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03400000034

第34章 苦催饷乡民匿迹,困穷途孝子伤情(一)

回乡催饷

徽州的平定,无疑是洪承畴的又一个成功。不过,由于在湖南和湖北,发生了农民军的余部四五十万人,同明朝守军实现了军事联合那样的惊人事态,却使整个战局的重心,一下子向那边发生了倾斜。感到大为紧张的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固然决定从江南抽调军队,增援湖广;而坐镇南京的勒克德浑和叶臣,也因此变得迟疑观望,放松了对浙东一线的军事压力。面对这种情势,鲁王政权的督师张国维,决定抓住盘踞杭州的清军后援不继、攻守失据的机会,大举进击。就在洪承畴前往徽州府城视察的时候,钱塘江沿岸的各路明军,也按照总督行辕的命令,纷纷厉兵秣马,整装备船,并且从十月八日开始,全线出动,准备连战十日,给敌人以新一轮的沉重打击。于是,一度陷于沉滞胶着的两浙战场,顿时又变得烽烟四起……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明朝军队都能立即开赴前线。譬如说,近两个月来一直随余姚义军驻扎在萧山县龙王堂的黄宗羲,眼下却不得不带领黄安等一队亲兵,连夜赶回通德乡黄竹浦去。

说起来,自从六月初率众从军之后,黄宗羲还是第一次回家。无疑,八月中那一仗是打胜了,而且由于余姚义军,还有后来参战的武宁侯王之仁的水师,从水上拖住了大部清兵,结果使驻节于富阳的督师张国维,得以指挥被封为镇东侯的另一位前总兵官方国安,从陆路乘虚进兵,一举攻下了东边的于潜县,进一步扩大了对杭州的包围。不过话又说回来,黄宗羲所属的余姚义军,由于被王之仁故意抛出去拼头阵,损失却过于惨重。事后清点人数,竟然牺牲了三百多人,其中光是由他带出来的黄竹浦子弟,就死了十七个,受伤的更多。虽说要打仗就难免会死人,但是一仗下来就死这么多,却使黄宗羲感到很难向村中的父老交代。特别当想到因此要面对孤儿寡妇的悲啼和泪眼,他就更增加了一分惶恐和胆怯。因此,战事结束后,他只是派手下的人回去报捷,并把死者运回家中安葬,自己却一直留在营中。“是的,等过些时候,这件事稍稍放淡了之后再说吧!”每逢接到家信,或是村中有人来,提及回家探视的话头,他总是闷闷不乐地想。

然而,这一次他却再也无法拖下去。因为近一个月来,军队的粮饷供应变得越来越紧张,特别是他们这些被称为“义兵”的队伍,已经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无疑,仅靠浙东地区,供养十万军队,自然不能说很宽裕,不过只要合理分配,短期间内应该能够维持。但是,自从方国安、王之仁等人晋升为列侯之后,却借口他们统辖的官兵是正规军,是作战的主力,提出要同余姚、绍兴、宁波、慈溪等六家最先起义的地方民军分地分饷,实际上是要把朝廷正式征收到的六十余万钱粮全部霸占过去,而让各路义军自谋生计。其中方国安自恃重兵在握,作战有功,态度尤其强横跋扈,根本不把张国维、孙嘉绩等举义元勋们放在眼内。王之仁算是稍好一点,但利益所在,自然也处处附和方国安。偏偏鲁王对他们十分倚重,曲意回护。因此,尽管各路义军头领极力反对,结果还是这样定了下来。消息传开之后,义兵的军心顿时陷入一片混乱,纷纷议论着要卷铺盖回家。虽然孙嘉绩等人极力安抚,并一再以忠义激励将士,但由于缺衣少食的情形越来越严重,派回各乡筹饷的人又大都空手而归,近一个多月来,各营义兵已经散去了不少人。眼看开战在即,将士们的粮饷却全无着落,黄宗羲心急如焚之余,终于只好向孙嘉绩自告奋勇,赶回家去想办法。

“本来,三弟身为粮长,在家中是负责这件事的,鬼知道怎么连他也挨挨延延的不打紧!不错,村民们是不会痛痛快快拿出钱粮来的。可眼下不是刚刚打完场么,怎么就连这几十石谷子、百来套衣被都征集不起来?总是他们不肯尽心尽力的缘故!”想到方国安、王之仁等以“正兵”自居的将帅,本来就极其瞧不起自己这些义兵,如果这一次又因粮饷不继而无法参战,今后在朝中恐怕更加没有立足之地。正是怀着这样的愤懑,黄宗羲才决定亲自回家走一趟。

