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31800000005

第5章 贰 蒙宋开战(1)

收复三京

1233年10月,权倾一时的丞相史弥远去世了。在登基八年之后,宋理宗终于能够亲政了。与他的好几位祖先一样,这又是一个“时刻不忘恢复大计”、“急欲洗濯三十年积弊”的皇帝。为了表示自己励精图治的决心和能力,他立刻决定将第二年的年号改成“端平”,还“诏求直言”,罢斥史弥远一党,召回了被史弥远贬谪的真德秀等十几名大臣,对他们委以要职。一时间俨然成了明君,史称“端平更化”。

仅仅这些,理宗显然觉得是不够的,他还要拓展疆土,恢复中原,建立他的中兴伟业、不世功勋。宋蒙联手灭金时,并未就灭金后黄河以南领土的归属作出明确规定。金亡以后,蒙军北撤,河南空虚。以赵范、赵葵兄弟为代表的一些人欲乘机抚定中原,提出据关(潼关)、守河(黄河)、收复三京(西京洛阳、东京开封、南京归德)的建议。而大部分朝臣对此都持反对态度,认为已经被战乱破坏殆尽的中原地带无法提供粮草,再加上南宋军队没有骑兵,军队的机动能力有限,无法防御漫长的黄河防线。另外,这也会造成蒙古向宋朝宣战借口。就连赵范部下的参议官邱岳,亦认为不应破坏盟约;史嵩之、杜杲等也说宜守不宜战;参政乔行简更是上疏谏阻,所言最详,其表曰:

八陵有可朝之路,中原有可复之机,以大有为之资,当有可为之会,则事之有成,固可坐而策也。臣不忧出师之无功,而忧事力之不可继。有功而至于不可继,则其忧始深矣。夫自古英君,必先治内而后治外。陛下视今日之内治,其已举乎,其未举乎?向未揽权之前,其敝凡几?今既亲政之后,其已更新者凡几?欲用君子,则其志未尽伸;欲去小人,则其心未尽革。上有厉精更始之意,而士大夫之苟且不务任责者自若。朝廷有禁包苴、戒贪墨之令,而州县之黩货不知盈厌者自如。欲行楮令,则外郡之新券虽低价而莫售;欲平物价,则京师之百货视旧直而不殊。纪纲法度,多颓弛而未张;赏刑号令,皆玩视而不肃。此皆陛下国内之臣子,犹令之而未从,作之而不应,乃欲阖辟乾坤,混一区宇,制奸雄而折戎狄,其能尽如吾意乎?此臣之所忧者一也。

自古帝王,欲用其民者,必先得其心以为根本。数十年来,上下皆怀利以相接,而不知有所谓义。民方憾于守令,缓急岂有效死勿去之人;卒不爱其将校,临陈岂有奋勇直前之士。蓄怨含愤,积于平日,见难则避,遇敌则奔,唯利是顾,皇恤其他。人心如此,陛下曾未有以转移固结之,遽欲驱之北乡,从事于锋镝,忠义之心何由而发?况乎境内之民,困于州县之贪刻,厄于势家之兼并,饥寒之氓常欲乘时而报怨,茶盐之寇常欲伺间而窃发,萧墙之忧凛未可保。万一兵兴于外,缀于强敌而不得休,潢池赤子,复有如江、闽、东浙之事,其将奈何?夫民至愚而不可忽,内郡武备单弱,民之所素易也。往时江、闽、东浙之寇,皆藉边兵以制之。今此曹犹多窜伏山谷,窥伺田里,彼知朝廷方有事于北方,其势不能以相及,宁不又动其奸心?此臣之所忧者二也。

