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398500000012

第12章 辽策

穿越为崇祯皇帝的小葛正在听曹化淳汇报各种内阁已票拟的折子,曹化淳大致说完折子,然后又说了说内阁的意见。小葛绝大部分都会同意。

他偶尔与曹化淳讨论一下,偶尔又会拿起奏折看两眼,有些折子他吩咐曹化淳放在特定的地方,待他好好想想。

这个时候小太监进来禀报,说是内阁的孙承宗和徐光启请求面见。

小葛看到这俩那老头发须皆白,加起来都一百三十多岁了,不禁暗叹缺乏可信可用之才。

待俩老爷子坐下后,寒暄了几句,便问道“二位阁老何事兴师动众,同来?”

孙阁老打了个哈哈道“万岁看出来也是要事了,确实是棘手的很。”

徐光启接着道“万岁一定听说过林丹汗了?”

小葛点点头道“这林丹汗与皇太极在草原打的死去活来,还入侵过我大同,杀死军民,抢走财物。”

徐光启道“现在林丹汗前来索求银两军饷。不知道万岁意下如何?”

小葛愤然道“这林丹汗可杀而不可留!”

孙阁老连忙搭茬道“万岁息怒,这林丹汗和皇太极争夺草原各个部落,所以我大明最近两年才修生养息,不得骚扰。若是不给他粮草军饷,恐怕他是抵不过皇太极的。一旦林丹汗彻底退出北方,那我大明则受北和东两面夹击。”

徐光启补充道“这东边到好说,关宁锦防线固若金汤。只是这北边,千里之地,防守难上加难。若防守的像关宁一般,则需要大军三十万,千万白银。”

小葛闭上眼睛,想了一会,然后缓缓道“一来,二位阁老有所不知,现在国库内帑空空如也,就算想给,朕也给不起”

“二来,若是有钱,也是负担沉重。二位想想这关宁锦一年要花掉朕三五百万两银子。若在养一个林丹汗,少说也得两三百万。朕又哪里去找这些银子?若是断了银子,林丹汗还是要烧杀抢掠我边镇,岂不是人财两空?”

两位阁老点点头,均是面色沉重,显然这番话不出他们意外。

小葛接着道“三来,也是最重要的。朕养着关宁军,现在已经是骑虎难下,受制于人”

孙阁老奇怪道“万岁何出此言?”

小葛道“这关宁只有十万的兵马,一年却花掉三百万白银,少一个子都不行。去年兵变的原因二位应该已经心知肚明”

孙阁老道“圣上忧虑确实有道理,这辽人组成的关宁军,虽然战力厉害,但是也很贪财。一旦缺了或者欠了银两,能不能打仗两说,兵变控制不住,反而要祸害自己”

小葛沉吟了一下,仿佛在考虑到底当讲不当讲。良久后,终于一个字一个字的说道“袁崇焕此次把兵变妥当处理,却让朕更加忧虑!”

徐光启道“袁崇焕杀了毛文龙,皇太极失去牵制,乘机臣服了朝鲜,大败林丹汗,虽然辽东没直接打,形势却更恶化。但是平了兵变,万岁却更忧虑,老臣确实有点摸不着头脑”

小葛脸色阴沉,仿佛压抑了怒火道“这袁崇焕,斩我一品大员毛文龙不说,还借着平乱,树立个人威信,现在关宁军眼里只有袁崇焕,唯他马首是瞻!”

孙承宗不禁打了个冷战,想说什么,却也忍住没说出来。

徐光启拱手道“万岁,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想必那袁崇焕也有自己的考虑,断然不会以关宁军要挟圣上。”

小葛面色更加难看道“十万军兵,一年三百万粮饷。整个蓟辽十五万官兵四百八十万,他们屯田的钱,与皇太极私下交易赚的钱都去哪里了?!”

随手抄起一个酒壶重重的砸在地上。

孙承宗身上更加寒冷,突然觉得这个平时隐忍而又善良宽宏的小皇帝,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高深莫测。完全像变了一个人,孙承宗想到了三国里的曹操,又联想起南宋的赵构皇帝(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岳飞)。

徐光启大吃一惊道“圣上英明,对辽东了如指掌。”

小葛看孙承宗低头喝茶不语,顿时觉得有点后悔,分明是自己在愤怒之下说话还是重了。

便转了个风向道“罢了罢了,不谈辽东。这林丹汗钱是不能给的。既然都说道北方,我们就来谈谈怎么防。这皇太极分明是占了上风,现在河北山西一线都有可能被突破”

徐光启道“万岁这千里防线漫长,这后金又全是骑兵。如果固守,定然被各个击破”

孙承宗终于说话道“皇太极必定会先从蓟州突破!”

