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很多家庭都过着这种时间紧张的生活,差不多什么事儿都是踩着点儿进行,父母根本就不可能再满足孩子过多的要求。可是为什么要这样呢?我调查过的女性都承认,她们很不喜欢现在的这种生活节奏,可是这已经成了一种生活的习惯。她们做事情做得越来越快,于是就把越来越多的事情都塞进自己已经很忙乱的生活,甚至连她们的娱乐活动也是在快节奏地进行。古代赶不上驿站马车的人,也不会这么焦躁,因为只要下个月再来坐马车就好了。可是现在呢?有的人如果错过了一个旋转门都会感到万分懊丧。
在这种节奏快得令人窒息的生活中,谁是注定的受害者?是孩子,是那些手无缚鸡之力、对生活无所适从的孩子。白天,父亲要去上班,所以他只能在家默默想念。晚上,父亲回来后他便追着父亲,说:
“爸爸,和我一起玩球吧!”
可是此时父亲真的累坏了,他的公文包里还有很多文件需要处理。原本妈妈答应过今天下午带他去公园,可是有很多工作必须今天完成,所以妈妈一整天都在忙着工作。此时孩子得到了这样的信息:大人们又开始忙了。他只能慢慢挪到客厅,然后看两个小时动画片或是其他匆忙的生活容易产生疲劳感,疲劳感会让人暴躁,暴躁会导致冷漠,而冷漠就会让孩子认为自己不被爱和尊重。
节目来打发时间。
孩子的事情都不在父母“要完成的事情”的清单之上。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就要多拿出一些时间陪陪他们。你需要给孩子介绍一些好书,陪孩子一起放风筝、玩球,或者玩拼图游戏,听孩子给你讲讲小鸟的膝盖被弄破了的那一集动画片,然后跟孩子讨论另一只翅膀受伤了的小鸟。这个过程会帮孩子建立起自尊和自信。父母要用爱来温暖孩子,而不是将自己陷进忙碌紧张的生活中。
换句话说,匆忙的生活容易产生疲劳感,疲劳感会让人暴躁,暴躁会导致冷漠,而冷漠就会让孩子认为自己不被爱和尊重。
亲爱的家长们,请放慢生活的节奏吧!孩子们很快就会长大,然后离开我们,那时候你就只能回忆起孩子们是多么的需要你,而你又是怎样冷漠地对待他们的。我并不是让父母把全部的生命都奉献给我们的下一代,也不是说每个人都必须有孩子,可是一旦你有了孩子,就要把自己的时间腾出一部分给孩子。孩子没有办法自己把自己养大,所以那些忙于工作的父母,也应当想办法抽出时间来陪伴自己的孩子。
别让孩子看到你的负罪感做父母的人很容易产生负罪感,即使是那些将自己的生活都献给孩子的全职父母。像我前文所说的,父母应该全心全意对待孩子,可是父母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所以并不能面面俱到,因此与孩子的需要之间就产生了矛盾。而这个矛盾也是给父母带来强烈负罪感的原因之一。有趣的是,这种情况会慢慢颠倒过来。孩子长大以后,有时会因为无法满足父母的需要而感到难过,他们会觉得自己很失败,然后产生负罪感。
没有人生来就可以做一个完美的家长,因此我们可以把自己放到道德的法庭上,检讨一下自己是否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我在惩戒孩子的时候公平吗?在感到崩溃和生气的时候,我是不是反应过度了?面对众多孩子时,我是不是偏心了?孩子是因为我对他们关心不够而生病了吗?孩子发生了意外是不是我的错呢?我是不是犯了和当年我的父母一样的错呢?请一遍一遍地扪心自问,然后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
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患有精神疾病或者肢体残疾时,他们会手足无措,痛苦万分。即使导致孩子残疾的原因可能是遗传或者是其他未知因素,父母也会把这当作灾难,当作上帝对他们之前过失的责罚。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从不幸产生的那一天起,他们就要忍受着痛苦,认为这都是自己的责任。这种负罪感会让原本幸福和睦的夫妻产生隔阂,关系慢慢破裂,沉浸在无尽的痛苦之中。
其实,这种负罪感也会在很多方面扰乱原本健康的亲子关系。首先,负罪感会剥夺为人父母的快乐,让父母只是因为责任而投入到无尽的生活琐碎之中。其次,负罪感会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父母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过度纵容孩子,只要他哭着要什么东西,不管这东西是否为必需品,父母都会马上满足他的要求。慢慢地,父母就会在亲子关系中变得非常宽容和溺爱。理由似乎就是:虽然很多地方我没有做好,但至少我没有惩罚过我的孩子,没有让他不高兴过。我们在后面会讨论孩子的自尊会因为父母的过度溺爱而丧失的问题。再次,孩子的观察力很强,他们能感觉到父母潜在的负罪感。孩子知道父母有一些不太明了的情绪,他想知道那是什么,可能是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好。简单地说,父母的内疚会成为阻碍孩子建立自尊、自信的另一个可怕的力量。
对待负罪感最好的办法就是坦诚面对,借此机会来改变现状。《现实疗法》的作者——心理学家威廉·格拉斯博士说,负罪感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感觉,负罪感会让人有提高和进步的空间。因此,我想提议所有心怀负罪感的父母坐下来,谈谈到底对自己有什么不满的地方,把自己最大的弱点写出来,然后对每一条都认真评估。以下这些弱点应该是父母在抚育孩子中常会出现的:
“我的负罪感有根据吗?”
