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0400000030

第30章 还李归唐(5)

在《诗碑》上,曾记录了狄仁杰的诗,其中有一句是:“老臣预陪悬圃宴,余年方共赤松游。”

“悬圃宴”指的是诗宴。“余年方共赤松游”意思是:臣老矣,余年无多,不想用心于政治,而想效仿张良,随传说中的神仙赤松子游戏于红尘之外。单从文学方面上看,狄仁杰的诗不过是一般的应景之作,读之令人兴趣索然。从政治上看,则是煞费苦心的。狄仁杰的这番表白,应该与他推荐张柬之活动联系起来看。两事发生的时间相近。更重要的是,狄仁杰一面荐举张柬之等人,作政变准备,另一方面借诗会上的表白作为烟幕。在烟幕掩盖之下,他精心筹划着对武周的致命一击。

狄仁杰的烟幕还不止于此。杂史记载:狄仁杰晚年好财成癖。狄仁杰财迷的一面出现的时间正是他暗中准备匡复李唐大业之际。试想一个有着崇高理想的人,为了这个理想的实现不惜断头,怎么会爱财如命呢?其实,这也是狄仁杰在施放烟雾。如果也算一计的话,就称作自秽计吧。如果他表现得过于高洁,就可能引起武派疑忌。个人博得高洁的名声和匡复大业相比,狄仁杰更重后者。

狄仁杰的自秽,可以从他与二张的关系上看出来。二张声名狼藉,朝中舆论对他们不断抨击。而狄仁杰和二张交往频繁,关系似乎还不错。李显复储前,二张还曾向狄仁杰探求自安之术。看来,狄仁杰在二张中虚与委蛇,不惜自己在朝中遭受抨击和鄙视。在和二张的交往中,一方面,他与张昌宗赌博,另一方面,赌博结果,他赢得了千金之裘,竟然在归途中赏给了他的家奴。这是财迷吗?这是何等的豪气。他忍辱负重、图谋深远、常人不能见其迹,连武则天也被骗过了,终于换来了女皇对他的高度信任。

久视元年(公元700年),狄仁杰觉得自己大去之期不远了。他可以含笑瞑目,因为他已布置妥当,人事已尽,其余将昕命于天了。这年九月,狄仁杰与张柬之密谈一番之后,遂与世长辞了,他临终时知道朝政付托得人,毫无挂虑,时年71岁。他知时机一到,张柬之就会起事,无须他自己动手。

长安四年(公元704年),由于李派的又一重要骨干姚崇的再次推荐,张柬之终于登上宰相位。当时,姚崇的官职是相王府长史兼任夏官尚书,还是宰相班子的成员。不久,姚崇向武则天上疏说:“臣在相王身边,如果还掌管兵权,恐怕不好,这倒不是臣惜命,唯恐对相王不利。”姚崇的潜台词是:相王李旦不是太子,可是我这个掌兵权的人却在他的府上任职,恐怕无论对太子李显还是相王李旦都不是自安之计,对武周的稳定不利。武则天认为他的想法很对。她认为姚崇是一个爱护她的人,所以将他改为春官(礼部)尚书。

随后,姚崇受到张易之兄弟的排挤。九月,姚崇出任灵武道行军大总管。在八月至九月短短的时间内,调动了三个宰相:韦安石、唐休璟、姚崇。而现在,武则天正处多病之秋,她迫切地感到,需要一个有能力的宰相。于是,武则天问姚崇,在外司诸臣中,谁具有做宰相的才能?趁此机会,姚崇在临行之际,推荐了张柬之。他回答武皇说:“张柬之深厚有谋,能断大事,他的人已经老了,请陛下从速重用他。”武则天终于接受了推荐。十月,时任秋官(刑部)侍郎的张柬之登上相位,年已八十。两个月后,他就发动了政变。

姚崇的推荐,应该看做是狄仁杰推荐的继续。姚崇是与狄仁杰接近的人物,他本人就是被狄仁杰推荐上来的。由于他主动让出了兵权,增加了武则天对他的信任,推荐才得以成功。

张柬之被任命为宰相后即着手挑选领导政变的干部,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任命杨元琰为右羽林将军。任命之时,张柬之提醒杨元琰道:“使君身当此任,并非无故。月夜江上之言当未忘怀,愿共勉力。”史书记载:高宗驾崩不久,诸王公遭幽禁之时,张柬之接替时任荆州长史的杨元琰,两人曾于黑夜之中泛舟于江心,因为船在江中,密谈不怕有人听见。谈到武后幽禁唐室王公,二人目眦欲裂。杨元琰慨然有匡复李唐之志。

