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奢在得知胡阳把北山的秦军撤下来后,立即命令裨将许历火速率领军中善射者夺取北山制高点。许历到北山后,胡阳闻听赵国援军已到,立即援救北山,但是许历先攻下了北山制高点,随即居高临下向胡阳猛射。赵奢领军从后掩杀,阏与的赵军也出城攻击,韩军也出来截杀败退的秦军。赵军大胜,秦军名将胡阳战死。赵奢救阏与,前后正好用了一个月。赵惠文王赐赵奢为马服君,赵括也因此被立为嗣子。
阏与之战,是赵括很成功的一战,但并不是他唯一闪光的地方,在这之前的赵齐麦丘之战,赵括就已展示出了他的军事才华。
赵惠文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惠文王命赵奢为将,攻齐国的麦丘。此前,赵军已多次进攻麦丘这个孤城,但由于麦丘粮草充足,守军中有善于守城的墨家弟子相助,而没能攻下。惠文王十分生气,命令赵奢在一个月内拿下麦丘。
赵奢一到麦丘,就命令进攻。赵括认为,采用硬攻的方法,是很难在一个月内攻下麦丘的。从种种迹象来看,麦丘的粮食尽管还没有完全吃光,但肯定是不多了。赵括希望父亲先搞清楚情况,暂停进攻,避免硬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但一个月的时间太短了,赵奢没有听赵括的话,下令攻城。赵军死了不少人也没有攻下麦丘。
赵括对赵奢说,守城者中有墨家弟子,对赵军的进攻很有防御办法,使赵军攻了几年都无功而返。而此次的赵军与以往的赵军并没有什么不同,不比他们更善战,攻城的手段也并不比他们更多,如果像以前的赵军一样硬攻的话,必然也要付出像以前一样的惨痛代价。而且城中的人经常在晚上出来偷袭赵军,城外也有不少墨家游侠组成的游击队对赵军进行骚扰。如果继续这种情况的话,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会过去。
赵奢于是询问抓到的俘虏,向他们了解城中的情况,可是俘虏不说。赵括每天给这些俘虏饭吃,对他们很客气,还给他们粮食让他们带回城中给家里人吃。于是,俘虏中有人悄悄地告诉赵括,城中的粮食不多,都被齐军控制,百姓早已断粮,已经开始吃人了。赵括问齐军还能守多长时间。俘虏说还能守几个月。于是赵奢听从赵括的建议,停止进攻,把俘虏全部放了回去。
俘虏回去后,说这支赵军很客气,没有侮辱他们,还让他们吃饱,让他们带粮食回来。城里的百姓有的就想出来投降赵奢了。齐将见俘虏给城中带来了骚动,便将他们都关了起来。士兵和百姓对此都有怨言。赵奢让围城的赵军用抛石机把粮食抛入城中。赵军每天把粮食抛入城中后,就回营休息,也不向城中说什么。
这样过了几天,守城的齐军派代表把这些粮食送回来,对赵奢说赵军要战就来攻,不要再抛粮食了。赵奢让他回城里等着,但却并不进攻,只是隔了几天才继续向城里抛粮食。这样又过了几天,守城的齐将派代表来欲与赵奢择日决战,但赵奢听从赵括的意见,拒绝与他见面。几天之后,麦丘的人杀了守城的齐军将领投降了。赵括的办法成功了,他的攻心之法,取得了完全的成功。
我们再来看看产生纸上谈兵这个典故的长平之战。
人们认为赵括不行,不能担任长平之战主帅,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点,赵括为人狂妄轻敌。理由是赵王问赵括,你有没有信心?赵括的回复大意是除了武安君白起需费点力气外,余者不足虑!后人借此认定赵括为人骄狂!但在我看来,这点我们可以视为一个为将者的基本自信。在战略上藐视对手,给自己的君王打气,赵括这样说是必要的,同时他提出了对白起的担心,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赵括还是比较冷静的,在战术上还是重视秦军的!
