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18200000010

第10章 尊师重教:教导不服老师管的孩子(2)

老师的忠告是有分量的,他既有当过学生的经历,又有面对学生的实践,所以老师的忠告是一种精炼的新认识,既能纠正孩子过激的观点,又可以帮孩子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不!我需要精神上的自立,我要走自己的道路,我知道事情该怎样做。”其实,孩子的这种想法与老师的观点根本不冲突,老师的忠告只是提醒孩子少走弯路而已。父母应教育孩子虚心地多听取老师的意见,只有好处,是不会有什么坏处的。在老师的心目中,总是很偏爱那些善于接受忠告的学生,因为其诚挚的态度会让老师感到一种尊重。只要孩子的行为在接受忠告后稍微作一下改变,老师就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这是长辈们的普遍心理,他们会觉得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自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外,老师在忠告学生的同时,也会使自己紧张的情绪得到一种宣泄,心情也会因此而好起来。面对孩子虚心而专注的表情,老师一定会满怀欣喜。所以,在受到老师的忠告时,家长要教导孩子专心致志,不要东张西望、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如果能时不时地附和一下老师的观点,表示已经明白并接受了,那样效果会更好。

家长还应告诉孩子的是,在谈话结束后,别忘了坦率、真诚地说一句:“谢谢老师,我会按照您说的去改变自己。”这样,孩子在获取经验的同时,也赢得了老师的好感。

6、教孩子正确对待和接受老师的批评

常言道:严师出高徒。老师批评学生的愿望与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好,即使有些方法或言词欠妥,孩子也应学会理解老师,正确对待老师的苦心。

一位叫李立强的孩子抱怨说:

一次上课,我无意识地转动圆珠笔时,不小心把笔掉在了地上,我弯腰去捡笔却又把铅笔盒碰掉了,响声很大。老师批评我不认真听讲,让我写检查保证不再犯。我心里不服气。碰掉铅笔盒又不是故意的,为什么对我这样严厉?

他的父亲听到孩子的抱怨后是这样教育孩子的:

学校是学生集中的地方,每个同学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否则学校正常的秩序就难以维持。

老师不仅有教书的责任,而且还有育人的责任,而严格要求正是老师对学生关心爱护的体现。老师既是慈母又是严父。

人们常说“严师出高徒”,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是在老师的严格教育下成才的,所以,他们一直到老都不忘儿时老师的教导。如果你上课不认真听讲,老师装作没看见;让你背课文,你没背过,老师也不检查;作业没做完或做错了,老师也不检查纠正,这样长期下去,你的学习会好吗?十年后在你走上工作岗位,回忆起初中阶段的学习时,你肯定会说,当时老师是多么不负责任。

现在来看你讲的情况。听课时手里玩东西是一种不良习惯,而你又碰掉铅笔盒,响声肯定影响了其他同学听课,这就更不对了。难道老师不应该批评你吗?如果全班五十名同学都像你这样,那课堂不乱了套,老师还怎么讲课,学生还怎么听讲!上课不做任何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这是学生应遵守的纪律。而通过检查可让你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下决心纠正自己“无意识地”玩东西的不良习惯。这是对你自己、对大家都有益的事情啊!希望你好好想想,做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同学。

每一位父母都应像李立强的父亲这样,正确地对待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并且引导孩子正确地对待和诚恳地接受老师的批评。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真正地做一名好学生,做一名受老师喜爱的合格的学生。

7、让孩子理解老师的“爱心”与“偏心”

人们常称老师是“第二父母”,其实,师生之情的内涵要比亲子之情更加深刻。因为,师爱比父爱更严格,比母爱更无私。即使老师有时有些“偏心”,家长也要引导孩子正确地对待。

恐怕没有一位学生不想享受那和风吹拂的师生之情,但是,为了纠正学生的基础偏颇,为了使学生更能成长为守纪律、守规矩的人,老师往往又是非常严厉的。其实,即使是对孩子的批评,也是老师爱他们的一种表现。因此,父母应正确引导孩子理解老师。

(1)理解老师的爱心

要让孩子懂得,老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一种单纯的感情投入,而是通过理性培植起来的一种普遍的社会责任感。在我们国家,师爱生是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一种表现,是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基于献身精神的无私纯洁的感情。教师的爱具有自觉性、原则性、普遍性和恒长性。

教师对学生的爱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相统一的。严出于爱,爱寓于严。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才是真正的爱,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有少数孩子把老师基于关心、爱护的严格要求视为“束缚手脚的绳索”,把敢于和老师顶撞、争吵看做是勇敢、有“男子汉气魄”,有时还故意搞恶作剧使老师下不了台。这样的孩子很难在学习上取得进步,也绝不会由于此种敢出风头的行为而博得同学们的好感和拥护。

当然,老师毕竟也是凡人,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缺点或不足,就像园丁为树苗和花草浇水、施肥、剪枝、除草时也会有误折枝叶、水肥施用不均的差错一样。这就需要学生理解、体谅,能够诚恳、友好、恰当地向老师提出。大多数教师都会乐于接受的。“教学相长”,没有包括批评、建议在内的学生意见的反馈,教师在各方面都很难提高。

