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944500000002

第2章 梦遇皇兄受谗降死诏,托孤御弟扶国逞雄才

曰:人若被逼急,好人变成驴。不会用牙啃,也会用脚踢。魏客相勾结,弄个二打一。敌众我军寡,不能随便打。暂避其锋芒,日后再逞强。荣登帝王日,罪恶再昭彰。

崔呈秀等捉拿万燝,不等万燝辩解便予以一顿拳打脚踢,只打的那万燝鼻青脸肿、奄奄一息,气得那信王怒发上冲冠。可信王毕竟冷静,他深知自己权力有限,约束不了崔呈秀等人,又气又恨几近昏死,只得乘辇返回王府。这崔呈秀将万燝投入大牢来见魏忠贤,将此事一一表明。魏忠贤大笑道:“万燝不识时务,便是这等下场。朱由检无兵无权不足为虑。”其他爪牙一听,争相奉承魏阉,魏阉环顾左右,将崔呈秀唤到面前低声授意,就这样,将近天明之时,万燝在牢狱之中被过度用刑,杖责而死。而这信王却一夜奔走,身体疲惫不堪,回府休息。天亮之后,信王正欲想方设法解救万燝,却得到万燝被杖刑而死的消息,气得信王顿足捶胸、痛哭失声。最后,信王命手下人想方设法,无论花多少银两都要将万燝尸体拿到。

就这样,在信王的帮助下,万燝尸体被万燝子孙取回,家设灵堂,将万燝尸身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将头抬起,放着布枕,枕下放着纸钱,用公鸡血染过的麻绳将手脚绑定,将小腿位置放了了几块石头,用八仙凳子撑着放尸身的木板,凳子下面摆放着长明灯。又请来成批的道士、和尚念经超度亡灵,吵吵闹闹整整七日,到了这第七天,有亲朋将万燝尸身抬入棺材内,子孙将万燝尸身擦拭一遍,童男一名拿着香烛在前开道,道士、和尚在后念着经、诵着佛为万燝指引归天之路。子孙抬着棺材哀嚎着走往万家祖坟,到了祖坟,看到预先挖好的坑,和尚拿着木鱼锤轻轻的敲了一下棺材盖道:“万施主,望你能早日升天享受无极福祉,阿弥陀佛。”就这样,众人将棺材放入土中进行埋葬。信王看着,心感无尽凄凉,不忍再视,便回归府邸。

也是由于信王对魏忠贤及其党羽深恶痛绝,常常痛恨于心,忽一夜,信王偶得一梦,只梦见金銮殿上,天启帝大会群臣,文武百官朝拜已毕。魏忠贤进言道:“信王位列亲王,贪赃枉法、越权行事、勾结死党、不尊圣旨、污蔑帝王,罪无可恕,望陛下圣裁!”天启帝道:“信王虽犯大罪,然其乃皇室宗亲,朕之御弟,罪不及家,只追究其一人,余者不问。”就这样御林军铺天盖地四面而来,唬得信王魂飞天外,不敢从正门逃走,开启小门转身便跑。只追得那信王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苦不堪言。谁知那信王跑到树林之中,伏兵四起,将信王抓获。若按常理,即使处死死囚也当次日午时三刻,才可施刑。可这毕竟是梦中,只梦见众人推拥将信王关入囚车,拉往午门。午门也称承天门,只因其在子午方位,故称午门。囚车到达午门,军兵将信王卸下囚车,便欲问斩。只见雪白大刀从空中落下,或许是天意怜惜,这时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直吹得众人难以睁眼,待风声渐息,信王睁开双眼发现枷锁尽去,绑绳尽开,独自一人站在山脚之下。信王看罢,惊叹道:“不想天下间还有这等美好之景,也是我朱由检命不该绝,受这大风刮至此地。”信王自觉愁怨尽去,人得全新,环顾四周,猛然发现山之半腰有一洞口,这洞口略大于人。若按常理,信王孤身一人断不肯亲入险地,可这信王却不知不觉之中走入洞中,发觉洞中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对面见不得人。信王自觉心慌,转身欲出,怎奈何自己已然身处绝地,寻不得出路,辨不得方向。信王自觉更加心慌,突然间,他发现前方金碧辉煌,眼前竟出现一座金銮宝殿,殿中玉柱盘龙,金砖铺砌甚是巍峨,殿中央乃是一座龙椅,前面摆放着龙书案,上面堆放着奏章。

