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差距的扩大,甘肃经济在全国的位次不断后移。已从中等偏下滑人落后地区的行列,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7位滑到30位,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3位滑到28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7位退到29位。
综上所述,甘肃经济发展已落后于全国,总体而言,处于工业小省、财政穷省、经济弱省、收入低省的尴尬局面,解放思想,加快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二、差距产生的原因
(一)思想观念落后是根源
甘肃经济发展滞后、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起来,既有历史原因和客观原因,也有主观上和其他诸多方面的原因。原因多种多样,但最根本和最致命的原因就是思想还不够解放。认真反思,甘肃与沿海发达省份以及内陆省份的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的数量上,而更重要的是在解放思想的广度和深度上。观念的差距是我们最大的差距。思想解放的程度往往决定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实践证明,观念造就人生,观念创造奇迹,发展的关键是观念,有了正确的观念,才能认清贫穷落后的本质,抓住开放的本质,谁还在为旧观念“守寡”,谁就要继续受穷,继续落后,没有市场经济的新观念,就要过计划经济的苦日子。广东、浙江、山东等省走过二十多年的历程,始终是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先导想问题办事情的,都是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去做的,怎么有利于经济发展就怎么干,怎么快就怎么干,不断开创出改革开放的新局面。甘肃过去解放思想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也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但在一些问题上,解放思想并不像兄弟省市区那样彻底和坚决,有时思想解放框框过多,动作迟缓,力度太小,总是处于一种患得患失、被动挨打的地步。导致的结果是创新缺乏动力,发展缺乏环境,投资缺乏项目。
(二)工业化进程缓慢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现代化的实质是工业化,工业落后必然导致经济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工业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全国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一是工业总量在全国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由改革开放前占2.2%下降到2003年的0.84%;二是工业发展与全国明显拉大。改革开放20多年,甘肃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0.9%,全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5.8%,高出甘肃4.9个百分点;三是对外开放力度不大。我省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37家,工业增加值10.29亿元,分别仅占全国的0.12%和0.14%;四是技改投入逐年递减。甘肃工业技改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一五”是4%,“二五”是1.14%,“九五”是0.88%。以山东省为例,1978年其工业总量在全国排第6位,甘肃排第16位,2001年山东居全国第3位,而甘肃却落到第26位。四是工业经济效益不理想。2003年甘肃的工业比重占到34.5%,而全国的比重为45.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8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效益综合处于第27位,劳动生产率41623元/人,只有全国的69.64%,居全国第28位,资产负债率63.16%,高于全国4.44个百分点,都处于后位,可见甘肃的落后主要是工业落后,经济的差距关键在于此。
(三)个体私营经济弱小是导致甘肃经济落后的短腿
2003年全省个体私营企业36万户,从业人员97万人,分别比陕西、新疆少48万户和12万户,由于个体私营经济总量小、实力弱、对经济发展的拉力不大,在我省经济的增量中非公有制经济仅占26%。显然,甘肃经济弱在非公有制经济这一块上。
(四)外向型经济弱小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003年甘肃省利用外资2342万美元,只占全国的0.04%,全省进出口总额13.3亿美元,只占全国的0.16%;甘肃旅游外汇收入0.54亿美元,在全国位于第29位,外向型经济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是力度最弱的一个。
(五)人才短缺是竞争乏力的决定性因素
人才外流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外流的现象十分严重。据调查,近5年来,甘肃调出专业人员4986人,调入3054人,其中高级职称调出999人,调入30人。
全省大专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0.5%,全省企事业单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4.69%,专业人员队伍层次明显偏低,科技对经济的支撑能力较弱,甘肃需要大量的企业家和商务人。我省城市大专以上学历占城市人口比重仅为11.53%,2002年研发活动的高级技术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仅为1.67%,从事研发人才力量明显不足。科技对经济的支撑能力较弱。2002年,甘肃技术市场成交额7.96亿元,仅占全国成交总额的0.9%。甘肃三种专利申请受理量781项,分别仅相当于四川省的13%、陕西省的30.9%。因此,甘肃严重缺乏人才,科研成果转换能力偏弱,是甘肃提高竞争力的忧患。