到政变前夕,张柬之已经串联了桓彦范、敬晖、崔玄(日韦)、袁恕己,形成了政变的领导核心。桓彦范任御史中丞,袁恕己任右台中丞、相王府司马,敬晖被用为中台右丞,加银青光禄大夫,崔玄(日韦)是武则天欣赏并一手提拔起来的大臣,在长安四年被任命为宰相。

为了使政变顺利实现,张柬之将许多政变集团的中坚分子塞进禁军里。张柬之已任杨元琰为右羽林卫将军。宫廷卫士及京都卫戍兵力各有数队,步兵骑兵俱有。南卫专掌京城巡警,保持京城的安定,北卫专司保卫皇城。南北卫又分为若干部,由六个上将军统领,其中以左羽林卫大将军最为重要。被派往禁卫军中的人物除了杨元琰还有敬晖、桓彦范、李湛等。张柬之等所以能将大批党羽派往禁卫军,原因之一是他们在禁卫军内部找到了一个地位很高的同盟者,这就是左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没有李多祚的支持,张柬之要把这么多人塞进禁卫军中是不可能的。

李多祚是靺鞨族人,在禁卫军已有二十多年历史,是禁卫军中老资格的成员。张柬之和他密谈,首先挑动起他对先帝的哀思。

“将军今日之富贵,是谁赐予的?”

“是大帝。”他所说的大帝,指高宗李治。

张柬之趁机说:“大帝的儿子已处于张易之兄弟的威胁之下,将军难道能袖手旁观,不起来报大帝的恩德吗?”

“我要报德!”被感动的李多祚,对天发誓,“我一切听你吩咐!”

然而,若要使政变取得成功,还必须取得太子李显、相王李旦的支持。李显是政变集团拥戴的人物,政变的目的,就是要将他推上皇帝宝座,使李唐皇室复辟。李显具有号召全局的政治地位,政变若想成功,就必须以李显的名义。敬晖承担了动员李显的任务,他寻找与太子接近的机会。当时李显在宫城的北门起居,桓彦范和敬晖谒见李显,密陈政变之计,李显答应了。负责疏通与李旦关系的是袁恕己,袁恕己也完成了使命。

一切准备妥当后,张柬之派人去请为官在外、任灵武道大总管的姚崇,姚崇自百里之外赶来京师。张柬之听说了姚崇的到来,喜道:“一切完备了。”

在李派忙于准备之时,武则天的势力日渐衰弱。长安四年底,武则天的身体状况严重恶化,长期深居洛阳宫的寝殿长生院里。从这年的最后几个月起,女皇卧病不起,有二张侍在寝侧。长久卧床,武则天信息渠道不畅通了,如同一只年老的老虎失去了嗅觉和视力,她已经不能有效掌握外朝的动静了,这给她的决策带来巨大的不便。

长安四年十二月,洛阳街头出现了许多榜文,没有署名,但内容都是相同的:说二张要谋反。谋反要有兵权,而张氏兄弟没有一个是掌兵权的。与二张接近的人,大都是些文士,也没有一个是掌兵权的。只是在张柬之大范围的人事调动之后,张易之等人产生了疑惧,才推荐武攸宜出任右羽林大将军。实际上,委任武攸宜以军职,也是由张柬之安排的,是稳住二张的一种策略。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张氏兄弟的能量也不可低估。没有掌握兵权的二张,却掌握着一种特殊权力,那就是武皇的宠信。二张可以被称为天子的近臣,是接近权力顶峰的人物。如果二张兄弟利用这种权力,为己图谋或打击政敌,那是很可怕的。比如,他们突然假传圣旨,罢免张柬之等人的职务,乃至废黜李显的储位,会令李唐派措手不及。所以,李唐派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延续下去。宰相崔玄(日韦)试图将张易之兄弟从武则天身边驱走。武则天病稍愈,宰相崔玄(日韦)对女皇说:“皇太子、相王,都是有孝心的,都可以服侍陛下汤药。宫禁重地,请陛下千万不要让异姓的人出入。”武则天没有理睬。看来,说二张要谋反是张柬之他们放出来的烟雾,为制造政变寻找借口;而频繁调动禁军首领则更是政变的前兆,如果武则天敏锐的话,这种信号她是不会无所察觉的。这也许就是老年政治的悲哀吧。

看看张易之兄弟当时的精神状态,他们对末日的来临似乎是有预感的。杂史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张易之当初建了一所富丽堂皇的府第,晚上有鬼在墙上写:“能得几时?”张易之令人把字迹削去。第二天字迹又出现了。就这样写了削,削了写,前后六七天。最后张易之在“鬼书”下也题字:“一日即足。”从此再也没有“鬼书”了。

