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尿期:少尿期后尿量逐渐增加,当每日尿量超过500毫升时,即进入多尿期。此后,尿量逐日成倍增加,最高尿量每日3000~6000毫升,甚至可达到10000毫升以上。在多尿期初始,尿量虽增多,但肾脏清除率仍低,体内代谢产物的蓄积仍存在。4~5天后血尿素氮、肌酐等随尿量增多而逐渐下降,尿毒症症状也随之好转。钾、钠、氯等电解质从尿中大量排出可导致电解质紊乱或脱水,应注意多尿期的高峰阶段可能转变为低钾血症。此期持续1~3周。
恢复期:尿量逐渐恢复正常,恢复期时间长短不一,一般为3~12个月。此期常存在肾小管功能障碍,大多数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仅少数可残余肾功能不全而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应做哪些检查
尿液检查:尿比重1.010~1.020之间,尿蛋白+~++,可有红、白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管型和颗粒管型,粗大的上皮细胞管型最有意义。
血液检查:无大量失血或溶血者多无严重贫血,血红蛋白多不低于80克/升。
肾功能检查:肌酐清除率较正常值下降50%以上,可降至1~2毫升/分,血肌酐和尿素氮迅速升高。尿中N-己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溶菌酶和β2-微球蛋白等常增高。
生化检查:常有高血钾等电解质紊乱及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血气分析示代谢性酸中毒。
B超检查:示双肾正常大小或明显增大,肾皮质回声增强或肾锥体肿大。
肾活检:对急性肾小管坏死有确诊的意义。
西医如何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或诱发因素,纠正血容量不足、抗休克及有效的抗感染等,可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发生。
少尿或无尿期的治疗:少尿后24~48小时内补液试验或加利尿剂,可用10%葡萄糖、低分子右旋糖酐和速尿,或同时用血管扩张剂,如钙拮抗剂、小剂量多巴胺、前列腺素E1等。
若排除肾前性氮质血症应以“量出而入,宁少勿多”的原则控制液体入量,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轻者经积极有效的药物治疗,可推迟或不透析即能度过少尿期,若出现急性左心衰、高钾血症及严重酸中毒时应立即透析。
应用具有促进蛋白合成作用的激素:苯丙酸诺龙或丙酸睾丸酮有减少蛋白分解、促进蛋白合成的作用。
抗感染:少尿期后在体内半衰期延长不多的抗生素,如氯霉素、青霉素、林可霉素以及除先锋Ⅰ、Ⅱ外的头孢属抗生素等可按常用剂量使用,而卡那霉素、链霉素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应根据其半衰期的长短使用。若必须用时,可延长用药间隔时间,于2~3日或3~4日重复1次。另外,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时,要尽量避免含钾制剂。
电解质失调的处理:
高钾血症:如血钾超过5.5毫摩尔/升,要迅速纠正。可用10%葡萄糖酸钙溶液20毫升,缓慢静脉注射或加入葡萄糖溶液内滴注。
血钠降低:为纠正酸中毒和高钾血症,可给予碳酸氢钠或乳酸钠溶液。
酸中毒:一般只在二氧化碳结合力降至13.5毫摩尔/升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11.2%乳酸钠、5%碳酸氢钠或7.2%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每次100~200毫升。
低血钙症:10%葡萄糖酸钙溶液10~20毫升,每日2~3次,静脉注射。
透析疗法:血尿素氮高于25毫摩尔/升,血肌酐高于442微摩尔/升或血钾高于6.5毫摩尔/升,出现水中毒现象,经一般措施不能改善,酸中毒不能用补碱纠正者,均应进行透析疗法。
多尿期的治疗:多尿早期氮质血症反见加剧,且易继发感染。此时因大量利尿后需补充适量液体,以防止细胞外液的过度丧失,避免造成脱水。补液量以相当于每日排出水分量的1/3~1/2为宜。利尿时如有过多的Na+和K+丧失,可造成电解质失调,故宜按每日血电解质测定结果,来决定补给氯化钠和氯化钾的量。