“我能解决我的问题吗?如果能的话,我该怎么做?”
“如果我对此无能为力,那我是不是该把它抛到一边呢?”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谁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完美的家长,就像我们谁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一样。我们总会感到疲惫、失意、失望和暴躁,这些都会影响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不过幸运的是,在为人父母的这些年,我们可以犯错误,因为我说过,我们都是不完美的。
手心手背都是爱女儿达娜刚刚5岁的时候,我的儿子赖安就出生了。她以前是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唯一的孙女,因此得到了大人们所有的爱与关注。可是,她本来十分安全的王国被一个小生命打破了,现在这个小生命取代了她,成为了家庭的焦点,获得了所有人的关注。我们的每个亲戚都喜欢抱着赖安,亲吻他、抚摸他,或者揉捏他。每当这时候,女儿达娜只是在旁边疑惑地看着,她眼里满是茫然。赖安出生一个星期以后,在我们开车从我母亲家回家的路上,达娜突然说:
“爸爸,我有些话想说,不过我只是随便说说。你应该明白我不是一个坏孩子,可是有时候,我真的希望小赖安没有出生。”
女儿的这句大实话,给了我们一个很有价值的线索,让我们能够了解她的感受,所以我们马上抓住这个机会跟她交流。我们把达娜从后座抱到前排的座位上,跟她讨论她刚才说的问题。我们告诉她,我们能理解她现在的感受,而且向她保证我们很爱她。我们跟她解释,说现在这个小宝宝什么都不能做,如果大人不照顾他,给他喂饭、穿衣、换尿布等等,那么他就会死去。我们也提醒她,在她小的时候,我们也是这样照顾她的。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们小心地平衡着她和赖安的关系,让她感觉到她在我们心中的地位不会受到赖安的威胁。因为我们一直很在意她的感受和安全感,所以她和弟弟的关系非常好,他们相互关爱。
达娜向我们坦白了她的感受,可是很多孩子并不会这样做。更普遍的情况是,孩子不能或者不愿意表达因为另一个孩子降生而感受到的不安,此时父母必须学会观察孩子。
“担心被取代”综合征的最主要症状是孩子会突然出现一些婴儿时期的行为。孩子会想:
“如果只有婴儿才能得到父母的爱,那我就还做一个婴儿吧。
”因此,他们会发脾气、尿床、含手指或是抱紧母亲,也会像婴儿一样说话。这些行为会带来很多危害,这些危害目前已经被证实。
如果你的孩子又出现了婴儿时期的行为,那我建议你按照以下步骤来做:
1.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感受,并把它坦诚地表达出来。当孩子故意在大人面前做出一些很幼稚的事情,想让大人笑或者引起大人注意的时候,大人最好能把他抱过来,说:
“宝贝儿,你怎么了?今天你是不是需要人陪啊?”
慢慢地,孩子感觉到自己被排斥的时候,就会用相似的话来表达他的感受:
“爸爸,我今天想让人陪,你能跟我一起玩儿吗?”
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孩子慢慢地也会更加了解自己。
2.不要让孩子那些扰乱正常生活的行为得逞。当保姆来照顾孩子的时候,孩子拼命啼哭,你不要去理睬他,并且可以做出稍微有点生气的样子。
记住,孩子威胁你时你对他百依百顺的话,那么他就会经常这样做,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3.让孩子觉得自己长大了,自己很重要,用这种感觉让他认为自己没被遗忘和忽视。去公园的时候,要让大孩子清楚他可以去,而婴儿因为太小了不能去;多向孩子强调什么事情他可以做,婴儿却做不了,比如说他可以自己去厕所,而不用尿在裤子里。让大一点儿的孩子帮忙照顾小婴儿,让他感觉到自己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电话公司的一个电视广告从孩子的视角完美地展现了我的这个方法。广告的内容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告诉大家,他妈妈刚刚生下一个孩子,因此所有人的精力都集中在那个小婴儿身上。他觉得自己被遗忘了,可是这时候妈妈给他打来电话,告诉他需要他来帮忙照顾小婴儿。接着,所有的事情就都好了起来。电话公司做这个广告当然是为了盈利。但是在这个广告中,沟通才是最主要的创意。
只要你能用心做,就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孩子的这个阶段将很快过去。
总而言之,父母要反思一下家庭气氛,看目前的家庭气氛是有利于孩子建立自信还是让孩子更加自卑?家里的气氛能不能让每个人都开心、满意?家人现在对家庭是否满意?家人能否公平对待每个孩子?有没有对漂亮或者聪明的孩子更偏爱一些?家人有没有努力经营家庭生活?