经过一天一夜的航行,现在,他们乘坐的乌篷船终于在一片潇潇暮雨中抵达黄竹浦。这一次回家,虽说多少有点迫不得已,但在船靠码头的时候,黄宗羲却忍不住站起身,扶着船篷,远远近近地睁大眼睛眺望。他发现,除了横跨在渡头上的那条竹子搭的桥,似乎变得益发歪斜之外,其余的一切,还是四个月前他离开时的老样子。紧傍着蓝溪向远处延伸的堤岸,依旧是连绵不断的森森毛竹;拱出于毛竹后面的化安山,依旧有如一只匍匐的巨兽。而反映着最后一抹天光的白亮的水田当中,黄竹浦村也依旧是阴阴沉沉的一片,难得透出一星半点灯火。大约已经吃过晚饭,到了关门上床的时候,薄黯的村路上静悄悄、空荡荡的,连人影也看不到一个。只有隐藏在暗处的狗儿,大约嗅到了码头这边随风传去的生人气息,开始发出迟疑的、不安的吠叫……

当黄安为着抢在头里向家中报信,踏着水花飞快地跑得没影之后,黄宗羲和其余几个亲兵也披上蓑衣,戴上竹笠,沿着泥泞不堪的村路向前走去。

“是的,我终于又活着回来了!这几个月经历了多少事,操了多少心,还同鞑子真真正正打了一仗,而且打胜了!这可是以前做梦都没有想到过的!”一边听着泥水在脚下吱咕吱咕地作响,黄宗羲一边默默地想,“只是,仗打完了两个月,我却一直拖着不回来,虽然事出有因,迫不得已,但母亲想必难免会怪我,妻和细姐也会怪我。无疑,前些日子宗辕、宗彝去看我,都说家中各人都还好,不必挂心。但是……”

停了停,他又想:“这一次我回来,其实也不能逗留太久。营中的将士正等着米下锅呢!一旦征集到粮饷,就得赶回去。这一仗无论如何我们都得参与,还要打出个名堂来!哼,我偏要让方国安、王之仁之流看个清楚,我们义兵可不是白吃饭的,而且比他们‘正兵’还能……”

本来还要往下想,但狗儿们远远近近的吠叫,已经变得愈加猛烈起来,接着,村口那边出现了一点灯笼的亮光,旁边还影影绰绰有人在走动。黄宗羲眨眨眼睛,一颗心不由得急促地跳动起来。当瞧出那一群人显然是为迎接自己而来,他就顾不得道路泥泞,连忙迈开大步,急急赶了过去。

“哎呀!大哥,你、你怎么一声不响就回来了?”还隔着一丈开外的时候,对面的人影中就传来四弟宗辕惊喜的招呼。

“哦,我本没打算回来,是前天夜里临时才定的。”黄宗羲解释说,凭借来到跟前的灯笼亮光,微笑地打量着迎接者们那一张张熟悉的脸。他本来还想说明这次回来是为着催饷,但发现三弟宗会不在迎接的人们当中,临时又改口问:

“咦,泽望呢?”

“已经着人告知了他,不知怎地没有跟来。”一个瓮声瓮气的嗓音回答。那是二弟宗炎。

“那么,粮饷的事怎么样了?你们可办妥了么?”当最初的一阵子喜悦和问候过去之后,黄宗羲一边由大家簇拥着继续往村中走去,一边忍不住又问。

“前些日子见泽望白天黑夜地忙着哩,这两日倒不见他走动了,想是办妥了罢!”黄宗炎说。

“才不是哩!”五弟宗彝从旁插嘴,“小弟昨儿还听三哥发愁说,这粮饷总收不起来,不知怎样回复大哥才好。”

“你胡说什么!”大约看见黄宗羲陡然停住脚,瞪大了眼睛,四弟宗辕连忙安慰说,“虽说不容易,可也不是全收不起来,前几日,我就见好几个人拿了米粮衣被往祠堂里送!”

