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48300000029

第29章 东方的先知

我在前面的介绍中曾经提到过,我们通过感觉、理智、或想像力,与之取得联系的宇宙正是人类的宇宙。形体上的自我与它的表面知识上及实用上的正确关系,使我们获得力量与成效。而其一切现象的神秘性经人类归纳为系统法则之后,便与我们的理性心智取得和谐。在人类历史的启蒙阶段,我们与外在世界的形体关系,是维系我们肉体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人类宗教的第一种表现是形体上的——它来自对自然神力所持的惊异之心,以及我们通过神奇的魔法与祭礼来对抗它的种种企图。换句话说,他的宗教是自身的魔力,而企图与自然力的神秘性获得完美的交感。然后,他便逐渐有余暇将自身的心灵转向自己的内在本质,以及自身人格神秘处,成就自身最高价值。而他的个体自我便在此较高人格的真理中,寻获其成现。从人类的宗教史上看来,这种本质的实现所历经的变化,并不亚于我们物质世界的实现。我们的膜拜方式虽然随着这些变化而改变,但是它的进化却是由外在及巫术性的形式,转变为道德及精神上的意义。

人类宗教的首次重要改变,应推波斯的伟大先知琐罗亚斯德所倡导的,但以后它也经过多次改革。后来,类似的宗教改革也在印度辗转发生过。伊朗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页乃是琐罗亚斯德所倡导的宗教改革。毫无疑问的,他是我们所知,第一个赋予宗教以明确道德性质及指针的先知,同时也是第一个为善立下永恒实在基础,来作为我们完美理想的一种论神者。过去的一切原始宗教皆刻意要求信者墨守于外在仪规。而琐罗亚斯德则是第一个为人类指示自由途径的伟大先知——为人类指出,道德抉择的自由,免于盲目服从无意义训谕的自由,免于盲目膜拜各种神衹的自由,并鼓励我们专心敬虔于一神的崇拜。对现代的人来讲,善行来自善意的道德训论,也许并不稀罕。但对一个人道精神未抒的时代而言,它不啻是黑暗里的一盏明灯。事实上,处今日之文明,我们举目还可看见许多人盲目地服从毫无半点道德意味的教条主义,希图以墨守教规来成全自身的善德。类此强烈的对比益能激发我们对琐罗亚斯德的崇敬之忱。琐罗亚斯德虽身处巫法高炽,祭典盛行之际,但却毅然在理思昏暗之中,揭示宗教的道德意义,他指出宗教的意义不在于虚幻价值的外在践行;而在自身由善思、善行、善言的生活证验上,提升人的价值。

德葛立格氏曾说过,先知的宗教是一种“无声之语”或是一种“神秘之境”,因为他们的宗教完全不同于一般人的信仰。他们自身所体验的神示不是情绪作用,不是盲目的预感,也不是神格的概念。而是一种智性的洞觉及精神性的证悟。这在宗教史上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进步,因为它是第一个主张悟性真理的宗教,它的信仰是由信者在智性的探索中获得证验的。

真理的外在表现,惟有通过其内在实现,才能达到一种纯净的境地。真正的纯净乃是一种完美的澄现。在人类精神成长处于原始阶段,当他尚不明白自身生命与世界的无限神秘性,以及他自身与这种关系的内在本质时,他的第一个感觉不是戒慎恐惧之情,便是好欲贪求之心。使他陷入狂野的盲目膜拜,沦为暴烈的墨守成规。但在琐罗亚斯德的教义里,我们几乎看不到一点拘礼膜拜的迹象。相反地,伦理行为及道德动机才是惟一受到重视的对象。

古伊朗的传统波斯祭礼,包括动物供奉及人子献祭两种。此两者皆为琐罗亚斯德所废除,这不仅表现了他的毅力,同时也表现了他将最高存在予以精神实现化的智慧。据说布鲁塔克曾就此提过——“琐罗亚斯德是第一个教导波斯人奉献誓约与恩感的圣者”。血腥魔法的盲信与道德精神理想的真正信仰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而琐罗亚斯德乃是第一个将人类自盲信的泥淖中,引向真正信仰的先知。他胸中所充裕的真理,不是盗自旧典或承自先师的古老敬义,而是像自身生命的光辉一般地出自自己的内在深处,它正像他宇宙本我与个体自我交流后所生的一个涟漪一样,他自己本人也曾就着这种直承的洞觉描写道:

啊,火神——光明之主,你是我从始至终的惟一真神,你是正思与善行之父,你是真理与正义之母,你是我生活行动的惟一仲裁者,你是我心目中的惟一神灵。

他对自己的灵魂悸动写道:

以此,你是至尊的神明!我在真理的荣显中,在一切生灵的受惠中,讴歌着你的洪福。至尊的火神!请听我们由衷的倾诉,请接受我们内心的顶礼与膜拜;并以你的智慧教导我们以至高的善行。

这种真理的洞现并不是通过理智的分析过程,也不依犊于其与外界事实或一般信仰与礼拜的吻合。——它的呈现是出自神圣智慧的内在源泉,因此个人惟有通过特殊的感遇,始能实现它,惟有神圣真理指引并与之直接交感,才能成现自身的真理。

当人们将神明视为自己族内专属的真主,只有暗悉邀宠神明之道才能得惠于他时,他们便会处心积虑地去设法将此神明据为己有。但当宗教的道德本质,即神明的人道精神,为人所觉醒时,人类便能在其宗教里,实现他的神圣自我,他的神明便不再是专属某一阶层的外在之物了。神明的意识乃超越了部族的界限,而成为维系人类精神结合的核心。琐罗亚斯德是第一一个使宗教摆脱部族神明的狭隘界限的先知,他使选民的专属上帝转变为宇宙性的大我精神。这是宗教史上最具意义的转变。这位大公在得到神启后说道:

啊,火神麦士达,当我初度荣获你善心的感召,当我因你的神示而变得慧黠时,我便确然地信服你为最高的恩德之主我将不顾艰途重重,命运乖张,毅然将你的信息传布给众生。

他对麦士达祷告道:

啊,火神,请你以你的慧智,为我们指示一个对全人类最有益的宗教,一个建基于真理而能普行于世的宗教,一个能使我们的行动守序,正义合谊的宗教,啊,火神麦士达,我们在你的圣引之下,以敬虔之心,讴歌神圣之完美,我们的心永远向着你。

他本人在灵获了真理的直承意象之后,便以坚忍不拔的信心对全世界官布道:

请听我的解说,远近的信徒们!用你们的智慧与思想,仔细思量我的话语,勿使伪师的惑舌再来造害这个世界。它一方面以完美的最高理想为真理,明白地肯定自身的信念,另一方面又以赴汤蹈火的决心,将其显扬于人世,一个具有如此高度概念的宗教,在人类宗教文明尚未启蒙的年代里,可称为独步一时的创始之举。

波斯人过去曾跟一般亚利安人一样,膜拜着自然的基源之神,他们同样也不以自身道德责任的践行及爱的服务采赢得恩宠。但这种自然崇拜却足以证明他们试图揭穿自然神力之谜的科学精神。除了这种表面意义之外,它还有更深沉的欲求,它不是表面上的力量崇拜,而是一个内在美善世界的探求,它的成就往往比物质上的赚益更为珍贵。虽然它刚开始时的声音并不强大,也并不引起多数人的注意;但是它的影响力,却如神子里的生命一样,无声无息地在滋长着。

之后,伟大的先知出现了;在他们的生命与心灵里,潜藏的真理之火突然爆发出来。原来人类长年累月的默默信息,从此便聚合成一个响彻云霄的钟鼎之声。因为这种声音乃是一种大我之声,它不再被局限于某一特定时空,或某一特殊选民。它在一片沉寂与萧瑟之中鼓然而动,在一片荒烟与败垣之间勃然而兴,吹起凯旋的号角翩然而至。它唤起战士的斗志,为真理而战,激发自由使徒的责任感,使他们的精神超拔于唯物论的淖泥之上。

琐罗亚斯德的声音仍然生气盎然,它不只是历史学者所研究的学术陈迹;也不只是少数人奉行不二的生活信条。他的教训不受时地的限制,卓然挺拔于人类环宇。他不是一个洞穴的栖居者,因偶然一擦而燃起一盏灯,故深恐火源不继而闭门独享。他是一寒夜的独望者,形单影只地高立于山峰之上,面向东方,当太阳自地平线上升起时,他便吭然高唱,对着沉睡的世界,嘹起赞扬之歌,太阳的真理乃是众人共享的,他宣布道——它的光芒是为了要联合远近四方,它的温暖是为了要融合古今。这种旭日的信息常欲起夜行者的敌意,他们长期蛰居于黑暗中,经不起初阳的傲焰。以此,黑暗与光明便展开了激战,先知及其信徒代表着白昼光明之神,夜行者在传统祭法的掩护下,代表着长夜黑暗之魔。

