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祭孔活动,从早上6点旭日初升时起,直到8点太阳已经高高地挂在东边天空,仪式还没有结束。
不停拍摄新闻照片的我,早已站得脚手软。场地正中,那些身着古服的台湾地方官员、教师,以及主席台上一直跳动表演着的学生们,更是热得面红耳赤,大汗淋漓,但大家的认真劲儿却丝毫没减。
台湾地方媒体,把马英九出席祭孔活动,看做台湾当天的重头新闻,所以,“长枪短炮”的摄影摄像机器,在主席台对面的台阶前,密密摆排了一长溜儿。
虽然大殿四周间隔布置的十台鼓风机,不停地向空中吹着冰气,可太阳在我的镜头里,依然一点点地延伸、扩展,很快,东面的人群,就沐浴在暑气烈焰下。
即便如此,也不见有人提前撤走或者开溜。
看着这些我想,看来孔子仁仪礼智信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学思想,对台湾人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深的。也许,这也是台湾人开拓进取的精神动力。
(4)台北公共区域设计很人性化
9月28日下午2点半多,撩开书桌前的窗帘往外一瞧,午后的太阳,还明晃晃地挂在天上。
到住地附近的台北音乐厅去看看?
念头一出,立马行动。
宾馆外,耳边立刻被潮水般的摩托车声音震响,台湾的摩托车真多啊!也真是方便!骑车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绿灯行,红灯停,戴着头盔,端端正正坐等在车上的情形,令我刮目赞叹。
记得大陆改革开放之初,在深圳、海南、福建、晋江等地采访,满大街也是这样的摩托车。只不过,那里的骑车人只想着自己方便,满街横窜,搞得过马路的人倒像是在扭大秧歌,只为了躲避车。这些年,经过整治,这些地方好了许多,但像台北骑车人这样,自觉遵守红绿灯的,还是不够普遍。
漫步在林荫树下小道上,再次真真切切感受、享受着台北良好的公共环境,于细微处体验着那份温馨的感觉。
台北的人行道,靠马路一边,许多摩托车井然有序地顺着一排摆放着。
经过一个又一个的十字路口,发现快车道与行人道交汇的马路牙子边上,都会有用红漆重点标突出记号、线条,好像是在提示过往的车辆和行人,要注意安全。
当我准备过一个小路口时,一辆正准备右拐的汽车,居然礼貌地把速度放得很慢很慢,显然是在礼让着我先过马路。
为此,我特别留意仔细观察,发现居然所有右拐的车,只要遇见有行人过马路,都是如此自觉地刹车缓行。
啊,好令人敬佩的素养,好温馨的“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实地版。
回想昨天,初来乍到的我,去银行兑换新台币,无声“被关心”的幸福感已经细细地把我的心滋润了一遍:在银行齐胸的隔断里,工作人员认真地工作着,四周都是开放着的窗口,根本不用排队。一旁椅子边的小桌子上,摆放着存取款人可能会用到的一些小物件,像计算器啊、笔啊、印油啊、老花镜啊等等,据说台湾流行私人支票和私章。
在台湾中广公司旁边一家银行处,我也看到,为残障人专门开设了一道单行门,用无梯的斜坡相连,开门的把手设计得很低,非常方便坐轮椅的人使用。
在出台湾捷运的自动滚梯上,人们习惯地往右边站,自觉地空出左侧的通道,给那些着急赶时间的人们使用。
捷运站里,每当车一开启,车箱里就会响起温柔的女声提示:
“请您贡献一份爱心,把座位让给……”
大意是这样,但原话好像比这还要人性化一些。只记得自己当时吃了一惊。因为在北京的地铁里,同样也有这样的爱心提示,但不明白,为什么台湾提示语猛地听上去,比北京提示语好像要让人更舒服一些?看来下次在台北再坐捷运时,一定要好好体会一下,这种感觉从何而来。
从26号机场过来的一路,到今天自由行,看见路面上不少的在建工地,提示都非常规范。有明确告知建设单位是谁,责权义务是什么,安全与不安全等警示标识,还有干净整洁的工地围挡。令人感叹路政部门如此的关怀路人,生怕会给路人的出行带来不方便似的,处处为路人着想。
这种在细微处时时被尊重的感觉,在台北才几天,就让我经历了数十次。
那天,买台湾大哥大移动电话充值卡,搞不明白台湾收费的情况,按充值卡上告知的免费电话拨打过去询问,接话员客气地说:
“您能不能告诉我……”
“我要去查看一下数据,您方不方便等我一下……”
“抱歉让您久等了……”
哇塞,那客气恭敬温婉的语气,真是令人感受超爽,真享受了一把什么是“上帝”的滋味儿。
咱们在大陆时“顾客是上帝”,耳朵听得都起茧子了,可有几个人真正品尝过“上帝”的滋味儿?包括购买房屋这样大件儿的商品,没买时钱在你手里,你真是上帝,售楼小姐先生又是递茶端水,又是套磁。一旦你的钱换成了他的物,你就变成了要不回账的“黄世仁”。
