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38300000002

第2章 一个贫穷大家庭的烦恼事(2)

华荣一生勤俭节约,从不舍得买一件好点的衣服,生活中,粗茶淡饭是他的习惯。华荣是这一家子的灵魂,他的回来改变了家里所有人的心情。

华荣知道波涛正学理发手艺,没歇息多久,就忙着关心他的学习情况。波涛一脸惆怅,只说学得很好,就是没钱买工具。赵刚没有学到手艺,心里不满,讲话也不给面子,对着波涛来了几句:“你娃娃还想要钱买工具,你知不知道你学手艺花了家里多少钱了?你现在学手艺好像大爷一样,什么都不做,每次从县城回来享清福,水都不想挑,我们一天做这做那,平时在妈那里要点钱都很困难!”李珍招呼他:“说这些干啥?谁叫你是大哥?现在家庭环境不一样,谁叫你福气不好。”华荣说了公道话:“不要说这些风凉话,我们老人对待你们几个兄弟都是一样的,你赵刚千万不能说我们偏心顾了谁,像你前两年结婚办喜事,还不是一样我们出钱。”赵刚不服气,带着亮亮气呼呼地出了门。

这是典型的家庭问题,也是做父母最头痛的问题。

华荣不再说话,往凉椅上一躺,摸出一支烟点了起来,深吸一口,回到家的感觉真是让人舒坦。

出过门的人都有感触,刚到家什么事都是新鲜的,东拉西扯问这问那。华荣的心很不放空,嘴里念着庄稼,担心自家的粮食是否也像别人家一样丰收在望。

赵平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家里的大小事也参不上言,他一心不愿意爸爸外出,便担心地问父亲是否还要出去工作。华荣肯定地回答:“还要去,工程没完,还有工钱没结,肯定要去。”华荣回来似乎让赵平长了智慧,他满怀激情地说:“我看你们最好一个都不要出去了,你看我们这一家人,东一个西一个,一年到头没挣上钱,不如在家把农业搞好点。你看村里的人家,他们没出远门,日子不是一样过得舒服。今年呢,大哥常在外做砖工,这里一天那里半日,都没啥收入,人也耽搁了,家里的活又没帮上。我又要读书,二哥又在学手艺,大嫂带两个孩子,妈妈有时还要忙些生意,这忙里忙外的多苦啊!”赵平讲得有板有眼,华荣耳朵听着小儿子正儿八经、头头是道的长谈,眼睛却忧心忡忡地紧盯着屋里两个孙子的一举一动。素英也在心里合计着。

就在此时,波涛的二叔同二娘满面笑容地走了进来,冲淡了屋内的沉闷。

波涛的二叔也是清贫人家、普通农民,生活比华荣家更为寒酸,就连平时吃餐肉也要看看日子。

波涛的二叔性格内向,计较心强,他同华荣之间,经常会为一些小事争闹,非要争个你输我赢,但有时两人在一起,又有说有笑,格外亲热。二娘体肥貌端,一头自然卷曲的发型衬得那张不大不小的圆脸透露出一般农村妇女少有的富贵。她一脸笑容地进门。

波涛的二叔刚坐下,华荣便从衣包里掏出从外地带回的香烟热情地递了一支给他点上。

波涛的二叔没出过远门,见华荣从外地回来带着气派,打心眼里羡慕他能外出打工挣钱,笑嘻嘻地恭维:“什么时候能带我出去挣点钱,听人说今年你们的收入很不错,而且活也不重。”在时下乡村风气里,只要能出远门打工,回到家的时候口袋里的钱不管有多少,那都是风光的事儿,都会让人羡慕不已。

没出过门的人想出门,而只有出过门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出门在外的那种无奈,那种酸苦。华荣经常在外,尝尽了外地生活的风风雨雨。今年的收入不好,他听了二弟的话,沉默一阵,脸上呈现出一种在外打工挣不上钱的无奈,轻声地说:“你在家做石匠多好,既能挣钱又可照顾家,出门找钱工作苦啊!你没出过门根本不知在外受的那份罪,这出门得讲运气,我今年运气又不好,公司老是缺材料,雨水又多,这一年到头还挣不到两千块钱呢。”二娘不相信华荣的话,一直梦想着自己家人能有福气沾点光,也能跟随大哥出门挣点钱。但她明白两兄弟心各一边,知道华荣对自己丈夫很有意见,有好事丈夫是沾不到边的,不过老的有问题小的总不会有问题吧?她灵机一动,对大哥说:“干脆把我们家小强带出去,那家伙读书不努力,农活不想干,把他拉出去尝一下挣钱的滋味,免得他不知天高地厚。”华荣在外时间长,吃没文化的亏吃多了,知道文化在生活中的重要,听了弟媳的话很是不满,说她真是没见识。他不看弟媳的脸,只是盯着门外:“那怎么行,你看小强那身体,单薄得很,他还未成年,骨头都没长硬,就叫他下苦力,你们想得也太不现实了吧?他今后不怪你?现在最主要的是让他好好读书,不学点东西以后咋办,难道学我们?”