自古英君,规恢进取,必须选将练兵,丰财足食,然后举事。今边面辽阔,出师非止一途,陛下之将,足当一面者几人?勇而能斗者几人?智而善谋者几人?非屈指得二三十辈,恐不足以备驱驰。陛下之兵,能战者几万?分道而趣京、洛者几万?留屯而守淮、襄者几万?非按籍得二三十万众,恐不足以事进取。借曰帅臣威望素著,以意气招徕,以功赏激劝,推择行伍即可为将,接纳降附即可为兵,臣实未知钱粮之所从出也。兴师十万,日费千金,千里馈粮,士有饥色。今之馈饷,累日不已,至于累月;累月不已,至于累岁,不知累几千金而后可以供其费也。今百姓多垂罄之室,州县多赤立之帑,大军一动,厥费多端,其将何以给之?今陛下不爱金币以应边臣之求,可一而不可再,可再而不可三。再三之后,兵事未已,欲中辍则废前功,欲勉强则无事力。国既不足,民亦不堪。臣恐北方未可图,而南方已先骚动矣。中原蹂践之余,所在空旷,纵使东南有米可运,然道里辽远,宁免乏绝,由淮而进,纵有河渠可通,宁无盗贼邀取之患?由襄而进,必负载二十钟而致一石,亦恐未必能达。若顿师千里之外,粮道不继,当此之时,孙、吴为谋主,韩、彭为兵帅,亦恐无以为策。他日运粮不继,进退不能,必劳圣虑,此臣之所忧者三也。

愿陛下坚持圣意,定为国论,以绝纷纷之说。

乔行简的分析可谓鞭辟入里,但只说到了知己知彼的“知己”一半,关于“彼”的情形,乔行简尚不曾提及。关于蒙古军队的编制、战略、战术、战力等情况,当时宋朝的大小官吏知道的很少,不了解敌情就试图贸然兴兵,南宋可谓未战便先输了一半。

然而,诸多忠臣良将苦口婆心地劝谏,却被收复三京鬼迷心窍的理宗置若罔闻。沉醉在中兴大宋美梦中的理宗皇帝,一面虚与委蛇地表示从善如流,一面又固执己见地颁布了“端平入洛”的出师檄文:“蠢兹女真,紊我王略,遂至同文之俗,半为左衽之污……因彼鹬蚌之相持,甚于豺狼之交啮。百姓至此极也……痛念君师之责,实均父母之怀。乃敕元戎,往清余孽。”总的意思就是说,当年这里就是我的地盘,现在蒙古人和金人打仗,老百姓受苦了,我要解民于倒悬,派兵救你们来了!

由于理宗亲自拍板,朝廷最终决定发兵入洛,但发兵入洛能否成功实施,京湖制置使史嵩之成了关键人物。当朝廷把这一决定告诉史嵩之时,他坚决反对,并上书六条,力陈己见;在两淮军出动之后,理宗以兵部尚书的职位来诱惑他参加,竟也被他一口回绝!

西据雄关,北凭黄河,如同金朝后期那样与蒙古抵抗。当年北宋依靠这条防线只抵抗住金兵几个月,金朝依靠它也只抵抗住蒙军几个月,而此时的理宗和赵范、赵葵兄弟,却仿佛认为可以用它来永久地抵御强大的蒙古。

在宋理宗赵昀紧锣密鼓的准备之下,南宋的军队和物资开始在淮河前线迅速集结。宋军的意图是,由知庐州的全子才为前锋,率淮西兵一万人从庐州出发,由寿州渡淮河到亳州,再向北直扑汴京;由淮东制置使赵葵为主将,率淮东兵五万,准备先攻占泗州、宿州等淮河流域地区,而后也折向汴京与全子才会合。同时加封赵葵为南京(今河南归德)留守、京河制置使、兵部尚书,作为前线的总指挥。另外派赵范为两淮制置使兼沿江制置副使,作为全局的总指挥和总后援。

理宗只派两淮的六万军队北伐,试图以这六万人去收复中原,确实有些异想天开。要知道,原先即使是主战派制定的作战计划,仍然表示要在收复潼关和黄河以南后,至少要用十五万百战精锐之师来防御,才能守住黄河防线,才能拒蒙古人于黄河以北。本来十五万都是很不现实的数字,金朝用了四个十五万最终都守不住黄河,南宋的百战精锐能够一个当金兵五个吗?何况宋理宗还一下子将兵力削减到六万,既要抢占要塞,攻城夺地,又要建设防线巩固河防,而且还是在刚经历了十多年战乱、“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地区。此时,心血来潮的宋理宗已基本丧失了理智。