(六)软环境建设滞后是经济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投资力度加大,一批批基础设施和生态工程相继上马,甘肃“硬环境不硬”的局面已有所改观,并有望在今后5到10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相比之下,软环境的建设较为滞后,虽然各地区都在花大力气开展“清理”和“整治”,但“软环境太软”仍是目前多数投资者对西部地区的评价。主要表现在:传统计划经济观念根深蒂固,企业受行政干预仍较多;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企业遇到问题主要还是找政府;对非国有投资尚有种种限制,歧视性待遇依然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仍未解决;税费负担过重,抬高了中小投资者的进入门槛和创业成本。一些外商还感到,到甘肃投资缺乏有信誉的中介服务机构,与当地文化难以适应、融合;政府机构办事效率低,投资项目审批繁琐,服务意识差;政策透明度低,随意性强,许诺的优惠政策常常难以兑现;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等“四乱”现象屡禁不止,经济纠纷往往久拖不决,投资者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这种软环境给甘肃带来的重要影响,就是西部非国有投资严重偏少,外商直接投资甚至呈现负增长。据统计,西部地区的非国有投资仅占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2.88%,而全国平均为49.86%,东部和中部分别为56.01%和45.44%。非国有投资比重最低的西部省区依次是:西藏(4.11%)、甘肃(29.74%)、陕西(34.4%)、云南(36.07%)和青海(36.44%)。同年,全国私营企业投资者共有395.3万人,其中东部占63.64%,西部12省区市只占18.61%。据樊纲等人研究评价,甘肃2000年市场化排名第23位,较1999年落后两个位次,总得分4.86,也较1999年下降0.05分,说明市场化进程有所后退,全国只有湖南、甘肃倒退两个位次。而全国得分平均提高0.21分,湖南尽管位次后退,但得分仍然提高了0.07分,我省的情况不尽相同,它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市场化水平绝对下降的两个省份之一,但广西只下降0.01分,甘肃成为全国城市化倒退最为严重的省份。
世界银行发展研究部主任大卫?道勒代表世界银行在论坛上发布了《对中国23个城市投资环境调查报告》。上海、杭州投资环境最好,归为A+;大连、江门、重庆、广州紧随其后,为A;长春是A—;深圳、北京、郑州、南昌是B+;长沙与成都、武汉、温州、西安、天津平级,归为B;南宁、哈尔滨、本溪、昆明、兰州、贵阳是B—。
重庆师范大学采用多指标综合价值评定法,从经济基础及现状水平、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资源状况、区位政策和投资情况、经济活力等5大方面,对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的投资环境进行了总体评价。西部12省f市、自治区)中,以四川省综合投资环境最好,总得分为58.72分,第二名为重庆,总得分为50.13;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名依次为新疆、陕西、云南、内蒙,不过它们的差距不是太大,总得分在46.53到43.23之间;第七、第八名为广西、西藏,总得分分别为32.87、31,37;宁夏、贵州、青海、甘肃四区投资环境较差,总得分依次为26.86分、24.65分、22.79分、19.75分,甘肃居西部最后一位。三、正确认识甘肃经济发展的特征
人们一般认为:甘肃属于西部,地大物博、资源富集,但根据我局2003年进行的全省投入产出调查资料,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却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一是甘肃矿产资源不丰富。甘肃经济发展所需的大量“原子号”的产品,需要从国内外输入,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氧化铝、铜矿、烟草、木材、电力均需不同程度地从外地输入,而这些产品服务的产业恰恰是我省的支柱产业。加工后仅有黑色、有色、石油等初级产品远距离输往省外、国外。而西北乃至西部多数省份却不是这样,新疆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棉花、粮食等战略资源;青海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钾肥、煤炭等;宁夏以煤炭、天然气而著称;陕西则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富集区。根据计算,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富集度甘肃居全国第12位,在西部仅高于重庆和广西,低于中部的黑龙江、山西。因此,与西部相比,甘肃不是资源大省,仅仅是高耗能的粗产品加工地。
二是加工工业薄弱,机械、电子、信息产业等全部属于输入型。自改革开放以来,沿海省份由于得益于政策等条件的倾斜,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甘肃作为率先进行军转民的省份,20世纪80年代在技术力量、设备较为雄厚的条件下进行转产,取得了较好效果,但90年代中后期,纷纷走向衰退,这实际上反映出竞争力的差异,折射出区位、人力资源、信息、投入等多方面的差异。据中国社科院专家分析表明:90年代以来,政策对区域集聚的影响在减小,市场的作用在增大。他们通过对1990年—2001年不同地区产品聚集分析,区域竞争力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具体表现在高度市场化的产业经过一段时期的相互竞争,甘肃产业聚集程度正发生着急剧变化:一是电冰箱聚集程度从大到—0.25;二是洗衣机生产聚集程度从大到—0.36;三是农业的产业优势没有充分利用起来。我省农业比较优势明显,制种业、草业、马铃薯、中药材、畜牧业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但龙头企业始终没有发展起来,缺乏像内蒙古的伊利、蒙牛、鄂尔多斯、草原兴发等龙头大企业,使农民收入水平与工业化进程相脱节,加大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甘肃资源优势仅局限于部分农畜产品和镍钴、铅锌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范围较窄,过去形成的生产布局仍在发挥重要作用,比较优势在部分行业仍然存在,但产业的竞争优势基本没有形成。
四、缩小差距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