听着弟弟们这些互相矛盾的说法,黄宗羲愈加惊疑。“不成,得赶快找到泽望,问个明白!”他想,于是停止追问,加快脚步向家中走去。

不过,着急归着急,他却没能马上找到黄宗会。因为已经得到消息的家人们早就聚集在大门里外,伸长脖子等着。看见大爷回到了,他们就一窝蜂地迎上来,带着惊喜的神情,招呼、问候、叹息,七嘴八舌,热烈异常。面对这种情景,黄宗羲只得暂且把心事放下,不断地点着头,“哎哎啊啊”地回答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招呼,一直走到大堂上。家人们众星拱月一般跟进来,把他围在当中,又是搬椅,又是端茶,还挨个儿上前行礼请安。这当中,最忙碌的要数大奶奶叶氏,她一改平日的端庄稳重,不停地笑着,抹着眼泪,又是督着儿女们给父亲行礼,又是催促侍妾周细姐到厨房去端水,末了,还亲自绞了一条热气腾腾的脸帕,送到丈夫面前。于是,趁着黄宗羲揩脸的当儿,大家开始向他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像黄宗羲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回来?这场仗还要打多久?狗鞑子是否很凶,很难看,会不会打到这边来?以及黄宗羲可曾见过监国的鲁王爷?他老人家长得什么模样?如此等等。瞧着那一张张熟悉的脸孔,听着那一声声熟悉的话音,一种久别重逢的亲情在黄宗羲的心中荡漾起来。他于是耐心地、尽可能详细地作了回答;这之后,才离开大堂,在弟弟们的陪同下,到上房去专门叩见母亲姚夫人。母子相见,自然免不了又是一番悲喜交集和互诉别后的情形。这么一耽搁,待到黄宗羲终于从上房里告退出来,并且决定不要别人跟随,独自前往西偏院去找黄宗会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多时辰以后了。

刚才还闹哄哄的堂屋变得空无一人。现在,黄宗羲微低着头,走在幽暗而又熟悉的石板弄堂上。他之所以宁可不回自己的屋子,也要先上西偏院去,是因为甚至就在刚才家人齐集那阵子,他的那位身负重责的弟弟仍旧不见踪影;不仅黄宗会本人不见影儿,连他的妻子儿女也全都没有露面。“简直是岂有此理!你以为这是闹着玩儿吗?这可是生死攸关的大事!不把征集粮饷的事给我说清楚,你今晚休想躲得过去!”由于与家人们相见的兴奋已经消退,先前的那种焦虑又重新迅速浮现,甚至变得更加尖锐起来。

来到黄宗会的卧房门前,却发现里面黑沉沉的,声息全无。“嗯,这么快就睡下了?”黄宗羲疑惑地想,随即咳嗽一声——“泽望!泽望!”

停了停,见里面没有答应,他稍稍提高了嗓音,又叫:

“泽望!”

谁知仍旧没有答应。

这么一来,黄宗羲反倒犯了难。不管怎么说,如今已经到了初更时分。眼前这屋子里又黑灯瞎火的,既不知道黄宗会是否在里面,即使就在屋子里,那么他的妻子照例也应该会在里面。而照刚才的情形看,对方大概已经睡下,并且显然不想起来开门。那么自己作为兄长,却在外面叫唤个不停,虽然是为的正事,总有点不通人情之嫌。“嗯,眼下是晚了一点,也许,还是等明天再说?”他犹豫地想。但已经来到门前,加上确实急于知道粮饷筹办的情形,他又不愿意就此退回去……终于,他还是把心一横,再度提高了嗓门:

“泽望!”

这一次,好歹有了回应,却是黄宗会的妻子梁氏的声音:“谁呀?”

“哦,是——是我。”黄宗羲连忙回答。同时气恼地觉得自己竟然有点心慌,仿佛真的做了什么错事似的。

“啊,是大伯呀,什么事?”

“我要寻泽望,他可在屋里?”

“你三弟他不在。”

“不在?他上哪儿去了?”

“不知道。他吃罢夜饭就出去了,到这会儿还没回来。”

“这——你这话可当真?我可是有要紧的事找他!”黄宗羲紧追了一句,同时打算着,一旦对方再次明确回答黄宗会不在,他就立即结束这种隔着一道黑乎乎门扇的、大伯与弟妇的别扭对话。

谁知,屋子里偏偏沉默下来,并且起了嘁嘁嚓嚓的响动,像是翻动身子,又像低声商量。

黄宗羲的耳朵不由得竖起来——虽然暗暗责备自己这样做是可鄙的、不应该的,但仍旧止不住重新生出希望,“是的,只要泽望肯出来,向我说清楚筹饷的事,别的我都不与他计较便了!”他惭愧地、宽宏大量地想。

终于,门扇里响起了回答,却仍旧是梁氏的声音:

“弟媳妇我可不敢诓骗大伯。大伯既有要紧的事,要不,等你三弟回来,弟媳妇我就即刻让他去见大伯,好么?”