小葛“哦?”了一声

孙承宗道“蓟州离林丹汗最远,无后顾之忧。皇太极若在蓟州突破,则可进入北直隶烧杀掠夺。万一不能突破,则回辽东也是最近。”

徐光启鼓掌道“孙阁老果然睿智。这后金定当走蓟州了”

小葛笑笑道“孙阁老眼光卓越,只是说错了一句话”

孙承宗也“哦?”了一声。

小葛道“那皇太极只可能突破,不可能回辽东”

孙承宗道“万岁的意思是皇太极已经走投无路?”

小葛笑笑道“北方连连大寒,蒙古部落衰微,想必皇太极也好不到哪里去。必然也是快断粮了。虽然打跑了林丹汗,掠去的粮食也不足够他们过冬的。”

孙承宗恍然大悟道“若不打进北直隶,他们回去也得饿的半死?”

小葛道“岂止是饿的半死?恐怕也得内乱。”

徐光启道“万岁,那正好趁此一举,调动全国精锐,围歼皇太极,以除去心头大患”

小葛摆摆手道“那皇太极是来抢吃的,抢完也会跑掉。可是如果全国精锐来了,各地暴民会蜂拥而起,给我大明致命一击。攘外必先安内!”

这小葛倒是把农民军攻进北京,记得十分清楚。

孙承宗道“圣上说的对极,就算是各地精锐进京勤王,也不知道那皇太极何时来,北直隶也是无法供给那么多人一直呆着。”

小葛沉吟道“皇太极必定秋后来,粮食七八月收割以后。只要开春前撤了都能抢到不少粮食。这七八个月时间太漫长,所以孙阁老说的对,养不起那么多士兵。”

(明代北方公历八月九月收麦子,四五月开春。所以官仓和农民都会从八九月储备一年的粮食)。

徐光启道“那急调全国大炮,固守蓟州如何?”

孙承宗道“北直隶防线两百多里,比那关宁还长一些。有大炮相助,也要五万精兵,不知道万岁意下如何?”

小葛觉得脑袋甚大,军队道还好说,钱粮却又十分头疼?想到此处,便摇头道“那皇太极定然倾巢而出,朕觉得至他少有六万骑兵。五万精兵依托长城大炮,能挡得住么?”

孙承宗道“万岁,这长城的好处是防守坚固,相互支援,传递军情。亦可断敌支援补给。可恶的是,这后金突破长城后,会深入腹地,烧杀抢掠。若不能有其他军队辅助,全歼敌军,长城只能固守一线,作用大大减弱。”

徐光启奇怪道“既然光驻守长城不行,为何北直隶附近却无大兵?就算没有后金,那蒙古各部也在,难道不怕他打进来么?”

小葛觉得徐光启的话甚是有道理,也注视着孙承宗,看他如何解释。

孙承宗道“徐阁老久居南方,对北方甚是陌生。万历年间,戚继光将军固守蓟门,又有李成梁铁骑纵横,蒙古各部被打的吓破了胆儿,不敢犯边。”

小葛问道“那戚继光,李成梁都已经做了古,为什么北方仍然平安?”

孙承宗道“这蒙古各部既然那个时候打不进来,却同时年年遭灾,实力下降的厉害。后来朝廷为了怜悯这些异族部落,边允许边境贸易。那些部落但凡有了吃的,也就不愿意交战”

孙承宗叹道“若不是近些年,蒙古部落又是遭了灾,内乱蜂起,我大明粮食减产,这皇太极却又如何能拉拢的蒙古部落,击败林丹汗。”

屋内一片沉寂,每个人都在努力思索。徐光启偶尔想动嘴巴,却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孙承宗低头喝茶,不时吹一吹。仿佛那已经冷掉的水,还觉得烫嘴。

许久没人说话。小葛脑袋里又陷入了一片混沌,觉得左右不是,像是无解。但是今天却也非要得到个结论不可,否则再过几个月,这后金的大军说来便来,到时候再做准备,恐怕是晚了。

小葛于是信口胡说道“与其防守处处挨打,不如就那就放皇太极进来,决一死战。”

徐光启大惊失色道“圣上万万不可,皇太极一旦进了北直隶,必然烧杀抢掠,百姓怨声载道,我****必大失人心,万岁必当遭到唾骂。倘若那,皇太极得了钱财粮物,兵强马壮,再来打北京,北京亦危矣!”

