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安泰俄斯的力量来自于大地,但当他的双脚离开了大地之后,就断送了性命。可以说,毁灭他的力量并非来自对手,因为他的对手本来就打不赢他,而是因为失去了大地的支持,导致了他的失败。
企业能够活多久——市场就是企业的“浪”
所有失败的企业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失去了支撑它的力量,一根稻草就能将它压倒。那些不同的原因就是一根根压垮它们的“稻草”。
通用汽车公司宣布破产保护,这是续克莱斯勒宣布破产后的第二家美国汽车公司宣布破产保护。这条新闻并不意外,因为早有吹风和铺垫。
这家公司创立于1908年9月16日,差3.5个月就101年了,离马云说的“102年公司”差15.5个月。
为了描述得生动,我摘录一篇破产前关于通用历史的报道,权作为“悼词”吧:
一百年以来,通用汽车及其产品已触及全球数百万人的生活。它已经历了一百年的创新和发展,从1908年9月16日最不被看好的开始到斯隆著名的“不同的钱包、不同的目标、不同的车型”战略;从全球第一款量产跑车到第一款燃油效率达到每百公里3.53升燃油(80英里每加仑)的汽车;从收购雪佛兰、欧宝、沃克斯豪这些世界著名汽车品牌到如今重点发展新型“绿色”动力推进技术,其发展的市场已远远超出公司诞生地。今天,在通用汽车百年庆典之际,这种令人自豪的历史将会源远流长。通用汽车全球团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具有顶级质量、性能和价值的产品。祝您旅途愉快。
在祝贺完别人“旅途愉快”以后,自己的旅程却结束了!
兔死狐悲,我们都是做企业的人,听到这样的新闻,让我很有感触,忍不住想写点东西。
我们对自己的、人类的生命都很敏感和关注,目前人类平均寿命大约在70岁左右。当我们参加朋友、亲人葬礼的时候,除了会怀念过去许多珍贵时光以外,往往内心里震动很大,因为早晚有一天这种事情也会降临到我们头上,他们死亡的现实再一次提醒了我们这个严酷的事实。
但是,我们对于企业的寿命关注不多。据报道:国外企业平均寿命40年,中国企业平均寿命8年。看来人类的组织里面,商业组织的寿命算是低的了。
当今社会,充斥着各种成功故事和财富故事,尤其是当下的中国,商业似乎代替了宗教。工作和事业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仔细想想:是什么力量主宰着我们的企业?为什么企业的命运这么多变诡异?是我们这些“杰出”的企业家?是风险投资的资本?是股票市场?是客户?是团队?
我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所有成就你的力量,也是毁灭你的力量。
巨人安泰俄斯的力量来自于大地,但当他的双脚离开了大地之后,就断送了性命。可以说,毁灭他的力量并非来自对手,而是大地,因为他的对手本来就打不赢他。是因为失去了大地的支持,才导致了他的失败。
许多靠VC、PE“吹大”的企业,也因为当前的金融危机,陷入重重危机和困难之中,同样是失去了力量的源泉。
有些企业风头很足,既是“优秀企业家”,又是“首富”之类的。忽然一夜之间,企业家身陷囹圄,企业随之风雨飘摇。
有些企业非常赢利,股票也很好,媒体一片欢呼之声,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商学院也总结出这家公司的成功管理之道,这位CEO的神奇过人之处。忽然有一天,公司倒闭了,出售了,依然是那些人,那些客户,一夜之间结果全非。分众、雷曼兄弟和其他投行大概如此。这些企业的成功和优秀是因为有一位优秀的CEO,还是优秀的管理?
还有IT界的Novell、SUN、Yahoo等,曾经也是显赫一时,独霸天下,可如今风光不再,有些甚至已经不复存在。
文章开头提到的通用汽车也是如此,曾经是如此的辉煌,有许多的管理经典,历史也是如此悠久。
他们失败的现象看起来是千差万别的,有的是做假账、有的是行贿、有的是资金链断裂、有的是一则报道、有的是技术落后、有的是石油涨价……其实,所有失败的企业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失去了支撑它的力量,一根稻草就能将它压倒。那些不同的原因就是一根根压垮它们的“稻草”。
做企业有点像逐浪,你要是能一直顺着浪头,就会一浪胜过一浪,始终在浪尖。但这样的人是少数,因为在浪尖上的是不稳定平衡,最大的可能就是往下滑,掉下去。最牛的属于那种在海浪形成的管道里穿越的人(好像称为“浪管”),浪花包围着他,他在浪里滑。这些人看到的风景和平常人也是不一样的。乔布斯大概属于此类。
市场就是企业的“浪”。市场背后是需求,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不一样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每一个人需求的合力就像是由每一个水分子构成的浪花一样,是这些力量推动着我们这些企业,是这些力量决定着企业的生生死死。
企业和企业的经营者,就像滑板和冲浪者,企业的内部架构能不能经得住市场大浪的冲击?经营者能不能驾驭脚底下的冲浪板?这些决定了胜负和差别。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找到合适的浪头,长江后浪推前浪,要准确捕捉每一次变化,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时机、动作都能拿捏得很准,确实是一件艺术和运气的事情。因此,企业的寿命不是很长也是自然的了。
浪对于每个下海的人来说都是一样的,是公平的。我们需要的是打造好坚固的冲浪板,成为一个优秀的冲浪选手。
组织的兴衰:企业兴盛指数=客户数量×消费能力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组织的差别呢?同一类组织之间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不同的命运呢?