黄宗羲不由得愣住了,半晌,终于自觉无法再问下去。然而,门扇内刚才的响动和犹豫,却使他认定黄宗会其实就在屋子里,只是执意躲着不肯出来罢了。有片刻工夫,他在黑暗中咬紧牙齿站着,一种受到侮慢和愚弄的怒气使他恨不得举起拳头,狠狠地向卧室的门擂去,喝令那位没用而又可恶的弟弟立即滚出来!只是临时想到自己是大伯身份,眼下又是在夜里,万一强行敲开了门,屋子里果真只有梁氏一个人,场面会变得十分尴尬,才又极力忍耐住了。

“哼,你躲得过今晚,莫非还能躲得过明日不成!我总有叫你说个明白的时候!”这么拿定主意,他才转过身,悻悻然走回自己居住的东偏院去。

同类推荐
  • 奋不顾身爱上你

    奋不顾身爱上你

    本是民国豪门小姐,却在一夕之间,沦为大户家奴。因为那宛如明珠的美貌被那些权高者垂涎,在那个红颜薄命的年代,她却选择追求爱情。红墙绿瓦内,勾心斗角中,沐倾寒在一开始便选择明哲保身,只希望能苟延残喘地活下去。却因为那抹雪中的身影——温润如玉的四少爷,让她魂牵梦萦让她对生活有了新的期望,她用生命中全部的力量守护着摇摇欲坠的爱情。她不再是那个只知道低眉顺眼的丫鬟,出谋略,除奸邪,辨鬼神,她如深海中最璀璨的明珠,锋芒毕露下的她不顾四面楚歌,飞蛾扑火地守护自己的爱人,孰不知,一切都是有人精心布局,她如履薄冰,步步惊心。
  • 市声

    市声

    晚清仅有的一部以工商界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它以上海商界为中心﹐反映了晚清商界在纺织、茶业等方面受外资侵入而日渐萧条的情景﹐以及若干有志之士欲振兴民族工业的豪举。它著重谴责了工商界内部种种卑鄙龌龊、尔虞我诈的行为,提供了晚清工商业社会生活的一幅风俗画。
  • 苍老的少年之迷惘的依维斯(上)

    苍老的少年之迷惘的依维斯(上)

    他,拥有这个世界无数人所渴盼的天赋;拥有这个世界无数人所梦想的实力;也曾拥有这个世界无数人所梦寐以求的权力。但是他并不快乐,天赋、实力、权力都是他的累赘。他所做的都是被无数人艳羡的事,但并不是他所想做的。可为了这个世界所有被欺压被奴役的种族,他除了挥舞手中的剑,还能做些什么?
  • 宝贝

    宝贝

    社会情绪代言人六六以《蜗居》《心术》直击房价与医疗问题之后,将锋芒之笔锁定在社会全产业链的最终端:孩子。于是有了这部兼具美剧美学和中式伦理的挑战极限之作。小说《宝贝》并不是以孩子为主要内容,而是呈现了情感危机时代三组家庭不同的感情经历和生活轨迹。如六六所归纳:90后不知道为什么要有婚姻,80后不清楚为什么要有孩子,70后在考虑能否再要第二胎。与此同时,计划生育、精神出轨、中年危机、养老重负……这一切困扰着当代人的问题都在书中得以深度透视。
  • 战争游戏和鳖

    战争游戏和鳖

    高小明有一副侠胆,但他更像一个缺少教养的小无赖,仗义却凶狠,大方但也霸道,他身处的江湖不是一个博取生存的地方,而是少年们打架发泄过剩荷尔蒙的场所。高小明最后暴毙街头,死的惨烈悲壮,但也不无荒谬和滑稽。
热门推荐
  • 东方日珠

    东方日珠

    《东方日珠》的内容提要:大龄女席日珠经人介绍认识大龄男萧洒,因一个前缘的梦使两个本无好感的男女开始了恋爱关系。萧洒是一个内心比较阴暗且好强、缺乏修养的家伙。日珠有点虚荣,但还算老实本份,原本有着一颗璞玉一样的心,可是在一个道德观扭曲的家庭里丝毫看不出她的好,只是看到她粗糙的外表。世道人心,她每每屈服。萧洒因贪日珠婚后会开面包店赚钱,一念间他与日珠领了结婚证。在筹办婚宴期间,萧洒父母表示出对日珠不满,因而导致萧洒找回前女友。此时的前女友胜在有房产,而自己一家人还在为还房贷过着苦哈哈的日子,抓住有房产的前女友对于这个势力家庭就像似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于是,不顾道义要萧洒与日珠离婚。此时的日珠如萧洒之前预感的一样,日珠是荣华富贵的象征。日珠中了巨奖的事没声张,在看透了萧洒一家人的嘴脸后,她毅然地和萧洒离了婚。之后,萧洒才明白:放弃日珠就等于放弃了荣华富贵。
  • 半妖成仙录