第二点,赵奢在世时曾说过赵括不行,不能为将。这就更好理解了。赵括若真的不行,赵奢也不会每次出征都把他带在身边,这是再明白不过的事。另外,当有人对一个当爹的夸他的儿子:“令郎真乃俊才!”这时当爹的会怎么说?恐怕没几个会说:“是啊是啊。”通常只会说:“哪里哪里,小犬还差得远。他有……毛病……毛病。”所以,赵奢说赵括不行,绝对不能作为赵括不行的证据。
第三点,赵括的母亲找赵王哭诉,说赵括不行。说他不知行兵之凶,最后说赵王非要用她儿子的话,就给个保证,万一败了,不牵连家人!这是史家说的,我分析,一来可能是在赵括兵败后市井中的传言。一个人说,你不信;很多人说,你就不得不信了,毕竟谎话说了一千遍也就成真的了!我们的史家估计把这个也当信史了。另外一个可能,如果这件事情来自赵国史官亲身所历,那很可能是赵括鼓捣他母亲去说的。这恰好证明赵括也知道兵事凶险,恰好说明赵括真有谋略,好比赌博,不希望万一自己赌输了,累及家人。又不能自己开口,以免影响赵王信心。试想一下,战事未开,主将就在想后路了,你让赵王怎么想?
长平之战的结果怎样?
我告诉你们,赵括没有败,这不是我说的,是白起说的。白起说,我以50万之众围赵括20万之军,伤亡过半,才全歼此军,这是我用兵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腹中无食,以人充饥而斗志不懈,这是赵括的本领。长平之战,秦军精锐损失过半,优秀将领死伤无数,实际是秦军未胜,赵军未败。唯一的不同是,赵括死了,我白起还活着。
照白起的说法,秦军大概死25万人,全歼赵军20万人,这只能算平手。
有没有别的说法?有。秦昭王说,长平巨战,秦失60万,赵失70万,秦可谓小胜。而赵括死,武安君存,可谓大胜。
哪个说法对?哪个都对。白起只是方面军统帅,白起说的只是最后围歼那一战的结果,而秦昭王大概统计的是前前后后整个战役的结果。
每一场战争,作为其中的一方,对本方的战果只会往好了说,决不会往差了说,这是因为他们需要民心士气。所以,赵括实际的战果,消灭敌军的数量,只会比白起和秦昭王所说的更加出色。那就是说,赵括绝对没有战败!他有效地消灭了秦军的有生力量,为后来的邯郸保卫战赢得了时间,他是成功的。最后被歼只是因为力量对比悬殊过大。
纸上谈兵,说明理论扎实,这没有错;赵王用人,没有错;战斗结果,赵括没有输,可以说是小胜。
但不幸的是,后人不管三七二十一,以此对赵括尽情嘲笑,专门为他留了个名词“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该正名了。
国民表率,“国家敌人”——非议屈原
记得有一个笑话是这么说的:有一家小店,专门送名人东西,来人只要证明自己的名人身份,就可以随意拿走东西。一天,贝利来了,拿起球颠来倒去地表演了一番,拿起东西走了。其他的很多专业人士,都到这里拿走东西,他们可以很轻易地证明自己的身份。有一次,总统来了,说自己是总统,店主要求他证明一下,总统想了半天,说:“我没有办法证明我是总统。”于是店主说:“我相信你是总统了,请随便挑东西。”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政治家是不需要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专长的。有专长的人,之所以能取得他们在专长上的成就,必然是投入了大量的时间钻研,也因此少了很多与人相处的机会,而与人相处,正是政治舞台上安身立命的最根本的要素。中国的历史,也不断地证明:一些有专业才能的人,都能在自己的那个领域里取得很高成就,但在政治舞台上却很难有所作为。文学家苏东坡,围棋国手王叔文,诗仙李白,画家宋徽宗,词人李煜,这些人在自己的专长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可惜的是,他们在政治场中却遇到了诸多的不如意。
屈原,就是这样一位不如意的楚辞专家。