人类因为各种各样的目的,组成各种各样的人群的集合——组织,从最原始和基本的家庭和氏族,到以地域和种姓为区隔的国家;从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到以精神信仰为目的的教会组织。探讨这些人类组织的兴衰是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命题。
人类的寿命在70岁左右,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在时间上大概横跨125年,如果照俗语说的“富不过三代”,也就是说一个家族的兴盛期最多在100年之内(假设第一代在25岁开始发达)。
当代的美国,其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不用多言,其电影、流行音乐、可口可乐、电脑等定义了全球的消费文化,可谓如日中天,不可一世。中国也曾经辉煌过,甚至超过当今美国的程度。除了上古的辉煌,在历史上还有汉、唐、元等辉煌时代,在财富、文化、军事等方面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罗马也曾经统治了将近全部欧洲领土和亚洲、非洲的相当大一部分领土,在那个时代,就几乎是全球(美洲还没有被发现,处于原始部落时代)。这些朝代的寿命在数百到一千年,虽然罗马帝国延续了上千年,但这些强国的鼎盛期最多也不过一两百年。
企业的寿命和家族差不多,100多年。欧洲有些家族企业历史要更长一些,但已经是凤毛麟角。阿里巴巴要做102年的企业,看起来确实是个非常大的挑战。现在中国很多著名企业的历史不过二三十年,许多曾经辉煌的企业已经淡出舞台,甚至不复存在。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组织的差别呢?同一类组织之间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不同的命运呢?
组织的黏合剂是人类的需求,是各种各样的人类需求造就了各种各样的组织。我们将这种种的需求统称为“力”,各种组织的产生和力量相关,能否兴盛、持久,也和力量的缘由和变化相关。
主宰每一种组织的力量各不一样,我们可以将人类所有组织的维系力量概括为四种:亲情,以种姓和血缘为维系纽带,如家庭;信仰,以精神的服从为基础,如宗教;权力,以生命、自由等强制手段为约束方式,如国家和它的统治工具军队等;利害,以钱财等物质作为刺激和奖励,如企业。
每一个组织或多或少都存在这四种力量,但以某一种为主。每一个成功组织,都是这四种力量综合运用的结果。
家庭是繁衍后代和社会稳定两种力量平衡下产生的,在与自然界和同类的竞争中,共同利益产生了同姓氏族。但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社会协作的发达,人与人的合作越来越多地在外部,而非基于地缘和种姓的狭小区域内,使得氏族组织日渐萎缩,但对家庭的依赖并未减少,而且更多的是精神上和血缘上的,更加回归精神,回归本能和自然。
“富不过三代”的咒语,实际上也是家庭成员追求财富的动力变化所致。穷的时候,对财富的欲望非常强烈,一心要摆脱贫穷,调动起所有的潜能,忍受万般辛苦,付出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天道酬勤”,一般都是能富裕起来的,只是由于机会的原因,程度会有所不同。富裕起来的后代,生活安逸,自然斗志就不会旺盛。如果说,第二代受到父母亲的影响大,还能够勉强操持的话,再到三代就难了。
国家的兴盛同样和组成国家的力量相关。一个国家往往是基于地缘和种群组成,一般有相同的语言、风俗、生活习性、人种,等等。比如美国的崛起和偏于美洲有关,没有搅和到两次世界大战中,反而作为胜利者的后勤补给发了战争财;蒙古的崛起和他们的生活习性相关,因为那个时候的马是最有竞争优势的战争工具;而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在18世纪前,在世界上取得了持续的竞争优势。古代那些改朝换代的人,无不是发现或找到了当时社会的主要代表力量,加以汇集、使用,建立了新的政权。一个政权的建立者或统治者,务必要看清这个国家的主要力量所在,对这些力量的恰当使用,才能建立千秋功业。
企业也是一样。支撑企业的力量是客户,他们的需求是主导力量。企业兴盛指数=客户数量×消费能力。找对了消费人群,提供了他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就能兴旺发达;支持你的人数越多,企业就会越好;他们一直拥护你们,企业的业绩就会一直很好。但是,客户本身在变化:生老病死、收入变化、价值观变化,等等;而企业自身和外部竞争环境也在变化:管理者变更、适应外部变化的能力、新技术新产品的替代、竞争者,等等。要两者一直咬合,企业才能存续和繁荣,有一方出问题,没有跟上节奏,和支撑你的力量脱钩了,企业的衰败就是必然。对我们这些从事企业经营的人来说,密切注意支撑我们力量的变化尤为重要。
在物理学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定律——墒增原理,它是说在一个封闭系统里,一切物质都是从有序到无序,从高能量到低能量,而且和时间一样,是不可逆的。我们的世界也可以分解成一个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也同样遵循墒增原理。而芸芸众生的努力,似乎总是在和自然抗衡:想让一切无序的事物有序;把低能量的东西变成高能量。
