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48300000008

第8章 圆满的人生

“对人生不必下定义。因为每一个人都知道什么是人生,这样就可以,总之,一日度过一日,活着就可以。”这是受到虚伪教导的民众对人生有了错误观念后所说的话。这些受到虚伪教导的民众终生不知什么是人生,也不知什么才是人生的幸福,而只是想着“我们是活的”,这些人就像在海洋中飘浮的人,被海水冲至任何陆地时都感觉似乎到达了目的地。

孩童无论诞生于贫穷家庭或富家,总会受到伪善的法利赛人或学者们的教导而成人。当他们还是婴儿或少年时,当然对于人生不会感觉有任何矛盾而对人生更不会有所怀疑,此时,更不须伪善的法利赛人或学者们的教导,纵使受其教导,也不能当作生活的指针,可是,他们会观察自己周围生活中的许多人的状况而当作惟一的范本来学习,但是,往往这些范本是很合乎伪善的法利赛人与学者们的教导,这三者之间都有共同的部分,也就是为了追求个人生活的幸福而来生活,因此,有些民众就会模仿这种生活方式。

倘若这些人的双亲是贫穷者,那这些人双亲的生活中会深切地体会到“人生的目的是尽量少工作且又必须获取更多的面包与钞票,同时使动物性的自己尽量得到满足”。倘若诞生于富家,则会感觉到“人生的目的是追求财富与名誉,如此才能尽量获取快乐,且开心地来消耗时间”。

对于贫者而言,了解知识是为了增进自己的福利才需要的。对于富者而言,学习科学、艺术等等的知识虽然能因而了解科学或艺术的意义的高尚,可是,还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才需要这一切,所以,贫者或富者活得越久就会感觉到支配社会人类的观念越强化。这些人婚后有了家庭,那么想要获得动物性生活幸福的期待已成了次要,而维护家庭的期望才是最重要的。与他人的斗争越来越严重,结果,追求个人幸福的生活习性(惰性)。越来越强。

无论属于这二者的那一方——无论贫者或富者——总之,对于这种生活的合理性产生疑问时,也就是产生如下的状态时:“这种必须始终保护着自己的子女毫无意义的生活竞争究竟为何才存在”,“对于自己以及子女而言,目前表面上的快乐终究会变成一场痛苦,而我们又何必如此追求着”,一定会想到数千年前有一些人类的伟大指导者们早已对这些疑问提出解答,这些解答就是解释人生的定义,可是,这些人对于人生的定义却不了解。由于伪善的法利赛人与学者们的虚伪教导完全蒙蔽了人生的定义,结果,人们自然无法理解人生的定义。如果有人质问“人生竟是如此凄惨的吗”,那么,伪善的法利赛人与某些学者必定会做出如下的回答“人生本来就是凄惨的!这是应当的!也是经常凄惨的。人生的幸福并不在于现实的生涯而应在于前世的生涯与死亡后会来临的来世生涯中。”而无论信奉婆罗门教、佛教、道教、犹太教、基督教、天主教,总之,伪善的法利赛人必定会说出如下的话:“这个社会的人生本来就是不幸的,不幸之因在于前世,在于这个世界与人类出现的过程中,现在的一切不幸状态总是于死后的社会上才会受到改善,而不是为了现世的幸福,而是为了未来世界的幸福,大家应该遵守也必需相信我们对你们所说的教导,对于我们教导的仪式,大家应该忠实地实行。”