多年以后,孩子长大成人了,当他回首过往时,是满怀愤怒还是心怀感激,完全取决于你现在对家庭气氛的估量。
常见问题和解答
1.问:在家里开一些友善的玩笑,或者彼此之间小小捉弄一下可以吗?这会不会影响家人之间的关系?
答:在健康的家庭中,家人可以一起欢笑,我不认为我们的自尊会脆弱到对待彼此都要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不过,如果我们总是拿一个孩子开玩笑的话,再无害的玩笑也会伤害到这个孩子。如果家里某个孩子有一些缺点或者小毛病,比如尿床、舔手指、结巴或者其他身体上的疾病,我们就应该小心谨慎地去面对他的这些问题。特别要指出的是,不管家里是有个头矮小的男孩还是五大三粗的女孩,我们都不该用孩子的体型来取笑他。拿这些来开玩笑真的是一点儿都不好笑。开玩笑的一个指导原则是:如果孩子有不希望被外人知道的缺陷,就不要拿这点来取笑,这才是明智的。还有,如果孩子求大家停止玩笑,那么我们就该尊重孩子的请求,不要再继续下去了。
2.问:孩子每做一件事情,我都要称赞他吗?如果我告诉他他做的每件事情都很棒,会不会太溺爱他了,会不会适得其反呢?
答:没错,过分地夸奖确实会适得其反。孩子很快就会发现你的文字游戏,然后你的话就会失去原来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区分一下什么是奉承恭维,什么是真心称赞。奉承恭维是孩子不劳而获就得到的赞赏。奉承恭维是孩子的外婆时常说的:
“哦,看我孙女,多漂亮啊!你一天比一天好看了。你长大了以后,一定会有很多男生来追你!”
或者是“天啊,你怎么这么聪明啊!”
孩子什么都没做,你就给他赞美之词,这就是奉承恭维。
另一方面,赞扬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让孩子有益的行为能够继续。赞扬不能是空泛的,要针对某件具体的事情。
“你现在真是个好孩子”这样的话就不够具体,“你今天把房间收拾得很整齐,我很喜欢”就比之前那句好多了。家长应该寻找机会,给孩子一些真实的、合理的称赞,而不是那些空洞的奉承。
3.问:如你所描述的那样,我家的气氛一直很紧张。我有三个孩子,都不到6岁,我一直忙着照顾他们,日夜不停,我怎样才能把节奏放慢呢?
答:我想我能告诉你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可能对你怎么消费也有些帮助。当攒了足够多的钱时,很多美国人的购物清单上就会出现一些需要优先购买的物品,如:沙发的新皮面、餐厅的地毯,或者汽车。不管怎么说,我认为对一个家庭来说,给忙不过来的母亲找一个帮手(比如高中生),也应该放到“优先购买”的单子里。不然的话,家有幼子的母亲就只能一个人扛下所有的工作,日复一日地做家务,比如洗尿布、擦鼻涕和洗餐具等等。我一直认为如果她可以请人帮忙的话,就会变得更有效率,而且能做一个更好的妈妈。更明确点儿说吧,我觉得一个家庭妇女一周至少要离开家一天,去彻底地放松自己。对一个家庭来说,其实这种快乐远比买个新窗帘或者好的锯子要重要得多。
如果一个家庭本来就经济紧张,那怎么可能请得起保姆呢?
其实,找一个正在上高中的孩子来代替年老的保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建议你可以打电话到附近的高中,告诉咨询员你需要一个成熟些的女学生来帮忙打扫房间。不要告诉他们你要雇用一个长期的帮手,等到指定的人选到了以后,你可以先试用她一天,看看她表现如何。如果她工作认真且高效,你可以让她每周来工作一天;如果她动作慢,还不负责任,就说些感谢她的话,然后打电话再重新找一个学生。同是高中的女孩子,可是成熟度却非常不同,你一定会找到一个干活像大人一样的合适女孩。
4.问:我的孩子今年4岁,我对他真是失望极了。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的话,等他长大了,他一定是个失败者。现在他还这么小,我能根据他现在的表现预测出他未来的性格特点吗?
答:勒内·威特兹说过:
“对于一个孩子的未来,不宜由小看大。”
如此匆忙判断一个孩子的情况,对他来说很不公平,而且有百害而无一利。耐心点儿,给孩子时间让他长大、成熟。对于困扰你的这个问题,你可以平和一点儿对待。记住,一定要让孩子享受童年的快乐,毕竟这个时期非常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