(2)冷静对待老师的偏心

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讲,老师应该把爱的雨露均匀地洒向每一位学生,不管是男的、女的,丑的、俊的,学习好的、学习差的,均应一视同仁,不可厚此薄彼。但是,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老师也有自己的喜怒好恶,也难免产生情感上的某些倾斜。研究发现,绝大多数老师对于品学兼优、聪慧好学、谦虚上进、尊敬师长、礼貌大方的学生是喜欢的;而对那些品学皆差、不思进取、目中无人、骄傲自满、不懂礼貌的学生是不喜欢的。老师对自己喜欢的学生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偏向”。当然,也有少数老师所喜欢的学生并非品学兼优,不过他们投老师的脾气,讨老师的喜欢,这种情况不多见。

如果孩子抱怨老师偏心,父母应该怎么办呢?对此,专家认为应要求孩子按下列要求去做:

首先应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看是否在品质、学习、行为等方面有使人不喜欢的地方。

当自己觉察不到时,可以请老师、同学或好朋友指出,以求改正。

其次,要避免从心理上产生错觉,有时老师批评了自己,表扬了其他同学;或对其他同学委以重任,对自己不予安排,这些并不能说明老师不喜欢自己。

父母视子女若掌上明珠,也经常会批评子女,能由此认为父母不喜欢子女吗?同样道理,不能把老师针对某些问题的批评与不喜欢自己、偏心画等号。

再次,即使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发现老师确实偏心,不喜欢自己,也不必太在意。

对老师仍要尊敬如常,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上,搞好学业,注重自身修养;不能舍本逐末地刻意追求老师的表扬,故意讨老师的欢心。只要走好自己的路,做出成绩,包括老师在内的其他人都会刮目相看。

8、帮助孩子消除老师对自己的误解

人与人间发生误会是很正常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误会更是时有发生,家长应引导孩子正确对待老师的误解,积极地消除师生间的误解,切莫因家教方法不当,使这种误会愈演愈烈。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误会时有发生,作为父母,应教导孩子正确对待老师的误解。

首先,在老师和孩子之间产生矛盾时,一定要求孩子冷静地客观分析,避免主观猜测、感情用事。

一般来说,老师和学生间产生矛盾或误解都是由学习活动引起的。老师都希望学生喜欢他们教的课程,希望学生都能把他教的这门功课学好。老师围绕着学习所进行的批评动机都是善意的,也都是对孩子的高标准要求。但有的老师批评孩子时也会出现些失误,在事实上有些出入,从而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被批评的孩子会认为老师是看不起自己或故意和自己过不去。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一定要教导孩子依据客观事实进行分析,看老师到底有什么看法,不能只凭主观就得出老师对自己有成见等结论。好好想想,老师是教知识的,学生是学知识的,老师无论提出什么批评都是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展开的,又没有个人的恩怨,怎么能会产生成见呢?如果孩子们能客观分析,就会消除偏见,增进师生间的沟通。

其次,应要求孩子做到有理让人、无理认错。

在师生交往中,出现些“磕磕碰碰”是常事,但要记住,小磨擦处理得好,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处理不好,就会留下“隐患”。因为学习的事,师生间出现些误解,要让孩子站在老师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老师是不是故意地站在自己的对立面,自己的言行有没有什么误导。通过互换位置理解,就会认识到,班级里那么多的同学,老师要想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也是很困难的。他们对问题的判断也不一定就准确无误,出现些误解也是正常的,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如果问题存在,就作为借鉴也是有益的。师生间出现些暂时的误解,学生应本着有理让人、无理认错的态度,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从而消除误解,改善师生关系。

9、冷静分析,区别对待老师对孩子的“冤枉”

要求每一个老师都公平、公正、合理地对待学生,老师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老师也是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喜好爱恶。一旦孩子在家里抱怨老师“冤枉”自己,家长应明辨是非曲直,区别对待。

同类推荐
  •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

    孙玉梅,资深记者、编辑,现从事中外儿童教育理论研究和策划撰稿工作,致力于先进家庭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及普及类图书的写作策划,在多所知名早教机构担任顾问等工作。
  • 哈佛教子决胜之术

    哈佛教子决胜之术

    本书精选了近100个启迪心智的小故事,通过这些小故事引导父母从孩子的内在品质人手,涉及自律自立、坚韧意志、诚信教育、责任教育、挫折教育等诸多方面,力求以小见大,完善孩子的性格,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的奥秘究竟在哪里,希望读者能从本书中品出端倪。《哈佛教子决胜之术》是一本家庭教育的指导用书,更是一本励志书,一本“心灵鸡汤”,无需你正襟危坐,只要在你的闲暇时光,信手拈来,随意翻看,不在乎从何读起,片刻之中就能有所收获,让你有所思考。对于孩子来说,它是一部教科书,而对我们来说,它也是一部修身指南。
  • 打开智慧的天窗——卡尔·威特教育法