可是,对于自己生活方式有所怀疑的怀疑者们看到追求动物性个人幸福的环境中的人类生活或看到同样追求动物性个人幸福的伪善的法利赛人的生活时,很容易地就可了解那些人所说的是虚伪的,所以,对于这些人的回答内容并不需要详加考虑,就能知道是骗人的,因而对法利赛人的说法完全不相信,而又向学者们问话。此时,学者们就会回答“我们在动物性的生活中所看到的生命以外的部分,也就是对其他的生命解说的一切教导都是无知所产生的。你们对于自己生活合理性方面所怀疑的部分都是不合理的妄想。宇宙的生活、地球的生活、人类的生活、动物的生活、植物的生活都具有独特的法则,我们正在研究这些法则。而对于宇宙的起源、人类的起源、动物的起源、植物的起源以及其他的一切物质的起源,我们也正在进行研究中,比如说,假定太阳丧失了热量,那么这个宇宙会变得如何,我们也正在进行此项研究;我们也努力研究着以人类为领导者的所有动物及一切植物的过去与未来。我们现在敢说,万物就如我们所期待的状况,而未来也还依照我们所说的状况,对于这一切,我们敢证明,不但如此,我们所作的研究能增进人类的福利,可是,对于想要更幸福的欲求的你的人生,我们就无法告诉你。总之,有生之时,应尽量享受,好好生活!我们纵使不教导你们,深信你也已经知道。”

结果,这些怀疑者虽然自己有些疑问,可是,从伪善的法利赛人或学者们的误导中却又无收获,还只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而除了这种动物性的本能之外,并没有得到任何的生活指针。

有些怀疑者就模仿帕司卡的说法,而自己喃喃地说“对于我们所命令的事,倘若自己没有好好做,在来世必定会得到报应,这种说法也是法利赛人吓唬人们的一贯作风,可是,如果这种说法成真,那么……”,结果,对于伪善的法利赛人所命令之事仍然在有工夫时就施行。也有一部分人相信学者们的说法,而对于现世生存以外的一切生命采取否定的态度,也对一切的宗教性的仪式否定着,又喃喃地自语“并非惟独我们如此,总之,大家都是如此生存下来,如今也仍生存,而一日度过一日”。倘若将这二者相比较,就得知这二者之间并无极大的差别也无优劣,也就是这二者都对现在自己的生存意义毫无方法明确。

可是,还必须生存下去。

人的生活从早晨起床之后到夜晚睡觉之前都有一连串的行为,每一个人对于自己每天要作的很多行为中所必须作的行为都必须不断地选择。可是,解说有关天国生活秘密的伪善的法利赛人们以及研究宇宙与人类起源及未来命运的学者们的教导对于人类的这些行为却并没提供任何指针。人对于自己的行为要进行选择时,必须有所指针,否则就无法生存下去,因此,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必须服从生活指针,此时,对于自己的判断就不多加考虑了。

这种指针完全无合理性的部分,可是,这些指针对于全人类的大部分行为却息息相关,也可以说,这种指针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习惯。一个人对于自己的人生意义了解得越少,就对这种习惯越接受,也能受到强烈的支配。对于这种指针无法简单地以一两句话来下定义或表达,由于这些指针依时间与场所而往往不同,也就是由很多种行事与行为所形成的关系。比如说,对中国人而言,就是重视于祖先的墓地或安置祖先骨灰的塔所供应的灯火;对回教徒而言,重视于圣地巡礼的这些事;对印度人而言,就是重视于有一定分量地惯用祈祷文句;对军人而言,重视于对军旗的忠诚与服从的荣誉心;对社交界的人士而言,就是在于决斗;对高加索人而言,就是重视传统性的报仇行为。从某一角度而言,这一切行为就好像在日常生活上必须摄取的餐食,也是教导自己的子女时的一种教养方式。再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也好像一种访问或作为住宅的一种装饰品,也正如对于丧葬、庆祝生产或结婚典礼的一定行事一般。简单地说,这一切构成人类全盘生活的数不尽的行事与行为。有时对于这一切的某项目就称为礼仪作法,有时也称之为习惯,有时又称为义务,有时更被称之为神圣的义务。