孙承宗低着头,一手托着茶杯,一手拿着茶杯盖,边沿着杯口划来划去,边吹着茶叶,听到此处,手一抖,茶杯盖竟然重重的打了一下茶杯的边缘。

小葛不禁烦躁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咱们就这白白等死么?”

孙承宗缓缓把茶杯放在桌子上,咳嗽了一声道“也只有这个办法了。与其各个被击破,不若奋起一战。”

小葛见孙承宗赞同,仔细考虑了一下,也觉得对。无论怎么防御,这皇太极身处绝境,集中突破那是定然的事情了。一旦突破了长城,进入了河北天津,还得先保住自己的性命。

于是对孙承宗道“孙阁老,朕还有两万的御林军和锦衣卫。烦恼孙阁老代为训练守城之术,若是嫌人手不够,这东厂西厂什么的你也可以调用。”

又对徐光启道“徐阁老,速速多找佛郎机大炮,红夷大炮,调往京师。”

对一直侧立伺候的曹化淳道“二位阁老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下次无论朝会还是面见,都派人接送好了”

孙承宗与徐光启再三谢恩退出。

小葛看着白发苍苍的俩老头佝偻而出,心里不禁一紧,觉得天下那么大,抗金可信可用的人只有这俩老头了,顿时觉得时不我待,得选拔新人了。边对曹化淳吩咐道“把最近二十年的进士名单从吏部给我抄录一份来,现在就去”

曹化淳答应了一声,一路小跑而去。

小葛在屋内团团转,盘算着,若是皇太极来了,谁可抵挡。

皇太极来了,辽东的关宁防线也无须再防,袁崇焕怎么也可以带领三万人前来。

卢象升在山西练兵,曹文诏在那陕西征战,一起再带两三万人马来,再加上守备北京的两万人,这七八万的人马恐怕是不保险。

其他的兵马都是闻所未闻,平时欺压农民应该还行,若是和这后金的正规军打,应该是一触即溃。

想到此处不禁烦躁。长叹一声,黯然坐在椅子上。

良久之后,他又自艾自怨的想“这满朝文武,总是蝇营狗苟,整天相互指责弹劾不说,遇到点事,全指望不上。他们这点人怎么就没有一点爱国之心?”

想到“爱国之心”,小葛不禁心中怦然一动,他顿时想到柳如,虽为女流,却壮怀激烈,忧国忧民。那些满朝文武,却也连鸡也不如,不禁哈哈大笑。

柳如是的冷若冰霜,知书达理,偶尔眼中闪烁的火热,端庄的面容,不禁让小葛又有点浮想联翩,心猿意马。便叫了一声“曹化淳”。

没人应答,他又叫了一声“曹化淳”,旁边一个小太监低声道“万岁,这曹公公去吏部了”

小葛嗯了一声,想到现在连去找柳如是都不可能了。曹化淳,王承恩都不在身边,连给他安排的出宫人都找不到。

但是转念一想,出宫不行,那写信给她最好。若是见了柳如是,又要吟诗作对,听歌听曲,自己完全不懂,显得更尴尬。

于是拿过纸笔,写到“那日见卿后,甚是想念。不知卿安好否?….”

写到此处,又觉得十分恶俗,定当是配不上那柳如是超凡脱俗的气质,美貌的容颜。

于是把纸张揉着一团,又写到“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看了看又觉得好笑,若是柳如是收到一位赵知县的这样来信,岂不是莫名其妙?

于是绞尽脑汁,苦思冥想,这给女人写什么古典诗词最好。

他本来就是理工男,虽然爱好历史,诗词歌赋也不见得擅长。

想了半天也没什么好句子,想想描写古代女人的电视剧有哪些。

这时候“红楼梦”这三个字跃出脑海,顿时觉得贴切。但是里头的诗词歌赋居然也一个不记得。

正在懊悔自己以前太不用功时,嘴巴里头倒是哼起来红楼梦电视剧的主题曲《枉凝眉》。

便速速写下来“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须化?”

