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993300000026

第26章 墨家墨萧

江南——霍家

虽说霍松被称为南商,但却几乎不打理自家的商业,交待好货源后,便全都交给下人办理,只有遇见大事才会过问霍松。如今于霍松与霍云去了长白山,霍逸下落未明,霍家家中一切事务,都交给了霍松妻子孙昕处理,孙昕原本是一孤儿,长大借钱营了一座茶馆,对经商之事也很是熟悉。而且她投入的精力要比霍松要多,因此霍家的商业日益兴盛起来。

这日,孙昕正在账房内账,突然白心羽来报,说外面有一客求见,自从接手霍家商业后,客人就一直多如牛毛,因此孙昕也没在意,就随口说了一句:“让他进来吧!”

须臾,白心羽带着一人进入了账房。孙昕吩咐白心羽给客人倒茶后,便一边敲打着算盘一边问:“阁下是打算做什么生意?”

那人拱手道:“小生是有事来见贵夫君的。”

孙昕瞥了一眼,只见那人十八九岁的模样,读书人打扮,腰间别着一桃花扇,一举一动都带着书生气息,于是道:“夫君远在北方,阁下有何事尽可与我吩咐。”

那书生打扮的人道:“小生姓墨名萧,此番前来并非为了商事,而是因玄机铁扇。”

孙昕诧异道:“玄机铁扇?”

墨萧道:“正是。”

孙昕笑道:“敢问何事?莫非是想趁夫君不在,强抢铁扇?”

墨萧笑道:“夫人且慢,且听小生细细道来,不知夫人可曾听说过墨家。”

孙昕道:“战国时的墨家么,自然听说过。”

墨萧道:“战国以后,墨家已经衰微。到了西汉时,由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政策、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墨家本身并非人人可达的艰苦训练、严厉规则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汉之后日益基本消亡。”

孙昕笑道:“既已消亡,你又提它作甚?”

墨萧笑道:“基本消亡,并非完全,墨子死后,墨家四分五裂,但由于汉武帝罢黜百家,大多分支相序灭亡,最后一支的墨家巨子深知墨家在受打压下,要延续就只能隐世流传,于是改名隐灵教。”

孙昕道:“真是个怪名字。”

墨萧道:“当时学业有成的墨家弟子称为灵子,而墨家要延续只能隐性流传,隐灵教之名意为隐世培养灵子之意。灵子分外放与内传两种,外放弟子在外济世,内传弟子研习秘术,外放弟子不涉内事,而弟子在外不得涉露墨家秘密,成员行事事成后必定要功成身退,不使世人有闻。这教规就是两千年来史籍没有直接墨家记载的主因。”

孙昕笑道:“真是有趣,不过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墨萧道:“因为在下正是墨家内传灵子墨萧。”

孙昕道:“在下真是有眼不识泰山,没想到阁下就是战国时大名鼎鼎的墨家的传人。不过这与玄机铁扇有何关系?”

墨萧泯了一口茶水道:“玄机铁扇正是墨家先祖墨子之作,第墨家八十七任巨子任职时,正值墨家最困难的时期,墨家没有资金周转,只好将祖传铁扇高价卖给富豪霍玖,并立下契约,墨家随时可以用双倍的银两赎回宝扇。如今墨家略有中兴,在下正是奉第九十四任巨子之命,来找贵夫君商讨有关赎回玄机铁扇的事宜。既然贵夫君不在,不知夫人可否代替贵夫君商讨装让铁扇事宜呢?”

孙昕眉头紧锁,道“玄机铁扇乃是我霍家至宝,如今我仅是听你一面之词。如何知道你的话是真是假?”