据说琐罗亚斯德系出帝王之家,最初改宗归向他的信徒全是统治阶级。但是,传统的僧侣制度也有不少的信徒。新旧之战便促使王士分裂为二,两党死战互不相让,正像印度史上的克鲁特拉战争一样。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印度与波斯两国的先师所倡导的信心净化运动几乎同出一源。琐罗亚斯德曾将奉献的意义赋予精神性,而破除了以往流血的外在仪式。而在印度经过吉大的锐意改革之后,也比原来的粗鄙形式,更高于精神意义。

纯粹出自私己利益的行为往往会禁锢了我们的自我;无私心的弃私行动才是真正的奉献。因为创造本身即来自无二心的梵天之自我奉献;因此我们惟有在自我奉献的践行之中,才能实现我们的梵天精神。

很明显的,琐罗亚斯德的教义理想是伦理性的。它激发人类与善意的永恒精神共襄善举,维护并广播“正义之国”,以对抗一切恶势力的袭击。这种理想使我们在神明的感召下,将他的福音传施于世。

明晰者,具慧眼,细思者,具慧炬;

砥力拥护真理者,践行真理无懈者,

乃是它最珍贵的左右手,啊,火神,

麦士达!

事实上,人类的世界经常处于两种对峙的战斗中,一方弓领我们走入光明之国,一方惑陷我们落人黑暗深渊。倘若选择正途的话,则火神便居于我们一方,助我们开拓光明之路。

这种宗教在其信徒的大力推动之下,终于征服远近,远播四方,而在其血气澎湃之中,建立了空前的大帝国。他们严肃地面对着这个世界,他们对自身的生命充满着热心,对自身的能力充满着信心。他们原只发迹于亚洲西半部,但其影响力却远及于犹太民族及西方大陆。他们以斗士的理想为其职志。他们以意志及奉献行为征服了人类的有限性,而获得了世界的福祉及不朽性。而这正是西方的最高理想及奋斗目标。天堂惟有通过心血才得寻觅。惟有手执正义之剑,身居仁义之方的奉献英雄,才堪当神圣的使命。

古梵文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会以他雄浑的诗文唤起这种神圣的战斗精神,而为印度历史写下英雄洒血的一页。而他们捐血的理想正跟琐罗亚斯德所倡导的理想一样。他诗文是以天堂受困,亟待英雄解围为起头。这正是人类的永恒问题。当真元之气与善意之气被截断为二时,恶灵便开始嚣张,天堂也因而失去。倘若英雄壮士能够舍身殉道解救真美的话,真元之气与善意之气便能重新获得结合。倘若这种结合是出自激性的强近,那么上帝将反而被激怒,而招致更不幸的结局。最后,通过赎罪的净化,两者的结合力加强,英雄战胜恶灵,天堂重又获得。这是一首道德圣的抒情长诗,而其性质正类似于先知琐罗亚斯德的教育。

无可否认的,西方的这种理念比诸印度尤为强烈——它的生命力在自然中得到更大的表白,它的活力在无止的活动上获得更高的乐趣。但要是它的理想误入歧途的话,它便会变成一股强大的破坏力。虽然表面鼎盛欣欣向荣,但颓败的罅隙已在内部滋长,开始扼杀其生机,最后乃导致其全盘的覆灭。当意志的积极活动在体力的伴随之下,无法承受这种理想的责任时,它便转向物欲上贪求,沦为物质的奴隶,但是物欲愈炽,物我冲突愈烈,野心之塔建得愈高,其危险性愈大。最后,高塔断落,夷为荒冢乃成定局。

琐罗亚斯德的预言之声特别提醒我们,人类的一切行动必须要有其理想目标,而这目标是它自身的目的,以及安宁的归宿,也正是我们的不朽性所在。它是人类凯歌的璜宫,是人类爱的实现。

啊,麦士达,火神,生命的喜悦在你手中;

我们祈求你,

让,

生之喜悦,过去的、现在的,以及

未来的,都能在你对我们的眷爱下,

布施给我们。

我们蛰居于东半球的一隅,既无形体的超限能力来抒发外在活动,只有朝着另一种理想发展。我们的发展历程不是善恶对立的长期奋战,而是通过心灵的内在集中,来平息我们的欲求,达到自身无限性的宁静乐土,而进入梵我一如的境地。在这种历途中,我们的理想同样地时时在督促着我们。正像一切形体的旺盛活动会变得毫无应义,而致沦为物化消靡性灵一样,断欲的宁静心境也会变成死滞的灭寂;而我们常住的内在世界便变成松散的梦境。

