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47400000001

第1章 孙中山:中国第一位总统(1)

楔子

清朝末期,社会动荡,凡是当时有权势的人都和军队沾点儿关系。民初的多位总统就是行伍出身。所以要介绍他们,就要从军队说起了。这里要说的军队可不是清朝的旧式军队,而是清廷仿照西方组建的“新式陆军”。1903年,清廷成立练兵处,在各省设立督练公所,大规模编练新军,裁汰旧营。练兵处雄心勃勃地制订了“编练三十六镇新军”的宏伟计划,计划在十八个行省各编练两镇新军,合计三十六个镇。1

为此,清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人力,还从极其窘迫的财政中挤出资金来投入新军中去,希望能就此重振国威,维护统治,对新军寄予了极高的期望。但是由于各省的驻军基础和财力不同,编练新军的进度也千差万别。到清朝灭亡时,多数省份只搭起了某某镇(师)的架子,没有编练满员,少数省份只搭起了某某协(旅)的架子。其中编练成绩最出色的首推袁世凯主持的直隶新军,其次是张之洞主持的湖北新军。前者有六镇之多,被称为北洋新军,后者有一镇加一个混成协,被称为南洋新军。这两支部队一南一北,是清廷寄予厚望的擎天支柱。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10月,秋高气爽。清朝政府为了检验“新式陆军”的编练成果,决定在河南彰德府(今河南安阳)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用当时的话叫“秋操”。2

为检验新军的编练成效,清廷从1905年就开始举行秋季会操,各国驻华武官、中外记者和各省代表都受到清廷邀请,前往观操。1906年,清廷扩大秋操规模,让南北洋新军聚集彰德对抗演练,检验军队战斗力。

南军由湖北新军第八镇混合河南新军第二十九混成协组成,由张彪任总统官、统黎元洪为统制。北军由北洋新军第五镇和曹锟统领的第一混成协组成,段祺瑞任总统官。北军驻安阳城南,南军驻汤阴城北,全副武装,总计有马、步、炮、工、辎重各兵种人员三万三千余人。清廷最精锐的家底就在这了。

10月21日两军进入演习区域,翌日正式对垒。霎时间,百年不见烽火的中原大地炮声隆隆,枪声不断,人喊马嘶,尘土飞扬。新型炮兵、骑兵和步兵协同作战,依次操练冲锋战、遭遇战、防守战。工兵忙着设雷布雷扫雷,辎重兵保障后勤。这一切都是古老的中原大地第一次见到的。秋操中,南北两军棋逢对手,打得难分难解,针锋相对。后来眼看就要变成一场真实的鏖战了,南北方军官费了好大力气联络沟通,才将双方官兵劝解开。负责秋操的袁世凯和铁良临时决定,将计划一周的演习提前到25日结束。南北两军举行了联合阅兵式,尽欢而散。

《续安阳县志》记载,本次演习“列阵数十里,错综变化,出奇制胜,极战争之能事。外宾作壁上观者,咸称赞不置。”

然而,彰德秋操最大的看点不是编练齐整的新式军队,而是本次秋操聚集了清末民初的大批风云人物:练兵大臣袁世凯和铁良担任检阅大臣,王士珍为演习总参议,冯国璋为南军审判长,良弼为北军审判长,徐世昌负责秋操参谋处。对阵的南北总统官黎元洪和段祺瑞自不必说了。曹锟、冯玉祥等人当时还只是小字辈,日后的作为却不在前面诸公之下。这次秋操还帮助了一个日后的重要人物登场了,他就是蔡锷。之前惯由高级军官担任审判员,但是身为下级军官的二十四岁的蔡锷,竟被袁世凯一眼看中,平地一声雷,破格提拔这位小伙子为审判员,蔡锷于是跻身于朝廷大员的行列。

我们细看,本次秋操汇聚了日后中华民国的五位总统: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如果算上临时执政的段祺瑞,那就是六位国家元首了。