信王见此环顾四周无人,便顺着来到龙椅旁,手扶龙椅想着心事。正在此时,黑暗角落之中走出一人,此人头戴白包巾,身穿八卦仙衣,怀抱拂尘,仙风道骨,器宇轩昂,口诵佛号:“无量天尊,王爷所看乃是帝王宝座,不知王爷可有意试坐之?”信王转身看这道士道:“不知仙长是哪座仙山之得道之士?为何知我身份?”道士笑道:“山野之人无名少姓,怎奈何天启帝昏庸无道,天下尽知魏忠贤奸佞,独其不知。若王爷肯登坐九五,便可以主宰天下铲除宦竖,保全朱氏帝业易如反掌。”信王听罢,沉默片刻,思量道:“这道人说的并非无理,兄长治国无方,朱明王朝已是岌岌可危,若不自省,祸至无期。”信王反念一想道:“兄长正欲杀我,怎奈天不绝我,得到此地,遇这道长,未曾蒙面便知晓于我,与我共论国事,莫非其中有诈?”信王思量罢,假怒道:“大胆妖道,竟然蛊惑我君臣之情,离间我臣下之义,我岂能与你善罢甘休?”道士道:“王爷心知肚明,为何以言语试我?魏忠贤顾忌于从古至今未有宦官称帝之例,加之朝臣并非全部倒向于他,故委屈为臣。魏忠贤手握重权、爪牙遍地,竟然调集御林军为其看家护院。此人不除,大明休矣!”信王听罢,泪染衣衫道:“大明忠义之士何其之多,皇兄不能妥善用之,又何其昏也!”道士道:“信王休要悲伤,天下之人恨魏忠贤深入骨髓,只要再得一人之力相助,魏忠贤必灭。”信王道:“敢问何人?”道士道:“皇帝。”信王道:“道长说笑了,皇兄待魏忠贤如父如亲,视客氏犹如生母,言听计从。皇兄又怎会忍心将其杀害?”道士笑道:“这皇帝并非朱由校,而是你朱由检。”信王听罢,便是一惊。道士接言道:“若信王肯承天应人,中兴大明继承帝位,上可不负朱氏以待列祖,下可不愧国家以护万民,纵然死于九泉也无遗憾!”信王连连摇头。道士道:“贫道知晓信王所虑之事。信王恐强取皇位上不应天意,下不顺民心,中不孝于祖宗,故有所虑。信王不必担忧,朱由校不久必将冰天,信王不坐必为他人所取。”信王暗思量道:“朱由校虽为我皇兄,奈何大明之江山,祖宗之基业,不可轻弃之,我宁负皇兄,不负祖宗,不负万民。”朱由检一步一步走到龙椅旁,看着那金玉雕琢的龙椅,朱由检稳稳的坐了起来,刚刚坐稳,便仿佛看到了文武百官朝拜之景。道士看罢,化作一阵青烟随风而去。朱由检大惊,忙起身问道:“敢问仙长姓名?”道士道:“吾乃太白金仙是也!”

信王昏昏沉沉不觉醒来,竟发现原为一梦,看了看时辰,已近巳时,起身下榻,本欲正衣洗漱,只见门下人领着一名太监慌慌张张来见信王。太监见信王叩头已毕便道:“王驾千岁,圣上昨日偶染风寒,欲用道士仙药求得长生,御医苦劝不听。服用仙药之后,病体转重已然危在旦夕,命我急传王爷乾清宫见驾,还望王爷即刻随我面见圣上,若去得早或许还能见得最后一面,若去得晚了,恐怕连最后一面也见不到了。”信王听罢,忙命人更衣,跟随太监进宫。太监上前轻声道:“信王到了。”天启帝微睁双目,以手示意信王坐在榻旁,命退左右,宫女太监连忙退下。天启帝开言道:“五弟,朕登基以来已有七个春秋,朕自知并非一位明主,望弟效仿尧舜,以图中兴大明。”不久,天启帝驾崩于乾清宫,享年二十三岁。