恢复期的治疗:恢复期无需特殊治疗,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防止高蛋白摄入,逐渐增加活动量。
中医如何辨证治疗
肺气不宣,水道不利型
主症:小便减少,面目及下肢水肿,咳喘,胸闷,口干舌燥,渴喜冷饮,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或滑。
治则:宣肺利水。
处方:黄芩10克,桑白皮10克,麦冬12克,萹蓄10克,茯苓30克,车前子(包)30克,栀子10克。
邪热内蕴,肺胃津伤型
主症:大热或大汗,小便解而不多,口干咽燥,渴欲饮水,心烦不眠,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苔光如镜,少津,脉细弱。
治则:清热育阴利水。
处方:猪苓30克,茯苓20克,泽泻20克,滑石30克,玄参30克,阿胶(烊化)10克,麦冬20克,生地20克,沙参20克,石斛25克。
肾阳衰败,水气凌心型
主症:小便不利,面浮足肿,四肢沉重,心悸气促,胸胁支满,咳而气短,动则更甚,舌质紫暗,脉沉或滑。
治则:温阳化水,健脾利湿。
处方:制附子(先煎)6克,茯苓30克,白术15克,桂枝6克,生姜10克,炙甘草6克。
湿浊中阻,气机逆乱型
主症:小便不利,恶心欲吐,甚则呕吐不食,脘腹痞闷,或有惊悸不宁,舌苔厚腻,脉沉滑。
治则:化湿和中,降逆止呕。
处方:半夏10克,茯苓20克,竹茹12克,枳实10克,陈皮10克,生姜10克,大枣3枚,甘草6克。
气阴两虚,邪去正伤型
主症:小便频数,头晕目眩,口干咽燥,消渴引饮,虚烦不眠,形神困顿,腰膝酸软,自汗盗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濡弱。
治则:扶正补虚。
处方:熟地20克,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鸡子黄1个,阿胶(烊化)10克。
有哪些单验方
玉米须50克,车前子(包)20克,生甘草10克。加水500毫升,煎取适量,去渣温服,每日3次。用于湿热内蕴,小便短少之症。
徐长卿15克,白茅根9克,萹蓄15克,冬葵子30克,滑石60克,槟榔6克,瞿麦15克,朴硝(冲服)3克。共研细末,取15克加清水煎,每日2剂温服,早晚各1次。
芒硝(冲服)、附片、枳实各10克,大黄(后下)、茯苓各30克,白芍、厚朴、白术各20克,生姜、半夏各15克。每剂水煎成400毫升左右,分3次服用,每日2~3次。芒硝每次冲服5~10克,每晨冲服1次。视便量及便状,服后以泻下稀便或水便2~5次为宜。
黄芪15克,白术、茯苓、泽泻、猪苓、党参各10克,桂枝6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化疗引起的肾功能衰竭。
有哪些外治疗法
大蒜120克,芒硝60克。将两者共捣烂成糊状,敷于肋脊角和肾区,可以改善肾血流量从而增加尿量。
丹参30克,桃仁、赤芍、忍冬藤、车前子(包)各15克,木香12克,佩兰6克,细辛5克。水煎取汁,热敷肾区。用于急性肾衰的少尿期。
生大黄、牡蛎、六月雪各30克,熟附子(先煎)5克。浓煎120毫升,高位保留灌肠,约2小时后再用300~500毫升清水灌肠,每日2次,10天为1个疗程。
有哪些饮食宜忌
少尿期和无尿期饮食治疗的原则是:高热量、高糖、高维生素,低蛋白质、低液量、低电解质,简称为“三高三低”饮食原则。
急性肾衰少尿期的病人食欲较差,很难满足高热量的要求,病情较轻时,热量供给应以糖类为主,可采用麦片、饼干或麦淀粉点心及小米汤粥等。
减少蛋白质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摄入量以减轻肾脏负担。
最好每日摄入葡萄糖100~150克,可防止酮症中毒。
避免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蔬菜、鲜果汁等。
急性肾衰食谱
急性少尿期食谱
葡萄糖50克,蔗糖50克溶于800毫升开水中,加少量酸梅精调味,全日分8次口服,每2小时口服100毫升,全日可供热能1648千焦,入液量800毫升。
少尿缓解期食谱
早餐:牛奶(鲜牛奶150毫升,白糖10克)。
午餐:蒸嫩蛋(鸡蛋50克)。
晚餐:牛奶(鲜牛奶150克,白糖10克)。
多尿缓解期食谱
早餐:甜牛奶(牛奶250克,白糖10克),大米粥(大米50克)。
加餐:鲜橘汁1杯(300毫升)。
午餐:汤面(西红柿50克,鸡蛋1个,面条100克)。
加餐:苹果100克。
晚餐:小馄饨(肉25克,白菜100克,面粉50克),盐视病情而定。
如何控制入水量