为什么清廷国运命脉所系的新军系统中隐藏着如此众多的民国总统呢?乱世出英雄,而乱世英雄往往是掌握军队的枭雄。盛世重文、乱世重兵,这是中国传统的政治规律。军队是乱世中最大的权力筹码,曹操、刘裕、赵匡胤、朱元璋等枭雄谁不是靠军队崛起的?乱世纷争,不是军队推着主将上权力角斗场,就是志向远大者与军队提前来个亲密接触,早作谋划。民国的五位总统就分属上面这两类角色。乱世重兵已经发展为一种历史情结,深深融入了中国的社会和百姓的心里。所以,不管政治倾向如何,全国上下多少目光注视着崛起的新军和他们的将领,对他们的命运作出种种猜测。彰德秋操是当时舆论关注焦点。1906年在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的年画的最时髦素材就是“秋操图”。人们用大红大绿的传统画法来描绘轰动一时的那场近代化军事演习。不管画面多么不伦不类,画中最醒目的总是那些跨马配刀、披盔戴甲的将领们。隐隐中,这个躁动不安的社会察觉了某种似曾相识的历史现象的即将到来。那将是一个军权至上、由实力说话的大混乱大变革时期。

不论是北洋新军还是湖北新军,清廷都投入了巨资,希望编练成效忠朝廷的股肱之臣。不想,南北新军最终都走到了朝廷的对立面,都成了王朝的掘墓者。湖北新军首先起义,建立了中华民国;北洋新军则在袁世凯的率领下夺权逼宫,直接推翻了清朝。

细心的人会发现,彰德秋操场上,缺少了民国最著名的总统,就是开创了中华民国的孙中山。当时他在哪儿呢?原来,那时他正在日本的友人家,构思着革命蓝图呢。

1906年秋冬之间,孙中山会同黄兴、章太炎等人,制订出了同盟会的革命方略,作为将来革命热潮来临时的行动指南。站在国门之外的革命党人们正沉浸在规划国内民主共和蓝图的热情之中。

这份包括《军政府宣言》等14份文件的《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洋洋洒洒,早作计划,保持了孙中山一贯的理想主义、整体观念、全面筹划的思想。在这些文件当中,孙中山号召国民革命,将“自由、平等、博爱”尊崇为国民革命的“一贯之精神”,重申并进一步阐述了一年前(1905年)在《民报》上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还具体规定出未来的共和国要实行三期政治:第一期为军法之治,第二期为约法之治,第三期为宪法之治。

与彰德秋操背后的深意不同,孙中山的言行、他的政治资源,都是近代的,是西方的。他裹挟着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政治风格和思想风潮,冲击着中国传统的权力角斗场和权斗规律。孙中山及其革命力量和袁世凯等人之间存在着两道深深的鸿沟。正是这些鸿沟引发了民国初年革命与保守、激进与退却之间的种种矛盾与冲突。

第一道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是政治理想与权力现实之间的鸿沟。

聚集在孙中山周围的同盟会-国民党革命人物裹挟着理想主义的强大思潮,汹涌澎湃地扑向中国传统社会而来。他们要求建立共和国,开创宪政,选举议会,改革风俗,发展教育文化和现代经济。但是理想必须着陆在现实之上,才能开花结果。孙中山等人的理想在现实中就遭遇了从传统体制中衍生出来的袁世凯等人的阻碍,连受打击。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系各位总统(也包括出身湖北新军的黎元洪)则是现实的。如果说前者读的是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满脑子革命理想和社会蓝图,那么,后者读的就是子曰诗云,学的是曹孟德和朱元璋的政治手腕了,他们脱身旧体制和军阀军队,首先思考的就是政局稳定和权力巩固,其次才可能是发展。在理想与现实的鸿沟中,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破”多于“立”;袁世凯等人虽然也部分接受了近代理想思潮,但还是希望国家沿着现实允许的路子走下去,而不是另辟新路。

如果一个人满怀激情赞成革命,那他会拥护孙中山等人;如果一个人倾向社会稳定和缓慢发展,那他极可能认可袁世凯等人的一些作为。在民国初期,袁世凯等人所代表的现实主义者多于孙中山所代表的理想主义者,在政治上占据优势。

第二道是西方与中国之间的鸿沟,是西方现代政治与中国传统政治之间的鸿沟。

这第二道鸿沟是与第一道紧密相关的。近代理想主义者的思想从何而来?从西方而来。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都是欧洲人。同盟会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的拥护者是留日学生。他们接受的政治理想多半是以日本为中转站学来的——清末民初,留学欧洲的费用太高,一般人承受不起,而日本的留学费用大约只需欧美费用的十分之一。3而袁世凯等现实主义者多浸淫中国官场多年,深谙权力斗争和传统政治的内幕。