张易之的兄弟张昌仪曾对人说:“丈夫当如此:今时千人推我不能倒,及其败也,万人擎我不能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真是途穷末路,倒行逆施啊。这也反映了为什么二张得到武则天的真正信任,现在,他们看到了武则天的末路,也就是看到了自己的末路,但无力扭转。因为他们才真正做到了与武则天“君臣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只能任车子向深渊滑落,能做的就是最后的疯狂。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武则天的病加重了。她的寝宫里不断传出令人忧心的消息。她的身边依然只有二张兄弟陪伴着。一场政变就在眼前了。

经过周密准备,张柬之等人在正月二十二日发动了政变。政变部队分作两支:一支是“北军”,即守卫皇宫的部队,有一千骑兵,五百步兵。他们的任务是要包围皇宫,进攻长生殿,迫使武则天让位。这支队伍由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崔玄(日韦)、杨元琰等率领。另一支是“南牙兵”,他们的任务,是当北军进攻宫廷之际,严密守卫首都各要害地点,包围张昌宗的家丁,控制其府第。名义上由相王李旦率领,实际上则是由袁恕己负责指挥。李多祚等人另有任务,被派去迎接李显,请他出面主持政变。

计划是周密的,各方面的人事关系都已疏通好了。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才能通过玄武门这一关。由于玄武门是通往宫禁的主要门户,统治者常以精兵守之。不掌握玄武门,政变就将失败。

现在,守卫玄武门的,是一支名唤“千骑”的精锐部队。千骑的前身是“百骑”,由唐太宗建立,他挑选了一批孔武有力,特别是箭法高强的人组成“百骑”,太宗出猎的时候,百骑就簇拥在他的鞍前马后。后来,武则天又将它扩展成为“千骑”。千骑的指挥官是殿中监田归道。田归道与武三思、二张的关系不错。但在政变这个重大问题上,他支持李派。

政变发动以后,敬晖等派人去见田归道,要求他交出千骑的指挥权,受到田归道拒绝。田归道事先没有参与政变,他对张柬之等人的行动有所疑虑,必须要有权威人物出面,他的疑虑才会消释。这个权威人物就是李显。李显到了玄武门,田归道的疑虑消释了,打开了门。大群手持雪亮兵器的人奔向武则天起居的长生殿,惊恐万状的张易之兄弟俩被找了出来,斩于殿下。

政变的首领们进了长生殿,多年以来他们一直都是怀着敬畏的心情站在武则天面前,今天终于不同了。武则天听见嘈杂的声响,从床上坐起。她一点儿也没有失掉她的尊严。“谁造的乱子!”她习惯用这种权威的口吻说话。“张易之兄弟谋反,臣等奉太子之命,将他们处死。事先没有奏闻陛下,罪该万死。”人们答道,一边把李显推到了前面。

武则天看见了儿子李显,大声斥道:“也有你!赶快回去。他俩已死,你也该称心了。”李显素来害怕武则天,这时更答不上话来。桓彦范迈步上前道:“臣斗胆冲犯陛下,太子不能回去。先帝以太子付与陛下。陛下早当将主位传与太子。今求陛下退位,太子登基。”

听到这些话,武则天非常镇静,把站在面前的一排官员逐一看了一看,她看到了李湛。李湛是李义府的儿子。李义府虽流死于远地,但在上元初年,武则天赦免了他的妻、子,让他们回洛阳。如意年间,还赠李义府扬州大都督的职位。死人虽然已不能受用,但李湛却沾了光。

“怎么,还有你李湛!你和你父亲曾受我厚恩。还有你,崔玄(日韦)。我亲自提拔的你。我真想不到!”李湛答不上话。崔玄(日韦)道:“今天所为正是报答陛下之恩!”

武则天知道自己是无可挽回了,于是,她对于这次行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表示为了养病,她将放弃政权,政权由皇太子掌握。从法律上说,李显的帝位,便由这道制书的赐予。政变成功了,近半个世纪的武则天统治时代结束了。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被迫退居后宫。如果身体条件好一点,肯定会利用时机,出面领导反政变的。但她身体实在不行了,她已经放弃了这方面的尝试。她现在所要做的一件事,便是给予谋划政变的张柬之等人狠狠的一击!但在近乎被软禁的情况下,她手中已无权,她的方式便是利用中宗代她去施行这一击。

