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20800000006

第6章 青春变成鱼尾纹(3)

那女孩无法在稿纸上落下一个字来。思绪肯定在哪里飘飘忽忽,无终无止。那小小的黑晕,不知扩展成怎样大的一个世界了;或者是突然顿住了,在哪一个角,拐不过弯来,这定然与爱情有关。浪漫的故事不属于她,那拉紧了风衣果断而又孤独的男孩,就紧而又紧地在她的心中藏着,一想一个伤痛,一想一个流泪的感动。世上寂寞如斯者,世上美丽如斯者,就是那临窗的女孩。

春花烂漫,她是低崖上灿烂的一朵。没有蝶恋她,于是她来临窗。临窗的心境最为澄明,世间索寞,尘中孤寂,皆可点点滴滴,化雪归来;皆可悉心体会,融于心中。若是有人牵你的手了,在黄昏踏着落叶去散步;

若是有人怀抱吉他,忧郁地伴你一曲了,该是怎样一种美丽无尽!

偏偏没有——没有邂逅,没有故知。落下你一个人,整个儿属于自己,别人在你身外走来走去,这跟风景没有关系。一个人就一个人吧,还有家呢,这是最厚实的财富。一个人就一个人吧,这样的世界才最真实呢,一丁点儿美丽,就能定格在心中。那些个柳啊风啊,才激不起我半点涟漪呢!

我的心才平静呢!这么一想,竟有点酸楚。

临窗的女孩,于是揉皱那第一层纸。

一看,下面的一层纸,也留有一个大大的黑晕!

澜亭长短

一切跟水有关的事物总是充满了诗意。我的一位朋友,在行将毕业的时候写的《澜亭夏日祭》,开头就是这样一句话。

多年以后的一个春寒料峭的午后,澜亭在我的记忆里再次鲜活起来。我首先想到了这句话,并且内心一阵狂澜。其实澜亭离我并不远,留在了这座城市工作、生活以后,只要我愿意,就可以回到大学的校园里去看她。

有道是物是人非,又道是时过境迁吧,澜亭已非昔日的澜亭。这座丽娃河上的不足十平米的六角形亭子,如今已是一处打字、复印的场所,那种清苦的读书氛围,那些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的学子,已全然不见了。

多年以来所见所闻的现实告诉我,不该对这样的变迁愤慨或者悲伤。亭还是那座亭,静静地立在丽娃河上倾听流水的声音,若站在澜亭上,凭栏远眺,仍然是满目江南。然而怅惘还是难免的,像怀念所有美好的事物一样,我怀念昔日的澜亭。记忆,该从什么时候切入呢?

澜亭长短

1994年12月的某一天,我初次来到澜亭。我正式应邀加入了在此聚会的社团——乡土建设学社,这是一个崇尚知行合一的社会学社团,一方面重视典籍阅读整理工作,另一方面重视田野实践工作。社团的骨干是几个高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他们曾组织过一个读书会,发起过全校性的师生捐书活动,这批书后来悉数运到了内地一些中小学去。他们还办过上海首所民工学校,义务为民工学习知识上过课。在那个时候,校园的文化类社团多数已处于解体或疲软状态,他们所提倡和实行的,无疑是令人惊讶和值得称道的。

这是个全校性的社团,不同系别的学生都有。高年级的学生因为毕业或寻求工作,渐渐离去了,一些新的面孔又不断地加入进来。

澜亭是安静的,打开那扇门,迎面便是一片云杉林。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斜照下来,林子里满是一个又一个的光晕。有很多石桌石椅,上午一二节没课的学生,在这里读书。这种场景真是美极了:光明、透亮,充满了校园的青春气息;宁静、清新,勃发着向上的生机。而这里的夜晚,则成了校园恋人们的聚所,暧昧、模糊,甚至迷离。

澜亭的另外几面临河,边上有走廊,有栏杆,有一处阶梯直通水面,可以看得到波浪的裙裾在底阶摆动着。河叫丽娃河,甚长,河面宽敞,这在上海高校中是极为少见的。正是因为在水上的缘故吧,澜亭也显得更美一些,更富有生气一些。