大部分的人对于人生是一方面听从伪善的法利赛人或学者们的教导,另一方面仍遵守传统性的指针。对于具有浓厚信心和外表上以严肃性的态度来施行这一切行事的人,我们从孩童时代就时常在这个社会上看得到;可是,这些人始终不会了解自己的人生的合理性或意义,还照样按传统性的这一切行事,不但如此,甚至想从这些行事中寻找出合理的意义,也许内心想着“施行这些行事者一定有某种根据才会施行这些行事。”此时:内心为了更需要了解,因而还会想着“这些行事本来一定具有合理的意义,虽然我自己不太了解合理的意义,可是,我深信其他的人一定很了解”。但是,其他的人大部分也都有同样的想法,就是说,对于人生的合理的意义是一知半解,都处于同样的状态。他们之所以会施行这些行事的理由是“其他的人一定有相当的根据才作了这些行事,所以,大家都这样作,而他们也要求我一定要这样作。”因此,人类不约而同地互相欺骗而来施行不太理解的无合理意义的行事,且越作越习惯,甚至感觉虽然自己不太理解其中的意义,可是,深觉有着神化的意义,因而对于这种感觉越来越习惯。对于这些人来说,自己所施行的行事的意义越不理解且对自己行事的根据更有可疑性时,这些人反而更重视这些行事,又更带以严肃的气氛来施行这些行事。此时,无论是百万富翁或三餐都不济的贫穷者都模仿着环境中大家所做的事情而照样地施行,甚至将这些行事当作自己的“义务”,有些人就这把种义务称之为“极神圣的义务”,如此一来,更会轻易地想着“那么多的人而且自古就始终施行着,又有这么多的人这般重视,由此可见,这才是人生真正的事业之一”,因此,大家就对自己加压力地来理解。“我们为何要生存,虽然我对这个问题并不知,可是,别人一定明白”,正是在这种心情下,一年又一年,到了老迈的时期或死亡。其实,大家所重视的“我以外的大家”都同样毫不理解自己的生存的意义。

结果,一代又一代的新人成长,这些新人就会看到白发的年老者加入了被称为“人生”的这种动物性的生存复杂性,因而很自然地又认为这种复杂性的杂沓混乱的情况才是人生,是由于这些新人看到这些白发的老人受到大家的尊敬,所以,更会这样深信着,也因此更确信除了这种状况之外就无人生存在,如此,终于在真正生命的门口互相杂乱地检讨着,不久又离开现世。从未见过集会者首先看到很多群众在门口互相推来挤去的热闹状况之后才感觉这才是集会,因而自己后来也在门口与众人推来挤去,唏哩哗啦地喧哗一番,这样才会感觉到自己也去参与集会,如此才满足而高兴地回家。

人类也会在山里掘洞开穴道,也会在世界各处走动。其他,也会体验电气、显微镜、电话、战争、议会、博爱、党派之争,大学、学会、博物馆等等。结果,就说:“原来人生的内容就是包括这一切而已。”

可是,贸易、战争、交通、科学、艺术等等是为人类的复杂又热衷的活动,其实,也都很像在真正的生命大门口推来挤去的群众的集会而已。

同类推荐
  • 随便问吧:关于孔子和《论语》的108个趣味问题

    随便问吧:关于孔子和《论语》的108个趣味问题

    孔子不是神,而是人,是一个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人;一个好古敏求,诲人不僖,传递古代文化的人;一个满腹经纶,针砭时弊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为民请命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治国安邦的人;身为中国人,您对影响中国历史文化深远的儒家和孔子本人了解多少呢?赶快翻开本书吧,丰富而有趣的内容,通俗而生动的语言,问答加链接的特殊形式,将让您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看到一个鲜活的孔子,同时增长您的国学知识,丰富您的文化内涵。
  • 洛克谈人权与自由

    洛克谈人权与自由

    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在一个人没有损害另一人利益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其事。他也提倡个人财产的合理性,认为个人有权拥有通过劳动所获得的合法财产。洛克提出的人所拥有的“自然权利”包括生存的权利.享有自由的权利以及财产权。
  • 庄子的智慧

    庄子的智慧

    庄子是一位自由心态大师,在感怀世事之情方面,他那种感悟是超然的。那种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闲适的逍遥和“扶摇九万里”的心态,确实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庄子渴望平静的生活,主张人不要为利而忙碌,呼唤人性的复归。本书对庄子哲学中心态的研究,以告诫人们心态虽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却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 沉思录·青少版

    沉思录·青少版

    比原著更简洁、更引人入胜的青少哲学读本。提倡青少年像大人物一样阅读,像哲学家一样思考。本着“取其精华”的原则,本书总结了马可·奥勒留的智慧精华,以故事和理论相结合的形式将《沉思录》阐述出来。无论你想从书中得到什么,是和谐的心境,还是成长的智慧,这本书都是最好的选择。
  • 近代思想的主潮

