽管已经围着饶阳打了好些日子,燕军将士也为此付出了相当的伤亡,可史思明还是一副指挥若定、信心满满的样子。

此时的史思明并不知道,即将进入河北的这个叫李光弼的人,将和他所见过的任何一个唐军将领都不一样。

准确地说,这是一个能打胜仗的唐将,而且是一个能把他史思明打得满地找牙的唐将!

天地万物总是相生相克的,人与人当然也不例外。

从这个角度来说,李光弼就是史思明命中注定的天敌,也是他生命中最大的梦魇。

史思明的梦魇

史思明,本名窣干,跟安禄山一样,都生于营州,都是“杂种胡人”,而且巧合的是,两个人的生日只隔一天——史思明早一天生,安禄山晚一天生。从小,两个人就是一对死党,经常联手跟人打架,而且都很凶悍,所以在乡里“俱以骁勇闻”。

据说,史思明长得“姿瘦,少须发,鸢肩伛背,倾目侧鼻”(《旧唐书·史思明传》)。简单说就是一副痨病鬼的模样。在古时候的戏台上,这副尊容上去演奸臣绝对是不用化妆的。和史思明恰好相反,安禄山从小就生得白白胖胖,虎背熊腰,好像史思明身上的肉都长到他身上去了。可以想象,当这一胖一瘦俩兄弟肩并着肩招摇过市的时候,整条街上的人肯定都会向他们行注目礼。如果那时候有相声、小品什么的,这哥俩往那一站,就是一对天造地设的绝佳拍档。

成年以后,史思明和安禄山就很少在街上跟人打架了,而是专心致志地学起了外语(蕃语)。估计俩人没少互相勉励、互相督促什么的,所以安禄山很快就掌握了六门外语,而史思明不多不少,恰好也学会了六门。

掌握多门外语后,他们就学以致用,一起跑到边境集贸市场上当了贸易中介(互市牙郎)。可惜他们财运不佳,干了好些年也没发财,于是安禄山就又找了一个副业——偷羊。晚上偷羊,白天卖羊。为了早一天出人头地,安禄山一直在夜以继日地勤奋工作。史书没有记载史思明是否参与了安禄山的偷羊活动,但根据这哥俩的关系推测,不参与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他们哥俩干活时肯定也有明确分工。安禄山脑子好使,可身子太胖行动不便,所以事前的踩点、下手时的望风、事后的销赃等工作,估计都由他负责;而史思明身轻如燕、反应敏捷,最适合干那些飞檐走壁、翻墙扒门的具体工作。总之,哥俩有羊一起偷,有钱一块挣,配合得相当默契。

但是,常在河边走,总有湿鞋的时候。有一回,他们就失手了。安禄山当即被人绑赴幽州节度使公堂问罪,史思明可能是身子轻跑得快,没被逮着。

不过,史思明肯定也吓得半死。他一定以为,这一生再也见不着与他情同兄弟的安胖子了。

可让史思明做梦也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一大早,安胖子居然毫发无损地回来了。

不仅毫发无损,而且身上还多出了一样东西——军装。

一身威风凛凛、帅呆酷毙了的军装。

安禄山凭着临死前一声绝望的怒吼,显示出了异于常人的胆色,因此博得了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赏识,从而大难不死、转祸为福,成了张守珪麾下的一员捉生将。而一直与他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史思明也随之进入了军队。

从此,这对难兄难弟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够让他们施展拳脚、尽情挥洒的舞台。

在这个全新的人生平台上,史思明和安禄山再次并肩战斗,随后频立战功,屡获升迁。到了天宝初年,安禄山已官至平卢节度使,摄御史中丞;史思明也位居将军;“知平卢军事”,相当于安禄山麾下的头号武将。

当时,史思明曾奉安禄山之命入朝奏事,得到了玄宗的亲自接见。爱屋及乌的玄宗与史思明一番攀谈之后,对他这个人很感兴趣,就询问他的年龄。史思明用一种略带伤感的口吻答道:“已经四十岁了。”

接下来,玄宗作出了一个让史思明完全始料未及的举动。只见玄宗忽然走到他面前,郑重其事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卿贵在后,勉之!”(《旧唐书·史思明传》)

毫无疑问,这是玄宗对史思明的一种许诺。

能够得到皇帝的亲口许诺,史思明顿时受宠若惊。

不久后,玄宗果然颁下了一道任命状,擢升史思明为大将军、北平太守。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经过安禄山的奏请,玄宗又将史思明提拔为平卢都知兵马使。

然而,“平卢都知兵马使”绝不是史思明一生富贵的终点。

若干年后,当李唐朝廷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铲除了安禄山父子的伪燕朝,这个“鸢肩伛背,钦目侧鼻”的史思明便又紧步安禄山之后尘,在范阳登基,“僭称大号”,成为又一个与唐朝分庭抗礼的伪燕皇帝。

卿贵在后……

果不其然!玄宗绝不会想到,他当年的一句无心之语,到最后竟然会一语成谶。

天宝十五年二月中旬,李光弼率朔方的蕃、汉步骑混合兵团一万余人,加上途经太原时征召的神射手三千余人自井陉关东出,进抵常山。

同类推荐
  • 当代北京邮政史话

    当代北京邮政史话

    我想,我们是否可以说,历史至少是人民群众参与创造的。人民群众参与创造了历史,自然也有权了解历史。从这个意义来说,当代北京编辑部的这套丛书是这样一个尝试,即帮助人民群众了解历史,或者具体说主要是帮助有一定文字阅读能力的老百姓了解当代北京的历史。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尝试。一起来翻阅吧!
  • 推官