墨萧道:“当初第八十七任巨子立契约的时候,霍家与墨家各有一份,所以霍家家中应该还存有契约,阁下可以找找,至于墨家的契约,小生已经带来了。”说罢墨萧便拿出一张契纸,内容如下:“今墨家没落,愿卖祖传玄机铁扇予霍玖,银两当面点清,概不赊欠,铁扇内一切玄机,都由霍家自行参破;待到墨家中兴之时,无论霍家同意与否,都可用双倍银两赎之。”

契约虽然简短,却写的清楚明白,于是孙昕道:“此事事关重大,需等夫君回来后慢慢定夺。”

墨萧笑道:“那不知夫人可否先让我见下铁扇,好让我确认铁扇无恙。”

孙昕仔细打量了墨萧一番,觉得他是个柔软书生,总不会明抢,于是道:“夫君此去北方并未带铁扇,予你看看也无妨。心羽,去取铁扇来。”

须臾,白心羽拿上玄机铁扇,孙昕道:“阁下且看看吧,不要太久,就在这看。”

墨萧拿过铁扇,把玩了一阵,道:“还请夫人准备火烛。”

孙昕不解道:“要火烛做甚?”

墨萧笑道:“验明真假。”

孙昕虽有些不解,但还是命白心羽准备了火烛,只见墨萧拿过火烛,用外焰在扇骨上烤了一阵,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字便附在扇骨上若隐若现。

墨萧兴奋道:“火行文!果是真宝扇!”

一旁的孙昕看到这一幕十分诧异,道:“我只知将这铁扇将扇面浸在水中会显出铁扇决,没想到还有这种玄机。”

墨萧笑道:“那是水行文,玄机铁扇一共有金木水火土五种行文,不知霍家参破几种了?”

孙昕见墨萧知道连自己都不晓得的铁扇玄机,已对他说的话信了八分,当下实话说道:“霍家恐怕只参破了水行文一种。”

墨萧看了一眼手中的铁扇,眼珠飞转,道:“墨家的确要铁扇有急用,而且恐怕拿不出那么多银两来赎扇子,你看这样可否,既然霍家与墨家都是习武之家,不如就用武艺来定夺扇子的主人。”

孙昕警戒道:“你明知家主不在,现在比武?阁下莫不是趁人之危吧!”

墨萧笑道:“夫人误会,我们比两场,今天比一场,赢得人可以暂用两个月的铁扇,等贵夫君回来后再比一场,赢的人可以永久持有铁扇,不知夫人意下如何啊?”

孙昕心想:“论武功,天下恐怕没几个人能赢霍郎。”于是道:“好,我答应你!”

同类推荐
  • 山下有城池

    山下有城池

    没什么本事的少年梦想着走遍世界,在一下山后就进入了城池。
  • 四法青云记

    四法青云记

    “人要是死了,就看不见那么美的天空了。”钦全望着漫天的星星喃喃自语。打斗,柔情,背叛,生离死别,民族大义……本书我会继续写完,手上工作渐渐理顺,为了信仰!
  • 离歌江湖路

    离歌江湖路

    满身风沙,剑指天涯。一段风云谁人埋笔写春秋。刀剑如雨,画戟林立。恩怨情仇真真假假谁又清。月如华,映你心事几分只自知。半生磨难,一身是伤。生又何欢,死又何惧。微酒三两杯,辗转又一生。曜日,璃月,星殒,瑶光,渡川,幻瑾,凝雪,紫辰。九弦聚,异象生;离歌起,山河寂。
  • 学霸李少侠

    学霸李少侠

    一个小人物的酸甜苦辣的故事。一个从小生活在监狱里面的私生子的故事。一个三观正的热血少年的奋斗史。没有金手指,没有主角光环。智商情商都不算高的人只靠一点小聪明如何在人吃人的江湖里面生存的故事。
  • 武林情义风云传

    武林情义风云传

    红梅客栈的少掌柜李情义希望自己成为一位大侠,他娘李红梅教会了他夺命鸳鸯腿,并让他外出历练。途中遇到了楚笑天,楚笑天救他一命,李情义想拜楚笑天为师却被拒绝。楚笑天要李情义完成三件事......
热门推荐
  • 一段一见钟情

