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善建[1]者不拔,善抱[2]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3]。
修之于身[4],其德乃真[5];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6],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注释】
[1]建:建树,建功立业。
[2]抱:坚持,抱定。
[3]辍:停止。
[4]修之于身:以道修身。
[5]真:纯真。
[6]以身观身:透过自己了解别人。
【译文】
善于建功立业者,所建立的功业没有人能拔除;坚持原则,抱定信念的人没有人能使他转移志向,所以永远能得到后世子孙的感念,不停地祭奠他。
凡事都要求自己遵循“道”的规律去执行,以“道”修身,他的德行自然就真纯了;
使整个家族都按照道的规律办事,会使德行越来越高;
把道的原则贯穿到乡里,德行就会影响深远;
用这个道理管理国家,德行就会更加丰富;
用这个道理治理天下,他的德行就可以在天下得到普及。
所以,推己及人,通过我自己了解别人,通过自己家了解别人家,通过这个乡了解那个乡,通过这个国家了解别的国家,通过天下现在的样子,了解天下的过去和预知它的未来。
我为什么知道治理天下的事情,就是依靠这个。
【阐述】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把道家和儒家的观点对立起来,认为道家主张出世,而儒家则主张入世。其实,道家和儒家一样都关心国家大事,只不过侧重的地方有所不同而已。楚国有人把弓丢了,但是他并不去找寻。他解释说:“是楚人在楚国弄丢了它,一定会被楚人拾到,何必去找呢?”孔子听说此事,评论说:“何必要加‘楚’字呢,去掉好了,是人丢了它,也是人捡到的,不用去找。”听了孔子的评论,老子说:“去掉‘人’不就更好了吗,人丢了它,不管它在哪里,都是天下得到了它呀,何必非要‘人’去捡到呢?”老子似乎更洒脱,更超然。
本章的内容和儒家的观点有相似之处,讲先修身再治国。儒家经典《礼记·大学》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顺序和老子的差不多。只不过老子强调治国要清静无为,孔子强调要实行仁政。
“修之于身”者,以身体道也,前边善建、善抱,按魏源说是“建之于心,抱之于内”,此处但云“修之于身”而不言“修之于心”,盖以身体道更贵于心体道也!我们常说体会、体悟、体验,都是谈的身,心知还是有意识的,体知则进入一种无意识,道与身体同在,处于骨肉间,流淌在血液里,并没有感觉他的存在,这才是真正得道了,到了这种状态,才能称得上“其德乃真”。
修身,是修道的根基性功夫,它牵扯着两端:一头是建立“自我”,一头是为人处世。“道之真,以治身”,对修道而言,一己之身是最受用的。你有再大的理想,再宏伟的计划,一切都必须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首先是一个自我实现,然后才谈得上为家为国为天下。通俗的话说就是:打铁还得自身硬。
中国的政治文化有这样一个基本的共识:君主如果修身养性,严于律己,道德高尚,品格端正,这样的一个人造成国家贫穷、政治混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同样,君主穷奢极欲、荒淫无度,还能将国家治理得繁荣富强,那基本上也是天方夜谭,完全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