    半妖成仙录

    我欲成仙凌驾于天地之上,吾即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晖、与阴阳乾坤同灭同生,仙拦?那便斩仙!魔阻?那便噬魔!佛挡?那就灭佛!神欲化我为虚无?那便杀神!一位半人半妖血脉的少年,半妖体质,极其脆弱,修炼受阻,但是上天也同时让的他血脉发生了变异,一段段憾世传奇,就此展开!受尽万人冷眼欺辱、为了父母亲的仅余残魂、更为了她那一句“千万次的轮回,才换的一次回眸,若能长生,万世千秋,不离不弃...”“好,那便,在万世轮回中长生不灭!”屈辱、仇恨、感情戏、夺宝欺人、奇遇、,总之,爱恨情仇、酸甜苦辣,样样不缺,绝对会让你逐渐恋上这一本《半妖成仙录》,让《半妖》肆虐你们那挑剔的眼球与心灵。一篇亘古般的华丽天卷、一段震人心魄的传奇,就此展开,带你领略前所未有的震撼...!新人新书,求各种票票喽(*^__^*)
  • 三界谜情

    三界谜情

    地球有多大?是你看到的吗?宇宙有多大?是你想到的吗?人从哪里来,又往何处去?谁问过?谁想过?三界之内是什么?三界之外又是什么?一串串的谜,一个个的疑,或许没有人想过,或许没有人问过,我们存在的原因是什么,既然存在了,为什么却仅仅只有百年寿命?既然传承了,为什么我们只局限于一辈得失?
  • 可以不醒么

    可以不醒么

    如果这是一场梦,为什么要醒过来……如果梦到的是你的灵魂,那梦醒的时候,你会不会还在我身边……可不可以永远不要离去……因为害怕梦醒之后,再也感觉不到你的存在……
  • 生活的硬壳

    生活的硬壳

    黄家一家人的喜怒哀乐和生活哲学,没有狗血只有治愈。希望重新唤起大家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
  • 都市女王:妖孽太嚣张

    都市女王:妖孽太嚣张

    客厅里,某男看着眼前的一幕,艰难的咽了咽口水:“女人,你、你要做什么?”“做什么?当然是脱衣服啊!”说罢,某女继续往下拽拉链。见状,男子立马跳了脚,“废话,老子自己长眼睛了,知道你在脱衣服,老子问的是你为啥脱衣服?”“诶——原来你一直在看我脱衣服啊!”“看你妹啊!老子问你为啥脱衣服?”“我在自己家脱衣服难道还要经过别人的同意吗?”瞧着对方炸得连头发都竖了起来,某女不禁停下了手上的动作,“我说,你的思想到底有多不纯洁?我只是脱个外套,又不是什么都不穿,你用得着摆出一副强抢民男,哦不,是如临大敌的架势吗?”
  • 导弹武器科技知识(下)

    导弹武器科技知识(下)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
  • 儒风

    儒风

    提笔向天笑,文章诛蛮妖。这是一个读书人的世界,诗词可显圣,字画能衍真。圣人降临,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上可摘星辰圣力,下能安国泰昌平。唇枪舌剑退蛮敌,字字珠玑化圣兵,思想所致,便无所不能。梁争重生在这么一个儒道世界,以惊圣之言明志,提笔书传世诗词,点指对天下文人,除奸佞,退蛮狄,步圣者大道。一块无字玉碑,开启一段狂儒风暴。我自提笔向天笑,狂书文章诛蛮妖!
  • 卡耐基写给年轻人的14堂人生智慧课

    卡耐基写给年轻人的14堂人生智慧课

    本书是为年轻人量身定做的一本成功励志读物。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一直很关心年轻人的成长,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提供给年轻人很多睿智的建议和极有参考价值的看法,堪称令世人叹服的人生智慧。掌握这些知识,并去实践它,相信每一个年轻人都能在人生中获得成功。千千万万个年轻人从戴尔·卡耐基的作品中获益,走出了迷茫与困境,走向了幸福和成功。年轻人只要认真阅读,就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相信自己,发掘自己的无穷潜力,从而创造美好、辉煌的人生。
  • 花都巫医

    花都巫医

    亡灵法师穿越都市,误将青梅竹马的女刑警认作母亲,救下市长夫人,又混进医院当起了太平间守夜人。不久的将来,主宰世界的精英们发现有个喜欢跟尸体作伴的神医可以主宰他们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