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65200000025

第25章 男人和女人的游戏——谋略与天性(2)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太宗李世民病逝,太子李治即位,为唐第三代皇帝唐高宗。按照宫中惯例,新皇即位,先皇后宫中除三夫人、九嫔以外,其他的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全部被送往感业寺为尼。于是,一大队宫嫔美女,穿着黑色的丧服,踏上了通往感业寺的道路,踏上了一座没有任何希望的活坟墓。武媚也置身在这黑色的队伍之中,时年仅仅21岁,年华正茂。她的心中也是一片萧瑟,万般沉重。被打入感业寺的女尼都心如死灰,情感在无边的寂寞中已渐渐麻木。只有武媚是个例外,她还有希望,这个希望就是经常去庙里上香的高宗李治。

◎ 二次入宫

永徽元年(公元650年)五月,太宗的周年祭。高宗李治到太宗别庙上香,然后驾临感业寺,与先皇太宗的才人武媚相拥而泣。这感人的一幕,很快传遍京师。高宗王皇后知道得更快,也更为详细。王皇后心中酸楚,但同时又暗喜,生出一计:利用武媚来打击正得宠争位的萧淑妃。

王皇后出身于名门望族,王家与李唐皇室世代姻亲。晋王李治继李承乾为太子以后,王氏就升为太子妃,但王氏一直没有生育。身处明争暗斗十分激烈的后宫,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硬伤,她心中不免有些紧张。最要命的是,极得李治宠爱的萧氏生下了聪明可人的皇子许王李素节。李治登基以后,王氏被立为皇后,萧良娣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皇后的萧淑妃。这样,萧淑妃就成了王皇后最大的威胁,也一直是她的一块心病。天子在感业寺与女尼相拥,无疑是情深似海,不然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果以此引来武媚与萧淑妃抗衡,自己坐收渔利,岂不是一箭双雕?

于是,就在高宗与武媚相拥而泣的几天以后,武媚只在感业寺待了十个月,便被王皇后神秘地接回宫中。李治得讯后大喜,宠幸武媚,日夜求欢。武媚宠冠后宫,萧淑妃也只有伤心落泪。

武媚回宫以后,表面上对王皇后万分感激,但不过是权宜之计。史书记载说:武才人工于心计,诡计无穷。最初,武媚谦辞卑躬地侍奉王皇后,王皇后十分高兴,多次在皇帝跟前称赞武才人,武才人很快晋升为昭仪。武媚屈尊降贵于王皇后,侍奉恭谨,是因为知道王皇后可被利用,于她有所求。天性憨厚的王皇后哪里晓得武媚的厉害,不仅不加防范,反而对她赞誉有加,使她轻易地晋封昭仪。萧淑妃是被压下去了,可是王皇后却不知道,她避开了萧淑妃,却把自己引入了一条更为凶险的道路。

武媚封昭仪时已替李治生下了两个儿子。一个是皇五子李弘,生于永徽三年;一个是皇六子李贤,生于永徽五年。生下李贤以后,武媚便被封为昭仪。昭仪是九嫔中的第一位,在后宫中仅次于皇后、贵妃。当时只有皇后,因而武昭仪便居于第二位。当武媚继续受宠,两位皇子绕膝嬉戏时,王皇后这才惊醒过来:萧淑妃已经被完全打下去了,没有什么威胁,真正要命的威胁来自于令皇上沉迷的武昭仪。于是王皇后和萧淑妃结成了同盟。

◎ 晋升皇后

然而,王皇后、萧淑妃哪里是武昭仪的对手?武昭仪虽然年轻,但在太宗的后宫中已经历了八年的磨炼,目睹了后宫的一切,结识了许多密友。而且由于太宗独宠女诗人、女才人徐惠,迫使武媚苦修经史,明白了许多历史故事。这样一个太宗时代的才人,有如此的经历,自然比出身于太子宫中的王氏、萧氏老练得多。

高宗对武昭仪宠爱不衰,并恩及武氏家族。他封武氏死去的父亲为太原郡公,母亲杨氏为太原郡君,并在长安城内赐给府邸一座,供武氏一家受用,其他人等也一一授予官职。武昭仪一方面用媚术继续迷惑李治,使他不能自拔,另一方面暗结宫中上下人等,密察王、萧两人的行动,并巧妙地将王、萧两人对她的怨恨以及谩骂告诉李治。于是,高宗李治渐渐对王皇后不满。