1234年(端平元年)6月,自不量力的宋理宗正式下诏出兵河南。12日,已至庐州,不久又以被晋升为关陕制置使的全子才为主将,率淮西军万余人作为先遣部队,首先从庐州出发,向寿州、蒙城、亳州方向前进。不久,赵葵亲率宋军主力淮东军五万余人向泗州、宿州进发,两军约定会师汴京。就这样,端平入洛开始了,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战争之一的、一场将要决定国家与民族命运的生死大决战的序幕正在悄悄拉开,它的意义之大可能人们在数百年之内也看不到。

滚滚的长江一刻不停地向东奔流着,它可曾知道,不久之后,人们的鲜血将会染红这条大江吗?也许,对它来说这早已是司空见惯了吧。

全子才指挥的宋军先遣军,很快到达了进军出发地寿州,并于6月18日从寿州出发,北渡淮河。离开宋境不久,一片劫后余生惨相就展示在宋军官兵面前,沿途“茂草长林,白骨相望”,偶尔有几个劫后余生的居民,也只是在一旁悄悄地望着他们,或是来乞讨一些食物。6月21日,宋军抵达蒙城,“城中空无所有,仅存伤残之民数十而已”;22日,宋军抵达当年曾被称为“小东京”的著名繁华城镇城父,发现城中未毁的建筑只剩下官舍两三处,民居十几家而已;24日,全子才军进入亳州,获得了出师以来的第一次胜利,守城官兵七人向他投降!

更糟糕的是,知道宋人出兵的消息之后,蒙军竟然掘开了黄河南岸的“寸金堤”,仅仅从这个名字,我们就不难想象出这一堤防的重要程度。寸金堤一旦被掘开,黄河顿时改道,豫东尽成泽国!事实上,过了淮河不久,宋军就必须在泥泞中前进了。

虽然不断有谍报传来,但宋朝君臣怎么也想象不到,蒙古人的破坏性竟然是这样的强!欧洲历史学家记载,在蒙古西征大军通过之后,从中亚到东欧,出现了一条数千公里长、数百公里宽的无人地带。而在中原地区,这个不久以前还是世界上最繁华富庶的地区,已是“寂无烟火,骨殖横道”。蒙军的破坏力真是令人不寒而栗。

宋军将士很快就失去了刚出发时的亢奋,一路看到的这一切仿佛一股阴云笼罩着他们。不过他们毕竟是两淮军的精锐之师!要知道,在南宋第一线的三个战区中,两淮战区由于直接掩护着临安府的正面,因而是最受重视,兵力最强的战区。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是宋军的精锐也是不过分的。因此,即使条件十分艰苦,他们也还是坚持在泥水中跋涉着前进,“道路水深有至腰及颈处”。在近乎无人的水网地带跋涉了二十天之后,全子才军终于在七月初二抵达汴京城东。

宋军刚到达汴京城外不久,就与投降蒙古的金朝官吏李伯渊等人取得了联系。对他们来说,毫无疑问宋军要比蒙古人可亲得多,这里毕竟是北宋的故都,居民大多也都是汉人。蒙古派原金降将崔立留守汴京,崔立平时骄横跋扈、为所欲为,都尉李伯渊、李琦素为崔立所虐待,他们对崔立早已恨之入骨。平常被逼无奈,只得忍气吞声、不敢发作;今闻得宋军来攻,悄悄与宋通书约定投降,李伯渊假意与崔立商量守备,趁其不备,随即拔出匕首将其刺死,再把崔立的尸体系在马尾,号令军前说道:“崔立杀害劫夺,烝淫暴虐,大逆不道,古今所无,应该杀么?”百姓齐声应道:“该杀!该杀!他的罪恶,杀兴还嫌轻的。”李伯渊当下割了崔立的首级,尸骸横在街上,军民脔割,顷刻而尽。后打开城门,迎接全子才军入城。兵不血刃收复汴京的胜利多少鼓舞了一些宋军的士气,他们终于进入这座从他们曾祖、高祖时代就梦寐以求和望眼欲穿要恢复的城市了!

