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39900000001

第1章 诡异

不眠的男人

大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一,凌晨,北京,紫禁城。

东方的地平线上,刚刚露出一片惨白,凛冽的寒风从门窗的缝隙中挤进来,呼呼作响。这是一间不太起眼的偏殿,屋子中央摆着一盆燃烧殆尽的炭火,不时发出劈啪的响声。点了一夜的蜡烛,只剩余一小截蜡油在苦苦支撑着忽明忽暗的火焰。一张半旧的椅子上,坐着一个面容困倦的中年男人。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他不时抬起头,发出微弱的叹息,继续凝视着奄奄一息的炭盆。头顶上的冠帽,身上的龙袍,似乎在向周遭的一切证明,这个愁容满面的男人,便是大明王朝的第十七任统治者——崇祯皇帝朱由检。

从信王府来到紫禁城,这已经是第十七个年头了。曾经的朱由检,算得上是一个英姿飒爽的少年,十七年的时光,在他的脸上刻满了沧桑的印迹。尽管有意识地遮掩,但两鬓的白发依然很不听话地跳了出来,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个只有三十四岁的一国之君。

不远处的几案上,前一天送来的奏章堆积成了一座小山。朱由检瞟了一眼,微微抬起头,积蓄在胸中的一团浊气在一瞬间喷涌而出,冲过声门,发出重重的一声哀叹。

朱由检不想再去触碰那些繁杂的奏章,他心里很清楚,群臣的长篇大论中,无外乎两项内容:流贼、清军。归根结底,不是要兵,就是要钱。对这些人,朱由检心里有一万个不屑:老子要是有兵有钱,还要你们干什么?

说起“流贼”,这算是朱由检的“老朋友”了。从崇祯二年(1629年)开始,形形色色的“流贼”便从各地蜂拥而起,渐成燎原之势,在朱由检的眼皮子底下窜来窜去,赶不走也打不死。与“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群臣比起来,“流贼”始终如一地“忠实”陪伴着朱由检的执政生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用来形容这些顽固的“乱民”,恐怕再适合不过。

这些年来,朱由检操控着这个锈迹斑斑的国家机器,与风起云涌的“流贼”们反复较量,终于在崇祯九年(1636年)的七月迎来了胜利的一线曙光——陕西巡抚孙传庭让“作乱”七年之久的“闯王”高迎祥见了阎王。

朱由检没有想到,高迎祥的死,反倒给“流贼”的“优胜劣汰”帮了大忙。三年之后,新一任的“闯王”竟然带着钻进山沟的残余部队死灰复燃。又是三年,新“闯王”一举荡平了西北,这个人,名叫李自成。此时,他正在西安城整装待发,挥师直指京城。

朱由检当年不是不想“剩勇追穷寇”,让高迎祥的“余孽”和张献忠这个大老粗彻底销声匿迹,实在是形势逼人,迫不得已。西北的“流贼”到处惹是生非,东北的清军也从来没有消停过。所以,西北的局势稍微有所转机,朱由检不得不“拆西墙补东墙”,先把关外咄咄逼人的“蛮子”摁住再说。

如果说“流贼”仅仅是朱由检的“老朋友”的话,那么东北的清军应该算得上是大明王朝几任皇帝的“老冤家”了。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大明的皇位历经朱翊钧(万历)、朱常洛(泰昌)、朱由校(天启),一直传到朱由检,天子、臣属走马灯似地换,努尔哈赤率领的女真部落却始终与大明王朝如影随行,难舍难分。

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明、清两方在山海关外你来我往,各有胜负,基本上是势均力敌地僵持着。但是,随着“松锦大战”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以明军的全面失败而告终,历史的天平开始发生明显的倾斜。当北京正在为英勇就义的蓟辽总督洪承畴举行追悼仪式时,前线却传来了这位“忠臣”被俘投降的消息,朱由检最后一丝幻想被彻底击碎了。

尽管朱由检自认为在位以来,始终兢兢业业,殚尽竭虑,没有一天懈怠,但大明这座“内囊尽坏”的大厦,已经是摇摇欲坠了。西北有声势浩大的“流贼”,东北有羽翼渐丰的清军,北京城已经朝不保夕,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