澜亭内,除了一扇门,三面是窗,两面是墙,中间是一张石桌,极为简单的摆设。我们在此读书或谈论的时候,就从宿舍里自带椅子、凳子来。有一个电热器,顿时满亭子暖和起来。这实在是个极好的读书之地,当喜爱读书的学子们披着陈旧的军大衣,跺着脚,哈着气,在教室里翻动书页的时候,我们因为拥有了澜亭而显得十分富足。

春天是躁动的季节。河面鲜活起来,河两岸垂柳泛青。澜亭正对一圃雏菊,黄灿灿的,使大地也显得亮堂起来。

在冬春读书,在夏天出去社会实践,在秋天写作,这是何等惬意的事。然而在澜亭,春天的阅读是要经受得住诱惑的。

离澜亭不远处,有一个室内篮球场。周末,篮球场改作巨大的舞厅对外开放,场外小汽车、摩托车停的到处都是,场内更是拥挤不堪。

当澜亭的四周在夜幕隐隐降临的时候沉静下来,当你的书翻了十几页,准备细细读下去的时候,舞厅内的乐曲声开始通过周末校园寂静的夜空传递过来。那种充满快感和发泄的节奏,的确是蛊惑人心的。无疑,你会发现内心里面的某根弦被拨动起来,以至于神情无法专一。当这种声音一而再、再而三地传入耳膜,当那根弦被拨动一次,拨动两次,拨动得发出了和声,你要再想老僧入定,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尽管我对跳舞并不排斥,可每次路经那个舞厅走到澜亭——我的内心竟不由自主涌过一阵悲壮感。这种感觉,让我现在回想起来都十分熟悉。

大学校园盛行恋爱。记得每一个春天,都能给校园里留下无数对情人。澜亭作为温情脉脉的地方,深受恋人们青睐。这时候的澜亭,白天要安静得多。夜晚,恋人们则来凭栏,或嬉笑,或怒骂,男的甜言蜜语,女的娇声嗲气;男的若移情别恋,始乱终弃,女的则涕泪相加,欲以跳河自尽相威胁。澜亭外是热闹非凡,澜亭内却是毫发不乱。窗外已是春光无限,窗内却如此“不合时宜”,还在写稿子、校刊物,或为出刊经费一筹莫展,或为一个观点争论不休。

澜亭不是他们的,也不是我们的,但他们扰乱了我们的清静,我们总该有所表示才对。若他们还疑亭内无人,我们则发出点声响让他们有个明白;若他们依旧放肆有加,我们则在他们身后开一扇窗,好让他们回首一瞥,明白亭内的“夫子”,经受不起这般“感染”;若他们还执意妄为,我们则要发出劝告:此处不宜互相干扰,那边林子更大。

澜亭的夏天显得闷热难当。澜亭虽叫亭,但仅有一层,上面是平顶,太阳直射下来,亭内温度难以散去,便如蒸笼一般。暮霭四合,夜晚初临,亭内还是有一股热气,不便坐谈,于是只好开了窗,让她先自行凉却。

尽管这样,也丝毫未能改变我们对澜亭的喜爱。

河水下降以后,把澜亭的底盘托了出来,这是一片呈正方形的水泥地,四周有水泥筑成的围栏,微微高出,稍宽,坐上去甚为清凉。早一些来的人,便坐到围栏上去,手脚皆可伸到水里去,极清爽。就可以先交谈起来了,比如,最近读了一本什么书,自己有些什么看法,等等。

人有好些个了,今晚主讲的人已到,澜亭也舒适起来,便可坐到亭子里去。读的书多选先秦诸子著作,主讲人就是我们自己,每次定一人,依次轮换,每次读几页,有疑惑和不同见解时可随时插话,大家各抒己见,不分彼此。另外一些时候,我们则交流最近阅读的书目,畅谈感受,并将好书推荐给大家。还有一些时候,我们交流彼此写好的文章,先是互相传阅,然后发表看法,提出意见。