一听到教育孩子的话题,伤透脑筋的素英无助地说:“我去算过命,我们这个家没有一个文人。你们瞧瞧,你们家两个‘少爷’,我们家几个,哪一个是读书的料?不管那么多,反正让他自己去读,读不下去回家种田受罪该他自己倒霉,也怪不得谁。你天天在他耳边唠叨,他就当吃一碗‘宽面’——无济于事,莫把你气死了。”

望子成龙,为了孩子的学业,素英的心也算是操透了。

过了一会,波涛的二叔要走,说马上就过年了,还有些庄稼活没做完,得赶紧做。素英不作留,知其有事,便从房里取出华荣带回的外地特产放到二娘手里,亲切地说:“这些都是华荣从外地带回来的,你们也尝尝。”二叔跟二娘最有小心眼,乡下的文化人不多,人与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就连亲兄弟相互之间都存在一定妒忌心。

平常二叔心里很嫉妒波涛家,因为自己找不来钱,但他表面上又要做大好人,且面子上做得非常好。二娘望着手中的糖果,客气地推辞:“哎呀——这怎么好意思。”素英说:“这平时间,华荣不在家,农忙的时候经常叫你们帮忙,这点心意你应该收下。”二娘听得脸上发热,因为她知道自己很少帮他们忙,便挤出笑容掩饰着自己的尴尬:“你客气了,一家人怎么说起两家话来,俗话说得好,千亲万亲还是自家亲,一家人怎样都是一家人,你帮我,我帮你,人之常情嘛。”

乡村的夜晚格外冷清,不像城市,到处灯红酒绿。四川的腊月,每到夜晚,大地便弥漫着浓浓的雾,天上的月亮也模糊不清,像小说里写的“遮着一层面纱”。

波涛的家,远远望去,只见一小点儿灯亮,带些浑浊,院里不时传出阵阵狗的叫声、电视广播声,在这宁静的夜里,犹如天籁。

华荣的房间里是一种沉闷的气氛,素英靠在床头织着毛衣,华荣坐在离床不远的旧沙发上,一边吸着纸烟,一边欣赏电视里的节目。

素英心里琢磨着家事,总结着不足,盘算着来年计划,眼看自己丈夫一年出门挣不了啥钱,心里又愁又闷,决定留丈夫在家种地,自己出门做些小生意。华荣听她这么一说,心里不愉快:“你这个人全是女人见识,哪有女人出门养家的,外面哪是你闯的地方?我有技术,公司高薪聘我,我出去肯定好过你。”素英对丈夫挣不上钱很是不满,同时也着急,听了他的话很不畅快,把手里的针线活倏地放下,语气突然加重:“你懂个屁!你有技术,你挣的钱呢?!”说到钱这个问题,华荣沉默了。

素英是这个家庭最重要的角色,最能吃苦耐劳,丈夫不在家的日子, 这一家老少全是她一手操管,还有庄稼地里的活儿。她起早睡晚,三餐饭并作两餐吃,嘴里从未漏出个“累”字,从没厌倦过,村里评她为“先进个人”。她性格开朗,能说会道,凭一张笑脸和伶俐的口齿能过遍全村人。

这个家,主要的劳动力是素英,华荣手脚没她麻利,嘴也说不过她,所以他们在一起商量问题时,华荣多数都是听众。

这个家,素英当权,华荣只是做样子,什么事都得由素英处理。她把手中的活儿放下,轻声地讲:“这一家人,你都知道是啥情况,波涛学艺要钱,赵平读书也要钱,赵刚超生二胎罚款,一家人的生活,还有平常的人际往来、农业水利款、上交款……哎,你就知道抽烟。”其实华荣的心一样沉重,他肩上的担子也不轻,听了素英的话更是万般无奈。他深吸一口烟,心沉沉地说:“这个家我也不知怎么来讲,三个儿子都这么大了,就没有一个争气的。下午我看了赵平的考卷,科科不及格,二儿子学手艺还学抽烟,赵刚老是以出去干活为由打牌搞赌,想不到他现在当家为人父了还那样不醒事,你在家也不管一管。”