朱由检不想去看,也不愿再想,他的内心早已不知道什么是抑郁了。十七年的勤奋辛劳,换来的却是“忽啦啦大厦将倾”,足以让他哀莫大于心死。

朱由检在脑海里闪过一丝不祥的预感:今天,或许就是自己度过的最后一个新年了。

大明王朝经历了二百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已成将熄的蜡烛;眼前炭盆里噼啪的声响,仿佛就是大明王朝生命的绝唱。

朱由检捶了捶早已坐得发麻的双腿,撑着椅子勉强站起来,颤颤巍巍地走了出去。

天亮了,该早朝了。

亡国气象

朱由检没有想到,这个新年的第一天实在是太诡异了。

当他坐上太和殿的龙椅时,平日里熙熙攘攘的朝堂,却只有一名执金吾孤零零地站在那里。他解释说:“群臣没有听到钟鼓声,不敢擅自入殿。”(群臣不闻钟鼓声,谓圣驾未出,来者益迟。)

“或许是自己来得太早了”,朱由检心里这样想着,一面吩咐太监鸣钟,打开大门,召唤群臣赶紧钻出来上班。在这个呵气成霜的冬日,钟声给这座万籁寂静的古都带来了一丝生气。

等了许久,朝堂上依旧不闻人声,群臣是集体失聪了,还是全都死绝了?朱由检没有心情去琢磨这份诡异,不过等得有些不耐烦。他没有往日的怒火,只是淡淡地对司礼太监说:“先去拜谒太庙,再早朝吧。”司礼太监唯唯诺诺着出去,招呼车马成行。

每年的大年初一,皇帝到太庙拜谒已成惯例,车马应该是早就准备妥帖了的。不过,老天似乎成心要将这一天的诡异继续下去。司礼太监找寻了许久,并不见銮舆的踪影,马匹依旧在马厩里悠然自得地享受着早餐。

为了能让皇帝出行,司礼太监只得将长安门外群臣的坐骑赶拢在一起,吆喝着聚集在端门外。原本还一片死寂的紫禁城,一下子热闹起来。这些临时征用的马匹,并不知道自己即将身负重任,只是一味地跳腾嘶叫,肃穆的端门瞬间变成了嘈杂的马市。

安全第一,太庙是没法去了。司礼太监只得向正准备登舆的皇帝回禀:“圣上还是先早朝吧。”朱由检没有深究内中的缘由,只是默默地点点头,微微发出了一声只有自己能够听到的叹息声。

幸运的是,文武群臣总算从东、西长安门进来了,让新年的第一次朝会不至于冷场太久。文臣们从西门进来,他们的位置在东面;武官们从东门进来,他们的位置又在西面。两股人流很快便汇聚成一团,官员们屏住气息,提着下摆,以半蹲的方式相互穿插着,纷繁的场面与端门外的“马市”遥相呼应,让刚刚还一片死寂的紫禁城热闹得似乎过了头。

朱由检实在没有兴致观看这样的闹剧,新年的朝贺草草收了场,但老天爷导演的诡异还在继续。

朝会刚刚结束,一场大风便席卷而来,令人猝不及防,扬起的尘土遮挡住了所有人的视线。(大风霾,震屋扬沙,咫尺不见。)朱由检用袖子遮着脸,匆匆退到内殿,拜谒太庙的心思早已荡然无存。恰在此时,太监送来一份急报,这是凤阳守陵谷国珍送来的,急报的文字不多,朱由检很快就找到了最关键的字眼“凤阳地震”。

凤阳是太祖朱元璋的老家,是整个大明王朝的龙脉。“莫非……?”朱由检不敢再往下想,他召来筮官准备算一卦,希望能博个彩头,让诡异的新年恢复一点常态。

卦签很快就出来了,上面写着几句话:

“帝问天下事,官贪吏要钱。八方七处乱,十爨九无烟。黎民苦中苦,乾坤颠倒颠。干戈从此起,休想太平年。”

未待看完,朱由检双脚不禁颤抖起来,整个身体重重地瘫坐在椅子上。头上的皇冠被震掉了,滚了几滚才在不远处停下来。朱由检没有理会,他仰着头,缓缓地闭上双眼,两行泪水从眼角的皱纹间横溢出来,滴落在地,散成了一片。

突然,朱由检恍然大悟:这不是老天爷玩弄的诡异,而是大明王朝的亡国气象!