1234年,即南宋端平元年七月初五,全子才率宋军进入汴京城,梦幻般地实现了岳飞等抗金将领一辈子都没实现的梦想。大宋的旗帜在消失了一百零七年五个月整之后,再次在汴京城上飘扬,只是汴京已经不是当年的汴京了。当他们整队开进汴京开封的时候,却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迎接宋军的,不是《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繁华都市,而是六七百守军、千余户人家和遍地荆棘遗骸的废都。绝大多数居民不是死于战火,就是被蒙军掳至河北“就食”,只有一对衣衫褴褛,面有菜色的老夫妻,站在街中心仿佛在迎接他们的到来。全子才离得很远便下马,步行走到这对老夫妻近前,深施一躬道:“多谢两位老人家夹道而迎,子才感激之至。”老汉眼含热泪看着全子才,显得异常激动,他一把拉住全子才的手道:“你咋才来咧,这些年你们都弄啥去了?”

全子才一声长叹,塞给老汉一把散碎银子,然后翻身上马,率军入城。曾经拥有一百四十万人口的世界第一大都市东京汴梁,如今已是满目疮痍、一片凄凉。可谓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更加始料未及的是,宋军在长途跋涉了这么长时间之后,粮饷已经不济,军中几乎没有存粮可言。如果说一支轻装的精锐部队只能勉强抵达这里的话,那么运粮的车队又该怎么办呢?

由于京湖制置使史嵩之坚决反对端平入洛,朝廷诏令史嵩之筹划粮饷,史嵩之上奏道:“臣熟虑根本,周思利害,甘受迟钝之讥,思出万全之计。荆襄连年水潦螟蝗之灾,饥馑流亡之患,极力振救,尚不聊生,征调既繁,夫岂堪命?其势必至于主户弃业以逃亡,役夫中道而窜逸。无归之民,聚而为盗;饥馑之卒,未战先溃。当此之际,正恐重贻宵旰之虑矣。兵民,陛下之兵民也,片纸调发,东西唯命。然事关根本,愿计其成,必计其败;既虑其始,必虑其终,谨而慎之,与二三大臣深计而熟图之。若夫和好之与进取,决不两立。臣受任守边,适当事会交至之冲,议论纷纭之际。雷同和附,以致误国,其罪当诛;确守不移之愚,上迕丁宁之旨,罪亦当诛。迕旨则止于一身,误国则及天下。”其大意就是,荆襄之地连年受灾,百姓民不聊生,再征调他们去运粮,他们就逃亡各地了,无家可归就必然当强盗了……

史嵩之所说看似向皇帝诉苦,实则完全是制造借口。史嵩之在襄阳十几年,主要功绩在于经理屯田,至绍定元年,史嵩之已积谷六十八万石。一年前的冬天,京湖战区能给围攻蔡州的蒙古军运去三十万石军粮,今年夏天就没法给开封、洛阳提供军粮了么?非得要从两淮千里迢迢地转运?可见补给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南宋没有协调解决好内部矛盾的结果。

事实上,史嵩之找借口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从其个性而论,他是不愿意给人做嫁衣裳的。据关守河的策略是守将赵葵等提出的,如果成功了,无论怎样,头功自然不会落在史嵩之的头上,更何况史嵩之素来不愿与淮东制置使赵葵合作。二是自史弥远去世后,史氏家族虽然在各方面仍然受到优待,但相比之下,史家受到的优待,得到的重用,与弥远在相位时就大相径庭了。当时郑清之为弥合朝廷裂痕,达到和谐团结,召还了真德秀、魏了翁、游似、洪咨夔、李宗勉、杜范等不愿与史弥远合作的名贤,这些名贤涵盖了朱学、陆学、吕学三个学派的知名人士,由他们共同来执政,朝堂一时出现振兴气象,被称为“小元祐”。但这一做法显然彻底改变了史弥远执政时期“满朝紫衣贵,尽是四明人”的局面。郑清之这种出于内外政治需要的对各学派人士主动示好的策略,一定程度上冷落了四明人,在“小元祐”的朝堂没有一个四明人(端平二年才算让四明人陈卓入朝任参知政事),结果郑清之不仅既得罪了四明人,也没有达到弥合朝廷裂痕的目的。相反,这些召还的名贤,尤其是朱学人士杜范等人,因曾得益于乔行简的提拔,便很快就与乔行简建立同盟,帮助乔行简谋相位以取代郑清之。在史嵩之看来这就是“迂缓这一套”。因此想复兴史氏家族,恢复四明人的地位,史嵩之觉得只能靠他自己了。这是史嵩之不愿同郑清之携手合作的原因。