尽管在武则天命运改变的过程中,王皇后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帝王的后宫,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敌人。如果自己在宫中受宠,就会危机四伏,一旦发生些微小的变故,便会性命不保。如何才能巩固自己的地位、确保恩宠呢?唯一之途便是取皇后之位而代之,进而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武昭仪顾不了报恩报德的那一套了,不心狠手辣,就无法保住自己,成就大业。而高宗李治天性仁厚,没有主见,易受他人影响和操纵,这是可以好好利用的。

很快,机会来了。武昭仪生下了一个女儿。女儿长得白白胖胖十分美可爱,深得李治的喜爱。这个时候,朝野差不多都知道,王皇后被废势在必然,只是迟早而已。而武氏弄死自己的女儿并嫁罪于王皇后,便使王皇后被废成为现实。这一场由后宫波及朝廷,牵涉后宫后族、妃嫔、宫女和朝廷众多重臣的重大变故,真是血雨腥风、触目惊心,而这一切都是由武昭仪从容不迫地一手导演的。她是这场争斗中唯一的受益者和胜利者。武昭仪亲手弄死女儿的一幕,史家记得很清楚:武昭仪生下一个女儿,王皇后前去看望,一会儿离去。武昭仪偷偷将女儿弄死,放在被子下。皇帝来了武昭仪像没事一样,高高兴兴。武昭仪揭开被子,发现女儿死了,大惊着喝问侍女:“刚才谁来过?”侍女回答:“王皇后。”武昭仪大声啼哭。皇帝不明真相,大怒说:“皇后杀死我的女儿,以前就常和昭仪过不去,如今又这样!”从此以后,武昭仪日益得宠。

废黜王皇后的直接导火索是由王皇后的母亲柳氏点燃的。柳氏目睹武氏受宠,皇后受到冷落,便从旁帮助女儿,以厌胜术诅咒武昭仪。自汉代巫蛊事件以后,以厌胜术诅咒宫人便是宫中的大忌。武昭仪及时得知这一情况,果断地奏报高宗。于是,柳氏被逐出后宫,不许回来,中书令柳爽被贬为荣州刺史。这样,王皇后被废而立武昭仪为皇后的说法便甚嚣尘上。朝廷因此而分成两派,两班人马势均力敌,各不相让,高宗有些为难。实际上,要废王立武,最关键的是在反对派的四人:太尉长孙无忌、右仆射褚遂良、中书令来济、侍中韩瑗。于是,高宗李治和武昭仪决定试探试探,笼络首要人物长孙无忌,看是否奏效,结果不欢而散。

长孙无忌等不想妥协,高宗李治和武昭仪骑虎难下,便只好摊牌。李治在内殿召见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李炆四位元老。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奉召入殿,李炆称病不至。褚遂良搬出先帝“没有大的错,不要废了她”的遗言。先皇的遗音在耳,李治当然不宜当着辅臣出言不逊。第二天,李治又召元老商谈。反武派前赴后继,来势汹汹。双方闹得不可开交。奇怪的是,元老派中只有李炆始终一言不发。李治觉得有些蹊跷,便召见询问。李炆回答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要问外人?”李治惊诧之下,立即恍然大悟。武昭仪也茅塞顿开,马上吩咐许敬宗对外放话: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子,都想换个妻子,更何况天子想要另立皇后?难道这也要他人妄议?

形势急转直下,褚遂良被贬出京师,发往谭州。接着,李治下诏,以王皇后、萧淑妃谋行鸩毒(谋杀武昭仪的女婴,女婴后被追封为安定公主),废为庶人。拥武派乘机纷纷上书,请求立武氏为后。于是,李治颁下诏书,立武氏为皇后。

永徽六年十一月,高宗李治临朝,命李炆、于志宁为册立皇后正、副使,奉玺绶进武昭仪为皇后。百官群僚、四夷酋长朝贺皇后于肃义门,山呼皇后千岁;内外命妇入谒。历史上百官、命妇朝见皇后,自此而始。次年正月,太子李忠被废,封梁王。武氏的长子李弘被册封为太子。至此,武则天由才人而昭仪而皇后,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一切目的均已达到。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自己的脚步。

◎ 总揽朝政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地位日渐巩固。武则天的青云直上、步步登天,同时意味着与她争宠的王氏、萧氏的悲苦命运,她们骤然间滑向了没有光明的无底深渊。王皇后、萧淑妃被废以后,囚禁在后宫的一间密室之中。密室四面高墙,没有门窗,只有一扇小门上开了一个很小的孔,以通食器。门外有武氏派定的人看守。王氏、萧氏困在其中,不见日月,终日只有以泪洗面,互诉悲苦。