不少来过台湾的人告诉我,他们最感慨的,也是台湾的软环境好,民众素质修养普遍比较高,知书达礼,礼遇他人。
从地图上看,居住的宾馆离台北音乐厅非常近。可走了半天,见着一个警察局,经过一所东吴大学和一所女子中学,就是没有看到,音乐厅在哪儿。
问一正从身边经过的短发女孩,对方停下,热情指点,说再往前走,不远就是。
道谢完,继续前行。一路,照相机镜头快门儿,没停地按。
突然发现与大陆不太一样的地方:台湾过街人行信号灯的时间,东西南北方向,长短竟然不一。
咱们大陆,交通电子信号灯,间隔时间一样长。如果实在太堵了,马路中央就会立个警察,变电子管理为人为指挥,结果可想而知,超速司机看见警察,都忍不住条件反射地踩一脚刹车,结果,路面变得更加拥堵。
而在台北,红绿灯的转换,是通过电子数字递减的方式(这一点像大陆西部城市成都,最近成都也被联合国评为“下一阶段全球最具发展力排名”前二位的城市)来进行的。我仔细观察,发现有的路口,是从30开始递减的;有的却是从60开始往下数;还有的从75开始减。一个台湾朋友告诉我,台湾的停车红灯是一分半。可我实地感受,却分明觉得它等候的时间要比大陆长。
难道是大陆人爱闯红灯,错觉上让人产生了时间的误差?不过,台湾人无论男女老少,遵守交通规则,养成决不闯红灯的好习惯,却是让我真切感受到了。
所以,即使台北的路上车流很大,摩托车很多,但大家各行各的道,不挤不抢,道路顺流通畅得让我在心中直呼:
“拥堵的北京,应当向台北取经”。
(5)艺术氛围浓厚的广场
人行道前方的十字路口对面,是一堵镶嵌蓝色琉璃瓦的白围墙。
去音乐厅,我是该往左?往右?还是该过马路?
脑子迷惑着,远远看见刚才为我指路的女孩,正站在路口并转回身来。
分明像是在等我?
于是,我快步上前。
女孩迎上来,指着右拐的大道告诉我,街对岸,是音乐厅,不过街这边,就是台北图书馆。
好细心又礼仪周到的女孩儿。
我再次连声道谢。
看着放心走远的女孩儿,我心中感叹也自豪着,自己与之同龄的女儿,也曾这样爱心十足地为前来北京参加奥运会的各国运动员,提供真挚热情的志愿服务。
海峡两岸,八〇后们,同样优秀啊。
图书馆、音乐厅,几处我都想去看看。一瞧时间,已是下午4点过,还是先去看看旅游图片上常有的台北音乐厅吧。
安静地等待,红绿灯转换。
过得路口往右,顺着白围墙,一转角,就看见了犹如故宫般的红色大殿。细看,一处是台北戏剧院,一处是台北音乐厅。
一阵阵美妙动听的音乐,正从音乐大厅飘逸而出,若隐若现,有如天籁之音。回宾馆一查音乐厅每月免费送到宾馆的“月节目简介”,原来是一场系列音乐会正在这里举行。
台北音乐厅的票价很平民化,300元到800元的新台币,最贵的顶多2000多新台币。算下来,不过也就60元到400元人民币,哪像北京的许多大剧院,那些票价高得普通老百姓根本不敢去奢望享受一回。
台北戏剧院和台北音乐厅之间,是一个大广场,有许多休闲的市民在这里锻炼、跑步。在这里,我碰见一个来自重庆的旅游团。她们一听我也是乡音未改,激动热情得大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我借机请她们帮我照了两张相,顺带与她们攀谈起来。
她们说,重庆到台湾来的旅游团很多,4800元人民币一位,一个团也就14人左右。在台湾8天的旅行不能单独行动。明天,她们就要回重庆了。今天参观这里,是旅行的最后一个景点。
“明年开放自由行就好了。”
这是她们留给我的最后心声。
在一家纪念用品销售店里,我误以为是私人老板娘的店员告诉我,她们都是台湾公职人员,所卖的商品款,全部都要上交台湾财政。这位中年女店员由衷地感叹说:“我们这里的销售产品,全靠大陆游客来买。”
女店员说,自从开放大陆民众团体来台游后,极大地拉动了她们的销售收入。营业款中,90%以上都是大陆游客消费的,其余不到10%,才是东南亚及欧美游客的花销。
在我与她合影时,她信心满满地说,2011年开放大陆游客自由行,她们的旅游产品销售额一定会大大翻番。说到这里,她开心地笑了。
出得商店,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一看表,才下午6点。和北京相比已经有时差了。
台北音乐厅广场上,已经有许多人在散步。跑步锻炼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音乐厅建筑的灯光旁,一群着装统一的中学生,正嬉笑着围坐在一起唱歌。
原路往回返,看见路边一小吃摊,点一碗馄饨,一碗扬州面,味道还真地道,特别是馄饨。坐在马路边的小桌子上,咂着嘴里的小吃,看着过往的车辆,竟涌起一股淡淡的思乡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