同类推荐
  • 三国外传之最衰先锋

    三国外传之最衰先锋

    三国不过百年,被后人评说了上千年。三国的人物很多,能够贯穿始终的人很少。“蜀汉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三国演义中出身黄巾战斗到蜀亡的人物是否真的那么衰?野史中有很多关于廖化的传说,其中有比过五关斩六将更真实,更传奇的故事。考虑到写三国前期的人很多,归刘前只做必要的铺垫,归刘后逐渐丰满。本书在改进中,欢迎三国爱好者评论、指导乃至合写。把关于廖化的正史、野史、传说都归入本书是我最大的心愿。
  • 蜀汉气数

    蜀汉气数

    为了避免冲突,带领一帮新人深入益州,声威大震,正秣兵历马,却迎来将帅分歧的愈演愈烈;眼睁睁看着股肱臣僚或选择离开或含恨长逝,刚刚打造的半壁江山岌岌可危;是非功过了然于胸,却担心用药太猛而伤了元气断送毕生心血;紧锣密鼓千般酝酿,出乎众人意料得却将无能子推上宝座,隐介11,大行左搂右抱之事,以酒色龙床为兵戈;一朝胜算在握,毅然出招儿,谈笑间风雷巨变,挥手创下万世之功;君临天下语出惊人:社稷唯有才德者居之书友群,欢迎加入:306147882
  • 鸦片战争的正面与侧面(微历史)

    鸦片战争的正面与侧面(微历史)

    本书描述了18世纪末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大清王朝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突出地叙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来龙去脉和各路人马的血腥博弈,以及从正面和侧面反映同一时期世界各个角落的历史、人文科技、市井风情。时间跨度50多年,涉及同期英国的发迹史、西班牙的沉沦史、美国的崛起史、葡萄牙的奴隶买卖,东印度公司的发迹史,美国铁路与中国劳工,世界各地的工业革命,探索新大陆,海盗贸易,新事物萌芽等,内容宏大,意旨宏远,文笔犀利、柔美,读来令人热血沸腾,同时又不禁叹惜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历史车轮的生猛。
  • 天下!天下

    天下!天下

    南关城第一美人之子,“祥云金瑞”预言之子-----张爱东,看他一生“十八年”如何大起大落,如何成为大英雄,如何具有超前思维,如何成以天下,如何备受争议,他的天下究竟是天下?还是天下!让我们一起走进《天下?天下!》感受这个新世界,感受最赋争议的大英雄,感受一生所爱。
  • 汉中王传

    汉中王传

    刘征穿越到东汉末年,附身于救了少帝和陈留王的越骑校尉,而徐晃则是自己手下的司马。刘征发掘了不被重用的守宫令荀彧和陈群,从董卓手里收得张辽高顺二人,并运用计策脱身洛阳政治旋窝。在经营汉中数年,趁董卓被杀之际,兵出故道,平关中之乱。官拜大将军,封汉中王,雄视天下。又击退南下的鲜卑,封狼居胥,而此时的刘征不过二十几岁。刘征权倾天下,自然成为阴谋家的眼中钉。年轻的刘征被袁绍、刘备等人设计陷害,身受重伤逃入终南山中。没有了刘征的压制,关中一时大乱。袁绍挟天子迁都邺城。刘征得终南山高人所救,然而从植物人状态苏姓过来,已是数年之后。刘征对袁绍、刘备恨之入骨,发誓要报仇雪恨,一段艰难的复仇之路便由此开始……
热门推荐
  • 宫心为上锁君心

    宫心为上锁君心

    她冒名顶替,入宫当选秀女,步步惊心,不求富贵荣华,只为三年之期一到便可出宫回乡。她亲手设计让两个好姐妹如愿以偿,说好互相扶持,却各有打算,后宫险恶,个个心怀鬼胎,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她小心谨慎,处处退让,却不料还是成为众矢之的,王府夜醉、后宫独宠,谁执了她的心?
  • 下辈子我不爱你