政变后,武则天移居上阳宫。中宗去宫中拜见她时大吃一惊。原来,老年的武则天善自粉饰,即使子孙在身边,也察觉不到她的衰老。移居上阳宫后,不加粉饰,加之身心枯槁、面容憔悴,中宗难以接受。武则天抓紧最后的时间,向儿子泣诉:“我自房陵迎你回来,本来就是要把天下授给你,而五贼贪功,惊我至此!”中宗也悲泣不止,伏地拜谢死罪。借此之机,武三思等得入其谋。第二年,张柬之等五人被杀。

不过,张柬之等人的死武则天是看不到了。神龙元年冬,她驾崩于上阳宫仙居殿,终年81岁。她死前的遗嘱很简单,又意味深长。她说:“去掉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附葬在高宗的乾陵。陵墓上立一块碑,上面一个字也不要写,功过由后人去评说。王皇后、萧淑妃两家以及褚遂良、韩瑗、柳奭等所有受牵累的人,都恢复其姓氏和官爵。”女皇当时的心境应是万籁空明,她所挂怀的不是当年缠斗的政敌,不是今朝嚣张的新贵,甚至不是刚刚死去的二张。

从起点奋斗到顶峰总是需要漫长的努力,可是反向的过程却来得总是非常突然,有时只在朝夕之间。隋炀帝、武则天、唐明皇,都不是昏庸无能的人,肩挑的都是盛世大国,可是,败亡都如山崩一样不可阻挡。他们的共性都是过分沉湎于安乐享受,丧失了政治家应有的敏感。美酒把猎狗的鼻子熏晕了,还怎么能闻到狼的气息?

武则天年高病重,李显在狄仁杰、张柬之等人的帮助下,逼武则天让位。武则天还李归唐,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统治。

武则天的一生,是精于权变的一生。她从一个普通的才女,经过宫廷权变,当上皇后,继而成为辅理朝政的“二圣”之一,并被尊称为天后。羽翼丰满之后,她亲临朝政,并建立起自己的大周帝国。在她的政治生涯中,她把至高无上的权力当做自己的终极追求,为此费尽心机甚至于不择手段,她的眼光始终专注于唐王朝的兴衰,正如林语堂所说:武则天的期望堂皇而远大。她真正关怀的,唯一觉得有兴味的是大唐帝国。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一生在政坛上叱咤风云,她精于权变,以驭马的方法驾驭群臣,实现了半个世纪的有效统治。历经权变,归于空明,武则天的墓碑上无字无评,一切功过留与后人评说。

同类推荐
  • 中国五千年宰相之谜全集

    中国五千年宰相之谜全集

    风云变幻,朝代兴替,本书精选了历代宰相100位,上起先秦的伊尹,下迄清季的张之洞。100位名相,100段永世鲜活感人的传奇……按朝代顺序编排,虽不能反映历代宰相的全貌,但读者可通过本书窥一斑而思见全貌。编写这本书,使读者一睹昔日帝国的辉煌与破败,活现良宰贤相与佞臣奸相之真容,以彰其形、其志、其人,同时更为了以史为鉴,以古人旧事为鉴,为我们今日的修身明志与施展抱负起到一定的借鉴、启示作用。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7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7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因祸得福:窦太后

    因祸得福:窦太后

    她是清河良家女,背井离乡进入宫廷;她阴差阳错,被命运放逐到偏远代国;她因祸得福,受到代王的宠爱;她母凭子贵,顺利登上皇后的宝座;她协助治理国家,文景盛世之中有她一份功劳……风雨飘摇的秦朝末年,窦漪房出生在一户贫苦的人家,从小过着缺衣少食的生活,家庭中接二连三的惨剧使她从小就磨炼出了与众不同的坚强性格。可能是上天眷顾这个身世凄苦的少女,窦漪房在长到如花似玉的年龄时被汉朝选人宫中,并被阴差阳错地送到了代国,获得了代王的宠幸。
  • 张作霖传

    张作霖传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睡卧美人腕,醒掌天下权”——这是张作霖的江湖格言。这个没什么文化的土匪出身的军阀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政治智慧:他从一个由辽西的穷乡僻壤走出来的流浪儿,到落草绿林成为一方马贼的首领,到主动接受招安成为大清王朝的巡防营管带,再摇身变为中华民国奉天督军,越折腾越大,直至入主北京成为安国军政府大元帅。凭借这些招牌,张作霖在20世纪早期的中国政治舞台上独树一帜,成为一个绝无仅有的奇特现象。本书以平实的心态追溯当时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曲折,适合各年龄段愿意了解这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也有利于读者能够从前人的得失成败中汲取有益的教训和经验。
  • 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本书是由传奇武的日本历史小说高产作家山冈庄八创作的一部纪实体小说。它以文学的笔调、宏大的篇幅,描绘了日本幕末那场决定国家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中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日本有志之士为推翻幕府统治,实现国家新生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艰辛努力,揭示了日本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冲击下,幕府政治退出历史舞台、统治权重新回到天皇手中,并最终走向明治维新的必然规律。本书翔实生动地描写了诸如“黑船来航”、“安政大狱”、“樱田门外之变”、“和宫下嫁”、“寺田屋骚乱”等当时日本的重大历史事件。阅读此书,对中国读者了解日本近代史,尤其是从幕末政治走向明治维新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日升昌票号文化解密