他此时还不知道,东北的清政权在这一天改元顺治,幼小的爱新觉罗·福临(皇太极第九子)已在去年八月登基,多尔衮成为辅政王。而在两天后的古都西安,“心有灵犀”的李自成也宣布“登基”,建立了“大顺”政权,改元永昌。

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永昌元年,三个政权的年号堆积到了一起,预示着一场血雨腥风的到来。

“嗟尔明朝,气数已尽。”——这是李自成在西安誓师时喊出的口号,朱由检若能得知,当会发自肺腑地深表完全赞同。

三种意见

诡异的新年总算是过去了,该过的日子还得过。对于如何应对危局,朱由检在短短几天时间里收集整理出了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是“南迁”,倡议者——左中允李明睿(江西南昌人)。

在德政殿陛见时,李明睿屏退左右,向朱由检陈述“密策”。李明睿认为,“只有南迁一策,可缓目前之急”,因为在“流贼”与清军的两面夹击下,北京失陷不过是时间问题。与其拼死抵抗,不如主动南撤,腾出地方给“流贼”和清军死磕。咱们还有“留都”南京,还有“财源”江南,足以让大明王朝循东晋、南宋的旧例,凭借长江天险偏安一隅,再折腾个几十年应该不成问题。

秦淮河畔醉生梦死,笑望中原硝烟遍地——隔岸观火,当是多么惬意而畅快之事!

李明睿的建议,深得朱由检的欢心。其实在李明睿神秘兮兮地提出这条“妙计”之前,朱由检早就动了“南迁”的心思。

但是,虽然贵为一国之君,并不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读书有人管,娶老婆有人管,夜生活有人管,生孩子有人管,更别说“南迁”这么大的事了。

在这件事情上,朱由检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同样神秘兮兮地告诉李明睿,自己早想这么干了,但是群臣不同意。(此事我已久欲行,因无人赞襄,故迟至今。)

莫非群臣要“誓与京城共存亡”,在这“危急存亡之秋”展现一番忠义与豪迈吗?

三岁小孩或许会相信,但三十四岁的朱由检是绝不会当真的,十多年的执政生涯,他太了解手下这群蝇营狗苟之徒了。

朱由检的直觉没有错,群臣在心里早已达成了不可言传的默契:既然大明气数将尽,改朝换代也是平常事。无论是朱家的天下,还是李家的天下,自己不过是换身制服,官照当,钱照贪,乐照享,除了坐在龙椅上的人不一样,一切没有任何改变。既然如此,能不冒险就不要冒险,混得一天算一天。

“南迁”?根本没那个必要!

第二种意见是“撤守”,倡议者——吏科都给事中吴麟徵。

在表面上“保京城”,内心里“迎闯王”的群臣当中,吴麟徵算是多少有点良心的,他是一门心思地想保住大明的帝都。

吴麟徵提议,为应对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应主动放弃山海关外的宁远、前屯二城,由吴三桂率军驻守北京近郊,拱卫京师。撇开吴三桂后来叛变不说,吴麟徵的提议是极富战略眼光的。

经过多年的较量,在当时的山海关外,明军势力已消耗殆尽,只留下宁远、前屯、后屯几处要塞。这几处要塞远离明军的大本营,补给线极容易被清军骑兵切断,从而陷入四面为敌的境地。“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既然明军已完全处于守势,这种“楔子”式的要塞只能成为敌人口中的大餐,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根本不用跟你打招呼。因此不如主动弃守,收缩兵力,布置于山海关至北京一线,形成节节阻击之势。一方面迟滞清军的进攻,一方面应对“流贼”可能发动的进攻,为“勤王”之师的集结争取时间。