落款“完县赵嘉仁”

写完之后,觉得字还是难看点。小葛虽然在宫内勤加练习了一年多,但不是童子功,写出来自然比那些官员差了许多。

于是又写了几张,挑了一个最满意的,让人用信件的方式送到柳如是手上。

写罢之后,不禁浑身燥热,想想由于周皇后,田贵妃待产,已经多日不去看陈圆圆了。

于是飞也一般的奔向后宫。

走到陈圆圆的院子里,却听到传来一阵阵琵琶声。

这琵琶声时而悠长委婉,时而凄苦哀怨,时而激烈的推拉拨打。

听了一会,小葛轻轻推开门,走进了屋子,站在那耳房的门口。

陈圆圆依旧是那紧身鹅黄色,金丝银缕闪闪的长锦缎袍,厚底高跟绣花鞋抱着琵琶坐在圆凳子上,聚精会神弹奏。旁边的香炉,发出屡屡青烟,散发出诱人心神荡漾的香味

小葛见她全神贯注,便也不打断。

陈圆圆弹奏完毕后,若有所思,站起来把琵琶轻轻的放好。然后痴呆呆的,透过窗户看着院子内,仿佛期盼着什么人的来到,边看边蛾眉紧蹙,往外头走。她竟然没发现皇帝站在耳房的门口,一头撞了上来。

鉴于屡次吃了瘪,抱也不得,摸也不得,小葛见她撞上来,也并未敢伸出手接着。

陈圆圆一头撞到了小葛的胸口上,把她吓了一跳,看到了皇帝站在眼前。

不禁又惊又喜,抱着小葛的腰,一头扎在小葛的怀内,边用粉拳敲打他的胸膛,边娇嗔道“想死奴家了”

然后双眼妩媚,脸色绯红,把脑袋深深扎入皇帝的怀中。

柳如是从南京进了北京,三个月以来只接待过两位客人,而且都是一面之缘。

这顿时在京城传开来,各路文人才子,如过江之鲫,登门拜访。

柳如是却也十分挑剔,终于选了宋征舆。

宋征舆虽然与柳如是年龄相仿,却大器早成,十七岁便中了举。

又写了一首《玉楼春》,通过嬷嬷递给柳如是。

当柳如是读到“雕梁画栋原无数,不问主人随意住。红襟惹尽百花香,翠尾扫开三月雨。”

不禁如痴如醉。便邀了宋征舆上楼一叙。

这几天弹琴唱歌,吟诗作对,畅谈天下,也觉得十分的快活自在。

正在风花雪月之时,外头听到嬷嬷敲敲门,手里头拿着一封信。

柳如是甚是奇怪,问道“难道是我的?”

嬷嬷笑道“可不是,外头有个驿卒,非要亲自上来送,被我拦住。他说要确定收到信了。”

嬷嬷看看柳如是一脸惊诧,晓得这青楼女子收到信,也是极少的。特别是她初来乍到的,也不认识几个人。

见柳如是不作答道“那咱们是有规矩的,怎地就能让个驿卒就见了姑娘,岂不是掉了身价。姑娘是不是给回个条,表示收到了?”

宋征舆嘻嘻笑道“只怕是哪个放荡公子哥,进不来,写信与你,倾诉相思之苦。”

柳如是并不搭理,拿着信走到屋内,坐下后拆开。

只见得上面写道“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须化?”

“完县赵嘉仁”

柳如是顿时再也控制不住情绪,眼泪流了下来。

自从小葛走了以后,柳如是日夜思念。她经常自艾自怨说错了话,用钱谦益吓走了这赵公子。

夜深人静,也有些许嗟叹。一晃几个月过去了都毫无音讯,也是逐渐忘怀。

今天看到这词,看到这白话一般的诗词,特别是见到“今生偏又遇着他”,“如何心事终须化”,触景生情,不禁潸然落泪。

宋征舆见柳如是潸然落泪,便急慌慌的上问道“柳姑娘,怎么了?”,便想拿过信观看。

柳如是像触电般,躲开。把信仔细折叠好,擦擦眼泪道“宋公子,稍坐片刻。”

拿起毛笔,歪头想了想,写道“人去也,人去梦偏多。忆昔见时多不语,而今偷悔更生疏。梦里自欢娱。”

落款“河东柳隐”