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包括尿液、粪便、引流液、呕吐物、出汗等。每日作血液电解质测定,计算补液量,原则是“量出而入,宁少勿多”,以防入水量过多而引起肺水肿、脑水肿、血压升高和心功能不全。如体重在70千克的病人,每日基础补液量400~600毫升加上丧失体液量。
当日补液量大致可按下列公式补给:
每日补液量=显性失水+非显性失水-内生水。
如能测量病人体重,要求每日减轻0.5千克为宜。
有哪些食疗方
燕窝3克,冰糖30克。将燕窝用温水泡后择去燕毛,切成细条备用。将清水250毫升倒入冰糖屑,小火烧开溶化,以纱布滤去杂质,再倒入锅内。放入燕窝,烧至沸后,盛碗即可,可间断食用。
山药30克,白扁豆15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粳米、扁豆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八成熟时,再把切好的山药片、白糖放入锅中,继续煮至米烂成粥,作早餐或不拘时服。
甲鱼1只,猪骨髓200克,葱、姜、味精各适量。将甲鱼用开水烫死,揭去鳖甲,去内脏和头爪,将猪骨髓洗净,放入碗内。鳖肉放铝锅内,加调料,大火煮沸,小火将鳖肉煮熟,再放猪骨髓,煮熟加味精即成,佐餐食用,可滋阴补肾,填精补髓。
母鸡1只,当归、党参各15克,葱、姜、黄酒、食盐各适量。母鸡去毛及内脏,洗净,腹腔内装当归、党参及以上调料。把鸡放在沙锅或铝锅内,加水以小火煨炖,熟烂即可食用。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预防高血钾的发生,限制含钾高的食物或药品。
做好病人隔离,防止发生口腔、皮肤、胃肠道、泌尿系的感染。
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病人的心率、血压、瞳孔、意识、尿量、出血倾向及有无继发感染等,尤其应注意观察有无神经、精神方面的异常。
应祛除身体中的某些慢性病灶,如扁桃体炎、齿槽脓肿、龋齿等,因为这些病症,常可招致机体产生异常免疫反应,引起和诱发肾炎。为此,经常反复发生扁桃体炎的人,可在急性炎症控制以后,手术摘除扁桃体。
22.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不可逆损害,以尿毒素潴留、水电解质紊乱、肾性贫血和钙磷代谢紊乱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肾功能不全的严重阶段。原发病多发生在青少年,终末期尿毒症多见于壮年。本病初期可以没有症状,常于感染、失血、失水、外伤及手术时突然发现。
有哪些发病原因
各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膜增殖性肾炎、急进性肾炎、膜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等。
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肾炎、糖尿病、痛风等。
慢性肾脏感染性疾患,如慢性肾盂肾炎。
慢性尿路梗阻,如肾结石、双侧输尿管结石、尿路狭窄、前列腺肥大、前列腺肿瘤等。
先天性肾脏疾患,如多囊肾、遗传性肾炎及各种先天性肾小管功能障碍等。
有哪些症状
胃肠道表现: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舌炎,口有尿臭味,口腔糜烂,消化道出血等。
精神、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委靡不振,疲乏,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失眠,四肢麻木,手足灼痛,有时出现下肢痒痛或“不安腿”综合征(下肢有蚁爬、发痒感,需移动双腿或行走后才舒适),可有嗅觉异常,神经性耳聋,咽部及舌部肌肉无力,排尿困难,尿潴留等。晚期出现嗜睡,烦躁,谵语,肌肉颤动甚至抽搐,昏迷。
心血管系统表现:常有高血压,心肌损害,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并可有视网膜小动脉硬化可影响视力及视网膜出血。严重者可出现心包摩擦音,少数可有心包积液,甚至发生心包填塞。
造血系统表现:严重贫血为主要表现,晚期患者多有出血倾向,常伴有皮下淤斑,鼻衄,牙龈出血,甚或发生呕血、便血、血尿、颅内出血、月经过多症,少数可有心包出血。
呼吸系统表现:呼出的气体有尿味,易患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