但是,纷乱的朝廷已经容不下一丝明智了。吴麟徵的救危之策,最终是“廷臣皆以弃地非策,不敢主其议”。大臣们不敢说,朱由检似乎也对这个主动示弱的策略不太感冒,也就全当个冷笑话听,娱乐娱乐罢了。

最靠谱的“南迁”,朱由检认为靠谱,群臣认为不靠谱,只能作罢。比较靠谱的“撤守”,朱由检和群臣都认为不靠谱,也实施不下去。

接下来,轮到最不靠谱的人提出最不靠谱的动议,更要命的是,朱由检和群臣都认为相当靠谱。

这个最不靠谱的人,叫做李建泰。

李建泰(?~1649),字复余,山西曲沃人,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现任东阁大学士、吏部右侍郎。

第三种意见——李建泰最不靠谱的动议是由自己率军数万,阻敌于山西境内,确保京城无恙,理由有三:

第一,李自成率领的“流贼”从西安进逼北京,山西是必经之道,而自己正是山西人,熟悉地皮。

第二,自己对“流贼”比较了解。(颇知贼中事。)

第三,自己算是个有钱人,可以拿钱出来打仗,不需要国库支出。(以家财佐军,可资万人数月之粮。)

朱由检和廷臣们听了李建泰的“豪言壮语”,特别是不用国库掏腰包,不禁大为欢喜。朱由检一改往日的优柔寡断,当即拍板表示同意。

带着朱由检的无限期望,在群臣深不可测的目光中,李建泰慷慨赴国难!

正月二十六日,李建泰率师西行,朱由检仿照古制,行“遣将礼”。“古制”的规定不必细说,总之这是一个级别很高、声势浩大的场面,官军列队从午门一直排到正阳门外,“旌旗金鼓甚盛”。朱由检亲自赐酒三杯,勉励李建泰说:“先生此去,如朕亲行。”

尽管朱由检给予李建泰崇高的礼遇,但老天爷似乎并不买账,因为大风和地震再次“如约而至”!

李建泰刚出宣武门,旗杆就被大风吹折了。紧接着,太监韩赞周奏报南京地震。

诡异,太诡异了!

大风也好,地震也罢,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史家故弄玄虚,但铁的事实是:决心要在山西与“流贼”决战的李建泰,一天只走了三十里!

让李建泰向蜗牛速度靠拢的根本原因,是李建泰的老家曲沃已经沦陷。得知消息后的李建泰没有挥师西向光复故土,而是在京畿一带迟滞不前,因为他遇到了一个要老命的问题——自己准备“资军”的家财,都是放在老家的。不用怀疑,如今肯定“资”大顺军了!

李建泰心里很清楚,自己的牛皮吹得太大,已经没办法收场了。

正月三十日,晋王朱求桂向朝廷上奏,山西已是危如累卵!原先还雄心勃勃的李建泰,此时索性躲在河间府装病,以静观其变(清军占领北平后此人便投降了)。

得益于“三年免征,一民不杀”的政治口号,大顺军在山西境内所向披靡,山西官民基本上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二月初八,李自成的大顺军攻陷太原,晋王朱求桂投降。

一份份战报如一片片雪花飞来,却没有一份是好消息:十二日忻州失守;十六日代州(今山西代县)城破;二十三日真定(今河北正定)陷落;二十四日山西全境沦陷;二十五日彰德(今河南安阳)失陷,赵王朱常谀被俘。北京,还能安宁多久?

崇祯自缢

为了让大明这座摇摇欲坠的大厦不至于瞬间崩塌,李明睿再次提出了“南迁”的动议。稳妥起见,李明睿先私下与左都御史李邦华商议,得到了对方的首肯。

再不走,恐怕就走不成了!既然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附议,李明睿决定豁出去了,准备说服朱由检果断南行,避敌锋芒,以免玉石俱焚!

这本来是最后一次绝佳的机会,但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时运实在不济。每到关键时刻, 诡异的事情总是层出不穷。不同的是,这一次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李明睿跟李邦华掐起来了!