    一段一见钟情

    从第一次见面到内心的触动,经历时间,年龄,距离等等各种不能终老的因素,会到白天吗?我只有和你们一起幻想。我没有华丽的文字,写的都是真实经历。
  • 天涯绝刀

    天涯绝刀

    他有爱人,爱人是一柄刀。他冷血,他杀人从不用第二刀。江湖上人人相传他有两把刀,但是至今为止,都没有人亲眼看到过着第二把“刀”
  • 前任再相遇

    前任再相遇

    分手后的沈思聪,经过种种险境,在某个会上与前任相遇了……美好的校园爱情,能否抵挡现实的残酷?让沈思聪带你一寻究竟!
  • 重生清暖修真记

    重生清暖修真记

    为了收服太阳内孕育出的火灵,阻止因为火灵发动的太阳风暴而毁灭的地球,她必须在灵气微弱的末法时代只用50年修炼到金丹期。
  • 我非佳人

    我非佳人

    一部没有异能的纯都市变身小说一个平凡的男孩变成了一个不平凡的女孩,从此开始了她不平凡的一生。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纯白的战场

    纯白的战场

    如果世界与NPC需要你的抉择,你会选择什么?被人阻挡和另眼看待的关系,受到了世界与所有人的阻挡。想要摆脱掉这个腐臭的环境,能够做的只有杀戮与逃避。想要寻找到真正的救赎,却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办法获得任何的救赎。那么,就一错再错下去就好了。直到所有的议论声都变成了泥浆中的呻吟声的时候,世界就会光明了。当身体上的伤痕已经无法容下其它的伤痕的时候,救赎就会到来了。然而,我错了……杀戮到自己已经遍体凌伤的时候……我才发现救赎只是让自己更加的痛苦罢了。想要解救自己,唯一能做的只有不断的逃避,前往一个不被任何议论声充斥着已经混乱的大脑的世界。那个地方……叫做战场
  • 仁宣盛世之孝恭皇后

    仁宣盛世之孝恭皇后

    她,八岁进宫,出身低门,却是明宣宗的皇后,明英宗的生母。 她以贵妃身份得享与皇后一样的金册金宝之礼,皇贵妃一称由她而始。 她尚在世,就被尊为“圣烈慈寿皇太后”,给在世的皇后和太后上宫闱徽号,自她而始。 她以一人之身开明朝两个先例,何等荣耀! 她,思虑长远,土木堡之变,力挽狂澜。迁都之危,因她而解。嫔妃殡葬制度由她而废。 她,永乐八年进宫,天顺六年崩逝。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六朝,几乎一生都在深宫中度过,却有着最为自由的灵魂。 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她终于,权倾天下,名满大明。
  • 狂傲医妃,王爷请低调

    狂傲医妃,王爷请低调

    慕情,古医世家传承人,为了拯救家族,自毁丹田。魂归异世,却是痴傻愚钝。无良的渣爹,白莲花一样的庶妹,无情的未婚夫,让她决然脱离家族,创立丹阁。她为使命收集神龙传承,踏寻人魔两界,阻止三界浩劫。何其有幸,一路有他的陪伴。他说:“我娶你一次,你错过了,我就娶你第二次,第二次错过了,那就娶第三次……反正你只能是我的。”她说:“曾经你给我十里红妆,我错过,换我给你十里红妆迎娶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城天下幽-幽城侠影

    青城天下幽-幽城侠影

    隋末知世王王薄的义军就在这里活动。王薄是清玉道长门下大弟子,资质一般,但有任侠之风。清玉道长传授他本派玄门太极拳,经过他的演变,发扬了刀、枪、铲、斧等武功套路,并且在逆天扶义军中发扬光大,天下十八路反王之中惟独知世郎的军队有系统的武艺,因此征战沙场,有较大优势。但由于他只学得一套以柔制刚的太极武艺,因此外功力道较差,战阵之上遇见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这样有力举千钧神力的军队就难免吃亏了。
  • 关尹子

    关尹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