从中外交流的角度来看,近代历史是中西方思潮迎头相撞,相互认识、斗争和融合的历史。相撞的历史在民国初期达到了高潮,操着西方政治话语的理想主义者也和老谋深算、表里不一的现实主义者迎头撞出了激烈的火花。其中自然有诸多的误解、矛盾、冲突和悲欢成败。

有关中西方鸿沟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近代中国社会为什么没有嫁接成功西方制度,走上现代化之路?诚然中国出现了许多现代社会的元素,但承担西式社会建筑的社会基础过于薄弱,注定只能游离在中西方社会形态之间。喝咖啡逛公园的上海买办、书包里藏着白话小说的汉口学生、在政府各部跑新闻的北京记者和出口中国茶叶进口英国钢琴的广州商人们,他们的力量远远不足以支撑一个现代宪政社会。所以,不论是单纯追求西式社会形态的人,还是要求恢复中国传统社会形态的势力,都注定要碰壁、遭遇坎坷。

在中国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敌”的近代,这两派政治势力和思潮的碰撞产生的火花必然异常醒目。抽象的鸿沟变成了真实的政治争斗。中华民国的早期历史,就是在理想与现实、西方与中国的激烈交锋的共同作用下度过的。

1906年的秋天,站在晚清新军前面的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和曹锟是传统的现实政治家,而沉浸在《建国方略》构想蓝图中的孙中山身上,洋溢的无疑是理想的、西方的色彩。

却说彰德秋操后,清廷又计划在1908年举办第三次秋操,地点选定为安徽的太湖县。清廷对“太湖秋操”极为重视,派陆军部右侍郎荫昌、两江总督端方为检阅大臣,检阅南洋地区各镇新军的编练成效。于是,鄂皖苏各地的新军陆续向太湖县聚拢。半个多世纪后,当地的老人还能回忆起当年太湖县来了很多驮洋枪的大兵,在县城四周扎下了营盘木寨;县城的北门沙滩上搭了台,说是给光绪皇帝来阅兵用的;县城周边山上还竖起了大红灯笼,四乡八里都轰动了。11月13日安徽巡抚朱家宝亲赴太湖县城做最后的筹划,谁想,次日光绪帝就驾崩了,隔一天慈禧太后也死了。噩耗传来,秋操取消,举国操办“国丧”,太湖山上的大红灯笼都换成了白气球。

国家多事,加速进入了改朝换代的巨变期。安徽新军第三十一混成协炮营队官熊成基,是革命分子,本想趁参加太湖秋操之机举义,占领安庆。不料秋操取消部队撤回,起义计划又被安徽巡抚朱家宝察觉,迫使熊成基等不得不仓促起义,后来遭到了镇压。据说徐锡麟也本想趁秋操之机起义,计划夭折后改为刺杀大员恩铭。孙中山、黄兴等人则在本年度发动了钦康上思起义和河口起义,在南方攻城略地。而袁世凯受到新上台的摄政王载沣集团猜忌,不得不以健康原因辞职保命。他来到了彰德秋操所在的安阳县,开始钓鱼观景……

本书讲述了民国早期这六位总统的兴衰荣辱,展现了两股思想和政治势力的激烈交锋。除此之外,本书还想展示民国总统和北洋政府的另类历史,探寻那黑暗中的缕缕阳光。

人们对民国早期的历史有若干先入为主的负面印象。当是时,中国固然贫弱不堪,政治固然漆黑肮脏,可中国社会还是取得了长足发展。“军阀割据在这段期间成为普遍现象。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黄仁宇著:《中国大历史》)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新文化运动的勃兴、媒体兴起与思想解放推动的社会生活的活跃以及“袁大头”银圆的坚挺,都发生在这个黑暗的时期。

同样,民国初期风云人物也并非一无是处,并非全是邋遢龌龊的匪霸小人。相反,他们都有各自的建树,不是务实开拓,就是乱世干臣——只有能干实干的人物方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军阀一般为带悲剧性格的英雄人物,他们也并非个个存心做坏事。一位英国观察者指出不少中国军阀可能在英国陆军中成为出人头地的将领。”(黄仁宇著:《中国大历史》)尤其要指出的是,那些北洋大军阀和政客,可能在言行上有很多欠缺,但他们的民族气节是值得肯定的。