    近代思想的主潮

    本书分为精神生活的基本概念、知识问题、世界观问题、人类生活问题、根本问题五章,内容包括:主观与客观、唯心论与唯实论、法则、一元论与二元论、道德的问题、人格与性格等。
热门推荐
  • 苡顾倾城

    苡顾倾城

    五年前,是她,拼了命也要和他在一起,五年后,也是她,再见面却处处躲着他。截然不同的身份,烙入心底的执念。一顾倾城,苡顾倾瀓。
  • 赤血灭世

    赤血灭世

    “大道难成,历百千劫难,尝尽世间苦。”古往今来,多少梦想飞仙之人苦寻大道仙法,由此开创得成大道的修仙法门不胜枚举,繁衍至今却也只略有小成,得其大道者,寥寥无几。车水马龙的现代化世界,功能繁多的电子产品早已蒙蔽凡人眼耳,大道之术是人们的幻想?还是早已放弃?却都已被平静生活而取代。
  • 兽气冲天

    兽气冲天

    莫名其妙之下,杨浩重生到了末世之后200年。此时,经历了末世浩劫的地球文明,迎来了属于战气和战兽的全新时代。且看杨浩这个野兽般的男人,如何在这个本不属于他的时代里,威震四宇!兽气冲天!********敬请关注飛雨2012年全新力作《兽气冲天》,我保证,这种题材你真没看过!
  • 闭眼忧伤

    闭眼忧伤

    她,是富贵权利集于一身,却从小到大以不同的身份生活着,当阴谋步步紧逼,她该如何面对?是迎刃而解,还是退后保全?他,冷魅,高傲,传闻钟情专一,老天却让他遇到了她,从此,婚礼改变,誓要新娘是她;可,蓝颜知己出现?曾告白的人出现,道歉说要重新追求他的尖尖心上人?不爽!且看他如何打跑蓝颜知己,胖揍暗恋人,抱得美人归。
  • 末世血祭

    末世血祭

    生化病毒全球爆发。丧失肆意横行的世界中人类的本性开始渐渐展露,人类互相残斗为了权力为了女人为了生存,渐渐的,人们发现变异丧尸脑中的晶核居然可以开启神秘的异能能力,人们称拥有异能的人为:异能者。也是这项异能让这个世界彻底重新洗牌。主角林霄本可以进化成第一位所谓的异能者,可惜却被一名眼神冷漠的士兵一枪击毙,最终横尸小区马路旁。虫族.丧尸.恶魔.发动占领计划。人类将何从反击?灭亡或许永生?
  • 灵药秘方

    灵药秘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美女的诡祭

    美女的诡祭

    古文明探险类悬疑小说。作者目前是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生。平静不了的江湖血腥再起!五名无辜的女子被裸杀,她们的心脏被盗走了,胸腔里却放着1929年,三星堆最早出土的文物,五枚玉琮!韩逍(男主角)和语琳(女主角)查阅了大量资料,得知这五枚玉琮本已经全部失踪或者流落欧美!究竟是谁如此丧心病狂,是杀手组织华夏会的冷酷太子任痕,还是想找任痕之父任成报夺母之恨,并嫁祸给任痕的孙芒?
  • 学生气象知识丛书-气象与灾害

    学生气象知识丛书-气象与灾害

    气象用通俗的话来说,它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本丛阐述了气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及影响。
  • 皇室公主:四公主vs四王子

    皇室公主:四公主vs四王子

    四公主来到圣樱皇家学院,遇到四王子,校花嫉妒她们,并陷害她们王子并不相信公主,公主要复仇了!
  •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

    本书是蔡礼旭老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汕头大学等地的演讲集。按内容分一生圆满的智慧、创造人生好因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几大部分,深入浅出,将圣贤教育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事例讲解出来,深受听众欢迎。本次结集出版,删除了重复部分,保留了每次演讲的精华,是一本针对青年读者进行品德教育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