“我有三头六臂?你现在回来了,你来管!你试一下,看能不能管住。你不记得了,赵刚小的时候你把他的腿都打断了,他改了那些恶习没有?”素英气愤地说。

华荣有些火了:“没有那么怪,这过完年,把他分到一边去,结婚几年来跟着老的一起吃了这么久也够意思了,分到一边去我看他还赌不赌。那计划生育罚款由他自己解决,不让他们独立,不给点压力,他们是永远不明事理的,长期睡在梦床上——哼!真是越想越气。”

赵刚在房里修理一台破旧的收录机,亮亮在旁边碍手碍脚,惹得他心烦,忙吩咐孩子睡觉去。李珍在床上不耐烦地说:“你可不可以睡觉了,搞的孩子也不想睡,你白天打牌,晚上来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你是不是人?!”

女人发牢骚,男人一般不爱听,赵刚满不在乎,手里忙着,眼睛死盯住收音机,顺口答话:“你知道个屁,一天到晚就知道睡觉,像猪一样。”李珍骂他有病,随后又微带着笑脸,带着几分正经说:“你看这次爸回来会不会把我们分到一边去?”李珍心里一直打算着分家的问题。农村的儿媳妇,大多心胸狭窄,对公公婆婆有偏见。赵刚对分家的问题从不理睬,每当李珍说起,他总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女人向来比男人心细,李珍着急地说:“我看你呀,一天都不务正业,要是真的分了家,你麻烦多着呢!你还欠那么多账。哎,这账我可不管,这是你们赵家的,要是弄不好,我就带两个孩子回娘家,我也出门打工去。”顿了顿又说,“其实分了还好,免得一天吵来吵去,吃吃小锅饭也好。”赵刚说:“你就是自私,女人就是女人,做儿媳妇还都不能吃一点亏。”

同类推荐
  • 酒魂

    酒魂

    小说通过描述一家三代人之间的感情纷争,来表述亲子,爱恨之痛。感情的纠葛,在情义之中的轻重,如酒之魂让人迷醉。通篇以酒言情,言人生,言不能言语的悲痛和愤慨。在现实生活中的难分难解,诉说人生历程中的那些不堪回首的曾经,以及灯火颓靡的现实生活,自然而然地将人带入到醉与醒的边缘,撩起现实社会的痛。
  • 断鸿零雁记

    断鸿零雁记

    《断鸿零雁记》的剧情描述三郎自幼与亲母和妹妹分离,受尽义母的虐待,结果选择削发为僧。其后,三郎得一红颜知己相助,赠予他盘川到扶桑与母亲和妹妹重逢。然而,待三郎归来时,他的红颜知己却早已香销玉殒。
  • 星际争霸Ⅱ:天国恶魔

    星际争霸Ⅱ:天国恶魔

    对于在偏远行星上辛勤劳作,但依旧收入微薄的联邦公民们来说,凯联之战成了他们肩头沉重的负担。政府承诺的入伍奖金将这些行星上的不少年轻人诱惑到了战场上,和他们并肩作战的是一群只知道俯首听命的神秘罪犯,还有一些令人生疑的指挥官。十八岁的吉姆·雷诺带着满腔的热情和正义感进入了新兵训练营,并逐渐在战场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他很快就发现,这不是一场自己真正想为之而战的战争。星际迷们将在这本书中第一次了解到,毛头新兵吉姆·雷诺和兵油子老江湖泰凯斯·芬利是如何建立起他们长久的友谊,以及他们在星际战场最前线的殊死拼杀。在他们的背后,日益腐败的联邦政府正在将联邦公民的生命作为燃料,用来熔铸统治集团金库中的金条。
  • 八公的故事

    八公的故事

    这是一个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的小说。1932年10月4日,刊登在《朝日新闻》上的一则题为《可爱的老犬等待不归之人》的新闻报道,轰动了日本列岛。20世纪30年代,大学教授上野先生收养了一只小秋田犬,取名“八公”。之后的每天,八公早上将教授送到车站,傍晚等待教授一起回家。
  • 市长后院

    市长后院

    本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真实记录了一名主管移民工作的副市长,在主持小浪底移民工作中所经历的重大事件。有领导阶层之间的分歧和斗争;有移民干部和移民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有外国专家的婚姻恋爱的故事等。这是焦述长期积淀的最真实、最有力度、最有艺术性的作品。"
热门推荐
  • 神灵修界