李邦华一直都是赞成“南迁”的,但考虑到群臣很可能吐槽,他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圣上留守,太子南迁。

李明睿争不过这位曾经举荐自己的“恩师”,准备各行其是,但李邦华抢先一步,上奏了这个相当扯淡的方案。

这一次,轮到朱由检不干了!

——亲爹下油锅,儿子看热闹,这是哪个圣人教你们的?

兵科给事中(六部中的言官,与御史互为补充)光时亨不失时机地跳出来,弹劾李邦华、李明睿等人始终不忘“南迁”是在“妖言惑众”。

有些时候,言官真是“搅屎棍”。光时亨一石激起千层浪,朝堂上吵成了一锅粥,有叫嚷着与帝都共存亡的,也有让太子“南迁”做两手准备的。朱由检瞪大两眼看好戏,其实是在苦苦等待一个声音,但从早吵到晚,始终没有人提出让台上的崇祯皇帝南下避祸。

朱由检彻底失望了,他原本已经秘密安排了经天津从海路“南迁”的车船马匹,就等群臣奏上一本,自己半推半就,欢天喜地下江南。

——既然济济一堂,为何知我者独无?

失去了最后一次脱离险境的机会,只有等着被“流贼”摧枯拉朽了!

三月初一,大顺军攻陷宁武关,京城北面的昌平发生叛乱,紧急戒严的北京已经到了倾颓的边缘。

何等雄伟的帝都,此时却是谣言四起,乱作一团。“流贼”的奸细早就在元宵灯节混入京城,他们不仅大造恐慌气氛,还怀揣金银收买将士,就等着大军一到,打开城门迎“闯王”。

局势无可挽回,朱由检却依旧抱有幻想,他一面急令吴三桂弃守宁远回师救援,一面又命驻守北直隶(今河北)的刘泽清进京“勤王”。

但是,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接到命令的吴三桂学着李建泰搞“朝拜”,磨磨蹭蹭地“一步两回头”。拥兵自重的刘泽清做得更绝,索性抗旨不从,一路向南抢掠而去。

大顺军横驱直入,河间(初五)、大同(初七)、宣府(今河北宣化)(初八)、昌平(十二日)、居庸关(十三日)等地相继陷落,明军在北京外围已无招架之力。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的大顺军兵临北京城下,朱由检已经插翅难逃了。

在这一天的朝会上,“诸臣皆惶恐莫对,嘘唏泪承睫”。朱由检沉思许久,十七年的抑郁、悲愤瞬间化作一团浊气,憋在胸间,欲喷涌而出。他硬撑着站起来,颤抖着双手,提笔写下“文武官个个可杀,百姓不可杀”之后,拂袖而去。

时至今日,朱由检已无话可说。

十七年,该结束了!

两天后,伴随着大顺军攻陷内城的喊杀声,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所有的不甘与愤懑,终将化为乌有。

“诸臣误朕至此!”

“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尔!”

“文武官个个可杀!”

朱由检的切齿之语在深幽的紫禁城里不停地回荡,他至死不悟“有其君必有其臣”的道理。不过,即将解脱的朱由检或许已经明白: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没有什么诡异,一切都可归因于大明气数将尽,非人力所能为!

带着对江山的不舍、对命运的叹息、对祖先的愧疚、对群臣的愤恨,心力交瘁的朱由检走了,彻底告别了这个让他无比纠结的世界。从此,史称“南明”的时代悄然而至,大明王朝赢来了新的翻盘机会。

这将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时代,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时代,一个没有最诡异、只有更诡异的时代,一个民族的坚韧性、劣根性频繁较量的时代,一个足以让泉下有知的朱由检决心再死一次的时代!

做好心理准备,南明开始了!