    打开智慧的天窗——卡尔·威特教育法

    本书吸收了卡尔·威特“天才教育法”的精髓,结合卡尔·威特对小卡尔·威特的真实教育经历,详细地为大家介绍了培养天才孩子的秘诀。
  • 黑孩子:如何塑造完全自立的领导天才

    黑孩子:如何塑造完全自立的领导天才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21世纪最科学最具现代意识的重大发现。每个孩子都有天生胜出的特质,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天才。儿童的成长离不开爱、关心、培养和教育。但如何去爱孩子、如何去关心孩子、如何去培养孩子,如何去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而不是学问。本书教您如何塑造完全自立的领导天才。每一个成才的孩子,都是父母们的极富原创性的艺术作品,没有一个方法能保证,所有的孩子都成才,每一个孩子都具备成功的特质与潜能,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独特的培养方法,这需要科学的依据,更需要艺术的方法。古代人早就明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 能力立体培养方案(儿童素质培养丛书)

    能力立体培养方案(儿童素质培养丛书)

    创造,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动力,一个人的创造力是由知识、智力和非智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因此,如果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具有创造力的人,必须注意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热门推荐
  • The Golden Asse

    The Golden As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真史诗

    真史诗

    写简介就头大简单来说一个普通玩家玩网游的故事,不过这故事很精彩
  • (奥秘世界知识文库)中外帝王

    (奥秘世界知识文库)中外帝王

    本书体例新颖,内容上囊括了宇宙、生命、UFO、恐龙、古城、野人等十个部分的科学奥秘知识,涵盖面极广。对于致力于奥秘探索的朋友们来说,这是一个生机勃勃、变幻无穷、具有无限魅力的科学世界。它将以最生动的文字,最缜密的思维、与你一起畅游瑰丽多姿的奥秘世界,一起探索种种扑朔迷离的科学疑云。
  • 全民女经纪人:帅哥,有种你别跑

    全民女经纪人:帅哥,有种你别跑

    叶凤儿的男友何秋明成为了歌星了,而叶凤儿却被抛弃了。“你没胸没大脑还死脑筋!在一起三年都没亲过嘴,会爱上你这种土鳖的女人,猪都会上树!”叶凤儿抄起板砖用力地砸在何秋明的头上,嚎叫道:“我叶凤儿要将天下帅哥踩在脚底下!”这是一个被抛弃的怨女踏上娱乐界,坚强奋斗,斗尽天下帅哥,最后成为全民女经纪人的故事。
  • 幸福的我

    幸福的我

    一个很不讨喜的女子,坚持着一些不可理喻又极其幼稚的行为,一次意外中变成只兔子,与有着恋兔癖的少年生活后一个真实她慢慢被了解……
  • 遍地鬼子

    遍地鬼子

    读者朋友,这部作品是我继“红色三部曲”之后,奉献给您的又一部关于诠释英雄主题的作品。如果您喜欢石光荣、高大山、柳秋莎这些红色英雄的话,那么,我相信,偶然性也会同样喜欢这些胸怀激情的平凡英雄,他们平淡地生、平淡地活、也会平淡地死。但当遍地鬼子来了的时候,他们有了血性,有了侠骨柔肠,有了英雄豪气。我喜欢活得有血性的平凡人,因为它们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亲爱的朋友,您呢?
  • 僵尸夫君么么哒

    僵尸夫君么么哒

    有一个活了上千年的总裁是一种什么体验呢?他活了千年一直形影单只,自己夫人的死是他生生世世难以忘记的痛楚。她单纯善良,深爱的青梅竹马却抛弃了她。两人相遇。看着越发像自己的夫人的她,他快要沉沦,但是他的夫人却突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 青春的陨落

    青春的陨落

    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却有着相同的习性,单纯的相识促就了深厚友谊的诞生。长大后,他们有了人类可怕的欲望和自私。他们开始迷茫颓废荒唐愤青偏执敏感,但都痴情,都在拨动着爱情的琴弦,都在友谊的后面为爱情苦苦的挣扎。当真正悲剧出现后,他们才明白了自己的弱点,才明白生活没有他们想象的那般简单,才知道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秘密。他们都成了爱情和生活的牺牲品,但逝去的生命和青春该如何安息???????
  • 巅峰人类

    巅峰人类

    人类走出地球的一千年末,发生在未来世界的故事。
  • 不抱怨的人生全集

    不抱怨的人生全集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压力与日俱增的年代,很多人都在抱怨,抱怨命运的不公,抱怨出身的寒微,抱怨人际关系难处,抱怨自己赚钱少,怨天怨地、怨社会,抱怨冷,抱怨热,怨刮风,怨下雨,等等。如果把我们一天到晚的抱怨整理出来的话,那恐怕要有很多了。本书将指引你送走抱怨。让你的行动迎合时代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让你的心态变得平和宽容,能够享受当下的生活,顺应自然。最终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拥有快乐的人生。