屈原名平,“原”是他的字。根据史书的记载,屈原是一个翩翩公子的形象,容貌出众,举止优雅,谈吐不凡,而且喜欢穿着与众不同的衣服。他的招牌式打扮就是高高的帽子、显眼的腰带——这就是后世所说的“峨冠博带”。
屈原出身于楚国的王室贵族,曾经受到楚王的重用,在落后、保守的楚国政府担任重要的职务。可是他后来的仕途经历却十分坎坷,一再被贬黜,最后因为看到国家即将倾覆,他抱着大石自沉汨罗江。从这个简单的履历上看,他确实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一位不受君主信任而再三被贬,可是至死都怀着一颗爱国之心的忠臣。
被君主疏远甚至抛弃,但是仍然满怀忠诚,这正是“弃妇”与“忠臣”的结合。可是,为什么忠臣会变成弃妇呢?是单纯地因为楚王的昏庸无道吗?以往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恰恰是把问题都推在楚王的身上,说楚王昏庸无能而且轻信谣言,才让屈原受到冷落最终悲愤地自尽。可是,事实是否真的这么简单?
历史不是靠一条线索就能决定最终的结果的。楚王自然有他的昏庸之处,但从屈原的个人经历来看,正是因为他一步一步背弃了自己的出身并且违背了自己所在组织的原则,又没有选择合适的斗争方法才逐渐成为众矢之的,并且成为整个楚国政府的对立面。
屈原所活动的舞台——楚国,在政治上是十分重视门第出身的,所以许多王族子弟都做到很高的官职,而楚国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传统,才没有像齐国那样被外来的野心家篡权而酿成“田氏代齐”的苦果,也没有像晋国那样被六个家臣闹得风雨飘摇最后导致“三家分晋”的悲剧,而是靠着自己牢固的中央势力,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霸主,并且可以和西方崛起的秦国抗衡。而且,从王权的继承性来看,只有楚国和秦国是从春秋时代一直发展下来并且没有经过江山易主的国家。
所以,楚国要维持国家的稳定,首要的任务就是保证王族与中央权力的牢不可破,而且鉴于齐、晋的教训,楚国更要注重内部上层统治集团在政治上的一致性,才不会有祸起萧墙的危险。因而,在战国时代各国轰轰烈烈地进行变法的同时,在楚国看不到什么大刀阔斧的改革行动,即便是流亡到楚国的军事家、改革家吴起进行的改革,也是昙花一现,并且在贵族们的合力反抗下以失败告终。有人认为这是楚国的保守势力太强,其实,这是因为楚国有既定的国策,就是要保证上层集团地位不能动摇,以此保证国家的稳定。而随着时代的进步,这长期不变的国策必定不合时宜,阻碍了楚国的发展。
而屈原,恰恰违背了这样的立国方针,以致让自己变成了“国家敌人”。从出身来讲,他和楚国王室是同姓一族,属于王室的贵族;从地位来讲,他在楚怀王在位期间担任的是地位十分重要的左徒(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后代的副宰相)。
屈原之所以能够担任这个职务,一方面因为他确实是有真才实学,对治理国家的道理、存亡兴衰的规律有过人的见解。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出身于贵族阶层,符合楚国政治上用人的一贯原则。所以,他如果想要有所作为,就要恪守这两方面的守则:一方面在自己的职位上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干,另一方面要在大局上维护最高层集团的利益。
对屈原来说,前一条守则他恪守得十分好。他任左徒期间,兢兢业业,一入朝就和楚王讨论国家的发展大计,帮助楚王制定各种可以富国强兵的法令;他还特别擅长外交工作,便负责对外接待各国使节,处理和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外交事务。由于他出色的政治才干,从而赢得了楚怀王的信任,楚怀王把他当做自己的左膀右臂,国家的政事基本上都依赖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