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个像超市出口一样的地方,寄行李、脱鞋、每人领一把钥匙、进房。哎!怎么是同一个房间?当我们进门之后,都笑弯了腰。原来这就是著名的“盒子旅馆”,或者叫“胶囊旅馆”。
在日本的第一宿特别有意思。
去的时候跟日本的朋友讲,我们要考察日本旅馆对空间的利用,因为东京比香港地价更高,应该在空间利用上更有高招。
我们下飞机拿了行李,七绕八拐到了一个在地铁口上面的高档楼宇,怎么看也不像经济型酒店。我跟同来的日本朋友说:参观公司应该是明天吧,怎么今天就来了。他说:我们先住下来。也就没多问,跟着他走吧,总不会把我们卖了。
到了一个像超市出口一样的地方,寄行李、脱鞋、每人领一把钥匙、进房。哎!怎么是同一个房间?当我们进门之后,都笑弯了腰。原来这就是著名的“盒子旅馆”,或者叫“胶囊旅馆”:像集装箱一样,一排6~8个“盒子”,一个房间有好几个这样的“集装箱”,上下两层。只容一人进去,进去后发现一切都很齐全:日式榻榻米、空调、电视、闹钟等。拉下门帘居然别有一番洞天,像小时候在被窝里躲猫猫,很有意思,安静、隐私,也很有安全感。晚上睡觉那个呼噜声很响的兄弟也在,居然没有影响同行的日本友人睡觉(因为我是影响不到的啦),看来隔音还是可以的。
这家“盒子旅馆”实际上有点类似中国的大浴场,男女分开,有大浴场一样的洗澡区域,还有搓背等服务。提供搓背服务的居然都是女的,但都是四五十岁的老太太。我心里纳闷,日本老太太应该很有钱,怎么到这儿来伺候大老爷们?一问才知道都是从韩国来打工的。试了一下,平静、专业、敬业,没有性别差异的感觉。许多上班族,就住在这样的旅馆里,省得乘很远的车回家,省时又省钱,倒是方便。
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早餐也特别有意思。只有米饭、纳豆、酱汤,再加一个生鸡蛋。我想这怎么吃?在日本友人的指导下,将鸡蛋打到饭里(不用担心三聚氰胺等问题,日本的食品非常干净、健康),将纳豆和进来一起拌饭。我试了一下,特别好吃,吃完了再喝一碗酱汤,觉得神清气爽。看来早饭这东西不在多,关键在于品质。回国后我也试着这么吃过一次,味道就是不对,主要是米饭和日本的不一样。那时还不知道鸡蛋有三聚氰胺的问题,现在我是试也不会试了。
一般中国人对于日本有一种特别的感觉,但我觉得首先是要了解和认识他们,能够看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且能够学习和吸收,才有机会超越他们。
在日本有规模的是一家叫Toyoko Inn(东横)的经济型酒店连锁,一共有一百多家。考察了他们的一个店对空间利用的特点:一是在于使用整体卫生间,很紧凑,面积很小,但是居然带浴缸,这和日本人对洗浴的偏执有关;二是对空间的利用,比如在床底下放置行李,在墙上放书和电视。
这家公司经营了很多年,也在东京上市,但不知为何规模并不大,可能日本的环境不适宜这类酒店的发展。据说最近几年东京流行在中高档楼宇里改造商务经济型酒店,价格也不高,但看上去档次很高,周边配套也很好。我们也去看了一家,真不敢相信是一家经济型酒店,但卖价确实比我们住的Toyoko Inn没有贵多少。
香港特区的酒店:紧凑布局
汉庭一直坚守的原则就是:房间绝不能大而不当,而是通过合理布局,让客人享受到最方便的服务。汉庭有专利的卫生间布局就是为此而设计的,即使很小尺寸的房间,也会有较好的空间感。
第二波酒店考察是在汉庭刚起步的时候。当时我想将汉庭定位在一般经济型酒店之上:设施更好一些;更有品位和文化;商务设施更方便、齐全一点;地理位置也要再市中心一点;但还是有限服务酒店,成本控制得好,价格不太高,应该是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国外曾经有个非常成功的案例就是Courtyard,但产品肯定要重新设计的。
去了中国香港、美国、日本、欧洲等地,考察了上百个酒店,拍摄了大量照片,将其中的一些有意思的部分和大家分享,那些枯燥的专业活儿就省略了。
酒店的客房要设计得好,布局相当重要,听说香港有家在Landmark(置地广场)的文华精品店设计得很好,就专门去看看。