公元一六二七年八月,信王朱由检继位,次年改年号为“崇祯”。崇祯帝继位,大赦天下,金銮殿上大会群臣,文武百官朝拜毕。崇祯帝道:“众位卿家,皇兄在时多依仗卿等,今日朕初登大宝,还望卿等用心辅佐朕,勿负先帝之望。”文武百官听罢,一齐跪倒三呼万岁,崇祯帝看罢,想到梦遇太白金仙之景,真与现实无二,遂叹道:“真仙人也!”崇祯帝立定神思又言道:“卿等为国操劳,与民分忧实属不易,理当加赏,文武百官各升一级赐俸半年。”崇祯帝又转龙首望魏忠贤言道:“魏爱卿。”魏忠贤听罢,连忙出班跪倒,崇祯帝道:“魏爱卿位列上公,名居九千,官已极矣,朕赐你黄金万两,绸缎千匹以资鼓励。”魏忠贤听罢连忙叩头道:“臣虽有忠君报国之心,守正恶邪之意,却奈何体弱多病,朝不保夕,望陛下允臣告老还乡,以享晚年。”崇祯帝转过龙书案,走下玉阶,以手相掺道:“卿乃大明朝的擎天白玉柱,驾海紫金梁,朕刚刚登基,卿便要告老如折朕之臂膀,朕断不允奏。再者,朕尚年幼,朝中诸多事宜还全赖爱卿,望卿家莫辞劳苦辅佐于朕。”崇祯帝会见完群臣,来到御书房,屏退左右,进入书房。崇祯帝一见那奏章堆积如山,满是尘土覆盖,不觉勃然大怒,自言自语道:“魏忠贤十恶不赦之人,千刀万剐死不足惜。哄骗皇兄以致皇兄沉迷于玩乐,政事荒废,将这奏折堆积如山。如今,朝堂之上又以告老还乡试探于我,朕恨不得食其之肉,饮其之血,方雪吾恨!”言毕,崇祯帝自觉失言,暗自道:“魏忠贤耳目遍及皇宫,若被他听去,恐朕性命难保。”崇祯帝心中不悦,回到寝宫自酌自饮,环顾左右,空无一人,不觉流泪,乃赋诗曰:“长夜降,红灯起,登高望远,万里关城闭。鸟不鸣,鱼不起,寒风彻骨,千里人烟息。人道帝王似天仙,粉黛佳人数无边,真心苦,真辛苦。千里宫廷红砖砌,玉树成林绕金屋,痛苦处,真无诉。点点伤心自抚,试问:孤家寡人何日可自如?”赋罢崇祯帝自觉疲倦卧榻而睡。

话分两头,再表大太监魏忠贤。魏忠贤回归府邸,急忙派人将客氏请到府中商议。客氏闻讯而至,魏忠贤迎客氏入厅,言道:“贵妃娘娘,如今改天换日,新主登基。我等光辉岁月一去不回,或死于新主之手,或再获新主恩宠。一招之错、一念之差皆粉身碎骨,此事不可不忧,不知娘娘有何高见?”客氏听罢,言道:“千岁所言正是本宫所虑,但崇祯虽居九五,毕竟刚刚登基,朝中根基不稳,可以宣州对蒙作战之事试之。若其大嘉封赏,则说明我等依旧受宠,若其不允,则可见其恨我等之意,便想法罢黜之,另择新君,以备我等操控。”魏忠贤听罢,深思片刻正待言语,忽听脚步急促之声,一人走入正厅之中,大呼:“魏公救我!”魏忠贤急视之,来者非别,正是崔呈秀。魏忠贤道:“呈秀所遇何事需待我救?”崔呈秀道:“魏公,如今朱由检登坐九五,其与万燝交情至厚,况又曾派出李映日行刺魏公,此人之心不可不防。处死万燝之事,我恐其阻碍行事,曾以言语恐吓之,今其生死大权在手,我命无期,求魏公救我!”言罢,涕泪已下。魏忠贤见崔呈秀涕泪横流自觉不悦,暗道:“这崔呈秀乃是我手下五虎之首,吾倚之为臂膀,今见此人如此胆小懦弱,贪生惧死,怎能肩担吾之重任?”奈何崔呈秀乃是魏忠贤心腹,不便指责。魏忠贤不冷不热说道:“此事我已知晓,必有主张,你且退下。”便将那崔呈秀打发下去。客氏看罢,亦起身回宫,到了宫门处,就见皇帝寝宫点着灯火,客氏看罢,心感奇怪,也没多想,便回转寝宫。

这魏忠贤送走二人,回到府中,坐在椅子之上沉思着。贴身近侍刘应选由于其武艺高强,被魏忠贤重用,时刻伴随自己左右,以保护自己安全。客氏与魏忠贤交谈他也在身边,听了个清楚,看了个明白,见魏忠贤有所思虑,低言道:“主人为何不愿救他?”魏忠贤听罢,摇头叹道:“难啊,难啊!如今‘爹死娘嫁人,各人顾个人’。新主登基必将处置一帮臣子以作威慑。崔呈秀与帝有仇怨在前,我救得初一,难逃十五,任由其去吧!”