    日升昌票号文化解密

    平遥人为什么不可以把日升昌和日升昌票号文化看作古城的自豪?票号,在中国金融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票号以山西最为发达。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全国有票号52家,山西就占了43家,以至西方国家干脆称票号为“ShanxiBank”。
  • 阳天传

    阳天传

    你可会永生?修道谋何物?即是永生!你可会逆势竞上?与天地抗争?千百年来,无一败落……世间没有绝对的永恒,圣人即是永恒!我自命不凡,却沦为一颗棋子。我自诩清高,却为大势所趋……星河之下,众神皆起!
  • 东皇阁

    东皇阁

    看一个乡村贫穷少年如何成为宇宙一代霸主,历经磨烂,天道酬勤,一步一步终成世人皆知尊敬的东皇,我以我心荐苍天,凌世霸主又何难,世人皆惧长生梦,终成一代东皇阁。
  • 拿手热菜

    拿手热菜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普通大众的有益参考书。轻松快乐入厨房,美味营养又健康。材料简单,方法易学,就地取材,为你呈上飘香扑鼻的美食。
  • 天降狐妃:萌狐狠狠爱

    天降狐妃:萌狐狠狠爱

    现代的女孩苏氏集团继承人,因车祸而亡,可是她醒来了,而且还在。。古代!而且变成了狐狸!乱跑还跑到了白帝城的帝君的神殿了里,那是不可一世的帝君啊,他可是有洁癖的!当众人为小狐狸倒吸一口凉气是,帝君居然……(这个中间可能会虐一点,但是是实实在在的大甜文,大宠文哦!再声明一下,本书与历史无关!)
  • 重生之修生养性

    重生之修生养性

    前世童年不幸一直碌碌无为爱钱,不爱交际,三十多岁没钱没房最可怜的是没老公。连一个朋友都没有。每月还要往家打钱,这天和往常去银行存钱,结果遇到抢银行的悲催啊好好的电视上狗血的中枪。。被她遇到了结果她华丽丽的重生了。看看她怎样改变自己的人生,看看她怎样从市井爱钱女变成气质女,看看前世找不到老公的她,怎么玩转婚姻
  • 暗王霸天

    暗王霸天

    暗王霸天主题诗:玄义神功父身传,韩林忽闻父身亡。九幽毒针要人命,一二三四杀雷徒。昆山古派取泉林,血咒毒针要人命。月雁韩月竟是亲,身怀神通振韩门。韩门弟子请记住:灭雷宗,诛血狼,洗青云。擒韩义,振韩门,创轩国。(这是我的第二部作品,请记住亦有所梦这一个名字,谢谢大家,也谢谢我曾经的书友们,谢谢你们一如既往的支持我。我可以说,这一部作品比我的第一部《斗破苍穹2之苍穹空间》还要好。)
  • 大嘴话水浒

    大嘴话水浒

    写尽了芸芸众生,写尽了世间百态,也写尽了人生的千般意味,万般感慨,而其中所蕴含的各种种样的学问,更是让人刚刚一管窥豹,就已觉收获颇丰,益处多多。《大嘴话水浒》是关于《水浒传》阅读的随笔。本书作者拿梁山说事,用《水浒》喻人,评英雄好汉,看世态人情。或是或非,或褒或贬,聊侃品评之间,道尽《水浒》中的成事规则、管理智慧与做人学问。
  • 中国历代君臣得失之道

    中国历代君臣得失之道

    本书不仅把正鉴、反鉴、侧鉴、明鉴、暗鉴等合而为一,而且使其成为一部可供人生大用的实用典籍。集各种经典案例并解其中深道,力图举一反三,化为已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读史的根本目的在于一个“用”字。权掌握于人,人如何用权为政,自是一个重要问题。历史上之败臣,都有一个通理,即以权谋私,以权图利,结果把自己逼上一条绝路。这叫败于权。此等教训已经司空见惯,为何不能根除?领导学始终都刻有“正大光明”四字,做不到这一点,就会走入阴暗狭路。比较那些一生为国的真正忠臣、能臣,他们肝胆相照。
  • 玉龙吟啸

    玉龙吟啸

    少年通过自己的努力闯荡天下,拥有美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