三十年代,徐世昌和名声不佳的曹锟隐居天津卫。卢沟桥事变后,这两位前总统都进入了日本人的视野。日本人多次劝说他们出山主持伪政权;他们的部下多有落水出任伪职的,还有不断登门来当说客的,都被他们拒之门外。

贿选总统的武夫曹锟,虽然晚年穷困,但始终拒绝卖国,立誓宁肯喝稀粥,也不给日本人办事。部下前来相扰,曹锟给他们吃闭门羹,实在被骚扰急了,就在门内大骂老部下。1938年5月曹锟病死天津,终年76岁。第二个月他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一级上将。

相比曹锟的晚景凄凉,徐世昌的晚年怡然自得,研究国画编编书。汉奸王克敏曾以师生之谊前来拜会,劝徐世昌出山。徐世昌闭门不见,还表示“我没有这样的门生”。曹汝霖游说徐世昌如能出山和日本订立亲善条约,日本即可撤兵,也遭到了徐世昌的婉拒。等曹告辞后,徐世昌就对门房说:“以后曹若再来,就说我不在家。”日本人对徐世昌下力最大,逼迫也最紧,令年迈的徐世昌最后潸然泪下,感叹晚年不得安宁。1939年6月徐世昌在天津病逝,终年85岁。同时代的重量级人物段祺瑞则南下南京,号召抗日。至此,那一代的枭雄以相当正面的形象在历史上收了尾。

民国肇始,共和国搭了个架子,人们热热闹闹地举行全国大选、召集国会、选举总统、制订约法,政党风云而起,报纸杂志如雨后春笋,百家争鸣,混乱中透着朝气蓬勃的气息。然而,政治深层依然杀机四伏,血雨腥风不时呼啸而出,言论自由变味为肆无忌惮,共和初建,止不住政潮迭起。有人疾呼亡国的危言,有人出面维持大局,英豪也好,枭雄也罢,尽在这本讲述民国总统另一面的历史书中。

思想发轫:西方归来的革命者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但在他的时代,有人叫他是“孙大炮”。在广东话中,说一个人“放炮”是批评他说大话的意思。叫某人“大炮”就是说他说的多做的少,或者说的话难以实现,脱离实际。孙中山的失败和他的个性以及时代都有关系,更和孙中山是中国“第一位”总统有关。“第一”就意味着你要在前无古人的道路上跌跌撞撞摸索前行,凭着感觉给后人探路,难免会失利乃至犯错误。

思想发轫:西方归来的革命者

同类推荐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2)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创投中国:优秀创投家

    创投中国:优秀创投家

    编辑出版《创投中国》系列丛书,是优质创业投资项目评优表彰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优质创业投资项目评优表彰活动,系依据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关于评比达标表彰保留项目的通知》所保留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的优质投资项目评优表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投中国》系列丛书包括创投家篇、创投机构篇、创投案例篇三本书,60万字,案例生动、资料翔实,集中展现了各优秀创投家、创投机构和创业企业的成长历程和风采。丛书将成为树立创业投资行业标杆,推广行业最佳实践,引导创业投资机构更好地支持创新创业的重要文献。
  • 名人传

    名人传

    本书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作者倾注了他全部激情,成功地让读者在传记中跟三位大师接触,分担他们的痛苦、失败,也分享他们的诚挚、成功。书中多侧面地表现了传主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作者通过对三位传主的刻画表达了其英雄观念的命运图式:经历长期的磨难,激流一般的生命力,体现生之意志的艺术创造和用痛苦换取欢乐的追求。
  •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

    才子与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多见诸中国古代小说,寄托着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爱情乌托邦。两千年前的《诗经》,在开篇就为我们描述了男女相恋。中国古代最为人称道的爱情故事,莫过于那些才子佳人的相知与相守的感人轶事!其中: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坚守,陆游与唐婉的凄美,无不深深感动着一代代的人!古人读书的最好境遇或许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而茫茫凡尘能有一位红颜知己可谓人生之幸事!
  • 五太后轶事