这真是兄弟手足利当先,大难临头互相远。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南子说

    南子说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江湖,永远不会平静,江湖,永远不会停止纷争。看我这江湖七怪传人之一的小白如何闯荡江湖,如何名扬天下。
  • 幻世谬论

    幻世谬论

    当内功武术遇上魔法斗气.当中国儒释道遇上教皇圣光.当东方哲学遇上普世价值.天朝幻世,亦真亦假,满嘴荒唐言,一颗赤诚心,这个世界的幻境,那片幻世的真实,随着主人公“涅”的成长,宛如洋葱般于你我面前层层剥开……
  • 武林群芳之红颜系统

    武林群芳之红颜系统

    玩武侠游戏的包圣穿越到了由金,古,黄等等名家的作品所组成的一个大武侠世界,成为了包拯包青天的独子,还随身带着一个红颜系统。系统是猥琐的,它时不时给包胜发布一些不要脸的任务,比如,偷移花宫大宫主邀月的内内,比如,潜入曼陀山庄抢X了王语嫣,再比如,杀上慈航静斋,让那里变成包胜的专属后宫。其实,对于这些任务,方瞳还是非常满意的。只是方瞳表示,那些地方都和龙潭虎穴差不多,自己去了不是和送死差不多嘛?PS;本书女主超多,不喜误入。PS;架空朝代,请不要和原著或历史挂钩。
  • 笑傲之一剑清寒

    笑傲之一剑清寒

    清风穿越笑傲,是在刀光剑影中逍遥,还是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请期待在下的文字。关于武侠,关于笑傲,我们都有很多的情怀。这是我的笑傲,我的江湖。新手写作,多多指教。
  • 青楼大官人

    青楼大官人

    都说寒门无贵子!可是身在青楼,算不算出身寒门呢?升官要打点?好,我家的青楼是城中第一销金窟,我有大把大把的银子!你说要人脉?好,我家的青楼分店遍布各大都城,不信你们官老爷不来!怎么还要武艺高强,饱读诗书?那也行,江湖豪侠,才子佳人,听说与青楼更配哦!一个穿越重生变成青楼少东家的古乐器演奏者,励志要活出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热门推荐
  • 极品父子

    极品父子

    靠,小崽子,你给我站住,你又打扰我泡妞,我可是你亲爹啊,你爹我找个妞容易吗,你不帮我也就算了,还给我搅和黄了,你给我等着,看我不···哎呦~~~
  • 墓地封印

    墓地封印

    一次惊悚诡异的盗墓,盗墓者不知生死。考古学研究生李冰受盗墓者家人之托,踏上了一段充满灵异诡异之旅,最终揭开了乾陵的秘密~~~
  • 四叶草物语

    四叶草物语

    四叶草的梦想,和三小只在一起,作者是学生党,会更的慢,希望大家理解
  • 古代的那些小人们

    古代的那些小人们

    21世纪脱线女汉子林木木被一道雷劈到了架空的王朝,面对这样一个未知的世界她没有懊恼没有忧愁的开始了她丰富的古代生活,她发誓一定要运用现代知识在这个无知的世界打转一笔过大爷一样的任性生活。
  • 修仙四季录

    修仙四季录

    生,当如春草之顽强,夏花之灿烂;杀,则如秋风之无情,冬雪之凛冽;予吾三丈无名黑枪,夺天地轮回无常。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全力少年不全力

    全力少年不全力

    叶炎是个口嫌体正直的少年,家道中落之后又遭遇了一场车祸,没想到居然遇到了另外两个世界的自己,万万没想到的居然是还得到了他们的能力,一下子成为了一个带着系统的无敌修真者,在我的世界,一切的能力都可以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来解释,涉及了许多五花八门的知识
  • 如何管员工才会听怎么带员工才愿干

    如何管员工才会听怎么带员工才愿干

    在本书中,作者依据多年的管理咨询和培训经验,围绕中层干部识人、选人、用人三大主题,提炼了16条必修的管理法则。这16条法则的内容涵盖了价值观的统一、规章制度的执行、授权管理、教育培训等中基层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在内容上,旨在指明管理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性纲领及其实践应用方法,全书言简意赅,对中基层管理者的管理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指导价值。
  • tfboys之陌上花开缓缓归

    tfboys之陌上花开缓缓归

    灯火烧断了金属铁链,却扯不断绵绵往昔。岁月斑驳了朱红高墙,却挡不住深深回忆。陌上花开缓缓归,定不负相思意。
  • 壁花女的进化史

    壁花女的进化史

    风雨中,一望无际的悬崖上,一朵壁花坚强地生长着,悬崖上的片片生机在讽刺它的同时也是诱引它生长下去的勇气,只是不知何时风才会静,雨才会停,彩虹才会出现。
  •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