    下辈子我不爱你

    他是当朝有名的王爷她是当朝无名的小妓下辈子我不爱你
  • 神魔古记

    神魔古记

    盘古开天地,神魔纵横,凡界初始,女娲造人,仙妖两立,鬼族无道,乱世纷争,点指天地
  • 凡世拥西

    凡世拥西

    战乱时期,报恩的狐妖拯救了恩人的儿子,并且将其抚养带大,并传授千年功力,使一个凡人拥有不死之躯,并拥有强大的超自然法术。奇怪的是他从出生时就没有心跳,英俊的外表下却活的如行尸走肉...直到遇见卡西,机缘巧合下解开了他冰封百年的心。河外星系的外星人考察队在地球上完成最后一项考察时遭遇了地球大毁灭,仅剩一人。并无意间知道了地球上一批极端分子正在准备通过控制人类,控制整个宇宙的阴谋。并非法转卖劳动力给U星球。一场因为爱延伸至保家卫国的硝烟即将拉开......
  • 完美校草:纯情等待

    完美校草:纯情等待

    成长的辛酸,少女蜕变的雕刻时光。贵族校园深情男子的守候,不管千百年,我,祝东辰都等着你,洛晓粟!纯情虐恋,就此开始,翻开第一幕,楔子——这里是星羽学院,请噤声……
  • 念忘忧城

    念忘忧城

    年少时遇见她,兜兜转转几十年他发现还是只有她能进得去他心里。最天真最美的爱都给了他,而生命里最尖锐的痛楚和身体的缺陷也都因他而起。她原以为生命中最美好的岁月依然已经逝去,自此以后她便要一个人孤独终老。只是再遇见他依然不愿意放过她,放过那些命里最珍贵的爱。他们相识的第10年。他说:“程忘忧,我喜欢你,你要不要也试试喜欢我一下。”她大脑短路,脱口而出:“喜欢两下不行吗?”他们相识的第20年,她说:“安先生我可是不敢高攀啊。”他看着她一字一句的答:“程忘忧你说这种话不会觉得良心不安么?”
  • 傲娇小野受:攻主你别跑

    傲娇小野受:攻主你别跑

    他们问我为什么爱你,我想大约是那天阳光太好,风不喧嚣,树上的蝉也没有太吵,你在逆光里微笑,世间所有的温暖美好都在你眼底缠绕,岁月那样静好。
  • 胖千金的腹黑王子

    胖千金的腹黑王子

    帅哥转头的瞬间,我呆滞了。帅的太尼玛的没有天理了吧?闪闪发亮,亮瞎我的双眼。你微笑什么?为什么这么淡定的看着我?一般的帅哥看到我都吓跑了,你干什么?为什么突然的低下头?难道,难道这是传说中的吻?!来吧,吻我吧!初吻献给你也无所谓啦!不收费哦。恩?怎么没反应?我都闭上眼睛等了那么久了,怎么了?忍不住睁开眼的瞬间,老娘能被眼前的这个货吓死,着尼玛一直这样盯着我看?!“你的拉链撕开了”他突然的侧过头,在我耳边轻轻一声。晴天霹雳。“羞辱啊!失利啊!亲娘啊!苍天啊!”急忙的拿出单肩包中的外套披在身上,无脸再看着眼前的帅哥,我的一切都被毁了。“骗你的”清风淡雨,轻轻的一句话;让我沉默了。耍我?!.....
  • 重生之废物大小姐

    重生之废物大小姐

    她神界的女王,被自己心爱的男人一剑解决了,异世重生,穿到苏家嫡女身上,被赶出家门,可惜是个废物。废物,哼,一群瞎了狗眼的人,这么好的料,居然说是废物,不过被下了药,她决定修炼成神一定要报仇。半路杀出个绝世美男,绝世美男居然是皇上亲封的凰王据说还是个冷酷无情不近女色的人。怎么到我这就变了,简直就是个大无赖混蛋流氓,居然说要勉强收了我可恶居然这样就收了我吧,反正还是个绝世美男。
  • 重生之最强盾战

    重生之最强盾战

    伸臂覆唇吻眸遮你半世流离展翼挽之入怀阻你一世浮尘团队的堡垒队伍的核心用自己的身体去抵挡一切的伤害这是属于盾战的骄傲上一世,他是现实中的普通人也是游戏中的高端玩家,被顶级财团轻易灭杀这一世,携带着愤怒,复仇之心,以及一个顶级盾战记忆的他将在敌人出现前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神话,当危险来临时,坚如磐石!无坚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