一天,高宗李治想起了被废的王皇后和曾经忘情恩爱的萧淑妃,不知道她们情形如何,想去看看。内监引导高宗,来到密室,见门禁严锢,只有一小孔进出饮食,李治不禁恻然心动,为之神伤。李治走近,大声说:“皇后,良娣,没事吧?你们在哪里?”王皇后、萧淑妃听见是皇上的声音,而且就在门外,二人喜出望外,泣不成声,说:“我们是获罪废为婢女的人,哪里还能有尊称!”说罢,二人呜咽流涕,又哽咽说:“陛下如果还念旧情,让我们重见天日,请赐名这里为回心院。”李治伤感之下,泪眼模糊,满口答应。

武后立即得到了心腹的奏报,待高宗离去,马上派人杖打王皇后、萧淑妃各一百,直打得血肉模糊。然后,吩咐将二人的手脚剁去,将她们装在酒瓮中,恨恨地说:“让这两个老妇人骨醉!”几天后,两人被装在瓮中,眼睛血红,依然没死。武后便逼高宗下诏赐死。行刑官奉旨来到囚室,宣读诏书。王皇后受诏说:“陛下万岁,昭仪承恩侍候,我只有死了!”到萧淑妃前,萧淑妃听诏后破口大骂:“武媚你这狐媚东西,这等狠心!我死以后变成猫,你武氏变为鼠,我世世扼你的喉报仇!”武后得报萧淑妃的这些咒语,心中畏惧,下令六宫不许养猫。

很长时间,武后常梦见王、萧二人披头散发,血淋淋地前来索命。武后大为惊恐,请巫祝解谢,移居蓬莱宫,但还是时常梦见二人,不久,便干脆迁住洛阳,终生不回长安。为表达自己对二人的憎恶,武后下令改王氏为蟒氏,萧氏为枭氏,中宗即位以后才恢复其姓。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十月,高宗李治目眩头重,朝中文武百官的奏章,李治全部交给武则天裁决。武则天开始参与朝政。武则天天性聪明,头脑十分敏锐,涉猎文史经传,还擅长书法,因而极得高宗的宠爱。高宗天性柔弱,武则天办事果断,裁决政事有条不紊,高宗很满意。

武则天开始还秉承高宗的旨意办事理政。手握军政大权以后,就作威作福,一意孤行。高宗想收回皇权控制朝政时,已经不可能了。高宗不胜愤怒,于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十月密召西台侍郎上官仪草诏,要废了皇后武则天。

心腹侍臣奔告武则天,武氏大惊,急忙跑到高宗跟前哭诉。高宗不忍,忸怩地说:“我最初没有此心,是上官仪教我的。”武则天遂恨透了上官仪。事后,武则天让大臣许敬宗诬告上官仪谋反,将上官仪下狱处死。从此以后,高宗临朝理事,武则天则垂帘在后,政事无大小,一律过问。此时,朝廷大权实际上尽归武则天,高宗只是傀儡而已。天下称武则天和高宗为“二圣”。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十二月,高宗去世。太子即武后的长子李弘被鸩杀,次子李贤被立为太子,随后李贤又被废为庶人。武则天第三个儿子李哲由皇太子即位,为唐中宗,武则天为皇太后,总揽朝政。两个月后,武则天废中宗李哲,将其贬为庐陵王,立第四个儿子豫王李旦为帝,为唐睿宗。睿宗终日居于别殿,不管朝政,朝政尽归武则天裁决。武则天将李旦和诸子幽禁在深宫,有的不出门庭达十余年。武则天改东都为神州,立武氏七庙。公元690年,废李旦自立为则天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

武则天称帝后,大开科举,破格用人;奖励农桑,发展经济;知人善任,容人纳谏。她举行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制。选拔了一批贤能之士,但也不免使官员倍增,流于冗滥。高宗在位时,武则天曾上疏建言十二事,其中有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禁淫巧、省力役等进步的主张,高宗皆略施行之。在武则天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由于隋末农民起义的影响及唐太宗贞观之治奠定的基础,也由于武则天沉重打击了旧士族和大贵族、大官僚集团,执行了一些具有进步性的政策,所以社会经济呈现出发展的趋势。武周政权建立后,她感到整个西域过于阔远,不易管辖,遂于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把天山以北地区从安西都护府划出来,另置北庭都护府,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安西四镇(碎叶、龟兹、于阗、疏勒)自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起为吐蕃所占,武则天不甘心失去疆土,乃于长寿元年(公元692年)遣王孝杰等大破吐蕃,恢复了四镇。