老子也总结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之道,也就是天之道是什么呢?“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的这段描述,实际上就是墒增原理的表达。
人的衰老,就是一个从有序到无序,从高能量到低能量的过程,一个典型的墒增过程。我们的化妆、保养、锻炼、想万寿无疆,等等,就是想和自然抗衡。
人类的组织——家族、企业、国家同样如此,从成长、鼎盛,到衰败,一样遵循这一物理定律。财富的积累、管理好企业、保持国家的强盛,等等,也是同样想通过人的努力,和这个自然规则抗衡和抵消。
封闭系统必然走向衰败和耗散(有些封闭的国家可能是个好例子)。而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才可能墒减,而且要做功才行。不断寻找新力量和边界的不断外延,才能勉强维持系统的“墒”(有序度)。
决定人类组织兴衰的力量和成就它的原始力量是一致的,是这些力量决定了组织的生和死、强和弱以及大和小。
民营企业的现在和未来
民营企业的现状并不理想,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地位看似提高了,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企业就是企业,和所有制本无关。“民营”的概念基本上是中国特有的,狭义上可以定义成:民间私人投资的经济实体;在广义上,只要与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相对应,所有非国有独资或控股的企业,皆可称为“民营企业”,其中包括国有非控股的上市公司、外资企业、VC和PE投资的新型创业企业。
民营企业的现状并不理想,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益的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地位看似提高了,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和大型国有企业相比,规模小、质量参差不齐;在政策层面没有代言人;数量众多,并且吸纳了大量的人员就业,对财政的贡献也逐年增加。
民营企业所在领域基本是政府允许进入的领域,在这些领域里,民营企业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有些貌似开放,实质已经形成垄断的行业,民营企业损失惨重,或者真是“有益的补充”。譬如:航空、电信、金融、能源、媒体,等等,东星航空、分众传媒等都是现成的案例。未来,在这些领域,民营企业有所建树的可能也不大,即使出现个把“堂吉诃德”,也是勇气可嘉,实效不大的。
未来中国民营企业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修炼内功”,围绕客户、资本、人才、商业资源这四个企业的关键成功要素下工夫。
在客户上,真心听取客户的声音,摸准客户的需求,并且随着客户一起成长。像汉庭早期就是根据我这个年龄段(60后)来设计产品的,但现在的客户年龄正在下移,70后、80后成为主流,很快90后也会加入进来,对于他们的需求,我们要谦恭地去听、去了解。
在资本上,最好能够和国际资本嫁接,就像中国的能源一样,光靠国内,单一、价高、不稳定。
人才也要“本土化+国际化”。本土的企业家要学会、要善于和国际专业人士合作,对于大组织的管理和现代管理手段的使用,国际人才有经验;海归也要和本土企业家合作,学会尊重他们,虚心请教。纯海归在国内很难单独成事。别忘了,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的“管理层”(5人常委)也是“土鳖+海龟”,毛泽东没出过国,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都是“海龟”,或者半个“海龟”啊。
在商业资源上,改变过去跟政府寻租和谋皮的获得方式,也不要去等待垄断集团和既得利益者的恩赐,没有救世主,靠我们自己,将我们能够获得的资源精耕细作,将效率发挥到极致。山上并没有太多的土壤,即使有土也不像平原上的肥沃,但树木披风展露,照样郁郁葱葱,顽强而挺拔。
民营企业虽说是“星星之火”,但完全可以凭借数量多、增长快、生命力旺盛、得民(消费者)心而做大、做强。
让我们为之努力!
做人、做企业的“雅俗共赏”
尼采说:“人与树是一样的。他越想向光明的高处生长,他的根便越深深地伸入土里,黑暗的深处去──伸入恶里去。”
同学会上,有人说从我的文章里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我。
初听有些惊讶,觉得自己表里如一呀。但细想想,不无道理。其实这种不一样的状态,也是大部分在职场、江湖上闯荡的朋友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