同类推荐
  • 风撼华夏

    风撼华夏

    风撼华夏,反弹琵琶,华夏上下五千年,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历史真相。目前进度,三皇五帝篇,历史上的祝融真的是“火神”吗?治水的英雄,政治的愣头青又是谁?女娲在神话里是大神,那现实的原型呢?华夏第一场大规模械斗,又是怎样的呢?轩辕出世,纵横天下,终于遇上敌手,初战蚩尤,9战9败,之后是如何成功将局势扭转?而在江山稳固之后,轩辕黄帝又是怎样抒写一部可歌可泣的自断“六翼”来稳固自己的江山的呢?
  • 特种兵争霸在明清

    特种兵争霸在明清

    汉室名?不要!满清利?不屑!闯王官?不做!众美色?要得!必须多!头顶乾干,岁月朗朗。脚踏坤坎,浮沉漫漫。谁主苍茫,风云吓烈,抬望眼,妖娆江山间。
  • 我的大秦帝国

    我的大秦帝国

    秦政穿越到秦朝……但是有些不一样齐楚燕韩赵魏,依旧六国争霸。秦国?没有这么个地方!大争之世,风云无常!看小小人物如何掀起惊天波澜!
  • 吕布回忆录

    吕布回忆录

    很多年以后,吕布回忆起自己充满奇幻色彩的传奇经历,丹青笔墨,洋洋洒洒在纸上写下下面几个字:“我的一生都献给了人生最壮丽的事业——为改变大汉所有人的命运而斗争!”然后他忘词儿了。
  • 天下归魏

    天下归魏

    《天下归魏》,写的就是三家归魏,立志在曹操时代就统一天下,喜欢曹魏的请进。一次空间的转换,一次不同寻常的穿越,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三国争雄,曹魏第一!不一样的曹操,不一样的刘备,不一样的孙权,不一样的三国。非爽文,不合作,要的只是一个真切的三国争霸,尽力还原历史人物!
热门推荐
  • 方等三昧行法

    方等三昧行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少年四大名捕之寻宝救世

    少年四大名捕之寻宝救世

    这部小说写的是冷血等四个人为了天下苍生寻找宝物拯救苍生,可是安世耿几番捣乱,最后四人寻得宝物拯救了天下。
  • 朝野新谭

    朝野新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医道圣手

    医道圣手

    实习医生陆刚,偶然获得一本古书上的玄术与医道传承,自此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他银针渡人,术法渡鬼,成就济世仁心,都市生活逍遥自在!且看陆刚如何在这繁华的大都市混迹花丛,风生水起。
  • 最成功的管理模式

    最成功的管理模式

    本书的宗旨就在于通过分解世界上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以期在此之中有助于矢志获得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经验的经理人们,学习这些经验并将这些先进经验“据为己有”,变成自己管理的模式。一套好的管理模式,是成功企业管理实践与经验的科学总结其具有参照性、借鉴性与可复制性。本书荟萃了美国管理模式、曰本管理模式和中国管理模式的精要,管理者完全可以从中汲取管理精华,并应用于企业的运营与管理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的潜力。
  • 最后一个驱鬼道士

    最后一个驱鬼道士

    我的爷爷,世间最后一位能与阴间沟通的道士,他捉鬼救人,赶尸驱蛊,勘察风水,一生铲事无数。却破出不了家族的千年诅咒,我没有他的大神通,只能靠自己一点点摸索前进,打破诅咒、活下去,像一个正常人一样……比阴阳代理人更真实,三叔关门弟子出山之作。
  • 岗塔巴斯之机械神皇

    岗塔巴斯之机械神皇

    普通版:岗塔巴斯星球,因为硅基生命钢兽的存在,使得这个世界在落后的文明制度之下产生出了一种基于钢兽尸体而来的先进机械科技。南林,一个普通的设计师助理,一觉醒来,发现自己魂穿异世。当然了,作为主角,怎么没有金手指,不过随身携带的方舟系统只支持神姬这个系统职业,某些强力技能只能变成女性才能使用。真是,太槽糕了!优雅版:大地束缚不了我的手脚,我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污妖版:内容已被河蟹吃掉!“你们以为姐控熟女控的种马爱好人士会是纯情少年?”已经被攻略的某百合女一脸凝重,“我只能说,当初我就是太天真了……”
  • 查东山先生年谱

    查东山先生年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沧浪诗话

    沧浪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佳女职工生存手册

    最佳女职工生存手册

    企业职工的工作与生存质量关系着企业的经济质量、安全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是企业质量的直接体现与有效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