武则天还非常重视著书,召学士先后撰成《玄览》、《古今内范》、《青宫纪要》、《少阳政范》、《维城典训》、《紫枢要录》、《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内范要略》、《乐书要录》、《百寮新诫》、《兆人本业》、《臣轨》等书。她另有《垂拱集》、《金轮集》等著述。在她执掌朝政的半个世纪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

说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性,是因为在她的传奇人生里,她超越了女性的弱点,这不是一般女性能够做到的。

首先说杀害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祸王皇后这件事。虎毒不食子,母子连心这是天性,一般的女性在面对危机要作出选择的时候都宁愿牺牲自己而保全子女,而武则天在地位已经很稳固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使出这样毒辣的一招。王皇后被诬陷,不能怪王皇后谋略不敌武则天,为了给自己的敌人致命一击而宁愿亲手杀害自己的女儿,别说是王皇后,百分之九十九的女性都做不到。

再者,武则天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在于她遇到了性格忠厚而软弱的李治,武则天充分发挥自己的女性魅力,掌握了高宗,进而掌握了李家的天下。

长袖善舞的孝庄太后

历史上的孝庄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是蒙古科尔沁贝勒(部落之长)寨桑的女儿,孝端文皇后的侄女。公元1625年,年仅十三岁的博尔济吉特氏就与姑母一同嫁给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生皇九子福临,后被尊为皇太后,史称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天生丽质,称得上清朝前期的绝代佳人。她处事沉稳果断,早在皇太极时期,孝庄文皇后就“赞助内政”,为皇太极出力。清太宗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清军攻陷松山,明蓟辽总督洪承畴被俘,为表示忠于明室,宣布绝食。后来,皇太极知道洪承畴好色,于是孝庄文皇后向皇太极自荐,诱降洪承畴,之后洪承畴引清兵入关,明朝灭亡。

孝庄文皇后先后生下了三个女儿:固伦雍穆长公主、固伦淑慧长公主、固伦淑哲长公主。崇德六年,皇太极改后金为清,封她为永福宫庄妃。两年后,考庄文皇后生皇九子福临。福临在多尔衮等人的拥立下,即皇帝位,博尔济吉特氏被尊为皇太后。

太宗去世。围绕着皇位继承,宫中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最后,各方达成共识,立太宗幼年的儿子福临为皇帝,即清顺治皇帝,时年六岁。朝政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共同辅佐,但实际上,拥有两旗雄厚实力的多尔衮渐渐取得了统治地位,进而独有天下,俨然成为一代皇帝,以至于能自由地出入宫禁。顺治帝福临进入北京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晋封多尔衮为摄政王。多尔衮势焰冲天,权倾朝野,朝臣无不惶悚。多尔衮大权在握,俨然以天子自居,哪里会把小小的皇帝放在眼里?

◎ 太后下嫁的疑云

同类推荐
  • 三国之逗是英雄

    三国之逗是英雄

    穿越一千八年不过瘾气死周公瑾不过瘾气死诸葛亮不过瘾气死司马懿不过瘾穿越一千八百年农村依旧可以包围城市逗比都能抱美女英雄不折腰我说死你英雄不折腰我逗死你......
  • 江山秘史

    江山秘史

    【起点一组签约作品】一段旖旎香艳的风流秘史,一个王朝卑鄙的阴谋创立。三宫六苑,七十二妃。11佳丽,满园春色。挥剑断天涯,相思请放下,弃江山如画,换笑面如花。
  • 白袍国士

    白袍国士

    陈观鱼原本是听潮书苑里的教书先生,每日矮纸作草晴窗分茶,同三两好友吃酒闲谈,教书授徒恬淡怡然。不过天下大势浩浩汤汤,他不得不为家人为百姓为天下图谋立事。将相王侯归尘土,一世功过凭人述,祈历十三年的春天这拉开了这场大戏的序幕。
  • 巫道主宰

    巫道主宰

    天地改易,谓之大劫。历劫多幸,夙世善缘。后生旷世安敢望,故事历劫徒能说。历劫而久者,金石之所以贵。历劫之下,度尽诸苦厄。历劫不死的中华文明。
  • 初唐鸠鸩

    初唐鸠鸩

    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然后胜利者书写的历史真的是真实的历史吗?是忠还是奸,是智者还是莽夫,真如历史所说的一样吗?本书的主角是一个杀手,在推动着历史巨轮前进的同时,消失在胜利者所书写的历史之中,不留名姓,遵循着杀手最基本的准则,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热门推荐
  • 凛冬前夜