    神灵修界

    主人公昊天从小在父亲的教导下比别人早些踏上修炼之路,可有一天昊天知道父亲因为与魔神大战后中了魔皇毒必须离开昊天和妻子的身边,并告诉昊天只有成为真正的强者才能将他解救······就这样一个为了救父亲的少年开始了成为强者的路!
  • 天寰

    天寰

    天荒地老......
  • 征服冷酷郎君·下

    征服冷酷郎君·下

    她生平第一次竟然被一个女人整到!不但在最负盛名的青楼里喝下催情的多情散,甚至倒霉的遇到自己那位冷酷的王爷老公。让整个北州城的人都知道原来擎王妃是个豪放女?天啊!她真是自食恶果……
  • 穿越时空的爱恋2016

    穿越时空的爱恋2016

    《穿越时空的爱恋第二部》(又名《从此君王不早朝》)接上一部。继2002年《穿越时空的爱恋》首播以来观众一直期待续集。但根据出品方的意向,这一题材就到此为止了,所以15年过来一直不见动作。今年则趁汤显祖400周年并张居正研究会成立的火热,作者牵头再写续集。而与在网络中已经存在的‘春天里的味道’者所著不完全相同;本作为观众期待已久的《穿越时空的爱恋》能否拍、拍好续集而助力。同时,也为海内外风行的明史研究提供新思路。
  • 阿坝阿来

    阿坝阿来

    该书是《尘埃落定》的作者阿来的短篇小说集。它以四川阿坝为背景,带着藏族的风土人情,讲述了一个个成长性的小故事。其中还包括一幅阿坝的旅行线路图,相信您可以带着这本书有机会用心灵,甚至用脚步亲自行走在阿坝的天空下,至美的景色、至情的感受、奇异的文字。跟阿来的其它长篇和短篇集不同的是,这部以《阿坝阿来》命名的小说集是以阿来的出生地四川阿坝为全部背景,凸显出他有别于其他汉语写作者的“文学田地”。鲜明的藏族风物人情,“成长性”的内在轨迹,甚至包括一幅阿坝地图,以及到阿坝的旅行线路图,都使这部独特的短篇小说集更像是阿来引领着喜欢他的读者所作的一次从自然到心灵的奇特旅行。
  • 太上混元道

    太上混元道

    无量量劫将至,万古洪荒将倾塌无量众生皆苦,但大道之中却有一线生机,而那线生机便是永恒宇宙!在众生竭力寻找永恒宇宙时,在一个众生无人所知的地方,一个小子获得了一个机缘
  • 一声兄弟一生义

    一声兄弟一生义

    一名中国士兵,再一次战争中失去了他的哥哥,哥哥在临死前让他照顾好父母妹妹,如果有可能,让他一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特种兵,要让这个世界听到这个名字都要颤抖!要让所有侵略过这传承了五千年的华夏古国的侵略者们付出代价!要让他们知道,华夏士兵,尚可一战!
  • 强者就是魔

    强者就是魔

    故事主人翁秦照宇7岁父母被杀,励志报仇,机缘巧遇得千年前一代魔尊踏入星空之前所留心法,至杀魔经凡同一境界无论级别至杀无敌,在金鸡王国造成尸山血海。后悟大道踏入星空,在星空更是九死一生,手抓星球,星空破碎,大战......
  • 幻音世里梦归来

    幻音世里梦归来

    “你在寻什么?”“我在寻真”“世间虚无,真假难辨。”“红尘千丈,入之,浮沉一世,避之,空寂万载。我受够了无尽的生命,也奈不得无尽的寂寞。我心所愿为真,破的千丈红尘,只为寻得一分慰藉。”“此为执念,深之入魔。”“何为神,何为魔?修习之法有异,心中情欲深浅不一而已,纵使神魔有异,吾名夜安,未曾改变。”
  • 一块魔石

    一块魔石

    小时候,魔石在我们的手上,长大了,魔石在我们心里!一部欧·亨利式的儿童文学,给了我们多少含泪的微笑!我拿到了一个孩子写的随笔。他的随笔整整记了两年,足有三万字。我一口气读完了它,他那真实而丰富的情感、复杂而细腻的内心世界深深地打动了我。他是一个跟随进城务工的父母而来到了城市上学的孩子,一个现实版的没见过任何世面的山里娃,忽然有一天他被带到了城市的大街上,他变得无所适从,找不到回家的路。现实观念、经济差距、家庭教育、同伴相处、师生之间、青春萌动、现实残酷等,无一不在他的身上显示出冲突的困惑,谁来帮助他走出困惑?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故事的结局还算是完美的,符合善良的人们的阅读情感,但这又包含着多少含泪的微笑。感谢这位孩子的日记,他是这篇小说真正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