皮肤表现:皮肤干燥、脱屑、无光泽,部分患者皮肤较黑。尿素从汗腺排出后,会凝成白色结晶称为“尿素霜”,刺激皮肤而引起尿毒症性皮炎和皮肤瘙痒。
电解质平衡紊乱:包括低钠血症和钾潴留、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患者都有轻重不等的代谢性酸中毒,轻者二氧化碳结合力在22~16毫摩尔/升之间,严重者可降至14.5毫摩尔/升以下。重症酸中毒时患者疲乏软弱,感觉迟钝,呼吸深而长,甚至进入昏迷状态。
骨骼系统表现:可出现肾性骨病,包括肾性骨软化症、纤维性骨炎、骨硬化症及转移性钙化等,多见于病程较长或长期透析者。
免疫系统表现: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易继发感染。
临床分期
肾功能正常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血尿素氮均正常,其他肾功能检查也在正常范围内。
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肌酐清除率降为正常的50%,血肌酐、尿素氮正常,其他肾功能出现减退。
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肌酐清除率降为正常值的50%以下,血肌酐升高,血尿素氮升高,其他肾功能也有一定损害,出现一些临床症状,如疲劳、无力、胃肠道症状等。
尿毒症期:血尿素氮高于21毫摩尔/升,常伴有酸中毒、电解质紊乱。
应做哪些检查
尿常规:尿比重下降或固定,尿蛋白阳性,有不同程度血尿和管型。
血常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减少,红细胞压积和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部分病人白细胞、血小板也减少。
生化检查:
肾小球滤过率(GFR)50~80毫升/分,血尿素氮、肌酐正常,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肾小球滤过率(GFR)50~20毫升/分,血肌酐186~442微摩尔/升,尿素氮超过7.1毫摩尔/升,为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肾小球滤过率(GFR)20~10毫升/分,血肌酐451~707微摩尔/升,尿素氮17.9~28.6毫摩尔/升为肾功能衰竭期。
肾小球滤过率(GFR)小于10毫升/分,血肌酐高于707微摩尔/升,尿素氮28.6毫摩尔/升以上,为肾功能衰竭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时,常伴有低钙高磷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
影像学检查:B超示双肾体积缩小,肾皮质回声增强;核素肾动态显像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肾脏排泄功能障碍;核素骨扫描示肾性骨营养不良征;胸部X线可见肺淤血或肺水肿、心胸比例增大或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
肾活检:可能有助于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原发病的诊断。
西医如何治疗
原发病的治疗:坚持长期对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病等合理的治疗;避免或消除使慢性肾衰恶化的因素,如血容量不足、严重感染、泌尿道梗阻、肾毒性药物的使用等。
控制高血压: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离子拮抗剂,但要防止功能性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当血肌酐大于350微摩尔/升而未透析的病人慎用或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于早期肾功能急骤恶化者,可试用多巴胺、前列腺素E1等;顽固性高血压可口服长压定、静滴酚妥拉明或硝普钠等;对容量性高血压并有心力衰竭时,应及时透析。注意不能降压过快或使血压过低,应控制在16.0/11.3千帕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