    凛冬前夜

    霜降前夜,凛冬将至,剑之所指,荣耀所致!这一次,这片土地由我们来守护!
  • 网游之龙骑

    网游之龙骑

    惊叹我实力超群无人敢挡?羡慕我左拥右抱不断?兄弟,你嫉妒也没用,谁叫咱有幸运账号呢!玩网游玩到这个地步,已经不能说明了!网游之龙骑,重温经典的幸运账号网游!
  • 霸道女团:甜蜜之恋

    霸道女团:甜蜜之恋

    一个超级特工兼明星的逗比女团,却因为上高中而苦恼?接到S级任务竟然是要找到一个终身到老的男朋友?离奇且逗比的生活从此开始……你,准备好挑战这一切了吗…
  • 胡歌主演原著小说:仙剑奇侠传2

    胡歌主演原著小说:仙剑奇侠传2

    上古凶灵雾魂之主突袭蜀山盛会,天下精英差点被一网打尽!神奇的雷公传说暗藏凄美爱恋,灵幻的神女夕瑶揭开惊天身世。蜀山危机加重,景天和伙伴深入锁妖塔,斗天妖皇,夺镇妖剑,谁知这却导致极其悲惨的结局。为觅水灵珠,渡草海,进蛮州,入灵山,梦回战国,咫尺千年,女娲传人的身影隐约其间。为挽雪见香魂,景天不惜堕黄泉,擒阴差,败火鬼王,又入极寒之地,智斗邪剑仙,杀死生死仇敌罗如烈!传说的终章,海底城见证神魔联姻的悲壮恋情,古剑冢铸剑炉前二女谁去谁留?懵懂的少年终于要直面成长的痛苦。
  • 医路逍遥

    医路逍遥

    林逍道:“我承诺我会照顾莫遥一生一世。”林逍对莫遥道:“你是属于我的。”
  • 天下何辜

    天下何辜

    七百年的岁月里,冥界之主赫尔墨斯独自站在冥河边,谁也无法知道它在思索着什么。七百年后,名为罗伊的低级骷髅战士被召唤到了人类大陆,开始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冒险旅程。血腥,冷酷,强大,嗜杀,邪恶,曾经用来形容深渊恶魔的字眼在横空出世的罗伊和他的无影军团身上也是如此的苍白无力。每一个面对过他们的人类脑海中都只剩下一个字——疯狂!他们疯狂的制造杀戮,却又以正义的名义镇压杀戮。他们疯狂的发动战争,却又打着维护秩序的旗帜以战止战。他们臭名昭著,他们人憎鬼恶,却能让所有人都屈服在他们的长剑之下。亡者归来,以战定天下!——谨以此话纪念大陆的英雄罗伊和他手下的疯子军团,摘自《大陆史事纪元》
  • 名将无限

    名将无限

    赵云:吾乃蜀山赵子龙是也。徐晃:我的电锯早已饥渴难耐了!岳云:吃俺岳云一棒!戚继光:我不想打僵尸,倭寇都死哪儿去啦?……王佐:尉迟恭别浪了,血厚也别冲的太前,小心被人拿了一血。李广和王舜臣集火对面的法师。杨再兴准备开大,反杀啦!!!身怀无限流宝典《无限纲领》的王佐在异世界的穿梭冒险中,发现历史上的名将们莫名其妙的陆续成为了自己的队友。这是历史的车轮,还是主神的秀逗?是光辉的开始,还是摆满了杯具的大茶几?神魔阻路,吾当斩之。无双名将,尽显风流!
  • 易功神武

    易功神武

    真正的武神,无须携带任何武器。聚气成剑,搬物为器。一切只在一念间。神秘玉佩,暗藏玄机;大漠孤影,决战死生。湖畔血案,重重疑云;湖光掠影,侠客多情。一个举世无双的秘密,数次血雨腥风的争斗——书友群:199031909
  • 总裁的娇萌妻

    总裁的娇萌妻

    第一次见她,她喝醉酒误跌入她怀,他想推开怀中的女人,却发现她居然在他的怀里睡着了。一个是呆萌迷糊又不失调皮的校花,一个是帅气多金的高冷的总裁,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总裁的娇萌妻》欢迎阅读。
  • 施命

    施命

    穷之命,富施;弱之命,强施;人之命,天施;天之命,孰施?一个奇怪的包裹寄来一颗诡异的珠子,紧接着这个普通的少年身上发生了种种匪夷所思的事情:穿越、武功、灵魂、传说、修仙;爱恨情仇、人心叵测……这一切究竟是天命难违还是阴谋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