事实上,绝情禁欲的消极过程只是为了防止精力的耗散,而将其导入正途罢了。徒有凝然内敛之功并无济于事,它必须配有生生不息之气,而由行动上表现出来,这种表现不是为了实利上的奖赏,而是为了要证明自身的真理。当它缺乏行动的考验而沦为主观的自我实现时,它便如寒夜沙漠里的云游者,尽是兜着圈子走,却自以为穿越了万里沙漠。

盖特先知曾这样说道:

禁绝物欲兮,身无羁,

去私除蔽兮,获安居。

他接着又说:

寓我以神思兮,养我以能,

寄我以神人兮,免我以惑。

我们必须有行动,必须有战斗——不是情欲的战斗,不是狂妄的自我主张的战斗,而是在永恒的呈现中,肩负起生之重任的战斗,一种提升我们肃穆灵魂使之与最高存在结合的无私战斗。

因此,琐罗亚斯德的教义,他战斗的神圣福音,乃能得其最高之统协。他传道中的最后一战是在凯歌的璜宫里,在精神结合的交响乐声中结束的。他唱道:

乎执意剑兮,心怀善思,

友盟真理兮,立意向圣,

绝欲去暴兮,心存上帝,

洪福预感兮,天路将近,

拜见火神兮,凯歌璜宫。

历史的详细史实是学问家所要探讨的资料,我不在此多谈。我自己是一个歌唱者,因此最能吸引我的,就是璜宫里的那些起伏音调。当两股理想的激流交融在一起,而奏出意义深长的和谐之音时,我的灵魂便不由自主地跟随着悦耳的音符摇荡起来。

在物质财富的领域里,人们往往以自身的财势骄纵自得。很不幸的,有些人碍于世俗的门户之见,甚至将这种财势的觊觎之心带进精神真理的领域。倘若中国人因自己境内的日出早于其他国家,就夸称自身据有太阳的话,那不是显得太幼稚吗?

至于我自己,我总觉得世界上的至好者必有其基本的默契在,而我也深以此为荣。它们的主要任务在于维系核心?防止破碎,并联合一切离散个体于一体,因为歧异纷乱只会导致互相残杀的灭局罢了。

同类推荐
  • 道德高于一切

    道德高于一切

    这本《道德高于一切》每一个人都是从管理自己开始学会管理他人、管理组织、管理企业、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管理自己最关键的是管理自己的心灵,管理别人也同样要从管理心灵开始。而道德就是心灵的最高管理者,她为我们的心灵世界站岗放哨,并捍卫着我们心灵的尊严,也保卫着我们的精神家园不受社会污浊之气的侵染。
  • 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新

    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新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全党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针。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是培养高素质国家干部队伍的需要,是领导干部加强世界观改造,拒腐防变的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向胜利的可靠保证。
  • 求学集

    求学集

    “求学”,既有作者对不懈追求学问的自励,也有对继续求学医院的表达。收入本书的文稿主要是作者于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作品。其时,作者在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本书主要是对作者这段那时间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记录,或一种既你那,包括论文、调研报告、读书笔记、讲稿等。
  • 思维创新

    思维创新

    什么是思维?思维与思考、思想是什么关系?思维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本书提出,思维是由人的品格与习惯决定的,人的深层底蕴决定人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思维创新是一切创新的由来与去向。如何实现思维创新?作者提出养成假设的习惯、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尽最大可能地发散思维、不断地自我否定、培养和磨练直觉、更广泛地使用和开发工具、时刻自问自答、思无定势等八个取径。书中运用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对思维创新的八个取径进行了系统论述与具体解析,读来令人感觉别开生面、深刻细腻、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 观念(3)

    观念(3)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资源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观念的竞争。观念的先进与落后,决定了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精彩故事琳琅满目,深刻酷评振聋发聩。本书蕴涵丰富人生智慧,揭示种种人生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间里迅速更新观念。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热门推荐
  • 混沌法身

    混沌法身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神魔无道,奴役人类,只为一己之私欲。无数的人类先辈前赴后继,挑战那些自誉为世界之主的存在都以失败告终。救世主王元的到来能否结束人类的黑暗时代的,让人类进入光明纪元?敬请跟随本书的脚步为人类的自由而战吧!
  • 富豪的婚宠:恋上狂傲妻子