夏日的夜晚,这些时间显然异常美丽。有这样一群朋友,是值得庆幸的;有这样一个澜亭,是值得欢呼的;有这样一种生活经历,是难以忘怀的。

当我们将这些视为美丽的时候,另外的一些人表示了不解。但也有人热切地关注着我们,他们向往着这里,渴望着融入。他们成了我们尊敬的师长和朋友。

这样的夜晚我们已不再期待什么,也不被什么干扰。有一回,为了避免蚊虫的叮咬,竟关了窗读《论语》,出来后才知道原来亭内甚是闷热。另一回,开着窗讨论不休,蚊香燃尽,“大宴蚊群”也不知觉。

暑假来了,大家都要散去。澜亭,澜亭一定有些孤单。

在1995年秋天的澜亭,我经历了两件至今仍记在心头的事情。其一是,我们在澜亭救了一个落水的儿童。其二是,一位澜亭的故知,寻踪来了。

那天上午没有功课,我和哲学系的大刚在亭子内看书,窗外有几个孩子在玩。孩子到澜亭来玩,这是常有的事,起先我们也未曾在意。岂料那个个小胆大的玩到底盘的围栏上去了。围栏刚刚露出水面一点,走在上面,不慎失足,岂不危险?我劝阻了一次,那孩子上来了。过不久,突然听得“哦”一声,好像有人掉河里去了。我和大刚相视一惊,忙狂奔出去。那孩子在河里挣扎,只露了头发和一只小手在上面。我跳了下去,不会游泳的大刚站在底盘上,水深及膝。一个拖一个拉,那个小孩被我们弄到了岸上。我和大刚的腿还在发抖,那小人儿却一点事也没有,兀自拧着湿衣服,过一会儿,竟笑了。

我责怪他:“叫你不要下去,偏不听!”

那小人儿的伴儿,一个大点的男孩答腔:“就是。

还说很浅的,掉下去也不怕。”

那小人儿确实不怕,看那神情,倒像是他跳到河里救了我们俩。

我和大刚事后想想,仍觉得后怕。如果我们没有发现,别人也不知晓,突然我们推窗,看到河面上浮着……再也不敢想下去了。

澜亭,在那小人儿眼里,是温柔可亲的吗?即使掉下河去,也不用怕的吗?

几天后,澜亭的一位故知寻踪来了。他已经毕业多年,心里一直惦记着母校的一树一石,惦念着这座魂牵梦萦的亭子。这次来上海出差,他寻踪来了,为了了却心愿。

他肯定在亭外徘徊了良久,见门轻启着,终于来敲了敲门,问道:“我可以进来坐坐吗?”

我们经常欢迎敲门的人进来坐坐。但这一次,我们遇到了澜亭的故知。

多年以前,他曾在这里读书,他把这座亭子喜欢得像什么似的,甚至在毕业离校时,仍有好几个夜晚在此流连忘返。现在,他看到了我们,他说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我是经不住这样的故事渲染的人,一听,便想到遥远的将来了。我问自己:多年以后我来到澜亭寻踪,这座不受世俗侵袭的象牙塔般的亭子内,会走进一个当年的“我”,为“现在”的我开门,并且热情地邀请我一同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去吗?

没有的。没有人。在今天,同样的校园内人们行色匆匆,有几人能忆起当初的澜亭,又有谁来为我开门?

可见我是多么怅惘。

在咫尺之外,澜亭,我是那么思念着你,呼唤着你……

同类推荐
  • 文学经典导读

    文学经典导读

    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辅以作家介绍、注释、阅读提示,以方便学生学习。在篇目选择上既立足经典,同时又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在“阅读提示”上,力求点到为止,不做全面分析,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大学语文”课程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文学爱好者学习的教科书。
  • 十大经典传奇

    十大经典传奇

    十大生存故事:令人绝望的黑暗岁月,他们用意志战胜死神,在苦难中获得新生。十大卧底要案:现实生活中的卧底们同香港警匪片中卧底的故事一样精彩。十大传奇案件:无论是以情节离奇著称,还是作案手段高超而闻名,罪犯都是为了金钱铤而走险。十大著名间谍:二十世纪世界著名间谍,他们或者决定了战争的胜负,或者改变了国家的命运。
  • 瞿秋白文选

    瞿秋白文选

    瞿秋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这本《瞿秋白选集》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收入瞿秋白散文、杂文、文论和政论代表作,文本上详加勘订。对于读者了解瞿秋白的人和文都大有助益。
  • 狗吃羊