仔细折好了,封了口,交给了嬷嬷。

同类推荐
  • 国史党史七大疑案破解:四重证据法

    国史党史七大疑案破解:四重证据法

    本书是作者从事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三十多年的总结之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起,作者参与编辑《张闻天选集》、撰写《张闻天传》,为解决遇到的两大难题(《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一文作者“歌特”是不是张闻天?张闻天(洛甫)接替博古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是在何时何地怎样进行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详细的考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概括出“四重证据法”。
  • 倒转世纪

    倒转世纪

    埋在地底下的不是金子,而是历史。——鲁迅
  • 三国之霸绝天下

    三国之霸绝天下

    李勇一个现代宅男在拥有前世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的一切后,穿越到东汉末年又会引起怎样的血雨腥风。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如果写的不好,请大家见谅。如果有意见请联系我,我的QQ号是378933897
  • 中华五千年历史之谜

    中华五千年历史之谜

    “创造历史的人是在时光沙滩上留下脚印”。从钻木取火、结绳记事的远古时期到今天的飞船造访月球,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到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可以说,人类发展史是一部探索史与奋斗史。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身发展史的分析与观察也更为细微、更为拓展,从而又让人们挖掘、发现了历史更多、更玄奥的谜团和疑问……
  • 寒门国贼

    寒门国贼

    做了个梦,和珅仿佛开窍了再看那一眼清朝,总要变个法子这一世他要家人身体康健他还要问那乾隆,端的是怎么个想法
热门推荐
  •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下)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下)

    本书共收录民歌二百多首,根据歌词内容分为“生活类”、“传说故事类”、“爱情类”等。
  • 戎马柔情

    戎马柔情

    沐容洵初次征战,却被奸臣暗算诬陷。命不该绝的他,在养伤期间遇见了一生中重要的女子安陵。峰回路转,他回到卫国,历经千险,只为报父仇。一生戎马,长相厮守本是难能可贵,不料却有种种误会将这对有情人阻隔,千山万水,安陵却始终不变初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二流道士

    二流道士

    林良生:佛道双修、画艺二流、书法二流、武功二流、医术二流、佛理二流、道术不入流。人生格言:命运就像一场戏,结果往往出人意料。看二流的道士如何过上一流的人生。新人新书,求收藏呀么求推荐啊。
  • 魔法新年史

    魔法新年史

    科学社会,人们对魔法嚏之以鼻,但是几起犯罪案件的发生却异象重生,小协警林宇辰带着疑惑一步步探索,是普通案件?亦或是真有魔法作祟?
  • 嘘!这是她的声音

    嘘!这是她的声音

    如果一个人明明爱,却始终没有说出来,不论是因为什么,他总是觉得有个人跟着挺好,有个人看着挺好,有个人欺负挺好,可他始终却忘了却忽略了,如果有一个人一天离开了他,他将怎么办?他说:“记好了,以后你要跟着我,永远不准离开,有人骂我了,你要骂回去;有人喜欢我,你要想办法替我解决;我心情不好,你要唱歌给我听;我心情好的话,你要给我玩……”叶子问大雁是否要离去,燕子说:“冬天你要枯萎而我要去南方,注定不能一起,注定此生无缘。”他念着她的名字,“晏若离……”念了十二年。她念着他的名字,“叶问离……”念了一辈子……
  • 接天记

    接天记

    一条平凡人的崛起之路,一段可爱的少年踏歌行。边界外,有他穿行血间的身影。都城内,有他举头望月的感叹。乱世中,有他恍若神明的英姿。天塌了,有高个的人接住。劫来了,有能力的人站出。新人新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曼陀罗岛

    曼陀罗岛

    她是布满腥红液体的曼陀罗花,是一条吐着信子的五步毒蛇,隐藏在漫漫长夜中,静静地等待着猎物的到来,默默地裸露出一口便能咬断你脖颈的鱼肚白獠牙,已经好久都没有经历过血液的浇灌了,它,已经迫不及待了。
  • 赤雅

    赤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期待感动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期待感动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位面幸运商

    位面幸运商

    谢晟无意中被位面交易戒指认主,W市在那黑色冲击波扫过后整个消失了,第二天W市的消失震惊了整个世界,全世界的科学家记者等都纷纷赶到某市,赞国以及全世界的搜救队在原先是某市的地方只看到了一片平地,只有在低洼处还能发现一些铺设在地下的管道,站在高处看就像是有一把巨大的铲子,然后谢晟开始了屌丝的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