    富豪的婚宠:恋上狂傲妻子

    “做我的女人,条件随你开!”他是至尊财阀,拥有一切财富地位,却独独对她感兴趣对于他的狂妄,她不屑的冷瞥,“要我,就要爱我,否则免谈!不爱我就别对我死缠烂打!”面对她的挑衅,他哼笑,“黑澜丝丝,我说你是我的女人,你就一定是!休想逃出我的手掌心!”“是吗?你就这么肯定,龙秀君爵!”敢觊觎她的人,她从来不客气,想玩就陪他玩到底!
  • 不死道长

    不死道长

    风水格局蜻蜓点水,连点七口水塘,大汗陵墓,诡机重重,怎样逃出升天,黄沙弥漫,沙墙里的鬼兵,海中的荒岛,那是大蛇还是大龙,葬活人发福,葬死人发凶的生龙口,传说中的人胎鬼仔,六件神器在哪?神秘的戴十个戒指的降头师到底是谁?十年一界的斗法大会。古墓僵尸派的不如死前辈,和他的两个儿子生离和死别。让他们共同来讲这个传奇!
  • 魅世倾舞:废材小姐逆天下

    魅世倾舞:废材小姐逆天下

    一个意外,让刚刚相遇的两人再次分离……穿越异世,两人再次相遇。彼时你说要护我一世长安,可是战火却打破了誓言;此时你高高在上,而我低如草芥,你说只要拜入你门便可护我一生长宁……于是,某女轻蔑一笑“想让我拜入你门,做梦!姐一定要闯出一片天下,唯我独尊!”可是,他却紧追不放,咬定不松口。某女一怒:“你丫的几个意思,姐不喜欢腹黑!!”谁知,他不怒反笑:“变态配腹黑不是绝配吗?随为夫回家成亲吧!!”
  • 三嫁皇妃乱天下

    三嫁皇妃乱天下

    她只求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可她却辗转于三个国家之中,先后侍奉过三个君王。兜兜转转,究竟何处才是她最终的归属?失了身又失了心的她究竟应该何去何从?
  • 无聊的门客

    无聊的门客

    鬼谷门人黄意,下山之后投靠在魏国信陵君的门下,成为信陵君的门客。信陵君在黄意的辅佐下,联合六国,抗击强秦,使魏国称雄于天下,逐鹿中原,莫与之争锋。而黄意在与各国周旋的过程中,不断天下高手激烈对决,追求剑道极致,最终成长为一代剑神。
  • 我不是曾小贤

    我不是曾小贤

    穿越而来,我以为我不是曾小贤,因为没有胡一菲、吕子乔、关谷神奇,结果他们纷纷出现了。我以为,我就是曾小贤,结果夏洛醒来成了流行天王,找个婚庆主持成了筷子兄弟,最让人意外的是楼下小黑,他就是传说中的黑衣人。而我,成了一名特工,代号007,编号9527。不好意思了,爱情公寓同人。
  • 位面间的流浪者

    位面间的流浪者

    荆轲刺秦的豪侠气概;李白欲登太行的雄心,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不羁;和夜袭全员,斩杀罪恶涤荡人世在三国见证谋士交锋武将征战。红尘炼心,谁能破;万古千秋,堪几何?PS:作者的任性!
  • 傲剑游天

    傲剑游天

    上古世家偶得神石,引来灭族之灾。大乱开始家族少爷背负责任行走在人世间主持正义,手持神剑斩杀邪恶,在爱与责任之间他将如何选择,在天下与个人之间他又将如何选择。看他傲剑游天,名传天下。
  • 夜琳琅

    夜琳琅

    她,自出生便身怀异能,有异于常人的瞳孔和头发。父皇不喜她,宫人畏惧她,只有母妃待她如宝。五岁时,占卜师的一句“云茨城必将覆于她手”成了她的审判书,她被囚于连接人鬼两界的鬼城。一起被囚的,还有皇姐。为让她逃离鬼城,皇姐葬身万鬼之手。?而当她站在鬼城之外,来不及思考皇姐为何为她奋不顾身至此,便向迎接她的少年伸出手时,又一步步走进了早就为她设好的局。占卜师的话终于成了谶言,她果真凭一己之力掀起了血雨腥风,却是因为那个从一开始就错了的、她所谓的“父皇”。二十八星宿齐聚,四神兽现身。她拥有无可匹敌的力量,却始终堪不破情关。即使知晓一切在开始时就已经设计好,她还是如含笑饮鸩般,一步步踏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