    狗吃羊

    坐火车的朋友,现在是个注重隐私的年代啊!你丢弃了车票,一来暴露了自己的信息,二来如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失的也许不仅仅是金钱了。还有,你好歹也是一坐过火车的人,出站就随便扔废物啊?不信,你问问我从未坐过火车的奶奶,她都不会干这样的事,我想说的是:活该!
  • 莎士比亚情诗录

    莎士比亚情诗录

    本书收录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十四行诗集》、《莎士比亚全集》等书中的情诗录百余篇。书后还附有莎士比亚年谱。
热门推荐
  • 王源的网恋奇缘

    王源的网恋奇缘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们开始了一段奇妙的网恋奇缘。最终结果到底是?
  • 恶霸追妻非卿不娶

    恶霸追妻非卿不娶

    他是豪门湦少,对别人都冷如冰霜,却唯独温暖她的世界,她是组织杀手,她冷若冰霜,不苟言笑,身份悬殊,他说,明明知道是陷阱,还要往下跳,因为我怕错过你。夏雨雪逃离杀手生活,让人所救,却要她接近在他的身边,一步一步的相处,是继续完成任务,还是日久生情?姬宫湦面对着拥有自己前世容颜的周锦,该怎么追回夏雨雪。“她是我的女人。”姬宫湦霸气的宣布。“没关系,你喜欢的女人都会喜欢我,你现在的女人也会是我的,你永远是我的手下败将。”周锦咬牙切齿的说完这句话。梦与现实的边缘,她将何去何从?
  • 三国之至尊红颜

    三国之至尊红颜

    一次盗墓让陈逍回到了东汉末年,迎来的第一次,却是生死相博,面对剑圣枪神的联袂绝杀,陈逍绝处逢生,被一位绝世美女所救,开始了一段凄美但是结局不坏的爱恋……
  • 云之都

    云之都

    古老的清淮大地,流传已久的神话景象突然显现…虚拟飘渺的网络,竟隐藏着通向神秘世界的密码…不知道来自何方,去向何处的云棺,划过星空…从此精彩纷呈又扣人心弦的惊险故事就此被打开…
  •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作品以一部旅行车为载体,通过在路上的见闻、过去的回忆、扑朔迷离的人物关系等各种现实场景,以韩寒本人对路上所见、所闻引发自己的观点。这场真正的旅途在精神层面,如果说似乎逾越了部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但出发点也仅仅是希望在另一侧找到信仰。韩寒是“叛逆的”,他“试图用能给世界一些新意的眼光来看世界。试图寻找令人信服的价值”。
  • 仙术之法力无边
  • 一代创富者的智慧与情怀:民国商魂

    一代创富者的智慧与情怀:民国商魂

    以中国近现代具有独特性情的20位著名实业家为记叙对象,每人一个章节,分别从传略,文华,为人,雅兴,风度,恩怨,情事,妙语,佳作,评誉等10个方面,以小传,故事,言论,评价等方式介绍,从而让读者了解这些实业家的传奇人生。
  • 卿本佳人愿君不忘卿

    卿本佳人愿君不忘卿

    他说,倾城莫哭,我心疼。他总说,倾城我穷极一生也只盼能伴你左右。可是双手充满血腥的他,如何能够配得上善良的她。传说奈何桥下一千年,便能换来一次不喝孟婆汤的机会。那么他愿意在奈何桥下苦苦煎熬一千年,洗去他的罪孽,愿能换得和她相守一生的机会。倾城,你和我之间是谁劫了谁的情,又是谁祸了谁的心?
  • 都市之最强修仙者

    都市之最强修仙者

    地球元婴期大修,在渡劫时遭兄弟和道侣联手暗算,走火入魔,爆体而亡。重生回都市,一切重新开始!前世害我的那些人,全部干死!侮辱我的人,全部掌嘴!
  • 逆行逍遥

    逆行逍遥

    真元大陆上有很多让人揪心的事比如有人说白虎宗宗主被人带了绿帽子,有人说白虎宗宗主儿子和魔道圣女有说不明的关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且看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