那个酒店奇贵,要4000多一晚。我们一共去了5人,进去之后发现确实房间布局非常合理和有效,相当有收获。当我们激动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的时候,却为晚上睡觉头疼了:要是5个人都在这里过夜,那要“大放血”了,我们舍不得;要是5个人睡一间房,我们也觉得有些过分了。商量下来我们三个年轻的住文华,另外两个住第二天要考察的朗庭酒店。但是一张大床只能睡两个人,而且都是男的,比两个异性睡要困难得多,此外,还有一个沙发可以睡。大家都推举我睡床,另外两个一个睡沙发,一个打地铺。这种时候兄弟们肯定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们最后通过手心手背,我赢得了沙发的位置。那个床也没有汉庭的床大,两个很壮的男人睡起来确实不舒服,而且两位都是“鼾声如雷”的人。睡之前都说自己不怕呼噜,没问题的。但第二天起来,有一个居然是在浴室睡的,他说另一个哥们实在呼噜声太大,无法忍受。倒是我一夜睡到天亮,完全不知道他们发生的事情。
也是在这个酒店,我们发现它的大堂很小,坚定了我们汉庭大堂要紧凑的决心。
那两个在朗庭过夜的兄弟,也发现了它的一大优点——装饰画相当有特色。后来汉庭的装饰画也是受此启发,找到专门的供应商,为汉庭量身定制配画方案,这些画给许多客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要买我们装饰画的客人很多,只是汉庭专注于自身的住宿业务,并不想在这一块发展。
也是在香港,有一家在North Point(北角)的Ibis,给我印象很深。原来叫Central Inn,后来被Accor收购。客房小得不能再小,但五脏俱全,而且住在里面很舒适、方便,也没有觉得档次低。汉庭2007年重新回到经济型酒店领域的时候,这一原则一直坚守,就是:房间绝不能大而不当,而是通过合理布局,让客人享受到最方便的服务。汉庭有专利的卫生间布局就是为此而设计的,即使很小尺寸的房间,也会有较好的空间感。
非洲:刚果(金)的酒店
我们住在Grand Hotel,据说是城里最好的两家酒店之一。可以肯定地说:这家酒店和汉庭相比差得太远,我实在无法相信这是刚果(金)首都最好的酒店。
对于酒店的兴趣已经渗透到我的血液里,几乎成了本能。
在这个遥远的地方,我还是花了半天的时间考察了一下金沙萨(民主刚果的首都,这也是民主刚果俗称“刚果金”的原因)的酒店行业。首先从我们住的酒店开始。
我们住在Grand Hotel,据说是城里最好的两家酒店之一,在使馆区,靠近刚果河,属于“高尚区”,治安好。
从进酒店大门一直到房间,我怎么也不相信这是刚果最好的酒店!大堂甚至没有我们东单店的大堂大,灯具倒是水晶的,客房就是我们国内某个地级市的三星级宾馆的水平,而且像极了!家具陈旧,设施一般。电视是20吋的飞利浦,保险箱有警示说电池不足,我也没敢用。
房间有无线网络,免费,但速度奇慢。床还是我们国内大多数星级酒店的标准样子,一米的宽度,被单还是包起来的做法,要睡觉首先要拼命拉夹在席梦思下面的毯子。
酒店旁边还有一家赌场,我们去得早了,没有什么人,据说晚上12:00以后非常热闹。这里的赌场也是需要牌照的,来赌的人以欧美人和当地有钱人为主。
可以肯定地说:这家酒店和汉庭相比差得太远,实在让人无法相信这是刚果(金)首都最好的酒店!到了第二天我去看了城里的另外一家“最好”的酒店,才相信:我住的酒店是两家最好的之一。而且两家的房价我也明白告诉你:单间房价要240美金以上。后面两天到的中国其他单位的人,都没有订上,住到差一些的酒店去了。
城里另外一家高档酒店——Hotel Memling,位于闹市区,门外都是小商、小贩,感觉很不安全。大堂刚刚装修,油漆味道很浓。尽管如此,大堂里还是挤满了人,生意很好是很显然的。很庆幸住在Grand Hotel了,这个酒店外面乱得有点像纽约的黑人区,不敢在酒店外面随便走。
我们还看了两家中型的酒店,有一家相当于国内个体旅馆这样的酒店,但很旧了,卖价100美金。另外一家刚刚装修好,内部装修相当于农家乐的水准,120美金。
我们也没有兴趣再看了,看来刚果(金)首都金沙萨的酒店水准相当低,目前“高端酒店”处于供不应求的地步。好几家中字头的企业想在这里投资酒店,甚至当地的一些大集团也想进入这一领域。
综合看下来,刚果(金)的酒店服务业相当于中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高端酒店相当于三星级的水准,客源主要以国际客人为主,辅助以国内少部分高端客源。没有中间客源群,更没有低端客源。
因此,在金沙萨投资酒店应以高端酒店为好,目前宜投资四星档次的酒店,要配合餐饮、会议,其中餐饮建议以西餐和中餐为主,未来客源以西方人和中国人为主。客房数量最好在120间左右,但要控制在150间以下。汉庭酒店这样的产品已经可以勉强跻身这个档次了,汉庭快捷也能卖到100美金以上。这里不适合投资经济型酒店,没有市场,汉庭快捷这样的产品在这里已经是中高端产品了。
估计未来几年会有较大量的四星产品进入该市场,要防止供应量一下子太大,因为客源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