    推官

    警界新秀,卧底警察云天穿越到天启三年,成为一名七品推官。在明末党争中出位一路官升,木匠皇帝朱由校离不开他,东厂厂公魏忠贤离不开他,锦衣卫离不开他,美人离不开他,东林党涕泗横流推他做领袖……掌权柄,点江山,拥美人,平四夷,振华威。(推官:刑名官员。皇想:思念美好。求支持求推荐求收藏:^o^)
  • 绝世冠军侯

    绝世冠军侯

    一个场意外的穿越,造就一场生死对立的恋情,该如何取舍。一场刀光血雨的战争,一段不为人知的孽恋,造就无法想像的结局。公元前133年,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信奉“龙图腾”的汉朝,与信奉“狼图腾”的匈奴,展开了民族史上的终极碰撞,两个民族的最终的碰撞,决定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在个热血燃烧的时代,充竟会出现什么样的英雄,能够影响历史的进程。民族命运的征战,史诗级的碰撞,到底造就出什么样的英雄。就让我一同穿越到那个汉族雄起的时代,一同见证着汉族在世界民族林中的雄起。
  • 江山艳史

    江山艳史

    【起点一组签约作品】谁的江山,烽火飘扬;谁的江山,盛世辉煌。谁的江山,伊人离去断人肠;谁的江山,铁马金戈声乱狂。烽火佳人,红颜知己;豪情侠士,帝王将相。三千城阙几宫阁,如此江山为谁娇?大周灵庆元年,天之骄子赵景登基,开始了他戎马猎艳的传奇人生……隆重推荐新书《昏君有道》,书号1066149,冲榜中,求支援
  • 玛洛亚

    玛洛亚

    牧师玛洛亚为了传教来到高密大栏镇,对被福生堂主司马亭因故休掉的三姨太产生了爱情,并适时地加以表白了。抗战爆发,玛洛亚、三姨太、司马亭在中共党员赵怀庆的帮助下,义无反顾地投入抗日洪流,领导大栏镇的抗日游击队。玛洛亚和三姨太凄美的爱情故事和大栏镇人民同日寇的殊死搏杀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眼前。
热门推荐
  • 真无间地狱

    真无间地狱

    本书已签约,放心收藏!平生不求长寿身,只图一介自逍遥。无间地狱一鬼卒,不灭灵光两旁护。天道轮回,最后一场大劫迫在眉急,林峰意外堕入地狱。故事从此展开……——————————————————————————ps:有书友反应,前面几章看不懂,其实这也难怪,因为前几章主要是铺垫,你们可以从第四章开始看,等以后需要了再去看第一第二第三章,到时我会提醒大家的。本书群:群魔乱舞真魔界(101373149)
  • 娇妻难为:总裁老公请自重

    娇妻难为:总裁老公请自重

    她一直以为嫁入豪门就意味着开启了幸福之门,可是,姑娘,你太天真!她连做梦也没想到,婚礼那天,她的新郎竟然逃跑了。婚后的生活,她独守空房寂寞空虚冷,他却在外面桃花朵朵开。就在她心寒至极,赌咒发誓要离开他之际,他却来了个惊天大逆转——欧晓灿,我爱你。爱来得太晚!你告诉我,被伤透的心,该如何死灰复燃?
  • 贴身修罗

    贴身修罗

    黑暗世界最强战神回归都市化身一名保镖,这都市迎来的将会是什么?
  • 来自异世的女仙

    来自异世的女仙

    她不是特工,不是杀手,为什么要赶上穿越的2B剧?没有宫斗没有宅斗没有美男后宫,只有御剑满天飞的修士,逮着机会就想吃她的妖兽,见着她就想拐回去当肥料的妖灵。
  • 浴火成凰

    浴火成凰

    穿越十年心结未解,阴谋陷害如影随形!她来到这世上的那一刻起,便是整个冥焱的笑话。长相丑陋,母亲早逝,父亲每次看见都会拳打脚踢,既然没人疼没人爱,只想低调过自己的小日子,不管两位姐姐如何,刁难折磨,都不以为意。直至有一天,一道圣旨而下,将她这个人人都可欺凌,不得宠的庶女嫁于太子为妃,仿佛事情都是约好的般,一同发生,刁难折磨,无时无刻不伴随着她,当然随着也有不止有一名的赖皮贴了上来,是有预谋还是真情?自己又会揭露怎样的阴谋······
  • 守望先锋之完美人生

    守望先锋之完美人生

    普通版:我曾经站过最大的竞技舞台,也有过最棒的队友。但是现在的我却是考虑着学习问题,人生吧,有时候就是这样。二笔版:我就是王!永远的王!文艺版:樱花又开了,那一年…我似乎举起过奖杯?
  • 神魔永寂

    神魔永寂

    一位剑魂破碎的天才,一颗神魔对弈的棋子,一个相爱相杀的故事;辰光九兵,道佛双封;纯阳正气,幻化星辰!漫漫修真路,煌煌五帝都;神魔手中舞,苍穹一屠夫!----------------------------------------我写仙侠,浩然正气!我写古典,情义当头!----求收藏推荐~~~
  • 内向女孩会发光

    内向女孩会发光

    一个双鱼座女孩,天生内向……如何让她不自闭?我该如何做?努力后,最后有了好结果……
  • 死亡逆流

    死亡逆流

    这个世界,最大的黑暗并不是罪恶本身,而是制造黑暗的人。不管是连环凶案,还是心理犯罪,手法高明又如何?在我眼里,都将无所遁形。群号:102619169,扫榻相迎。微信公众号(昨夜忧愁)大家可以关注下,每天都有悬疑小故事发布。
  • 豪门陷阱:首席夫人不回家

    豪门陷阱:首席夫人不回家

    为了复仇,他从欧洲回来。精心策划,步步为营,彻底的粉碎了杜氏集团。为救家族,善良的她与他一纸婚约,最后掉进了仇人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