    五太后轶事

    西汉吕太后,北魏胡太后,唐朝武太后,辽朝肖太后,清朝西太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五位太后。她们临朝称制,实际是五位女皇。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她们是叛逆的女性。她们在权欲的驱使下,成了向封建礼教、“三纲五常”挑战的急先锋。为此,她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表现了铁女人的手腕和性格。本书选择了这五个典型的士性,叙述她们干预朝政因缘始末,意图从一个侧面来探索封建专制政体的某些规律,是一本学术性的通俗读物。行文流畅,文笔生动,既可给人以艺术和知识的满足,又可以给人以深沉的启示。这里是述说往事,为了阅读轻松一些,故以轶事名之,曰“五太后轶事”。
热门推荐
  • 浮生若妖

    浮生若妖

    失手?这还真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败笔!对面递过一份文件,充满蛊惑的声音传来:签下它,帮我完成游戏体验,我就让你拿到想要的东西。于是沈平安便开始在这虚拟的六域中努力活成一堆代码。入门派,苦修炼,就是为了通关所有秘境重回现代。可是这一时手贱而冲动救下的魔君怎么粘上来了呢?平静许久的青荇山天翻地覆了……平安讨好:魔君大人,求你放过我吧,我还是个孩子!魔君白眼:不知道拾取绑定的么……可是你只是一堆代码啊!平安捂脸,老子要跟代码谈恋爱么!游戏剧情不断变化,六域因冥后寻子而烽烟再起,浮生涂炭,平安的异界之旅真的平安的下去吗……
  • 樵山记

    樵山记

    每个人小时都经常做着一个梦,一个修仙得道、纵横寰宇的梦,普通的乡村少年就为了这个梦而一直苦苦寻找着……,看他的人生轨迹发生怎样的转折,在残酷狡诈的环境中怎样生存,性格发生怎样的转变,直到明白修仙修的是什么……
  • 剑网三之不要买别人的ID

    剑网三之不要买别人的ID

    三个重合的世界究竟那一边才是真实?“希望你这一次不要失败!!”“没有谁是可以被取代的——包括你!"
  • 我的网游之江湖

    我的网游之江湖

    当开新区比翻书还快,当新游戏只是换了个马甲,当网游变成敛财工具,当免费游戏变成吸血鬼,当“玩游戏”变成“被游戏玩”,你是否还在为玩哪个游戏而烦恼?且听一听一个十年网游玩家为你谈谈心中的网络游戏意见征集群:82848172
  • 某世界的世界

    某世界的世界

    嗯,这是我的第一部作品,如果写的不好还请多多包涵,谢谢大家的支持
  • 暗魂猎手

    暗魂猎手

    在一次远足中意外死去的楚文博,让他知道了生死的真相。在魂界中通过努力修炼,他回到现世,做了名暗魂猎手。为了朋友亲人,在一次次的战斗中变强。
  • 重生星三代

    重生星三代

    华俊天是港都市最耀眼星三代,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生性风流,桀骜不驯,年纪轻轻便已有“千女斩”之称。不料被害后重生为底层民工萧力,魂在人非,好在捡到一个如花似玉的小护士做老婆,稍有慰藉。贵族心,贫民身,萧力必须适应现在的生活,并夺回属于他的一切,买别墅,购豪车,报杀己之仇……————————————————————————青山携新作卷土重来,兄弟们记得收藏砸票,多多支持!
  • 谢谢你们在我的世界里停留

    谢谢你们在我的世界里停留

    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朋友都是值得珍惜的,此书讲述了我与好朋友发生的故事
  • 卫宫的异界冒险

    卫宫的异界冒险

    在虚空中蜕变,在失去中成长。失去方向的型月来客如何在战争中找到自己的道路?失去挚友的小小女孩如何在浩劫中寻找自己的羁绊?异界与蓝星交织,虚拟与现实融合,诞生于蓝星,成长于异世的她如何在纷争中抉择?且看,艾米娅的漫漫异界之路。(注:本书为FATE,LOL,AZ,刀剑背景下的非无限流综漫,阅读时不必带入任何一本原著,认真你就输了。)完全没人来的书友群:581664757
  • 龙元纪

    龙元纪

    龙元大陆,王庭之间,为争霸主,战乱连年。仙门一脉的东华八仙,巫神一族的南荒九巫,蛮灵部落的西蛮七煞以及嗜血魔宗的北境六魑,与各个王庭之间盘根错节,利益共生,在暗潮涌动的大争之世,推波助澜,令得整个大陆风起云涌。传闻:沉睡的神龙即将苏醒,得龙者得天下。贫苦少年,因祸得福,怀抱龙蛋,与神龙一起浴火重生。于是乎,一代龙皇横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